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之路》是16世纪尼德兰地区伟大的画家勃鲁盖尔创作,他借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故事来影射当时西班牙统治者的残忍以及尼德兰人民的反抗。影片《磨坊与十字架》以实景剧的形式还原并解读了画作《受难之路》创作全过程。其中剧中剧还原画家经历的真实故事,全程几乎没有对白,给观众极大的感受与解读空间;而在画家和油画收藏家作以问答形式拆解画作空间布局的巧思、虚化主题的心机、各中形象的指代等背后故事过程中,剧中剧演员呈静止姿态呼应画作中的位置,让画家的解读更加直观立体。
~剧中剧开演~
夜,未央。鬼魅般的两个人举着火把,在森林中寻找着某种的回应。其中一人掏出匕首,在一棵树上划下了一个“十”字。而林深处一个披着黑斗篷的人游荡着。
尼德兰低地平原笼罩的晨雾深处,一队西班牙红衣骑兵徐徐踏来【兵戈铁马与乡野田间,这一对不搭元素的碰撞,只浅尝即止的一笔,便让画作的故事线充满悬念】。
当年轻爱人还在回味昨夜温存,磨坊主老夫妻已经推攮着起床。被踢醒的仆人也无抱怨,只咚咚地踏着木梯攀上磨坊顶,启动风车【风轮转动,光影流动,冥冥中四季节奏】。
【从山顶风车铺设全景,仅一帧俯视镜头就交代清楚了所演绎故事是架设于农村生活环境之中的,同时也引导了观众对空间位置的感受力,令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画家亲吻妻儿后挟着画本出门。影片将画家一角还原到剧中剧故事中,更加具有真实感。【画家小儿子用胳肢窝啪啪游的情节大可猜测是对画家“高产”的双关调侃。】
工人滚着轱辘;马夫将马从马厩中赶出;年轻夫妻简单早餐后一同去放牛;商贩兜售着面包……人们向户外汇聚,这是农户们为赚取面包而务实劳作的普通一天。
而这样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被突然而出的骑兵们打破。骑兵们围住一年轻男人,一通鞭挞和毒打之后,他们将奄奄一息的男人背负木轱辘、架在高高的伐木上曝尸。
骑兵们施暴过程中竟无人敢言,唯有那可怜男人的妻子默默哭泣。伐木架上的男人的血腥味引来乌鸦盘旋不断【曾经森林里生命力最旺盛的树木成了见证死亡的枯槁。】
~剧中剧暂停~
“安特卫普公民”兼“斯克拉·卡里塔蒂斯成员”的油画收藏家和“通过画来讲故事”欲“记录所有人、所有事”的画家登场。二人的共同点是,对绘画的热爱和对西班牙残暴专制的愤恨。
画家拆解画作:
“像蜘蛛一样构图”
“今天早上我看见了一只蜘蛛,我要像它织网一样,首先找到一个立足点,我们的救世主就站在这,像仁慈的雨一样。这是我网的中心、这些事件发生的中心”。
“要隐藏最重要的”
画家在画布的几何中心上画了耶稣受难的故事,出于画作流世考虑,画家用一群人对其掩护,同时通过画中众人一致性目光将关注点引离耶稣,从而中心主题。
“上帝在云端眺望”
画作上方是建在岩石上的磨坊,绕着磨坊的旋梯,所有人行走在生死之间。磨坊主站在坊顶向下观察着一切。在画中磨坊主指代了上帝,他在天堂磨出生命和命运的面包。
“生命/命运的面包”
磨坊正下方是兜售面包的商贩,他的面包总是无法让人感到足够。人们感恩让生命繁衍不息的食粮,世世代代一边为赚取面包劳作,一边憧憬着那个有吃不完面包的天堂。
“生命与死亡之圈”
磨坊所在岩体的左边是由城墙围成的城镇,这是生命之圈;在它旁边是生命之树,上面是新生的叶子。在画布垂直对称侧的黑色圆圈由围观在一起看处决的人组成,那是死亡之圈;在它旁边是死亡之树,它的下面埋着一匹马的骨头。
~剧中剧继续~
剧中,画家的妻子做着繁重琐碎的家务,但她笑容依然,那是孩子带给她的欢乐与满足。她诞下小彼得时,充满了母性之光,画家曾以她为上帝之母的原型创作过《玛基的崇拜》。
而另一位老母亲则满面愁容。她的儿子,那个在教堂广场表达改革想法、宣扬真理的年轻人,昨晚被捕了。而逮捕他的正是昨天白天还曾为他欢呼的士兵。
“我是来向世间放火的,我们有能力控制命运之火,用我们的手”他说。可人们早已习惯了顺从,任由被决定生死。所以那些昨天还热情倾听者却在这个早上辱骂他。
~剧中剧暂停~
画家画外音:“画布的正下方是受指责人的母亲和朋友。”这位母亲与《玛基的崇拜》中的母亲拥有一样的姿势,“她是三十年后的玛基”,她却因为儿子被捕而“彻底摧毁了”。
~剧中剧继续~
被指责的青年头戴荆棘编作的冠冕、赤裸上身,被红衣骑兵当众鞭打。然后他背负十字架,与囚车上的两个犯人被拉去死亡之圈行刑。小镇居民追随着行刑队伍去围观。
当围观行刑的队伍走到磨坊正下方时,背负十字架的人脆弱到无法推动十字架。红衣骑兵把人群中一个叫西蒙的人从他老婆以斯身边带走去帮忙抬十字架。
~剧中剧暂停~
许是背负十字架人的脆弱又或许是西蒙的苦苦哀求让油画收藏家愤怒,他对画家说“他们羞辱我们的身体、败坏我们的灵魂,也就是羞辱了上帝的仁慈和美德。在我们自己的国度,我们竟然落魄到需要去乞求!我们该如何打破残暴统治者的权力?”
