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战,压抑的家庭,分裂的社会。
一个精灵女孩,她有一双灵动的眼睛与一颗孤独决绝的心。
荒诞的世界与如鹦鹉般乏味的人群让她感到窒息,她渴望有一双翅膀可以带她逃离这牢笼一般的世界。
诗歌与爱情是她梦想的窗口,她追随着智慧、自由与美的一切事物,如此赤诚又决绝。
她是一个诗歌暴徒。
2
他们成为彼此的救赎。
因同样的孤独,同样的热爱。
她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爱着他的同时,她成为了他,成为了自己。她坚信世界上只有他能读懂她的内心,而她世界里的一切奇异、怪异与痛苦,也只愿意更纯粹、赤裸地、更深入骨髓地嵌入进他的眼眸里。她把自己的灵魂撕裂开来,竭尽全力地让他进入,好让自己成为他的整个世界,而合为一体。
她对自己缺乏悲悯,她不活在自己的体内,她活在他的诗歌里。以至于当他需要独处,需要满足世俗对他的期待的时候,她成为一个暴戾的小鸟,一根根地把自己的羽毛啄下,在污浊的阴影中,在经血中,自我毁灭。
她被激情与欲望吞噬,却是一个永远延迟的到达。在抵达之前,她早已耗尽了气力。
3
他对她总是感到惊骇,惊骇于她动人的灵气,惊骇于她决绝的勇气,惊骇于她的语言,那不是他所能驾驭的语言,那是来自大自然、黑夜、月经、牢笼的古老沉重又美丽脆弱的语言。如狂风暴雨,可在漩涡底下却是无尽的孤独与悲伤,尸骨遍野……她把这一切都满心欢喜地给了他。
他沉沦在她的汪洋大海之中,化作无形的悲叹……
极尽地小心翼翼,他百般地呵护她,可仍只是如一捧泉水,稀释在海中,无法解渴。
爱成了无尽又疲惫的孤独跋涉。他累了,愧疚与痛苦不分昼夜地折磨他干涸的内心,她灵动的双眼满载着的世界的恶,成为了他灵魂的地狱。
诗歌与宗教成了他绝望逃生的岛屿。
4
他明白他们无法再继续下去,谎言与欺骗已经来临,诗歌成了遮掩腐肉的破布。腐肉已分不清尖叫、怒吼与歌唱之别。
他承受着撕裂之痛,将她推开;却发现另一个她一直都在他之上,早已将他看透,她放手让他走。即便她一无所有,但最后,在一切言语的禁锢之外,她知道,他是她的作品。
在生命孤独的底部,他们成为一体。
或许一直如此……一个人类的固定点。
《诗人与他的情人》
这部电影的中文翻译名是很有问题的,原名《Tom & Viv》汤姆和维维,虽然亲切,但的确也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毕竟这两个昵称都很通俗,到底说谁我们不清楚。但翻译成“诗人与他的情人”,我们至少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诗人的故事,而汤姆就是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长诗《荒原》的作者艾略特,而维维就是薇薇安,是艾略特的第一任妻子。把妻子翻译成情人,的确有点别扭。有一个不大受传播的翻译名为《笔外断肠天》虽然是有诗意,也点名了婚姻悲剧,但也显得陌生。
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和科普作品尽量不用公式一样,尽量不出现诗歌。唯一出现的一段相对完整的诗句,是艾略特面向全国,在广播上朗诵自己的诗歌:
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撕裂的痛苦
暴露的动机带来的耻辱
还有胡作非为的认识
对其他人产生的伤害
你曾认为这是一种美德
愚人默许了圈套和荣誉上的污点
一错再错,精神每况愈下
除非有重生之火加以修复
在那里,你宛如一个舞者
我无法明确这些诗句是否引自《荒原》,而且这几句诗歌应该说背离了艾略特的创作风格,显得非常直白,完全就是电影制作方想找出来,总结艾略特对薇薇安的感情领受。
电影和《画魂》没有着力讲述绘画创作一样,并没有着力讲述诗歌创作。而是着力于展示艾略特和薇薇安的爱情,尤其是婚姻生活。而正如片中薇薇安所言:艾略特是活着的最伟大的英文诗人,我给了艾略特废弃之地的头衔。我们一起肩并肩地工作了十五年,他所有的诗歌的字里行间都有我的影子。这一点,有很多学界的印证,无需赘叙。我们单从电影来看,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艾略特和济慈可以说是“对立”的:济慈创作一直停留在爱情之中,而艾略特却更多的是在婚后的创作;济慈的情绪更多的是个体的,艾略特却看到了更为宏大的社会;济慈强调的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反对技巧,艾略特的《荒原》却充满不同表达方式、叙事主体、语言、角度、技巧……而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到了性格,到了年龄,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正如那句老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艾略特与薇薇安的爱情,简直就是一见钟情然后不顾一切。以至于,薇薇安的弟弟莫里斯,一开始发现两人要私奔,一方面为姐姐高兴,另一方面也为艾略特不清楚姐姐的情况而感到担忧,毕竟最终发现了还是伤害到自己姐姐。也只能委婉地提醒艾略特,姐姐从小受到家庭影响(关闭的门,哑巴的一家人),现在有精神疾病,而且有滥用药物的问题(本来不能一起用的镇静剂和止痛剂,因为当时医生没有办法,只能提供这样的处方)。即便很快地,在旅馆里,艾略特就发现了薇薇安的问题,而且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但是责任感,还有简单的爱念,让他不仅接受了薇薇安,还勇敢地去找薇薇安的父母求婚。爱情中,什么都是甜美的;但婚姻生活里,却要面对种种的现实。所以,济慈是浪漫主义,而艾略特只能是现实主义。艾略特为了生活,一方面教书,一方面写作,强大的工作压力,让他疲于奔命,甚至出现头痛的症状。当然,生活的问题并不难解决,毕竟薇薇安的父亲给了艾略特一个在劳埃德银行的好工作,薪酬很高。
