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2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3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4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5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6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3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4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5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6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7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8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9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9 20:38

    详细剧情

      米尔德雷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的女儿在外出时惨遭奸杀,米尔德雷德和丈夫查理(约翰·哈克斯 John Hawkes 饰)之间的婚姻因此走到了尽头,如今,她同儿子罗比(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饰)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一晃眼几个月过去了,案件仍然没有告破预兆,而警方似乎早已经将注意力从案子上转移了开来。  被绝望和痛苦缠绕的米尔德雷德租下了高速公路边上的三块巨型广告牌,在上面控诉警方办案无能,并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警察局局长威洛比(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实际上,威洛比一直隐瞒着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事实。因为这三块广告牌,米尔德雷德和威洛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但一部分影评看了让人心口堵塞

    恕我直言你们根本没看懂。

    说这部电影讲的是爱和宽恕。很好笑。

    这是那种最高级的剧本。它像上帝之眼,呈现人性的复杂和混沌,不给你直接的因果,不做道德的批判,是希望你在其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但很多人照不见自己的影子。还是保持了一贯的道德批判立场。

    电影全片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和台词。很多信息是交替论证、互相揭露的。就像在真实生活中我们不断认识一个人一样。而不是听到一句台词,就赶紧“哦,她不是个好母亲。”再听到一句,“哦,她也不是个好妻子。”“她坚持要抓凶手就是因为死前她咒了女儿。”不是这样看的。

    单身妈妈为什么单身?因为老公跟20岁的骚浪贱在一起了。但不好意思,其实那姑娘不是骚浪贱,顶多有点无脑,但却也善良。影片并没有把这个角色符号化,去贬低“小三”。实际上就连变心的丈夫也值得我们同情,因为他的确是不爱女主角了,如果把我们设身处地的代入丈夫的视角,我们也能找到不爱女主角的一大堆理由。比如她的暴躁,她的易怒,她的不讲理,她的强势,她的偏执。

    以上是我在另一个影评中看到的一段话。它促使我终于打开电脑写我这篇。带着很重的情绪。

    女主的丈夫,也就是死者的父亲,大概是本片中唯一不值得同情的角色。

    女主看似暴躁,强势,易怒,但是为什么?

    首先女主的丈夫对她有多年的家暴历史。

    在影片中女儿质疑女主曾带着年幼的自己和哥哥酒后驾车,女主说,只有唯一一次。女儿立即打断:果然有吧!她没有耐心听完母亲说话。就像很多观众一样。母亲接着喃喃的说,那一次是你父亲把我打到动都动不了——

    父亲曾是警察,这是很有趣的一点。他在第一次出现、找女主谈判的时候显现出了很敏捷的身手——虽然是用来打老婆。他在一眨眼不到的时间里,掀翻了桌子冲过去掐住了女主的脖子,把她按在了墙上。而儿子立即拿起菜刀架在父亲脖子上,要他放开母亲。所有人都非常“熟练”,对这一切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显然这是经常发生的一幕。

    联系一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新闻,你该知道从家庭暴力中逃脱是多么困难。尤其是丈夫还是暴力机关工作人员,警察。

    女儿安吉拉,是令人同情的受害人。除了是受害人,生前她是什么样的女儿?从女主的口中提到,她经常和朋友一起抽大麻。哥哥说,“如果你能不要老是像个小贱人。”小贱人原话“cunt”,大家可以去查一下这个词感受一下它暗示了什么。

    安吉拉的母亲确实对她态度不够柔和,但她是个很乖的女儿吗?不是。

    安吉拉像是美国电影里典型的叛逆期少女的形象。这种形象在很多电影里都有出现。好些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字忘了,里面父亲有一段喃喃自语的台词:女孩,小时候像个天使,等到长到十四五岁,突然之间,boom,她们身体膨胀起来,大脑也塞满了你弄不懂的东西,父母变成仇人(大致这样)。这类形象如此之多,我认为可能一定程度上代表美国对自由文化的一点反思。

    女儿抱怨母亲,生前曾打过一次电话表示希望搬去父亲那里,但这不代表父亲其实比母亲好。远香近臭这个道理很浅显了。而且,什么样的母亲会比一个会家暴妻子、与十几岁女友同居的父亲更糟糕?

    安吉拉惨死,最坚持找出真凶、为她感到悲痛的是母亲。其他人都如常继续生活,甚至为了不那么难过希望尽快忘掉这个惨案。安吉拉和母亲的矛盾,并不只是母亲单方面的问题。剧中有对母女关系的反思,母亲的态度过于强硬,女儿的桀骜不驯、对母亲缺乏理解,都是很明显的。

    女主角,是一个从多年家庭暴力中逃脱、独自抚养两个儿女、然后女儿被奸杀找不到凶手的母亲。你看到的是经历这一切之后的她,然后你说,她强势、偏执、不讲理、不可爱,丈夫不喜欢她理所应当?

    也许她有点张牙舞爪,可她生活中的哪一部分,不是需要这样才能坚持?如果她不是这样的人,她的人生早已沉沦。何况,她其实是那么弱小,哪里有真正的爪牙?

    电影要表达的不只是宽恕。剧中那句“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是在最讽刺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说话者,也就是前夫的小女友,根本不知道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前夫烧掉了女主视为心血的广告牌,这一做法是卑劣的,他作为死者的父亲,甚至不如刷广告牌的工人,一个陌生人所表现出的同情心。如果一定要说,不如说这部电影呼吁理解。

    这个理解,包括你对他人的愤怒的理解。

    很容易联想到江歌案。

    在江歌案中,江歌的母亲最开始在网上得到很多声援。但后来,当她不依不饶、坚持要凶手得到惩罚、每天在微博上表达对爱女惨死的心痛和愤怒时,开始有人讨厌她。留言攻击她。

    这个社会同情受害者——直到受害者表现出强硬。

    这同样是本部电影要表达的点,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忽略,是因为他们很少真正代入到受害人的身份当中。他们始终是看客,可以散发同情,但有限度。很轻易就翻脸,认为受害人现在有点过分了噢。

    但从没真正想到,受害人到底真正经受了什么。

    女主和她的丈夫,对死去的女儿的情感是不同的。一个是早已有了年轻的女友,且很少和女儿生活在一起的父亲。一个是独身把女儿养大的母亲。说一声move on当然容易。但如果你是女主,尤其你是死去的安吉拉,你还会这么想吗?你还会认为大家应该尽快的忘记你,应该宽恕,应该move on吗?

