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伯尔尼的奇迹

    剧情片德国2003

    主演:路易斯·克拉姆罗特  彼得·洛迈尔  约翰娜·加斯多夫  

    导演:宋克·沃特曼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1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2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3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4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5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6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13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14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15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16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17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18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19伯尔尼的奇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2:40

    详细剧情

    1954年德国,德国国家足球队在瑞士打入世界杯决赛。德国鲁尔区埃森,人们都聚在理查德·鲁班斯基(彼得·罗美尔 Peter Lohmeyer饰)经营的小酒馆里欣赏电视转播。店主理查德曾在苏联的战俘营被关押了11年,性格保守固执。他的小儿子马蒂亚斯(路易斯·克拉姆罗特 Lo uis Klamroth饰)把德国球员赫尔穆特视为偶像,千方百计想去瑞士为他捧场。与此同时,《南德意志报》的体育记者保罗·阿克尔曼(卢卡斯·格雷戈霍威茨 Lukas Gregorowicz饰)正与未婚妻筹备婚礼,突然接到赴伯尔尼采访的任务,于是将蜜月旅行改在瑞士。7月4日德国队和匈牙利队进行最后决赛的前夜,父亲终于带着儿子前往伯尔尼,感受这场发生在伯尔尼的奇迹。   这部触动人心的运动题材电影《伯尔尼的奇迹》,不仅是一部让人热泪盈眶的温暖家庭剧,更是一部见证德国战后重建历史,以足球比赛帮...

     长篇影评

     1 ) Das Wunder Von WESTFALEN!!就在今晚!!

    今天又将迎来一个与52年前伯尔尼相似的时刻,不同的是今天是半决赛,对阵的一方从志在必得的匈牙利变成了哀兵出征的意大利,同时地点也移到了32年历史的多特蒙德威斯特法伦球场。一向坚强的德国人,能继续延续奇迹么?我是阿根廷蜜,不过并不忌恨德国人踩上了我们的肩膀,由于这部精彩的电影,今晚支持德国人。
    希望今天的比赛也能精彩。即使输了,电影里也说“德国男子偶尔也能哭下”。光荣属于威斯特法伦的胜利11人。

