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情怀与现实
现代都市人病得不清,与西方近代城市发展一样,许多人出现矇昧崇拜。开始只是向往广阔天地,大山大川。后来直接迷恋上了原始文化。都市的喧嚣让人失去了理智,以为像深山或高原上的人那样生活才算有信仰有意义。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文艺婊浪荡在远去的路上,才会有那么多女青年供奉着仁波切,才会有《岗仁波齐》这种电影票房口碑都远远高于《门巴将军》。
很多人说《门巴将军》是主旋律电影,过分的渺小主人公的光辉伟岸,过于矮化了藏民的矇昧无知。我只能说讲这些话的人才是真正的无知。关于西藏都市人寄托了太多情怀和幻想,拜托你们去看一看那里的现实。电影表现的一点都不夸张,都是事实!看看《门巴将军》你才能认清现实,认清楚那些信仰之地的本质。
没有什么比知识更有力量!没有什么比为了他人牺牲自我更加崇高的信仰。醒醒吧。
2 ) 国产主旋律还凑合
“难得主旋律电影摄影这么好,以及主演mm是我幼儿园同学,大家多多支持呀!”
——我注定要让‘一步天涯’朋友失望了,我是那种看了外国电影都要吐槽的白眼狼,更不可能花钱去电影院看国产片。至于主演是你幼儿园同学和大家真没关系,我们不认识您,何必买您的帐呢?
和所有国产主旋律电影一样,就算影片中有再美的场景都难逃多桀的命运,影院就算有有这片子的档,那大多不会挂在黄金时段;就算有在电影院上映,也很难被观众们发现。或许事隔数十年再去看当年我们所拍摄这样一部有令人感受到绝望美感的主旋律电影,那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身边环境恶化的无以复加之时,原来我们还有资格去感叹我们曾经的自然原来这么样的美——这种资格便是我们口中烂的要命的国产电影赋予的。。
除去必要的陈词滥调,影片的部分角色还是难逃藏人普通话要汉人配音的习惯。“全景展示西藏人文 ”这句话不是说说罢了,细节的体现反让人有种回归的感动。
但除开细节,总体来看还是难以逃脱主旋律电影的畸胎。在我们的意识里,似乎先于我们而去的光荣烈士生来就是为了成为没有票房的电影主角或官员周游各地‘巡回事迹报告’的幌子,他们身上满当当的都是政治赋予的光环,所作所为难以看出是出于人性所为;反而,突出了政治必须、政治正确、政治关怀。在严酷的极地世界,我们汉族人似乎被打造成了某种光环下的众天使来解救蒙昧土著,那些少数民族总是扮演被受施者的角色。如果一定要让他们扮演施与者,那主人公大多是自愿回乡的大学生、放弃了大城市的良好条件等等小学生作文的良好借口为开头。
这里所写字数当然不足挂齿,因为车轮向前,吾辈如螳臂挡车。
3 ) 人可敬,片难看
试图通过女儿的视角来还原一个真实的父亲,最终达成父女和解。叙述方式是好的一次尝试,毕竟国产人物传记片都已经陷入流水账的固定模式。但其实还不够大胆,如果像《大鱼》那样,通过小孙子的视角还讲述爷爷的故事,来点传奇、奇幻色彩,或许会有意思许多。
“门巴”原来是藏语医生的意思,我还以为是指门巴族(要知道门巴族也是西藏的重要民族)!
将军呢,在哪
值得尊敬
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新中国!
扎根西藏的解放军军医与同为军医的妻女在一次巡诊中的所见所闻,既有西藏美丽的人文地理,也体现了藏区落后迷信的一面。片中多次出现毛主席的形象,他既是藏民心中的活菩萨,也是金珠玛米们的精神支柱,这种关系值得玩味。
拍解放军叔叔拍得算比较好的了,美丽的西藏是亮点,亲情表现的不错,三位主要演员都蛮喜欢的,同时也向解放军致敬
#门巴将军# 电影还是不错的 让我们看看和平年代的 西藏的人 西藏的风景 还有西藏我们的 军队和将军
还是一颗催泪弹呢。
天津市区一号上档三号下档,三号全市只有三家影院放映三场,快九点到影院只有我一人看这部电影,害得放映员下不了班,团购25块钱门票还不够为我一人放电影的电钱。看完出门给放映员道歉,对不起耽误您下班了。
又是CCTV6
可以拍得更好。女儿这个角色,有些俗套。
这又会让多少的文艺青年对藏区产生无比的向往,见识那里男人的器大活好。。。
献媚的烂片
看了没起鸡皮疙瘩的主旋律,好
西藏的门卫大爷
曾经我也想学医救人,无奈,现在,我努力做个好人。
刘之冰演的真好,不张扬的表演却演出了一名军医将军的霸气与情怀,没有人物电影端着的表演,很有真实感。
门巴将军之女多多大年纪了,还这么傻这么无聊,是我在这个年纪,肯定能理解父亲的伟大,她倒好,还气冲冲要找老爸质问,我的天啊,这种不孝女,是我一掌直接打下去
致敬
挺不错的传记体裁片,重就重在它是真人真事改编,挺有意义的。另外,片里还能看到许多藏区风景,大美,大爱。从剧情上讲“女儿”这个角色的反衬的确达到目的,但结合实际,确切有夸大之嫌,不过不影响全剧架构塑造。
车那么新衣服那么新,别骗人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