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部電影何需高潮。
大家都打了很多我想說的評論,所以我基本上只打自己的小小感受。
去年六月份的時候,在音悅台聽到徐佳瑩的不怕慶祝才得知這套電影。
你是我最無法收斂的全心付出
雖然一廂情願的 想念更讓人無助
你是我最意想不到的一次投入
就算總會失去的 失去之前我要更用力抱住
當時MV裡都是電影的一些片段,而歌詞卻讓我輕易的哭了。
有沒有人發現歌詞裡沒有提到『愛』這個字,但是愛情裡的困惑、害
怕、擔心、犧牲、投入,直至最後如飛蛾撲火般的不顧一切,有誰說
這不是愛呢?
這是一部記錄片。
看過很多評論都說這部電影沒有高潮,緩慢的節奏,到最後好像莫名
其妙的分手了,徹徹底底的離開了彼此的生活,回到這兩個人自己的
軌道。
請問你的人生有沒有像偶像劇一樣遇到一個高富帥而且很愛你,然後
有突然有些角色跟你搶人,到最後就能王子公主的幸福生活嗎?
人生,往往就是平平淡淡的、卻被轟轟烈烈的愛情更為刻骨銘心。
這部電影為甚麼需要高潮,到最後Eric跟Paul擁抱完之後還不是要繼續
過自己的日子……
但是電影完結了後,我的心總是癢癢的,說不出的悲傷,哭不出的
淚,心裡卻有抒發不了的鬱悶。
因為我剛才是看了別人的人生,一段長達十年的感情。分分離開、離離合合,最終卻擁著彼此走向兩人感情的結尾。
2 ) 《為你流的淚》:戒不掉的癮,戒不掉的愛
美國精神科醫師弗里茲‧克萊恩(Fritz Klein)在其著作《異/同之外:雙性戀》(The Bisexual Option: Second Edition,1993)裡寫道:「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看作可能的性伴侶之前先把他看作一般人的話,那麼每個人看起來都差不多。」相同的道理,撇開性別不談,不管是異性戀、同性戀還是雙性戀,在愛的本質上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性表達方式不同罷了。
榮獲第62屆柏林影展泰迪熊最佳影片的《為你流的淚》改編自導演艾拉‧薩克斯(Ira Sachs)的自身經歷,他採半自傳的形式寫實地記錄一對戀人長達十年的戀情。不像多數的同志電影,片中不再著重於同志的自我身分認同問題,並削弱對異性戀社會的控訴,藉以降低「同志」這個標籤被邊緣化的異質性,讓電影回歸到愛情的探討上。
電影一開始,紀錄片導演艾瑞克(Thure Lindhardt飾)裸著上身,躺在床上打電話約人一夜情,他對著電話描述自己的身材和性愛角色,語氣曖昧,滿溢著情色想像。接著,艾瑞克出門赴約,他走進一住宅,對方開門後,他說:「我是傑夫。」兩人隨即熱烈地相互擁吻,然後上床。這就是男同志的交友模式:直接,但不帶真實的情感,一切建立在性愛之上。導演在片中如實呈現同志性格,毫不避諱地將同志圈中各種形象,以及交友、互動的情形反映出來,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男同志在做愛時因排泄物沾染床單而尷尬的場面。
艾瑞克在電影的開頭不斷地約人一夜情,他換過一個又一個的假名,接觸許多形象和癖好不盡相同的人,宛如是在一場無止盡的、沒有真情和愛的遊戲裡來回穿梭,直到遇見保羅(Zachary Booth飾)。誰說一夜情裡沒有真愛?艾瑞克和保羅來往之後便忍不住向女性友人分享,並稱讚:「他很好。」兩人隨即展開交往。他們一起做愛、嗑藥、喝酒、逛攝影展……,彼此的情感十分契合,保羅認為艾瑞克是他生命中最好的相遇,艾瑞克則去進行HIV檢測,深怕自己已受感染,足見他對這段感情的重視。