    很多人,都看不惯强硬的女性角色。不管她的做法对不对,强硬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这些人包括剧中警长的朋友牙医,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想要教训一下女主。包括那个疑似强奸犯的军人,他曾到女主的店里卑劣的恐吓她。包括女主的丈夫。也包括现实中的很多人。

    但这个女主,其实是从苦难中爬起来的人。她抵抗了家暴,独自抚养了儿女,承受了丧女之痛。她必然是有极其坚毅的性格才能做到这些。

    她并非性格粗暴。剧中最开始,在与广告公司谈广告牌的事情的时候,她站在窗前,轻轻的把一只翻不了身的虫子翻了过来。她的脸是如此温柔而充满怜悯。这一幕,可以说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在刷广告牌的时候,她对着突然出现的小鹿说的话,温柔而悲切入骨。一个绝望但不得不保持坚强的伟大母亲。让我在电影院泣不成声。

    警长忽然吐血,血喷到她脸上,她的关切是真实的,发自内心。她呼叫医生,跑出警察局,我相信在那一刻,她也打算不再逼迫警长。但是后来警长自杀了。你我都知道这其实和她无关。而她承受了许多后果。

    她曾被下流的军人当面恐吓。我相信如果你是女性,那一刻你和我一样,和她一样,感到极度恐惧。事实上一个女性在那种时候是多么渺小,我们都亲眼看到她怎样轻易地被丈夫按在墙上掐住脖子,如一只蝼蚁。

    她一直选择坚强。选择不放弃。有时候她用力过猛。有一定的以暴制暴倾向。但同时,她身上有非常美好的光芒。

    她非常得体。具有很好的幽默感。冷静。聪明。坚强。善良。

    在对她进行评价之前,请真正想一下,她经历了什么,正在经历什么。如果你是她,你能不能做的更好。

    再来谈爱和宽恕。


    这里是一些后续补充:

    为什么我说这部电影不是讲爱和宽恕。

    如果你说它讲的是爱和宽恕,那么就等于说认为女主角前面立下广告牌的做法是错的,放下仇恨才是对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最先的做法不一定错,最后她也没有放下仇恨——她拿起了枪,但找不到真正的凶手,又犹豫罢了。

    我一再强调这部电影的因果是混沌的,因为这就像生活。每件事的行为后果是不确定的,有随机性,同时被很多因素左右。你想做好事,结果可能导致坏事。你伤害了别人,不一定受到惩罚。但你最终受到惩罚,却可能是因为你想做一件好事。

    因此它不是简单的批判什么而赞美什么。而是一种对生活和人性的展示。

    女主角后来意识到她做错了一些事,但这代表她前面做的事情都错了吗?代表安吉拉的死是她的错?代表她一开始就不该竖起广告牌?

    不代表。

    全片中较为智慧的角色是警长。但就连他,也在死前开了一个玩笑,一个有点残忍的玩笑。

    他为女主支付了下个月广告牌租金,多少是为了让女主在他死后承受一些责备。换句话来说,他不是不气愤的。这气愤当然也是合理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他是在帮助和支持女主。警长死了,会有新的警长。广告牌还在,警察局就有压力。就不能忘了安吉拉海耶斯的案子。

    换句话来说,在他死前,他已经和女主达成了和解,他们互相理解了彼此的处境。只是蒙着眼的观众看不穿罢了。

     2 ) 《三块广告牌》的剧本有哪些巧妙的设计?

    欢迎关注我的WeChat订阅号

    朋友对我说,看完《三块广告牌》能感到这是部好电影,但是具体好在哪里始终说不上来。我解释说,这部电影惊艳到我的有两个部分:一是爆发力十足的剧本,二是演员们层次丰富的表演(奥斯卡最佳女主最佳男配实至名归)。马丁•麦克唐纳很懂怎么样把荒诞的小细节加到台词里面去,让故事的正面冲突充满戏谑意味。然而不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大多可能正是感到剧情过于戏剧化,接踵而来的情节急转弯让人累到窒息(虽说是无巧不成书,但哪有这么巧的啦)。

    首先想聊一聊的是让我感到熟悉的场景设定。

    《三块广告牌》对于场景的设定很有代表性,这个虚构的密苏里Ebbing小镇轻而易举就把我拉回到当时读书所在的美国南方小镇,其中的建筑风格和街道布局都让人回忆联翩。移步室内,我们可以看到警局办公室、小广告公司办公室、医院、礼品店、酒吧以及角色们的家,这些场景和现实非常贴合,让人产生很强的代入感。

    影片有出色的演员阵容,有出人意料的剧情,有对人性中愤怒、冲动、正义和爱的挖掘,看完之后在脑海里面检索三秒钟,的确没有找到这一年还有哪一部我看过的电影可以把它比下去,所以《三块广告牌》在大陆上映的时候我挤出时间去电影院又感受了一遍。既然要找一个角度来讲一讲《三块广告牌》带给我的惊喜,那不如借着马丁•麦克唐纳优秀的台词设计扒一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第一步我先把电影剧本扒出来通读了一遍。

    影片中的人物都操着一口浓浓的美国南方腔调(这在美国常见的刻板印象中是poor-educated和智商不高的象征,也算是充满地域歧视意味的偏见之一),说话习惯省掉某些连接词,话语里偶尔夹杂着语法错误,并且使用大量俚语,想必马丁在运用对话和独白塑造人物形象这个过程中下了很深的功夫。尤其值得关注的是Dixon这个角色,他的语无伦次(不愧是最佳男配,演得很自然)让人觉得这个警探在中国恐怕会很难通过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


    下面是我非常喜欢的原台词(依故事线排序)

    1

    警局(此时广告牌刚被挂上)

    Dixon的人设是粗俗、愚笨、歧视黑人和同性恋的南方红脖子,对妈妈的话唯命是从。作为一个因为警校期间英语考试不及格而留级延毕的屌丝警察,一方面说自己的母语连舌头都捋不直,一方面却在这里和同事玩文字游戏。

    A simple question shouldn’t be counted as defamation.

    Dixon在这里抖的一个小机灵也是这部电影第一处punchline.

    学到一个新习语 fly off the handle:

    短语来源

    handle在这里是斧柄,斧头则暗指暴走的这个人。

    (除了be pissed off, lose one’s temper, flare up以外的新表达)

    2

    Mildred接受采访

    广告牌就位之后的一段采访。Mildred第一次完整陈述自己租下这三块广告牌的目的:我女儿Angela在七个月前就在这条路上被先奸后杀,然而我认为警方把精力全部耗费在虐待黑人上了,没人关心我女儿这桩实实在在的案子。所以我觉得这几块广告牌可以帮他们集中一下注意力。

    当被记者问到为什么矛头就指向Willoughby警长时,Mildred表示这件事总得有一个人出来背锅对吧,既然Willoughby是警长,那就他了。

    此处习语 the buck stops at sb. 的来源

    buck在此正是指责任,Mildred毫不避讳地当着电视机前的观众把锅扣在了Willoughby警长头上。

    3

    弄伤胖牙医后,Mildred被传讯到警局

    这一段对话发生在警局的审讯室里,虽是Mildred被传讯,但对话看起来却像是Dixon正在回答Mildred的审问。结合前一段剧情,在台球室里Dixon向Mildred老老实实回答和妈妈约定好12点之前回家的桥段,看上去Dixon的确是一个不敢在Mildred面前喘一声粗气的Mama boy.

