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游客2014

    剧情片瑞典,法国,挪威,丹麦2014

    主演:约翰内斯·昆科  丽莎·洛文·孔斯利  Clara Wettergren  Vincent Wettergren  克里斯托弗·海维尤  Fanni Metelius  Karin Myrenberg  布拉迪·科贝特  Johannes Moustos  Jorge Lattof  Adrian Heinisch  Michael Breitenberger  Karl Pincon  Julie Roumogoux  Peter Gaunt  Jakob Granqvist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游客2014 剧照 NO.1游客2014 剧照 NO.2游客2014 剧照 NO.3游客2014 剧照 NO.4游客2014 剧照 NO.5游客2014 剧照 NO.6游客2014 剧照 NO.13游客2014 剧照 NO.14游客2014 剧照 NO.15游客2014 剧照 NO.16游客2014 剧照 NO.17游客2014 剧照 NO.18游客2014 剧照 NO.19游客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2:35

    详细剧情

    阿尔卑斯山滑雪佳地,一瑞典家庭在就餐时遇到了雪崩,丈夫托马斯只顾自己逃命不救妻孥,引发了家庭危机……   一个瑞典家庭来到了法国的阿尔卑斯山区度假。当天风和日丽,景色无比养眼,然而当他们在山脚下的一个餐馆用餐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打破了这一切。游客们四处逃窜,母亲艾芭叫喊着她的丈夫托马斯的名字,试图保护他们的孩子。然而没想到的是,托马斯却在慌乱之下抛妻弃子,自顾着逃命去了……尽管最终躲过了雪崩,但这一家人的关系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托马斯究竟怎么样才能挽回妻子的心,并且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重塑他的威信?

     长篇影评

     1 ) 灾难来临时,你跑不跑——剧情全解析

    未成想,我的2020第一部五星电影,竟是2014年上映的瑞典电影《游客》。

    最初看名字、海报时,以为是家庭冒险片,偏喜剧风;

    看着看着,发现是剧情片,围绕着家庭与人性,较为沉重和复杂;

    影片过半后,总是不住地笑,发现很多桥段非常有喜感;

    全片看完,意识到,回归本初了,这还是喜剧片,只不过往往悲喜交织在一起时,才是最伟大的。

    影片讲述了一个瑞典家庭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地就餐时遇到雪崩,丈夫只顾自己逃命不救妻子儿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情。

    影片从一家四口在雪山拍照开始——

    摄影师热情善谈,连珠炮一样的要求像极了婚纱摄影,而一家人也配合得极好——全程僵硬与尴尬,估计每个人在那一刻,都不想再听到那没完没了的“再来一张”了。

    而这种明知尴尬、却装作不知、而且还配合,也便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雪景那么美,可是看到一半,背景突然响起《四季·夏》极尽疯狂的小提琴声。

    那种突兀感、紧迫感、无可适从感,确立了整个滑雪假期的基调。

    片名出现,深觉“不可抗力”才是本片核心,而“游客”听起来确实很适合市场。

    下山后,妻子艾巴看看儿子和女儿的照片时,喜欢得不行,看到与丈夫托马斯的合照,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下。此处不做过多解读。

    儿子发脾气,托马斯安慰他、鼓励他,艾巴说是因为饿才会这样。

    艾巴醒来在卫生间吹头发,一边吹一边问托马斯是不是在看手机。

    托马斯依然镇定自若地看手机,并说没看。

    艾巴继续吹着风,侧身到卧室看。

    两人相视一笑。

    此处细节:

    一、托马斯能够一边做一边否认自己的行为,说明言行不一已成习惯。

    二、艾巴知道托马斯会在自己看不到时偷看手机,能够如此确定,也表明托马斯长期如此。

    三、艾巴不愿托马斯如此,但托马斯能骗则骗,骗不过两人就彼此一笑而过,两人都习惯如此。

    画面切至雪景,背景第二次响起《四季·夏》。

    演员部分至此一直很平静,生活也是简单。

    但是再一次突然出现的急促的提琴声,预示着表面平静下的波涛汹涌。

    第一天的平静过去了,仿佛是狂风暴雨降临前的宁静。

    果然,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在餐厅吃饭,雪崩了——

    天空一声巨响,艾巴马上问那是什么。

    托马斯很兴奋,让儿子快看,并且用自己的手机录像。

    艾巴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担忧。

    托马斯表示这在控制范围内。

    雪落下的速度飞快,托马斯觉得很刺激。

    艾巴直接询问那是否安全,托马斯再次表示无妨。

    这时儿子已经开始呼喊爸爸,艾巴觉得那不在控制范围内。

    托马斯依然安慰儿子。

    艾巴已经本能起身做预防姿势了,儿子撕心裂肺喊爸爸。

    托马斯依然感觉没事,跟着站起来并揽着儿子一起看,这时后方已经有人准备开跑。

    终于,雪势太大了,托马斯几乎是最后一个感到害怕的人。

    他先是把揽着儿子的手顺势往自己身上用力抱了一下;然后放下儿子,拿起手机和手套;这时旁边有一个男人正在奔跑,他像抓扶手一样揽住那个男人,扣押一样地押着那个男人跑出了画面(妻儿的视线)。

