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柔以待
在国泰的航班上看的。。。很感动。铁次郎是飞机上的译名,就跟随了。给报纸干的活。。。写得很僵硬。。。
---------------------------------有剧透,慎入--------------------------
山田洋次可谓是日本电影界当之无愧的劳模,老而弥坚,从早年间无论在商业还是艺术上都十分成功的《寅次郎系列》,一直到2000年之后的藤田周平原作改编的“武士三部曲”,再到反思日本侵华的《母亲》,他始终战斗在电影第一线。《弟弟》是他的最新作品,年初他携这部作品前往柏林,迎接他的是今年柏林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
乍看《弟弟》这个片名,会以为这是不是山田洋次接续《母亲》,要拍摄“亲情三部曲”。但与《母亲》不同,这是一部现代剧,讲述的是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山田洋次承续的是小津安二郎、市川昆一路而来的日本电影传统,现实主义气息强烈,而这部电影本身也是对市川昆1960年同名作品的致敬,只不过一开始就交代了明确的时间线,把这个故事搬到了现代。
也许就正因为如此,《弟弟》给人一种旧时空再来的感觉。吉永小百合和苍井优饰演的母女俩与邻居街坊们生活在东京的旧商店街,那里没有银座、池袋或者六本木的繁华,而是好似东京奥运会开幕之前的旧生活样貌。吟子(吉永小百合)寡居多年,守着自己家的药房,把女儿小春拉扯大。小春即将嫁入好人家,离开这条街,引来老邻居们嗟叹不已。
在婚礼当天,流落在大阪追寻自己的演艺梦想的铁次郎(吟子的弟弟),从大阪赶过来,几杯酒下去,故态复萌,搅黄了整个婚礼。吟子如同他幼年犯错的时候一样,原谅了他。但小春的婚姻似乎从此就蒙上了阴影,在铁次郎离去不久,她就变成了失婚妇人,住回了母亲家里。
山田洋次最为擅长的,是用非常舒缓平静的节奏来讲故事。看他的电影不会担忧3D科技是否会影响电影的未来,也不会担心爱情、亲情在电影里是否会变成老生常谈,只会明白,哪怕最传统的技术,最朴素的演出,也一样会让人感动。《弟弟》也是如此,铁次郎消失一段时间之后,吟子家里来了一个疑似在风月场所工作的女客,声称铁次郎借了她一笔巨款,逾期未还。吟子只好用自己积攒下来准备装修店面的钱,给弟弟填补了这个亏空。很快铁次郎又从大阪来访,始终没有道歉,而且还恼羞成怒,自此姐弟诀别。再见面的时候,铁次郎已经是弥留状态,被临终关怀机构收留。
电影最感人的一幕,也是对市川昆原作最忠实的致敬。吟子赶到大阪,在弟弟的床边搭地铺,害怕自己夜间醒不来,用丝带系在两个人的手腕上。山田洋次悉心挑选了多种颜色,最后定下来的是深粉红色,系在已经垂垂老矣的姐弟俩手腕上,看来令人有些唏嘘。对于很多人来说,面对这样一个一再把事情搞砸,一生与失败为伍,简直一无是处的人,可能就会采取吟子大哥的态度,与铁次郎断绝关系。但吟子最终还是陪伴弟弟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夜,小春也在青梅竹马的男朋友陪伴下,一路冒着风雨赶到,送走了铁次郎。这样的亲情,写来似乎有些平淡,但在山田洋次的镜头里,却看得人眼含泪水。而这又绝非一般的苦情戏,硬生生要让你的心揪成一团,一定要从你眼里挤出如雨的眼泪,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炉火纯青,恰到好处。
山田洋次的必杀技,还有对于演员的调教和挑选演员的精准。《弟弟》说起来没有大时代变迁的背景,也没有动作情节,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品,但同样汇集了日本诸多演技派。吉永小百合自然不用说,在临终关怀机构客串的小日向问世和邻居笹野高史都是在日本活跃多年的老戏骨。笑福亭鹤瓶(饰演小吟)乃是日本人气极旺的笑星,大阪派落语(相当于相声)的当家人物,去年他担纲主演的《亲爱的医生》,也是日本最权威的旬报十佳之首。他演的铁次郎,虽然一直在惹祸,但并不那么招人讨厌,总会让人心里一软。山田洋次在拍摄过程当中,给了他极大的自由度,婚礼一场,有捧腹大笑的效果。即使他看着比吉永小百合要大很多,完全不像她的弟弟,最后演来还是让人十分信服,也让人记住他无比任性而为的人生:直到生命走向尽头,也要欺骗姐姐在输液瓶里灌上烧酒,过把瘾再死。在他的任性映衬之下,吉永小百合和长田亨的温柔隐忍,就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这些性格特质,如今在日本社会也面临沦丧的危险,于是山田洋次的致敬,就有了更多怀旧的意味。
