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奥斯卡最佳影片?
乱世春秋 Cavalcade (1933)—第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看完这部电影,突然对奥斯卡电影的评选制度很好奇。上知乎看了一下,其实奥斯卡最佳影片也未必是当年的出色电影,评选的过程存在太多主观因素,包括评委的个人喜好。每年都会有很多好的电影落选,而那些我们认为并不怎么出色的电影入选。所以最佳影片只是一个维度或者几个维度的评价,不能说明什么。可能是之前对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期待比较高,所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非常失望,虽然最后我还是坚持把它看完了。
电影讲述了1900年左右英国的一些重大事件, 布尔战争、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泰坦尼克号沉没、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过程以两家人的生活为主线来描述,有点流水账的方式记录,几个重大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描述均很少,只是单纯地以家庭的改变来反应这个时代,以小见大的方式固然不错,就是缺乏高潮。其实每个事件都可以拍成一部不错的电影,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部电影里却又没有侧重点会让观众觉得很无聊。可能是资金有限,泰坦尼克的沉没居然只有游泳圈这一幕也是有点厉害。槽点满满,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国配是最糟糕的存在。
文章出自“TheySaid电影达人养成计划”,转载请联系公众号:TheySaid
2 ) “可我的世界没这么大”
内容复述
一部战争背景下的爱情片。当战争发生时,不论贫穷或富有,都将一视同仁。正如片首语:“这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是通过一位妻子和一位母亲的眼睛所看到的历史,她们的爱锤炼着人间的运气与灾难”——足以概括这部电影。
心得体会
感触最深的不是大儿子没逃过泰坦尼克的沉没,也不是小儿子在一战中牺牲,也不是经历一切后的沧桑。而是“古老”的命题——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两次战争期间,战场上危机四伏,国内却歌舞升平;出车祸后妻子痛哭而身边欢快的奏乐一直未停;收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夫人昏厥而下个镜头却是庆祝……我不去多想、深究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电影本身可能也给出了答案:
-“亲爱的,我们以前也遇到过战争,世界也并没有爆炸”-“可我的世界没这么大”
经典语录
①This is the story of a home and a family, history through the eyes of a wife and mother whose love tempers both fortune and disaster
这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是通过一位妻子和一位母亲的眼睛所看到的历史。
她们的爱锤炼着人间的运气与灾难
②No news is good news ,what must be it must be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该发生的事就躲不了
③人总是这样,爱情也会枯萎你会忘记一切
④-“亲爱的,我们以前也遇到过战争,世界也并没有爆炸”
-“可我的世界没这么大”
3 ) 反战题材影片
这部影片的立意是好的,通过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反映阶级、信仰、战争与和平等主题,以小见大是不错的切入点。但,或许是想要包含太多内容,很多部分都仅仅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挖掘,感觉看后只剩唏嘘,有些欠缺。。可能是由于舞台剧改变过来,情感体现不是很细腻,幸好女一号演技不错,能够将上流阶级的贵妇形象刻画得比较深刻,集教养,高贵,温情,悲哀于一体,比较饱满;布里吉斯先生表现真实,也值得表扬,其他人表现很一般。其实单说故事,放到任何一个家庭都是沉重的,但这部电影的手法表现出来却弱化了情感,有些遗憾,毕竟是早期,可以理解。其中记得比较深刻的镜头是战争那几年,士兵前进、跌倒、与战场和耶稣受难象同时交叉,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加深了对比的程度,揭露了战争的真实,上帝的子民不应该在人间相互残杀。其实仔细想想,战争让所有时光都蒙上了可怕的阴影,不只是春秋,还有冬夏。
文章出自“TheySaid电影达人养成计划”,转载请联系公众号:TheySaid
4 ) 乏善可陈的一部电影
#6# <Cavalcade> (乱世春秋)第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片长109分钟。
该片就是一部英国1900-1933年的大事记。主要是件有与南非抢夺金矿的布尔战争,泰坦尼克号沉没,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遗憾的是,为了把这本流水账报好,导演牺牲了对剧中人物的刻画。人物形象刻板脸谱化。男女主角前后失去两个儿子,还没有来得及悲伤,就匆匆开始下一段事件。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沉闷而无趣。好奇第6届奥斯卡评委都是些谁啊,难道是用脚趾头投的票?据悉,该片是奥斯卡获奖影片之10部最烂影片之一。个人认为该放在最差的首位。