其次,婚姻的矛盾,往往不止于生活的压力,更多的在于心灵的不协调,简单地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性格不合”。正如前面谈到的,当艾略特迫于生活压力,欣然接受岳父帮忙找的好工作。薇薇安是非常不屑的。以下是他们俩就此事的讨论:
薇薇安:在劳埃德银行工作,你当然不会考虑的。
艾略特:我的诗歌已经卖出了两百份,你觉得这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入。
薇薇安:你是个艺术家,我们总能从伯蒂那里再借到钱的,他一点也不介意。
艾略特:我已经接受这个职位了,你的父亲无比慷慨。
薇薇安:你难道看不到他们对你做了什么吗?
艾略特: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薇薇安:你整天被锁在银行的地库里还能干些什么呢?
艾略特:我白天在银行工作,晚上回来写作,没什么比这顺利的了。
薇薇安:但我能做什么呢?如果你整天都不在家,我该怎么帮你?
艾略特:你一直都在帮我啊!
很明显,艾略特接受了现实,认为能够找到一份足以支撑家庭的工作,然后业余再从事创作,这样子是最好的安排。而薇薇安觉得这样不仅是屈服于物质,背叛了诗歌;还影响了创作,干扰了夫妻相处。在薇薇安眼里,借钱度日,也丝毫没有问题;反而为了赚钱,影响创作和感情才是严重的错误。
当然,我们都清楚,男人的脑女人的脑,本来就不一样,重理性和重感情。这点从之前两人一起参加家庭聚会发生的小插曲就可以看出问题来。
艾略特和薇薇安的亲友们玩“抢椅子答问题”的游戏,艾略特作为一个“外人”,一个女婿一个美国人,在一个英国上流社会,他想赢,想获得尊严。但是最后回答问题时,他答不上来。而薇薇安就给了他提示,让他赢了游戏。可是这样的舞弊行为,因为艾略特拙劣的眼神被大伙发现了。恼羞成怒的艾略特就对薇薇安发脾气,认为是薇薇安舞弊行为给自己带来耻辱(其实我们都明白,你真的诚实,刻意直接宣布自己不懂啊)。不过薇薇安很会处理,她知道大家是为了高兴,她也想艾略特高兴,所以尽管立场有异,还是很好地通过吹捧艾略特(他们连给你系鞋带都不配),让艾略特心满意足地和自己一起离开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艾略特内在的虚伪(当然,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往往越聪明的人越擅长)。也可以看出在社交方面,艾略特的拙劣和薇薇安的成熟。等于说一个内向,一个外向。所以新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前面薇薇安提出的,可以一直借钱的人——伯蒂(昵称),全名就是伯兰特·罗素。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大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片中,罗素是艾略特的好友,毕竟艾略特也是学哲学,博士出身的。而罗素很明显,同样非常喜欢薇薇安,也许异极相吸,学哲学搞科研的超级宅男,对于活泼的女性肯定更加感兴趣。罗素邀请薇薇安去海边玩,尽管罗素自己和艾略特说:我们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而艾略特也回答:我们是朋友,我找到你不会。而且,薇薇安和罗素一起出去玩,也是艾略特知晓同意的。但很明显,这件事成为了艾略特的心里的一个疙瘩,直到最后,当薇薇安被送进疗养院,艾略特十年没有去看过她,根本不了解她的情况,而罗素遇到艾略特,问及薇薇安“好不好”,艾略特说:不关你事!我们可以看出他心中的魔障。
不过,假如一切能够维持的话,艾略特顶多是继续维持他们“一半是火一半是水”的生活,薇薇安继续絮絮叨叨,艾略特继续保持沉默。正如在《荒原》中总被人翻出来念叨的诗句:
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坏。陪着我。
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
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
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
……
“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
我就照现在这样跑出去,走在街上
披散着头发,就这样。我们明天该作些什么?