电影从小春的视角开始,扮演小春的是日本如今红透半边天的偶像派女星苍井优。到了她现在的岁数,就应该考虑从偶像派转换到实力派的路线,也许参演山田洋次导演的电影,正是转型的重要一步。在她之前的偶像派前辈们,比如松隆子、宫泽理惠,都在山田洋次的电影里成功转型,奠定了演技派基础。但她在这部电影当中,大抵还是承继以前的戏路,挑战失婚妇人的说服力不是非常强。大器晚成的加濑亮,扮演一直暗恋小春、默默支持她的长田亨,戏份不多却十分抢眼。他对山田洋次的导演方法留下深刻印象,记述山田如何指导他演出室内外的温差感觉来。
2 ) 有时要让他也威风一下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是:班上某个很不起眼的同学跑过来跟我说话或者与我玩耍一会儿,等她/他走开,与我相熟的同学就会对我说,此人不好,不要和她/他玩。往往,我会被这一着弄糊涂,因为从刚刚的交谈接触中我不能察觉其有何不好,所以困惑着该不该听从好友的建议。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小心翼翼或是大而化之,我从未从这种形容为“不好”的人伤害过。而这种善意的告诫,却从头到尾都没有绝迹过。
事实上,“不好的人”真的没有什么好。他们很可能成绩不好,人缘不好,外貌不出众,没有特长,不合群,鲜少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关注,就是地球上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典型。有时他们也真的不好:可能成绩太差拖了班平均成绩的后腿;可能是由于不够灵敏,把某些活动的任务完成得不尽人意;可能在公开课回答不出问题害老师出糗……电影中的弟弟铁郎就是这样一个不好的人。一度,他在姐夫的葬礼上喝醉,大吵大闹惹了众人厌弃。当小春的婚期就在眼前,没有收到他对婚讯的回应时,大家松了一口气——总算避免了任何不好意外的可能。然而,婚礼进行时,他还是出现了。一坐下,哥哥就警告他不能喝酒。铁郎答应了。不过随后,他还是忍不住趁大家不注意时,喝下了一杯又一杯的酒。终于,他又把婚礼现场变成了闹剧场。看着未婚夫非常恼火,小春十分无奈,一众亲友又一次对他彻底失望。这次的婚宴大闹,也为小春的婚姻埋下了隐患。小春的丈夫责怪她隐瞒如此家族成员,她的婚姻没有维持多久便破碎了。然而,祸至此还没完。如果说大闹婚礼导致外侄女产生婚姻危机已是难辞其咎,那么随后,他制造巨额借款,倾尽了姐姐的家产,则可算得上是罪无可恕。这一回,吟子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她默许小春的无礼推赶,使铁郞夺门而逃,从此再杳无音讯。
吟子再次知道铁郞的状况,是来自医院的电话。由于常常酗酒,生活极不正常,铁郞患上多种癌症,在一间关怀志愿组织中心等待死亡的来临。小春对这样的舅舅深恶痛绝,认为母亲不应该可怜他,极力反对母亲赶去大阪。吟子道出当年小春爸爸让铁郞为孩子取名的原因:因为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老师的赞扬,没有人欣赏他,爸爸想让他有威风一下。即使改了怪名,也会感激他。