    与此同时,艾巴先是把坐在里面位子的女儿抱了出来,然后想用另一只手抱儿子却抱不动。

    艾巴大声喊着托马斯,孩子大声喊着爸爸,场面一片混乱。

    画面中是半分钟的雪白色,和片中人一样,观者也被雪雾笼罩着,什么也看不清。

    如此操作实属大胆,也非常奏效。这么长时间的“白屏”,会让观者有无力感、不可把控感,而这种感受,跟片中人物所体会到的一样。

    艾巴声音颤抖着,跟孩子说我们没事了。

    女儿问艾巴“爸爸在哪”。

    人们悉数回来,托马斯也回来了,原本想说一下关于这次“雪崩”,但没说下去,尴尬地结束了对话。

    下山时,四个表情把微妙的气氛传递得淋漓尽致。

    先是托马斯试探地回头看着艾巴,而后儿子回头好奇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再然后女儿担忧地看着他们,而艾巴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远方。

    艾巴下山后,就一直一个人往前走。

    到了房间,让孩子先进去,她想和托马斯谈谈。

    托马斯试探艾巴是否生气,艾巴说没有。

    片刻,艾巴又反问托马斯自己该生气吗,托马斯认为不应该,她也接受了。

    平静的对话,语言极少,但在那数次沉默中,却仿佛有千万句话,只是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能做的,或许只能是先这样吧,什么都别说了。

    回到房间,艾巴想和孩子谈谈,结果两个孩子怒目而斥,让他们两个走开。

    这里,艾巴说了一句:想要知道孩子们为什么生气。

    但孩子们不说,只想让他们走开。

    这种反应其实和艾巴是一样的。

    发生了那件事,就算不是生气,心理也一定是很复杂的,而这种复杂根本没办法说清,也没有交谈的必要,有的只是厌烦,所以不如分开,暂时不要相处在一起。

    晚上,一家人在房间里玩飞行器,托马斯让它飞出去还能让它飞回来,艾巴感叹他操作得太好了,于是又有这样一段对话,又是关于“谎言”。

    晚餐跟朋友一起,托马斯讲述今天遭遇的雪崩。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崩”,这句话挺关键的。

    托马斯面对朋友的询问,避而不谈自己跑掉一事,妻子却脱口而出,托马斯迅速反驳。

    这一刻,极其尴尬。

    首先,能感觉到两个人都在尽可能地维持着体面,哪怕反复纠结着到底跑没跑,无论用英语还是瑞典语,都是平静地说着,甚至微笑。

    其次,能感觉到艾巴其实非常在意这件事,此前她想要把这件事忽略掉,以为一切都会过去,但当托马斯如此当众撒谎时,她根本没办法忍受。

    再有,能感觉到艾巴内心的纠结,她想说清楚,却又不想打破她与托马斯之间的这种状态,其实第一次在房间外交谈时,她就在等着托马斯先说出口。

    如果单就这一件事来看,确实应该由托马斯自己说出口。这件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而且很重要,没有人能真正忘记。但是,如果由别人说出的话,比如由艾巴说出,会很难看,会变成指责,而且两个人关系会更尴尬、更难以收场。如果托马斯先说出了,解释清楚了,而对方表示不在意,这件事才能以两个人习惯的“体面”状态收场。

    还好此刻,导演安排了餐厅突然有人过生日,唱生日歌,帮两个人处理了尴尬。至此,导演的意图开始呈现,荒诞喜剧正在上演。

    晚餐回来后,两人第二次在房间外交谈。

    艾巴一番话是她此刻真实的内心,其实,她是不知所措的。一切太突然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她只知道托马斯说得不对。

    然而托马斯却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没必要一致。

    托马斯建议忘掉那件事,只有雪崩以及大家都没事。艾巴接受了。

    两个人又好像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平静地生活。

    然而这个时候,背景第三次响了小提琴声。

    导演在告诉你,这事根本就没完。

    两个人第三次在房间外交谈。

    但是酒店清洁员在附近,艾巴想让托马斯叫他离开,然而依然是艾巴先开的口。

    之后谈了什么,导演给了黑屏,我们不知道,或许也没那么重要,依旧像他俩之前那种谈话,不深不浅,说了好像也没说。

    据此分析,此处关于清洁员的情节,是为了展现人物性格及处事方式的不同,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艾巴总是先发现不利因素,然后快速解决,而托马斯总是慢一步,且没那么有效。

    第三天,艾巴想要一个人去滑雪。

    一方面,是因为心里郁闷,想要一个人冷静。

    另一方面,是不想和托马斯在一起,想自己过这一天,甚至以后。

    只是托马斯好似随意地说了一句,“如果可以,也想自己去滑雪”。

    这里也体现了,婚姻中的不自由感、不适感是双方的,没有人能幸免。

    艾巴滑雪中间休息,又跟昨晚一起吃饭的朋友聊天。

    昨晚已知晓朋友的生活是非常随性、自在的,今天与艾巴的交谈更证明如此。她认为,自己首先是自己。

    艾巴则认为这样会造成伤害。

    朋友表示艾巴现在不适合谈这个话题。

    这确实涉及到了不同的价值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也不是谁可以说服谁的事。

    托马斯这边,儿子又生气了,他又追问,这次儿子说出了原因。

    艾巴躲在树林里上厕所,恰巧看到家人从旁边滑下去,眼里充满泪水。

    从发生雪崩到现在,好像谁都没说什么,但是两个细节,就把一切交代清楚了。

    妈妈突然不跟他们一起滑雪了,连小孩都感觉不太对。

    艾巴看着他们眼含泪水,面露不舍与难过,为何会难过,因为在想离别。

    只是导演啊,非要让艾巴偷偷上厕所时看到这一幕,这个设计也真是……

    托马斯的朋友马特带着女友范尼来滑雪,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艾巴一边喝酒,一边说话变得很奇怪,还希望明天托马斯和朋友马特一起去滑雪,她带孩子。

    这是已经开始让孩子适应单独跟爸爸或妈妈相处了吗?

