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70年上映的电影。讲的是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遇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的主角就是克伦威尔。与咱们现在的新闻总是从他爷爷小时候讲起的习惯不同,影片只是截取了克伦威尔一生中最关键的两个片断,即纳斯比战役和之后的政体之争,同样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生动的人物。
在历史上,对克伦威尔这个人物的评价争议很多。咱也很少去研读英格兰历史,暂且按照电影所描述的,随着编导的思路走吧。
影片一开始,展示的是英格兰广袤的原野上,一声“奥利弗”的呼唤,克伦威尔扭头亮相,一脸豪情满身英气,缓缓策马而行。一看就并非等闲之辈。
此时,正是1644年那个多事之秋。面对国王查理一世和议会的剧烈冲突,他毅然参与组织议会军,加入到对抗王党军的内战之中。当时,王党军属于国王领导的正规军,而议会军这边大部分是匆忙募集的农夫。克伦威尔汲取前几次战败的教训,着力训练这帮乌合之众,打造了一支军纪严明战力超强的“铁骑军”。在纳斯比战役中一举击败王党军。查理一世也成了阶下囚。
接下来,就是对于英国未来政体的选择。这也是克伦威尔一生中最艰难的历程。在影片中,所反映的政治倾向分为四种:1、克伦威尔主张的君主立宪制;2、国会所代表的寡头们则首鼠两端,即希望增加权力,又希望维持现状;3、查理一世所坚持的专制独裁统治;4、底层人民要求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此时,克伦威尔虽然掌握着军权,并也曾多次解散议会,和国王也进行了多次谈判,可是他的主张并不能得到任何一派的支持。无奈之下,他只好砍了国王的头,并担任了“护国公”这个尴尬的职务。
先看纳斯比战役。克伦威尔募集军队,并将原来的雇佣兵制废除,实行募兵制,这个举动有点类似曾国藩的组织湘军以及袁世凯的小站练兵。是他发迹的开始。影片中给了许多镜头展示他练兵的过程。当时的战争,处于冷兵器仍在,热兵器刚刚显露头角的阶段。火炮已经广泛使用,仅仅是用火药打出一个铁疙瘩,虽然比中世纪的投石机打的更远,杀伤力仍然有限。依然以长矛大刀冲入敌阵一顿砍杀为主。为了显示中世纪的骑士风范,双方在旷野中慢慢排兵布阵,两军主将还要阵前近距离互致问候,约定开打时间。而克伦威尔却另辟蹊径,做出了一些大胆的改变。在战术上采取了迂回穿插的方式,在双方对攻的关键时刻,率骑兵斜刺里突然一冲。虽然很不“骑士”,却终能以少胜多,取得战役的胜利。
再看克伦威尔对政体的选择。当时的英国,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大宪章传统,国王的话并非是一言九鼎了。而实质上还是一个专制独裁体制。克伦威尔就是要打破这种体制。他说:“我有个理想。一个伟大的国家,繁荣,畏惧上帝,合理的法律,强盛。受到全世界的尊敬,那才是我梦想中的英国。”为了这个理想,他游说议员,平定军队的极端情绪,并几次努力去做查理一世的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克伦威尔:“英格兰需要有个更开明的政府,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政府。这种机制称为民主。”
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先生,民主是希腊人发明的笑话。相信平凡的老百姓具有非凡的可能性?”