     2 ) 伯尔尼的奇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遗创痛酷烈,战败国尤甚。二战后的德国,遍地残垣,触目皆毁。1954年春,在仍旧百废待兴的西德,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将迎来转变。
      在11年前那个冷得异乎寻常的冬天,于斯大林格勒城下被俘的父亲终于从苏联回归。然而这个被日思夜想盼回来的人,给这个家庭带来的不是喜乐与祥和,而是冲突与迷茫。他带来老式德国父亲对子女刻板严苛的管教、遭遇儿子对他纳粹军人身份的质疑、饱尝想要独力养家却屡屡碰壁的挫败感。虽然是战俘,虽然已离家近12年,但他想保持一个父亲的尊严,给这个家庭一个父亲应该提供的支撑与庇护。但他越努力,家人就越疏远。他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老图书管理员——被关了50年,已经完全被监狱的体制同化,无法再适应铁窗外的生活,唯一的解脱只有自杀。但他比老管理员幸运,因为,还有足球。
      他的小儿子,在他上前线后才出生的马特斯是个超级球迷,他们的家乡还有一位后来成为传奇的国家队队员拉恩·赫尔穆特。而且这一年,德国打进了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杯,全国上下都在为足球疯狂。
      随着赛程的进行,父亲开始向儿女敞开心扉,他开始和马特斯探讨足球,也开始放下家长的面子、坚强的伪装,向家人讲述自己在战俘营里的遭遇,那些不知道第二天还能否醒来的饥饿夜晚,那些不相信自己还能活着回家的西伯利亚冷冽清晨。诚挚拉近了家人的距离,误解在消融、裂痕在弥合,但他们还是不敢相信生活会渐渐变好,就像没人敢相信西德会在世界杯上夺冠。
      没人敢相信西德会夺冠,是因为他们的对手,那座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巨山——匈牙利队。如今的匈牙利队早已在世界足坛湮没无闻,但1954年的匈牙利队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他们强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在传统的“WM”阵型基础上首创四前锋打法,掀起了足球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浪潮,队中坐拥普斯卡什、柯奇士、博兹克和赫德库蒂等传奇巨星。而且,从1950年5月起,作为一支国家队,匈牙利就根本没输过!他们在31场国际比赛中拿下27胜4平,其中包括在客场6比3,主场7比1血洗当时不可一世,不屑与世人为伍的英格兰。在1952年奥运会上,匈牙利队一路横扫诸强轻松摘金,赢得了“魔幻匈牙利”的美名。而且,就是这只匈牙利队,在两周之前的小组赛中灌了西德队8比3。
      就是面对这样这样的对手,德国战车没有放弃他们的斗志,而老天也似乎站在他们一边。7月4日,决赛日。早上的青空万里转作中午的大雨倾盆。泥泞的场地放大了不屈意志的作用,给了顽强拼搏一个机会。在开场8分钟连丢2球的不利情形下,西德队同样以8分钟神奇的扳平了比分,并且在匈牙利队如狂涛怒浪的猛攻下拼死撑到了决定命运的那一瞬。第86分钟,瓦尔特传球,拉恩·赫尔穆特突破射门,3比2!这是德国队首次在世界杯夺冠,也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大的冷门之一。
      伯尔尼的奇迹激励了德国,给了德意志民族自信与民族认同。足球不仅是马特斯与父亲和解的契机,也成为德意志民族内部弥合裂痕、治愈创伤,团结向前的催化剂。一年之后,最后一批战俘从俄国返德,同年,德国开始了经济奇迹。
      《伯尔尼的奇迹》就是以这段传奇为蓝本改编的电影,这既是一部体育励志片,也是一部家庭温情片,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忆。在影片之外,关于伯尔尼的奇迹也有不同的版本:有报道称德国联邦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埃里克·埃格斯在对决赛后西德更衣室里发现的多个空药瓶进行了精密检测后,发现其中有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和苯丙胺成分,而这正是一种典型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其副作用是药物性肝损。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先后也确有多名联邦德国球员患上黄疸性肝炎。虽然这种说法也是疑点重重,比如真注射兴奋剂又怎会留下空瓶那么明显的证据,但当年那个意识形态对抗,东西冷战的时代,兴奋剂的阴影确实一直笼罩在国际体育比赛的上空。所以,这种说法也姑且列在这里,是真是假,留待历史学家去评吧。

     3 ) 足球以外

    影片本身,讲的是足球。足球能带给一个民族的振奋,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或者用标准去衡量的。“足球是圆的,一场比赛有九十分钟。”此外呢?此外是它带给我们的更广泛和深刻的东西。奋斗,意志,决心,不确定性,承受力,惊喜,团结,勇气,战术,还有希望和鼓舞,。
            其实讲的不单单是足球。战后人们对足球的态度和足球对人们的作用,从一个角度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看的德国影片不多,但是已经多少看出了德国人对历史客观和正直的审视态度。他们可以做到由人性而非政治的角度去看待那场战争,坦率而真诚地痛定思痛,没有避讳和掩藏,真需要多大的魄力和勇气。而我们不能。我们放不下。我们在世界面前一次又一次的揭开尚未愈合的创口,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受过伤。于是我们更痛,更不能释怀,背负了更多。而执著于过去的仇恨,并不是因为不宽容不大量,而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得到一句真正的道歉。对于日本一直的态度已无力再说什么,与德国人相比日本人的皮相只能用猥琐和下贱形容。虽然中国的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深远,但是我们对于他们的国民性却无能为力。无法改变他们,只有改变自身。我们要看到的是,现在的日本,很多方面都优于我们,无论是经济,还是足球,。执著于过去,伤害的是我们自己的感情,而他们始终无动于衷。所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强大,是在各个方面胜过他们。这就又回到一开始说的,要把对历史的伤怀对日本的仇恨对祖国的情结化为动力,。至于应该怎么做,那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期待中国的繁荣,期待中国足球的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相信强大与胜利,在我们的未来,不仅仅只会是一个奇迹。

     4 ) 本片的暗线:50年代的左派


        本片的片名叫《伯尔尼奇迹》,但实际上却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二战结束后不久德国民间的状况,通过一个小家族的矛盾折射战争问题给德国普通人造成的创伤,暗示这次世界杯冠军对德意志重振的象征意义。

