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生人,谈一谈这个小时候和爷爷一块看的电影。
当时电视还是飞利浦,有时还会用DVD,放光碟看,也会有各个村的露天电影院,放这个豫剧。条件艰苦,对这个电影还是印象挺深刻的。
首先其人物塑造就很立体,展现了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其次剧情也是很完整的,而且人物矛盾冲突明显,虽说银环妈牙尖嘴利,和女儿起了很大的冲突,但走的时候还是给了银环5块钱,早知道,那个年代5块钱可是不小的金额,一个小小细节,就足以体现人物性格。
而且,由于这部电影是由话剧改编的,人物的一个动作表演,一个细微表情,就能体现人物心情,更不必说演员的唱功(这个我不懂,但是听了给人以一种十分舒服的感觉),而且戏曲里的配乐,不可谓不高超,几种乐器,不仅配合着人物的唱,还渲染着情绪,这就是所有戏曲的共通之处。
虽然现在戏曲逐渐式微,但无法否认的人,其表现力是高强的,而且对很多东西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90年代的回忆也就与六七十年代的回忆,一起逐渐慢慢变远了。今天是2018年1月1日,所有90后都已经成年,而记忆也逐渐模糊。
每一个角色,都活得像螺丝一样拧巴,也都承载着作者赋予他们除了计划生育这条主线之外的意义,米鲜(农村女性)的地位和权益;栓宝和银环的爱情与生活的盘旋交织;人际关系、社会氛围的沧桑巨变;隐藏在幕后的的权利与政治。难以尽述。上下两部在剧情和结构上很完整,银环妈下山与银环下山的呼应;中年人的生活困境与青年时期激情岁月的呼应;人性之黑暗与光明的呼应;自私算计坐山观虎的人际关系与上部那种淳朴明朗的对照,尤其银环教栓宝走路与栓宝教银环锄地的对照,仍然让人感受到光在黑暗中盘旋上升的美,像风浪中的海鸥。如果仅把《朝阳沟》看作政治宣传的产物那就太可惜了,在镣铐之下是作者对人性的观察,对社会变迁的体悟,对农村生活的亲切感受,对这片土地的抚慰。杨兰春是有雄心的,两部《朝阳沟》传达出的东西,也许比历史更加真实。
看长影1963年出品的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因为父亲的经常哼唱,我从小时候就耳熟能详地知道了这部戏。这部戏在河南乃至周边地区影响广泛,即如父亲一样,很多老百姓都能哼上几句“亲家母,你坐下,咱们拉拉知心话”,促成了传统戏曲的流行音乐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们在哼唱《朝阳沟》时,心里想的都是什么呢?
其实,包括《朝阳沟》在内的诸多“十七年”经典文艺作品,大多都有着表层与潜在两个文本。比如,《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表层的革命豪情下往往潜藏着“五虎将”的英雄侠义。从表层来看,《朝阳沟》讲述的是知识青年立志下乡建设祖国的宏大叙事;表层之下,潜在的却是“小两口吵架”家长里短的八卦事。我不知道《朝阳沟》在城市的传唱情况如何,要是单从在农村地区的流行来看,正是因为满足了农村人站在纸糊的高位上对外来城市人羡慕嫉妒恨的“东方学”想象。
在现实层面,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宏大目标出发,为了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以农养工”实现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基本确立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二元对立的经济结构。直到上世纪末,通过考学和当兵等为数不多的途径,农村人还将成为“非农业户口”吃商品粮作为“鲤鱼跳农门”的一种象征。如此来讲,农村从来不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家园,只是一个想象中建构的“世外桃源”。