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目击者》:中小成本制作的又一个典范
日前,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及光线五大发行公司联合向院线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贺岁档开始,其发行影片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将不低于45%:55%,也即比此前的43%提高了2个百分点⋯⋯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个百分点也引起业界的纷纷讨论,如制片方的票房压力大、院线方的租金、运营成本高等,也就有人提出片方可以通过减轻制作成本的方式来减压。而这部由高则豪导演,张海监制兼武指、客串,高捷、贾孝国、淳于珊珊等主演的《目击者》,则可以说是近期的一部中小成本制作的典范。
从电影学院出身的导演高则豪,在一次的访谈中认为,与其在体制外冥想,不如在体制内舞蹈。在这部“戴着镣铐于体制内舞蹈”的影片《目击者》中,既可以看出体制的明显痕迹(尤其是最后的字幕一段),但更明显的是他努力融入了自我的风格等。影片以一座小城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讲述经营面馆的老宋因为生意失意而欠下了平哥的钱,平哥则觊觎这家面馆一段时间想要吞并而不断的骚扰老宋,在面临重重困境下老宋想要骗取保险费来偿还欠债,却总是事与愿违,直至无意中他看到平哥的车辆的车牌号,是他曾经无意目睹又挥之不去的一个车祸的车牌号⋯⋯
影片虽然是创作于一个市场化的环境下,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创作者高则豪、张海等在一边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比如明星、类型片),一边又坚持着风格化,尤其是小人物的黑色幽默。当时看这部影片时还想到了台湾导演钟孟宏的《停车》(高捷也出演了本片),因为两部作品都是以小人物为主角,且以浓烈的影像风格来叙事,如《目击者》开场时的跟拍镜头,略带摇晃而折射人物内心的起起伏伏,背景的灰暗则也奠定了影片的黑色基调,随后高捷跟好友淳于珊珊之间的喝酒吐槽,又带出了主要的人物与故事⋯⋯影片自始至终在坚持着这种灰暗的基调,再加上小城的灰沉沉的天气的烘托,直至最后才有点雨过天晴的感觉。
演员的表现则是影片的另一大看点,尽管影片可能为了市场而邀请了明星主演。高捷与贾孝国的表演自然不必多说,几场对手戏都充满着风格化的特点,包括高潮时贾孝国叙说他的成家往事时,平淡的话语里却是死里逃生后的生命的韧性。而难得的是,即使是扮演高捷的好友的淳于珊珊,也在不多的戏份里奉献了精准到位的演绎,特别是他在医院里给老太太剪指甲的那一场戏,他一边很熟练的为她剪指甲,暗示了他的经常性;而他一边跟高捷之间的聊天时的神情,则是又折射出两人之间的默契、配合无间,毕竟这几年很多华语片都是由两岸三地的不同演员一起合作,但是不少时候演员之间未能擦出应有的火花,而淳于珊珊与高捷的配合则为影片添加了几许的亮色,这也让人期待淳于珊珊在大银幕上有更多的精彩演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微博上自诩为“半江湖人”的张海,他身兼本片的制片人、动作指导及演员三个角色,尤其是作为制片人,成功的控制了成本,使得影片既能保持导演的风格,又有一定的商业性元素,且保持在中小成本制作。
即使是在好莱坞,大投资大制作也只是较小的一部分,而更多是中小成本制作,华语片要在市场上与好莱坞相互竞争,要想赢得内地观众的叫好叫座,也能长远的持续发展,便需要在有机控制成本下,平衡风格化与商业性,比如这部《目击者》。
2 ) 【作者 非黛】 从阿Q到老宋——点评厦门本土 电影《目击者》
出人意料的好电影,出人意料沉重得让人从 头顶凉到脚心的好电影。