再吐槽一下中文配音。剧中人物对话时候,背景声音全无,就像站在舞台上朗读。有时原版对话还能隐约听到。低质量配音加上低质量影片,真所谓雪上加霜。
我也给差评,sorry. 权当做看一段历史吧。
5 ) 一边是反战电影的大获全胜,一边是希特勒真正掌权
《乱世春秋》(Cavalcade)改编自诺埃尔·科沃德(Noel Coward)的同名舞台剧,是前六部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中第三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反战电影(前两部是《西线无战事》和《翼》)。影片揭示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个时代的国家和国际心理上挥之不去的影响。然而,正当《乱世春秋》接受1933年最佳影片的荣誉时,欧洲上空又酝酿起了风暴。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掌权,到1934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举行的时候,希特勒已经是总理了,而且即将成为总统。尽管一战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但除了如何更有效地杀人之外,人们几乎没有学到任何教训。
影片讲述了两个英国家庭从1899年12月31日到1932年12月31日之间“楼上”和“楼下”的故事。“楼上”的家族成员是Marryot家族:父亲罗伯特爵士(克里夫·布洛克 Clive Brook饰)、母亲简(黛安娜·温亚德 Diana Wynyard饰)、儿子爱德华(约翰·沃伯顿 John Warburton饰)和乔(弗兰克·劳顿 Frank Lawton饰)。“楼下”的家庭成员包括:男仆阿尔弗雷德·布里吉斯(赫伯特芒丁 Herbert Mundin饰)、女仆兼男仆妻子的艾伦(尤娜·奥康纳 Una O'Connor饰)和他们的女儿安妮(梅尔·托特纳姆 Merle Tottenham饰)。随着电影的开始,罗伯特和阿尔弗雷德都准备参加第二次波尔战争(Second Boer war)。两者都在战斗中脱颖而出。在他们回来的时候,罗伯特被封为爵士,阿尔弗雷德成为伦敦一家酒吧的老板和经营者。
故事的发展突飞猛进,偶尔会停下来描述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对这两个虚构家庭的影响:维多利亚女王的死亡,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一旦这场冲突结束,影片就会在爵士乐中淡出,并以一种有点夸张但又奇怪的预言方式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煽动者是如何对普通人所希望的尊严与和平造成了显而易见的危害。
与之前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壮志千秋》(Cimarron)不同(Cimarron在两年前获得了最佳影片奖),这部电影成功地讲述了一个跨越了重要时期的故事。这部电影的过渡大部分是平滑的(尽管连接1914年到1918年的蒙太奇并不优雅,以不变的几个连续镜头为特点),也没有不和谐的跳跃。《乱世春秋》的特点是一些复杂的拍摄画面,如士兵离开轮船参加波尔战争时聚集的人群,但也有一些奇怪的削减成本的例子:当维多利亚女王的送葬队伍在阳台下行进时,Marryots家族正在观看,画面中角色从右向左转动他们的头——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街上发生了什么。
《乱世春秋》的反战信息比《翼》和《西线无战事》都显得更加微妙。这个故事更多关注的是死亡的可能性,而不是真正的悲剧——那些被抛弃的人生活在持续的焦虑状态中,永远不知道他们的亲人是否会出现在伤亡名单上。(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简和艾伦去查看最新死伤士兵名字的时候。)这部电影还触及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战争是多么的荒谬——它被认为是男人赢得他们的勋章和国家展示他们的力量的一种方式。
虽然原著是诺埃尔·科沃德的剧本,但这部电影对导演弗兰克·洛伊德(Frank Lloyd)对原著进行了大量改编。虽然科沃德的一些机智、精辟对话仍然保留了下来,但洛伊德已经充分打开了场景,使这部剧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原创作品,而不是在影院里上演的舞台剧。
导演诺埃尔·科沃德凭借《乱世春秋》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这是他三年来第二次获此殊荣。1930年,他获得了7项导演提名中的3项(他凭借《女神》获得第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紧接着,1935年诺埃尔·科沃德导演的《叛舰喋血记》是那年的最佳影片,但最佳导演输给了约翰·福特(John Ford)。和他的男主角一样,劳埃德在幕后有着漫长而富有成效的职业生涯,在英国和好莱坞之间自由穿梭。他开始于1914年,在40年代中期退休(在50年代回来拍摄最后两部作品)。
《乱世春秋》在1933年上映时受到广泛赞誉,影片在当时受到的积极好评提升了它获得奥斯卡奖的资格。这部电影在收益上同样是成功的,在上映中获得了超过预算七倍的票房收入(1935年重新发行)。今天,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克制的情节剧,更多价值的是它对上世纪30年代初的人们如何重新看待过去30年的深刻见解。
一边是反战电影的大获全胜,一边是希特勒真正掌权,人类的现实总是如此幽默。
6 ) 别忘了,你是战争受害者!
