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蛮之地长不出“善”。善良其实是奢侈品,只有较富足的物质,完善的秩序才能长出善。而构建这套秩序的过程,往往是充满恶的。
电影是根据文学作品拍的。原著为什么要选一群小孩子做主人公?
因为他们还没有被太多的教育过,没有被塑形。小孩子面对特殊情况,面对极端世界的反应,可能才是最本真的人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第一段用了“长”这个字,他们表现出来的善恶是自由生长出来,不是被教育出来或依靠很多知识做出的理智决断。
小孩子更多靠本能,靠本性。
那本性又是什么?就是我第一段写的那句话。
如果没有救援,我们来想一下拉尔夫最后会怎样。无非两种下场:
1⃣️继续从善,死在其他孩子的围猎下,岛上仅存的善就此死亡;
2⃣️用更大的恶来对抗其他的孩子,自己把善杀掉。
无论是哪种,善都无法在这个孤岛存活。
荒蛮之地长不出善,就是沙漠里长不出玫瑰花。
Nurture纪录片频道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0名互不相识的11-12岁男孩同住,在没有大人管束的空间里,食物和娱乐都十分充足的情况下,一切由他们自己做主。
然而通过镜头,他们“破环性”的撒欢玩乐,让我们仿佛看到文明倒退:从极度自由的无聊,到分出强弱不同的阵营;从释放暴力本能,以伤害动物为乐,到相互攻击报复,最后演变为拆房子的“毁灭性”运动。
如此可怕的“暴行”,全然颠覆了成人对孩子的认知。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这一切就发生在5天里——他们不仅体现出逞凶好斗的一面,更让人看清,就算是孩子也经不起人性的考验。
是男孩学坏了吗?在实验前,他们看起来就是一群聪明友好的孩子,而且也不缺乏家庭教育,可为何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如此令人失望?
接下要聊的这部电影,或许就能给我们答案——《蝇王》,这部电影改编自英国现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同名作品,他不仅获得198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还在1988年获得英女王授予的爵位,认可了他非同凡响的文学成就。
《蝇王》的背景起于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6-12岁的男孩在撤离途中遭遇飞机失事,不幸落难荒岛,而唯一同行的成人也重伤而亡。于是,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下,这群男孩很快就丢弃了文明,并光速地黑化成刽子手。
戈尔丁敢于撕下孩子天真无邪的外衣,深挖其中不输成人的阴暗面,描绘人性里不可言喻的复杂性,探讨“性本恶”的深度和灾难。
当看到《蝇王》的故事梗概时,我疑惑为何《鲁滨逊漂流记》中孤独的主人公,能在荒岛上顽强自救,并熬过漫长的28年等来救援;而《蝇王》里明明可以互助扶持的男孩们,最后却演变为“清除异己”的残杀?
而且在无秩序的求生过程中,他们暴露出可怕的自私、狭隘、放纵、崇尚暴力和无责任心等诸多问题;以“孩子”的身躯,展现出不逊于成人的“恶”,因此《蝇王》又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寓言”。
那么《蝇王》为何选择孩子作为故事主角呢?其中因缘,关乎作者戈尔丁的亲身经历。
除了在从军时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兽性,戈尔丁还在十年的教书生涯中,剖析出青少年的本性。
他发现“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许多孩子就会打架斗殴,做出野蛮的举动”。
这观点,直接响应了前面提到的Nurture实验。都说“不要考验人性”,但往往在遭遇困境或危险时,人性就会自我暴露。
而思想家荀子早就提出“性恶论”:本性恶是动物的本能,人为善是礼乐的教化,道德观感并非天赋。