        我以前有篇豆瓣文章(见《施佩尔和希特勒》观后感《再谈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反思问题》)提到一个观点:二战结束初期,被美军独自占领的日本为讨好盟军,积极批判二战历史问题,而被苏联、盟军分别刮分的德国,伴随着二战结束后冷战的“立即开始”,仗着双方都急需要自己站队,于是趁机淡化历史问题,拒绝反省战争过错。

        那么德国是从何时开始走向反省二战的呢?答案就是从50年代左派兴起开始。

        出生在1939年之后的德国年轻人,他们没有经历过二战本身的具体记忆,分别受到盟军和苏联洗脑的新一代德国青年,出于对自己“被塞进”的教育知识的认知、以及中二时期的逆反心理,对曾经支持纳粹的父辈们持反感态度(这点心理其实并不难理解,在天朝不乏把温格中的父辈当傻B看的后辈存在。所以无论纳粹盟军苏联,都把握住了中二青年头脑最好控制和影响这一点)。

        本片一共有三条主线,以拉恩为视角的足球比赛过程、以记者夫妇为视角的见证者、还有戏份最多的球童一家子。

        球童马蒂斯一家的设定很有意思,母亲是个保守的普通人,父亲是个二战老兵,哥哥是共产主义者,姐姐向往西方且与盟军士兵友好往来,而马蒂斯则是新时代的球迷。

        看似立场水火不容的一家子,却这么生活在一起(其实也没什么,我现实中的“五毛”朋友和“美分”朋友,不谈政治的话,就是混口饭吃的普通工人而已,该聚会还是会一起聚会,该玩耍还是会一起玩,该逛街还是会一起逛,谁又会为了那点破政治话题就撕破脸皮,只有在网上互相见不着面的中二病骚年,才会整天吃饱撑着想像自己是勇者对方是魔王必须要打倒之类)。

        哥哥深受当时兴起的左派思潮的影响,无法接受父亲曾经的“助纣为虐”。影片中有段对话很值得玩味,很好地反映出了两代人的特点,就是在父亲刚刚回来时。母亲说了句“不知苏联人会怎么虐待他”,而哥哥却有点义愤地吐槽“德国士兵会这么悲惨,是因为没事去惹苏联人”。

        妈妈的话语中只有对丈夫的理解,无关政治是否正确。而哥哥却有非常鲜明的立场站队。

        影片中的哥哥是个正面形象,关心弟弟,对东德共产主义存有幻想,最后他选择了和当时大部分德国人截然相反的决定——前往东德。但片子却也没有丑化东德阵营,故事最后德匈大战时,哥哥也和东德的“同志们”温情地坐在电视机前加油。

        父亲和哥哥其实是同一种人,他们都想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只不过父亲奋斗了大半生,却找不到这般奋斗的意义,他的中二病伴随着德国的战败而受到重创,所以自暴自弃。而哥哥则处于正在奋斗的状态,一身热血腔调。

        这一家子中,妈妈选择继续当个传统的家庭妇女,哥哥选择了左派思想和共产主义,姐姐选择了西式自由,弟弟只爱足球,惟有父亲是个从旧思想向新思想不断地痛苦挣扎、否定、尝试、最终选择初步接受的过渡性角色。

        除了东德是个共产主义国家,在西德左派和极端左派(即德国红军)一直是个复杂而头疼的话题。前几年的一部叫《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的影片,讲述的就是德国红军的故事,影片对红军旅恐怖袭击行为持中立化描述的态度也引发了争议。

        国家的分裂,使德国成了冷战时期少数同时体验过两种社会的国度。


        相比本片的主角拉恩,也许队长弗里茨·瓦尔特更有传奇色彩。瓦尔特是个反战人士,拒绝行纳粹礼,但他也没有逃过被征兵入伍的命运,后来在二战期间被苏联红军俘虏,不幸中的万幸的是,在战俘们进行足球比赛时,前往观战的苏联军官、我们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将军同志……是他的球迷,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偶像。