朝阳沟栓宝“要在农村干他一百年”的壮志豪情,只不过是没有办法逃离的无奈之举;而银环“一辈子干农业有点屈才”的满腹牢骚,才是背朝黄土面朝天后的一声长叹。且不说农村人一直想着跳农门,那些立志扎根农村建设祖国的知识青年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了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胜利大逃亡”。如此说来,朝阳沟注定不是心有多大就多大的舞台,银环的上山下乡也注定无法扎根;即使现在,农村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残破不堪的梁庄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银环的满腹牢骚听起来那么真切,而银环的回心转意看起来又那么生硬”的真正原因。
那么,《朝阳沟》之所以受到农村人的喜爱,就像今年火遍网络的“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不过就是潜层中“农村屌丝逆袭迎取城市傻白甜”的疯狂意淫。当然,这也是中国戏曲常见的套路,“公子落难美女搭救”,穷小子往往能获得小姐的芳心;然而,若是富家纨绔子弟调戏丫环或穷人家的女子,就会遭到无情地拒绝和嘲讽。与出身农村的自卑者孙少平不一样,栓宝虽算不上什么公子,却也是一个颇有心计的高中生。或许,考取大学本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栓宝一上高中,就锁定了城市姑娘银环,开始了“三年来无话不谈”的绵里藏针攻心计,终于在三年后实现了有志青年的婚姻自由,讨了个城市媳妇带回家,不要彩礼,风光体面,羡煞村里一干大老爷们。打着“扎根农村”的旗号,说着“建设祖国”的理想,栓宝借用革命政治赋予的神奇力量,对民间伦理的“明媒正娶”不屑一顾,一顿花言巧语骚操作,带着银环私奔,成功上演了一部热血逆袭的励志片。
在革命政治伦理的威逼说服下,民间传统伦理缴械投降。不过,要想故事好看,“夜爬寡妇门,调戏小媳妇”就是随手一抓就灵的绝好戏码。虽然从表面上看,栓宝家为银环单独准备了一个房间,还“做了一套新铺盖,新里新表新棉花”;但实际上,在村里人看来,就是典型的“未婚同居”,就是私奔上门的小媳妇了。所以,朝阳沟“谢大脚”二大娘才会上演捉弄小媳妇银环的常规玩法。而栓宝和银环的打情骂俏和翻脸吵架,更是为戏里戏外的人们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把脚步放稳劲使匀,那个草死苗好土发松,得儿呦得儿呦土发松;你前腿弓你后腿蹬,心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好好,又叫你把它给判了死刑”,栓宝和银环的一唱一和,更是为人们提供了鱼水合欢的丰富想象。小媳妇银环的漂亮原罪,村里的老光棍汉恨恨地说“人长得漂亮,种庄稼未必漂亮”,一种吃不到葡萄的酸味油然而出,明显就是“半截红颜祸水论”。
民间伦理的缴械投降与重新建构,还体现在婆婆与丈母娘的塑造上。革命政治的大笔一挥,“千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进入故纸堆,农村母亲栓宝娘带着光环出场,就是一个善面慈祥的老太君形象,对待银环就像对待自己的亲闺女一样。而作为城市小生产者的银环母亲,则被塑造成一个尖嘴猴腮的无理争三分的刻薄老娘们;当然,戏剧最终,女主银环和她的亲娘都被传唤而驯服成功。然而,到深水区看看,才发现“善婆婆其实是处心积虑的讨媳妇,恶丈母娘则是女大不中留的无奈之举啊”。
吃不了苦的银环,回家途中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幡然悔悟,战胜“半截革命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终于成了一位“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农村老娘们。不知道,六十年后的今天,八十岁的银环老太太是否还坚守在朝阳沟?
