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感情受挫折,来根小红河
下班前心里有点乱,不想回家,又已经戒了酒,于是这个习惯用单双数和红绿灯乱下注又忠于结果的人终于跑出去看电影。从来没有试过一个人去电影院里看,穿过空荡荡的地下停车场的时候,鞋子很滑,反正左右无人,有人我也近视我看不见,于是索性脱下来,地面很凉,但是竟然很干净。
到了之后直接排队去买最近的一场。管它下一场是什么,赶上什么就是什么吧,人生不也是这样的吗。安排好了就没意思了……很幸运,我遇到一个我喜欢的故事,这让我差点以为,它暗示着我也可以遇到我喜欢的人。
这故事有我喜欢的名字红河犹如记忆里燃不尽的烟,这故事有我喜欢的年代一九九七那时候我在哪里遇见谁,这故事有我喜欢的国家越南和大眼睛水瓶女,仿佛量身定做,很完美。
眼泪从爸爸两个字一出口就开始流下来。人少,灯暗,那么不用擦。爸爸。爸爸,爸爸……这声音很微弱,但是一声一声招惹我,像对着悬崖,留下无数的回音,我很想他。
说远了。说回电影本身……我一直在想,一个人是怎么样才能爱上另一个人呢?阿桃和阿夏的感情里,一个更多的是依赖,一个更多的是保护。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以前我一直想错了,以前我觉得爱很纯粹,可以凌驾于一切情感之上,所有的暧昧迷恋啊,相逢失去啊,大伤痛小温暖啊,都在它面前自惭形秽,避之不及。可现在。我觉得爱不是那么单薄清透的,它很厚重,包含了世间所有的情感,包括恨和不甘,包括酸涩和疼痛,包括依赖和保护,包括说不出口和下不了手,包括纵容和折磨包括所有所有。但是它又并不复杂。正因为它是多种情感的混合,所以任何一种情感都能变成它。
又说远了。再次说回电影本身……后来我想,其实也许是电影剧本需要矛盾冲突来产生高潮才会有那样的结局吧。如果平淡一点的推动,他们应该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又简单又快乐,就像阿桃的眼睛那一汪洒着星辉的湖泊,而她的歌声划破夜空,落在他的笑容里。那该多温暖啊。
当我不再迷悲剧的时候,是不是说明我老了。
2 ) 我们活着也许只是相互温暖
影片《红河》放映结束后,我没有立即离席,而是坐在那里默默地看着演职员表徐徐上升,可是由于眼镜的度数早已不足,我没能看清编剧的名字。也许,片头就出现了编剧的名字,但是当时的我根本没想到要去看编剧的名字。
这部电影最应该得5星的是编剧孟家宗/袁大举。因为这是近几年来国产电影里面少有的展示人性里“善”的一部电影。这些“善”尽管是出自一个个有缺陷的灵魂,但却散发着本真的芬芳,而不是被当成标签硬贴在角色的身上。
而那些推动剧情发展的恶则全部来自社会和环境对个人生存的挤压。人,生存下去是艰难的,尤其生活在当今13亿人口的中国,吃饱穿暖已实属不易,如果偶尔还能得到些许精神上的抚触,那该是多么的满足与惬意。
所以,人们愿出1元钱去唱阿夏的卡拉OK;阿夏渴望一份真挚的感情;沙巴沧桑疲惫的心需要美女按摩来抚慰;青春不再的阿水要多多赚钱以防年老色衰;弱智的阿桃只想寻回那逝去多年的父爱。这些饥渴的灵魂正是我们这些坐在影院里隔岸观火的看客的投射,谁敢说自己是完满的呢?
那些闪耀着人文关怀的细节:
沙巴的那条铁皮腿虽然让阿桃吓了一跳,可是她却真的把它当作沙巴身体一样按摩,正因为这行为是出自弱智的阿桃才打动了沙巴那颗水泥心的吧。
阿夏的情欲虽然被阿桃的无知而撩起,但是良知还是压制住了欲望。
阿桃把那支并不丰腴的棉花糖递给阿夏,只因为想让爸爸也尝到甜。
警察阿康虽明知阿桃是越南女子,但是因为可怜同乡阿夏四十多岁也没个女人所以帮忙办了暂住证。警察也是有情感的“人”啊!
