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看了一些WG电影,包括《芙蓉镇》、《活着》、《蓝风筝》、《天路》以及《孩子王》。其中蓝和孩子王曾经看过,我在豆瓣标记着于2013年观于电影资料馆。人生中有一段时间是傍晚饿着肚子奔向电影资料馆,像是赴约那样的庄重,电影毕后坐47路回学校。(貌似现在47路已经被整合到其他线路了。)
对于《孩子王》和《蓝风筝》,我当时的标注非常云淡风轻,到什么程度呢?像是在看一部唐朝的电影——那是与我无关的人生啊,那是久远的历史啊,我只简单的说「还好我不用经历那样的人生」。真是太年轻不懂事,谁知道在那之后的几年之后,有一天我在异国他乡看这些电影,竟然有如此深入的代入感。谁说那是唐朝的事情来着?
看这些电影让我有挺多感触的。一来是让我理解了父母的价值观,还有爷爷那辈人在面对社会冲突时写在脸上的「害怕」。经历过日据、内战和建国之后的种种历程,他早已被看到的现实所吓得失了声。而那些不得不绝望的抗争着的,是《芙蓉镇》里的胡玉音和秦书田,即使是自称「罪人」也仍旧不给活路的时势里,所谓的集体并没有站在你的身后,而是处处与你为敌,让你活不下去。在得知胡玉音怀孕的那个当下,秦书田连大喊一声的权利都没有,他只能将手中的扫帚朝天上扔去,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的兴奋——身而为人,竟然被压抑至此仍旧充满着活下去的希望,让人悲戚、动容。
第二是让我理解了上一代人(八十年代大学生)的「不相信」。我一直好奇在诗歌和海德格尔的时代成长的一代大学生,亲历且亲身参与了很多「大事件」,为何在其中年之后所体现出的对人和事的感情事实上的很淡漠的。一个师兄曾跟我说,他说那一代人不像八零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基调的大背景下成长,同辈之间的关系是简单和充满信任的,而他们那一代人,充满着怀疑,或者更粗暴的说,是「不信」。他们只相信自己。从这些电影看来,大约可以理解他们为何不相信。他们不像亲身经历了知青的一代,人生经历里仍旧写满了与土地、农民之间密不可分的情缘,他们虽然也有更加深刻的反省,给出的回答总是「不能原谅」,但他们仍旧有着保有初心的理想,那是他们在绝境中能够活下来自己给自己寻到的精神力量。而之后的那一代,他们没有这样的经历,他们亲身参与了种种宏大叙事,也亲眼目睹了宏大叙事的崩塌,因而他们今天得以在时势发展与个人奋斗中走到今天的成就,是不会相信别人的。
《孩子王》里谢园扮演的老师是知青,听口音就知道是北京人,当他有机会成为老师的时候,他一直在自我检讨是否有能力来教学生,而当他发现那些坐在讲台下的充满热望的一双双眼睛却几乎不识字的时候,他内心是震撼的。这样的震撼是大过于学校能提供给他的生活条件的简陋的,他本来已经扔掉的锄头仍旧需要再拾起来;甚至在漏风的校舍里,椅子和桌子相继坍塌的时候他和伙伴都是用大笑来填满失望的,因为他心里还抱有对那份职业最基本的坚持和尊重。然而当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角色究竟是知识的传递者老师,还是运动思想的传递者,那个晚上他望着残缺的镜子,朝上面吐了一口吐沫。
那时候他意识到他的职业身份和他作为知青的身份是一样的,是作为一个系统运作的环节,其中充满着欺骗。于是他放弃了课本,转而用更具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甚至和学生以朋友的方式来相处,结局当然是很明了,到处都是会打小报告的人,于是马上会有人来找你谈话。在白雾皑皑的山的深处,他为他们写的歌曲用不同声部响起的时候,也是他要和学生告别的时候。他作为一个读书不多的人,还有胖妞,因为怀抱着理想和情怀,会有同情和爱,仍旧对大山里的孩子们抱有最深刻的悲悯,哪怕命运已经将他们带向大山深处,他没有在顾影自怜吧,当然也有,但更多的是对那些他们认识的普通人的同情。
那些回程的怪石嶙峋与迷雾,却是他的心了。不知道还要在雾中走多久,不知道何处才会有阳光照出清晰的人生路来。
那本字典,是黑暗的人生里,义正言辞的光亮。
正好昨天是教师节,今天重新看这部,颇切合我的心境。或者说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我这几年当老师以来的心情。我想我并不是个好老师,我仍旧记得我第一次给班上开班会时,学生们畏惧的表情。他们看我,应该会以为我就是《孩子王》里隔壁班的老师吧。
因为身在定义模糊的「集体」中,个人的境遇是很难捉摸的。不管是信或者不信,每个人都处于时代的洪流中无法抽身而出。那些亲历的人已经给出了他们的反思,可是,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还如同前几年的我般,以为那是唐朝的事情呢。
第五代导演真的很棒了。大抵因为他们多是亲历者。你看那时候的谢园们姜文们李小璐们,一个个眼神中充满着表达的欲望,那么真诚,就像那时候的陈凯歌、张艺谋一样,想把自己的伤疤揭开来看看。那么真诚,那么的让人心疼。可是,现在呢?
