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人,她很孤独,她的朋友圈永远都冷冷清清,她遇见你之后,她爱地很用力,她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都暴露给你,她爱你爱到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你身边,她会一天给你发十几条消息,她卑微得自然而然地因为你做着让她后知后觉尴尬的事情,她爱你爱到只把你放在第一位,只把你当做她的挚友,她做什么事都先为你考虑,她愿意让你教她怎么社交成为一个正常人。而你呢,你忘记了她的努力,只记得她千万条赞美中的批评和建议,你承担不起责任,你反倒说她是边缘人群,说她偏执,说她要吃点药了,你不知道你的爱是最好的解药,你不知道,她并不恨你不回消息,她恨你犹犹豫豫忽冷忽热,然而你都觉得理所应当。 新人导演拍片,看着属实舒服没压力。阿曼达啊,别人都说你自恋自大,我懂你的每一举一动,每一个神情。我希望最后我也可以和那个人,走出学校,在平等的关系中,同行…
“有时候你会觉得周六晚上孤身一人,只是因为他们无处可去。这种感觉几乎得到了证实,因为周六我也是一个人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去哪里,或者和谁在一起。”
《孤独的阿曼达》是意大利导演卡罗琳娜·卡瓦利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以堂·吉诃德式的怪诞叙事细腻呈现了两个“垮掉一代”少女的人生危机,借助女孩的友谊击碎现实生活的冰冷与伪善。主角由贝内黛塔·波尔卡罗利(《完美陌生人》)饰演,灵动诠释古怪少女的脆弱与坚强。该片荣获了2022年维勒吕意大利电影节评委会奖最佳影片奖,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亚洲首映。
“有时候你会觉得周六晚上孤身一人,只是因为他们无处可去。这种感觉几乎得到了证实,因为周六我也是一个人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去哪里,或者和谁在一起。”阿曼达最初的自白,已经坦然诠释了她的处境:孤独笼罩生活,时间无处消磨。闲暇之余三番两次地踏入影院,其实也是渴望新鲜事的发生,在生活中掀起一点波澜。她也努力过,比如约会了几个男生,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彼此拘谨得不知所措,最终只能是面面相觑,在最短的物理距离中沉默。所有关系的深入发展,都只剩下一人式脑海中的狂欢。比起与人面对面的相处,甚至不如站在一匹老马面前自在,那些能够同动物说出的心声,在人类面前却全部消失不见。
阿曼达不应被定义为“交友障碍”的奇怪小姐,这一形容并非恰当,毕竟“障碍”本身带有贬义,再搭上“交友”的前缀,就彻底臣服于“社交至上”的理念了。与其说阿曼达是不善社交,不如说是她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少对他人的好奇,这也是当代青年社交状态的真实写照。
为何一定要社交?马克思哲学或许会回复:“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但如果社会本身就是孤独的,那么人与人之间孤岛般的隔阂,是不是也理所应当地存在?尽管社交软件会帮助言语的交流,但大概率情况下,人们都只是在自说自话——多数时候沉迷于分享自己的生活,鲜有人关心他人大于自己。于是浅层社交代替深层社交,虚拟想象代替真实关系,养猫的人越来越多,结婚率也逐年暴跌。这就是现实。
阿曼达的孤独其实不源于自身,而是来自外界的施压。“你应该跟更多的同龄人交流”,长者过往的经验总要牵制着阿曼达的生长,这才是痛苦的根源。人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人也无法随心所欲,所以阿曼达要交友。于是她选择挽回与童年好友瑞贝卡之间的友谊——一个一年未曾出过家门、同样封闭的女孩。她好像是成功了,因为瑞贝卡打开了房门,接纳了阿曼达闯入自己的生活。
她们开始将所有的时间都耗在彼此身上:一起放鞭炮、绕着院子跑步,睡在同一张床上吐露心声,谈论那个酒馆认识的男孩。日子更迭的节奏居然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变快了,阿曼达被幸福冲昏了头脑,孤独似乎从未到访过她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第三人的出现、长辈的干涉,在所难免产生的争执,大刀阔斧地劈向本就脆弱的友谊,她们再度回归了自身。不同于《双姝奇缘》中的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也不存在《我的天才女友》那般带着占有欲的嫉妒和撕扯,阿曼达与瑞贝卡之间的感情类似于《去他妈的世界》中的“相爱又相杀”。她们是垮掉的一代,是迷茫的一代,也是孤独的一代。不渴求相互拯救,只是抱团取暖,彼此之间更像是一种同行并走的关系,陪伴是难得的珍贵。
