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看老电影了,没有字幕,那些有年代感的表达有些费解。
影片的历史情节总体上看还是较为真实的,尽管将时间架构在文革如火如荼的阶段,但为了尽量全面地表现总理形象,仍然特意使用了插叙手法,将巴黎求学、南昌起义、鞍钢生产、邢台大地震、中美建交等片段穿插其中,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波澜壮阔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总理传奇而操劳的一生。
和当下戏剧影视表演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主义”为主不同,那个年代的表演更像是布莱希特的“表现派”,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具有很强的“镜头感”,人物的表演痕迹很重。比如为了表现总理在思考,一定要让总理突然扭过头去,眉头一皱,这种人物心理外化型的表演虽然有“脸谱化”的嫌疑,但在历史剧中,确实无可指摘。
原以为影片中会避免直接出现主席的形象,但总归来说,主席的几次出现确实是情节脉络所必不可少的。
其中有个镜头甚为有趣。
主席在火车上请众干部“喝茶”这个镜头,莫名令人联想到《让子弹飞》开头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主席前脚说:我就不相信我们的军队能造反。后脚镜头一转,黑魆魆的山洞里几个人围着沙盘密谋炸掉主席的车列。(谋害主席可还行?!)
主席的台词也有些令人忍俊不禁,比如“有的人说我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屁话,一句就是一句。其实他一句都没听进去。”再如“你们不要搞‘’四人帮’,四个人搞在一起,不好。”…
影片快要结束时,泪眼朦胧中,忽然想起小学时的一个男生,在全班面前朗诵《十里长街送总理》这首诗,读完后哭倒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
最近,好像越来越多的人在怀念那个风云际会、枭雄争霸的年代,但我想,也许我们真正怀念的,是那个人人都怀抱着开创基业的豪情壮志的年代,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之下,流淌着的是真实的青春、真正的热情。这种精神是跨越时代,也无关国别的,具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使一个九零后的小男孩也会为伟大的消逝而痛哭失声。
“但是台湾的回归,总是有这么一天的吧?”
会的,会有这么一天的。
看到有位朋友吐槽了影片的飞机问题。这个说实话真是很小的瑕疵了。
这部电影的道具,可以说是变态级别的。
中南海,大会堂,305医院,都是实地拍摄,据说杨德中同志给了很大方便。
专列车厢,从铁路部门要出了原件,在东五环的环形铁路拍的。车厢是五六十年代东德送的。
开头的车里看外面造反派折腾,是在成贤街拍的,就是雍和宫西边那条胡同,里边不是国家重点文保(国子监、孔庙)就是大宅门。剧组真材实料一层盖一层地糊了整条街的大字报。
王铁成身上的中山装,部分镜头是原件(卫士长的收藏)。总理晚年身高据说169,王身高172,穿上很合身,一掏口袋,居然摸出块手帕。
王那时已经移民香港了好像,为这个片回来吃利尿药减肥,拼了半条命。
张克瑶(晚年毛泽东最好扮演者没有之一。中年最好的是唐国强,《长征》电影/电视剧两个版,《张思德》,壮年最好的是古月《大决战》系列)身上的毛巾浴袍,原件(湖南省委招待所的收藏)。张晚年瘦,浴袍里穿个羽绒背心。
本来想请古月演主席,古当时在拍大决战(国家重点工程),八一厂不放人,只好找退隐并且患病的张克瑶。张当年演《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化妆失败,恶评很多,从此心灰意冷不再演主席,而且中了风,是导演力邀他出山的。张形象不如古月接近毛,但是病容加上表演功力,其实某些方面更神似(类似唐国强的《长征》)。
影片中1971年总理汇报同基辛格会谈的情况
影片中74年总理去长沙见主席