……
正是这些细小情节使那些鲜灵灵的小人物都接着地气儿般地存在着,使他们在短短的一小时之内就走进了我们的心,令我们的心为他们的命运纠结。
张家辉的表演真的很地道。Well done!
章家瑞导演真的很棒。
我很喜欢片子的留白。
到今天我还在想,阿夏对阿桃的情感到底是情爱多一些还是父爱多一些,也许“爱”本身的内存就太过强大,根本没有办法把爱细化为CDEF盘,当爱以行为实施出来时就表现为用尽一切力量也不让所爱的人受到伤害。影片没把阿夏的感情定性恰恰是高明之所在。
阿水去监狱探望阿夏,阿夏不停地质问她阿桃在哪里,阿水把阿桃的挂坠交给了阿夏,但当阿水转身离开的时候却是满脸的泪水,这泪水里面包含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既有可能是因为阿水已经又一次把阿桃卖掉(纯属个人猜测)的愧疚,也有可能是感动于阿夏对阿桃的感情。
最后出现的一边晾衣服一边唱歌的女子暗示了阿桃的命运很有可能是又一次被阿水卖掉了,或许此时和这个女子一样正在边晾衣服边唱着歌。
“我们活着也许只是相互温暖,想尽一切办法只为逃避孤单。”(郑钧的《极乐世界》)
从昨晚到现在,《红河》的片断不停地在脑子里面回放着,中午食堂的饭真是没什么味道,还是把这些想法都写下来吧。
周三傍晚6点40场的放映厅里观众一共也没超过20个人,广大的国人观众到何时才能学会欣赏这种感人肺腑的片子呢?爱不仅仅是杜梅想从方言嘴里听到的那仨字,而是实际行动,如果爱电影,想让国产电影越拍越好,那么买票进电影院吧。
3 ) 哑默的回响
不要管海报上的恶俗煽情,也不要管IMDB5.6的评分,甚至也不用管不咸淡的剧情,这其实是一部挺有意思的电影,主要故事设定在97年云南的一个凌乱、嘈杂的边陲小镇。
电影里的声音是越南话、云南话、张家辉蹩脚的普通话、低档音响里的路人歌声、张静初美妙的越南童谣、老Beijing牌电视机里97年中国对伊朗的解说、暴雨和溪水……
电影里的人物是一个智力障碍的越南小姑娘、一个潦倒的靠在路边赚一首歌一块钱的卡拉OK摊老板、一个经营越南小妹按摩的迷人老板娘、一个跟美军打过越战的独腿黑帮老大……
电影里的画面是喧闹熙攘的小镇夜市、破旧的招牌、农用三轮车、杂乱的建筑、不洁的街道、整面墙的风中着响的玻璃窗、铺着芦苇凉席的钢丝架床、素色麻布衣服……
电影里没有通常中国电影里的脸谱化反面人物、刻意逢迎的笑脸、阴谋诡谲、绕不开的血缘纠葛、愤世嫉俗的恬噪、可疑的正义力量、诉说与渴望……
甚至没有掩饰、没有欺骗——只有说出的和未说出的,电影里的朴拙、多余都以纯粹真实停在那里——勿需流露,只是平和而自然存在。
这是一部真诚的电影,一个真诚的故事,这种真诚令人忧伤,因为这样的毫无修饰的真诚在今天几乎已经消失殆尽——这或许也是导演将故事放在十几年前的原因,尽管在场景上,在今天中国的有些地方依然可以找到,但人已经改变了……
所谓物是人非,就是《南京南京》海报上那些手挽手的中国士兵,已经难以毫无保留地去信任。这是一个执着于表达而遗忘了观察与发现的世界,留在我们眼中的梁木。
4 ) 《红河》:让河清澈的是鱼
章导是一个聪明的导演,故事的背景总是人们不太了解的陌生之地。有着强烈的人类学情怀。
那些不被人关注的孤山远水,那些尚未商业化的山民寨子,还有,那些没有被这个欲望肆虐的世界吞没的纯朴人们。
红河,是清澈的。让它清澈的不是青翠山幔,不是隐隐修竹。而是其中的鱼。
这部影片也是一样。瑶家传统的婚俗固然美得让整个影院静默无声,男主人的家乡固然美得让人忘记世俗。
