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非常亲切,电影中的任何元素都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沙尾村的男女老少对足球的热爱,村委会干部助理修补玻璃的黄泥,干燥炎热的空气,庭院中的葡萄架,炒菜的铁锅灶台,装番茄的瓷盘,盛拌面的盘子的花纹,踢球时扬起的沙土,柏油马路两边努力生长的灌木,湛蓝的天空,明媚又热烈的阳光,甚至能感受到曾经炙热的风,静谧的夜,跳动的炉火和绚烂的晚霞,买买提和迪里拜尔教练的名字也和我曾经的同学重名(我还记得迪里拜尔是月亮的意思),一草一木,一云一花是客观实体,之所以给我以各种温暖的感受还是因为那个时空下的人,比如沙尾村村长带领村民打井种树与风沙抗衡守护家园的勇气,球队小孩不服输的坚韧,迪里拜尔教练对自身价值的坚持和买买提兑现承诺的付出。这些人会让我联想起曾经去她家院子里打牛奶的邻居,批评我不珍惜时间的老师,一起跳舞的同学和古尔邦节去她家蹭吃蹭喝的朋友,那些可爱的人儿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过得快乐
世界杯就要开始了。有朋友问,想和孩子看关于足球的电影,有没有这方面的优秀儿童电影?
这可问到我的知识盲区了,因为我连伪球迷都算不上呢。
不过,我的知识盲区又不是只有足球,多着呢!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嘛。
经过一番调研,我发现,在世界范围内,足球电影最多的是德国;在国产电影中,拍儿童足球题材最多的地方在新疆。为什么呢?我想了解足球的朋友已经会心一笑了吧!
在有关新疆的足球电影中,我还发现了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一位乡村小学语文老师帕尔哈提·买买提2007年创办了“梦之队”,带着孩子们走出乡镇、地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作为曾经的语文老师,我可太喜欢这个真实故事了!题材是个好题材,可惜电影拍得……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我个人不推荐。
倒是另一部虚构电影深得我心。这是另一个买买提的故事。
“梦之队”的教练——小学语文老师买买提本身就热爱足球;然而,这个故事中的买买提组建“梦想队”,并不是出于热爱,而是阴差阳错的无奈!
那么,这个事故,如何变成了故事?
英萨克县英萨克乡沙尾村,来了个年轻人。他就是买买提,县文体局干部,因为傲慢与偏见,让新来报到的足球教练迪里拜尔走了,于是自己被派到沙尾村担任足球教练。
领导发话:拿下“英萨克杯”少年足球赛冠军,再把你调回来!
沙尾村的村长卡德尔接待了他。但是,卡德尔哪有闲心管足球队的事?眼看着沙漠就要吞噬村庄了,想植树防沙,但是去年种的树存活率很低,村民们都嚷嚷着像隔壁村一样搬迁得了。
卡德尔不想搬村,他希望能守住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
当晚,村民集合在村委开会。
卡德尔提出,树种不活是因为缺水,请同意开春前打十口井的人举手。举手的人寥寥无几。
卡德尔只好无奈地宣布散会。买买提急了,足球队的事还没说呢!好不容易把村民重新聚拢回来,大家对足球队同样没什么热情。
买买提灵机一动,说了一个弥天大谎:如果我们能拿到区冠军,就可以去北京看奥运会开幕式!
这下子,所有人都举手了!大家当场决定把足球队命名为“梦想队”。
就这样,买买提开始了他的梦想队教练之旅。具体训练咱们先按下不表,先说这个“谎言”。
是谎言就总有暴露的危险。最后,乌斯曼足球学校的老板,想挖走梦想队的主力,自然揭穿了。那么,买买提该如何对待这样棘手的事情?在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买买提是不是骗子?
看完电影,可以和孩子探讨这个问题。如果读过绘本《石头汤》,还可以关联起来进行互文。讨论的时候,注意着眼于事实的改变。
那一锅“石头汤”,让一个冷漠的村庄变得热情,所有人都获得了比自己所付出的更多的东西。
这一锅“足球汤”,让一群孩子有了新的梦想,让一盘散沙的村民团结起来打井种树,让古老的“乌骏姆”重新唱响。
所以,虽然这部电影很显然是为2008年奥运会所拍,但我认为,这部片子没有过时,这锅梦想汤,今天还能喝。
实际上,足球原本就是沙尾村男女老少的共同爱好,连大爷大妈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孩子们常年穿梭在胡杨林间的沙漠踢球,个个练就一副铁脚板与好身手。
他们日常称呼是这样的:
罗纳尔多萨迪克、齐达内艾力、马拉多纳沙比尔、贝克汉姆瓦尔斯……
他们日常对话是这样的:
齐达内艾力:让你传球你不传,你能得很吗?你刚才要是传过来,我们早就赢了。 马拉多纳沙比尔:齐达内,我是球王,你就是个中场,凭什么给你传球?你见过球王给一个破中场传球吗?回去,回去,站好你自己的位置!
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门外汉买买提怎么做教练呢?他当然不会教,紧急求助好朋友——做体育老师的司马义,结果司马义也不懂。
第一次参加预赛,结果12比0,输得一塌糊涂。
直到迪里拜尔到来。
迪丽拜尔让他们绑腿并行跑。孩子们当然没有成功,互相指责,并提出抗议。
迪里拜尔说,你们的个人技术都不差,可是你们都觉得自己是明星,眼里只有脚下的球。记住,什么时候,你们能用一个步调,一个速度,把这一百米跑完,你们就不用害怕任何一个球队。
“齐达内”和“马拉多纳”总是闹矛盾,还打架、破热水。迪里拜尔把他们开出队伍。
两个孩子终于明白,遵守游戏规则,是参与游戏的前提。
对于非原则性的冲突,迪里拜尔总是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
就这样,这支队伍,学会了团结。或许,也可以这样说,他们这才真正成为一支现代足球队伍。
03 是傲慢,还是偏见?