因为你可以从中看出许多现实的沉重、无 奈,甚至绝望,无可回避。
故事情节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恰 如正常的现实生活,总会有莫名其妙无法反 抗的“惊喜”在各式转角等着你。不是有一 句“生活真谛”么——转角不一定遇见爱,还 有可能遇见狗。
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中年危机的电影,不如 说这是一部讲述人性的电影——在社会这个 大机器的运转碾压挤兑下,我们善恶摇摆, 给自己找尽借口,用所谓原则粉饰自己的贪 婪与自私,也有可能是被碾压得几近变形又 想费力保持善良但不得不在现实中屡屡对善 良这一信仰产生怀疑,这就是人性——谁也 别想否认。
几十年前,有作品讨论过中国人性,代表角 色——阿Q。在那个年代下,他是普罗大众 中的大概率代表,自轻自贱自我麻醉。而现 在,几十年过去了,社会机器改变了他碾压 人性的模式,所以,大部分的阿Q变成了老 宋——在这个极易走向极端却被美誉为剑走 偏锋的年头,你善良、屈从原则,却会被身 旁忙碌的人群撞倒、踩踏,他们不为自己的 疯狂而羞愧,只是讪笑着你的狼狈,嘲讽你 不懂规则。终于,你被逼得,变成和他们一 样的人,变成那种你最讨厌的人。这是这个 社会对你最大的伤害。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怀疑你的人生就是一部 《蝴蝶效应》,你用尽全力挽回、营救、消 解、逃避,噩运总是换上不同的衣服站在你 的面前等着,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最让人喜欢的是,导演讲述故事的方式。像 画国画,以最淡最淡的墨水一层层细细地往 宣纸上刷,以平淡、真实的小细节,如老宋 不接老婆电话的方式,老宋老婆闹别扭的方 式,头顶的袜子,阿康服伺老人家的桥段, 把老宋身边每个人物的故事缓缓地讲出来, 不着痕迹地把整个故事的几条线索串向同一 个方向,最终大冲突的那个方向。仿佛凌 迟,刚开始只是帮你洗澡剃头热蒸打开毛孔 掏耳朵去毛,突然来几刀削皮至骨却偏偏不 结果了你。
而最终要了你的命的那刀,却是一毫米一毫米钻 向你的心脏的,那就是电影结束时,平哥说 的那段话,说他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说每个人都应该为他所做的事付出代价, 说,这个世界其实只怕恶人。你不由得会从 心里涌起一股对他的怜悯,对自己的怜悯。 我们在丑陋云集无法自保的社会里生活,色 厉内荏张牙舞爪地自我保护,却终于会被身 后的那块石头砸中脑袋,就像老宋无能为力 下对平哥的绝地反扑。
《目击者》留下的思考空间何止这些,其阴 冷的余味是绵绵不绝的。沉重的氛围不像平 时所见的在厦门拍的偶像剧、喜剧,但它很 真实,真实到你无法否认,任何人都曾或多 或少处于老宋的境况下,我们终归会是自己 所做的每个选择的牺牲品。
特别提醒,为了过审而增加的结尾,尽可忽 略了。你我都知道,生活不总是这样的。
3 ) 《目击者》:刺痛神经的生活危机与底层态度
《目击者》:刺痛神经的生活危机与底层态度
2012年有几部好的中国电影,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清。如今的中国电影,一系列大制作、大特技、大排场、大宣传造成的大片,突然让人感觉中国电影似乎正在远离自己的时代背景。有人说:真正的伟大艺术是在底层的。没错,大片横行十年来,我们同样接受着《三峡好人》、《盲井》、《和你在一起》、《落叶归根》、《立春》、《青红》、《苹果》……直到去年的《钢的琴》、《HELLO!树先生》,以及今年的《桃姐》、《人山人海》、《目击者》。这些电影无一不在表现当下中国的“底层叙事”,因为底层的人们才真正感受着时代转型期间的阵痛,他们的酸甜苦辣才具有最显著的时代特点,也有着艺术的深层底蕴。