但是,最美的是居于其中的人与他们的情感。
阿桃与阿夏的爱情,是故事的核心线索,他们的故事非常的脱俗,从天而降的傻女,没有欲望的相处,他们甚至没有谈恋爱的过程,既没有80年代的你追我赶,90年代的四目相望,十指相扣,也没有21世纪的爱情动作大片中应有的惊心动魄。他们有的只是,所有最自然的相依相伴,危难相济。
张静初在云南首映式上说道:看完这个片子,许多男同胞说——娶一个越南弱智MM也很不错。我在观看时,身边的MM一个劲地说:太贤惠了,又刷地板,又洗衣服,还帮忙赚钱。我想,能同时征服两性观众,这个智障MM着实不简单。
要是我是男生,我也会娶她:不提要求——甭管房子多少平米,人直接可以躲柜子里,不事儿,听话,偶尔任性,但属于爱人的表现,——如因气恼阿夏和别的女人鬼混,扔掉了阿夏的鞋子,对于一个智障的女孩子而言,没有比这个佯狂发疯的举动更好地表达她爱上他了。在逃亡过程中,在清澈的小溪里冲凉,她把他的鞋子当小船,漂走了,她后来给他买了一双。还记得那个镜头么?火车将他俩隔在铁轨两侧,因寻不到阿桃的阿夏心急如焚,火车开走了,阿桃捧着鞋盒笑吟吟地出现在他面前。对于两个极具个性的主角而言,编剧和导演将他们的爱情细节设计得匠心独具。
阿夏(张家辉)在首映后来到现场,观众的呼声代表了对他的喜爱,阿夏确实如抓他的民警所说一样,只会玩女人,花女人的钱,可是,他有许多有钱人都做不到的可爱之处:他仗义,在从阿水那里借走阿夏为其路边卡拉OK配唱的时候,遇见有歹意的混混,敢于上前,虽然,最后还是阿桃自己一麦克过去把人撂倒;他重情,前女友路过他的歌摊,他情不自禁,被前女友大款丈夫侮辱后,痛哭流涕,这其实,是一个男人最感人的时刻,女人固然也嫉妒,但嫉妒是源于这个男人值得爱,重情,就是值得爱的见证,阿桃连这层嫉妒都可以免去,直接就妾心似君心了,哭得比阿夏还让人心疼。从此,这两人要是不好上,就不符合情感逻辑了。
阿水,由风情万种的李丽珍扮演,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一个角色,她是属于真实得可爱的那种人,属于池莉所描述的那一类人——有一种市井的风尘感,但更多是属于万家灯火般的世俗温暖。她对阿桃,其实是保护有加,后来,我们也看到,她并不是卖阿桃,而是为了给沙巴做干女儿。其实,对于阿桃来说,最需要的可不就是一个父亲么?一个人在某个情感空间受了伤,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弥补这个感情的洞,阿桃喜欢阿夏的,可不就是阿夏眉头的那一颗痣?这颗痣也长在她爸爸——那为了给她找风筝而不幸被地雷炸死的父亲——的眉上。
很多人很疑惑,为什么阿水为什么事先不告诉阿夏说,沙巴不是买阿桃为妻。其实,道理很简单,她想知道阿夏对阿桃的真实感情,她对此好奇,因为她也爱阿夏。而当她想说的时候,阿夏误会了,瑶寨公用电话亭的交流,是阿夏先挂的电话。当然,所有的理由,抵不过编剧想这么写。剧情的张力就在于此。
沙巴其实也是一个很理想化的黑老大,他并没有将武力滥施于阿桃,他对阿桃的方式区别于他对待其他人和事的方式,不了解他的手下把阿桃抓来,绑在椅子上时,他一枪崩了狗腿子的腿。他对阿夏也不是情敌般的较量,实际上更像一个父亲与不成器的女婿间的对话:阿桃对我很重要,你想带她走,你能给她什么?……
正如阿水说的,阿夏,你太冲动了。可是,如果不冲动,什么都条分缕析,那还是爱情么?
