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全篇无人声,字幕表达人物对话并且承担叙事功能。影戏的痕迹已经相比于郑郑正秋的《姊妹花》有明显的改善,对于声音的运用还不是很成熟。
思想方面揭示了农民的勤劳与善良,以及面对各种自然及社会的无奈,片中与同时期电影一样,都有关于农民们温饱问题的刻画,反应了当时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
不知道是哪种原因,有些段落看不太懂,是衔接还是黑白画面的问题?
在看完小说后,抱着尝试的态度搜一搜有没有这部小说更多的信息,搜到了这部电影,起初觉得这部小说非常的短,这部电影却有90多分钟,还是1933年上映的电影,就很是激动,打开后也没有让我失望,静静地将这部影片看完啦。因为是刚看完小说,然后就立马看了这部电影得,所以老通宝一家为养蚕卖地借钱买桑叶来养蚕,可笑的是上好的蚕花收成,却卖不出价格,最后还弄得倒欠债收场,看文字的时候就感觉很是悲惨了,感觉他们真得是生活没有希望。然后电影整个是默片,台词都是通过字幕来展示的,唯有的声音,就好像是单纯作为背景音乐出现的。但是影片中,从演员们的动作神态中,感觉演员们演得还是不错的,随着故事的叙述展开,还是很能感受到他们的苦难的。他们真的就是在绝望和希望中前行的,借钱,写抵押欠条,一切的付出都是保证在蚕收后就还,他们所有的希望都是压在蚕茧上了,所以更能理解他们为何将蚕宝宝叫做宝宝了。 整个影片差不多90%是按茅盾春蚕的原文内容,按故事时间顺序记录的,一个个为着生活奔忙的身影片段,中间可能补充了一些原文里面没有描写到的细节,还有一些我自己认为印象非常深刻的画面,比如:
0、开头,好一大部分的人拿着自家的衣服,不布匹到当铺上当的场景,印象非常深刻。
1、看文字的时候,还以为四大娘是直接将蚕宝宝放在自己的肚子孵,看了影片后,知道了原来是放在一块布上,然后然后绑在身上。
2、荷花被丈夫李根生打后(看小说时,并没有想到荷花还会遭到他的老公的殴打),晚上气不过,跑去老通宝家里的蚕房抓一把蚕宝宝扔到河里面被多多头抓住(因为看到荷花被老公打,才更加理解了荷花被多多抓住后对多多头说的话:我自家蚕花不好,可并没有害了谁,并抱怨他们把她当白老虎且不把她当人看待!),
3、也展现了 六宝 是 如何恰巧旁观到那天晚上,阿多头抓住荷花,在河边“拉扯”的全部过程。
4、还有老通宝一家从养蚕开始,所做的一系列的千百年来的传统仪式,以及 老通宝那个放在墙角的大蒜头,发的绿芽,以及最后 补充了 阿多头 将老通宝的这个大蒜头扔到河里的画面
5、老通宝一家为守着蚕,守夜守得困的,还有站着都要睡着的画面,非常心酸。
6、看了影片看,才真正明白春蚕原文里面所描写的 蚕花 是是怎样的了,很是壮观,虽然是黑白色的,但是还是能够想象。
7、老通宝他们这个批‘远征军"划着那个小船将蚕花 运到那么远的茧场卖,那些个收茧子的人在里面对茧子挑挑拣拣,围栏外面的人山人海,从他们的动作中可以看到这些幸幸苦苦的养蚕人是在几乎都是在求着收茧人收货啦,老通宝还是剩下了一筐茧回来,真实悲惨。
8、要知道老通宝他们家当初是以4大洋一担的桑叶买了三十担桑叶,最后却以洋种茧三十五元一担,土种茧二十元一担,最后共卖了一百十一块钱。还要扣除卖茧路上的盘钱,就剩了整整一百元。老通宝家养的五张布子的茧,而且茧子产的是老通宝几十年也遇不到3次的好的上好的茧子,最后却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真真的是讽刺。 因为是默剧,对于最后老通宝家的最后的损失,知道是很惨,但是看的过程中,由于电影叙事手法,感觉在数字体现上可能让人感觉不是那么深刻。
题外话:看到这部电影是1933年上映的,然后又勾起了我的好奇,我国最早的电影上映的是那一年呢?查了之后才知道是 1905年(清朝) 的《定军山,是《三国演义》中的 第70和71回 ,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