《目击者》讲述的是中年人失意者的故事,把视角聚焦在底层的生存状态上,不加矫饰的将一幅逼人、压抑的底层生活图景纳入到了银幕影像中。无论面馆老板、卖保险的、黑道大哥、暴戾打手、胖厨子以及片中的各类女性,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同人群,那些不断被挂在嘴边被关怀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与命运,成为这部电影艺术里最大的命题。尤其在年底一片大片眼花缭乱的喧嚣之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目击者》电影情节很疯狂,形式却很冷静。电影所传达的信息是冷眼旁观世人的狂野举动,残酷冰冷不是目的,生活态度难敌才是更应被感知的潜台词。全片无处不透漏着导演将所谓的和谐与现实的残酷冲突的对比,对人性进行探究,展示着一种和目前和谐繁荣相反的真实的社会现象。故事虽然很简单,就讲述欠贷的中年危机面馆老板目睹车祸,迫于生活危机和黑帮压力,由明哲保身受到威胁到自尊受迫奋起抗争。关于情节,有着太多的阐释和理解的可能,所以倘若在这边赘述,一定是冗长无比的一堆乏味文字,但可视作反观这个时代背面的一片镜子,各个不同人群带来的景象虽然是碎片式的,但震撼力却非同小可,但片片刺痛观众神经。
面馆老板“老宋”与黑帮“平哥”演出传神,毕竟是老戏骨高捷与贾孝国。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老宋的好友——卖保险的淳于珊珊,虽说兄弟俩各有各的生活状态,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混在社会底层,每个人有着各自生活中的不幸和烦恼,又全都为生存的压力而苦恼着(比如说为了自己的潜在的客户,每个星期六都来给快要去世的老太太洗脚剪指甲),类似这种关于底层的描述,不管是写实的还是夸张的,至少让观众体验到其间流淌的深深的焦虑、冷漠、空虚与绝望,淳于珊珊在这个角色上算是下足功夫,足以与高捷、贾孝国争辉,而各个底层角色在这些背景下,每个人都鬼使神差地活着,让人从头顶冷到脚指头。
片中的暴力动作场面也是同样的疯狂和冷静,“塑料袋灌酒”、“纸巾窒息”、“万箭攒心吸烟法”等令人窒息动作桥段干脆利索,都是同样的黑色和残忍,绝不拖泥带水影响剧情,这得益于动作导演张海和正一阳的设计(张海客串了片中暴戾凶残的黑帮二把手),同时张海又是本片制片人。通俗的讲“制片人”就是投资者或者能够找来资金的人,然微博上叫“半江湖人”的张海,本身就是个懂得电影艺术创作,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信息,善于筹集资金,熟悉经营管理的影视工作者。另外,魏君子不断爆粗口的胖厨子,也很精彩。
电影代替不了生活,但却能够感染生活,传递关爱与思考,也沉痛,也温情。虽说现实关怀和票房看似难以统一,但镜头也是一种关注,从绣花枕头的商业大片中稍微挪开点视角,有些人也在看。文艺范儿的《目击者》风格偏向黑色悬疑,以平实而略带悲悯的手法去关注小人物,从中发现那些淡淡流淌的人情和关怀,也许不够主流、也许不够主旋律,但在我看来真是的记录下了底层不同人群的横截面,绝对是一部对生活敢于批评,敢于发出声音的好作品。
4 ) 我们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目击者
生于一个“伟大”的时代,颇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在随波逐流的生活当中,放慢了手脚上的动作,尽可能循规蹈矩,生怕触碰到任何一点有可能会影响到人生轨迹的事情,但是所历所见,却每每令人悲从中来,油然而生一种无力感。原来,即便只是做一个“目击者”,也是一件如此辛苦的事情。
以上所说的,大概都是由电影《目击者》而引发的一些想法罢了。正如片中老宋,他的朋友、亲人,乃至嚣张跋扈的平哥一般,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当中随波飘荡,只能以目击之,却有心无力。