我们究竟该作些什么?”
但是,现实世界里,万事万物总会朝着一个方向,要么不断生长,要么不断腐烂。薇薇安的病症越来越糟糕,直到她的弟弟也无法容忍。按照中莫里斯所说的:她在镇里给很多人都发了信,指责各色人等想要勾引他(艾略特),她在手袋里装上了刀子,然后满镇子乱跑。当然,最后,她甚至在和艾略特一起接送莫里斯的时候,突然撞向艾略特,让车子失控,连莫里斯也被撞伤鼻子。
的确站在女性的角度,可以看到艾略特不是什么好货色,尤其是薇薇安那样全身心地爱着他,把他当神膜拜(当医生暗示她,艾略特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财产代理人”的身份,没有让她接受良好的治疗时,她说:我丈夫是世上最好的男人,他忍受着最糟糕的谎言,以无比的勇气面对着诽谤,他是敢于说真话的人,艾略特是活着的最伟大的英文诗人……我对他的爱是不会断绝的,我在断气之前会一直爱着他)。甚至,还可以怀疑艾略特对于薇薇安的爱情和婚姻,有没有贪图她家族的地位和金钱的问题。但是,站在男性的角度,薇薇安这样的精神失控也是无法忍受的。所以,艾略特在最后“投奔”宗教,向教宗求助时说:我娶了一个我爱的人,而我们做的一切却分崩离析。我渴望陪伴,但我却孤单得彻彻底底!我们可以理解艾略特的选择。
而当罗素藏着责备和愤怒探问艾略特关于薇薇安的情况时,艾略特说了这样一句话:伯蒂,你曾经说,她是一个自由的精灵。你别觉得这样不会伤人。她一直都跟我在一起,每一天的每一分钟。我们可以更加清楚,与薇薇安多年的生活,让艾略特精神也受到什么样的折磨。
所以,透过艾略特“冰与火”的生活,我们可以理解,这一切会让一个哲学家,写出怎么样的诗歌。对,那就是《荒原》,拿下诺贝尔奖的长诗!
Heartbreaking.
This is not a documentary. The director has his own way of understanding both sides. He knew too well that this is a tragic story.
A woman who’s stupid and sick enough to put all of her trust on a selfish man. And a man who’s selfish enough to convince himself that torture is a great path to success. It is a curse, it is a curse. It is a curse for woman who was born with no security, they are doomed to spend their whole life to seek for it, it is a curse for a woman to be such a genius at that time. It is a curse.
I have strong believe that he knew what he is facing when he step into the marriage and he welcomed it for the sake of creation.
I share sympathy for her and again, loathe him.
"Vivienne ruind Tom as a man, but she made him as a poet."