人因七情六欲而善变,环境尤其会影响人,所以不要高估人性——尤其“人性的恶”,与年龄无关。
还记得“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故事吗?《蝇王》里的男孩们,实力演绎了这则悲剧:
“领袖”拉尔夫用纪律和文明来建立秩序,以“海螺”为权力象征,以“篝火”为求生工具,让男孩们各司其职,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获救;
然而民主却败给野蛮,“狩猎者”杰克以“烤肉”作为凝聚他人的力量,顷刻间就收服了大半男孩,那一刻,他们都聚焦在“眼前”吃肉的欲望里,并不在意“以后”是否能获救。
在“篝火”和“烤肉”的强烈对比下,前者是未知的希望甚至是无望,后者是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于是人性中的趋利思想占领上峰,人心所向,他们形成了人数悬殊的“篝火派”和“狩猎派”。
然而在可以合作的情况下,“狩猎派”却选择暴力迫害,以削尖的木棒为武器,专制霸道地打压“篝火派”,以“夺权”意识在明争暗斗,最终造成屠戮式的血色掠夺。
当崇尚暴力和疯狂的杰克,用野猪血和碳灰给自己的脸都涂上一层“面具”时,他已是独裁和恶魔的化身——他躲在面具后,肆无忌惮地怂恿追随者,不再有羞耻和自卑,不再有善意和人性。
而代表正义和民主的拉尔夫和猪崽子,与杰克谈判时却没能坚守住底线——猪崽子吃了杰克给的肉。这行为暗示正义和善对“恶”的屈服和妥协,削弱了拉尔夫和猪崽子义愤填膺的力量,多了几分可笑可悲。
戈尔丁虽然用一反一正的角色来批判人性之恶,但更渴望唤醒人性中的善,让我们透过男孩的视野,感悟需要救赎的信念和精神。
而这点暗示,我们可以在先驱者“西蒙”的第三种人性里,找到戈尔丁的想法——当从没出现过的“野兽”,已在男孩们的脑海里具象化时,只有西蒙意识到,“野兽”不过是人心深处的恶念和原罪。
“我是想说……大概野兽不过是咱们自己。”
西蒙是男孩里唯一一个敢探索真相,又有洞察力的人,是先驱者。但这类人物,多数以悲剧收场:如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其中的先驱者“大鹰”,最终就吞食过量的迷叶来以死明志。
“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所以谁也没把西蒙的话听进去,反而在夜色中恣意哄闹,用失控的欢歌载舞来压抑、掩饰他们对“野兽”的恐惧。
他们围着篝火跳舞,叫嚣着不惧怕野兽,以为这样就能凝聚力量;可实际上,这只会让内心的恐惧更甚,加深“野兽”存在的幻想,容易杯弓蛇影。
果真,悲剧发生了——当西蒙从黑暗中窜出,想把“野兽”的真相告诉大家时,他却被误认是“野兽”,大家疯狂暴起,在恐惧和疯狂中错杀了他。
尔后,等大家看清死去的是西蒙时,所有人都默然了,但他们后悔害怕吗?经此以后,“恶”反而在他们内心迅速膨胀。
在电影中,代表理性、文明和善的拉尔夫和猪崽子,没有参与他们疯狂剿杀西蒙的行为;但在原著中,拉尔夫和猪崽子却也参与了——不仅让我们见证了男孩的权利斗争和暴行,更窥见“正义”里的懦弱退缩,遇到险恶时刻,趋吉避凶的人性令人默然。
所以电影与原著的最大不同,就是把几个主要男孩的性格,设定得更清晰,更善恶分明——恶的独裁、善的正义与清明的先驱,三种不同的人性交汇时,力量薄弱的正义和先驱都败落了。
任凭正义的拉尔夫和猪崽子有西蒙这先驱者加盟,但他们的“光”太微弱了,不足以在黑暗中指引他人,更不足以抵抗或挽救那些陷于疯狂、堕落的人性。
西蒙之死,我们可以认为是错杀,但接下来,他们用石头砸死猪崽子,放火烧岛来捕杀拉尔夫,把荒岛变屠场,这就赤裸裸地暴露了人性之恶。
若非飞机失事,他们本是被大人保护着,远离血腥战争的“希望”,然而落在荒岛后,他们却演变为最狰狞凶残的刽子手。这前后对比,无疑是《蝇王》中最深刻的讽刺和悲痛。
最终,当英国海舰队的军官上岛营救他们时,看到狼狈的拉尔夫和烟火四起的荒岛,军官懵然不解,他无法想象男孩之间的“战争”,更不知如果他没出现,拉尔夫恐怕已是一具尸体。
相比电影中被处理得隐晦的结局,在原著中,军官不以为然的态度,充满了戈尔丁对成人“傻气”的讽刺:
“在闹着玩吧。”军官咧嘴快活地笑着对拉尔夫说:“我们看到你们的烟。你们一直在打仗还是在干什么?”