然而,艾瑞克逐漸發覺保羅的毒癮問題非常嚴重,還經常消失不見人影,完全聯絡不上,甚至當艾瑞克的作品在影展上獲得大獎,想在第一時間向保羅分享喜悅與成就時,回應他的只有一台冰冷的電話答錄機。這讓艾瑞克陷入極為痛苦的境地,因為就連友人也都直言不諱地說:「除非他沒錢或者他死了,不然你是救不了他的。」毒品可以讓人上癮、酒可以讓人上癮,性也可以讓人上癮,那麼愛何嘗不會讓人上癮呢?艾瑞克思念保羅到快瘋掉,更愛他愛到無可救藥,他雖然曾狠下心要求保羅接受勒戒否則兩人就分手,但他心裡清楚,自己早已戒不掉對他的愛,只能日復一日,甚而年復一年徘徊在開心與難過之間。這種矛盾如同艾瑞克握著保羅的手,看著他和別的男人做愛一樣,那樣殘酷,也令人不禁為之心酸。原來愛一個人可以委曲求全到如此的地步。
多數的同志電影都是悲劇走向,並以分離或死亡為結尾,不似異性戀愛情電影──尤其是好萊塢的愛情片──往往以喜劇作結,這是為什麼?是因為異性戀信奉著王子與公主的美麗童話,認為從此以後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還是同性戀情本來就很難與長久劃等號?或者應該說,同性戀較能,也被迫必須面對現實。電影的原文片名《Keep the Lights On》很有意思,導演一方面照亮同志的內心世界,將自己最私密的情感毫不保留地展露在世人眼前,另一方面也因為明亮的光線讓所有好的、壞的都無所遁形,赤裸裸地顯現出來。光明總伴隨著陰影,就像保羅所說:「我擔心很多事,但我很快樂。」這就是愛情複雜的本質,相信曾經歷過的人──不管你愛的人是異性或同性──必定能有所體會。
愛使人盲目,因而艾瑞克和保羅無法殘酷地切割彼此,才會浮浮沉沉將近十年的時間,甚至在最後的分離時刻,艾瑞克仍對保羅說:「我真的很愛你。」愛,上了癮。沒有人能真正戒掉愛。
3 ) Keep The Lights On
一、Eric&polo
两个人的爱情究竟可以跑多久,是归结于谁更执拗还是谁更矫情。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爱一个人,就要让他成为你的责任,他整个生命都莫名其妙归于你,你承担了一切他父母承担的东西,你就成了他的监护人,这就是描述中的爱情,你是他的父亲还是他的爱人。又或者,我们最终都被责任所迷惑了,而爱情远远达不到它的标准。
Eric和polo九年的爱情,断断续续,总以为最终两个人还能在一起,可是最后影片告诉我们,其实这一切,Eric都只是在等他下一个人,我们在等最终那个人,可是根本没有最后,最好。只是不断的等下一个,还没有遇到更好的时候,先爱这一个。
我不得不说,两个人的相遇算不上浪漫,但是够性感。寻找419的夜里,只是凑巧的找到了在床上那么契合的对方。渐渐地形容对方从不错变成了无与伦比。渐渐的两个人相爱,渐渐地也绊住了对方前进的脚步。我非常同意eric朋友的那句话,你不是他的救世主,你无法从泥沼里把他拉出来。可Eric依然义无反顾的拽住曾经以为是自己唯一的polo。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到这个地步还没有放手。问这个问题不是在他们热恋的时候,不是几年不见又重逢的时候,而是Eric在大街上碰到上次在酒吧刁到的那个画家。那个画家问:“那你不和你的男朋友在一起了?”Eric回答:“不知道。”其实此时此刻P已经不能算是唯一了。那为什么还没放手?坚持都只是代表了不甘心还是那一点留念。
那天,Eric会从一晚的疲倦中醒来,看到院中的polo在打电话,悻然地走过去。“我想和你谈谈。”之后呢,他只是想找一个自我的发泄口,即使只是对着一棵树,那幻想又是谁?正在打电话的那个?还是某一天在酒吧里遇到的?或者只是在大街上无意碰上的。
Eric说“你对我们的现状有什么想法?”
P回答:“你要和我分手吗?”