Tom and Viv 看了让人难受,因为它又重新回归了艺术本质的诘问——那便是以一种近乎诅咒的方式让艺术家在自由意志虚伪的靡靡之音中,在幸福的人生和杰出的创作中仅择其一。深知自己才华的艺术家,有多少人能抵抗艺术的华容,而甘心以幸福平庸为生之骨血呢?能够这么做的艺术家,是否回归到了另一种位置,以至于他/她不那么像艺术家,却同哲学、宗教乃至科学来往问答。
电影快速掠过了Tom和Viv如何相爱,在前半段中也几乎不讲述Viv的才情、她的家庭和她本人对Tom的大力支持。那是一个有别于二人的视角,在近乎有些戏谑地讲述Viv的日益癫狂如何让Tom在诗情上恣意妄为,但她的癫狂又不足以让Tom放弃桂冠诗人的名号与高朋满座的社交生活,使得她的魅力和迷人之处染上一种不可预测妄谈把握的不详,最后只成为她被送入疯人院合情合理的注解。最戏谑并因戏谑而冷酷的一幕发生在医生们要问Viv两个问题,若她回答不好,便要将她的下半生禁锢在杜鹃窝中。这两个小学奥数般的蠢问题,Viv不知道第二个,于是看向了Tom,可是他没有同他作弊。他不再年轻、凹陷的脸发出了一种对正直的回响——在他们刚刚结婚时,Viv给Tom作弊让他赢得上流阶级的喝彩,但Tom生气,Viv也生气,Tom气Viv不该作弊,Viv气Tom居然想赢得这群酒囊饭袋的认可。
Viv是理解Tom的,可是Tom理解她吗?他为什么要雇一个秘书来取代Viv,把Viv从她对他的诗歌事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信仰中抛出。从前在伍尔夫说出,若Tom没有Viv会活得好得多时,他不是还认真地辩驳过,Viv对他的诗歌是字里行间的影响吗。
电影的温情在于至少到最后,Viv和Tom之间仍有某种彼此心知肚明的深情。在美国精神学家拜访Viv并诘问Tom作为Viv的财产托管人,竟能十年弃她于不顾,Viv激烈地反驳道:My husband is the sweetiest man on earth……T.S.Eliot is the greatest living poe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精神学家说他并未听过艾略特的名字)Viv被激怒,但她的愤怒首先以一种自嘲表露:and you can not belittle me that way. I gave Tom the title of the wasted land. We worked together side by side for 15 years. I'm into every line of poetry has ever written and he has my undying love. He will have it until the last breathe leaves my body. And he knows it. Nobody can ever take that away.
这个场景和之后的弟弟探望Viv的场景以交叉叙事的方式,同Eliot在广播站念完诗歌后搭电梯下楼的场景交织在一起。弟弟开车离开疯人院,等门卫将铁门打开;与此同时,Eliot的电梯到了底楼,他要拉开铁栅栏走出电梯。在先前Viv同弟弟的对话中,我们已经知道Tom一次也没有去疯人院看过Viv,这个拉开铁门的镜头因而违背了蒙太奇的叙事语言“他拉开代表禁锢的铁门去迎接她”,而成为一种双重隐喻——“男人们禁锢了那个女人来获得自己的自由”、“男人们在禁锢那个女人的同时也禁锢了自己的自由”。
但回顾Viv的这段对话,难道她不是将对Tom的爱情作为坚守自我的最后一道防线吗?这已不是爱情,因为Viv所欲求的是自己的位置——借由Tom的诗歌所确认自己在世界和历史上的位置,与她的精神状况无关,而同她卓越的眼光和热情的天性息息相关的她的杰出作品——诗人Eliot。
和电影不一样的是,真实历史中的Viv并不是那样的掌上珠玉、要风得雨、Tom是穷家小子、衣衫褴褛,而Tom和Viv是否始终相爱,并因为相爱才饱受痛苦更是值得质疑的。Viv的母亲家底殷实,这使得她的父亲可以专心在艺术学院修习。在她父亲继承遗产后,这个家庭更为富有(但Viv始终不喜自己出生在Lancashire而不是伦敦,这让她在Eliot的伦敦高朋前蒙羞)。随着Viv的疾病日益严重,她在家中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她的弟弟Mourice认为是因为她高昂的医疗费自己才不能继续学业。
Viv和Tom相识于伦敦的一场舞会上,Tom是显贵的新英格兰背景,因此尽管Viv家境殷实,在严格的英国阶级等级中,她同他并不般配。鲜衣华服、纵情欢笑的Viv像一个女演员而备受瞩目,但Tom和她结婚的原因却是他不想回Harvard当个哲学讲师,他想留在英国继续作为诗人的事业。那时他同Emily Hale相爱,他把Viv当作个调情(他同Hale的感情保持了很久,Viv去世后,Hale以为自己可同Eliot成婚,Eliot说服她婚姻是为不具备完全之爱的普通男人准备的。但十年后Eliot同他的秘书成婚)。三个月后,他们隐瞒父母成婚。那是1915年的6月。
1933年Eliot正式同Viv分开,他避开她,并且告诉朋友们绝不要提起他的下落。其后五年,Viv成了stalker,四处打听他的所在,她茫然迷离的疯狂更让人确信了她已神志不清。在Eliot担任编辑的Faber&Faber,前台甚至专门准备了一个铃铛,当Viv前来探访时就摇动此铃,好让Eliot从后门溜走。"Her stalker was not aggressive, but pathetic.”