    吃完后闲谈,艾巴一直在喝酒,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雪崩的事。

    场面瞬间又陷入尴尬。

    托马斯的内心,估计******但依然安静地听艾巴讲述,一言不发。

    当艾巴讲到托马斯抛下他们跑了的时候,马特这个表情的镜头持续了数秒——

    从此,开启了爆笑。

    马特真是神来之笔,当然,形象特质也的确加分。

    艾巴缓缓地讲述,每一次沉寂都有千斤的重量。

    每个人,好像连喘气声都要好好控制。

    场面极度尴尬。

    与马特的呆滞不同,范尼一个个细微的转头和眼神,将内心的尴尬和无所适从暴露无遗,同样很有喜感。

    艾巴这次说得很清楚了,无论关于事情经过,还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她等着托马斯的回复,只是,或许托马斯自己都无法解释。

    马特出现救场,其实他说得很对。

    包括托马斯和艾巴昨晚跟朋友一起吃晚餐时,托马斯的那句话:“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崩。”托马斯的确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一直以为没事,但真的瞬间到了自己的眼前时,就只做出了本能反应。

    艾巴表示能接受本能,但要求托马斯承认。

    马特也说不下去了,转接地非常流畅,同样向托马斯提出质疑。

    马特喜感,浑然天成。

    托马斯还是没说话,这时,尴尬解局者又来了——

    儿子操作飞行器直冲沙发,吓了马特一大跳。细节处,马特拽着范尼的胳膊,衣服都快扯掉了。

    艾巴相对淡定,托马斯更是直接用手把飞行器拿走,告诉儿子不能在屋里玩。

    刚刚,马特是怎么解释托马斯逃跑的?下一秒自己就做了个亲身示范。

    戏谑啊,荒诞啊。

    这里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当托马斯和艾巴暂时离开的时候,马特和范尼也决定离开,托马斯觉得没办法解决这件事,他们两个应该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托马斯在卧室陪儿子,艾巴继续回到客厅与二人交谈,托马斯接下来说的一段话,非常好,扩展了他前面的第一次论述——

    艾巴打断,说——

    这次艾巴才真正表明内心最在意的事,她依然无法接受托马斯逃跑,即便刚刚第一次马特论述人性本能时,她表明可以接受本能但不能接受撒谎。

    实际上,她内心还是过不去这个坎,所以每次瞬间触及到,都会绕回最初。

    这种观点,跟她上午同那个随性的朋友聊天时如出一辙,她没办法接受“自己第一性”,她是“孩子第一性”,她也希望托马斯是“孩子第一性”。

    而关于艾巴的这种想法,托马斯在雪崩当天晚上、与朋友晚餐回来时第二次与艾巴交流中就已经感觉到,所以他当时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没必要要求彼此一致。

    艾巴坚持自己的观点,马特不再尝试改变艾巴的认知,换了一个角度,让艾巴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此刻艾巴纠结的是托马斯那个瞬间反应,但如果托马斯真的很讨厌也好,艾巴或许会果断离婚,难就难在托马斯平时确实还不错,而且我们不知道托马斯和艾巴此前具体的经历、他们的工作等,所以不能割裂地看这一件事。

    而马特的提醒,便是给艾巴一个选择,你是选极端情况下的反应,还是选平日里很好的生活。

    只可惜,艾巴也没得选,她总不能在结婚前给每个人安排极端环境,然后考验他的反应,而且其实她已经理解马特关于人在极端情况下的表述了。

    托马斯出来,依然不认同艾巴的话,也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只是,艾巴这次也做到极致,拿出当时手机录像,让大家一起看。

    尴尬,已经溢出屏幕了……

    托马斯说,“我看上去是跑了。”注意,是“看上去。”

    在托马斯的潜意识里,或许真的不觉得自己跑了,即便知道也不敢相信。他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更无法解释。这也是他希望选择遗忘的原因。

    片刻安静过后,马特小可爱又上线了——

    马特说的这段话是在缓解尴尬气氛,给托马斯台阶下。

    因为马特的观点一直都是:人在极端情况下无法做出理性判断,只能本能逃跑。在这样的理论下,瞬间救人都来不及想,怎么可能还去思考留下的利与弊、先出去再回来救人之类的呢?