在最后的日子里,铁郞只能躺在床上靠输液来维持生命。不过,他却跟医生提起了姐夫,提起姐夫让他为孩子取名的事。原来,姐夫最初的一个善意,铁郞一直心怀感激。而吟子的大度和慈爱,也成了铁郞在临死之前唯一的依靠。当铁郞说出“对不起,姐姐,给你添麻烦了。”看者禁不住潸然泪下。或许,亲情始终是维系吟子与铁郞之间的纽带,如果换作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故事或者没有这样感动的结局。铁郞可能被彻底遗弃,独自死去。不过善意的相待,始终应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人与人的交往,多怀善意和耐心永远是值得的。如果大家都能像吟子对铁郞一样,给予表现不好的人多些赞美,多些宽容,谁能说同样得到威风了的他们会一直不好呢?很多时候,好与不好的果,都是我们来自于自身曾经埋下的因。其实,我的那些同学并没有什么不好,他们只是不够出色,暂时还不能让人有所倾慕,但不代表他们一直会“不好”,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日后也的确成为了让人赞叹的人,这过程中,绝对少不了许许多多的友善鼓励和肯定。而另一部分不那么幸运的,或许将一直扛着来自他人莫名坏情绪赐予的坏罪名,永远好不了。所以,不要轻易地否认看起来不起眼或者糟糕的人,你不知道,你的一个不友善的揣测,很可能会引起无法估量的的坏的连锁反应;你不知道你的一句肯定的话,对于一个从没有得到过赞扬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宝贵,甚至有如救命稻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都有体会过的。
PS:七八年前,十分迷恋摘抄,其时记下过大阪方言的日语“谢谢”读作o ki ni,而非我们通常所知的“a ri ga do”,那是正儿八经的东京日语。当铁郞吐出这一句的时候,我脑里的词库突然被激活,想起这一句遥远的大阪日语。这么小的一件事,让我开心不已。如果现在一直坚持做积极的小事,那么以后的每一天都有可能会得到美好的回报吧。正像许多人说的一样,不要小看你现在所做的任何善行,你不知道这会为将来带来什么样的效应,而这些效应很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如果正在日行小善,那请继续为之吧,这些小善或许有一天会成就大作为的。
3 ) 弟弟:生而为人的喜悦 by 卫西谛。
《弟弟》。山田洋次导演八旬时的作品。在我看来,最好的电影无非就是这样,对人间是充满着深情。当吉永小百合在电影的最后,在厨房里背过身去轻轻拭泪,看得让人也落下泪来。这里面有人生的悲欣交集,另外也有一份怜悯之心,对他人的、也对我们自己。
电影的开端和结束都是讲“嫁女”,是女儿小春两次出嫁前的家庭晚餐,一两句拌嘴,又乐融融的。所有的对白和动作几乎都是一样的:小春叫祖母吃饭、嘱咐她准备出席婚礼的礼服、母亲吟子端菜上桌举杯,然后祖母会突然问小春“你那个怪叔叔来不来”……但是种种相似的细节里面,其中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但祖母变老了。时光在这座房子里缓慢流过。在开头祖母还可以自己走出来、坚定地说可以自己准备服装。到了结尾时,她只能坐在轮椅上,人也呆呆的不多话。但是,她却突然想起铁郎来,她显然忘了他已经过世。人之将老,竟然会经常想起自己极其厌恶的那个没教养人,因为想到“一个被觉得碍事的人,一定很孤单吧”。这话里面又温暖又苍凉。
——但是,和小津反复拍的“嫁女”大不相同:小津要讲生命必然的法则,而山田是要多讲一点生而为人的喜悦。
山田前作《母亲》里面的日本战前的历史背景、军国主义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平凡女性的理性尊严间的冲突这些在《弟弟》里面没有了。故事摆到现在一条平静友好的小街区中,所有“大的东西”都没有,朴实无华。有的只是自然变化、四季流转。在夏日炎炎、秋来春去、大雪纷飞、大雨滂沱里,那间小小药店里迎来送往尽是些街坊邻居。影片里“叮咚”“叮咚”的门铃声,就像人生的节拍器,提醒着生命就像自然一样有规律:人会出生、会衰老、会遭遇喜怒哀乐、幸与不幸、然后离开这个世界。山田导演是要拍这样平常的人生意义何在?幸福何在?是什么让观众看完可以产生一种恕的力量,一种生的感激?虽然只是从“姐弟亲情”出发,但抵达的却是一个更为广阔敦厚的情感天地。