迪里拜尔,是女足球教练。
正是她是“女的”,作为文体局干部的买买提,没有接待这位姑娘,让人家去别的地方找工作。
在预赛中,梦想队的第一场比赛,对阵的正是迪里拜尔带的队伍。12:0的比分,让买买提终于放下了性别偏见。
迪里拜尔来到沙尾村以后,她的教育智慧和扎实训练,都让人心服口服。
唯一的女队员,米娜尔从被排斥的“丫头片子”,成为了受欢迎的队员,并且成为了队长孙雯米娜尔!
虽然说,买买提表示谁用中国球星的名字,谁就当队长。
但米娜尔当上队长,靠的是她的实力和领导力。是她,跑得比所有人都快;是她,让这群各自为政的“明星”能够学会步调一致地完成绑腿并行百米跑;是她,踢出了决赛中最激动人心的射门。
偏见,就是偏颇的意见,不公正的意见。因为这种意见并非建立在尊重之上,并非建立在事实之上。
人很容易从自己的环境中习得偏见,然后傲慢待人。又或者先存了傲慢之心,便有了偏见。
迪里拜尔和米娜尔,向人们呈现了某些事实。
04 写在最后
梦想,团结和尊重,是这部电影的三个关键词。
孩子的足球比赛和大人的打井种树,这两条主线交织在一起,也让这个故事更为厚重。
穿插其中的孙雯米娜尔故事线、罗纳尔多萨迪克故事线,细腻动人。
尽管有的地方村委会存在感过于突出,但是瑕不掩瑜。在国产儿童片里,这部电影已属于难得的作品了。
非常喜欢的一部维吾尔族影片 应该好好给中国足球青少年发展提个醒 新疆这片足球热土其实有很多好的苗子 而且他们很团结
作为从小在新疆踢球长大的孩子 要给满分
支持新疆本土电影,更何况这部电影这么有爱。
打井和踢球两条线结合得比较好,中间竟然还有一段缅怀逝去了的团结一心的年代,把整部片子的立意提高了不少,为此我要多给一星。另,主角自己的谎言最后由自己收场也值得一提。
世界上有无数个买买提- -就像有无数个古丽一样%……
故事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很是很多地方很有趣。个人最爱的是“团结在村委会周围”和“团结在酒瓶子周围”那个桥段,觉得太有趣了!
好喜欢里面的那个小女孩,画面色调感觉也不错
开场的快切很不错,虽然是主旋律,观赏性还是不错的,有种维吾尔人的幽默感
之前在喀什老城的街道上,碰见几个踢足球的孩子,其中一个穿着巴萨的队服,脚底技术特别棒,我坐在旁边看了很久,等他们歇下来我跟他攀谈起来,他说他看过很多比赛,最喜欢内马尔。后来我又跟一个不知名地区的足球队队员聊起过这件事,他说新疆真的有很多很好的足球苗子,但是大多都没机会踢正规的比赛,只能在沙漠、在街道上踢。我在观看那几个孩子踢球的过程中,他们的足球被老城的巡逻警察没收过两次,但也从未打消他们踢球的欲望。越贫瘠的地方梦想越纯粹,真心希望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可以扶持新疆的足球事业,那些无比热爱踢球的孩子们是可以给中国足球带来希望的。
很正常的一个体育、励志、儿童片,很真诚、感人也很平庸、励志,我承认我多给了一颗星,因为这些踢球的新疆孩子,而且中国的草根足球电影并不多,要珍惜。
很好的故事。影片中,梦想是能从和田去北京看2008年奥运会;现实中,这个梦想对应的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流动不畅的严峻问题。
看名字应改为《踢野球的新疆娃》!少数民族加10分!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带着上电影院看过,今天再温习一遍。足球只有靠球员对足球的爱才能踢出魅力的足球,政府领导的支持,商人的金元足球根本没用。我是辽宁人,我支持辽足,希望辽宁能够人才济济,重现往日十冠王的荣光。
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的,因为是新疆人,这片子比起现在的传奇的诞生丝毫不逊,那种风情别具一格。
当时上小学五年级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的那年我9岁 如今刚满23啊啊啊md时间过得真快😭😭😭
当年的cctv6里让我第一次知道新疆的足球氛围,中国电影里很久不见的儿童片
梦想是美好的。
我第一次看到本片其实是在电影频道。如同那年许多电影一样本片也是为了配合奥运宣传制作的电影。只不过本片的视角转移到了祖国的边陲之地。对我个人来说也是第一次接触少数民族的影像(第二次已是多年之后的《塔洛》)。至少这是一部真诚的电影。新疆的电影工作者踏踏实实拍完了这部电影,用勉强的条件写出了自己的故事,非职业演员的表演也很真实(如今想来这或许是新疆地区电影的传统?),不像当时的汉族地区的许多电影一样劣质夸张。这就是我对于本片的记忆了。也是奥运那年我记住的唯一一部电影。
我们是不同民族,但是都是一个大家庭,都是中国人。因为想对新疆更熟悉,我去看这部电影,后来发现这部电影真的不错,新疆的人与风光,其中足球,2008,环境变恶,普通人的积极生存,这些点在情节中自然的融合,人物的安排比较自然,人物的特点也朴实甚至是有趣味地表现了。推荐中国男足看这部电影。
新疆孩子踢球确实有天赋,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大于实际品质。算是填补题材空白吧~当教练问孩子们谁愿意把外号改成中国球员的名字,只有一个人说了个:孙雯。呵呵,还是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