小时候看到电影的大团圆结局觉得很畅快满足,今天又看了一遍舞台版,却发现再也找不回当时的感觉了,而是觉得心情复杂。
首先,觉得银环娘说得挺对啊,考大学,去剧团可不比干一辈子农活强多了(当然剧里银环是奔着农业科学家去的,可是那年头真成农业科学家能有几个),感觉编剧太理想化了;
其次,看完之后觉得银环娘生了这个女儿真惨啊,这女儿还没嫁人就一心扑在夫家了,吵架那次对自己好像要恩断义绝似的(当然银环应该不至于,只不过剧里没交待,就感觉银环让老母亲这么伤心挺不该的);
再次,我觉得银环最后改变心意不纯粹是为了追求理想,而是也掺杂了对栓保难以割舍的感情,以及维护自尊的需要(银环很骄傲,也要面子,觉得半途而废很惭愧,甚至想到回城之后跟昔日同学朋友难以应酬),总之银环做出这个选择好像有逃避耻辱,逃避分手之痛的成分。然而以我的标准,我觉得栓保不算是很好的伴侣(剧里爱情描述得不多,只觉得他有耐心,但又不够耐心),顾忌他人的看法又何尝不是一种虚荣。就算人生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本人甘之如饴就行,但哪怕这一点我在银环身上也没有看到。
总之,看到结尾不是觉得银环改过自新了真好啊,反而是对她有点担忧,觉得大团圆结局里好像隐藏着不安。
华北是革命的。
近代以来,从捻军到义和团到“华北治安战”再到解放,哪个离得开我们晋冀鲁豫的健儿?
就算回到古代,我们华北也是造反的沃土,尚武的家园。汉末起义,一个叫王郎的也揭竿而起。其实“王郎”根本就不是名字,“郎”是对男子的称呼,可见他就是一个爹娘连名字都没给起的农家子弟。虽然这次起义就像昙花一现,但“王郎村”这个名字就叫开了,“王郎城”的断壁残垣也留到了今天,好像永远在提醒着地主老财们一样。
燕赵的游侠就不说了。其实统称燕赵并不准确。大抵以滹沱河为界,以南繁华之气多,所谓名编壮士籍,游戏宛与洛者是也;以北苦寒之气盛,所谓萧萧易水寒,壮士发冲冠者是也。从地理上讲,也是滹沱河以北用大棚,以南不用。
看一下《汉书·地理志》就知道,燕地女子豪放,与人通奸还敢装神弄鬼,愚弄丈夫,可谓给了孔老二乱伦扒灰的那些孝子贤孙们狠狠一击。其实班固这个神经衰弱的老儒生也就写到这里了,不过我们可以想象,要是燕地的男子不是个个好勇斗狠,怎么能在农业社会保证自家的血统呢?
黄河、滏阳河、滹沱河、桑干河,自南而北,养育了华北人民的血肉灵魂,有多少革命文艺诞生在这里啊。
《朝阳沟》就是其中之一。我生在冀南,小时候每逢婚丧嫁娶,庙会赶集,大喇叭里必放《朝阳沟》。听着《朝阳沟》,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又让人觉得现在的社会依然是当时社会的延续,新妇新妆去又来,但骨貌风神依然旧。
小时候在矿上,经常有人回忆说,当年老蒋的特务要炸矿山,就是在这里让我们给抓住的。这就是可贵的历史感。在这黄土地上,听着这沾满黄土的音乐,就能让人感觉到国家、阶级、革命这些宏大的词汇确乎和自己息息相关。
所以我喜欢北京。北京的历史就是华北的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可惜十几年来北京偏要学什么“国际大都市”,那些个殖民地的名字我实在是叫不出口,我对北京也越来越陌生起来。
小时候历史还活着,听这样的戏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现在历史基本上消失了,所谓“现代社会”也成了从天而降的或成了别人的恩赐了,各种各样自诩社会的思潮也和社会没关系了,所以我听戏的感触也就多了起来。
啊,我英雄的故乡。
补充:这篇文章//mp.weixin.qq.com/s/TtTQXlWR96M9U4v3eODkiw 也讲到了民间文艺的衰落,但在最后装模作样地引用马克思、齐美尔、哈维说什么“货币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分野”和波兰尼的什么“将经济关系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这是彻头彻尾狐假虎威的空话。