高级摄影机八一厂也不借,最后据说是剧组自己找的渠道。
剧组经费很紧,国家没怎么出钱。那段时期大决战才是重点工程。剧组四处找钱,在某地拍摄,连宾馆住不起,最后住到附近一个监狱的招待所去了。
找不到演林彪的演员,来了个毛遂自荐的,导演一看,你不像林彪像徐向前,于是那人就留下来演了徐帅(电影版只有一晃而过的一个镜头)。包括乔冠华这种只有一两秒的无台词酱油角色,演员也尽量选得像本人。
最后林彪是剧组里化妆师王希钟演的。为这个把建国前就出道的中国电影化妆师太级别的颜碧君请出来给林彪化妆,然后林彪再给总理化,剧组感觉怪怪的。
(补一张图)
演叶帅的张云立是三几年上海滩红星张翼的儿子,和晚年叶帅很像,年轻时候也帅的很,《红日》里给张灵甫拿望远镜的副官就是他演的。
总理办公室,道具组照着文物画册复刻了福建军民用击落的美军飞机做的笔筒,和一堆人签过字的造总理反的大字报(那时期凡是进过西花厅的,上到叶帅康老谢部长,下到司机厨师警卫员,全签字了)。身边人儿一看,回办公室把原件拿出来,你们用吧。
(补图)
周看到孙案卷宗,拉开抽屉按铃叫人,一排十多个按纽,分别连着秘书警卫司机等人员,电铃是原件。
菊香书屋的线装书全在中央档案馆封存了,没法弄出来,只好去琉璃厂租了几架子书代替,但是沙发落地灯是原件。大字本马列这些细节也都做到了。
主席南巡见各地干部,贺龙骨灰安放,这些镜头里各地党政军领导都不是群演(气质不成),找的离休老干部(极个别是专业演员),车子也基本当年的款。
在西花厅拍片,邓大姐就住在隔壁。后来和剧组见面,对演她的演员说,看看咱俩谁更像。
很多台词都是按照回忆录用的原话。
总理在延安请县委书记土金璋吃饭喝酒,把拍摄时候已经是地委书记的土找来染了头发演他自己。土哪会演戏?看着王铁成想起当年眼泪就下来了,一遍过。
延安吉普车陷泥地据说是拍摄期间小意外,就喊老乡来抬车,据说是听说抬总理,来了一堆乡亲,王铁成坐车里就开窗户招手,给拍下来了。
在中南海雪中散步,据说也是拍着拍着突然下起鹅毛大雪了。
长沙见主席,问候完弯腰按按主席小腿是否浮肿,这种细节,是其他同类题材八辈子也做不到的。
国庆招待会,据说印了当年的酒标烟盒。总理董老叶帅一出场,群演集体进入癫狂如当年,剧组也进戏了,结果忘记拍与会人员面部特写了,只好事后补。
导演认为细节不够完美的只有一两个镜头。卫士长一般不坐副驾驶而是和总理一同坐后排,身子斜着当保护。但是补拍难度太大只好作罢。
所有的单位听说拍总理,都给开了最大程度的绿灯,剧组基本横行大陆,想拍哪就拍哪,想在哪拍就在哪拍。只有好像长沙一个部队单位,有座苏式老楼很有时代感,剧组想取个外景都坚决不答应,见到剧组就出来驱赶,只好作罢。
剧组路过中原某地,当地有段路修得有问题,一刹车就翻。于是当地有了个产业,路边埋伏好,见有车过来就突然出现,车翻了,自然有人出来收抬车费,有关部门过来收庄稼损失费(也许还有更恶劣的行为)。王铁成的车也翻了,断了肋骨。结果当地人一看是拍总理的,不敢玩了。
片尾特别感谢国航,是因为国航的总裁,跟了总理多年,一句话把剧组去日内瓦拍外景的机票给免单了。
————
补充一点,这个片子里,李德生同志、杨德中同志作为高级军官,穿65式军装,都是按惯例不扎外腰带的。
再看看《历史转折中的xxx》,耿飙贵为中联部长,带兵进驻广播电台,跟个战士一样扎条武装带,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8分。在中放。
很遗憾,其实还差20min没看完全片,但亲眼见到在电影史书背过无数次的第四代导演丁老爷子还是很值得纪念。
讲实话,如果不是在学校放映厅,可能自己永远都不会去看一部90s的主旋律电影。但相遇就是缘分,听完了30min的映前思想交锋,又看了2个多小时电影。丁导83岁了,但是思维还是很清晰,讲起自己拍摄电影的过程仿佛就在昨天。讲述拍摄过程中群众的激动落泪,仿佛瞬间置身于那个年代。
不知道是不是期待太高,还是放映版本问题,总觉得电影语言其实还比较幼稚。。
大量的轨道移动镜头拍摄对话,正反打很少,视听也没有设计的痕迹。但是据丁导说从场景、美术道具都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其实本片作为故事片已经具有了图像史料的意义。