哦对了,顾长卫的摄影,那时候就已经这么有意境了。那几个暮霭中的大段长镜头,完全看不清人的表情,甚至看不清肢体动作,只有远处的山和云、天际线以及长长的人的哀愁罢了。
第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孩子王》,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下放教师的淳朴有力的评价了!
夕颜:
陈凯歌真正意义的高峰。
曲有误:
喜欢这部的摄影,雾来雾去。
晓风与你残月:
陈凯歌电影里最擅长的还是摄影,从始至终都是如此。
米米:
很好的片子,但是真的太隐晦了,很不容易让人看懂,相比之下那些深入浅出的作品却难得的可贵了。
Her Majesty:
摄影从《黄土地》的张艺谋换成了《顾长卫》,色彩细腻了许多,但构图依然极端。在说教育问题,但又远远不止于此。
不是兔槽:
没有书本的课堂和只凭誊写的字典。带着作者的哲思,从山中云雾眺望。循环的故事和反复的历史在警示,墙壁桌椅的涂画和人物在取景框里共存。
麻雀:
直接应用书面语对话,使谢园的演绎生硬失色不少,明显游离在外的生涩。“永远在事后”带有隐忍的批判,农村生活直观且有张力,而顾长卫的摄影意境沉淀,清新柔丽,增色不少。
法罗岛岛主:
当官的没印,念书的没书,老杆来时有雾,走时有雾,王福的作文里也有雾,雾里摸索了半晌终究是末路,那一句老师,大大咧咧的来娣都撑不住的,千千万万知识分子在呐喊啊,顾长卫摄影的红色刺目又冰冷。
果树:
看见陈凯歌也挂名了编剧之后就预感不妙,果然,影片结构没问题, 但好多细节上的台词太别扭了。电影很慢,有种没来由的忧伤与压抑感,这应该是有意为之,所以还算其到位的地方。构图上很多大远景,对整体氛围的营造作用很大。
飞檐:
它同时带给你潮湿氤氲的感动与无以喘息的沉重,山川静默之美与人与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理解依然让人动容。然压抑与沉重尤在,“抄”下去是同意并接受“被驯服”,而不“抄”却也依然面临着颠沛流离的个人命运。历史的一部分依然在轮回,相似的对抗依旧在发生,谁又能在时代的考题里幸免作答?顾长卫在这里似乎到达了他的美学巅峰。
我略知她一二:
这世界上的事情真说不清,人能干什么,说不清楚。不仅说不清楚,还不能说,时代不能说,对错不能说,你不能说,我不能说,他不能说。能做什么呢?我吃饭,我上学,我睡觉,我做让做的事,我做好人做的事。我作为一个老师,什么都知道,却没有按课本教书,因为我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用,那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又有什么用呢?就算现在对的东西,以后就一定不会错了吗?所以我想教给你们从别的老师那里学不来的,如何做人,如何做自己,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自己。我想我可能永远不会是一个好老师,但是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学生,你们的未来还很长,那条路上到处都是曙光。
Pincent:
人和树,树和路,路和土地→教师与孩童,孩童与教育,教育与国家。一部在摄影美术上有装置艺术意识的电影:点满红烛的教室,透着蓝光的板书,图腾一般的肖像简笔画(学生知道在旁边画上一辆坦克),方方正正且大得快占满整个黑板的“上学”二字,反骨朋克的爆炸头,教务处里黯淡的黑,被门框构图挤压或只配蹲在地上的文化人,站姿木讷如稻草人一般的指路人,站在竹竿边瘦得像竹竿的劳动人,雾中远景的课外活动,通红而失真的黄昏,大雾盖住前方的路。去与回,去时这条路是武侠片的感觉,充满可能性,回时这条路是惊悚片,到处都是尸骨。关于这个国家对孩子的教育,在几乎同一年阿巴斯也拍山村绵延的小路,而陈凯歌一把火把它彻底给烧了。如果《死亡诗社》里基汀教授站到这里课堂的桌椅上,大概体制提供的课桌椅早就塌了。