这是埋伏的命运安排给他们的悖论。
别拿杜拉斯的情人来做比,这不是一个欲望的故事。
乡愁是有的,亚细亚的孤独是有的。
但这更是一个有着中国水墨精神的影片,记住:让河清澈的,是鱼。
让我们再安静地聆听脑海里反复回想的这首民歌——
红河里有两条会唱歌的鱼
一条叫阿香 一条叫阿山
阿香是阿山的新娘
阿山是阿香的新郎
……………………
补遗:
我在现场最想问的四个问题——
章导演——为什么您的电影,都有少数民族情怀,这和您的生活经历或读书偏好有怎样的关联?
张静初——所饰演的这些所谓的问题女性,会给自己的性格带来怎样的转变,入戏,是专业素养,那么,出戏时,怎么调整?
张家辉——走上大银幕后,还会演电视剧么?作为少数转战成功的电视红人,有什么心得?
李丽珍——您的《千言万语》是我最喜欢的港片之一,为什么后来没有加固这种转型的力度?期待你更多更好的表演。
5 ) 红河里有两条会唱歌的鱼
河口县就像是中越边境上的一个自由市场,市场上每日熙熙攘攘的人群彼此交谈之中掺杂着越南语和云南普通话。每一个人都在市场上从事着各种违法不违法的营生,像红河里的泥鳅一样艰难地维持着生命。越南商人沙巴则是红河里的一条大鱼,黑白两道通吃,在河口县几乎只手遮天。最近,膝下无子的他正打算为自己物色一个女儿。
沙巴曾经和美军打过仗,断了一条腿,背上布满伤痕,所有智力“正常”的女孩都怕他,只有孤女阿桃不怕,因为她智力有残缺,这种残缺甚至还守卫了她心灵的完整纯净。经历过很多人世沧桑的沙巴老板格外珍视同阿桃的巧遇,他决心利用自己强大的权势来守护这个不受世俗浸染的女孩。
阿夏43岁,靠在路边摆流动卡拉OK摊为生,借熟识的妓女解决生理饥渴,又跟洗头房女老板维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阿桃这样一个心灵不设防的女孩伴着歌声突如其来地闯入他的生活,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阿桃替他收拾房间,清洗衣物,并且为他的卡拉OK生意注入了生机。阿桃的不谙世事时常令阿夏苦恼,阿桃的清秀容貌又时常引得他心猿意马,但是良知总是占据着欲念的上风。有一次,阿夏为了发泄自己被点燃的熊熊欲火,又找到了自己熟识的妓女。他根本不知道此时情窦初开的阿桃早已将他当成了生命中重要的男人。醋意大发的阿桃扔掉了妓女的衣服,这种过激的举动激怒了阿夏,阿夏决定以同样的手段来惩罚她。可是在心里他却异常疼惜阿桃,并不忍心伤她一毫一分。
沙巴老板在适时的时候出现,干净利落地结束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将阿桃锁进了自己为其精心编织的牢笼。在阿桃离开之后,阿夏感觉生活顿时失去了重心,但是迫于沙巴的强势,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然而一向逆来顺受的阿桃突然在此时迸发出了自由意志,模仿逃生的壁虎从沙巴的牢笼中挣脱出来,主动回到了阿夏的身边。阿夏感觉到了阿桃内心的坚决,逐渐升腾起一种想要保护她的强烈愿望。