最让人出戏的可能是全程环境声的缺失,动效也很弱,主要声音就是ADR后的对白,几百人奔走呼号的镜头,人声却出奇的小,让人有种莫名的疏离感。而从片中动辄几百人的群众演员和道具场景来看,本片并不是个小制作(丁导自己也承认影片拍摄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至少有4个摄制组参与拍摄),而90年代初的制片技术也不是没有环境音可以做——不谈同时期的香港电影,内地其实当时也已经拍出了《红高粱》这种视听惊艳的电影,《蓝风筝》和《霸王别姬》也几乎是同时期正在制作。所以从技术方面,特别是声音技术和视听设计,本片真的乏善可陈。
另外谈表演,可能是期待太高吧,总觉得王铁成扮演的总理虽然外形相似度很高,但总缺乏一丝伟人的气质和光晕。总理应该是复杂又迷人的、他一方面应该有超人的才华和智慧,另一方面应该有孩子般的娇憨和浪漫(丁导自己说曾在十几岁时与总理有过一面之缘,他形容总理眼神明亮,气质却像个婴儿)。其实从历史上看,总理的气质最难拿捏,本来对影片期待很高,但是演员的诠释太过于单向和片面,人物的复杂和立体性没有表达出来,比较可惜。
最后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其实是影片的叙事结构和节奏也有问题,很多闪回看起来很生硬。而且可能囿于制片年代的问题,很多人物出场并没有解释,今天对历史不够熟悉的观众甚至不知道出场人物是谁,更别提人物前史和历史语境了。而且叙事主线很不清晰,总体来看是依据时间线发展来编排故事,但是其中又依据逻辑添加了大量闪回。且不说近两年的“我和我的xx”这类新主旋律电影,相比“三战”这类逻辑完整、叙事主线清晰的主旋律影片相比依然落了下乘。这也是本片即使作为史料片在今天也不能够广泛传播的一大原因吧。(年代并不是借口,相比同时期《蓝风筝》的叙事,本片叙事逻辑混乱甚至不如一些纪录片。)
这个片子以今天的审查制度其实是完全不能上映的,影片很多剧情直接涉及了文革,对林彪和四人帮人物有直接的展现,甚至第一场戏就是总理在陈毅批斗大会现场发火护住了陈老总,很多在当时习以为常的场景和对白今天看来具有某种奇观性,饶有趣味。
将《逆光》作为方法的政治修辞,开片即揭示了一种由内向外的决然大胆的史诗视角。
红黄绿,黑白灰的配色,貌似浓墨重彩,又刻意简洁明快。在广角全景和特写凝视的反差对比基础上,有效地调用纪实素材和多媒体素材,貌似新闻简报(剪报)断章式的情节和层层插入嵌套的蒙太奇,几乎不漏空隙地实现了全景式缝合,不仅打破了线性的时间观,有机地拼贴而形成散点式写实长卷;更有意识地提供出多元坐标的开放式观看(评判)平台,以藏头去尾点到为止的笔法,将抽象历史观呈现为点线面相互关联的具象世界观,从而在写实写真的形式中承接了太史公式纪传体的史书传统。
基于内在视角,以个体形象侧写时代群像,超越主客观二分地用个人情感经验稀释脸谱化的意识形态标签。美国嬉皮士越过基辛格问道周恩来的段落可谓神来之笔,可惜《阿甘正传》没有回应。干校的李维新和几名护士等杜撰的角色,融洽地贯穿于真实历史的叙述进程中,润色出改革时期新时代文学的小说气质,所呼应出的可比《阿拉伯的劳伦斯》等世界电影的大片风貌,第五代显然力不能及。
以灾难和葬礼作为结构的危机叙事,将历史事件模型化,将历史经历建筑化,将遗容(病容)肖像和诸多经典(美术、戏剧、音乐)作品编奏为症候式的视听交响,建构起一曲响彻而横贯于从四五延续至今的时代奏鸣。
三小时的鸿篇巨制在各方面均做足了精雕细琢,几乎是中国影坛唯一的纪念碑,与其说是伟人传记,不如说是借电影为媒介投射于伟人的幽灵内部,以伟人为第一人称,见证一个旧时代的葬礼和一个新时代的迷茫。片头和片尾两组车窗外途经广场的移动画面,所囊括的是百年中国不得安息的动荡。在影片中段(下集开篇)的一个广角仰拍镜头中,当结束对为迎接尼克松访华而排练的军乐队时,《美丽的阿美利坚》乐声缓缓响起,总理忽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去,转身脚步迟缓,略做沉思,乐曲声一直延续到褶皱的放映厅幕布(尼克松访华纪实),反打镜头中,他看着银幕中的自己,特写中眼神疲惫而沧桑,放映机投射在他身后投射着闪烁的逆光,他衰老的容颜如同伦勃朗描绘的肖像画,七分光明,三分昏暗,如同20世纪的中国,一块在逆光中被挖掘的混沌而挣扎的玉石。
《周恩来》电影开头写到“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再回头重温这部经典影片,必定别有一番滋味。