        在战俘营期间患上了疟疾的瓦尔特,导致他只能在阴雨天气中才能发挥出原有的水平,这点在影片中有相关情节(另外雨水也碰巧拖住了匈牙利队的几个射球的滚动速度,从而挽救了德国队的球门)。

        2002年的世界杯,德国VS美国这场比赛中,德国球员手缠黑纱进行比赛,正是纪念不久前去世的瓦尔特。


        顺道说一下本片的BOSS——匈牙利队的悲惨结局。

        由于影片是从振兴德意志民族的角度出发,剧情对匈牙利一方没怎么刻画,只作为被主角KO的BOSS登场。可是如果了解一下历史的话,也许最铁杆的德国球迷也会为匈牙利队抹一把泪。

        1954年的世界杯才是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成王败寇”。

        二战结束后,匈牙利国家急需用各种国际活动来证明自己,体育也就成了重点的选择,在国家倾力培养下的匈牙利队成长为无敌的足球队伍(顺便一提,匈牙利同期还是乒乓球的王者)。

        通过技术革新的匈牙利队连续几年难求一败,而在世界杯期间决赛前一直狂虐各个对手:9-0韩国、小组赛8-3西德、4-2巴西、4-2卫冕冠军乌拉圭。

        世界杯的意外失利,让匈牙利队成了国家的罪人,队员们纷纷受到审讯甚至酷刑,球王普斯卡什在民众眼中成了“非国民”,而最悲惨的莫过于门将格罗希奇,本人遭到流放,而亲属们全部受到社会排挤失去工作……

        尽管有这种不幸的命运,匈牙利队在世界杯之后依然所向无敌,直到1956年发生内乱。普斯卡什等人也外逃西班牙,匈牙利队的强大从此一去不返,彻底沦为弱旅。

        历史当然没有“如果”,但若没有这些政治因素的话,匈牙利队依然会很强大,贝利能否在次届世界杯拿到冠军也就成了未知数,其带来的蝴蝶效应会怎样就让人难以想像了。

        1976年8月13日,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普斯卡什与英国的长青树马修斯、皇马王朝的缔造者迪斯蒂法诺、中国的李惠堂、以及我们最熟悉的乌鸦嘴贝利,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普斯卡什的晚年也很悲凉。为了给这位昔日的皇马功臣筹集治病的医药费用,皇马与匈牙利进行了一场友谊赛,然而赛后普斯卡什只得到了7000元,赛事组织者带着巨款失踪了。不久后,普斯卡什去世……

        这就是1954年匈牙利队所有球员的凄凉结局。


        最后扫盲一下:记者线是本片最偏离主线、可有可无的存在,但这个记者的原型因为在本届世界杯上演了咆哮解说而被德迷奉为经典,所以增加他的戏份显然有照料德迷的成份。


        就这部影片本身而言,事实上球童一家的家庭矛盾比伯尔尼奇迹本身更能让我触动。作为一个12年的“伪·德迷”我其实只是克洛泽和卡恩的粉丝罢,这两人是我的足球“初恋”。更早之前的比赛就算贝利时代对我来说也只是历史资料般的存在,而没有了他俩的下一届我还能否对世界杯有兴致自己也说不清。06年卡恩退到替补席上让我大倒胃口,莱曼的出彩发挥让我原谅了克林斯曼;10年德国队中途的失利让我以为这将是克洛泽的结局,幸好本届他继续复出,不但破了肥罗的记录还捧起了大力神杯,长达12年的等待,再也没有比这一刻更幸福的了。

     5 ) 作为德粉如何度过这四分之一个世纪

    北京时间2014年7月14日凌晨,德国队依靠格策在加时赛的入球击败阿根廷,捧起队史上第四座世界杯奖座。直到半年后的今天这一幕仍然像做梦一样,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一度以为有生之年看不到德国队在世界杯上夺冠了。

    1990年,我六岁,在三驾马车席卷亚平宁之后懵懂地爱上了这支球队,在那时的我眼中,简直就是一支战无不胜之师。

    1992年,凭借里德尔的致胜进球,德国队在半决赛中3:2淘汰东道主瑞典队,当发现决赛的对手是最后一刻替补南斯拉夫参赛的丹麦队时,我满以为这个欧洲冠军会拿得毫不费力——我们可是世界冠军啊!然而延森在禁区线内一步接倒三角传球打入第一球,下半场维尔福德的射门撞柱而入。事实上第一个失球之后你就会发现这场比赛的获胜者会是丹麦,因为在这九十分钟内谁的射门都无法洞穿舒梅切尔的十指关,包括克林斯曼那记力道十足的头球冲顶。但我心里并不服气——第一个球之前的铲断是个犯规,第二个进球维尔福德手球了啊——我们是最强的!这只是个意外!