    这次马特的观点完全不合理。

    合理的解释就是,当他看到这个画面,也震惊了。他实在无力,作为好朋友,别让托马斯太难看吧。

    离开后的范尼开始做自身假设。

    范尼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一是由于马特对于托马斯逃跑合理性的数次阐述,二是由于飞行器突然出现时托马斯的反应。

    背景第四次响起急促的琴声,镜头由远及近,好多的鞋,寓意——这种思考,是所有人的。

    马特和范尼睡前一直在辩论,简直爆笑,节奏太好了。

    第四天托马斯和马特一起去滑雪,这里导演突然给了一个雪崩镜头,然后接艾巴醒来,原来是一场梦。

    导演一方面虚晃一枪,让人差点误以为真的雪崩,另一方面呈现艾巴雪崩梦境,表明此事影响之深。

    马特再次提到心理治疗,他说没用,建议托马斯大喊一声。

    其实有用,马特每次对托马斯说的话,都比较客观理性,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能做到这样,要么是本身就有极强的理解力及同理心,要么是做过心理方面的咨询或研究。

    而关于大喊,也是有用的,尤其对于马特这种什么都懂的人。

    我们不知道马特此前的经历,只通过范尼知道他离婚了。马特算是很明事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但自己的婚姻也是比较复杂的。

    所以说,“理性”和“看清”是两回事。人生就是很多事情没办法看清的,想不清,说不清,所以会苦恼、悲伤、压抑,再理性也没办法解决,只能通过诸如大喊的方式去释放。

    马特所说的“生理性”、“在体内”,也是这个道理。说白了,就是因为你是人,所以有些东西没办法解决。

    滑完雪,两人喝酒休息。

    一个女孩过来说,她朋友觉得托马斯是最帅的人。没过多久又过来说,她朋友说的是别人。

    这里真是哈哈哈了,生活尽是荒诞啊。

    好不容易发泄了,然后被夸长得好,再然后被收回,心情大起大落。还不如不听到第一句话呢。

    导演对于荒诞的把握太好了,清新不腻,含蓄刺骨。

    托马斯滑完雪后回酒店,自己的房卡不见了,艾巴也不在房间里。

    此时,背景第五次响起提琴声。

    紧接着,托马斯身后突然跑来一群人,托马斯再现“本能性”奔跑。

    关于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本能性,另一方面也是从众性。国外这方面的测试太多了,虽然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就是会受到周边的影响。

    这一段是托马斯局促感的强烈展现,他内心的折磨感、尴尬感,就像穿着厚厚的滑雪服在一众赤膊醉酒的人中间一样。

    而这些人疯狂的呐喊,和托马斯白天在山上的叫喊又有何分别呢。再次表明,人的内心感受,是普世性的。

    托马斯终于进了房间,又是卫生间构图。

    这个构图十分精妙,不仅是技术层面,更是内容呈现。

    同样的框架下,人物每次的心理不同,表情不同。

    这次的托马斯眉开眼笑,而艾巴依旧一脸死灰。

    第四次房间外交谈。

    托马斯捂脸哭,艾巴说“别装了”。果然,托马斯没哭。

    尴尬。

    也印证了最初对二人的猜想,艾巴对托马斯撒谎实在太了解了。

    接下来,托马斯突然真的失控——

    我想,正是那一句“别装了”刺激到了他。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才是最大受害者。前边我也说过,他其实不敢相信自己那么做了,他不知如何解释,也不知该如何挽回自己在艾巴和孩子心中的形象。

    当艾巴只看到他撒谎、而没看到他撒谎背后的折磨时,他终于彻底崩溃了。

    而这个崩溃依旧极富喜感,在楼道里大哭无法自控,艾巴都要去捂住他的嘴——

    更悲惨的是,两人进不去房门——

    于是清洁员再次出现,帮他们开门(解局)。

    关于清洁员的几次出现,有时是关键的衬托作用,有时像打点一样串联,有时,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喜感。

    回到房间里的一家人,看似终于回到了一起。

    第五天,一家人再次一起滑雪。

    这次艾巴笑容满面,特地问托马斯是否安全,托马斯依旧给了安全的回答,并带着一家人滑下山。

    又是十几秒的白雾,和最开始雪崩时一样,什么也看不清。

    首尾呼应,刻意且高级。

    再看清时,画面上只有托马斯和两个孩子,妈妈不见了。

    这镜头太有喜感了。

    托马斯听到艾巴呼救的声音,奔跑,消失在白雾里。

    镜头回来,两个小孩对视。

    又熬过十几秒的白雾,托马斯抱着艾巴出现。

    伴随着第六次提琴声。

    恢弘着,可笑着。

    艾巴冷淡。装一下就好了,毕竟自己明明能走。

    哈,两个小孩一定很蒙。

    回家了。下山路上,大巴车司机几次转弯处开不好,有点吓人——

    艾巴马上表现出担忧,她看着司机,又看着车旁的峭壁,再看着身旁的女儿,终于忍不住大声跟司机讲话——

    在此期间她有一次回望,那个角度正好是托马斯——

    托马斯只是看看周边,什么也没说。

    当司机再次卡顿的时候,艾巴忍无可忍,让司机开门下车——

    此处艾巴的表现显得异常激动,一方面是因为她真的觉得危险,另一方面是她真的濒临崩溃。

    连日来一些列的事情无数次折磨着她的内心,而每次当危险来到的时候,托马斯都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发声。

    雪崩、清洁员偷听、最后一次滑雪、大巴车……每一次,每一次。

    看到艾巴下车,车上的人瞬间混乱起来,而马特让大家保持冷静,有序下车——

    此处情节:

    一、人们在艾巴下车后,争相下车。

    一方面,艾巴没下车时,人们只是抱怨甚至调侃,艾巴下车后,人们却瞬间也要下车。人类的恐惧有时不是来源于实际情况,而是他人的表现,这体现了从众性。

    另一方面,人在感到恐惧时,会丧失理智,哪怕此刻车是停的,哪怕车上大多数是习惯于排队的北欧人,也争抢下车,证实了马特的观点,逃生是人之本能。

    二、马特和托马斯没有像车上大部分人一样惊慌失措。

    一方面,这个情况没有雪崩那次突然,有思考的时间,尤其对于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跑不跑这事的马特和托马斯而言,已有了心理准备。从自身心理来讲,不算是瞬间表现。

    另一方面,虽然车一直在卡来卡去,但确实不是那么危险,至少没有雪崩到眼前那么强烈。从事件危险程度来讲,不算足够。

    下车后的艾巴还未从惊恐的状态中抽离,一直在说着危险。

    托马斯,一句未说。

    女儿走累了,艾巴让马特抱她。

    此处,孩子累了没让爸爸抱,让朋友抱,而这个朋友,正是刚刚在大巴车上勇敢发声的马特。

    旁边人问托马斯抽不抽烟,他开始拒绝了,然后又接受了。

    儿子问爸爸抽烟吗,爸爸说是的。

    如果爸爸常抽烟,儿子为什么这样问呢?

    问了之后,得到的回答竟然是肯定的。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看手机时说没看手机、玩飞行器时说以前没玩过飞行器、雪崩逃跑时说没逃跑、没哭时装作哭……

    说谎是一种习惯,习惯到足够从容淡定、波澜不惊,甚至连危险都感知不到了,不管是来自自然的,还是来自家人的。

    下山之后,这一家人会怎样,不得而知。

    能知道的是,艾巴内心的纠结一定是过不去的、忘不掉的。

    以前再多的事糊涂着也就过去了,这次关于生死,实在太难了。

    这种纠结对于观者来讲,也是一样。

    托马斯到底是不是绝对的“自己第一性”?如果有足够反应时间。

    艾巴到底是不是绝对的“孩子第一性”?如果没有足够反应时间。

    再进一步,艾巴与托马斯之间的问题,到底是把谁放在第一性的问题?

    还是托马斯生活中种种行为都是艾巴所不能接受的问题?

    比如撒谎、比如与自己不一致、比如对危险的感知力差,如此种种通过此次雪崩事件集中展现,像雪崩一样爆发,从而导致艾巴丧失安全感、再也无法信任对方。

    艾巴到底纠结什么,可能她自己也没办法完全理清。

    她只知道自己没办法接受,也没办法解决,那是一种莫大的无助感、困惑感。

    关于托马斯,我们也无法评判。

    雪崩发生前托马斯一直以为安全,他没有反应时间,只在最后的瞬间意识到危险,然后他本能逃走。

    可艾巴从一开始就在担忧,她有很长的反应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雪崩发生时她理智的动作。

    大巴车上的托马斯也可算是如此,在担忧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没有像其他乘客那样急于逃走。

    鉴于此事实在复杂,即便要批判托马斯,也只能批判他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不善于发现危险,而不能批判他瞬间的行为。

    关于最初提出的问题。

    如果是你,面对突发灾难,跑不跑?

    当下说什么也无用,只有发生时怎么做才是答案。

    而人性是不值得被考验的,这点难以令人接受,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我们能做的,只有祈祷不要遇到突发事件,并且尽可能地对危险保持警觉,当灾难真的来临的时候,尽量多的留给自己反应时间,仅此而已。

    所以,此题,无解。

    回顾整个故事,它给我的感觉和北欧的冰雪一样,冷冷的、淡淡的、静静的。

    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少有冲突的、静默的,只是每一次的沉寂,都有十足的味道。

    复杂的情绪在沉默中,不会少,只会多。

    影片中处处是高级的刻意。

    电影就是电影,不是纪实。既然在创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刻意行为,如果刻意得十分“明显”且“高级”,那么这种“刻意”也是刻意表现出来的。

    喜剧元素也就在这一次次的刻意中显现。

    对称的构图、突兀的配乐、恰切的黑屏、从容的节奏、大量的留白……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妙。

    看似细腻地描绘着婚姻与家庭,实则戏谑地探讨着生活与人性。

    人生尽是荒谬,这就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所必须承受的。

    所以,我们还需要幽默。

    人类需要优雅,也需要发泄。

    优雅的发泄,这是我能给这部影片最高的评价了。

    喜剧啊,悲剧啊,交织吧。

    如雪雾般细腻的情绪,就这样深深地弥漫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2 ) 夫妻关系的崩塌及灾后重建