孤独的阿曼达,无法融入正常社交的阿曼达似乎是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但随着剧情的展开,会发现里面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一丝怪异。对“濒死”的妹妹视而不见的姐姐,喜欢自己音乐老师的小侄女,不敢踏出房门的儿时玩伴,举止怪异的妈妈们,自我矛盾的心理医生。每个人都偏离所谓的“正常”,挤在无法认同我们的人群中荒诞的活着。 最深刻的一幕还是在仓库里,阿曼达和所谓的网恋男友隔着虚空互相凝视着,褪去一层层外衣,mentally undressing. 也只有在这一刻想象的安全虚空中,这个为了显示独立不愿让crush送自己回家的怪异女孩,才敢坦然剥离自己的外壳。 故事的最后,曾经连房门都不愿意踏出的女孩,穿着泳衣和雨靴与牵着马的阿曼达并肩走在大道上。正如她所说“我乐意”。乐意披着怪异的外衣,坦然接收人群的目光,因为我不在寻找“认同”。孤独的阿曼达也有了朋友,她还孤独吗?我也不知道,毕竟每个人依然批着自己截然不同的怪异外衣。
卡罗莱纳·卡沃利的电影由贝内黛塔·波卡罗利主演,她饰演一个反社会的20多岁的年轻人,与儿时的好友再续前缘。
如果不惹老人们生气,年轻还有什么意思?尖锐的异化无疑是时尚的意大利喜剧《孤独的阿曼达》的魅力所在。贝内黛塔·波卡罗里(Benedetta Porcaroli)饰演的20多岁的主人公长着一张铁板扑克脸,来自一个富裕家庭,她故意不参加社交活动,这一直让她的母亲恼火。
一开始,导演卡罗莱纳·卡沃利(Carolina Cavalli)在描述阿曼达(Amanda)的社交孤立时,表现出了一副狂妄的面无表情,你可能会恨得牙痒痒。
立体的光感也是如此,它让影片看起来非常有观赏性。可以看出来的是,从2010年代的希腊“怪异浪潮”到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挑剔之手,这部电影从他们汲取了丰富的电影知识。
但是坚持下去,缺点就会逐渐消失。
首先,《孤独的阿曼达》播放的时间越长,这个形象就越像一个比安德森的全部作品塑造的形象更古老的来源,也越不那么过时,例如1971年的那个独行客故事《哈罗德和莫德》(Harold and Maude)。
但是,当病态的年轻小伙子哈罗德在一个热情的八十多岁老人身上找到了救赎时,阿曼达试着和另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年轻女人在一起,这个女人更糟糕,可能是她唯一的童年伙伴。因此,她开始了一场激进的尝试,试图和她重新交朋友。
其结果是,这部电影最终变得与预想中的样子毫无相似之处:任何一部成人电影的及格分数。
#25thSIFF 来福士百丽宫。某种孤独的状态。
一个很空的人不知道怎么才能变满,很能relate
2023SIFF#积极投身工作是治疗精神病的第一步。
25th SIFF 11#最孤独的人最亲切,最古怪的人最可爱。非常喜欢阿曼达!
感觉是i人常态 我们i人就是会经常把社交关系搞砸 但其实别扭地渴望友谊、交流和倾诉
由一位边缘人格的自救行为发展为相互救赎,喜欢这个结局。俩人间冲突后流下的血液似乎都化开了她们多年沉积在血管里的栓塞。生机在身体里流淌,眼神里开始有了光,一切都开始鲜活起来。大刀阔斧得向前方走去吧!一如失去束缚后的老马般奔跑
欧洲人拍的美国青春片
全场观众都很喜欢的可爱作品,被威尼斯看过的学电影朋友推荐的。风格类似《天使艾米丽》,《布达佩斯大饭店》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乖张鸡贼充满俏皮话,轻松有趣。节奏把控和摄影都特别棒。很多无厘头有趣的对话。
韦斯安德森中的怪咖怪的理所当然 而阿曼达显然更接近普通人:总是忧心忡忡的皱紧眉头 会不断向别人确认 和我一起会不会丢脸呢? 很多时刻看到自己…比如在人群中不知所措 下意识地去咬手指 # siff 2023
非常萌非常喜欢。25岁人完全沉浸在这种稍带着些自恋气息的电影中…有预感会是本次siff最喜欢的一部。
做作的独立电影,故作特别和酷,反而非常土。人物和剧情毫无说服力,像个有钱又无知的毕业生作品。
#MCIB2022# 這部導演的處女作講述了兩個少女之間失而復得的友情。女主叛逆的狀態給我一種伯德小姐的感覺,沒有目標的她在迷茫中對抗著感知到的一切,一直叫囂著自己與其他人不同,也只是掩藏孤獨的說辭。少女煩心事拍得很不錯,但是我的問題和電影結束後導演問談里有個觀眾的疑惑一樣,如果少女們是十五六七的年紀是更容易立住人設的,但是已經二十五的她們還是現在排斥社會的狀態就會難以理解。導演還有編劇和作家的身份,期待以後她更多作品吧。
今年上影第一场。喜欢,感觉有些像英剧《去他妈的世界》,怪人明明很可爱,go and fuck那些世界的破规则👏🏻(ps:后悔没有喊一起发疯的朋友一起来看😟)
“十五六岁可以发疯 二十五岁了怎么可以” 累了 累了
可爱的女性友谊电影,女主的装扮是很典型的farfetch之类国外购物网站上常见的ITgirl搭配,尤其像Ganni这类风格品牌会出的穿搭。#2023上影节#
3.5 喜欢女导演拍的女性友谊。女主演长得有些像Daisy Edgar-Jones诶!
我的天才女友:)
#25SIFF# 个人特选开幕片。谁没有过这样的矫情/偏执/自闭/奇奇怪怪时刻呢。你无法想念从未拥有的东西拥有与失去都让你感到孤独
-0.5?在siff一众文艺片中值得更高分
#SIFF25@爱琴海红星很有意思的欧洲小品,有很明显只属于女导演的细腻之处。于我而言,这部电影的可贵在于,你要相信,就算你有病,就算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的,你也要走出去,只要走出去定会有人等着你,你定会找到你的应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