影片开场周恩来坐在红旗轿车内看着外面。街头是喊着口号的人们,贴满大字报的墙壁,迎面驶来一辆立有毛主席像的大卡车,新中国最重要的两位领导人就这样出现在了观众眼前。玄黄的天色染遍地上的红旗。
阴阳相合,万物生长,中国新生......
一、履霜,坚冰至
——双脚刚刚接触到结霜的小草,就要知道凛冬将至
本片第一件故事是关于周恩来秘密转移贺龙的。总理对贺龙说:“ 朱老总的住处今天早晨被造反派翻了,我这里也很难保证安全。运动发展到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很难预料。我想这样,你们先到西山去住一段时间,地点我亲自去看过了。”此时仍处于运动的初期,虽然周总理说事情发展到什么地步很难预料,但是他已早早开始安排部署对于贺龙同志的保护工作,防范于未然,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一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这几人在一起干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如今周总理身边的队友所剩无几,只能苦苦周旋。那一句“等秋天我去接你回来”最终成为了一句未能兑现的承诺。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交代了当时这个社会的环境状况,第一个故事更加具体的说明了周总理当时所处境况的残酷与严峻。
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正直、方正、广大
直,《说文解字》解释“正见也。”一个正直的人是可以正视自己和正视一切的,周恩来去延安视察时问了当地官员这样一个问题“战争年代都没有这么贫困,现在为什么这么苦啊?”这个问题看似简短,却非常深刻。当周恩来说出这句话时他并没有看着官员,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前方,仿佛在自言自语。经济和文化建设停滞的原因总理肯定要比一地方官员更清楚,但周恩来并不回避这个问题,而且自己主动地提了出来。电影借助这个问题表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自我批评,直面问题,坚持真理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对于自我问题认识是极其深刻的,自我反思的能力是世界其他党派不可比拟的。
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周恩来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优秀的同志是不应该受到构陷与迫害的所以他说出“如果你们想抓陈毅,就从我周恩来的身上踏过去。”对待鞍钢的问题他说“生产是不允许破坏的,这一点上不容动摇”在当时波云诡谲,风起云涌的环境之中依旧能坚持自己,坚守国家的方针是多么难得的品质,所以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
大,广大包容。不论是对行为激进的红卫兵,提出无理需求的江青还是美国的嬉皮士周恩来都抱持着理解包容的态度。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中间出现什么样的事物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发现自己所走的道路不通向真理就需要及时的改正。
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饱含华美的文采,待时而发
周恩来的才华、学识、政治智慧出类拔群,但是在整部电影中却往往是隐而未彰的。观众观影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只看到了总理的辛勤,却鲜见其聪明才智的显露。
影片只有在周恩来回答嬉皮士科恩的问题时我们才能窥见其一斑。科恩在提问时突然发难,问总理怎么看待美国的嬉皮士。