笑福亭鹤瓶演的“弟弟”铁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不学无术、只爱演艺、贪杯好赌、到处惹祸,在别人面前是个流氓、在姐姐面前又像个孩子(像极了山田导演的《男人之苦》系列里那位寅次郎)。在吟子安稳的日子里,铁郎随时可能出现,一出现必是一场灾难。先是酒后大闹侄女小春的婚宴,给她的婚姻开了不幸的头。接着是骗走一个可怜女人的血汗钱,姐姐拿出平生积蓄来替他偿还。这大概就是一个平常人眼中的“烂人”吧,被所有人避之不及、被所有亲人嫌弃不已。只有姐姐吟子对他关爱、不离不弃。但是这个“烂人”一生中也有令他骄傲的事、唯一的事:漂亮侄女的名字是他起的。——《弟弟》的情感核心正是在此。
电影进行到一半,吟子对女儿小春说为什么当初,她和丈夫会请这个“没用的叔叔”起名字。因为他说,对于自卑自弃的铁郎,应该让他“偶尔拿一次花”,无论他起多难听的名字,也要感谢他。“即使是一个命运悲惨的烂人,一生中也该得到一朵红花”。这是对生命有何等的宽厚与悲悯。这让一个男人暗淡的生命有了闪光的地方,有了生的意义,有了喜悦——反过来说,我们每个人不也都像那个被取名为小春的女孩一样,因为让他人有了喜悦,才有了生的意义吗。
但是,即使有吉永小百合这样完美的女性形象,山田导演也不把姐姐对弟弟的亲情写成一种“恩赐”。他也拍弟弟对姐姐的感念,他在住处养姐姐喜爱的鸟,却又怕鸟儿不自由,不把它们关在笼中,而是放养在房间里,还带回树枝给它们做窝。这是铁郎对姐姐之爱的一种寄托。任何爱都不是恩赐,任何对爱的回馈也不是收益。这种爱才会成为深情。吟子在铁郎弥留那晚,深怕弟弟孤单,用丝带系住二人的手腕,这是深情超越了死亡。
铁郎是死在一家慈善机构,在这里做事的人充满了乐与善,充满了人性之光,甚至还有外籍音乐家演奏竖琴!这有点不像山田洋次的笔触。他的笔触原本更有世俗感。像笹野高史扮演的自行车行老板,色色的、爱吃女人豆腐、又无比热络,这个是山田的笔触;小林稔侍扮演的伯父一角,少少两场戏,又有脾气、又世故、却也会在看到侄女新娘妆后感动到流泪,这个也是山田的笔触;那个从大阪来的女人,装扮举止俗气又不得体,但言谈举止却那么可怜无辜、那么良善,这个更是山田的笔触。可是慈善机构那个地方过于完美,显得很脱离。这大概是老人对人的死亡的一种祝愿,他期望每个人都可以在临终前都是有所依靠。
山田导演在这个电影里,是把每个人的生命比作樱花。所以他特意写放肆不羁的铁郎,最终如他预言的那样,在樱花散尽的时候死去。任何人的生命都像是绚烂美丽、又按时凋零的樱花。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去珍视和怜惜。因为每个人都如此复杂,都有自己的不足,亦有自己的可爱。
东京郊外那个传统药店,是《弟弟》里的主要场景,路边门面做营业用,在一截过廊之后就是家,一个由祖母、母亲、女儿三代女人守着的家。如同很多评论者提到的那样,电影里那些表现家庭内部空间的镜头,特别像小津,久而久之,观众好像住在这个空间里,时间感悠然而生。哪里是餐桌、哪里是茶几、哪里是晾晒衣服的院子,无不了然、无不亲切。我们对戏的感同身受,是依赖于和人物的共同生活。但山田的镜头也并不一味放低至榻榻米的高度,他没有小津那样的影像坚持,以及这种坚持背后的、肃穆消沉的世界观。山田的处理是,无论人物席地而坐、坐在椅上、还是站起来,视线尽量与戏中的人物水平(除非少量表现情感涌动的镜头),这是他对俗世中人的热爱与关注之情。
这本是一部平民剧,山田导演已经拍了四十载,炉火纯青。对这样的戏保持敬意,就是对这个俗世保持敬意。如果反复细看,《弟弟》的每一场戏、每一个人、每一处细节都是如此恰到好处。他写人情世故,是在人生的过往中处处埋下草蛇灰线。譬如在故事的开头,小春待嫁,吟子在小春父亲的遗像前讲到,女儿出生时父亲曾说“这孩子出嫁的时候,我一定会哭吧。”所以,此后再次提到小春出生时,父亲如何请铁郎起名字的事,才那样自然而然。
电影到了末了,临终前的铁郎要和小春合影,他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也要艰难地举起手来做V字的动作。这个感人场面,其实是在呼应开场前的一张照片——年轻时的铁郎在和幼年小春合影时、同样举手比做V字。它让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浪子生命里最快乐的时刻,而他离开人间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快乐。而这个感情的密码就藏于短暂的开场之中、夹杂在转瞬即逝的历史画片里;而我们回顾自己生命里的感情线索、难道不也是如此丝丝入扣的吗?