看完了矛盾的《春蚕》这篇短篇小说,简单的概括为老通宝所在的那个村子,都是一家老小靠养蚕为生,作者着笔于老春宝这一主人公一家,给读者展现出从窝种到卖茧的整个生产流程,以及当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下农村的养蚕习俗。以老春宝为代表,愚昧的乡下人以饿肚子借债来养蚕,只为获得好“春蚕”来年得到很多很多的钱。但是不曾想反而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负债累累。作者以活泼开朗的语境来揭示当时的封建迷信,很有深度和广度。
依稀记得小学的时候读过《春蚕》这篇课文,看着电影也渐渐想起了一些内容。这是中国的第一部左翼电影,虽然没有很能体会到《中国电影史》里说的“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公平交易下强取豪夺的外衣”,但是还是能寻见30年代繁荣期,默片艺术表现手段和技巧,对蒙太奇的运用发展成熟的轨迹。比如在刻画老通宝的家人在等待他带回喂养蚕的桑叶时,采用了灵活的时空转换,将他们的焦急和切盼展现的淋漓尽致。还有一些艺术手法如拍摄女孩在水中的倒影等,这些都说明了那一时期的电影人们已经开始有了电影艺术表现的潜意识,不再是只有影戏主流时期的长镜头,大场景,以及戏剧的单线叙事了。看完片子能理解书里写的丰收反悲,讽刺意味十足。一部分是对封建迷信的反思,也有对当时扭曲的社会意识形态(现在看来)以及年代动荡下劳动人民生活的不稳定、残酷的揭露。
从电影中也确实能体会到“在生活的潜流中反应时代的波澜”,很现实。
但是真的好想吐槽配乐…能很明显的感受到那个时期默片视觉艺术发展成熟,有声电影规律还待探索的特征。。。配乐完全是只是为了让画面有个声,充满了商业气息,很生硬,没有锦上添花反而拉低了整部片子的水准。
《春蚕》:中国银幕第一次出现高利贷
这部电影是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老蚕农通宝,没能靠着他所深信的封建和迷信找到生活的希望的一个悲剧,运用很好的镜头语言、美术特征和剧情安排,写实性地描绘出一幅中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农村生活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贫困面貌。
这部影片有着很多具有纪念和历史意义的地方,诸如,第一次(目前存世的可观看影片中)拍摄雨景;第一次在中国银幕上出现高利债(即高利贷)的情节和字幕;第一次把新文学作品搬到银幕上来,实现了电影与新文学的结合,“开辟了中国的新文艺电影之路”;创造了电影散文化的纪实性风格,开创了中国故事片的纪录风格。
如果是从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看过来,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确实会一下子感受到它的纪实风格,很明显。
电影之外,为拍摄这部电影,在明星公司的摄影场搭建了真实的养蚕房和乡村实景。影片上映后获得了舆论和观众的认可和积极评价。值得一提的是,据导演程步高回忆,影片首映的时候,鲁迅先生也到场了。
《春蚕》的原作来源于茅盾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讲的是一家人养蚕的故事。
老通宝家祖上开始就是养蚕的人家。可是老通宝想不明白的是,家里代代都是勤俭的好小伙子,也不必说非要发了横财,然而这日子却是越过越差了。
媳妇四大娘去年就说要养洋种,老通宝不同意。因为村上人总说,钱都是给洋鬼子们骗了去了。虽则具体是怎么骗去的,老通宝并不理解。但是既然所有人都这么说,老通宝便也认同了这个理。
于是今年四大娘又要说养洋种,老通宝死活不愿意。然而看着日子越过越慌,老通宝也没了法子,到底是养上了。
老通宝对于养蚕的事是极为重视的,所有与养蚕有害的事情都决不可姑息。
就比方说邻里的那个荷花,所有人都说她是个白虎克星。虽然老通宝并不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但是与养蚕有害,他就不乐意。
不过与养蚕有益的所有事,他却都是乐意做的。比方说时不时地拜拜这个神,那个佛的。虽然他也并不知道这到底有没有什么真的用处。
老通宝终是拼上了一切养大了蚕宝宝。等到蚕宝大了,人却瘦了。但是老通宝一家都是极欢喜的。活了这么久,老通宝统共只见过两次这么好的蚕花。也真是老天有眼!