周恩来说:“现在世界青年对现状有些不满,想寻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动时会表现为各种形式。这是可以允许的。”这样精彩的回答引起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四、括囊,无咎无誉——收紧袋口,谨慎持重
在历史的波澜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就连自己养女孙维世的真正死因周恩来也无法查明,这是何等的无力与悲痛。就在这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的历史进程之中周恩来没有大声疾呼,而是依旧勤勤恳恳,不辞辛苦的撑起这个8亿人口的家。
陈毅在批判大会后非常地不服气,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却要向那些要揪他的人低头认错,感到非常不满。周恩来对陈毅说群众发动起来难免有过火的地方,希望陈毅带头表态尽早让事情过去,尽早恢复日常的生产工作。他既没有过多的指责闹事群众的过分行为也没有抱怨陈毅的不配合。见陈毅越说火气越大,周恩来反倒不再说一句话,带上眼镜看起了他的文件。陈毅说了一通之后见周总理没有反应,也觉得自己做的有些不妥,答应他会回去写检讨。有些时候不说比说效果要显著。
五、黄裳,元吉——居尊位而能温文谦逊
慰问地震灾区邢台民众一事,开场便是一架直升机缓缓而落,这里的直升机一来可以显现事件之急迫,二来可以显示周总理地位的与众不同,从故事全局上来看亦可为后面的内容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周恩来一下飞机就迅速融入了涌来的群众之中,一同走进受灾一线,倾听百姓诉求,表示深切慰问。随后就在直升机前面,灾区现场,两块方砖之上振臂高呼,鼓舞当地灾民奋发图强,重建家园。晚上周恩来同百姓一同吃饭,吃到最后,还用一口干粮刮净了碗底的稀饭,其行为与身边的村民别无二致。去到延安考察时,他依旧吃的是抗战时期的小米饭。虽然自己身为总理,但周恩来依旧是人民群众的一员,不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着自己的中正本色。
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这部电影逼真的还原了周恩来的生活工作的场景,王铁成的演技也是令人震撼的,神态举止刻画的分毫毕现。对于周恩来的近乎本人的形象是这部电影令人称道的地方,它另一个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本部影片最大程度的描绘了九一三事件,让我们了解了周恩来在党和国家最危难的时候如何临危不乱,当机立断,稳定有序地逐渐掌控住局面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用六、利永贞
周恩来就如大地一般心系着亿万中国人,整部电影中的他一心恢复生产,改善民生,电影中各种故事穿插,但这一主旨贯穿始终。
周恩来就如大地一般虽广大无垠但位于万物之下,拖举着天下生灵。周恩来在被推入病房之际仍紧握着邓小平的手大声地说道:“做工作你比我做得好的多!”病危之时周恩来也不忘肯定、提携邓小平,把自己置于邓小平之下,确保这棵仍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小树稳稳地立在大地之上,护佑着他以后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天可以恣意的风云变幻,有时天朗气清,有时风雨大作。但大地不同,不论什么情况都要岿然不动,因为他的肩上是亿万万的人民。
这电影严肃悲愤到了境界,好像在啼哭,中国传记片翘楚。
建国60多年来,国际战略方向一直没有脱离他设立的框架。
虽然手法很老,但是细节很赞,也看得出是平心静气不取巧的作品。拍者用心,观者自然也尊敬。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更多党内斗争的片子……
太像了……太像了……到了一种甚至无法分清是电影还是纪录片的地步……王铁成的演技真的是震撼,一举一动、容貌神态举止语气步伐气度,没有一丝不是周总理本人,哭得撕心裂肺……
(7/10)当年的经典片子,也就那个时代氛围允许拍了。