成人的反应令人后背发凉!然而,就算军官获知血腥真相,恐怕也只会为男孩们感到怜悯遗憾:“他们只是孩子而已,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悲剧。”面对那些死去的男孩,也不过是嘴上说着几声毫无意义的惋惜罢了。
在部分成人的认知里,未成年的孩子都是“天真单纯”和“手无缚鸡之力”的代名词,就算孩子表现出暴力或残忍的行为,也被成人看作是“一念之差”和“不懂事”而已。
例如“你们跟孩子计较什么”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大概是很多家长和事不关己的成人的标配台词。
然而,就在成人漫不经心的姑息纵容里,有些熊孩子就“进化”成了刽子手。
还记得前不久“大连10岁女孩被13岁男孩杀害”的事件吗?
令人心寒愤怒的,不仅是犯人因不满14周岁而免负刑事责任,更可恨的是犯人家长的无动于衷,甚至在事发当日,犯人的母亲还帮忙收拾犯案现场,擦拭血迹。而犯人也明确自己未满14周岁,法律奈何不了他,私下还以此为荣地炫耀着。
《误杀》里有句一针见血的台词:“有的孩子是禽兽。”
可很多人却不以为然:孩子能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坏事?
但太多事实告诉我们:孩子能杀人。
可尽管新闻已报道过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事实,但依旧有不少成人觉得情有可原。尤其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护体,更让犯罪的未成年人更有恃无恐。
记得电影《告白》里,女儿被学生杀害的那位女老师,为了复仇不得不另辟蹊径,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挡住了她的脚步;
而且在复仇进行时,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犯人母亲的溺爱和包庇:“他是被朋友骗了,帮忙而已。”然而这位善恶不分、母爱伟大至此的母亲,最终却死在儿子的乱刀之下。
由此可见,低成本的犯罪代价令未成年人有恃无恐,犯罪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场“恶作剧”,他们对法律没惊惧,对生命更无敬畏;所以,有时成人毫无原则和界限的纵容,等同姑息养奸。
我们曾说过“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那么此刻我们更该警醒,“不是人长大了才犯罪,而是犯罪的人还没长大”。
电影在某程度上淡化了男孩们在原著里的残暴,但其中人性之恶的快速膨胀,高度还原了原著中充满象征意义的悲剧结果——善与恶的对战,前者一败涂地。
《蝇王》揭露人性之恶的同时,还有两个重要信息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一是,让我们见证了孩子本性里的“毁灭性”,在某种情况下能置人于死地;见证成人认知里的“盲点”,他们只看到孩子欺骗性的柔弱外表,却看不透孩子内心的邪恶意图。
二是,戈尔丁批判了人类生存和历史中那些不理性的互相残杀,他想通过《蝇王》这儿童文学影射成人世界,召唤人性里向善和有爱的一面,同时指引人类精神获得救赎。
在戈尔丁看来,很多人并不能认识自己本性中的幽暗,因而不能控制欲望和恶念,而身为作家的他,责任就是用文字帮助我们了解并正视自己的本性。
于是,《蝇王》诞生了。
that is we called: humanity
1,荒島電影是揭露人性本質的捷徑。2,沒良心地覺得Ralph和Jack很登對,上Youtube一搜靠一大片的fanvid……。3,這部電影很cult,一小撮人迷得死去活來。4,野蠻殘忍又美麗的Jack是我的型。