所以说,他做的这么多真的是都有效用的!
然而只当所有人都想好了卖完了蚕茧之后的好处,那边却传来了消息,说是打仗了,茧厂不开门了……
这真的是世道变了。哪有蚕花越好,日子越差的道理?可是债主们不听,只嚷着还款。
老通宝家也实在没有办法,关起门来自己做丝。
然而这日子,也确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老通宝真的是愈发想不明白了。
在看《春蚕》的过程中,朕就想到一句话,这样的人生真的是薄若春蚕。
或许茅盾当初在创作《春蚕》的最初,之所以用春蚕,大概也是这样的意喻。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知道春蚕到底是如何养的?
春蚕是一种极不好养活的物种,当然尤其指的是在当时。蚕宝宝娇贵的很,温度一不对了,吃食一不够了,没过多久就容易全死了。
可是这所有的一切,似乎对于蚕宝宝本身来讲都是极为无奈的。它们或许根本不知道为何而生,又如何去生,莫名其妙地就死了。
这种隐喻的背后是不是很像老通宝家这一家人本身?
一家勤勤恳恳的小老百姓,为了生活拼尽了所有力气。就算是自己连续5天不眠不歇,都一定要让蚕宝活下去。就算是那些所谓的迷信,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大的效用,可是他们都要认认真真地去完成。
图的不仅是心安,也是一份活着的希望。
一家人,天天在生存的边缘拼尽全力地挣扎。可是到头来,在他们完全迷茫的状态下,依旧是被生活判了死刑。
像不像《琅琊榜》里面,私炮房爆炸时,霓凰说的那句话:
“多过一天,多过一天又能怎样呢?”
这部影片里很让朕深有触动的镜头就是众多的蚕宝宝缠绕在一起的时候。
是不是也很像冯小刚《一九四二》里众多的蚂蚱求生的场景?
“蚂蚱吃了庄稼变成了人,人造反就变成了蚂蚱。”
虽然按照隐喻本身的意思来讲,一家人的分崩离析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瓦解。
但是朕突然想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将这种生下来就只有挣扎求存的人生直接比拟为“春蚕式人生”,那么这种“春蚕式人生”是否真的只剩了挣扎?
联系《末代皇帝》,朕又在想,溥仪的人生实际上也算得上是“春蚕式人生”。虽然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但是说到头也不过一个被时代利用了的木偶娃娃。
如果这么一说,唐后主李煜也成了这种悲催人生的代表人物了。
结合起来的话,这种“春蚕式人生”实际上并不是金钱的多少决定的,而是时代的发展决定的。换句话来说,总有那么一批人注定了要成为时代的悲剧。
所谓“适者生存”,或许就是在这个时候淘汰了一大批人的。
然而,本着朕对这个世界一向而又莫名的虚伪“希望”,朕总觉着无论在何种状态下,我们都是可以选择其他种的人生的。
然而,朕,或许是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过过这种所谓“春蚕式的人生”,或许这种人生真的充满了束缚而不能挣脱?
说到底,我们还是局外人。或许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些曾经的悲剧上走过并思索。
尼采说过,当“适者生存”被提出的那一刻,上帝就已经被杀了。失去了上帝的我们除了迷茫还会得到什么?
或许,现在就是解决这个命题的时候。或许,我们还要再等待?