画家说:“耶稣诞生、伊卡洛斯落下、扫罗用宝剑自刎的这些时刻都改变了世界,却都没有被人注意,就好像此刻人们都看向西蒙,而不是看向救世主。”而正是此刻一些改变已经发生了。此刻,岩顶磨坊主正看向地上的一切,他停止了风车的转动,而当他再次启动风车的时候,眼神严肃而决定,仿佛做出了公义决断一般。
~剧中剧继续~
行刑队伍终于抵达目的地。
被指责的年轻人被在众脱光衣衫,狠狠地抽打。伤痕累累的他被钉在中间最大的十字架上,两侧小型十字架上是两个真正的犯人。人群中,被指责人的母亲悲痛欲绝;居民们也有些难以接受这血腥场面,但依旧麻木不仁的看着;而刽子手和造十字架的人则窃笑着注视着一切。
【由上可见,耶稣受难故事中耶稣、圣母玛利亚、魔鬼撒旦等一众形象对应的不能再贴切了。而剧中那个挂在钱袋,在行刑时转身离开的黑衣人形象,显然是画家安排的犹大一角,他直奔教堂,在忏悔前狠狠地把钱袋摔在地上。】
十字架上年轻人的母亲救救不愿离去,她悲伤地自语“我能做什么?从我怀上他的那天我就知道,他会给这世界带来光。当他成长起来了,这光给惯例和老式做法带来了威胁,也给那些那些危险的愚昧之人以及那些不信上帝的人带来了威胁。而现在习性和惯例赢了。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这仿佛是对所有意难平之人的发问。面对牺牲无动于衷,就将会有无尽的牺牲,行刑的队伍将无数次从生命之圈走向死亡之圈,无数生命之树将成为死亡之树,受难之路将成为毁灭之路……“我能做什么”,这大概就是画家通过作品的发问与呼声吧。】
十字架上的年轻人死后被葬在磨坊下的岩洞里。而磨坊主面部悲伤,眼中噙着泪水,这是上帝的心痛。夜里电闪雷鸣,振聋发聩,警醒着那些道德败坏、内心麻木的人们。
雨过天晴的又一天,小镇里迷茫的雾气散尽,原野上露出层层新绿,就连死亡之圈也萌生绿意。小镇居民们在草地上围起圈跳起舞来,也许一些改变已经发生……
全剧在《受难之路》画作,由近及远的长镜头中,终。是否感受到勃鲁盖尔在画作中力透纸背的情感,以及他拙朴的引申与虚焦的尖锐:)
2017年记叙画家梵高生平的影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以“油画电影”的形式成功吸引了观众们的注意,在关于梵高的众多传记电影中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实际上,这并不是油画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2011年的《磨坊与十字架》几乎全片以勃鲁盖尔的油画《受难之路》为背景。因为特殊的题材和表现形式,这部影片被称为“伪装成艺术史的电影”,它的初次亮相也并不是在电影院,而是在卢浮宫。 相比起一帧一幅油画制作出的《至爱梵高》,《磨坊与十字架》的制作过程也同样艰辛。影片采用了真人演员和油画背景,在蓝幕前拍摄演员的表演,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整合到原画背景当中。工作人员还在波兰、奥地利、新西兰等多地拍摄与原画风格相似的景物,以补充和完善画面细节。这一工作耗时三年,终于使勃鲁盖尔的作品几近复活,打造出惊艳的画面效果。 勃鲁盖尔生活在16世纪后期受西班牙统治的尼德兰地区,在1566年平息了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动乱之后,国王下令对叛乱分子和异教徒们进行镇压和迫害。当时正处于新教宗教改革时期,艺术家们也开始由创作教堂装饰画转向描绘世俗场景,而使勃鲁盖尔声名远扬的则是他所真实呈现的的农民生活。同时,他也擅长以宗教题材借古讽今,把这些宗教故事以农民的平凡生活表现出来,《受难之路》正是这样一幅作品,描绘即将被送上十字架的基督与围观的人群,实际上却表达了尼德兰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悲壮。 比较《受难之路》与勃鲁盖尔的其他作品,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一脉相承的表现手法和绘画特色。在著名的《农民的婚礼》中,画面前景占据醒目位置的是倒酒和上菜的人们,我们的注意力跟随他们走向宴会上的人群,而在长餐桌和众多宾客后面,我们才看到婚宴的主角——新娘。