经典6星剧 大自然的规律一直是弱肉强食,杰克,强者风范慑人气质残忍嗜血是天生的领导家,而善良的拉夫循规蹈矩又迂腐,在这样恶劣的乱世中迟早是要被渴求生存的群众回避的。又多事又烦人的弱者PIGGY死有余辜 而忧郁哲思的SIMON之死令人唏嘘,就像一块美玉堕入蛮荒的淤泥中一样。
我还是始终认为儿童就应该是纯真的,不能用所谓的“现实如此”来泯灭孩子的天性。另外“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以一群小男孩来表现民主与独裁,未免有失偏颇。原著没看过,不知如何。
最终只有拉尔夫活了下来,其他人不是身体死就是人性死了,剩一些没有教育约束的野兽。野兽的无意识,就是选择站队,在皮肤涂一样的颜色,在海滩上乱舞乱唱,对集体的渴望。
6/10。开篇没有原著中核战图景,水中口吐鲜血的机长被救起同孩子们喧嚣挣扎,奠定了阴森基调,机长躺在纱帐下蠕动着身体、跑进山洞被当作野兽,他代表成人世界的权威沦为孩子野性的祭品,砸碎螺号、脱掉军服象征秩序丧失的集体无意识,烈焰焚树/扑灭理智的救赎火种逐渐演变成燃烧整座岛屿的毁灭意象。
"If that happens, it'll be because you let it happen. If you don't stand up to him you're just another one of his slaves."
演的是小孩的世界,却让大人震撼和反思。
结尾,军官问:你们在干什么?(言外之意:文明怎会堕落至此)
不敢看piggy死掉的场景 于是电影过半之后每十分钟看一次组长跳舞纾解心中抑郁= =…… 还原度不错,只不过最近应该都不会想要重温原著了。果然这一类剧情读文字是一回事,看到血淋淋的画面又是另一回事啊。
半死不活深藏洞穴的机长居然成了可怖可敬的“神明”。选择仍旧站在文明的一边不是被同化就是团灭。选择同流合污的一边居然日渐高起。这不是什么预言,更不是什么寓言,是写实,特别是对于活在专制中还自觉良好的阉人莫大的讽刺。别看了,说的就是你
Chris Furrh, Andrew Taft, Edward Taft, James Badge Dale
必须要找原著来看一看了,很喜欢豆友的一句评价,通往奴役之路如何平坦,通往自由之路就是如何艰辛。
人类文明即使已建立千年,却仍极易被抛弃而回归原始。如果第一次残杀同类是意外,第二次是蓄谋,甚至得到认可和声援。拉尔夫最后的哭泣不仅仅来自死亡的恐惧,更来自人性荡然无存的悲伤。忠于原著,配乐先后顺序好像放反了的感觉。
小說是絕好的政治寓言。電影的平庸不掩原作的精彩。conch是民主自由和文明,hunters是黨,monster是境外反動勢力。
虽然离原著的水平差得还远,而且改得也莫名其妙,但是看在戈尔丁面子上,还是给四星了。
7.5分,《蝇王》在豆瓣上有63年和90年两个版本。虽然评分一样,但似乎63年口碑更好些。老实说,当年看起来很大胆挑战人性的电影,放到现在看也就不过尔尔。前期辅垫也很无聊。不过即使是三十年前的老电影,比起《一出好戏》那种画虎不成反成犬类的电影还是优秀不少的,更残酷,更现实。
唉……真是禁不住比较,这种改编远不如忠实原著,最后竟然玩起了越战片场景…………
结尾让我想起了迷雾,异曲同工。这部电影本身多半也是个预言吧,扮演善良派领袖Ralph的Balthazar Getty长大后成为了一名美剧演员,新版双峰镇有他;养变色龙的Simon的演员James Badge Dale经常出现在大片比如僵尸世界大战里;而演大反派Jack的Chris Furrh最惨,不但拍完当年息影,前几年还坐了4年牢。
但从导演的功底来看,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但是能把这样震撼的作品呈现给更多人看,就已然功德无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