这部塞尔维亚电影,被评为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外语片”。“漫漫寻子路”,乍看题目以为想要传递伟大炽热的亲情,实则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人民思想观念狭隘,社会政治制度缺陷。其中也能瞥见善良,扶持,坚定,无奈和崩溃。
整部影片底色暗黑,基调压抑,“此处无声胜有声”。男主尼古拉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女匆忙奔向工地,镜头随着脚步前移,由此拉开帷幕。她是来替丈夫讨要拖欠的工资和承诺的遣散费。妻子被门卫拦住,她站在原地,说明此行目的,无人回应。她歇斯底里喊道“再不给钱,就要用汽油烧毁自己和孩子!”大家若无其事地继续埋头干活。妻子拎起汽油,看看孩子,没忍心,使劲往自己身上倒汽油,点火,火烧起来,这时大家才跑去灭火。妻子烧伤住院,两个孩子被当地福利中心移交寄养家庭。
尼古拉放下木工活,跑到医院看望妻子。医生告诉他,患者有自杀倾向,需要转精神病院。随后尼古拉来到福利中心要求见孩子,任职人员拒绝他的请求,建议他回去收拾房屋,添置家具,通水通电,他们会派人现场评估,如果满足照顾孩子的基本要求,就可以接回孩子。尼古拉竭尽全力照做了,再次被拒绝。理由是“你缺少一份稳定的工作。”尼古拉赖在福利中心不肯走,任凭工作人员威胁呵斥。好心的保安给他端来食物,并向他透露福利中心收养儿童的利益回扣和背后的势力靠山。总之,仅凭一己之力根本要不回孩子,劝他放弃。
尼古拉决定上诉。他找到前同事,同样被迫下岗,相比之下,同事家条件看起来好得多。同事很快答应尼古拉免费帮写申诉书。
就这样,一个双肩背包、一张申诉书、一条薄盖毯、一块硬面包,还有一个挂脖子上的钥匙,尼古拉启程了,徒步前往300公里以外的社会部上诉。
整整5天,尼古拉白天步行,夜晚随地露宿。经历很多坎坷:被高速公路警察逮住,要求罚款;穿过狼群;脚底磨破皮以致出血,发烧虚脱住院;被小偷盯上。但也遇到很多美好:相互依偎取暖的流浪狗(狗被轧死,尼古拉抽噎着把它埋葬);镇上居民热心建议抢孩子再偷渡;货车司机送护身符,告诉他“相信上帝,会有奇迹”;便利店员投喂食物,好心留宿。
终于来到社会部,工作人员拒绝面见部长。尼古拉被迫夜晚露宿在社会部后门。记者前来采访,他的感人事迹被媒体曝光。好心的路人停下车,给他送来食物和水,尼古拉再次抽噎,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他见到了部长助理。“你没有工作,不是你的错” “贫穷也是一种暴力侵害孩子的形式” “但是父母的爱对孩子是最重要的”。助理的这几句话耐人寻味。既表达了对尼古拉的同情和理解,也传达了政策规定,给了句活话“同意在建议书上签字”。
对的,只是一份建议书。决策权在当地福利中心,在那些有权有势的任职人员手中。还是那个工作人员,再次嘲讽恐吓尼古拉“你在社会部说得太多了,原本你有更好的路可以走,你可以再次申诉,但是决定权在我,我有后台”。在尼古拉再三坚持下,他终于见到了儿女。儿子以为父亲抛弃了他们,对他置之不理。短暂的见面时间到了,孩子们被带走。透过玻璃窗户,尼古拉看到儿子被胁迫拽到车上,他冲出来,高声叫喊“不要碰他!”儿子冲向父亲的怀抱,两人紧紧相拥。那一刻。我的泪水止不住流淌。向来温和老实的尼古拉在维护孩子这件事上丝毫不忍让、不妥协,坚韧勇毅。父亲伟岸的形象在儿子心中就此扎根。
回到家,屋门被打开,家具搬空。原来村民以为他不会回来了。大家心照不宣,默默等待尼古拉把属于他的东西搬回去。整个村庄都是贫穷的。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台老式电视机,墙上一面挂钟,画面就此定格,尼古拉安静地坐在桌前,被黑暗、寂静和无奈吞噬淹没,电影至此结束。
没有我们期待的完美结局。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至少不会很快有。社会底层穷苦人民的无奈,绝望,心酸,大概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部纪实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尼古拉,只是千千万万穷人的一个缩影。