    1994年,三驾马车重新上路,小组赛一开始进行的还算顺利,除了伊尔格纳对西班牙的诡异失球。揭幕战依靠克林斯曼的进球战胜玻利维亚,末轮给棒子上了一堂意志品质课,但由于年龄偏大,疲态开始显现,再加上美国的高温,更加剧了这一劣势。八分之一决赛在夜场依靠复出的沃勒尔艰难战胜比利时,到了四分之一决赛,老兵们在烈日下苦不堪言,虽然马特乌斯射进点球,但斯托伊奇科夫的任意球让伊尔格纳鞭长莫及,随后莱切科夫的头球决定了比赛,一场难以接受的失利。我发现有一件事请不得不接受,那就是总有那么一些比赛对手会有出乎意料的发挥,这会让你无可奈何。

    1996年,温布利大球场,德国队在半决赛中点球淘汰了东道主英格兰,我一直觉得这是90年以后最好的一支英格兰。希勒开场三分钟就首开纪录,但德国全队众志成城,昆茨扳平比分,前五轮点球全部命中的情况下,英格兰无人敢上场主罚,然后索斯盖特主动请缨,罚失。和捷克的决赛比想象中艰难地多,尽管小组赛中曾经2:0战胜对手,但温布利大球场上的捷克似乎更为强大了。59分钟波波斯基赢得点球(慢镜头显示即使这是一个犯规也一定是在禁区之外),博格的射门从科普克腋下钻过。伤兵满营的德国队虽然有五个替补但其中包括两个门将,后防线人员紧缺导致福格茨做好了让门将雷克踢后卫的准备。但既然一球落后就管不了这么多了,只能打出最后一张牌——上比尔霍夫,打三前锋,最后一搏!搭上末班车的比尔霍夫不负众望,先是斜刺里杀出头球叩关成功,加时赛开始五分钟又利用强壮的体魄作出标准中锋动作背转身强行射门,这次运气站在了德国人一边,球碰防守球员稍微变向让门将措不及防,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之后撞柱而入,这是一个伟大的进球,也是一个伟大的金球!这是德意志足球坚韧意志的最佳体现!有了这次胜利,让我对两年后的世界杯充满期望——伤兵满营,遭遇误判,连续的致命打击都不能摧毁我们的斗志,那还有什么能战胜我们?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德国足球却就此坠入了低谷。

    1998年,分组抽到好签的德国队小组赛波澜不惊,因为担心太过顺利,我甚至觉得被南斯拉夫吓出一身冷汗是件好事,有利于进入淘汰赛的状态。再说,连扳两球的德国战车仿佛让人又看到了两年前坚强的精神品质,简直可喜可贺!万万没想到,四分之一决赛克罗地亚的黄金一代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十人应战的德国队和扑不好远射的科普克是这届大赛留下的苦涩记忆。又是四分之一决赛,又是东欧球队,和四年前一样虐心的失利让人心有不甘。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支球队确实太老了,之后迫不得已的大换血让这届世界杯成了马特乌斯和克林斯曼的世界杯告别赛。

    2000年,哈斯勒终于还是没能随队出征,控制不了更衣室的里贝克也没有能为德国队带来一场胜利,成为德国队历史上唯一一个毫无荣誉的主教练。在死亡之组中,除了首战与罗马尼亚战平,剩下两战皆墨早早出局,只有巴拉克和施耐德给了德粉一丝希望,期待两年后他们能和更多的年轻球员一起撑起战车的未来。但我从此不再觉得自己喜爱的球队会战无不胜了。