    游客这部电影看起来节奏缓慢、叙情平淡普通,但对婚姻问题、家庭关系的深层次展露却好似暗流涌动、狂风暴雨、千钧一发、一触即发、一击即溃的程度。

    整部电影都体现什么叫言不由衷。完整展现了相爱无隙的两夫妻怎样因一次意外变故,逐渐互相猜忌、审判、渐行渐远,以及拉动整个家庭关系也陷入岌岌可危、大厦将倾的局面。

    在大难突变面前,多少人能面不改色、冷静处置?不得不说在雪崩来临的时候,男人和多数普通人一样犯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预判失误、装样托大,当雪崩近在眼前是也只是下意识地做了趋利避害的动作。生命面前,伦理不堪一击,这是本能,本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不应一棒子打死。但妻子和孩子显然受到巨大冲击,比身体伤害还后劲十足的心理冲击。儿童毕竟应激反应快一些,当时就生了气,决定不和爸爸说话。妻子一时间难以接受和消化丈夫的举动,还试图压制自己的情绪,为丈夫开脱并缓解尴尬,于是俩人拥抱并掩饰性地笑了笑,孩子们当然不理解,还质问笑什么,你们有什么好笑的…

    然而,能哭能喊出来的痛才好得快,埋藏的、掩盖的终究会变质、黑化、蔓延……果然第二天妻子回味当时的画面开始越来越生气,情绪在膨胀,和朋友相处时她忍不住给朋友描述丈夫的临阵脱逃。丈夫显然也不能接受和消化自己当时下意识的反应,只是一味机械地、苍白地、无力地反驳。剩下朋友两脸尴尬。

    事件仍未停止和结束,在大的打击面前,未能正确面对、解释、梳理、描述和和解的体验都将变成暗疮,随时间推移不会愈合,只会更加发酵、腐烂、腐蚀、伤害当事人。两人试图想对话,显然没能坦诚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与对方达成共识,顾左右而言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不欢而散。第三天,妻子开始逃避并独行,孩子也感受到问题并没有解决消失,开始担心父母会不会离婚。一个性格开放自由洒脱的朋友劝妻子说俩人相处要保持合适距离、各负其责。

    夫妻关系中没有边界的互相依附、寄托、期待,总要落空。正向看就是,只有感情越深的人,才会越想占有更多、得到更多,如果足够理智就说明不够爱;反向看就是,感情越浓越不容易分出边界感,不容易体谅和宽宥对方,在关系处理中越容易出问题自受伤。

    晚上,有一对朋友来做客,妻子情绪再次失控,强行讲述雪崩的故事,俩朋友尴尬,丈夫无语,后来忍不住失声痛哭……妻子强行要求四人共同回顾雪崩现场视频,不顾丈夫和朋友的反对,想借此证明自己的情绪的客观性,这就好比对丈夫进行灵魂审判和精神凌迟,镜头前观众都如坐针毡。朋友为丈夫仓惶离场找的蹩脚理由,不是开脱更像是灾后修复的心理安慰。在这场无声的家庭意外中,妻子受到精神重创,丈夫又何尝不是。

    朋友情侣回房后受到感染,也探讨起男性女性在突变意外发生时对爱人亲人的应急反应等问题,女孩预设两性对立立场让胡子男友感到激恼,但显然热恋期的情侣很快把这种深刻、沉重、莫须有的讨论终结在嬉闹玩笑声中。未发生的事就不能认真。

    第四天,在妻子对丈夫“公开处刑”后,丈夫和胡子朋友单独去滑雪,压抑心情终于迸发,山顶嚎叫和酒店夜哭终于把多日的内疚、怀疑、自责、反思等情绪一股脑全部发泄出来。妻子从厌烦、质疑逐渐转变到同情,意识到丈夫也是受伤害的人,也需要情绪开解的出口。孩子感情是最单纯的,生气就是生气,爱就是爱,一码归一码,他们担心爸爸,一家人又拥抱在一起。

    最后一天,在一系列折腾发泄后,雪崩带来的情感灾难终于找到出口,家庭的氛围终于回归平静祥和。一家人再次站在山顶滑雪,妻子“消失”时丈夫“勇敢”将她救回,此刻,丈夫的英雄形象再次树立起来,男人需要在孩子面前成为家庭的支柱和英雄。

     3 ) 那一场如迷雾般的大雪

    雪山上的几天,几对情侣/夫妻因为一场小雪崩而展开不同的人生观爱情观的激烈碰撞。 那个女人特立独行,与不同的男人交往,追求肉体与精神的欢愉,在每段关系中都自己只为自己负责,从不把自尊建立在成为某个人的母亲或妻子之上。这对拥有正常人生活方式的女主来说,简直是一种挑衅。 有妻子的70后大胡子与20出头卷发女友一开始则显得最为恩爱,但也只是表象。因为心底暗潮的涌动,当他人的情感危机试想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感情中那种不稳定没有安全感立马暴露得干干净净。最终只是貌合神离尚未爆发已属幸运。 而在主角那对夫妻中,孩子成为矛盾加深以及最终解决(?)的关键因素。印象最深的情节:妻子在树林里解手,偶然看见自己那懦弱丈夫带着孩子滑雪,流下眼泪。以及丈夫失声恸哭孩子拉着母亲一起拥抱父亲。 他不明智的把一双年幼的儿女抛下去寻找妻子。所有的一切,都消失在了那一场如迷雾般的大雪中。 直至那段激昂的旋律响起,男人终于拯救了内心最深处的自我。但结局却粉碎了这一切,他与妻子的博弈仍在继续,而丈夫最终扳回一城(象征胜利的香烟)。 所以矛盾是深化了还是解决了?只有矛盾双方才知道吧。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婚姻情感的电影,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婚姻中道德与价值观选择的电影。 对于我们观众来说,能用自己的双眼见证这些镜头,并尝试对镜头后的那些暗示做解读,就是最大的乐趣了吧。