在这幅画中,重要的人物并没有被安排在画面中心,甚至形象也较小,并不引人注目,但画面中显著位置的人物会引导我们走向她,而不仅仅是将目光停留于此。 同样,在《受难之路》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有意引导视线的方式,虽然画中描绘了数百人,但并不显得拥挤和混乱。画家以俯视的视角表现出基督走向行刑之路的宏大场面,首先吸引注意的是画面右前方,几位女子围在悲恸的圣母身边,她们左边的草地上,围观的人们拥向身后的小路,一队红衣的骑兵从远处走来,队伍前方的囚车里是基督和另外两名犯人,他们正走向画面后方树立着十字架的空地。“尽管他处于画面中心,我要把他隐藏起来,因为他是最重要的,你可能会错过他。”电影中画家这样解释自己的意图,这无疑是一种大胆而巧妙的构图方式。 影片中几乎没有人物对白,而是运用了大量的自然音效填补出画中真实空间的感觉,即使出现交谈和孩子们的吵闹声也是作为环境中的背景声音,而不参与推动叙事进程。片中的台词基本以画外独白的方式出现,包括画家对朋友描述自己的创作理念,以及受刑者母亲的追忆。独白和画中故事将电影分为两个部分,画中人沉默着做他们自己的事,画家则置身于这个世界之外,处于全局视角旁观。 影片的结构比较松散,每个场景之间并无紧密的联系,严格来讲,它并不注重于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勃鲁盖尔的画作为依据,在这个平面上填补真实生活。如果说宗教画是对圣经文本的图解,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对一幅画作的影像注解。电影从画中主要人物出发,构建了16世纪荷兰普通农户的生活图景,宛如在勃鲁盖尔的画作上又展开了一幅幅荷兰风俗画。 从影片一开始,我们便会发现画面的奇特之处,人群中间的画家翻着画夹与朋友交谈,旁边的侍女正在为几名女子穿上罩裙,围上披风,而那些人却一动不动如同雕像,当画面切到远景,那些凝固的画面让人意识到此刻画家正行走在他的作品中间。整部电影中,画家都站在高地上俯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那正是《受难之路》的绘画视角。而另一处有趣的细节是随着画家伸手指挥,人群的动作停下来,镜头如同欣赏者的视角扫过凝固的画面,揭示出绘画作品正是真实场景中定格的一刻。 虽然勃鲁盖尔的绘画与玛祖斯基的电影都致力于在平面媒介上营造出三维空间的幻觉,但显然电影中镜头与人物的纵深运动使得这种空间感更易完成。相对于画作总是以整体形式呈现,在电影中镜头则可以以自己的意志带领观众深入画面的细部,并以不同的视角观察原作中的人物和物体。在画家俯视整个场景的基础上,电影中多处运用了更为极端的仰拍和俯拍方式,造成更大的视觉冲击。 为了丰富情节,故事开始时增加了另一场处刑。当一位犯人被绑在车轮上,架在树干顶端时,摄影机垂直向上望去,在逆光效果下受刑者的身体成为印在天空上的阴影,周围飞过不祥的群鸟。我们同样以这种角度观察画中的重要意象:建在山顶的磨坊。“天堂里的大磨坊主磨着生命和命运的面包”,磨坊主作为上帝的象征俯视众生,而面包代表着生命,被农民们带回家中。在原画里,画家的视角几乎与磨坊平齐,而电影中,我们获得了从神看向人和人看向神的双重视角。 当摄影机和磨坊主一起站在山顶时,“云中的上帝、不愉快地看着下面的人世”,而我们也同样目睹了地面上触目惊心的场景;当摄影机以仰角移向山顶时,高耸岩石支起的圆形平台看起来像是捆绑犯人的刑具,磨坊的房子被挡住,停下的白色风车像是巨大的十字架。人们处死了基督,也送上帝去审判,当画面的深层含义影射西班牙统治时期的现实时,更会令人感受到这种悲剧和荒诞性。 影片独白中所交代的背景是西班牙君主的统治与革命者的反抗,但可以看出这位民族尊严与自由的殉道者复刻了基督的形象。片中有一幕受刑者为一群人洗脚,并一起就餐的画面,很容易看出,这完全是约翰福音中记述耶稣为门徒洗脚的场景。在走向刑场前,士兵们把荆冠戴在受刑者头上,他与另外两人一起坐上囚车,在圣经中,基督也同样与两名犯人一同赴死。 自始至终,观众都没有看到受刑者的面容,在洗脚、就餐、被鞭挞的场景中,他一直背对镜头,而当正面出现时,也都为远景或以阴影遮住脸。