    “别用那种眼光看我,如果你把我局里有种族歧视的警探全部开除掉,最后只留得下三个——留下的还全都会歧视同性恋,我也没办法”

    4

    Mildred, Wife-beater型前夫,儿子

    “噢,嗯,我有一点想上个厕所,但是如果不方便的话,好像是不方便,是吧?我感觉不是很方便,我可以憋着,没关系......”

    这是Mildred前夫的19岁现任女友在电影中的第一处台词,出现在Mildred与前夫发生争执被掐住脖子同时儿子Robbie把刀架在父亲Charle脖子上时......这也是整部电影中我最认为戏剧效果最强烈的笑点担当,这个“浑身散发着动物园屎臭”的19岁傻女孩儿嘴里蹦出的每一个词都散发着尴尬的味道,但却让三个人烧到999℃的紧张局势瞬间降到冰点。

    5

    Chief Willoughby的两个女儿

    剧情推进到Willoughby警长自杀的当天,他带家人去郊外并打算给妻子女儿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在带着妻子去草丛里面亲热之前,为了让女儿们乖乖待在原地不乱跑,说了这一番鬼话:不许离开这条铺好的摊子,不许把鱼竿戳到对方眼睛里去。

    这些话语在影片中看起来非常平凡,就是一个平凡的爸爸平时为了让子女们乖乖听话编出来的那一套东西。但是设想一下说出这番话的人当晚就将自杀呢?他写好了给所有人的离别信,把一切都打点得妥当之后,在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对女儿们说了这番过家家一样的话。向女儿们交代完毕以后,Willoughby拿着酒和毛毯,牵着妻子去了草丛深处。这个细节对塑造Willoughby的人设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表现出的一方面是他在面对死亡时的勇敢、镇定,也体现了他在生活中是一个耐心的父亲和一个有担当的丈夫。

    6

    夫妻俩最后一次调情

    妻子对Willoughby撒娇,回味在野外亲密的行为,夸奖Willoughby. 警长问道这个夸法是莎翁哪出戏里的吗?妻子:“笨蛋,是奥斯卡·王尔德写的。”从最后一次安抚女儿们睡觉,到与妻子最后一次调情,这一段温情的镜头充满伏笔,Willoughby警长的确为妻子女儿留下了一天最美好的回忆。就连最后在马厩旁自杀之前,Willoughby也不忘为家人着想,给自己套上黑麻袋。

    7

    Willoughby在马厩旁自杀

    Willoughby写给妻子Anne的信。文字之间充满理性且坦然,一边乞求妻子的谅解,一边尝试让气氛变得轻松一些。

    我知道你可能会生我的气,甚至恨我,但请不要这样。事实上我选择今天结束我的生命,不是在逃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一种勇敢。当然我不是说敢于面对一颗子弹的勇敢,接下来几个月的病痛肯定是比这一瞬间痛苦一万倍的。我所说的勇敢是指,在权衡了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活之后,我不想从你眼里看到对我日渐消瘦的身体的叹息,我不想用你对我最后的回忆是充满怜悯的来交换和你每天早上一起醒来,来交换和孩子们相处的最后的时间,我不想这样。其实我们并不是孑然一身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孑然一身地离开,相反,我们都一直被陪伴着,我很感激你的陪伴。你不可以忘记我们度过的最后这美好的一天,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我希望你记得今天我们在野外亲热时的样子,什么烦恼都抛之脑后,多好,你要记得你喝醉酒以后倒在沙发上开的王尔德的cock玩笑。哈哈,对了,我觉得女儿们肯定在我们走开以后有作弊。记住,我永远爱你。

    8

    Dixon在警局里读信

    一个猜测,不一定对。

    之所以有朋友因为过于戏剧化的情节而不喜欢《三块广告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段突如其来的高潮转折。Willoughby自杀时矛盾第一次升级,Dixon将广告牌负责人Red扔出窗外时矛盾第二次升级,Mildred在警局纵火的剧情本应按照上升趋势,将矛盾推至巅峰,没想到冲突却被一封信给化解。Willoughby写给Dixon的这几句话的确透露出一股“主打反叛主义的黑色喜剧被勒令加入主流元素”的味道,好端端的一个粗俗、酗酒的种族主义者就这么轻松地被反转成了爱和正义的化身。这么一个突如其来的剧情急转弯确实容易不受人待见,但对于演员本身表演层次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Dixon接下来的表演需要做到非常细腻,非常具有说服力才可以不毁掉整个剧本。

    9

    Mildred在餐厅与侏儒约会时偶遇前夫

    “Anger begets greater anger” 也算是《三块广告牌》的半个中心句了,是整部电影下来给我留下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台词。Mildred不相信这个19岁动物园屎臭女孩儿措辞这么考究,所以半开玩笑地反问了前夫一句“她真的说出begets这个词了?”

    接下来在与侏儒约会泡汤之后,Mildred提着一瓶酒来到前夫桌前当面问了一遍这个19岁女孩儿,没想到对方非常饶有兴致解释了起来:“噢,是我说的,不对,不是我说的,我从书签上看来的,是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的书签,讲小儿麻痹症的,不对,好像是马球,还是麻痹症来着,就是有马的那个词,哦,马球。”这个傻白甜人物的存在给整部电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电影结尾的部分是Mildred和Dixon双线剧情并行,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朗,但主要矛盾仍然没有解决,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尾。


    《三块广告牌》是不是一部将会成为经典的电影?

    “I guess we can decide along the way.”

     3 ) 《三块广告牌》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和山姆·洛克威尔等人的表演有哪些亮点?

    我只知道山姆扮演的有些种族歧视提到妈妈就没了底气的甚至有点傻气的警察,在听到警长自杀消息到讲广告商扔出窗外那一段,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泪点。

    后面耿直的酒吧取证,更是有些英雄主义。

    最精细的表演,山姆对着镜子泪水混着自来水那一系列表情心理展示,到位;妈妈在灭广告牌的火时,对着不断劝说的儿子绝望而愤怒的喊出他的名字时,还有在厨房怒怼牧师时……心都有被揪起来。故事说不上有多天马行空,但确实很精细,演员情绪表演都太到位了,没有大哭大笑的情绪化,却都很有力量。

     4 ) “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为什么他们要怼天怼地怼空气?

    休假归来,开始撸稿!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或者“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放在本片中很合适

    很早以前就看了这部电影,电影公映的时候又刷一遍,很简单,《三块广告牌》是我2017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去年看的)。放眼即将到来的奥斯卡,虽然作为“胖陀螺”的粉丝,很希望《水形物语》能收获大奖,但对于“最佳影片”这项,我还是投给《三块广告牌》胖陀螺一定要拿最佳导演哦!)