     4 ) 年度最佳荒诞喜剧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出喜剧。最直接的原因是从后半段开始我就笑得没停下来过。
    我不是很同意豆瓣其他几篇影评所说的此片是“严肃探讨”,“人性高度”云云。导演的态度大概就像那几门长得像烟筒般的大炮一样荒谬。
    荒谬是看完本片之后我的最深感受。
    与其说婚姻的本质是荒谬的,不如直接说人生就是一出荒谬喜剧。一场意外暴露的根本不是什么婚姻问题,暴露的是人的本质。你的,我的,大家的,谁都逃不掉。从来没有消失过,一直都在每个人头上悬着。看你怎么掩盖或者怎么对待。
    荒谬还存在于滑雪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尴尬”感。一家人在一起度假,丝毫没有什么轻松快乐的氛围。夫妻之间的谈话——尴尬,以至于在外人面前才能破罐破摔般的撕逼;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争吵——尴尬;一家三口在影片前半段说的话少的就像雪地里的脚印——尴尬。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整个雪场的气氛尴尬到任何人大概都宁愿呆在山顶冻死吧。
    不过导演的喜感直到影片后半段才完全发挥出来。当剧中的人开始频繁说话的时候,“尴尬”就卸下了伪装,露出了“荒谬”的真身。妻子和丈夫分别和逗逼闺蜜们(那个大胡子逗逼演的真好)hang out的戏份功能性太过明显暂且不提(但依然没少荒谬成分)。神来之笔就从丈夫坐在门口撒泼大哭开始。我愿意相信之前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真哭,也勉强同意他坐在地上的时候刚开始也是真哭。可是这厮真是个实打实的演技派,这场哭戏被他演的肝肠寸断,缠绵悱恻。
    好戏没完,如此婊气十足的妻子自然不甘示弱。雪地里再次给两位小观众奉献了一场意图明显,演技蹩脚但态度强硬的年度大戏。不过妻子可能自己也觉得荒谬,最后从丈夫怀里站起来的时候连屁股上的雪都懒得拍。
    机智的导演在最后一场下山戏当中给自己升了一手好华。他收起了自己全片都洋溢着的喜感,拍了唯一一场不那么魔幻主义的戏。当最后镜头从丈夫的中景慢慢拉开,直到整个下山团队的全景的时候,大概我们已经意识到这雪地里的荒谬已经蔓延全球了。
    真实生活里没那么多抓马,这部影片也一样。别说离婚了,我觉得片中的夫妻回去还是依然可以白头偕老。旅行可以分手是说给小年轻听的,人家都老夫老妻了,分手没那么容易。其实这事本来也就是妻子无聊嘴上说说,老公道个歉就完了的事。但是导演硬是用《四季》和那几门大炮装出一副仪式感来吓唬人。论事件的本质,这部片子在《美国丽人》或者《革命之路》面前就是纯逗你玩。但多亏了导演,把这个简单的搞笑故事拍成了高大上的荒谬喜剧,还让那么多人严肃了好一阵子。昆汀大概都要甘拜下风了。
    我一直觉得最后一个镜头里,丈夫在对着镜头冷笑。或者说我要是导演我一定会这么做。看着妻子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我觉得到头来丈夫才更牛逼。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貌似在对着镜头前所有的观众说:看什么看,mind your own bussiness,好像你的人生不荒谬似的?!
    最后,这里是揭示了人生终极意义的一段话,出自电影《时时刻刻》。祝大家都能继续好好活。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时时刻刻》真乃神の影片)

     5 )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某次度假中遭遇“雪崩”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某次度假中遭遇“雪崩”,有时面临恋人的背叛,有时因配偶瞬间本能的选择而失去安全感,有时因友人松弛状态下的失言而失去信任感……

    这让人不得不相信,当人身为游客时,他才回归了真的他。难怪赵辛楣会说,“旅行最实验得出一个人的品行,旅行叫人本性毕现……”

    然而我觉得本片试图挽回一段情感的动机过于商业化,过于勉强,手段也略显绵软,最终给人以强烈的妥协感。

    当然,这也谈不上不好,只是在我看来,艺术不该有妥协,那必然是各种决绝的存在。

    比如《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仅就男人畏缩的那一瞬间,以及此后付出的沉痛代价,与《游客》是相通的。当然《幸福生活》并非《游客》这般纯粹地探讨人性。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在加固男人的城堡,但《幸福生活》是艺术,《游客》却不是。海明威甚至更决绝,直接让男主死于妻子的枪下。

    不管怎样,越来越迷恋北欧电影,总能以简单的细节和直接的方式戳中人心。

     6 ) 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

    本文拒绝讨论瑞典男人是否娘炮的问题!

    原名Force Majeure是法语,音译就是“佛死马赎耳”,发生了

    a.不可预见、

    b.不可避免、

    c.且不可克服的重大异常情况,并因此法定解除合同约定的责任,也就是免责条款。

    这是法律概念,对于多数人太生僻,可能这部充满隐喻、暗喻、留白的瑞典电影太小众,所以又更名为“游客”。且留给观众不少自己解读的东西。比如孩子说,菜上怎么没放Parmesan 芝士,然后就来了一场雪末……比如大胡子说Tomas可能想跑回来把你们挖出去(gräv ut),我就想说,哥儿们别挖了,已经在沟里了(Sluta gräva, Du är redan i hålet).