即便无奈、绝望、压抑、愤怒,但尼古拉和影片中其他人形成对比。住院期间,病友告诉他“你的家人不值得你为他们付出”,货车司机“上帝会帮你”,尼古拉没有回应。他的行为和坚持,他深邃的目光,告诉了我们答案。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有生活的勇气。我们需要和亲人在一起。
一切都会向好,致勇敢的你我!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寻味补影(xingge311402) 欢迎热爱电影的朋友关注,你想要的资源我都有。
工厂大院,
带着孩子,拿着汽油的女人。
女人前来为丈夫讨薪。丈夫两年前便已下岗失业,但之前的工资和遣散费却一直没给。
而现在家里已揭不开锅了。
情绪激动的女人威胁道:如果今天不给工资,便要在这自焚。
但,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并没有唤醒老板良心。
女人果断地将汽油浇在身上,点着了火。
丈夫老尼(简称)听闻噩耗赶忙跑来,妻子虽被救下,但已躺在重症监护室。
两个孩子也被当地福利办带走。
接受过警察的询问后,老尼前往福利办准备领走孩子。但此时,又出现一个问题:
福利办的领导禁止老尼领走孩子,
因为工作人员认为他太穷了,不具备养育孩子的条件。要带走孩子可以,必须先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同时还会组织工作人员前去评估。
评估通过才可带走孩子,否则便把孩子送去给别人领养。
此时,这种悖论便出现了:
因为生活贫困不得不前去自焚讨薪,
可是领走孩子又要证明经济能力。
所有的人都知道老尼无法证明,所有的人也都知道他家是多么贫困。
但『贫穷者有罪论』让这一切变得仿佛合乎逻辑,即便它格外荒唐。
同时这种荒唐,又总能在社会法则里找到合理的解释。
他是贫穷的有罪者,也是贫穷的受害者。
但老尼仍在努力,
家里没电,就去邻居家借电拉线,
屋子太旧,就去买油漆粉刷一遍。
虽无法改变家徒四壁的窘状,也仍想让评估人员看到自己为了生活的决心。
可惜最终还是没能通过评估。
因为卫生间还没热水器,因为家里竟然还没台电脑...
正如评估人员所说,这都21世纪了,怎么还不给孩子配台电脑呢!
他们眼中的理所当然,对老尼来说却是比登天还难。
其实比贫穷更绝望的是无路可走。
老尼选择在福利办门口『绝食』以示抗议,但领导压根不会理睬他。
门口的保安看不下去了,偷偷的过来和他说了一个秘密:
国家有个政策,对于从福利办领养的孩子会提供一笔补助,而福利办的领导每次都会从中偷偷抽取30%的数额。
所以,表面上是人道主义的善举,
但背后只是为了借着法律的漏洞,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从中赚取昧良心的钱。
更关键的是,即便大家都知道,但对于位高权重的领导,大家也只能默不吭声。
老尼不服,要提出上诉。
但别人一听更觉得荒唐了:别说上诉,老尼连诉状估计都交不上去,因为法院里都是福利办领导的熟人。
可是,谁也不能剥削我的孩子,
即便我一无所有!
老尼最终决定前往塞尔维亚首都:
——贝尔格莱德。
要将自己的诉状亲自交到国家社会事务部部长的手里。
可是他太穷了,穷到连一张车票也舍不得买。
于是灌了一大瓶水,带上一块干巴的面包,决定步行前往300公里外的首都。
从穷乡僻壤到高楼耸立的首都,
从衣衫褴褛到迎面西装革履的领导,
老尼用步数丈量着这个国家的宽度,
丈量着与正义之间的距离。
上访之路注定会无比艰难,
但纵然生命之重难以承受,身为一名父亲,他依然砥砺前行。
这是一条寻子之路,又是一条追问善恶是非,寻求公正和权益之路。
但这也是一条自我的『天真』之路。
《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2020 塞尔维亚
影片上映后,无论是在柏林电影节还是在上影节上都收获了不俗的评价。
这听着是一部苦情片,
甚至给人一种苦大仇深感。
但影片却拍的极其隐忍和克制,
更没一丝煽情。
全片没有配乐,就像在贫穷的底层下,人也会变得隐忍和怯懦。
只是隐忍的背后是找不到呐喊的窗口,
怯懦的背后是触不到可以依靠的墙壁。
你原以为在某一刻,悲痛来临时,情绪会带来喷涌式爆发,但却并没有。
这一路即便中途生病累倒、即便一个人面对狼群、即便最终领回孩子无望,他也没有黯然哭泣。
相反一只流浪狗却让他痛哭流涕。
在路上躲雨的一晚,
老尼碰见了只流浪狗。
短暂的犹豫后,还是分给了它点面包,帮它整理淋湿了的身体...