山田洋次导演曾经有过一句话,他说“浪人一人走在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骑马。快速到达不是目的,比浮云还慢也无所谓。因为浪人要感受这个星球所带来的一切。”——这是我无意中读到的,心里默念多遍。让我感动之处在于,这位老人告诉我们:“感受”的可贵。要想感受万物所带来的幸福,就要放下成见、放下速度、放下一切,保持最大的谦卑,去看待生命里的每个人。
4 ) 《弟弟》:有关亲情的回溯
(芷宁写于2011年1月19日)
年已八旬的山田洋次真是位懂得人类情感的导演,也是位懂得如何将这些情感银幕再现的导演。他的影片没有花哨的视觉技法来博人眼目,往往只将寻常人家的惯常生活娓娓道来,节奏舒缓,画面宁静,结构扎实,剧情平实,于细节处动人,没有煽情矫情,只有真情实感,人物表演真挚自然,如水过无痕,在观众的视线中,一切仿佛朴素的白描,可人物境遇的变迁和心境的兜转已然烙在每寸胶片上,令观众入戏的情绪流连不去。
这部向电影大师市川昆致敬的影片,有着如上述山田影片的特点,08年的《母亲》细腻回溯了遭遇二战的那一代妇女坎坷的人生轨迹,《弟弟》则将视线拉至当下,可在山田的镜头中,依旧有回溯的感觉,仿佛引领观众回想起自家那些有点任性有点不懂事的亲戚,他们往往过得失意,乏人问津,很少有人试图理解他们的悲苦和尊严,于是他们常常或以嬉笑胡闹或以冷漠刻薄示人。
片中的弟弟铁次郎是不幸的,他一生孤苦,事业家庭均无着落,仿佛是失败者的代言,在过得相对不错的亲人面前,铁次郎是自卑的,失意人生寄情于酒,于是他又常常在重要场合失态,如,不仅没给至亲在亲家面前长脸,还丢尽了脸面。而铁次郎又是幸运的,他有位善良温柔的姐姐吟子,即便发生过诸多不愉快,姐姐始终牵挂着他,对他不离不弃,在贫病孤苦的他即将离世时,姐姐守在他身边,不似大哥那般早早就放弃了这个亲人。
片中有个着墨不多的人物,却是点睛之笔,此人便是吟子早逝的老公、铁次郎的姐夫,他显然是懂铁次郎的人,因为了解铁次郎的落寞,在女儿出生时,他执意让铁次郎给起名,这件事让总把事情搞砸的铁次郎引以为豪了大半辈子。
影片在情感交流的细节处,充满了真实动人的因素,如在铁次郎病入膏肓时,吟子赶到大阪,在弟弟病床边搭铺,因担心弟弟夜间需要照顾,自己却醒不来,吟子用一条丝带系在两人腕上,于是一条丝带连着这对已年过半百的姐弟,年幼时铁次郎是吟子带大的,而今一把年纪的姐姐在给弟弟“送终”,命运往往就是这么悲凉。再如,外甥女小春因当年舅舅在婚宴上的失态跌份而厌恶他,在婚姻失败后就更加记恨他,当小春终于消除芥蒂,赶到舅舅的病床边时,铁次郎已在弥留之际,那病得脱型的身体硬撑着,艰难地抬起右手以不能伸展的手指做了个胜利的手势,那是小春年幼时,舅舅常做的,不能言语的舅舅以这样的手语表示,他心里明白他给起过名的小春来了……
《母亲》里“苦难了一辈子”的吉永小百合饰演了吟子这个角色,对这类温柔贤良的角色,她相当熟稔。《亲爱的医生》里的笑福亭鹤瓶出演了那个失败失意又惹事任性的弟弟。笑福亭鹤瓶此次的表演十分出色,将弟弟这个形象塑造得逼真而悲情,如和家姐说话时,他语气中带着撒娇的成分,仿佛这一久违了的撒娇权利是他骄傲的特权,每每当他言行不得体的时候,都是他想获得关注又找不准方向的时刻,看到他那样兴奋的耍宝,一股心酸袭上观众心头。这样的亲戚,似乎每家都能摊上一两个,只是大多数人并不在意他们的内心,且唯恐避之不及……
年少时看《远山的呼唤》,经由山田导演细腻平实的光影表述,一个还不懂情感的小孩看懂了那部如散文诗般的影片,如今回想起来,仿佛依旧迎面拂来了原野上的微风。片中普通人遭遇困顿时的顽强坚毅,还有那真挚纯朴的情感,对笔者的写字之路产生过影响。后来看《黄昏清兵卫》、《武士的一分》等片,对导演把握人类微妙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功力愈发激赏,如今惟愿这位八旬老者依旧保持创作激情,因为在如今花哨的光影世界里,这般拍摄手法举重若轻的好导演不多了。
http://nicolew.blog.hexun.com/60905333_d.html 5 ) 弟弟,还是舅舅?