    因为这是一部非常难得好电影,精彩的表演,精彩的剧本,近乎完美的情绪刻画,太难得。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戏剧导演出身,是一位天才。

    首先来说剧本,《三块广告牌》无疑有着一个极佳的剧本,关于“好剧本”的定义是什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绝伦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就像《三块广告牌》的故事,其实就很简单,就是围绕一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暴怒老妈的故事展开,但一路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五味杂陈”,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拍电影并不是简单的给你讲一个好故事,否则跟听评书、看小说没什么区别了。

    这部电影好在什么地方,其实很难用语言归纳,只有看过才会觉得好。

    简单形容来说,通篇在静谧气氛下的难以言状黑色幽默,对于受害者的悲凉遭遇和行凶者的愤怒,以及角色所表现出来种种离奇行为的荒诞,让电影风格阴郁,又始终保持着让人感到孤独的忧伤,最后却让人心软,透露着些许的温暖,这是镜头和剪辑的功劳,一部电影占全了五种情绪,这才是难得的地方。

    (本文将角色名字全部省略了,用身份代替,比如母亲、儿子、警长、警探等等,我写得也轻松,大家看得也方便)


    偏执的他们

    电影中的几位角色,都很偏执。包括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母亲,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警探,伍迪·哈里森的警长。乃至广告小哥、“小恶魔”那位角色、母亲的儿子甚至死去的女儿,所有人都很偏执。用俗话来形容,就是“犟”,钻牛角尖。

    失去女儿的母亲,凶手至今未缉拿归案,一怒之下迁怒于警察,三块广告牌红底黑字,以质问的语气去怼警长,一时间小镇炸了锅。首先跳出来的就是警探,因为如果警长平日里风评不佳也就算了,可恰恰警长貌似平日里还比较得民心,而且还身患绝症,由此便开启了电影第一幕的故事。

    第一幕故事,其实跟凶案的推进关系不大,就是看母亲跟警察互怼,以及跟站在警长立场的群众互怼,比如倒霉胖牙医,直接被钻透了手指‘而探员则每天吊儿郎当,也不见他办案,上班看漫画,下面作威作福,就是不务正业。

    在这样的情节安排下,该片对观众的情绪调动,已经初见成效。有的观众会觉得这位母亲太不讲理,怼天怼地怼空气;也有的观众当看到当地警察如此形象,也难怪破不了案。

    这一幕,母亲、警长、探员这样的三角关系,维持着一个“和谐”的体系,警长充当双方的缓冲带。当警长自杀之后,这样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警探将广告小哥从窗户里扔了出去,广告牌也被来路不明的人烧毁,母亲进而烧掉了警察局。这是第二幕的故事。

    警长自杀前一夜之间的三封信,不仅仅成为故事的转折点,更对第一幕的人设,进行了相应的补完。


    孤独的他们

    为什么他们都很偏执,是有原因的,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

    当我们以为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女儿不惜怒怼警察局,当我们以为这是一位不务正业的探员,白人至上警探,电影中段我们才发现,母亲不完全是一位“好母亲”,警探也不完全是一位“坏警察”。

    女儿的出走是因为母亲所致的,母亲与她争吵,并在女儿离去前诅咒其“我希望你被强奸”,结果一语成谶。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家庭不和。母亲长期受家暴影响,进而变得偏执,或许也是她本身性格有问题,连女儿都要离他而去搬去跟父亲住其前夫,以前也是一位警察。

    看到这里面,观众大概明白了,母亲之所以这样偏执,还是由于内外因结合缘故。她很自责,没有尽到一位母亲的责任,间接促成了女儿的死。她也恨警察,有警察未能及时破获案件的原因,也有前夫曾经是警察的影响,还有小镇中警察的整体形象问题,才导致她用“三块广告牌”点燃了矛盾的导火索

    而警探的行为,基本上代表小镇警察的整体形象。吊儿郎当、种族歧视、虐待黑人,招致大众不满。回到家中,这位还跟着老妈生活,是一位无所事事的宅男(并有着轻微的恋母情节),还讨厌同性恋。

    如果说前半段这位作威作福,是因为有着警长的“庇护”。但警长死了之后,新的警长竟然是一位黑人,就连平日里熟悉的警局都变得陌生了。多方原因之下,促成了他的暴走。

    施暴的对象,就是广告小哥,一方面广告牌事件这位也有“功劳”,另一方面,小哥是个同性恋。

    说白了,母亲与探员,他们都是孤独的。他们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因为孤独产生了偏执的行为:

    没有尽到母亲责任的母亲,失去女儿后的孤独,让她偏执的完成了“三块广告牌”。

    没有尽到警察责任的警探,失去警长朋友的孤独,让他偏执的出现了暴力行为。


    圈子文化

    是什么让他们孤独,还是在于“圈子文化”。

    实际上,这也属于乡镇文化,就像电影中展示的那样,一个小镇,屁大点地方就那么几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有着历史传承问题。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密苏里州一个小镇。很早之前这里就是黑奴种植园文化的代表地,后来该州也是种族歧视的重灾区。2014年这里发生了一起轰动美国的大事件叫做“弗格森骚乱”:

    2014年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一名黑人青年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遇白人警察枪击身亡,评审团最后决定不起诉警察,随即引起了大规模的抗议和冲突事件。

    这起骚乱基本代表了密苏里州的问题所在:种族问题和暴力执法

    所以电影中警察的行为放置在这个环境下,是很正常的,甚至警探的老妈都在说要恢复黑奴制度。就像警长所言:如果你把所有有着种族主义的警察都开除,警察局估计就剩三个人了,剩下的估计还恐同

    ★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被前夫(前警察)家暴,他是无处申诉的,失去女儿后,她感觉孤独,变得偏执;

    ★而当警长死后,一名黑人警长入替,跟警探互相指责对方种族歧视,破除了当地的传统,让警探也是孤独的,变得偏执;

    母亲和警探,代表了失去话语权的小众群体

    当然也还与圈子格格不入的亚势力群体,比如同性恋广告小哥,被施暴;还有小恶魔饰演的侏儒,被嘲笑,他们也是孤独的。当小恶魔面对同样孤独的母亲表达感情时,最终也失败了,悲伤情绪溢于言表。

    而就像前夫的那位花瓶现任,身无长物,但就因为她是“圈内人”,才敢作威作福,用一堆大道理大肆嘲笑边缘小众群体。


    警长之死

    要说警长,可以说是全片中最偏执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个明白人

    他是圈子之外的,但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是全片中,唯一一位家庭幸福美满的人。身为警长,属下什么样、这个镇什么传统他肯定知道,他也想抓住坏人,但无能为力,因为这个圈子就是这样,乌烟瘴气。所以他一直想要逃离这个圈子,回到家中与妻儿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候,无奈这位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

    他选择了自杀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必要这么做,但他明白,只有自己的死(自杀),才可以破局,打破圈子内的既定秩序。所以警长之死的原因,一方面为了免受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他用这种方式要改变这个镇子的现状,所以他留下了三封信。

    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设定,三封信之后,一切都变了。黑人警长来了,警探开始尽责了,母亲也不再偏执了,为什么是这样呢?真的是警长之死让他们有愧于之前的行为吗?并不是!