阿夏对阿桃的感情始终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成分:有兄妹之爱,有男女的情爱,或者更多的是两个孤寂灵魂相互依偎的渴望。阿桃从阿夏的脸上看到父亲的影子,对他拥有一种孩童般的纯真依恋,更有一种萌芽状态的情爱滋长蔓延。两个人仿佛苍茫夜空中的一对萤火虫,只是借彼此的微光拥抱取暖。然而生命的荒诞却始终在阴影之中侵袭着着二人的小小幸福。沙巴老板通过一切途径来寻找阿桃,其实他本人就是一个荒诞而充满反讽的代表:在越南战争中,沙巴断了一条腿,同美军生死搏斗才拼回了半条性命,而战后却因为贩卖美国香烟而发了大财,正如阿桃的父亲死于自己国人为了防止美军入侵而埋设的地雷时的荒诞一样,他们都是被命运无情摆布的人。然而最大的荒诞却发生在影片的最后,但阿夏得知自己拼死一搏的对手却原来是能够给阿桃带来幸福的人时,那种迟到的懊悔简直快要将他压垮。
这本不应该是两个男人之间的争夺:一方是为了父爱,一方是为了情爱,两者原本可以不必处在一个对立面上。可是命运却制造了一系列无端的巧合,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难以沟通又推波助澜,最终造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在沙巴的眼中,阿夏成了一个玩弄女性不务正业的无赖,而在对方的眼中,他则是想要霸占少女的黑帮老大,双方都为争夺阿桃找到了足够正义的理由。但这场无谓的争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存在赢家:两个男人一死一伤,阿桃则被遣返回国。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难以沟通可以说是一切悲剧的根源之一,如果人人都能够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信任彼此,也许历史上的很多噩梦就不会搬演,然而这一切又无疑都是一厢情愿的臆测而已。
总之,阿夏和阿桃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阿夏因失手杀了沙巴的手下而被判刑,阿桃则在被遣散回越南后不久便消失了踪迹。
有一天,阿夏在红河岸边的矿场接受劳教时,天边突然传来熟悉的歌声。那首歌正是他第一次遇见阿桃时,阿桃所唱的:
红河里有两条会唱歌的鱼
一条叫阿香 一条叫阿山
阿香是阿山的新娘
阿山是阿香的新郎
阿夏被歌声所感染,以为是日夜思念着的阿桃,奋不顾身地冲向红河。
红河的对岸,一个拥有和阿桃一样歌声的越南姑娘正在晾着床单,雇主的催促令她的歌唱戛然而止。
风吹过晾衣服的绳索,那些白床单如同注入灵魂般飘舞起来······
6 ) 咬指永相守
银幕上,那个身着雪白奥黛的女子,双手扒着门框,站在一群小女孩中间,眼神痴痴地看着那对瑶族新人,新郎掀开新娘红盖头,新娘捧起新郎的手指含在嘴中咬着。周围的人们唱着:“掀开红盖头,咬指永相守。”这个有着智力缺陷的女孩,在这一刻,却明白了这动作的含义。
1997年,越南女孩阿桃被姑妈带到中越边境的云南小镇,在姑妈经营的按摩房做杂工。一天,民警到按摩房里查暂住证,慌忙逃跑的阿桃遇见了在小镇夜市经营露天卡拉OK摊的阿夏。四目相对间,阿桃看见眼前这个男人的左眉上的一粒痣,她瞬间觉得那个在她年幼时为了给她找落在田地里风筝而被美军地雷炸死的爸爸复活了,她不自觉地叫出:“爸爸。”在她凄楚继而转成幸福的眼神里,阿夏也被震住了。爸爸被炸死的那一年,阿桃精神受了刺激,她的智力停在了那一年,而小小少女的纯真无暇也保存了下来。
阿夏偶然间发现阿桃有着甜美的嗓音,为了招揽生意,阿夏决定雇佣阿桃,在他的卡拉OK摊唱歌。阿桃,一心一意跟着阿夏,她觉得这个男人是她爸爸,所以她勤劳地为他打扫房间,洗澡时也不知道关门,看到阿夏伤心哭泣时也跟着泪流满面,阿夏被来唱歌的客人打了阿桃将话筒狠狠砸向客人……这个曾经年轻的滇剧团演员,如今的卡拉OK摊中年小老板,在失落爱情、事业,甚至是对生活的热情后,被这个纯真的越南女子打动了。于是,他决定解救她,带她逃离越南黑社会老大沙巴的魔掌。