可是第二天一早,流浪狗不见了。
原来狗被路上的车撞死了。
老尼抱着狗的尸体不禁痛哭不已,这只狗仿佛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300公里,老尼用时6天,历经各种艰难后终于来到了首都。
可他太『天真』了,
他原以为自己的真诚可以打动社会事务部的工作人员,但却被要求『按照流程办事』而拒之门外。
因为按照流程来,首先他得把上访信交给窗口人员,再由窗口人员交到部长办公室助理手里,再由助理查阅....
或者,他得先发送邮件预约....
可是老尼等不及了,坚持要亲自送到部长手里,所以最终被工作人员赶了出来。
而他能做且仅能做的,便是再次用“最笨”的方法来维权。
——“耍赖”似的蜷缩在政府大门前不走。
眼前首都的车水马龙,老尼无法感知,毕竟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犹如另一个世界。
慢慢的,行人不禁被老尼吸引住了,
看他可怜,有人会给他送来食物和水,
同时,还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注意。
一时间,各路媒体蜂拥而至,
虽然都是为了博取眼球和流量,但也在客观上帮助了老尼。
于是,部长助理接见了老尼。
但部长助理对于老尼的遭遇也只是表示同情,同时由于当地独特的法律政策,他也无权去干扰老尼家乡福利办的决策。
他能做的,只是替老尼向当地福利办写封建议信,以及承诺可以让他先见到孩子。
可对于憨厚的老尼来说,以为这样就可以领走了儿女。
但现实世界并不会带着一颗主观的悲悯之心来对待命途多舛之人。
老尼带着建议信回到了家乡,任凭自己怎么求情,领导还是拒绝他见孩子,更别说领走孩子。
更关键的是,因为老尼前往首都上访,这让领导十分气愤。
甚至对老尼嘲讽:去再多次首都也没用!
不过还是有向善之人,一位工作人员还是偷偷安排了老尼和孩子见了面,虽然很短暂。
最终的结局也没有喜大普奔,
相反甚至是继续往伤口上撒盐。
独自一人回到家的老尼发现家里被洗劫一空,虽然早已是家徒四壁,但家里的桌子、椅子、锅碗瓢盆乃至能用的东西都被村里的人们偷走了。
因为大家和老尼一样都很穷,
大家都被穷怕了,大家以为老尼不再回来了,所以便纷纷前去各取所需。
老尼没有发怒也没有发火,平静的前往每一户家里,将东西拿回来。
因为大家都是贫穷的有罪者,大家都是贫穷的受害者。
妻子还在医院,孩子还未能领回。
老尼将桌子收拾干净,铺上干净的桌布,拿出面包。
一个人坐在这残缺破败的家里,
迷茫、无助、无力、无能围绕着他....
此时,虽没有剧情上的情感爆发,但巨大的悲痛感还是骤然来袭。
而全片也是以极力克制和隐忍的姿态去讲述着老尼的上访、寻子之路。
没有悲痛的歇斯底里,
没有绝望的“张牙舞爪”。
但在隐忍克制的沉稳节奏里,那股悲痛、绝望的冲劲和张力还是强势袭来。
你挡也挡不住!
就像表面波澜不惊,
但背后实则早已浪潮涌动,
没有刻意展现或者放大伤痛,
但背后早已伤痕累累。
真正的痛苦也许并不是歇斯底里的呐喊,
而是想呐喊却喊不出来!