    有原则的他们并不孤独

    其实熟读三封信的内容,就能明白,信件并没有改变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催化剂,真正完成变化的,还是在于自己周遭事物的影响。

    偏执也好、孤独也罢,终究还是有原则的。“原则”是马丁·迈克唐纳电影中角色的一贯特点。

    就拿我非常喜欢的那部《杀手没有假期》来说,这是马丁·迈克唐纳长片处女作,个人认为从故事编排上,要好于《三块广告牌》,但内涵不如本片深入。

    在那部电影中,再穷凶极恶的杀手,也是有原则的,要杀的人必须死掉,杀错了人就必须受到惩罚,所有角色的行动指南,都是建立在本分的原则之上,本片也是一样。

    ★尽管以前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但她还是一位母亲,她会为女儿的案件付出一切代价,怼天怼地,放火烧警局,这是一位母亲的原则。

    ★尽管以前劣迹斑斑一身臭毛病,但他还是一位警察,那份卷宗一直在他桌上放着,甚至要从大火中救下卷宗,为了偷得DNA还挨顿揍,这是一位警察的原则。

    而且,他们发现了,自己并不孤独

    母亲被找上门的前夫问责,儿子挺身而出,站在母亲的这一边,让母亲觉得,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离我远去,还有人为了自己,包括自己的儿子,甚至小恶魔。

    警探受伤后,跟广告小哥在一间病房,后者选择原谅了他,回到家中,继续跟母亲扯淡,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针对自己。

    假如他们依旧自暴自弃而没有原则的话,以上这些故事都不会发生,他们依然还是会孤独且偏执下去。

    所以依旧不难理解结尾之处,两位怼了整部电影的二人,一同座在车中准备去“复仇”的设定了。因为他们有原则,身为母亲、身为警察的“原则”,让他们并不孤独。

    电影第三幕,残酷的现状中,却有着些许温暖。

    整部电影,饱含着愤怒、失落、悲伤和孤寂的情绪,当然还有台词和情节设定中的黑色幽默,到了最后,却有了温暖。《三块广告牌》的故事,所有角色的动机和行为,都有有着前因后果,从而令观众完成情绪上潜移默化的转变。

    好比,这部电影在大部分时间里,用黑色的手法,让人感受到现实的绝望和冷酷,却在最后10分钟内,感受到了希望和感动。这才是好故事、好电影。


    “好人难寻”

    广告小哥看得那本书《好人难寻》,我看不少评论中都提到了,这里简单说下。

    这本书的作者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南方作家,带有美国南方文学的显著特征:浓厚的历史意识、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怪诞的人物形象。

    好人难寻”这句话原是圣徒耶路撒冷的西里尔的箴言,他认为通向精神生活之路必须经过恶龙,这些龙可能把你吞噬掉。所以奥康纳认为,通过暴力可以改变一个人,例如《好人难寻》中的沦落人就是这样。向陌生人施加暴行使许多“沦落人”表示了愤怒,但他们同时又对促使他们愤怒的根源无动于衷。该书其实描写了好几层现实问题,这部电影《三块广告牌》也是一样。

    回溯电影的故事,所有事件和角色转换都是通过暴力事件完成的,家暴、放火、施暴、甚至自杀。

    PS,山姆·洛克威尔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从当年《霹雳娇娃》里的大反派,《绿色奇迹》里的杀人狂,再到后来的《月球》中的复制人,外表一副痞痞的样子,但演什么像什么。

    其实这位当年是钢铁侠的第一人选,试镜效果极佳,导演乔恩·费儒铁了心让他演斯塔克,但档期这位档期调不开(当时他应该是在演《对话尼克松》),再加上漫威宇宙那边时间不等人,所以找了小罗伯特·唐尼,后来导演不死心,又让他演了《钢铁侠2》里的军火商。

    所以,如果当时他真的演了钢铁侠,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我觉得就凭这位的表演,肯定不会差),但起码会大红大紫,但也会失去演这些精彩角色的机会了(加入漫威宇宙之后,档期基本满了),福兮祸兮?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5 ) 《三块广告牌》的三个题眼

    “Violence is strangely capable of returning my characters to reality and preparing them to accept their moment of grace.”

    -- Flannery O'Connor

    引子

    电影一开始,麦克多蒙德饰演的Mildred Hayes走进镇警察局对面的广告牌租赁办事处,里面的小伙子正在悠闲地读一本书,这时镜头特意给到了书的封皮,“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好人难寻》)。我们由此被带进了一个“好人难寻”的小镇Ebbing。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是那本《好人难寻》的原著者,她作品里的荒诞与暴力和电影里的黑色幽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我看来,两位作者对暴力的态度才是解开这部《三块广告牌》的钥匙。

    除了奥康纳之外,麦克多蒙德和密苏里是我眼中本片的另外两个题眼。体会麦克唐纳片中的人物塑造和地点设置,尝试揣摩荧幕背后的“文本背景”,是我在看完《三块广告牌》之后更感兴趣的。

    一、麦克唐纳笔下的麦克多蒙德

    科恩兄弟电影里的常客,乔尔·科恩的结发妻子,麦克多蒙德算是当今影坛极少数能呈现Mildred Hayes这个角色的女演员之一。尽管老了二十岁,但和奥斯卡封后《Fargo》里的女警官Marge一样,麦克多蒙德一如既往地献出了精彩表演。她展现了Mildred的精干,果敢,和不留情面,同时也十分收敛和细腻地将这位单亲母亲在暴力背后的敏感呈现给了观众。“I know you didn't baby.” ——在问询室的激烈交锋中,身患重疾的老警长在动怒之处突然咳出血来,面对道歉(“I didn't mean it”)Mildred下意识的反应和答话刻画了这个人物“柔软”的另一面。

    如此“双面”的人物刻画在《三块广告牌》中是相当统一的。在有限的笔墨内,麦克唐纳试图把每位主角都包装成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观察的“戏剧”形象。他们或许不够完整丰满,甚至不够真实,但在“戏剧空间”里却相当生动鲜活。贯穿全片,导演并不试图让我们“浸润”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用“真实”感染人),而是通过特意安排的剧情桥段,对话,甚至物件,来交代每个人的历史和故事。满嘴f**k的老警长和他的书信与妻女,无为鲁莽的Dixon副官和他嘴边的老母亲,不苟言笑的“广告牌女人”和她家后山的秋千……麦克唐纳几乎在每一幕中都竭尽所能为我们呈现人物的某个“切面”,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终难以用一句好与坏来评判他们的缘由。