    2、表演一流,包括小演员们和配角,自然且给力。片子中的瑞典语和文化带有很多冷幽默,翻译之后就没了。

    3、音乐很精致,主旋律是古典乐,Vivaldi的g小调《夏》,音乐老师们或者会说,这表现了夏天的出乎意料之外,夏天的疲乏、夏天的恼人,等等……我觉得吧,音乐老师们说得都有点荒诞,不过这丝“荒诞”感,可能反让这部多幕剧抹去了做作。1小时21分插曲是Sebastian Ingrosso的《Reload》“When everything starts to fade,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配得更是天衣无缝,瑞典流行音乐占领世界!

    4、摄影真用心,光线反映人物的心情。比如一片纯白之间,人感到孤独无助;而男主看了录像后的内心震撼,则表现为暗处的枯坐。“留白”也是导演给观众带入的“不可抗力”,有时给人回味与思考,有时纯粹是给 “尴尬癌”着床。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负责。关于那个出来约炮的已婚瑞典女,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瑞典女人的个性,但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个人选择。她剧中的回答也非常精彩。虽然女性的不安全感普通多于男性,但她的婚姻和家庭应该是很幸福的。Carl Jung说,允许不忠的执照,是美好婚姻的先决条件(The prerequisite for a good marriage, it seems to me, is the license to be unfaithful. )。

    结尾,你在车上你会下车吗?欧洲人自幼习惯于汽车文化,看到差劲的司机,惊诧一番也不算过。

    最后一幕,儿子问:你会抽烟吗?是的,我会。

    别太较真,也别装大尾巴狼。

    `•.¸¸.•´¯`•.¸¸.•´¯`•.¸¸.•´¯`•.¸¸.•´¯`•.¸ SECTIO AUREA ¸.•´¯`•.¸¸.•´¯`•.•´¯`•.¸¸.•´¯`•.•´¯`•.¸ ><((((º>

     短评

    北欧式冷冰冰的小片,探讨了一个杀人不见血的话题,让所有人都跟着它一起反省,男女对于亲情关系之别,最后却让人哭笑不得。剧作非常的工整,优点是主题的绝妙,导演还一直用维瓦尔第的G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夏”来制造故事的仪式感,对于中产阶级的故事,古典音乐总是万能的灵药。★★★★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逗我

    10分钟前
  • .
  • 较差
  • 中产阶级寓言故事。无产阶级乐呵呵的旁观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中产阶级的婚姻危机

    15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 影片不错,加一星给剧情的深度

    20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 我任然相信爱情!我任然憧憬爱情

    24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 很有深度的一部片

    2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 尽管最终躲过了雪崩,但这一家人的关系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托马斯究竟怎么样才能挽回妻子的心,并且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重塑他的威信

    29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 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毛泽东

    31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 事件在两人内部无法解决,女人便会试图向外界寻求助力。已发生过的无法当做幻觉,男人抵赖,女人势必要咄咄逼问。他的一再否认,激发了她的一再确认。结尾处女人抛夫弃子逃下大巴,使本已岌岌可危面临崩坍的婚姻重又回归了荒谬的平衡。男人抽了颗小烟,知道这件事总算彼此扯平,可以过去了。年度佳作!

    3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 “我也是我本能的受害者”。

    40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 想到奇葩说的一期辩题

    44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 婚姻题材真是越掘越有深度,很难想象鲁本·奥斯特伦德将这种婚姻问题推向普遍化,甚至超越婚姻关系讲述普遍问题的能力。可以与《消失的爱人》《爱的就是你》合称“2014婚姻暗黑三部曲”!固定式镜头的安稳肃穆感,冰雪世界的冷清美丽,都是印象深刻的地方。

    46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电影就不必细看.....

    50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 中产阶级的玻璃心啊,如果我是女主,就两人独处时直接问他:“你刚才为毛要跑”,让他解释不就完了。非要两次都当着朋友,突然把男人逼的下不了台,朋友也搞的无比尴尬。这两人的情商都低的惊人,居然还能维持十几年的婚姻,也是醉了。

    54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 去年的FFF团大作实在太多了,这部更是黑得不动声色,什么家庭体系,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总会被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舍弃或破坏掉,几处危机时不同反应带来的aftermath以及不同观影者占据道德制高点时所获得的快感都暴露着我们的本质缺陷。片尾太带劲了。

    5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 剧作致胜之作:布局精巧、细节精准、对白精妙。影片中的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极具参考价值——同样的遭遇或处境,早已经存在于你我之间,只是还没有被“一件小事”引发而已。当托马斯崩溃的时候,我有一种梦魇附身之感,而男性的自私和女性的隐忍,同样带给我切身的体会。

    58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 爸跑跑

    1小时前
  • 绿豆酥
  • 推荐
  • 5/10。屁大点事折腾了两小时,节奏慢的接受不了。婚姻没有那么浅。可以赞美为“以小见大”,也可以批评为“匠气”。

    1小时前
  • 乍暖
  • 较差
  • 突然觉得不要结婚比较好

    1小时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