    2002年,仍然处于磨合期的德国队给了大家一个惊喜,凭借着运气(一路都没遇到什么强大的对手)闯入决赛。当然这多半要归功于棒子,因为一半强队都被他们黑了。然而在半决赛中德国队遭遇了致命打击,巴拉克累积黄牌错过决赛,决赛中又一次遭遇致命打击,卡恩被吉尔伯托踢伤手指,随后,整届杯赛仅失一球的门神先后两次被外星人攻破了十指关。如果巴拉克没有被停赛,如果卡恩没有受伤,甚至如果诺伊维尔的劲射没有被横梁挡出……这次我彻底懂得了足球场上的RP守恒以及足球场上的“没有如果”。

    2004年,又一次小组没有出线。和12年前坚信对手是靠运气取胜不同,我反而开始怀疑2年前进决赛凭的是运气了,虽然整个德国足球重建的计划已经开始,但大赛的悲惨经历让人深深怀疑德国战车何时才能驶出泥潭。

    2006年,克林斯曼挂帅,虽然人员算不上傲视群雄,但本土举行的世界杯怎么看都是十年来夺冠最好的机会——我的意思是——错过了这次不知道要等多久。小组赛全胜,以拉姆为首的青年军燃起了德粉极大的期望,更重要的是,一扫之前锋无力的颓势,状态正佳的克洛泽领着一群年轻小伙子们把攻势足球踢得有声有色。八分之一决赛力克瑞典,四分之一决赛点胜阿根廷(著名的小纸条事件),然后是半决赛,不幸对上因电话门即将遭遇生死存亡的意大利,加时赛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爆种,最后时刻皮尔洛再进一球。赛后我暗暗许愿,以后不要再让我们遇到这样赌上一切的球队好吗?

    2008年,带队出征的换成了勒夫(娘娘?),整支球队似乎也少了几分强硬多了几分阴柔,跌跌撞撞闯进决赛,面对技术上不占优势的西班牙,自然是全面处于下风,但让人不甘心的是唯一的失球并不是来自阵地战,而是失误。38岁的莱曼没能扑住托雷斯的单刀,就此饮恨。我都要开始相信巴拉克的亚军魔咒了……

    2010年,德国队的南非之旅开始的并不顺利,小组赛即爆冷输给塞尔维亚,又一支东欧球队,十几年前的惨剧又苏生起来。好在淘汰赛的两场漂亮胜仗又让人重拾信心,对阵英格兰和阿根廷居然都能进四球,这在从前根本不敢想。半决赛,又一次对上两年前的苦主西班牙,德国队好想把进球配额都在上两场用完了似的,两队进入僵持状态。打破僵局的是普约尔,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这竟然是一个头球,怎么看都有一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感觉,谁能告诉我普约尔在国际大赛中一共进了几个头球?而这次居然在人高马大的我德面前……简直让人怀疑是天要亡我。

    2012年,波兰和乌克兰联合主办的欧洲杯。这一次德国队的步伐非常稳健,小组赛三战皆捷(这可是有葡萄牙和荷兰的死亡之组),淘汰赛大胜希腊,厄齐尔新星闪耀,戈麦斯铁树开花,全队气势大盛,日耳曼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一代。但仿佛命运轮回似的,又是半决赛,又是意大利,这次倒在了爆种的巴神脚下,败给了不讲理的神仙球。我开始放平心态,经历了小组赛打道回府的低谷,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能看到心爱的球队杀入淘汰赛,过关斩将,最后倒在一个个仿佛是宿命的对手面前,俨然成为一种定式。东欧球队,意大利,西班牙……就这样吧。

    2014年,在我面前的是如此陌生的一支队伍,没有依靠身体的碾压也不依赖身高腿长的铲断,踢出的是像欧冠捧杯的拜仁一般行云流水的足球,这支球队细腻到让人怀疑铁血德国战车哪去了?不单是踢法上的改变,气质上也不同了。从前的德国队踢球很干净没有小动作,从前的德国队不玩小聪明不羞辱对手不卖弄,从前的德国队被误判了也不去向裁判施压更不用说围住裁判,我一直觉得这样堂堂正正才是男子汉的球队,从六岁起就是这样,而这支球队里只有两半个球员配得上德意志战车的风骨,克罗斯、克洛泽、施魏因施泰格算半个。