只要是战争年代的影片,你方败也好胜也好,反战,反思是唯一前提,战后胜利的狂欢,喜悦的麻痹都是对战死之人尊严的践踏,你嘴里对英雄的致敬与缅怀也可以成为对和平美好的恣意挑衅,一战后的二战,想想都让人胆寒。和平来之不易,这觉悟赔上了多少条人命!
电影《乱世春秋》无疑有美化战争的嫌疑,英国士兵浴血奋战,保后方歌舞升平,没有牺牲换不来胜利果实,为了国家的尊严,死亡就一个字——值!有没有很熟悉这种思想套路,记没记起小学初中的一项集体活动?还记得你在哪看的《小兵张嘎》《地道战》么?拍摄手法再妙,演技再精湛,制作再精良它都只是一种政治宣传片,称不上电影艺术。
无奈找不到原汁原味的配音资源,典型的欧美风配音真是惊吓到流产,生硬做作到冲淡了黑白片的特有韵味,当然,中国味十足,也算是小小的怀了一下旧。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影片一开始就被角色抛出来的问题,我以为是一种谴责质疑的声音,可到影片后半段有些走板,电影富裕的战争的意义,虽残酷,但壮烈,造英雄,壮祖国。就像开头罗伯特和仆人自豪参军,只有女人们愁眉苦脸,哀叹抽泣。一个急切释放荷尔蒙之外的尚武欲望,一个希望相夫教子团团圆圆。被诅咒的新世纪何谈幸福?注定属于战争的新世纪,只有全名欢呼的送军热浪,一个个两眼放光,壮志豪情直抒胸臆,徒留下女人忧伤的背影,等待心心念念的男人完完整整回到爱巢。
电影中关于军人远赴战场或荣归故里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友谊地久天长,听着很是讽刺,歌曲既嘲讽了战场的敌对,也暗讽动荡年代人与人关系的疏远与淡薄。呼应着夫人那句“时间改变了许多事,但它改变不了老朋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该发生的事躲不了”是无形笼罩电影的魔咒,大儿子和他的两小无猜沉睡于泰坦尼克号的坟冢,二儿子没有撑到停战号角的吹鸣。想想过年的新世纪演奏,丧钟为谁而鸣?几十年的动荡酿成了一个又一个家族的悲剧,人们找不准个人生活的重心,摸不清幸福的路数,就如那参加完战争开酒吧的男仆,他把人生活成了一桩戏剧性自杀,他的死成了妻儿的解脱,战争没有让他学会珍惜与知足,到助长他挥霍无度的嚣张气焰。
影片像一个没有经过分类处理的垃圾山,可回收不可回收相亲相爱地搅和在一起,非典型现实主义和矫情式浪漫主义私定终身,使我困意蔓延之时竟产生了观看琼瑶《情深深雨蒙蒙》的错觉,还好没有依萍和书桓吻得那么缠绵邋遢,不过肉麻程度毫无逊色,月老式的强行配对真是替每个剧中人物面面俱到,一定要凑齐战争、爱情、亲情、生死,只是这焖锅没放佐料,炖得稀烂,看不出精华所在。
惊讶于影片最后女主对几十年灾难态度的大转变,那个“为胜利、失败、愚蠢、悲剧、痛苦干杯”的女主人最后却屈服于世道的改变,她认命了,她选择相信未来,儿子们的死亡在她眼中好似光明之路的祭品,只要国家充满希望,世间就不曾有过绝望。看着女主和丈夫在空荡荡的楼阁里为新年祝贺祈祷,并未被坚强乐观所感染,事情本不该如此发展,坑爹的时代,自我安慰反倒助长了二战的凶猛。
“一个人即使得到全世界又会怎样呢?”,政治家代表不了人民与国家,和平才是主旋律。自古忠孝难两全不是哲理是洗脑,一个不给你机会尽孝偏带你逼装逼带你飞的国家成不了你的幸福归宿。如果一个国家无法提供人民幸福,那么,人民迟早会用脚走出选票。
20世纪英国几场战争为线索,家族的变化,沉闷无趣,帝国的人民VS被压迫国家的人民……1933年奥斯卡最佳
英国的战争编年史,各种家庭,各种人物,都为了战争复出了很多。不过整部电影编排的很乱,张弛度也很差。透过不同的家庭,来观看战争,但是效果并不是还很好。
6.2 结合历史上诸多重要事件,包括维多利亚女王逝世、泰坦尼克号沉没 、一战等讲述了两个家庭的经历
二十世纪黎明前的英国乃至欧洲实在是大有文章可做,影片截取一个家族的兴衰来投射整个时代的无奈,可谓具有史诗级的粗胚,可遗憾的是撞错了编剧,又生错了时代,出炉的只是一本空洞的流水账,加之秒杀一切美好的国配,怎能让观影者口下留情啊~
