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人类史乃是一部忘恩负义史。后生者只是一味地捞取和享用好处,至于曾为这些好处所付出的代价,连想也没去想。搀和在这种忘恩负义之中的还有愚矗、无知以及理论家、知识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视。 如今,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这样的词语甚至使人连哈欠也打不起来:人们几乎不知道,这些词语意味着什么,只是想象,这大概是某种红的、左的什么东西。这已足够令人感到震惊的了。当代人须知: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他们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当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的状态之中;没有斗争,没有起义,没有罢工,资本家是连半步也不让的。 不过,似乎有一种远比维护当前的境况更为重要的想法:维护卡尔•马克思,不要让我们的子孙认为他是可怕的幽灵。
如果从全世界挑出几个最难拍传记片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必然名列其中。《青年马克思》直面了这个难题,它重现了1843-1848这五年,从《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相知,到《共产党宣言》的出版的这一过程,这五年也是他们的青年时光。
虽然整部电影的叙事太过流畅与模板化,以至于显出温吞流水账的气象,绝非佳作。但同时,电影本身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乌尔·佩克依旧是一个具有些许野心的导演,而非彻头彻尾地把它拍砸了。
某种意义上,这部《青年马克思》可以被归为“作家传记片”的同类,因为它们面临的创作门槛相同:即如何从马克思、恩格斯所撰写的卷帙浩繁的书论中,以及后人对二者生平的历史文本中,提炼出具有性格特色的人物形象。
大多数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印象,估计还停留在符号化的阶段,缺乏真实可感的空间。我们一贯以来,记住的都是伟人的光辉形象,却没法在其中设想他们作为凡人的血肉。必须承认,距离感一直是横亘在历史人物与当代人们之间的鸿沟。
这恰是《青年马克思》所主要着墨之点——伟人身为常人的平凡之处,以及平凡之人又是何以成为伟人。导演采取的便是缩节篇幅、提取两人生活细节的策略,完成了对他们青年时期及各自家庭的一次“平凡化”呈现。
恩格斯之妻玛丽在第一次碰见马克思时,说了这样的话:“您对恩格斯而言非常重要,我原想您会更伟岸一些。”而马克思回应道:“我只是个普通人。”这便是整部电影在塑造人物上所做出的选择。
电影的开篇,用影像化的方式重现了马克思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普鲁士政府在那个时代认定,捡地上随处可见的枯枝也算违法行为,护林官对手无寸铁之人鞭笞无度。
随即而来的,便是《莱茵报》的查封。在查封之前,年轻气盛的他还在报社怒言道:“都是一堆关于世界革命的胡话,丝毫没有思想与纲领”。他此时已经对大量虚伪空洞的、模棱两可的理论失望,对无人关心的社会现实失望,到了决绝的地步。
这是世人皆知的青年马克思的叛逆精神,也是我们在如今的历史资料中可以反复见及的形象。当然,导演在处理马克思的形象时也不满足仅限于此。
马克思初见恩格斯时,并未将其放在眼中,直到第二次在卢格家见面时,依然出言不逊,用鄙夷的神色称他为别着金扣子在郊区消磨时间的闲人。然而,温和的恩格斯却以礼待人,在经历了一次稍带戏剧性的小型逃亡与聊天后,马克思便迅速向温格斯打开心扉。
当晚,恩格斯宿于马克思家中,第二天燕妮送他出家门后对他说道:“马克思从未把人带回家过,你是他的第一位客人。”
历史蛰伏于日常之中。马克思的高傲与自信之下,也有着焦虑、孤独,贫穷的困扰一直伴随着他。恩格斯谦逊、克制,却在关键时刻一直能抱有最果敢的勇气。同样不可忽视的,还有两位女性——燕妮既是贤妻良母,也是独立于时代潮头的新女性;玛丽聪慧、大气,能够带领工人们进行抗争。
但电影也不无缺憾。在大量论战的开展中,导演忽视了马克思这位中心人物在思想上的几个重要转折。在与恩格斯的合作中,马克思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革命者。这些在电影中都缺乏更详细的展现,被蜻蜓点水带过。
乌尔·佩克的人生经历同马克思一般颠沛流离。他的作品常对社会制度进行抨击与质疑,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我不是你的黑鬼》。他一直都希望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世界上发生的一切,而拍摄《青年马克思》更是如此。
电影最终选择以《共产党宣言》的完成作为落幕,欧洲革命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继发生。1847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之正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在海边,恩格斯说服马克思认识到,如果不通过宣言这类通俗平实的读本,将思想的力量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那么写再多、再厚的书论无人理解也是徒劳,他们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这则宣言诞生在破旧拥挤的小房间内,诞生在几个年轻人的笔下,影响了未来世界的转向。
此刻,不仅是电影抒情的高潮,亦是塑造人物的最后一划——导演之前塑造的作为平凡者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真正地面向无产阶级群体,汇聚平凡的力量,发出共产的声音。
此刻,所有人的平凡,共同构筑起不凡的历史。