老尼的上访、寻子之路,从农村到首都,无论是环境的对比落差,还是一路上遇见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强烈讽刺。
毕竟这个世上有一种罪,
——贫穷。
其实不管你承认与否,『贫穷即原罪』它都是真实存在着。
听着无情,说着沉重,
但却存在于每一片土地之上。
他们是有罪者,但又是受害者。
所以芸芸众生或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或摸爬滚打、砥砺前行,
其实大家的初始目的都相通:那就是远离『贫穷的罪名』。
一部电影改变不了什么,
但将这种“罪名”稳健的呈现出来,
足矣!
他的穿着,他的眼神,他忐忑不安的表情,以及很多细节都演绎地非常到位,哪怕他只是站在那里不说,让人一看到他就会对他产生一种自然的同情!质朴又善良的男主,坚强了一路,终于在政府大楼前吃着好心人送来的餐食时的时候忍不住哭了,而那一幕真切地打动到我了,尽管我也知道这是演的。感觉这一位主人公从某一方面来说像极了我最近在看的《许三观卖血记》里的主人公许三观一样,为了给一乐治病不顾一切一路卖血去上海给他交医药费,真的很令人动容,特别是对于也同样有着父亲身份的我来说。
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狗官僚嘴巴一张一合地说着令人恶心又厌恶的话,我真想上去拿刀子给他结果了,就为了自己的那一点利益而搞到他人的骨肉分离,真TMD混账!
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底层的人之间还是惺惺相惜,但有时又贪得无厌,难道贫穷真的就是罪恶的根源?!
(PS:电影的结尾虽然并没有交代,但是真的好想知道接下去的结局哦!!!)
从金鸡奖颁奖名单关注到的这部电影,电影译名让我很自动地代入现在在做的寻亲群体相关的公益项目,也导致我看电影的时候会自动联想到《失孤》[允悲]不同的是,影片中的寻子是一位父亲对不公的抗争,孩子必须要留在自己身边生活。
开头蛮讽刺的,官员给这位父亲提了很多要求,他回家每一样都照做了,最后家访的时候却被为难“你应该有一份工作”、“孩子们应该有一台电脑,这都21世纪了”????看似为了儿童权益,面对一个失业的家庭、妻子还因为讨薪想自杀,你跟我提这个??达不到要求,孩子就这么被带走了。
一个普通的人如何去跟权力抗争?那就得是最极端、意想不到的方式,所以他徒步5天去了首都,一个塑料瓶子在水龙头接水路上喝,带的吃的每天咬一口,数着吃……所以引起媒体关注,上了报纸上了电视,也因为这些报道才被接见,得到了自己以为有用的建议。可是这些都没办法管到地方政策,最后他只见了孩子一面,没办法从养父母身边带走。
影片最后也挺可笑的,回到家里,邻居们以为这个父亲回不来了,所以把家里的东西都拿走了,他一一去每户人家要回了桌子椅子碗筷各种东西,重新把家里弄好,最后坐在餐桌上吃起面包,慢慢嚼着,然后电影就结束了。我还在怀疑自己看的是不是完整版,再想想,结束得也挺符合现实的:普通人的抗争,不是一时半会能胜利的,但也别小看这位父亲。
这个片子真的是被中译名给坑了,这个海报配这个字体,简直是宣发灾难。作为东欧的“带路”片引进,只有艺联还在推广。其实喜欢肯洛奇、达内的不妨可以看看这个片,社会表达的完成度相当高。//directorsnotes.com/2020/02/28/srdan-golubovic-otac/ 在网上读到这篇访谈,适合与艺联那篇一起看。
摘录非常有意思的几点:
1.故事原型是跟随直觉而行走,导演联系到一些哲学家关于“行走是天底下最有力的表达自由的行为”的说法,以及为什么文明社会中的抗议形式是游行。
2.这是一部巴尔干半岛的《德州,巴黎》:一个男人徒步穿行一个美丽却完全衰败、荒芜的国家。
3.男主是专业演员,现实生活中是从未体验过那种贫困的(演技太好了,我一开始以为是《渺生一页》那种本色出演)。
4.片中有一幕小小地致敬了《警察,形容词》。
5.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对塞尔维亚来说相当于整个世界的崩溃。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和社会纽带随之消失,这不仅是贫困造成的。
6.因为体制崩坏,人民对政府没有信心,反过来又导致腐败加剧。塞尔维亚处于一个扭曲的现状中。
7.由于严重的腐败问题,塞尔维亚不可能加入欧盟,也难以向欧盟求助。(这可能是为什么要来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