但并不是Tom将Viv送进了疯人院,Maurice是安排这一切的人,而剧本作者所接触的人也只有他罢了。在十八年的相处中,Tom是好好照顾了Viv的,她也照顾了他,知道这种不平等越来越加剧,并最终打破了他们的婚姻。1927年,Eliot信教,电影中用Viv的癫狂来表现Tom在那一刻的平静犹心如死灰。信教之后Elito发誓守贞,因此他之后同Emily Hale和Mary Trevelyan两位情人的关系,都是柏拉图式的。
1935年在一次书展上,他们最后一次见面。Viv带着他的三本书,穿着她在他的戏a British Union of Fascists中所着的戏服。她十分欣喜,他们握手,Tom问候了她,然后做了讲座。她站着听了全程,怀中抱着她激动的小狗Polly。在为她签售时,她问他,你会回到我身边吗?他说,我现在不能和你说话。之后便同其他人离开了。
Louis Menand认为对Eliot而言,女人和犹太人一样——他们是不理性的源泉,也是浪漫主义的驱动力。Eliot的作品中充满着纵欲的女人,犹如现代女妖(见The women come and go)。Viv的传记作者Carole Seymour-Jones以事实推断Eliot对同女人做爱十分紧张,认为Eliot was a closet homosexual。
但如果只是形婚的话,这世上太多悲哀太容易解释清晰了罢。
个人很不喜欢这部电影,不在于其形式,而是思想。
在这部影片中女主仿佛成为了纯粹感性的象征,而艾略特(近代最伟大的英文诗人),影片把他成功的重要因素都归功于女主。将艾略特描述为投机者、冷漠者。
民众对诗人的观念一直有误区。仿佛诗人只需要不一般的体验,只要有纤细敏感的内心,再加上一个缪斯,就能挥笔而就。
真正的诗人、真正的文学家是像艾略特一样的人。他们能提炼出平凡生活的精华,找到人性中的共性,用理性的语言表达。理性,是文学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标准,也是人类社会稳定的原因。(电影中还贬低了艺术,恕我直言,没有艺术,千百代人类很难走到今天。)
只拥有感性,你会像无知的野兽,破坏撕碎周围人的心;将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通向伟大诗篇的阶梯。
纯属个人观点,敢请海涵。
有几段台词令人叫绝。抢凳子的游戏后两人大吵一架,汤姆说我们作弊了,维芙指责汤姆不过想配合大伙儿高兴,意想不到的小口角都是戏,整部电影两人根本的矛盾都在于此,维芙是更富幻想、更天真的一个,某种角度上说甚至更像一个诗人
god,心碎,不可思议的偏执的爱。有病的人,真没办法,写荒原的艾略特,灵感都来自这个疯掉的天使。但她的病逐渐摧毁消磨了他们的关系,他抛弃了她。二十五年间,精神病院里,没一个人去看过她,愤怒的观众们都骂艾略特纯渣男,但她依然会为他辩护,她理想当中的爱是她能呆在这里的精神支柱,她是唯一最懂艾略特的人。她依然保持着她的高贵,纯粹和真实,这是她世俗的丈夫不具备的,她多么骄傲和美丽啊。只是我快哭出来了。她成就了艾略特。艾略特也让我们认识了她,本质上她比她的丈夫更具有诗人特质,她就是诗。不用指责谁,没有谁对谁错,但vivi太可怜也太动人了。男女主角演技在线,在艾略特的扑克脸上看到了熟悉的表情。我想,精神病院的与世隔绝保护了Vivi,她就不属于俗世。可与《罗丹的情人》比照,但我宁愿相信她是没被打碎的易碎品
艺术家的爱是风中飘落的树叶,起舞的时候随风飘荡,浪漫华丽。落下的时候,仓惶凌乱,结局凄惨。如果你注重爱的过程,那美丽的爱情始终值得回味。如果你注重爱的结果,那凄惨的结局会让你遗憾终生。
一个女子聪慧不凡、出身高贵,却偏为某男作家or诗人or画家的才情痴迷癫狂、自甘沉沦的故事,从<罗丹的情人>到<弗里达>到<莫迪里阿尼>⋯,说实在真的看腻了。都学学海明威的妻子盖尔霍恩和毕加索的情人吉洛好吗?再加上女主演技太可怕太可怕…两人选角都是不贴切的。代入太难。
一开始看对Vivi的作派感到不适,后来开始慢慢理解了她。她希望借由诗歌,借由和诗人的结合来摆脱这个世俗的世界,可诗人其实也只是个世俗的人而已。而她才是那个从始至终都非常纯粹的人。