Eric“当然不是。”
P:“你是想问我我有什么想法。要么你和我走离开这里,要不然就分手。”
影片最后,Eric找到P。跟他说他没有办法和他在一起……
这段的叙事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也许是现在的我无法理解的。不过我有一点可以清楚的知道,Eric爱P只是没那么爱了,他更愿意留在过去那种生活状态中。况且又有一个新鲜的面孔出现在他的生命中。
二、Eric&painter
画家的名字我不记得了。也许现在不重要又或许在导演没有拍出Eric的后续生活中他成了他的新partner。先说这个人的出现。他的出现时在Eric和Polo的感情亮起红灯的时候出现的,刚刚好。一个有一个空缺,一个在找一个空缺。他们聊的很来。我觉得整部影片一开始就在铺垫一个感情,那就是“画”,正好这个画家出现了。Eric在听到他学画画的时候很高兴。“那你一定画的很好。”Eric之后对他说。这应该不是真的对他的画肯定,而是对这个人。他对这个人有好感。不过419的真谛就是只是那一夜。可是他们交换了姓名、交换了职业、交换了爱好……之后又肯定会出现种种共同喜欢的话题。这就是一段感情开始的最佳点。
Eric过马路的时候正好听到有人叫他,那个画家还记得他,而他不记得他的名字,可是却认得他。从这开始都只是个好感,只是因为好感而把这个人的长相、状态、习惯记起来了,而名字只是那么多好感中的其中一个。
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
“所以说你现在不和你男友在一起了?”
“不知道。我们很久没有见了,然后他回来了。我们又在一起。我不知道现在的关系是什么?”
“你们在一起多久了?”
“九年。”
“天啊。你真幸运。”
“我不觉得这是幸运。”
“那你呢?”
“我找了一个男友。我是一个没有长性的人,几个月就腻了。虽然这是个新男友。我们有的时候一起吃饭、看电影什么的。更多的时候他说,我听……不过我更喜欢被人请,我承认我很肤浅。”
“没有人不喜欢被人请。”
“那好,我请你。”
“你?好啊。”
这段对话给两人留下了空间。一个两个对自己男友的感情都表示怀疑,两个对对方都有好感。两个都是一个说一个听,另一个说另一个再听。也许,所有的开始就起于共同点。也许此时此刻,他遇到了一个在这个时间点对的人,那个人又恰巧和他很合拍。
也许导演的后续就是Eric和画家的爱情故事。
三、其他人
eric的朋友们。那个女的和那个男的。eric在河边问他朋友“所以你们不打算要孩子?”女的回答“对,因为他已经有孩子了,所以他不打算要。我觉得没关系,我既然爱他,所以只要和他在一起。”最后这一对还是分了。也许导演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亲爱的,请尊重你的心,不要去追随别人的心。
也许我现在该说,强迫,不管是强迫什么,任何感情,最后拖累的只有自己。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得泰迪奖也是完全合理的,毕竟这么有质量的还是少的。不过,真要说喜欢我更喜欢“我们的天堂”、“周末时光”、“燃情八月”……感觉虽然结局都不太好,可是叙事都很完整。相比之下,点亮灯光没有上就已经被炒得火热,大家的期待就会很高,相比之下要更苛刻。还要其中一个情节Eric和polo床上失禁那个环节,这个环节的用意是什么?来自导演的亲身经历?既然是半自传体电影,那这个电影的后续就应该在导演身上了,也许他和他现在BF的故事会让这个电影完整点。
4 ) 只是因为短评字数限制我要过来说两句
周日跑去MoMA刷了一遍 导演就坐在我前面 这就是纽约啊 大神就在身边