    诚然,麦克唐纳笔下的人物更像是“剧本里的角色”而非生活中的原型——“黑色幽默”本就不需要太贴近生活,但和往往更加荒诞和失控的科恩兄弟不同,《三块广告牌》全片始终都稳定在一个“可控”的剧情发展和情感空间之内。尽管和看科恩兄弟时一样,我们从头到尾都知道这是个虚构的故事,但在扎实的剧本框架下,基于对笔下角色的怜悯,幽默的穿插和音乐的串联,麦克唐纳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幅完全不同于后者的美学视野。因此,我宁愿把它和去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进行类比:肯尼·罗纳根笔下的Lee Chandler虽然“更接地气”,但同样是剧作家出身的他对人物情感的关注,处理和拿捏,对整个剧本平衡的掌控,在我看来也是麦克唐纳力图达到的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三块广告牌》里的三位人物都“十分守规矩”,这场表演的盛宴,到头来谁也没喧宾夺主。尤其是情绪克制的,全场都在用眼神和面部肌肉演戏的麦克多蒙德,支撑起了这个剧本在台词和对话之外的情绪和人物心理。台词出众的剧本就怕人物“干瘪”,表演出彩的人物就怕故事“内核”粗糙空洞,《三块广告牌》没有陷入这两个“圈套”,而麦克多蒙德实在是麦克唐纳最好的帮手。

    二、没有Ebbing的密苏里

    Ebbing是个并不存在的地名,而密苏里也并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拍摄地(影片完全在北卡的另一个小镇Sylva取景),它只是这个并不存在的故事的假想发生地而已。为什么非要是密苏里呢?

    也许是因为,三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福格森枪击案就发生在密苏里州(黑人小伙Michael Brown在未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到白人警官Darren Wilson射杀,案件的审判的边际影响波及到全国,而这也是后来一系列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争议的开端)。结合电影的故事设置,Mildred对Chief Willoughby咄咄逼人的问责,以及Dixon这个人物的编排,表面上看本片的“政治硝烟”不可谓不浓。

    但其实未必如此。通篇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并没有想把本片包装成一部“政治多么正确”的电影,这里有他对“暴力”的解读和态度的因素(下文会详述),也和他对Ebbing在剧本中的定位有关。回过头看,部分对话里提及的警察暴力和宗教丑闻并非影片着力讨论的焦点,而密苏里和Ebbing或许就简简单单是一座让麦克唐纳讲故事的舞台布景而已。和本就盘根错节的社会不公与族群纠葛相比,影片的视角更加“纯粹”,因为它更关乎人性本身的立体和“复仇心理”背后的矛盾,而非这个社会从上到下的不完美。麦克唐纳更愿意从微观入手,从“人本”而非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观出发,来讲“广告牌”背后的故事。摘掉了社会焦点这个“大帽子”,用剧本的编织而不是与现实的互文来为我们拆解人与人之间的愤怒和仇恨是怎样转化成整个村庄的危机和灾难,是我对密苏里和Ebbing这第二个题眼的理解。

    《三块广告牌》并非一部现实主义作品,Ebbing与福格森县之间暧昧的关联也不应成为过多探讨它社会意义的理由。虚构的Ebbing就如千千万万其他像Manchester-by-the-Sea那样的小镇一样:有波澜也有风平浪静,有熊熊大火也有茂绿的群山。形形色色的人在那里面对他们各自的命运,并坚持不懈寻找最好的抗争方式与妥协。

    三、奥康纳,暴力,与“恩典时刻”

    回到奥康纳。《三块广告牌》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导演对暴力的态度。麦克多蒙德,密苏里,这两个看似和暴力贴得很近的词眼其实还不足以撑起整个剧本的“内核”。顺着奥康纳这条线索,我们才进一步发现麦克唐纳的讨论重点——尽管荧幕上的“打砸抢烧”可真可假,但他在影片中还是旗帜鲜明地对暴力的正面意义进行了肯定。

    如开篇的引语所言,“暴力具有一种奇异的功效,它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我想,这正是麦克唐纳借Mildred Hayes这个角色想要最终传达的。也正因为这“奇异的功效”,在“暴力语境”下的麦克多蒙德和密苏里才有了另一种被阐释的可能。科恩兄弟影片中的暴力是无止境的无奈,是最终通向末日的你死我亡,是《老无所依》里哈维尔·巴登那冷漠的眼神,而这些都不是《三块广告牌》传递的信息。电影结尾,两个在全片中最势不两立的人物——Mildred和Dixon——携带着枪药在“复仇”的道路上缓缓停下了脚步,他们开始不确定是否还需要往前行, 因为最该与之和解的人其实就坐在他们彼此身边。

    如果说,电影刻画Mildred在复仇和妥协之间的来回反复是每个人在面对这样情形时反应的真实写照,那么从编剧角度上讲,麦克唐纳借表面上“Anger begets more anger”这个外壳去侧面阐述抗争和暴力的某种必要性,则是他在构思过程中最主观和大胆的一点。《三块广告牌》最大程度地包容了“以暴制暴”的哲学,它似乎在暗示,愤怒往往是和解的前提,有时更是通向和解的必经之路——影片中一连串的悲剧尽管残酷,但回过头看,没有这些事件的发生,Mildred和Dixon最终坐在一起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在科恩兄弟那般更决绝阴冷的“世界观”面前,我不知道这样的解读算不算温暖,但至少麦克唐纳想要表达一点,如果这个回避不了暴力的世界有尽头,那么它一定不是《老无所依》里的无助和悲凉。

    奥康纳在同一句话里还说,“暴力之所以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因为正是暴力让他们准备好接受恩典时刻(Moment of Grace)的到来。” Moment of Grace是宗教上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生命中那几瞬“圣灵显现”的时刻,在这一瞬间,所有过去的愤怒,仇恨,与自己和与他人的“过不去”都将被“翻篇”,心灵上的顿悟将重新把个人命运拉回“正轨”。在《三块广告牌》中,究竟哪个节点是这般Moment of Grace并不难找,但更重要的是,在全剧的框架下,我们看到愤怒和暴力本身在最终达成妥协与和解的过程中起到的必要作用。

    结语

    《三块广告牌》是一部构思精致的电影,这精致不仅体现在对人物“粗中有细”的勾勒描摹上,对影片整体节奏的掌控上,更体现在马丁·麦克唐纳对电影音画背后“文本空间”相当严丝合缝的构建上。这些都与他本人丰富的剧作经验密不可分。从这个角度上讲,电影整体偏“舞台剧”风格的叙事,对人的突出,对宏观社会现实剖析的刻意弱化,到头来都在全力服务作者理性看待暴力积极一面的视角和用心。不要过分解读片中呈现的一系列暴行,它们只是这个虚构的“文本空间”里用来讲故事的“棋子”。

    是的,Violence is strangely capable of returning Mildred and Dixon to reality and preparing them to accept their moment of grace. 在承认这是个像《狗镇》那样“纯虚构”作品的前提下,借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里表达的观点作参照,听着《夏日最后的玫瑰》,我们会发现《三块广告牌》还算是个十分精彩的故事。