因为某种机缘,晚上难得和母亲一起看了这部电影。我是时隔半日后的第二次,母亲自然是第一次。影片大约走了三分之一时,母亲悄悄地起了身,准备洗漱睡觉。看着她微微有些佝偻的背影,我不禁想,她是否在和我思考同一件事——我那位令人头疼的舅舅。
在很多方面上来看,我的舅舅和笑福亭鹤瓶饰演的铁郎是极相似的。多才多艺,受朋友欢迎,喜欢陪着家人,这都是他的优点。不幸的婚姻生活,给家里人带来的经济负担,花钱时总是没有节制大手大脚,这是他们共同的缺点。不过说到底,我的舅舅并不是一个悲惨的日本戏剧演员,而是一个从高峰摔落到低谷的的中国人。铁郎最初是不被小春理解的,但我却始终特别理解我的舅舅。所以虽然我能够理解那样的家庭关系,但我并不能赞同它的真实性。
电影结束了,屏幕上是漆黑的空洞,但我依然坐在那里,恍惚着。令我困惑的不是两位舅舅的对比,而是两条思路的缠斗。作为亲人的我所感受到的是电影的虚假,而那个热爱昭和文化的人却告诉我这是真实的。哪一个我是真实的,哪一个又是虚假的?还是说,真实和虚假是并存的?
《弟弟》这部电影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之经验的问题。站得太远,觉着亲切,离得太近,却又困惑。山田洋次用电影向他的昭和时代致敬,但他的演员们是否能够承载他的思念,这个时代又是否能够承载他的思念?恐怕这是极困难的。吉永小百合是优雅的,但是她负担不起这个名为大姐的矛盾体形象。既要美丽又要粗糙,既要慈悲又要愤怒,既要宽容又要狭隘——这样的角色是无法饰演的。她必须先拥有那样的体验,即便那是从别处得来的。
苍井优同样承载不了山田洋次的思念。虽然片名是《弟弟》,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姐弟之间的关系常常受到舅舅和外甥关系的牵制。一旦姐姐在成长过程中承担了母亲的部分责任,这份爱就会成为弟弟难以摆脱的负担。当这份爱因为新生命的诞生而转移时,矛盾就产生了。铁郎惹怒吟子,是因为他阻碍了姐姐对小春的爱。铁郎被吟子遗弃,是因为小春的毅然决然推了姐姐一把。而当结尾所有人之间的矛盾即将化解时,依然需要小春,而不是姐姐去踏出最后一步。只有当小春意识到爱的无私时,分裂的爱才能重新归为一体,爱才能完整。苍井优演不了这样重要的角色,而山田洋次最终也没有给苍井优这样的机会。
这部电影在中国和日本得到的评价虽然相似,但却有着决定性的不同。我们因为经验的差异忽视了这份人际关系中的缺失,将电影的一切都视作合情合理自然而然。日本普通观众虽然”不识庐山真面目“,但却意识到了其不通情理之处,只是因为日本网络评论环境的缺失导致影评人把握了话语大权。从一般评论的角度来讲,拥有更多经验与思考的影评人通常是更加值得珍惜的。但是对于这样一部紧贴昭和时代脉搏的电影而言,普通日本百姓的声音理所当然比任何专业影评人的观点都更可贵,因为只有他们才最了解这份爱的沉重。
6 ) 亲情是惟一的救赎
在《弟弟》中,山田洋次塑造了一个极端任性、不负责任的弟弟铁郎,他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为外甥女起了小春这个名字。小春结婚不仅是全家,还是整条街上的一件大事,可是跟家庭断绝关系已经20多年的铁郎的突然到来,使得家里人不免紧张起来。当铁郎违背自己的诺言,喝多了酒撒起疯时,小春的婚礼彻底成为一出闹剧,哥哥再次与铁郎断绝关系。尽管女儿小春的婚礼被弟弟搞砸,亲手把弟弟带大的姐姐还是原谅了铁郎,并因为听说了弟弟有了女朋友而格外高兴。小春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因为丈夫的冷漠,因为家庭背景的差异,也部分因为铁郎在婚礼上的大闹,小春不久就离了婚搬回来和母亲和奶奶一起生活。再次听到铁郎的消息,是他的女朋友小惠找到家来讨要铁郎的欠款;姐姐不得已拿出了家中仅有的存款替弟弟偿还债务,这也直接导致了她同弟弟之间的决裂。但是半年之后,当她听说弟弟因为癌症日子已经不多时,她还是赶到了大阪。弟弟临死的时候,又和姐姐、小春聚在了一起。在影片的最后,呈现出了轮回式的环形结构,小春找到了可以担负家庭的爱人,又要出嫁了。
电影中,引发大家无端猜想的最大疑问是《弟弟》的片名,因为铁郎对于作为叙事者的小春来说,实际上是舅舅。该片的日文原名是おとうと,是弟弟的意思,英文名称为About Her Brother,可见《弟弟》的译名不是翻译的问题。实际上,影片情节的突转都是在弟弟或者与弟弟有关的人来到后发生的,并且电影的叙事重心也一直集中在姐姐对于弟弟的感情上,我认为片名同叙事者身份的脱节从另一个方面强化了对于这种亲情的认同。