在写《春蚕》这篇影评的时候,朕也犹豫了很久。因为真的不知道怎么写。
《春蚕》给朕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部实验片。然后,莫名其妙地朕真的将这篇影评也写成了实验体……
不过总体来说,《春蚕》在中国影史上的地位还是不能抹去的。可能有小伙伴在看《春蚕》的时候,第一个出现的不适就是它的背景乐……
提及一个历史小知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是1927年美国拍摄的《爵士歌王》。中国的大概小伙伴们都了解的,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
虽说《春蚕》拍摄的时候已经1933年了,但是说到底还是中国有声片才出来的阶段。所以通篇的西洋交响乐的声音虽然有些躁得慌,但实在还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这部影片还是中国影片当中第一部提及并拍摄了高利贷情节的影片。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春蚕》这部片子还是有些突破了政治格局的味道。
还有这部影片也是中国影史上第一次拍摄了雨景的影片,虽然“哗啦啦”的有点像一直晃个不停的铝箔纸……
再有,它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将新文学作品搬上荧幕的影片,第一部运用了散文化纪实风格的影片。
所以,综上所述,它真的是一部在时代前进中的实验片……
不过虽然这部实验片有很多技巧上的缺陷与大胆尝试,但是茅盾、夏衍、程步高等人组成的“群星”式阵容真的也在情节上提出了很多可供我们深思的问题。
就是这样。
文末点赞~大吉大利,今晚吃鸡φ(>ω<*) ~
该文章由小朕先生独创,转发请询问作者并注明出处,谢谢。
此片看得我头都大了,画质太差。改编的还算成功,左翼电影形式明显,配乐听着太糟心了。
就算考虑到时代问题与技术限制,把这片放到当时那个时代也不能算好。前有《故都春梦》后有《神女》《马路天使》,这片夹在中间尤其显得尴尬。镜头间的组接几乎没有连续性,并且程步高极爱使用俯拍全景镜头交代故事背景与人物位置,这能有效地掩盖其运镜水平的薄弱,而一旦遇到群像戏份时,其镜头衔接性弱和生硬移动的短板便明显暴露出来,尤其是个别转场极为突兀。但同时也有个别高光镜头(比如开片横移)。这片的历史意义可能就在于开创了故事片的纪实风格,其他聊胜于无。
改编自茅盾短篇小说《春蚕》,剧情情节、结构框架、角色塑造均尊重原著,还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民辛苦劳作养蚕全过程,细节也有相当呈现。也许程步高目的不在于社会批判性,矛盾冲突和揭示压榨剥削的思想内核被散文化风格削弱了。不禁想到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接近的题材,一样的生活深渊。
写实倾向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影片对“丰灾”的揭示站在了更高的境界上,中国农民几千年来曾无数次经受过《狂流》式的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但春蚕式的“丰收成灾”的奇怪悲剧却是头一次领教,这是一场真正的时代的悲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日益加深的中国社会的缩影。在影片中,没有采取戏剧化手段把剥夺压迫“物化”为一种具体可见的恶势力,而是还给它以“无形”的本来面目。影片细腻地展示了平静的生活流程如何悄悄地把人们引向无情的灾难,深刻地揭示出来资本主义在“公平交易”外衣下的巧取豪夺。影片成功地塑造老通宝一家蚕农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通过他们注入了全部生活理想的劳动生活过程细致地展现出来的。特别是这部影片通过视觉化的细节和环境处理与蒙太奇电影思维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富于表现力的电影语言来体现深刻现实主义精神
<明星,1933>左翼电影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第一次将五四之后的新文学影像化改编的尝试。大量采用纪实性的手法,以顺序时间记录从取种到蚕丝滞销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对养殖的过程进行了细节性的描绘,以劳苦衬托出底层百姓生存之不易。但对外国资本的经济入侵仅停留在言语的指涉上,并未分析造成民族手工业持续走低的根本的原因,因此意识形态层面的进步性也只是空喊口号式的激进,而无法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
【油管全片】配乐版其实没那么糟糕,毕竟左翼文学本来就不是狭隘的本土和廉价的同情;但劳动的蚕农配上“old black Joe”还是莫名好笑。影片细致到有种科教片的感觉,另外这群人演《林家铺子》可能更合适,老通宝也太绅士气了。但仍然值得一看,最后运蚕茧的帆船就够好看的!