     6 ) 当愤怒被释放后,人性舒展,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旅

    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这部影片肯定会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坐等打脸。 次等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二段,这是一部关于人性黑暗深处愤怒和恶被释放,袒露在阳光下的生命之旅,不是破案电影,也不是温情电影,如果抱着这种期待去观看,也许会有些失望。 整个电影是由一个完整故事和两个半故事粘合而成,这话有些绕口,举个例子,就是在你面前泥土地中并排镶嵌着两块砖头,一块完好无损,一块是中间已经断裂,分成两个半块。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2008年《杀手没有假期》中采用的是两条完整并列叙事的结构,在这部电影中,他叙事方式又升级了,让人敬佩不已。 故事女主角海耶斯的故事,我比喻就是一块从头到尾的完整的砖头,另外两个半块拼接的砖头是警长威洛比和警察迪克森的故事,这两个警察的故事在影片中一前一后与海耶斯故事交融并列,将叙事的宽度,张力做到最大化。 电影开头,是一片黑暗,然后雾气中的山野,慢慢镜头出现破旧不堪的广告牌。为啥要说这点,关键就是音乐,影片开头的音乐用的是《夏日的最后玫瑰》,前不久冯小刚的《芳华》中也用上这段音乐,难道这些中外大佬们都开过碰头会,集体怀旧?

    夏日玫瑰歌声中广告牌。

    先说说海耶斯的故事。海耶斯是一个美国普通小镇大妈,有两个孩子,在中国大妈集体跳广场舞不同的是,海耶斯特立独行,内心充满愤怒,和老公离婚,她前夫,气质尚存,没有中年油腻,而且找了一个十九岁的漂亮女友,“像屎一样臭的女人”(海耶斯原话,仅仅是因为前夫女友在动物园工作)。海耶斯女儿强奸被杀却一直没有破案,海耶斯内心的愤怒出现戏剧性的前提,她租下自己家附近的三块广告牌,把女儿之死,警局的无能的愤怒发泄出来,矛头直指警局的警长威洛比。 警长威洛比可是小镇上大家都公认兢兢业业的警察,从下属、神父和牙医对待海耶斯的态度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导演给他生活的镜头也是尽善尽美,美丽的妻子,两个可爱女儿。不幸的是,威洛比得了胰腺癌,能够活着时间只有几个月,于是他安排一次全家的美好的郊游之后,写下三封信后自杀。 警察迪克森是一个大块头却脑袋少跟弦的家伙,在警长威洛比死之前,他只是一个配角,威洛比死后,他接着开展自己的故事,和海耶斯的故事粘连接上。 我只是从故事结构来分析这部影片。 影片前半段,是海耶斯的恶对警长威洛比的善,人性之中的恶没有被善释放出来,是真我和被包裹的我之间的对话。 海耶斯恶和愤怒展现:家庭成员之间永远是粗口连篇。 细节一:女儿受害当天出门,海耶斯在争吵中诅咒她被强奸。 细节二:前夫找上门来,带着女友,两人一言不合就掐脖子干架,儿子也是熟练拿着刀子对着自己父亲。

    全家打架动作娴熟。

    导演仅仅是想通过愤怒来表达人物吗?我理解不是,他要通过愤怒之下看见人物的真我。 回应细节一:女儿死后,海耶斯独自在女儿床上沉思。 回应细节二:与前夫打斗一番,大家几秒钟收拾好桌椅板凳后,立马又回到正常的交流,其中还不免真情流露,虽然海耶斯有点不适应,瞬间抽回被前夫握着的手。

    十秒后大家温情脉脉。

    警长威洛比的美好展现:家庭成员始终是温情脉脉。 细节一:威洛比组织全家的河边郊游。

    警长一家最后的美好假期。

    细节二:威洛比与喝醉之后的妻子的调情。

    舍不得自己妻子,最后的谈话

    细节三:威洛比和两个天真的女儿睡前父爱。

    最后的父爱

    细节四:自杀前精心准备,不让家人看见死后惨状。

    不希望自己死后让妻儿看见惨状

    导演要通过警长表达的也许是精美的生活是虽然美好,但不是完整的人性,它是脆弱的,这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生活同出一辙。

    野餐美丽地方遗留变得肮脏的小熊玩具

    电影故事前半端警长和海耶斯之间有两次沟通,海耶斯和警长之间沟通不畅,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海耶斯的愤怒是心理学的真我,而警长更像是有保护层的社会人,警长释放的善是人的社会属性,两人频点不一样。 第一次站在秋千边,警长释放善意,海耶斯根本没有理会,哪怕知道警长得了癌症。秋千就是一个隐喻,在影片最后海耶斯与警察迪克森秋千的谈话完全不同,可以对比。

    警长和海耶斯对话,从构图看出,善站在道德制高点。

    第二次是海耶斯看完警长的信,警长帮海耶斯支付广告牌的费用,而海耶斯虽然有些感动,但是仍然悬挂着指责警长的广告牌,她心中没有完全接受警长的善意。 影片后半段,是海耶斯的恶对警察迪克森的恶,人性之中的恶对阵恶,是真我和真我之间的对话,人性的善意被释放出来,双方都得到解脱。 警察迪克森恶在片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将广告公司的小伙子丢下楼,将广告牌用大火烧毁。(此处感谢毛小惺朋友,他提出广告牌是由海耶斯前夫点燃的,我现在赞同这个的观点,上面的文字我就不修改了,具体请看评论区毛同学的长评,谢谢

    迪克森将广告小伙子扔下楼。

    海耶斯也是同样回应恶和愤怒,烧毁警察局。 然而,两人之间的恶分别得到救赎,这是没有条件的善的救赎。 警察迪克森烧伤后在医院看见同病房的被他打残的广告公司小伙子,他痛哭道歉,小伙子说到:“别哭,眼泪会让伤口更痛。”然后一瘸一拐给他递上有吸管的橙子,没有抱怨一句。

    透过纱布,迪克森看见无条件释放的善意。

    海耶斯烧毁警察局后,卖车的侏儒挺身而出,为她做了伪证,这也是没有条件的善。

    小恶魔保护海耶斯,做了伪证。

    恶和愤怒在释放出来,有人能够兜得住,警察迪克森和海耶斯的生命得以展开,双方都谅解对方。当然,警长威洛比的善(分别给两人的信),多少让两人回归一些社会人属性。

    在秋千上,海耶斯对着迪克森说到:“谢谢你。”同样的秋千边,海耶斯没有原谅警长威洛比。

    迪克森和海耶斯秋千平等交谈,远处三块广告牌。

    片尾,两人在准备追击心目中的嫌疑犯,海耶斯对迪克森袒露警察局的火是她放的,迪克森摇着满脸烧伤的头说到:“不是你还是谁。”他心中早就谅解海耶斯。

    我认为全片最重要的对话就是海耶斯对前夫话提出质疑:“愤怒真的可以成为更大的愤怒吗?”然后她释放出善意。

    海耶斯对前夫释放善意

    迪克森满脸烧伤,兜住海耶斯的恶。

    心理学中提到,人其实分为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人与人之间,就是在这几个层面中相互伤害,但是,当每个人都袒露出真我,双方就释放出人生之为人的本能中攻击性等世俗认为是恶的东西,兜住了,生命因此就打开了,生命因此而充满活力,我们常常看见恶语相加或挥拳相向的朋友下一秒就抱头痛哭,不能了解人性复杂一面也许就不是完整人生。