    小组赛之后,我就坚信这次能夺冠。感谢2000年开始的德意志足球长期发展计划,感谢海公公和瓜迪奥拉打造的拜仁,感谢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在小组赛就把我德的两大苦手送回家。半决赛前在知乎上写的预测:“不出意外的话,德国和阿根廷会师决赛。但仔细想想,在“史上最差巴西”、“史上最娘德国”、“史上最抱大腿阿根廷”和“史上最团结荷兰”中要产生一个冠军,还真有那么一点小诡异呢。”

    这一次我猜对了开头也猜对了结局,但当队短捧杯的那一刻,我的感觉就好像是——与一个姑娘有过一面之缘以后一路追求,追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最后的最后,终于得偿所愿,但她一回头,已完全不是当初的模样。

    咦?为什么要说姑娘?

     6 ) 德国男儿偶尔也是可以哭一下的

    日耳曼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大陆民族,历史极其悠久,大部分时间却处于痛苦之中。但是日耳曼又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奇迹民族,在时间长河中多次唱响震撼全人类的辉煌篇章。如此多的苦难和荣耀,当然会引起在百余年来受到无数屈辱却决不放弃自己的辉煌年代记忆的中华民族的强烈共鸣,这就是为什么国内马克党众多的原因。
    伟大民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苦难最为深重的时刻,会有英雄人物奋发而起,带给整个民族新的自信和力量。中国有孙文等前辈前仆后继、无计生死,这才有了中华的新生;日耳曼则有李斯特在各邦国奔走游说、俾斯麦在啤酒馆立誓统一,这才有了德国跟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皇在镜宫加冕的辉煌。
    但是日耳曼的路程总是充满曲折,因为她的地理位置天生就处于强敌包围之中,反复地失败每次都会给这个民族带来自我怀疑。不过,那种英雄也会随之而来。
    二战结束后,日耳曼分裂为三个国家,作为民族归属感核心之一的东普鲁士更是割让出去。在这个时候,西德在世界第一运动中取得世界冠军的震撼简直无法想象。在民族衰弱时,体育运动的成绩对民族自信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中国的乒乓球和女排。
    影片中的父亲在苏联战俘营十一年后重返家乡,这个过程尤其让人心酸,苏联没有签署保护战俘的日内瓦公约,对自己军队中的被俘人员按照叛国罪对待,可以想见德军战俘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成千上万人饿死、要靠幻想和偷窃来抑制饥饿感、盼望明天早上能够醒来、大腿能一只手握起来……当战俘最终回到家乡时,为了不表现出自己收到的伤害,则会以冷漠和严厉对待家人。
    影片中父亲的角色就是整个德国的缩影:生活在战败的阴影中,无法重新正常的面对生活。最终足球改变了这一切,通过足球战俘从阴影中走出来,正常的与下一代交流;足球的奇迹胜利则把战败的迷茫扫除。不过我想还有一个隐喻:足球是圆的,胜败无法预料;所以也要怀着一颗冷静的心来面对各种各样的胜负。

     短评

    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展现战败德国撕裂的伤痕,战俘老爹与他眼中的”共产主义者“、”军妓“与“游手好闲”的家人们,惟有足球可以弥合这一切。体育片的定式,最后的奇迹没有悬念,只需要表现得血脉喷张足以~BTW.关于足球的电影没有一部能超过足球本身的,纪录体裁或许更好

    6分钟前
  • lilac
  • 推荐
  • 马蒂亚斯一看就知道是个德国小子,德国人都长一个样,譬如诺天王。足球是圆的,比赛时间有90分钟,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奇迹,老天都帮着呢。

    10分钟前
  • 黄无苏
  • 推荐
  • 最后的决赛不够燃~不过毕竟是电影,能把社会问题和足球运动结合的这么好已经很难得了。另外足球绝对是世界最美丽最热血最有凝聚力的一项运动,没有之一。

    1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 一个男孩对父亲从拒绝排斥到理解接受,这种转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民众对一个曾经犯过错误的国家重新认知的过程。虽然是一部体育电影,运动场内的东西却只占了很小的比重,导演想让小小的足球承载非比寻常的重量——家庭,战争,政治,两德。一座世界杯让一个饱经战乱的国家重新崛起,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16分钟前
  • deus
  • 推荐
  • 足球文化,二战创伤,德意志精神!一摞德甲球队,亲切的紧,德国,你是逆转王,你一直是!