在豆瓣目前对主旋律电影莫名的普遍低分的情况下,这部92年的旧作上8分可能说明了两点,一是片子确实拍的好,二是早年的豆瓣们打分还比较中肯。150分钟片长里有着太多的内容,烈士遗孤总理义女孙维世的惨死,对贺老总“待到平稳我去西山接你”,对延安地委干部“五年粮食产量翻一翻,只要我不死就回来看你们”,太平湖边问随从“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老舍先生投湖的忌日”。来不及,做不完,办不成,可还是心甘情愿耗尽了自己的生命。质朴和克制的表演,就如总理在贺老总骨灰前那将哭未哭,强忍嘴角抽泣一样,蕴含了深情,汹涌着历史的磅礴。一部遗珠,在学习强国等你。
学校组织的,当时老师们都哭了
一朝开济老臣心,十里长街送总理
无论怎么黑总理,无论别人说什么,他对他的国家和民族对得起这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学习……请您安息吧
加里.奥德曼的"丘吉尔",在王铁成的"周恩来"面前,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丁荫楠擅长人物传记片,他将故事范围缩小至总理的最后十年,由不同时空推进,主题与事件即可独立成章,也能根据人物视点串成一条脉络。好的传记电影正是这么做的,找到人物生命中的一个或两个时刻(两个可以辩证看),而不是全部。王铁成也运用他多年的修炼,掌握好了所有节拍、动作跟腔调,化妆亦功不可没,先有形似,再追求神似。这片其实还有一版250分钟六集电视版,方可见全貌。
十三四岁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一度哭到感冒,周总理是我整个少年时代最敬佩与爱戴的人之一 (另外还有鲁迅,杜甫和岳飞,不得不说小时候真的很刚)
看这部片子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史料哪些是再拍...
文革中的周恩来。开场三分钟妙极,从车子里看见的局部,恰好暗示了本片的结构。写人仍是从二三事原则,以小见大的典型报告文学路子;段落大都点到为止,闪回较多,感性而破碎。当然这种片子今天无论如何也审不过了,反派们戏份真的不少。视觉结构上很强调门窗台阶的权力空间,颇有看[雍正]的感觉
当周去世后,妻子邓亲吻他的嘴唇做遗体告别时我痛哭流涕~
虽然被剪辑的七零八落,但对比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时的创作勇气仍是石破天惊
我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完全忘记了是在看故事片,身心完全置入到情境当中。特别是王铁成扮演的周总理,浑然天成,达到了神与魂的一致,所有观众被深深感染,人民的好总理的形象成功地再现。我记得整个影院里一片悲声。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再现领袖人物最为成功的故事片,我认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我小时候看过这部电影,非常震撼,片头音乐沉重,悲怆而压抑,影片一开始就是在那疯狂的年代,周总理就像一艘满是窟窿的破船上的大副,心力交瘁硬撑着。这样的片子,2018年是拍不了了!
1、就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来说,根本就还没到拼智商的时候。同样的,就目前国内电影的质量,大多数导演根本还没有抱怨制度的水平或资历。2、至少从这片子的尺度来看,国内导演抱怨的审查问题基本都是个人水平问题,制度成了失败的借口。
拍摄于90年代初,主旨理所当然是反对dongluan,听说当时树上某只鸟给予了方便,未尝没有拿周自比之意。片子极有诚意,大量真人真物件出镜,特型演员发挥了得,纪录片气质爆棚。另,实诚到自相矛盾的地方也保留下了,前面说延安困难是因为政策,后面却又指出农业条件、农田水利等现实问题,还提了一嘴翻一番在全国也偏低,让人不禁想到“春风”之后贫富差距更甚。
周总理呀周总理,你可知道,你的人民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