我们要周期性地越过海峡,去杀杀德国老的锐气!另外, 作为:本节明巴顿奇事,小巨人这类电影的祖宗,也就是分镜头脚本弱了一点。
宏大叙事,细节不足。底层主线,却身形俱散。
Noel Coward的本子啊,所以基调必然是king&country,然而本片主视角是不列颠的母亲和妻子,从世纪之交的布尔战争、维多利亚女王辞世到泰坦尼克号船难和一战摧毁性的打击再到战后迷惘的一代,终结于影片公映的1933年,时代的动荡并未就此平息。大历史与小命运的交融。逊色于美国视角的Heroes for Sale。
看之前豆瓣看了下简介,提到泰坦尼克时感觉好像是看过,可是看的时候发现跟我记忆里的细节有差,可是记忆里的怎么也找不到文字记录也实在想不起来,算了,后面想到再说。此片时间点跨越三十多年,无论是世界历史国家历史还是家庭乃至个人都发生各式各样的变化。意外发现开头的时间跟《小公主》里的时间是同时的。
太!……没劲了。政治正确手法拖沓无聊的战争片。乏善可陈,彻底的乏善可陈。这么多年的奥斯卡最佳到底是有多少部这样的烂片啊。
只能说太过“正确”以至于无法不得奖
目前为止,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奖作品中,豆瓣评分最低(5.8分)也是唯一一部没超过6分的一部(IMDb 刚好6.0分),倒数第二是第二届的《百老汇旋律》(6.1分);而豆瓣评分最高的是同9.4分的《辛德勒名单》和《阿甘正传》;其次是9.2分的《泰坦尼克号》《教父》和《乱世佳人》。……国英双语版……
1.5。《壮志千秋》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好莱坞发现了新大陆,开始制作与之类似宏大叙事的"史诗"电影,企图复制之前的成功,于是就有了这部所谓"史诗"电影再度拿下BP。肆意拉长时间跨度是最低级的手法,一家人每个都被赋予了戏剧性的遭遇,目的是突出"乱世"主题,但流水账似的剧情走向与"闯关"似的冲突设置丝毫没有符合所嵌入时代背景的严肃性,反而冲淡了对动荡局势的反思性,无论是战争还是各种造成他们悲剧的因素皆可简单归结于世事无常,命运弄人,与电影空有其表的"史诗"叙事完全对立,实在是讽刺。
20世纪的新年来临的时候,简和艾伦要为远赴南非的丈夫担心,33年之后,经历过一战洗礼的简和罗伯特容颜苍老,又一个新年即将到来,然而长子沉于巨轮,次子一战阵亡,两位老人共同举杯,为过去和也许的未来,全片来不及抒情,只是历史的简述。
主旋律影片只能看Coward的,格局再大,人也还是人。不知是不是黑白片的关系,觉得衰老装化得很好。
没故事没人物的流水账,目前为止看过最差的奥斯卡最佳。
获1934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指导奖,不过现在看来就很一般了。
1934年,第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历届奥斯卡BP分数最低的一部,也是名副其实最差的一部了。完全就是浪费时间的电影居然还能拿奥斯卡...一日贵妇都比这好。
找不到字幕,乱七八糟看了一回,基本上没看明白在说什么,除了战争和女人
1.布尔战争、女王伊丽莎白去世、泰坦尼克号沉没、一战,流水线的剧情发展、制作,实在乏味,最最主要的是中文配音,配乐大段消失,雪上加霜;2.舞台剧式的台词搬上了银幕,严重让人脱线,感觉无比做作。
虽然是黑白影片,但丝毫不影响影片的艺术性表达。在战争面前,个人的英雄主义显得十分可笑和无知。经历过战乱的伯爵夫人一家,以及伯爵家从前的侍从一家的命运轨迹变化,是非常有意思的。尤其是侍从一家的男主人去参战,参战回来后买了一间酒吧,自己却成了酒鬼,家人都厌弃他,以他为耻。最终他也死于一次车祸。影片的主题,time changes many things.时间过去了,一切都在改变。伯爵家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伯爵夫妇依旧还相爱。影片有悲伤,有温情,有残酷,丝毫不因技术的原因而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