eric打青涩电话发现了paul 哈哈哈 这段真是可爱 可是paul后面和别人做爱(我一直误以为paul是卖身换钱)叫eric的名字 还拉住他的手 好讽刺 朋友说好久没看到你对一个人这么兴奋了 想想恋爱中的人都是这般吧 就像今天看到gym里面一向不苟言笑的poker face姐姐跟别人讲在恋爱 旁人说你“you are glowing” 哈哈哈哈 之前我疯狂迷恋aki的时候也是这般吧 在地铁上傻笑 看无数遍我们的视频 找机会身体接触 哈哈哈
两人最开始的时候有好多亲密的场景 都是小情侣爱做的事情 什么也不干 就腻在一起耗一下午 真好
eric跟paul吵架 paul说eric真是小孩子 后来两人又回到床上 我那么爱你 你无理取闹的样子我没办法拒绝啊 那就不生气了 话说eric拿东西打自己头那里真是 哈哈哈
导演提到他没有拍很多很有名的nyc地标建筑 反而是很多饭店内部的场景 对啊 纽约也不是只有时代广场嘛 希望自己在最后这个月 能好好体会一下
主持人说这是一个关于freedom的故事 两个人因为爱就在一起啊 毫无顾忌 享用毒品 可是flip side就是there's no limit 所以就是争吵 猜忌 drug abuse
最后两个人还是没有在一起 对啊 我爱你 可是每次爱你我都好痛 我没办法再维持下去 但我依然爱你
5 ) 带着你给的一切前行——点亮灯光
有一个gay友邻的日志始终会驻足在我脑中,当我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那些片段又翻滚了出来,他在日志中说虽然分手了,但是仍然会带着彼此给予对方的那一部分前行。这是我看到对于分手最美好的解释了。
Paul和Eric的九年时光,在这个轰鸣前行的世界已经可以算是一段十分漫长的岁月了,他们有过彼此的欢乐,有Paul给Eric过生日时的惊喜,甚至Eric在Paul戒毒后在圣诞节上那番感言。可是回想起来,整部片子更多的时候确实彼此给予对方的伤害,当然更大程度上是Paul给Eric的,他的失踪、吸毒、甚至于对于这段感情的漫不经心,让本身就敏感的Eric变得如此神经质。我想这些痛苦的回忆也始终会成为Eric身上最深的烙印。
因为是源于导演本身感情经历的缘故吧,片子并不像大部分爱情片那样显得戏剧化,彼此的冲突和纠缠虽然有些冗长,但也很真实。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会为它打上“爱情”这个标签的原因。这样一部片子,终于把视角从外部对于同性爱情的冲击转到了内部本身那些冲突上,也回归到了爱情本质上。我想,这应该是和日益开放的观念有关吧,当然,欧洲和艺术本身就是一个环境更为宽容的地方所在。
如果我是Eric,会不会希望永远不曾遇见Paul呢,遇见这样一个为之抓狂几乎十年的人,可是我想,也许这就是爱情,彼此伤害,却又无法离开。当最后那一句“是的,我做不到”说出口时,一切分崩离析,而我带着你所给与的一些继续前行。
6 ) 爱如流沙
一部比较闷的文艺片,记录一段GAY情的相遇相爱和流逝,十年爱情长跑却敌不过相处和毒品。
导演半自传的片子,从同志亦凡人的角度去讲述这段情,就如同淹没在繁华都市中普通人的感情经历一样。
手法比较含蓄,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大起大落,虽然有大尺度镜头,但总体还是很小清新的,滤去了感情离合中难堪的冲突和折磨,只留下琐碎的温暖的残缺的影像,我们知道,那是爱过之后的怀念,而不是记恨。
回忆的镜头是有爱的,只是相爱容易相处难,陷入爱河的我们永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觉得幸福也会觉得辛苦?为什么誓言太久会渐渐模糊?为什么想要永远却又害怕束缚?为什么紧紧拥抱却还是觉得孤独?为什么夜夜同床内心仍难以碰触?为什么心中有话却无人倾吐?为什么看着你笑我却觉得酸楚?为什么相爱的人却无法相属?为什么爱着的心会痛到麻木?为什么做再多的爱也无法满足?为什么爱着的我们会那么无助?为什么想要靠近却行成陌路?为什么努力到最后终是要结束?为什么总要有那么多为什么?