了却烟硝:
说到这里又开始丢人了,这是我第一次看陈凯歌导演的作品。之前老早就经常听别人说他作品的故事情节老是很空洞,但这部看下来倒没这么觉得,反而觉得其中蕴藏了很多深层的东西。
乍一看影片就是讲一个被下放的知青教师如何一步步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故事,但仔细看会发现这只是影片最浅层的东西。从学生王福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那时候部分孩子对于知识的无限渴望——这真是让现在的我们形影相绌。还有是那个戏份不多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女人来娣,王福一句可能并没有太上心的“老师”竟把这个平日里大大咧咧特别自我的女人搞得眼泪直流,这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一种被迫妥协于现实的无奈和苦涩,让人动容更让人沉思。
还必须要提的就是凯歌导演电影最吸引人的特征——摄影。这里就想到前几天看的《我和我的祖国》: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发现,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的影像风格是完全独立于另外六部的,美轮美奂的摄影风格完全不是其他几部能够达到的高度。而在这部三十多年前的老电影里,这种风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原本一个看上去可能有点小家子的故事,竟然有着如此壮美的摄影和构图,多少帧的画幅都是现在许多电影无法企及的,顾长卫对颜色的大胆运用不得不让人倾心。
#FIFF7#DAY7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第五代的叙事者逃不掉“启蒙”的包袱,是责任也是痛点。
从小处看,阿城评价电影改编对小说对话的承袭一样,小说用“文”,电影则当用“白话”,才能还原口语背后的生动气息,不然就显得“文艺腔”。何为“文艺腔”呢?我的理解,一是体现在文辞句法上讲究但无非是镜花水月,另一个呢,则体现在精神和心性上,眼里有我无他,一以概论,以我为贵且自以为独醒的姿态。《孩子王》这电影多少是有点这些问题,但它有时候却不似这般“文艺腔”的做作,而增了许多可悲可悯的地方。
故事并不玄妙,说是知青的故事,其实大抵就是启蒙或受难者,他的命运像谢园那张脸一般忧郁与不甘。这个知青,不知为何被调离到山区学校里任职老师,原因是不确切的,或者并不需要原因。现代主义叙事的手法,人物被抽离到寓言性质的关系里,造就了第五代叙事的实验性质,如同卡夫卡笔下的K去往城堡,出发的理由重要吗?不可抵达的终点才是叙事者的永恒渴望与焦虑。
宿命感,这样解释老杆,这样来理解第五代。因时代政治的原因,知青们流落乡间,赶鸭子上架。而如同他们的责任来得如此突然,那般沉重,他们的命运注定浪漫化地颠沛流离。而他们面临的是,可能会永远待在云南的荒林之间,伙同大地,化身农民,反过来看,他们自然也有可能回到城市喟叹时间之不复还。陈凯歌替他们——至少是一部分——做了选择。