为什么货币关系在70年代末的农村突然流行起来,和什么马克思、齐美尔都没有关系。1977年,我朝开始了大规模借外债和进口设备的发展,有个香港教授曾善意地提醒中央,在进口设备要求提现的时候可能造成货币短缺而不得不走上印发货币而通货膨胀的道路,具体数字保留在这位教授的论文里,不在手边,无法提供详细的信息,只是隐约记得进口的设备是80亿美元。这才是70年代末货币关系突然就流行起来的原因,跟什么马克思、齐美尔说过的话都没有关系。
所以,要把所有论点和根据论点引申开来的理论全部放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我妈的最爱
想想烈士想想你,你有何苦又有何难诡辩精粹
文艺女青年被害
银环好虎,配栓包这么一个狗的男的,想不开吗。在朝阳沟除了她,地地是乡土,人人是亲房。就算为生活考虑,这样的地方也不好住下去。唱腔设计好听,台词也真实。不要被政治宣传所迷惑。
从银环第一次走进朝阳沟起,她就注定无法离开了
开会回来的路上,看见倒闭剧团(河南周口)的老艺人在街边卖艺唱豫剧,穿着戏服化着妆,唱得也好。有点难过。想起小时候好喜欢的朝阳沟。几十年也不会忘。。
好的很。被忽略的地方艺术。
艺术价值高。三观现在看来不好接受,但是剧中人的情感都是真挚的,这就够了。
好欢乐啊,好欢乐
看完这个电影,我就想原来那个时候人们都开始高中谈恋爱了
全面翻盘就是让知识青年去农村成为光荣 带动潮流 而现在农民的孩子依然要靠知识跃龙门 全国城镇化建设急把农民变市民 银环妈得到不少观众支持 眼看这“盘”又翻回来了!
里面每个角色的形象,每个角色的立场都很清晰,也能自圆其说,对于当时所处的时代来说,写的入情入理,是完整的流畅的戏剧作品。对于它想起到的教化功能,因为人物的心理的刻画和故事的推进的成功,让观众很能投入,我以为也很好了。以现在的价值观判断,银环是可怜的牺牲品,被多方压力和强势的价值挤压,不得不妥协,但是毕竟她是个戏剧人物。奶奶说的好,当时也只有宣传里存在这样痴傻的人物,哪个人不懂得为自己考虑呢?古今中外都一样,大家都会为自己计划考虑,这才正常。只要不想她是个真实的人,是个当时理想的符号,这样一想,我也不好再那么感情丰富,对银环多么多么同情,对国家多么愤怒。看完的感觉像老母亲,孩子高兴就行了。
这个我也会唱两句。。。
又是先看报纸背面,17,31主席像,城里的学生算是摸不透,36没说解放前,40银环妈根本不像城里的,50东风,57不去俱乐部,学生干体力劳动价值太小,2说跑了没面子,识字的能来就不赖,5远大理想都放弃,农民是为谁服务,11没吃过旧社会的苦,2527送公粮,三化,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文革的时候揭了盖子,这是刘修养57年提出来的。
2017年5月6日21:09:14,非常喜欢,天生的吧
2015年春节正月十一晚上,一边听爸爸讲解他在70年代赶场看这部放映电影的辛苦,晚上等到后半夜才等来电影的播放,看完后又跑去邻村接着看这部电影,等看完后天亮了,没有睡觉就去上学的事情。
从小到大被轰炸 亲家母你坐下 咱们说说心里话
现在看也不落后,很前卫也很现实。感觉除了那个时候有支持 现在城市那么发达也该支持支持农业农村了吧,台词有深度宣传很重要那个时候刚建国热情高人民也有那种激情。那个时候国内宣传手段那么多,或者说媒体没那么发达。现在宣传就很难搞了,乱七八糟的信息太多了 以前那个环境也有利些,戏曲说实话我看着也觉得有点无聊,可能是没有那个可以喜欢的环境吧。要复兴戏曲的话就要培养那个环境。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听戏的人估计不多,要发扬戏曲基本不可能。
离城市到农村接受教育,同学们走了一批又一批毫不犹豫。
看完你就知道,刘索拉为什么那么夸河南梆子了。看她们唱段的过程整个人脸上都带着笑(不是因为幽默,是因为太好听)河南豫剧真是,节奏和音色我都爱死了@废话师 壮哉大荷兰啊【对人生又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