另外就是,男主是一个奥德赛式人物。昨天在ocat听古希腊讲座,巴尔干半岛正是奥德赛精神的发源地。所以很巧,新世纪后,塞尔维亚在“去巴尔干化”的同时,一些精神又在这片土地上还魂了。
极简的事件动作与漫长的日常展现,无配乐与突出的画外音效设计,主人公只身穿越高速公路与默默倾听或注视途中遇到角色的遭遇,诸如此类的叙事选择都不禁令人想起《罗塞塔》。
16mm胶片拍摄的影片被投影到标准画幅比例的银幕上时,看惯数码无瑕影像的观众甚至会对这满屏的噪点产生不适感。媒介传播的落差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表达了其内容之隔绝——在这里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苦酒,如今放映这部影片时寥寥几人的影厅何尝不是侧证我们也忘却了胸中有块垒,就像院线片观众不会知晓在无瑕的数码影像之外的电影的可能性。
而画外的音效设计既不能称得上新鲜,也没有比粗粝的画面精良几分,但它仍然用力所能及的放大音量以构建完整的表达。主人公在高速公路上行走时擦身呼啸而过的车辆,他耳边听到的引擎轰鸣声就是我们听到的,同时用声音做到无时不刻点明权力背后的力量,即通过对油力电力的充分榨取培育血盆大口之怪物。
另一边厢,是无任何油电支援的主人公,只有随处可接的浊水供他继续漂流到首都;而到事件发展最低落的时分他甚至要同时被电力通信公司抛弃,失去了联络医院知悉妻子病况的权利。它聚焦的不单单是一个穷人,是油电暴政下一丁点资源都没有留住的人。
经济来源被阻断时,他只剩肉身可以蜷曲;自焚未遂的妻子与即将骨肉分离的子女,令他只能站出来抵抗,此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赤裸裸的人,而非虚伪的家庭英雄叙事。一个人也有朴素而长久的动力,以肉身为阶梯诉求道义公正。
因此他只能看着和他一样的生命被子女抛弃在在医院,或被加油站的顾客羞辱,或被碾死路边发不出一声呻吟……当人失去油电象征之现代资源的庇佑,可怜程度无异于随时可能倒下然后血液浸入柏油路面的狗。
既然以肉身为阶梯诉求道义公正都是奢望,无幻想之幻想的破灭了,转身也要以躯体为藩篱蔽我寒舍。结尾言简意赅,但又是此前行走这一动作的延续,去贝尔格莱德社会部上诉公权和私力拿回属于自己的一桌一椅都成为了动作的补语,是那点可怜巴巴的目的限定。
从不同邻居家搬回餐桌将本聚焦于主人公的镜头横移到他周遭的家庭,每当他拿回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其它家庭又有一部分幻明幻灭了,在资源垄断下底层侵犯同阶层的她人物权甚至显得滑稽,但影片不打算透过这一静默的攻守暗示什么行动的可能。或许末了不得不再次提及《罗塞塔》,结尾拧开煤气决定与母亲同归于尽的罗塞塔发觉煤气用完,才起身拎出去换。不过是同样悲惨的荒诞现实搬演到塞尔维亚,只有一个人怎么在浊水中一遍一遍地漂流,一遍一遍地试图以身躯扎下藩篱。
感觉还成啊!至少儿童权益是在政府关照范围内的,而且一路都有人帮助,媒体可以报道,而且至少没有遇到拦截,说明政令是不能够顺利在各个部门之间通行、配合无阻的。而且体制内有良心的人是存在的。
#70th Berlinale# 全景单元观众奖剧情片第一名。德国观众竟然投出来这么一个[一个都不能少]式的东欧片我也挺吃惊的。对父亲这个人物塑造得极为讲究,沉默寡言,并且相信政府(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到了几乎逆来顺受的程度了,而且非常重要一点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只提最最基本的要求(比如灌点水),而只有一次反抗、一次哭泣、一次爆发,细节做得非常妥帖,而且里面各种人的好、坏与鸡贼都拿捏得很有分寸。影片结尾实在是太亮了,完全神来之笔,这一个段落把前面讲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根都挖出来了。
惨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塞尔维亚版“秋菊打官司”,开放式结局和背后的寓意都很有意思。“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想问国内影展到底会不会起名,不但敷衍而且有文盲之嫌~~~~~~
刚开始以为只是塞尔维亚版的《秋菊打官司》,但是结尾部分一下就把本片的立意和深度拔高了!最后男主默默从邻居们那里取回自己家产那段真的是又好笑又心酸!