一个春风骀荡的下午,老通宝家迎来春蚕的决战。美丽空镜、室内长摇镜头、字幕参与叙事,堪称此片的三大亮点。缺陷集中在“荷花”这一角色上。
不错 中国默片里属得着的
程步高导演,夏衍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第一次把新文学搬上银幕,创造了电影散文化的纪实风格,开创中国故事片的纪录风格。全片质朴、细腻被当时评论为1933年中国影坛的一次重大收获。以蚕为生 农业社会下人民生活的不稳定 在社会摇摆不定下 百姓生活更是飘摇不定。/2019.9.25 观摩课第二次看 一窥20年代农村农业状况 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特写纪录养蚕制丝全过程 结合诗情画意的镜头 叙事性弱于纪录性。
左翼电影的先声,说实在的,真不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差,还比人早了十几年呢。养蚕部分让我想起了弗拉哈迪的纪录片,诗意而质朴。中国导演到底还是喜欢借用空镜头来烘托渲染,算是一大特点。构图精美,值得注意的是导演已经有了景框的意识(用柳树,门,窗),有一个有很多筛子的画面,这构图太美了。运镜十分醇熟,时而细腻感人,时而冷静客观,同时有长拍镜头(虽不出色)。中国人向来有着苦中作乐的幽默,怀抱希望以至于到盲目幻想的地步。唯一的缺点是字幕过多
本片处于对于配音尝试初期,对于声音的蒙太奇作用还没有概念,音乐只是为了当声音背景
不愧是左翼電影,影片中詳細地介紹了敷蠶、餵蠶、分蠶到結繭、賣繭等一系列的勞動流程,直白明確地展示了底層勞動人民的掙扎、樂觀和絕望。時至2022年,仍然繼承了左翼傳統,敢為勞動人民發聲、展現勞動人民真實生活情境的電影,只有《隱入塵煙》。
矛盾的小说,艺术感染力也许年代太过久远,降低了。
#中国电影史#☜左翼电影运动01☜茅盾小说,夏衍改编剧本主题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帝国主义的商品输出摧毁了农村的小农经济生态,“洋丝”“洋种”的出现挤占了原本属于“土丝”“土种”的市场,导致小农经济崩溃,进而倒逼农村的社会转型,而旧的地主阶层也还在以高利贷等形式对农民继续剥削,也展现了农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农业自古就是靠天吃饭,老百姓把丰收当做上天的恩赐,在劳动之余还要烧高香,对社会形势的巨变也是寄托于“黄道士”之流的妖言鬼话,对农村的舆论环境和封建迷信对女性的“扫把星”侮辱也有一定的揭露与批判,总的态度应该还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既同情他们水深火热的生存困境,又批判他们的劣根性制作很粗糙,不过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与行业环境下,这种实践与完成度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
/内容:主题从属教化/启迪民智谱系,技术(准备功课)上,养蚕过程、封建糟粕的呈现有科教片水准。/音乐:bgm不停,欢快伴着西洋乐的情调(“电影化”作为“小资产阶级”之艺术气息),其余则像红军进行曲般器宇轩昂(明快的左翼烙印)。/镜头手法的进步:1.摇镜颇多,看得出程步高沉迷场景的呈现(外景成本要值回来!);2.大量手持,运动的电影-motion picture的探索从类同教科书般的挪用起步;3.以推拉表现小桥流水、杨柳依依、镜花水月,对中国美学的捕捉值得赏析。
中国无声电影时代数得上的佳作之一,尽管可以归属于左翼电影的行列,但丝毫没有左翼电影中平庸作品所惯有的浓厚说教意味,而是借助于极其精湛的影像调度和画面语言,讲述在战乱和外资侵蚀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蚕农辛勤劳作,却终归困苦乃至破产的悲惨命运。其借助自然风景、天气变化与人物表情表达主题意蕴的手法,值得反复回味,意在其中。
意外的觉得很好看,颇有些现实主义的味道,说是农业教育片儿的人不是么看完,就是看的教科书吧~~不过我花了一下午才看完这个90分钟的电影,很辛苦是真的。
我自己构想了一个结尾,所有的茧都没有卖出去,然后变成了飞蛾,满屋子都是。运动镜头不流畅,但是挺成型。因为此前的片子多数失传,所以很难做对比参考。关注农民生活,叙事也是比较平淡。虽说是左翼电影,但是并不觉得非常激进。倒是那种悲悯,少了。
空镜有画意,春蚕无市情,何惜微躯尽,何异偷饱暖,作茧自缠裹,都是可怜虫,字幕给力胜有声
一家老小众志成城养蚕为继生活,顺便科普了一下从窝种到卖茧的整个生产流程。在嬉笑中揭破封建迷信,语言活泼健康,乡野情趣好玩、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