You can't let them take me away from you.结尾时Viv defend the name of T.S.Eliot的神态真是太让人动心了,she never never left him. 可惜对于Elliot的刻画,太微薄、太冷血、太漠然了,少了些真情,一点都不像个诗人
"Vivienne ruind Tom as a man, but she made him as a poet."上课学西方文论和选修课或多或少接触艾略特一些,完全不了解私人生活,看完电影心情好复杂。
那时她已经回复了正常的神智,在充满风的庭院里看书,有记者来采访她为她抱不平,控诉艾略特的凉薄,薇薇安倔强地睁着那双湛蓝的眼睛,掷地有声地说:“艾略特是我最甜蜜的爱人,我仍然爱他,我对他的爱将一直持续到我死亡,并且他也知道这一点。”
我也觉得影片和简介说的是两回事儿啊。
有倾向性的女性主义,最后部分类似结语,冲击很强。对英国富人来说,艾略特是鸠占鹊巢的美国凤凰男,岳母看透一切但无能为力,她总结文学就是gossip,bloomsbury文学团体是比她更低的阶级。私奔初夜后艾略特顿时冷漠,发生了什么?放在今天,Viv能找到施展才智的工作,病也能治,陪丈夫创作的知识产权也能分享,但诗人可能早分手了,不会撑十五年。艾略特不做那个决定,不说写诗,命都可能会没,他信神就信了个内心平静,他不会去看Viv,那是他的良心黑洞。艾略特说,诗是对感情的逃避,能体会,说到底他的诗是灰暗的,对世间的爱是怀疑而惧怕的,只好求上帝爱他。伍尔夫看似冷漠(与崩溃后选择自杀是同一个心理觉悟),小舅子是喜欢站在才子身边的普通人,罗素就像个笑话。这片厉害在把人性的残忍复杂撕开了看
才华和爱情哪一样于女人都是幸运,但它们一起降临就是灭顶灾难。
她进入精神病院,从此10年就没有再见过他。可她仍然做了他最爱的巧克力,而他坚持说她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P.S.Miranda爆发了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picture is a little mediocre compared to other biography types.
T.S.Eliot你个渣男!死了以后都不忘害我写paper!!
Vivi爱的是诗,而Eliot爱的是他自己。最纯粹的诗人被关进精神病院,而世俗的人却成为著名诗人。
本片获第67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提名。维芙的悲剧也不能完全怪他的丈夫。自己的亲弟弟和母亲对她都尚且如此,他丈夫的所做作为也算是尽到责任了。难道维芙所住的如此高档的疗养院是公费的么?还不是他丈夫的钱?就算是现在这种桃花颠式的偏执狂,也是常常会伤害到别人的。
Viv捧着弟弟送的花站在窗台边目送他,镜头一下子切到开头花儿扔在空中的镜头,用之前的天真浪漫对比如今的事态悲凉,物是人非.....弟弟开车出院若有所思,大门打开的下一个镜头切到了Tom的电梯门打开,意味深长的连接镜头。这两段蒙太奇手法就像薇薇安一样,清楚明白,赤裸裸。对于十年没来看自己一面的丈夫薇薇安还是保持的那份爱,一直记得他最爱的巧克力。曾经最疼爱自己的哥哥变得疏远,最爱的丈夫变得冷漠。薇薇安淡然的说“我和你一样清醒,莫里斯”这是最戳心的话了,他对Tom说“你想当一个完美的英国人”,薇薇安从始至终都很清醒,人太过清醒就会过于成熟..美丽的小傻瓜才能快乐不挣扎的过完这一生,Viv痛苦,因为她不平凡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钱钟书
标题翻译不妥,Viv是妻子,怎么能翻译成情人?
Eliot's sister-in-law, Theresa, said of the relationship: Vivienne ruined Tom as a man, but she made him as a po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