霍 贵塞都不截访的啊……唉 /美罗城
终于有一天 你不必再向命运行乞。底层人民总是越温顺越老实越讽刺~
一贫如洗的家庭,他们要求电脑。空徒四壁的房屋,邻居赶来劫掠。翻山过川,原来在哪里都是穷光蛋。想给妻子苹果,想给孩子巧克力,想给自己一个家,竟都这么难。上了电视有人送来便当,可他不想当乞丐。想有尊严地活着,却只能伤害自己。像黑狗一样惨死,像汽油一样自燃。把桌椅扛回原位,假装家还在。
到海南电影节第一天看的入围金椰奖的塞尔维亚影片,非常不错,“哪哪儿都对”!编导演均十分扎实出色,如果今年的评奖不是因疫情取消的话,它应该有所斩获。导演是个屡获殊荣的中年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实力不凡。值得推荐观看。
#Berlinale70th 33# 我太脆弱了,我根本抵抗不了这样的题材,我哭了个全场,哭到隔壁观众频回头看我却也控制不住。
8.7 溃烂到根了,就觉得熟悉了。siff
#SIFF 2020# 十分苦涩,与其相比肯·洛奇镜头下的英国底层人民都要幸福许多。十分隐忍,很写实地描绘出“穷即原罪”的社会法则。一直在等像《我是布莱克》和《开战》那样的爆发式高潮,却一直没等来,镜头中只有一个父亲在用力地活着。十分感慨,自己今天能坐在影院里看到这部影片,是何其幸运。
换个国家的话,男主连村口也出不去
这剧情,这设定,即便换到当下脚下的土地也毫不违和。这世界到底已经撕裂和分化到了何种境地,我不知道,也没有一个真实、准确、可视的数据但我知道:一面是流量明星的代孕丑闻冲上热搜占据各大版面;一面是东北五六线小城的疫情导致差点断粮却无人问津……一面是豪门二公主凡尔赛自诩撕掉“名媛”标签出道唱跳rap;一面是年轻人因贫穷在出租屋内去世的罗生门……不是我不想理解这世界,只是这世界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吃人血馒头乃至直接吃人的分裂
近年来最痛苦的一次观影体验。劳动者的宿命就是行走在漫漫长路上,忍受无穷尽的苦涩,从这里、那里到世上每一个权力生成的所在。平静扎实的叙事,没有一笔可预期的煽情,但又层层加码到喘不过气。最后的镜头,在一切的残缺后,活下去,仍然就这样活下去。
一根筋式大男主,徒步三百公里,上访讨回孩子,途中社会群像匆匆一瞥。这题材完完全全的“柏林口味”,但拍得过于一五一十,和张艺谋一比相形见绌,流浪狗之死和家具被偷的戏码更是蹩脚。|SIFF2020第1场
其实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男主应该没走到贝尔格莱德,甚至还没出村就会被寻xin滋shi拿下了。
#siff2020# 非常稳,看得揪心。这哪是张艺谋,分明是一个达内式的故事再套用一个泛公路片的类型,男主角的表演相当精彩,隐忍、怯懦、偏执,来自底层和陌生人的善意,甚至将隐含的阶级问题也处理的舒服且自然。这个故事或许还有另一个结尾,忍无可忍的男主角终于奋起反抗,一夜之间血洗全村后再一把火烧了社工中心,但现实只能是,他一个人落寞地坐在残缺不全的“家”里,看着周围的一片空寂,无助、无奈、无能、无望。
前面还是比较传统的现实主义路数。后面突然有了些讽刺和寓言味道,整部影片也一下子就高级了。
步行300公里的勇气,标题即剧情。
编剧挺厉害的,让这个角色一路上遇到的问题不断的突破底限,最后用了一个神来之笔的结尾,直接戳到了社会问题的根源。这样的题材,这种力度的故事,我们国家的导演只有羡慕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