电影里的青年人大多乐观积极,这里山岚久久不散,离政治中心足够遥远。我们看不到知青的劳作,而他们消瘦黝黑的身子里浸润着城里人戏谑的情感表达方式,相较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里人的不善言辞,他们更轻浮也更生动。说来惟有来娣真正打动我,她的嗓门肆意宣扬着她的意志,她要绽放,她要燃烧,化为烧饭的柴火不足惜,噼啪噼啪也要奏一曲歌。说来很多时候都大同小异,女性承载着无与伦比的能量。只消看见她浑圆的肩背,仍感到是有希望的,有盼头的。她又是痛苦的,只能做一碗饭便走了。
而老杆是一个错位者中的错位者,他的错愕,他与朋友之间的哑然失语,他们的哄堂大笑,他们的“山里有座庙”的袒露心迹,但他无法言说,言说心中的爱恨,他通过眼睛流泪,通过嘴巴大笑,灵魂却不大声控诉。他脆弱彷徨却要重整山河。这宇宙和他身边的一切,尚不是诗,还不过是抄来抄去的假文章,他却先失去力量,只留下一行字,“不要抄”,那你缘何要走?他是放牛的怨妇,是撒尿的顽童,是一半一半的觉醒者。
来时山林间的路,弥漫着些微薄雾,看不真切。它既是前途,又是归途,既可以做来路,又可以是退路。山洞里的那些人尚在等待,去往光明的路又堕入黑暗,一去渺无音信。自比启蒙者,却只能意兴阑珊,燃尽一切,呜呼哀哉。
有一刹那,我试着回忆和想象王福父亲的那张脸,他的笑容似乎在儿子与他的老师和学生很远的地方,这样一种遥远的,从深处走来的悲伤与克制,恰如影片里那些固定的长镜头,未见其人,先听其声。音乐穿过迷雾,拨开轻纱,你可以想象来者的肌肤都蒙上了一层冷冷的露水,歌喉却依旧是热的,声音是悠扬的,绵长的,可悼的。
《孩子王》确实不似《红高粱》般燃尽生命,但却特有些不安与神秘的味道,其中文化意义不必深究,只觉窗外依旧在下雨。
北影节修复版。现代主义作者电影。在“没有表”的密林深处,是空间对时间的胜利,是“铁屋子”,是中国文化的“超稳定结构”,更是启蒙的溃败。牛在上,水在下,正如学生教老师如何上课。这里的历史是循环的,就像“从前有座山”的叙事圈套,天天抄书却没有出路。结尾,被焚毁的枯木群疑似人形,让知青一代窥见自己:浩劫后如何重生?制度外的牧童才是希望。画外声音总在召唤,但愿,出门一笑大江横。
7分。资料馆打卡。如果有空还是去看书吧。非常艺术的电影,镜头和构图确实漂亮,隐喻和暗示也设置得挺好。班长的刻板重复,老和尚的故事循环,没有课本但有大量其他资料,自创的水牛,扭曲的树干,烧遍的山火,都有意味。但情节感觉都飘着,明明很简单的事情,非要拍的故弄玄虚,撑不起来想表达的对于教育文革农村的宏大主题。没有书是环境的问题,但不按规范流程上课也不是啥好事,啥都不抄也不是正常的学习。记录事件总要在发生后,这个点怎么融到整体里get不到。
2019-8-24重看;有阿城原著打底,故事自然是极好,人与景的自然融合。镜头唯美(顾长卫居功至伟),大远景,固定机位,构图好到令人惊叹,雾景、窗框与镜像的视图有灵魂悸动感;迷蒙远空压迫下沉默的人群,一切都“没用”,一切都“事后才被记录”,所有的不无青涩生硬的隐喻在此片的探索中表现为某种诡谲气氛,实在是被低估的佳作,堪称我最喜欢的陈凯歌作品。但阿城对电影的改编是极不满意的(“看得如坐针毡”),认为最大失误就是台词采用原著对话而失去生活味,电影对白应该将文还原成白话才对头。
和《黄土地》一样结尾最强悍,但仍然没什么感触。正好下午还看了《告白》,突然翻到热评豆友「未亚」这句“...东方灵性的消散。人的概念慢慢地在追求理性的道路上符号化、规则化,不再敏感,渐次钝重。”感觉未得言表的话就这么被轻而易举地说光了,两部观罢的混沌思绪也瞬间明澈相通。舒心。
叙事颠三倒四,原著的很多意思都没表达清楚,怎么插了几个又长又空的镜头就成神片了,太瞎…
陈凯歌自己渺小的时候 他的电影就伟大了
抄字典的倔孩子让人看了想哭。哪怕他的未来只有一条路,他依然想抄那些字,学会认那些字。“上”、“学”,黑板上两个字比任何时候都让人揪心。陈凯歌早期作品,它的名字叫红。那片橙红的天空,那片橙红的土地...