看看开头衣衫褴褛的德国农民们,欧洲可不是一开始就是小确幸的,那些骑警们对待自己同胞态度和美国的种植园主对待黑人奴隶根本没有差别,所以这世上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民族种族之分,归根到底都是阶级压迫。
青年马克思因为自己的文章不断被驱逐逮捕,在德国待不下去又去了革命老区巴黎,之后又被赶到伦敦,和妻子艰难度日。在英国的纺织厂中,恩格斯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玛丽,一位有着强烈反抗意识的爱尔兰纺织女工。当时的爱尔兰人在欧美简直和奴隶没什么两样。两个背叛了自己出身阶级的公子哥,注定是要走到一起,就像后来的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那时候不止是他们俩还有一大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主义者,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里面重要人物并不仅仅是马恩,还有无数的探索者,比如后来的无政府主义之父蒲鲁东、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以及两位伟大的女性,他们的妻子,燕妮和玛丽。如果不对国际共运有一定了解的话,看的时候很容易觉得枯燥,评分一般我也很能理解,毕竟豆瓣可是小布尔乔亚的大本营啊。里面的“正义者同盟”就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便是为这个组织起草的党纲。
就冲导演敢拍就要为他点赞。
在你们都去看《后来的我们》时,第一周我看了《幕后玩家》(确实这部剧本是真残),第二周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时候我选择了《青年马克思》,由于我历史政治很不好,所以没法说什么特别nb的评论性内容。 首先这部电影的主题很明确,不是表达工人运动,而是阐述《共产党宣言》的创作过程,所以最后并没有工人运动的宏大场面,只是用了旁白来代替。看的时候就感觉那个年代的友谊是真好建立,如果电影表述的没错的话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在互相吹捧+下了一晚上的国际象棋和喝啤酒抽雪茄中建立了最浓厚的情谊,也许是真的志同道合(ps:恩格斯是这部电影里的颜值担当,清流的帅)如果没有他,马克思也许早就放弃了。还有恩格斯和马克思背后的两个女人,马克思的妻子也是一个思想家,她也想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放弃了自己富裕的资本主义家庭而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的妻子就是一个无产阶级的女性,电影中她和马克思妻子谈了一段话,她说她不生孩子的原因就是,恩格斯的钱是资产阶级的“脏钱”。要想自由 就必须先贫穷。我觉得这是一个稍微偏激的想法,过于激烈。再来说说那个时代,所有底层人民他们只有每天没日没夜的幻想和听那些所谓阵奋人的演讲,他们演讲分为两派,一个是宣扬天下皆为兄弟,要用善意去征服世界,另一个是通过制度的改革。他们是发现了问题,但他们的思想没有实质,一切都像是天上飘的一样,没有人愿意去打响第一枪,更重要的是他们推翻后能干嘛,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刚领去带动他们,推翻之后也许就是一种混乱。但是马克思他看透了本质 而且在他被驱逐出法国和没有工作养活家庭的时候坚持创下《共产党宣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那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啊!当恩格斯在演讲的时候把正义联盟会改为共产主义联盟是,真的是燃炸了! 电影台词也是贼严谨,感觉这回翻译真的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最后:我看的时候全场真的就十个人,平均年龄不算我都是四十岁以上的,很少有能看完全程的人,坐在我前面的人真是玩了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手机,真是搞不懂她来干嘛,又侮辱马克思,更侮辱电影。 (可怕 居然查不到电影台词。) 写的不好,但是都是真情实感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引言,也是在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和激化、无产阶级受到严重剥削和压迫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和恩克斯等革命志士所发出的抗议,更是让无数致力于人类平等与自由的人不断奋进的指向。 影片的开篇,是杀戮。 那些人,穿着破烂衣服,拖着瘦弱的身躯,不敢折断树枝,只能在地上捡拾,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扑过去,把树枝紧紧握在手里。随着马蹄声到来,逃窜、刀光、痛哭、鲜血,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杀戮,罪名就是侵犯资本主义财产,荒唐可笑。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向我们撕开了当时社会的神秘面纱,以最血腥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展示了十九世纪欧洲的黑暗。 影片的前奏,是相逢。 何为相逢?是两个聪明敏锐的头脑的相逢;是两个怀有相同志向的青年的相逢;是两个具有崇高思想的精神的相逢;是两个同样伟大的灵魂的相逢。马克思和恩格斯,一个贫困潦倒,面临生存危急,但他仍能高喊“我受够了这些软绵绵的抗争,我想要的是大刀阔斧”;一个腰缠万贯,生活富足稳定,但他仍体会工人痛苦,书写有关工人生活的文章。