《弟弟》也是山田洋次向市川昆的致敬之作,在市川昆拍摄于1960年的同名电影中,讲述了被姐姐宠爱的少年在学校放荡不羁,直到被诊断患有当时的绝症肺结核,才发现了亲情的重要。但是,同市川昆的《弟弟》相比,山田洋次版的电影更像是对于自己一直钟爱的家庭主题的重复与变奏。
在经久不衰的日本国民喜剧《男人的烦恼》系列电影中,山田洋次就塑造了一个不顾家庭、时常出走的底层男性形象寅次郎。同弟弟铁郎一样,寅次郎也经常饮酒作乐,在喝酒之后总会同家人发生冲突,随之而来的也是离家出走、杳无音信。但是,作为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电影,寅次郎的出走总是显示出平民传奇的色彩,在游历不同城镇中的过程中他总能获得特殊的机遇,得到美丽女性的青睐。然而,同《弟弟》中的家庭不同的是,寅次郎的家庭总是能够接纳归来的亲人,并且总是珍惜相聚的时光。《男人的烦恼》中的家庭也同《弟弟》中的一样从事着前店后屋的小生意,不过寅次郎的不负责任并没有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反而还偶有收益。铁郎所带来的却是姐姐经济上的灾难,当小惠上门索要弟弟120万日元的欠款时,一直承受着经营压力的姐姐不得不拿出了店面装修的资金;在姐姐取钱的段落中,山田洋次采用了在他的电影中少见的手持拍摄的手法,不稳定的运动感展现了姐姐平静面孔下的愤怒情绪。
正是这两点不同使得弟弟铁郎的悲伤故事迥异于《男人的烦恼》系列中的乐观基调。在寅次郎的故事中,导演体现出了一种鼓励男性出走闯荡的价值取向,但是这种走出去的底限是保持着传统家庭的结构,维系着同家庭的联系。在寅次郎中仍然有作为传统好男人的象征的妹夫这一角色,对家庭起着平衡的作用,《弟弟》中传统的好男人姐夫却在影片一开场就处于缺席状态,尽管他让铁郎给小春起名的决定仍然是铁郎与家庭之间最强烈的纽带之一。家庭结构的变迁与铁郎更为极端化的性格,使得一直作为寅次郎依靠和归宿的家庭与亲情是铁郎所不奢求的也是被他所抛弃的,他同家庭的彻底决裂使他成为了一个无依靠的都市游荡者。
这种家庭关系的变革在山田洋次的电影作品序列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像铁郎这样极端不负责任、甚至在道德上也不完满的人(借光女友的积蓄之后消失,并且导致姐姐替他还清债务),是否值得去爱。这也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讨论的主题。但是同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提出的靠宗教之“爱”去接受这样的人不同,山田洋次再次显示了自己对于传统家庭价值的坚守。在影片的最后,铁郎弥留之际,把他同姐姐绑在一起的丝带之间不仅是他们之间物理上,更是他们情感上得联系;面对刚刚赶来的小春声声“舅舅”的呼喊,铁郎最终得到了亲情的救赎,用颤巍巍的手指摆出了“V”的造型。
在片中,值得注意的新形象还有临终关怀组织“绿色之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功能的弱化不可避免,面对这种趋势,电影上映时已达79岁高龄的山田洋次对此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做出了新的探索。当无家可归的铁郎选择留在“绿色之家”渡过最后的日子时,社会机构就已经成为了家庭最重要的补充。在对自己主题的反复确证中,这种细节上的变奏之处足以显示导演的高明。
影片中,天气与季节总是与人物的心境相适应;而在影院的观影过程中,银幕外也传来滚滚雷声,好像银幕中东方传统美学观的“天人感应”(左老师语)在现实世界的更大规模显现。而《弟弟》也正像东方文化的一面镜子,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家庭的影响,也重新确认现代社会中家庭的意义。
什么是好电影,永远不会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像《弟弟》这样可以引发我们反思自己生活的电影,终归是值得一看的。
=============================
本来不想写这片子的,4天的影展值得写的很多,但是看完的当天夜里大家激烈讨论了两个钟头,觉得那个时间不能白白浪费,于是把当晚讨论的主要问题整理一下,再夹带点自己的私货,遂成此文。
22/5, The Grand Cinema...淡淡的, 感人的電影...不過假如真的有一家人, 媽媽是吉永小百合, 女兒是蒼井優, 那實在是太過份了...