2012年华语影坛,尤其是内地影坛,涌现出一批新写实主义电影,大多由年轻导演操盘,先有程耳的《边境风云》,接下来就是高则豪的《目击者》。从当代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入手,荒谬绝伦的故事里,反衬出的确是现实生活的无奈。黑色幽默的剧情搭配高度写实的生活细节,令人颇有亲切感。
《目击者》的故事简单却饶有兴味。一起车祸肇事事件,却改变了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实人的生活。种种荒诞却又写实的生活细节,勾勒出导演勃勃的野心。极尽克制的镜头语言,却更反衬出生活的荒谬。恰如片尾台词中,那个有如神来之笔的可爱多。让你搞不清楚写实与荒诞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距离。
台湾演员高捷、贾孝国是影片中高下立判,冲突对立的两方。高捷老师一贯的方法派演技,信手拈来,贾孝国略显浮夸的舞台剧腔调赋予这个角色不同于同类型电影的差异化,尤其是当结尾处,他细数自己偏执个性由来之后,更显得真切。人性的丑与善,原本都在一念之差,导演并不想把影片处理成简单的类型片,从此可见一般。
曾经的打星淳于珊珊,在片中饰演男二号,老宋的好哥们——阿康。他是介于老宋和平哥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更近似于庸庸碌碌的普通人。有种种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狡黠,也有作为一个普通人必须的正义感和兄弟情谊。在片中,淳于珊珊刻意收拾起嬉皮笑脸,蓄起些许胡渣,完全迥异于他在《五号特工组》里的潇洒模样,疲于奔命的囧况,真实可信,又有戏剧张力,很好地辅助了剧情叙事。
整体而言,《目击者》或许不算是当下流行的高概念,强冲突的类型电影。但是导演与制片团队,非常规地使用写实主义手法讲述这样一个充满荒诞色彩的故事,外在的平淡与内在的强烈冲突形成鲜明对比,细细咀嚼,余味无穷。
微博自称为“半江湖人”的制片人张海,虽然是习武出身,却刻意摒弃了一切夸张、花哨的动作设计,与另一位动作指导正一阳联手,尽可能还原真实生活中的残酷细节。几段动作戏真实感强烈,于静态之中凸显出现实主义的荒诞。塑料袋灌啤酒,嘴插整包香烟等桥段令人视觉冲击力强烈,令观众隐隐生痛。而张海在片中的客串演出更是色厉内荏,令人印象颇为深刻。
作为一个“伟大”时代的目击者,我们能做到的,恐怕最多也就是象片中的老宋、阿康一样,尽我可能的不要旁观,力所能及地反抗,但是谁又能知道,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即便是生活在食物链相对靠前的平哥,也不过只是另一种意义的“目击者”而已。人生的轮回,苦涩的滋味,油然而生。
镜头感不对,想学习但没学好。
平淡独特的小成本电影。高捷是个好演员。该片槽点和亮点一样多。90分钟的片子断断续续看了一天都觉得长。还是剧本有硬伤。P.S.原来淳于珊珊是高捷的那个在医院给老太太剪脚趾甲的买保险的朋友!!!两星半
这个世界只怕一种人,那就是恶人。。。。。。平哥是个好大佬。
太用力的片子总是会让人看着啼笑皆非的假。片子的故事还算及格的,演员也很尽力,不过实在是太用力,太用力……#还有G多##电影#可爱多!~我去!
高导的一定支持!
除了结尾给可爱多的广告太主旋律外,电影可以给到四分
还可以。
.
好慢
又一位【日落车神】后遗症患者
没逻辑,如此鬼扯的剧情...
这个剧本无力吐槽。既然要做类型片就别用文艺片的拍摄方法
主要演员都是台湾滴,讲话那个腔调啊黑社会老大都很文艺。这片是可爱多独家赞助的吧,广告打得很直接。今年青年影像论坛怎么全是电影院里放视频?胶片在哪里?
【补】西宁fist影展
我想很多人和我想法一样,看完这片子就想问一句,这他妈讲的什么啊!!!
中间有一些有点困
就那么回事吧,参加活动免费看的,最后场景,监狱里也卖可爱多,是什么意思?
只看到后半截
槽点太多。。。。。高捷好帅好帅好帅。。。。。
2013.4.14,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