爱如流沙,握得越紧流失越快。就如同电影中的两个人,时间带走了曾经的深情,再也回不到从前。不是不爱,只是不知道如何继续,就像两个爱情的囚徒,困死在无路可走的残局里,要么同归于尽,要么另开新篇。
不算BE,只是人生重要的爱的练习。
这部爱情片把同志情侣当做“正常人”来对待,不去猎奇卖肉没有卖弄噱头也不搞老套的心理认同社会歧视,仅仅是真情实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此片改编自导演亲身经历,能感受到故事的真实细腻,托尔表演尤其出色,OST太好听。不过影片后半部分节奏太拖沓,反而没拍出8年感情的时间跨度,实在可惜
这部片告诉我们:要幸福,别吸毒。(大雾
剧情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安排两人从决定继续相处到男主角改变计划的那两分钟内容,如果我出电影考题,就要要求考生安排这两分钟的镜头以使得剧情的进展更加有逻辑,因为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影片本身的处理还是不够优秀。另外,海报实在是太漂亮了。
三星半,细节很赞,"阳刚"的温情丹麦小攻,没心没肺的吸毒小受,九年离离合合苦不堪言的爱情长跑。单方面的爱情那不是爱情,Erik你醒一醒,既拍出了同志情感的普遍问题,又有个例的特殊性,后半部着实拖沓,感情纠葛显得重复乏味。不过的确是今年不可多得的同志片之一。PS:电影里外都拿了柏林泰迪熊
《春光乍泄》后最真实的同性情感电影,迷恋自身肉体的炮友、打完飞机提分手、人群里分别等桥段灵气十足。爱情是和自己的软弱对话,无坚不摧、无欲无求的人不需要爱情,凡人因残缺而爱人,因爱人而更残缺。
矫揉造作幼稚可耻。Julianne Nicholson 的雀斑跟1999年陈可辛的《情书》里的一样可爱~ 也是同性题材耶~ “过去一年,我遇到了你生命中的所有人,除了你。”
看似表现一或两个人在感情上的消耗过程,实际还是属于导演私密的情感探索,把大跨度的经历抽出,用紧致的剪辑去模糊掉某些因果交代,留下了反反复复的迂回感。相较语言,身体表演在片中也具有主导性,有意识地用不同的摄影机状态丰富身体的交流。结局不仅是故事的出口,也是整个意识体系的锁链达到最蓬松的一环
怕失去,所以不敢相愛
从故事上看这部是很私人的作品,再普通不过的那种个人经历,普通到就像我们和别人聊天那样,会隐去和美化很多过去。但影音美学让电影又具备了某种让人一窥到底的魔力,颗粒状的滤镜加重了哀伤的基调,更重要的是它展示出了一个渴望被爱的灵魂是如何行为的。
影片的细节太棒了,同志感情在导演这里变成再正常不过了,一些桥段一些对白一些细节甚至正常到是很多异性恋无法体会无法经历无法察觉无法共鸣的,却又真实发生在很多同性恋的身上。这个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真实,相爱有时候真的很难,因为爱上了谁根本由不得你选择,直到你心里结疤。★★★☆
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归根到底都是恋。这磨人的爱谁也受不了。如今的同性电影已经从他们的社会关系进入感情关系了,很好的进步。
有多少次我们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在这部电影,很可惜,我只看到互相折磨,而没有看到爱。
八年下来,感情就是一段难舍难分、推来就去的游戏。没有猎奇、没有煽情、没有过多不必要的肉欲,给直现最现实基友生活面貌的导演加分。
every ltr deserves a ugly truth, but life goes on, it does all the time
其实都是些稀松平常,但细节处理的很好不会觉得很沉闷。觉得港台译名更贴切,为你流的泪再多也还是那么爱你……唉爱是个坏东西。
导演放映后上台介绍,说paul现在很好,他本人现在也结婚了,跟丈夫抚养了一对七个月的双胞胎(晕,他丈夫就坐在我后面)。人家这谈的才是恋爱啊,快十年的时间,幸福和痛苦到最后都是云烟啊,结局略拖,并且出现了不该有的广告牌。。。(尼玛的我感觉自己只是在过日子。。。
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用彼此的青春消磨一个走向衰败的结局,从而注定把对方伤得更深。要经过很多年才会发现,需要相当的勇气才能成就怀念——相爱很难,不如紧闭双眼。
男主角好丑,完。
克制。不做作。人性。
酒店那段是要有多心碎啊!埃里克为保罗操碎了八辈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