阿夏带着阿桃去参加瑶族寨子里的婚礼,回来的那晚正好是除夕,记得阿桃手里的烟花灿烂,记得阿桃递给阿夏的那根雪白蓬松的棉花糖,那一夜在阿桃心里是像烟花一样美、像棉花糖一样甜的。在招待所小床上熟睡的阿桃,不知道明天会发生的不幸,电视里隐约传来98年春晚的主持人词,是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与向往,阿夏回望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阿桃姑娘,忧伤又无奈。
故事的结尾,因防卫过当误杀沙巴手下的阿夏被押进囚车,阿桃哭着叫着追着囚车,穿过铁栅栏,抓住阿夏的手指紧紧咬住,咬出了鲜血,阿夏一下就明白了。咬指永相守,咬出了鲜血,却还是必须分离。中国人说“十指连心”,而瑶族人的“咬指永相守”里有没有这样的意味,咬指便也是紧紧抓住爱人的心,不愿放松。
阿夏被判入狱5年,阿桃被遣返回越南,影片的最后,在沙地劳动的阿夏听到远处传来的阿桃曾经最爱的歌谣,阿夏不顾一切循着歌唱的方向奔去……
红河里有两条会唱歌的鱼
一条叫阿香 一条叫阿山
阿香是阿山的新娘
阿山是阿香的新郎
这部影片,我等了很久,因为故事背景和演员都令我期待,之前有媒体把它和杜拉斯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做比较,我着实更喜欢这样一部毫无欲望、利益,纯粹到极致的故事,面对阿桃这样纯真的眼神,我不知道能用什么情感来定义两人之间的感情,但我觉得这是人世间正在慢慢减少丢失的真感情。我不知道导演章家瑞的这个故事的构思出于完全虚构还是部分的真实,但我觉得它换回了人们一些埋藏在心底里的纯真,荡涤了心中的污浊,化解了虚空与消极。
电影落幕,那个“咬指永相守”的场景长久萦绕脑际,挥散不去,在我心中,给他们一个美丽的结局……
张静初除了《门徒》以外最体现演技的作品,《大地震》中的表现,在徐帆和陈道明面前,演技就像没毕业的小学生。
2009/4/19上午,中国电影博物馆,dyl(随后重看《大战外星人》、看《赛车风云》),感觉不错,4星。
5☆只为各个角色的表演!
張靜初演的真好,到最後張靜初咬張家輝的時候還是挺感人的。故事肯定有漏洞,但是值得看看。
有一种感情就是在每日的相处中慢慢的丰腴起来的 很不错的片子 张静初是个专业戏子
我觉得还行,张静初的傻子扮相真不错
还不错
看到了诚意
我被感动到了,really
有点胡编滥造。。。
越南,如歌如风般的纯真爱情。。我总觉得,纯真这词,还是用一个弱智来表现更加贴切。。比如山楂树,静秋不过也是阿桃一样的弱智而已。。
预告片里多了好多镜头。。。
确实是挺令人难忘的、深刻的留恋。7.5
最后咬手的时候,我好感动啊。。
张静初很棒啊~~
隔靴搔痒
好像90年代港片常用的段子一样,两个莫名其妙的人生活在了一起,然后慢慢有了感情,然后黑帮介入。然后逃亡。然后结束。太过熟悉也让这种故事变得无味,结尾的脱狱多少有点悲情的味道。片子虽一般,但章家瑞确实是内地影坛里有些想法的导演。
很感人,两位主角表演精彩,就是张家辉的普通话让这个悲剧人物多了点儿搞笑色彩
智障的人,是因为上帝把他们的灵魂留在了身边吧
早点看这部片,我就不去丽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