直至最后被从十字架上放下,呈现出无数画作中描绘过的“圣母哀悼基督”的隐喻,她也没有拨开他面前的头发,这样一来,“身份不明”的基督就成为了所有为信念献身者的代表,而母亲对儿子的回忆也格外深情而悲怆: “每个人的命运都被写在了天空的火苗中,它们来决定谁生谁死......但是他震惊了所有人,就好像他能随意地径直走向通往天堂的石门,沿路让所有照亮用的火把都暗淡下去。我是来向世间放火的,他向听他讲话的人说,我们有能力来控制命运之火,用自己的双手。他是这么说的,然后他被他们嘲笑了。” 我们看不到处决者的脸,但摄影机毫不留情、不加掩饰地展示出围观人群漠然的表情,在描述自己构思的画时,画家形容刑场上的围观者们“像苍蝇一样观看处决”。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抗争的勇者,也有麻木不仁的群众,从我们所熟知的鲁迅笔下等待革命者人血馒头治病的愚民,向前追溯至两千年前的先贤苏格拉底,他同样是被雅典公民们投票处死的。人类历史上,“基督受难”在文学艺术上的意义也许不亚于宗教意义,成为一种纪念和哀悼。 与基督相对应,影片中也出现了象征犹大的角色,行刑后,他在教堂里悔恨地扔下钱袋,硬币四散在地面上。而在暴雨来临之前,他在旷野中自缢,身后是画家捡拾着被狂风吹散的画稿。见证历史者与记叙历史者在此处交叠,与银幕前观看历史的观众构成了三重时间维度。一些画稿被捡起,但更多的被风吹远,仿佛象征着在时间中失落的无数过往随风而逝,无迹可寻。 当镜头从画面上拉起将观众带回美术馆,我们会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被称为“艺术史课”,勃鲁盖尔用画笔记住了荷兰革命者的抗争,而几百年后,玛祖斯基用影像向人们讲述了这一切。无数文化传承者试图以此去对抗每一代人短暂的生命和漫长的遗忘,在无数个春天里,在燎原的烈火里生生不息。 公众号/影调radio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美则美矣,而未大矣←完全同意丁一的短评啊~~动态油画这种镜头只有假和做作的感觉
不是我的菜
形式主义...
很立体
服装、美术和摄影精美绝伦,老勃鲁盖尔的名画活了!影片的画面构图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画面的动静处理十分巧妙。导演以上帝的视角还原了名画《行往受难之路》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揭露了西班牙统治者对基督教徒被血腥镇压。本片绝对是今年最精美的电影!★★★★★
还真有幸在威尼斯的教堂中看过,当时就当一部双年展的影像装置满足下好奇心。成为实际的电影对理解力来说容易了通顺了,但也就少了那种现场的交互乐趣。视频装置和实体电影在艺术媒介上甚至语法定义上的差异,也就因此显现。
一般的情节~美丽的画面!
静态画背景与动态情节之间尚有空隙间离,一幅画流动成可随时切换的电影场景;包含很多宗教指涉;联想起《被窃油画的假设》;大银幕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一幅名画的诞生啊!
画面太美了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美则美矣,而未大矣
类型是惊悚?
这个,谁想写闪回,对弗兰德斯绘画史,对勃鲁盖尔有了解的优先。
虽然不是特别喜欢,总觉得太刻意和形式感。但是这确实应该是暂时能想到的最好的表现方法
五星;简直是神作!任何一点都堪称完美,独特的摄影手法恰到好处的空间感让每一个镜头都带有生命力。电影以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作品《行往受难地》的创作过程为线索,精美绝伦。毫无疑问的可以收入个人十佳。
画面如同油画一般
行住受难地,人在画中活。导演利用电影的形式,重塑一幅画的细节,整部电影构成一幅动态的油画,又美又特别。
2012-258.画中的电影,电影中的画
看了40来分钟终于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意,睡死过去
將勃魯蓋爾作品以動態敘述形式分析,畫面確實很古典很考究,但感覺更像BBC拍的科普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