最有人情味的导演山田洋次从不让人失望,底蕴十足,细腻熨帖,温文尔雅,吉永小百合越老越有味道,笑福亭鹤瓶表演小人物,总是那么举重若轻。满分。
淡。 2010第60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摄影奖(金摄影机)
山田洋次只是保持了自己一贯的水准,细水长流般感情不知不觉沁人心脾!日本人确实是最擅长拍这类亲情电影,让人联想到小津安二郎!又一位大师已成!★★★☆
小百合真美呀!
真是感动又激动的一部片子,在这个堆砌时尚画面、讲究形式、比拼3D科技的电影时代,这部平实、细腻的人生小品,以最朴素的电影语言还原了电影最本质的感动!!在当代社会,这样的难得的好片子真让人激动。每个情节都让我想要反反复复的回味,这种历经时光沉淀的艺术,才能经得起时间残酷的考量。
吉永小百合与笑福亭鹤瓶真是各有各的精彩啊,山田洋次最爱的温馨小品,家庭、亲情、邻里,都是些看着淡实则很浓的感情。开头还不忘说一下自己的寅次郎。不过总觉得故事怪一般的。
独白是女儿,线索是母亲,题目是弟弟,背后是爸爸,洋洋洒洒一个家庭的故事,每个角色都困在片子准确的人物关系和叙事需要里头,一点走神的机会都没有,直到最后的镜头奶奶才跑出来。其实人物的面向还是蛮单一的,中产的丈夫偏符号化,最终女儿还是嫁给了所谓庶民。平常敦厚,这是日本家庭剧的传统?
有一切温情片的套路化之处,和东京奏鸣曲、步履不停与母亲的出嫁是同调。山田洋次只是片多且人老,但技艺终究不行,且多次家中对话及临终关怀之家的剧情显得过于刻意,但搭上吉永小百合与市川昆,也值得四星了。这样所谓糟糕亲戚,每家确实都有几个,但人们既然都是勉强活着,血浓于水的一切就皆可原谅
加濑亮的戏份好少啊!不高兴!
又是老泪纵横!!
再次感受山田洋次的魔力,无论哭还是笑,真是过瘾
奶奶說,他也是個多餘的人啊。
山田洋次老师,不必要这么学小津吧……1)吐舌头的苍井优,出自《宗方姐妹》2)红水壶,出自《彼岸花》3)苍井优经常露出原节子式的八颗牙齿笑容。更别说某些跳轴镜头,而且这还是个嫁女儿的故事了。当然,这部片子应该叫做“舅舅”。叙事真的很奇怪。苍井优不如当年好看了……
你们高高在上又如何会懂他的顽固浪荡和反抗?
生活中朴素的真情
“即使是一个命运悲惨的烂人,一生中也该得到一朵红花。”山田洋次再次带来十分出色的影片,有泪有笑,人物很生活,表演的都很自然。小百合的气质真是没有话说,弟弟临终前小百合那个侧面特写,完全被打动。只不过苍井优在众多老辈面前显得有些不足。★★★★
目前看過最平淡最深摯的片 蒼井優能夠出演真是她的榮幸 老前輩的臺詞功力真TM不簡單啊
吉永小百合真是真是相当!端庄!
就算他一事无成,永远是个小孩子,你们流着一样的血,割舍不掉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