两个家庭背景截然不同的人,却因为想要为改变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奋斗着、前进着、拼搏着。他们称赞彼此,欣赏彼此,成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相伴的人类领路人。 影片的中心,是冲突。 在那个时代,想要做出改变不止马克思和恩格斯。宣扬无政府主义的蒲鲁东、两面派的格律恩、遭受毒打却不认输的魏特林、正义者联盟的参与者……他们同样很出色,同样为改变现在残酷冷漠的社会努力着,但所持有的观点或多或少有失偏颇。有的将财产归为盗窃和反社会,被马克思尖锐指出“无法自圆其说”;有的模棱两可,马克思讽刺地告诉他“像你这样的两面派,应该保持沉默”;有的只想着仁慈,不想谈及暴力,被恩格斯批判“眼泪不会产生力量,资产阶级从不对我们仁慈,我们也不能用善意打败他们”……一次一次的语言冲锋,一次一次的观点对立,让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日益成熟,不断完善。 很幸运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和他们思想匹配的伴侣。燕妮,一个名门望族的名媛,勇敢地放弃奢华的生活,告诉马克思“要幸福,就是要反叛”,给予了马克思无限的支持。玛丽,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工,在纺织厂为工人发声,痛斥资本家无耻的嘴脸,极力帮助工人摆脱“被捆绑在机器上”的命运。正是因为有她们的存在,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坚固的后盾。 影片的结局,是新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被《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记录下来,为后来的无产阶级争取自我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持,展开了世界史全新的一页。他们的著作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接受、被继承、被传扬,而他们的灵魂也存在于浩瀚文海中,永远伟大。
马克思,一个改变全球亿万人命运的伟人,注定将记入史册,永垂不朽!看看《共产主义宣言》就知道他的伟大:
1.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
2.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4.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我知道大噶都港很难看。但就是想看下August Diehl。很久没遇到1个厅就我1个人这事儿了,当然就放心睡着了。假马克思,这怎么当亲年人的导师啦!还白瞎了八月
“他们联手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不把工业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看成人吧。
编导努力取悦当代观众,既想要通俗,又想要以压倒性的正面光芒将其塑造成圣人。人无完人,没能体现出马克思的独特性,只有崇敬没有反思。电影的对白也填得太满,有时会觉得乏味,更缺乏戏剧冲突,在历史上显得戏谑。
名人传记的流水账系列,这种题材并不是每位导演都可以驾驭的,多一颗星纯粹是给导演编剧们的勇气。两星。
为了大银幕观摩八月君(毕竟机会不多),即便导演是海地前文化部长,即便制片是法国极左,我还是不信邪地捏着鼻子去看了……残酷的现实说明啃男神不能过分盲目。不知道最后剪上柏林墙布拉格之类想表达什么,贵主义以自打脸为荣?衷心希望那些结尾会看到哭的人,流下的是悲从中来而非热血沸腾的泪水。
画面漂亮,演员也不错,可是好无聊。流水线式的叙事,苍白的人物塑造。最关键的还是,对恩马二人完全没能祛魅化地看待。思想上也像念书般重复共产主义宣言的内容。想起那句话: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应该做的是反思马克思而不是崇拜他。崇拜毁掉了马克思。
毫无新意,但能看下去,恩格斯那眼神总希望他和老马干一发
不管如何,那个时代需要马克思这样的人为奴隶般生活的工人发出愤怒的呐喊,至于之后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则不是马克思的责任了。
宣言伟业
如果要评选最难拍摄的人物传记片,马克思的名字一定名列前茅,能切入的角度太多,除去资本论和宣言那些贡献,还有其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与燕妮之间的爱情等等。尽管本片只是截取生涯的一小段,但完成度仍然不太好,活生生拍成了陈旧老套的年代戏。对于学者来讲本片太过浅显,对于观众来说又太过寡淡。
乏善可陈。
恩格斯完美诠释脑残粉的最高境界:不仅给偶像送钱,还要和偶像一起写书。
之前还跟人讨论过这部电影,我说这个题材未必拍出来就难看,得看怎么拍。看了20分钟我发现,“未必”二字可以去掉了。
这就是个低配版的《建党伟业》啊!虽然从剧本、镜头到表演都是一股电视剧味道,倒是没有回避阶级斗争,最后落脚到“马克思改变了我们的制度”,相当温和。
这个叙事过于正统,即使在马哲课上用作教学片大概也不会违和。。。
1.反复拉了好几遍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的晚上那几场戏包括前前后后,无论怎么看都是爱情拍法?亡命鸳鸯、酒后谈爱即视感?还有那个突然强吻也完全看不懂?2.群戏水准不低、制作工整,怎么瞅都是处理题材问题拉低分了。3.导演拍黑人题材和纪录片都是高水准,想不通为什么这个会如此温吞?
人类说到底就是一群自我物化,享乐拜金的动物罢了。打扰它们的思想者只是某些珍稀的异类。
蒲鲁东:“您可不要像马丁路德一样,毁了天主教,又搞出一个一样让人受不了的新宗教。”马克思:“我烦透了小册子和宣言,现在只想写书”。。。
凑合,德国邻居睡着了,。。。
欧洲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