    17分钟前
  • 七宝
  • 推荐
  • 国家电影的典范,记得DVD花絮里有介绍最后决赛是拿当时的影像对照着拍的简直高度还原,虽特效技术稍差又极度煽情,但可谓足球电影里的NO1.同时又融合了德意志的战后创伤重建信心及对东德的复杂感情,还有那个提供球鞋的就是阿迪达斯的创始人。突然想到后天德阿的决赛我们也是在亲历又一段历史。

    20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 从小人物角度切入折射大事件大背景的想法是不赖的,但拍得实在过于温吞水了。DVD的画质是真好,花絮里有详细提到后期工作人员为了呈现出当时的色彩氛围所作出的努力,效果也的确相当棒。只是最后决赛的重现有些潦草,球场比例明显不对嘛。迄今为止,还没见过一部能把足球比赛基本真实还原出来的电影

    22分钟前
  • 喷子
  • 还行
  • “亲爱的,你听好了,我们会赢,而且会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必胜的信念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不管之前输得多么惨,一上球场,他们就只想着胜利。

    2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 作为一部足球电影,这部难得的不是俗套励志剧,而是一个关于足球帮助民族走出创痛、弥合裂痕、重拾自信的动人故事,温暖:)

    30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 最初看这部片子,是在2006年世界杯时,换句话说,我是在响应世界杯的气氛来“凑个热闹”。可是影片的内容却让我惊讶,故事的主题不在于渲染德国队如何战胜强大的匈牙利(当时匈牙利是足球老大),而在于讲述一个坚强与反思的故事,中间还穿插着原德军士兵对俄国人造成伤害的愧疚感,于是,我被感动了…

    32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 德吹毁掉的是50年代前半段世界上最好的球队,而且使用甲基苯丙胺毁掉的

    33分钟前
  • Irreversing
  • 很差
  • Ops,看了这部电影,作为意大利死忠,会突然有那么点喜欢上德国队了。致敬1954年世界杯。三条主线,各有强弱,国家走出创痛、家庭弥合裂痕、民族重拾信心,一颗小小的足球,承载着太重的力量。日耳曼民族的精神,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36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 本片是为纪念TheBoss的去世而拍摄,但导演的意图却不止于此,而是打算通过三条主线的整合诠释德意志足球狂热的根源:足球是化解鲁班斯基家矛盾(甚至战争创伤)的良药,足球是记者夫妻感情的催化剂(此线较弱).54获胜是德国历史本身的化身(孩子来到伯尔尼恰是奇迹),现在足球可没这么干净

    41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 这支德国队有点像05年伊斯坦布尔的利物浦

    45分钟前
  • 乐天
  • 力荐
  • 比足球更能感动我这个球迷的是父子之间的亲情,这样的感情体验是我一生都无比珍视的东西。

    48分钟前
  • alexwillows
  • 力荐
  • 我很奇怪这种导演到底看不看足球呢……片子是个好片子,最后表现的那场决赛感觉太假了……

    53分钟前
  • 杨子虚
  • 推荐
  • 看到最后「冠军是德国」的时候哭崩了吗的!!!勒娘把我爱的德国队还回来!!!我爱的从来都是德意志糙爷们儿精神好么!!!QAQ

    56分钟前
  • Jumpingtigger
  • 还行
  • 当时的匈牙利可是比现在的西班牙还要牛B很多阿

    1小时前
  • Garrick
  • 推荐
  • 1954 1974 1990 足球早已融入德意志人的血液

    1小时前
  • |
  • 力荐
  • 资料馆2014.7.11.7pm 小男孩的状态塑造的比较好。竞技和夺冠的宏大事件下证成的是家庭的重建-国家的重建,既有那一家人(核心是父亲与幼子),还有体育记者的妻子怀孕(一个孕育未生的、崭新的生命)。战败后、背上纳粹法西斯十字架的德国人,开始重建家国民族(意识形态)。

    1小时前
  • xīn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