    导演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进入电影行当之前是英国直面戏剧的领军人物,这部电影就是直面戏剧精髓展现淋漓尽致。

    千万不要讲《三块广告牌》和单纯歌颂那些塑料花般的爱,催泪的美满结局的电影相提并论,不在一个级别,没有可比性。

    本片最重要的台词。

    该片中,虽然我很喜欢小恶魔,但是和《杀手没有假期》中侏儒雪中之死带来震撼和剧情扭转,这部电影中小恶魔作为配角,就好像只是一个配角,我看不出导演的深意。

     短评

    麦克唐纳真的太会写对白了,女主每次怼人都怼得很精彩(怼完神父全场掌声雷动hhh),而她怼得越畅快,就越有“一人对抗全世界“的孤胆气概;越坚强就越寂寞、越寻找就越绝望,这是属于小人物的日常英雄/反英雄瞬间,是麦又一次用十分擅长的荒谬口吻讲述了一个沉重的、很人性的故事。

    5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 3.5 电影咋看很酷,美国乡村天注定,被人欺负了24小时内一定要报仇。剧作也确实比较大胆,很大的梗就这样撂下了也不觉得哪不对。演员也都很好,还很好笑。但警长一封信道出了内核的问题:你们这样主要是因为缺乏善良友爱。这不对吧,如果这些红脖缺的真的是爱,一年前他们怎么会去投川普呢

    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太精彩了,实在想不到今年还有什么影片可以挑战。剧情音乐节奏摄影都接近满分,更可贵的是除了女主弗兰西斯的超水准表演之外,剩下所有演员的演出都精彩到可以颁最佳群戏。由于不妥协与不谅解所引发一系列悲剧,但是悲剧中更有合理的人性,戾气重的浪漫诗。从第一幕路过告示牌咬指甲就最佳女主内定了。

    9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 想到江歌之母。这一生我们会扮演很多角色,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兄弟,姐妹……但最执着而有力量的,却只会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

    14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 胖牙医十分可疑

    18分钟前
  • 克雷蒙
  • 推荐
  • 看之前聽到很多人形容為激進、憤怒、荒誕,但我卻只看到溫柔和哀痛。

    21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 我的情绪和观点在这100分钟里面不停地翻转和颠覆

    26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 蹦出一条小鹿这个必须减分了…而且还那么像CG做的…

    30分钟前
  • Sgt.Donuts
  • 推荐
  • 无关对错,他们只是执意的做自己,可我竟然被这两个近乎疯狂小人物深深打动,他们永远都像濒临爆发的火山,在一种不顾旁人的偏执中狂奔。出色的剧本与惊人的表演相得益彰,让电影里的每一角落都充满感染力。

    34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 老套的寻凶复仇故事讲述得如此生动,编剧值一颗星;情节似层层剥笋,露出的是七八个清晰、独特、复杂的人物,两个星给予出色的女主演及男配角;将视觉场面、音乐服化等手段与叙事有节奏的、完整地掌控融合起来,应是导演获得的一颗星;结尾高明的情节逆转和开放式,为这部电影赢得了最后一颗星。满分!

    37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 #Venice2017# 影后已出。真是教科书一般的好剧本,破了不少套路,人物塑造十分生动。再加上导演控制力很强,不乏幽默感,也有不错的社会观察。对仇恨与愤怒的探讨颇有与当下社会状况的契合点。

    42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 文本是精心算计的高级货,比较欣赏的是在黑色荒诞的分裂之下,底子维持暖色调的统一性,怒诉了分裂、残酷、暴戾的社会现状,却能够在微妙的社会感情上弥合现实状况的分裂,最高明的是这两者还完全没有违和感,这便是美国呀。

    46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 这部竟然拍得非常温柔,有点落寞和伤感,看完会被人的善良所打动。虽然确实有些天真,但还是好爱这样的电影,会让你很享受这个故事。当然,导演之前擅长的喜剧部分仍然很到位。几个演员都非常出色,女主和两个男配,写得好,演得更好。挺奥斯卡的片,应该能有斩获吧。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 本届奥斯卡主题——美国妈妈牛逼死了。《伯德小姐》《我花样女王》《大病》《三块广告牌》拜托把这几个妈妈凑在一起吧,光聊天吵架就行,比超级英雄联盟好看一万倍。

    49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 一晚上居然写了三封信!厉害了Woody叔。环环相扣,宿命轮回,错与对的双刃剑,比《杀手没有假期》更以小见大,提前预定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女主、双男配演技巅峰,群戏也个个出色,剧本无可挑剔,开放式结局令人唏嘘…“-你确定我们还要这么做吗?-我不确定。-我们可以路上慢慢决定”

    5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 今年两大最政治不正确电影之一(另一部是《凭空而来》)。愤怒是活下去的动力,怼天怼地才能内心平静,麦克唐纳用冲天戾气和负能量熬出一碗悲喜交加的心灵鸡汤。科恩嫂的表演太炸裂了,枯瘦的身躯下隐藏着滚烫的力量,全片仅有的一次笑容锁定奥提...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一直觉得马丁·麦克唐纳是继昆汀·塔伦蒂诺之后最有才华的编剧,他的剧本每次都是超高的难度,既有一流的编剧技巧又有严肃的文学性。他总是以黑色和荒诞的东西先爽到你,最后再慢慢的用正能量感动你,让你在残酷的生活里看到一丝人性的暖色。这次的人物塑造很厉害,最佳群像表演也是这个剧本的功劳。

    5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三块火一样烧红的广告牌,三个人,三封信。角色的面目都是逐渐清晰起来的,就像警局里前一秒两人还针锋相对,局长意外吐血,米尔德脱口而出一句“baby”,全片就充满那样意外又令人心软的转折。

    59分钟前
  • 张天翼
  • 力荐
  • 我对生活从无迷信,为何对女儿的诅咒却一语成谶?我以为世间应有上帝,奈何却被邪佞玩弄股掌。没人告诉女人在丈夫自尽后的一天该做什么,也没人知道母亲在女儿奸杀后的半生能做什么。在血色晚霞里涂上殷红的广告牌,它早晚会在烈火里被遗弃。幸好在斑驳之前,每个经过它的人都看过上面狰狞的字,正义。

    60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会怎么收尾,最后的出镇便是离开这个舞台——这个过度理想化的舞台,不管什么人干了什么事都不会被抓的小镇——如果是美剧的话,他们肯定会由于某种理由在下一集(季)中途被赶回镇里。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