记录一件事情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倒的。牛逼的镜头,鸡狗都叫了,有人来支书家了,不过只有影子入画,左边是支书,右边是门,递烟吐烟,加上人物对话,还有一种政治惊悚,极尽复杂人物关系
终于补看。有一天和朋友聊起当下中国电影的症结何在,我们一致认为是所谓东方灵性的消散。人的概念慢慢地在追求理性的道路上符号化、规则化,不再敏感,渐次钝重。中国电影的今日,其实更根源的东西,与文学、电影都无关。第五代电影人的时代真是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做一件事就闷头做到极致,善哉。
阿城小说,《棋王》第一,《树王》第二,《孩子王》第三,改编而来的电影也是一样,《棋王》比《孩子王》要好。当然,顾长卫的摄影还是要加分的。三分半
票房零拷贝,奖项金闹钟,少年凯歌孩子王,百花深处电影梦
茅檐低矮,山色空蒙;以镜头论,是陈凯歌最好的作品,也是第五代导演最好的作品。
陈凯歌最佳。1.对传统教育模式与文革政治运动的刻骨讽刺,抄更大字典的理想,预先写作文的打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 2.固定机位为主,大量大远景镜头,调转[黄土地]的“大地挤人”边缘化构图,天空总是将人压迫在画面下缘。开篇与中间的两次延时摄影,昏黄、紫红与青蓝的苍空,看不透的无尽雾气……顾长卫的摄影功不可没。3.声音设计绝佳,声画分离、画外空间、音桥与穿越时空的隐喻性声响,恍若一个出不去的迷阵。4.台词的确稍有不自然,不过表演很有感觉,表面懵懂呆愣,内心却渐如明镜,体认到虚无的时代宿命,一如夜晚残破双镜中的二重自我。5.来娣的那声猝然的尖叫,将桌上的书卷推到地下,如此诡秘而凄然,还有那个下降镜头里黄土上的小碗。6.坐塌的桌椅,大有内容的涂鸦,烧山。(9.5/10)
同年,小谋子拍摄了《红高粱》,陈张二人正式分道扬镳。第五代的思想美学开始分代不同。本片中顾长卫的固镜远景摄像风格突出,陶经的录音亦是。在转向商业制作之前,第五代的整体意蕴如同老杆面对学生时龇牙咧嘴毫不顾忌的无声微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陈凯歌这辈子的巅峰,《黄土地》被吹的意义大于实际,《霸王别姬》这种三俗故事受众面比较广,《和你在一起》中规中矩,其它片子不入流。只有这部孩子王老实牛逼
我觉得陈导着实难理解 好好的一个小清新故事 非得绕着下乡知青的自我认同问题搞得苦大仇深 但又没法把问题探讨出深度来 结果实验性的镜头用在那点地方就显得用力过猛 当年老师说这片幼稚 大抵也没错 不过顾长卫的构图和运动配合着西南风光还是很好看的
“上牛下水”的异体字很有意思,有批评文献指出陈凯歌这里通过强调男性与便溺引出了“自然”,从而遮蔽了原应讨论的性别政治。我觉得这个字,倒是更多地内蕴了反向启蒙的意味:识得许多字的知青因为劳动而将原来的“牛”写成了“上牛下水”。全片讲的主要是文革时代的教育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如何机械地抄书而不识字,如何机械地复制老师的复述语句。文革时期的主体塑造方式,恰恰就是无意义的反复征引。在思想如此贫瘠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只能陷入“从前有座山”这种循环的时间性中(由此时间失去意义),等待被无尽辽阔的空间吞噬。但王福从弱到强的对时间性的感知能力,以及挣脱复制,学会从经验出发诉说自我和书写自身的转变,宣告了教育机制的朽坏和知识分子启蒙大计的失效。结尾的枯木和大雾,就诉说着某些人的无奈与迷茫。
8.4 故事很大一部分得力于阿城,电影确也还原出对弊病的反映,但是和这种木讷、朴素、机械中带着灵性的感觉相比,只着眼于其中的教育问题或者政治批判,才是小家子气了,这和我对原著的感觉如出一辙,除了大量定位长镜把节奏变慢之外,其他的感觉都和原著像极了。那一段著名的写父亲的作文,让演员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略带生硬地朗读出实在太过适合,这才是影像较之纸面不同的地方。摄影和音效共同营造、开辟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却不空洞,反而洋溢着感情。那片饱受创伤的黑板竟如海洋一般蓝,与深山绿树、氤氲雾气相呼应,成为现实主义中的抹抹梦幻。
牛喜欢喝尿,不是因为喜欢喝尿,是因为它喜欢吃咸。王福抄字典,不是因为爱抄字典,是他早已失去语言。老杆怯生生的走在小路上,四下游荡的薄雾让他喘不上气。老杆孤零零的站在山谷里,漫山遍野的红色让他睁不开眼。老和尚的故事不断循环,孩子们注定没有明天。闹是没有好下场的,但是不闹就只能喝尿。
摄影和构图太棒,想到了《雾中风景》,拍出了一种诗意而深远的味道,充满了意象和细节,最后的定格、大火与画外音,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刻苦的孩子上着没用的学,怀着希望却无人帮他们引向光明,个人力量难以对抗固化的体制,无力且无奈,那是一个悲哀、荒诞而让人绝望的时代,谢园就是我想象中的老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