克伦威尔:“大人,随时愿意抛弃生命来维护您的王国的,就是这群平凡的老百姓。正因为很平凡,他们希望被征询意见,而不是被动服从命令。”
直到国王被法庭宣判前,他仍然抱有一丝希望,期待国王能够听从他的意见。可执拗的查理一世并不愿意当一个傀儡国王。这使得克伦威尔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想法沦为泡影。现在看来,克伦威尔设想的这个体制无疑是正确的。后来的英国也正是实行了这种体制。可是,他的设想是超前的,而且超前时代太远了。一个领袖人物,需要站在人民当中,体察民意,并引导人民进步。可是克伦威尔却远远的离开了人民,离开了精英,脱离了时代,一个人孤独的跑在人们所看不见的远方。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当他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当时仅有的选择是:要么与国王和国会妥协,要么向人民妥协。他选择了后者,使自己混迹于民粹之中。这是克伦威尔的悲哀。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克伦威尔也展现了他骄横的一面。当国会对他说“我们拥有多数”的时候,他说:“尊贵的议员们,你们没有给我选择的余地。”并毫不犹豫的带领军队闯入国会,大声宣布:“曼彻斯特爵士:我相信,现在我拥有多数了。”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民国初期袁世凯派军警监督议员投票的情景。当国王问克伦威尔:“你能真正代表这个国家的人民吗?”他回答:“我代表军队,大人。而军队是人民的良心。”他为了响应底层民众杀死国王的愿望,给国王安上了叛国的罪名。并要求那些犹豫不决的议员们在判决书上签字。他问:“国王有罪吗?”答:“有。”他喝道:“签!”活脱脱一个独裁者的面目。
影片最后,当他不得不接受治理国家的职务时,他孤独的面对空无一人的国会大厅,缓缓的坐在议长的座位上,自言自语:“……如果我必须自己来,亲爱的神啊,请赐给我力量单独去做。”就这样,克伦威尔成为了“护国公”,英国也变成了一个短命的共和国。一个终身鼓吹自由和民主的斗士,最后沦为了一个独裁者。历史就是这么诡异和可笑。
不过,他的思想和行动,使得未来的英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也给了之后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创立者们很大的启发。这是克伦威尔的历史功绩。
克伦威尔由理查德·哈里斯饰演。曾经看过他出演的《卡桑德拉大桥》、《野鹅敢死队》和《角斗士》等影片。在这部影片中,他没有老气横秋的景象,也没有那些诙谐的台词。对于这位历史名人,他把握的分寸十分到位。尤其是在议员们推举他当国王后,他的那段表演非常精彩,先是低声的冷笑,后是无情的嘲讽,然后是愤怒的驳斥。非常好。
此外,饰演查理一世的亚历克·吉尼斯也有很出色的表现。尤其是被砍头前的时候,短暂的讲话,对刽子手的调侃,稳重、冷静,优雅。不失国王风度。这使人想到法国的玛丽皇后被士兵押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掌,玛丽停下,很快地道了一句歉:“对不起,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
本人评分:7.0。
导演主要根据的,是John Buchan撰写的传记。
1
在1640年的剑桥,克伦威尔(1599 – 1658) 是这么说的“这个国王已经12年没有开国会了,他不需要我们了。现在苏格兰要跟我们打仗,他却要向我们要钱,筹集100万英镑来建他的军队。”他想移居到美国去,实现自己的清教徒理想。
紧接着,国王将公共土地围起来,供富有的土地所有者使用(电影中表现与曼彻斯特爵士产生了冲突),并在教堂中引入“教皇”和“罗马”仪式,与清教徒的教义相违背。
没想到国王继续进逼,还要把这些下院为首的人以叛国罪逮捕,克伦威尔却提议处死作为国王帮凶的Earl of Strafford,宣布国家进入到内战状态,他代表人民和国王要开始开战了。一开始进行了一场混战,老弱病残不堪使用,曼彻斯特爵士也担心耽误了自己的早餐和中餐(这些都代表了当时的国会极为混乱)。克伦威尔自己回剑桥,召集乡勇进行训练(还有Sir Thomas Fairfax),在1645年的6月纳斯比大战Naseby,终于确保胜利。
那时候的中国:清军刚入关,崇祯皇帝在景山吊死的魂儿还在游荡着。还在生气气。
休导演中规中矩,就像一个历史学家在放PPT,而且是特别烧钱的那种。当然还有大量的历史学家说他拍的不准确。不过,大家都认为查尔斯一世表现的挺好。
因为当时打仗虽然已经是长枪大炮,但是仍然有点中世纪战争,组成各个方阵,就像下棋一样的移动战场。就在这一仗中,克伦威尔以3000人打败了7000人,以少胜多。他也在国会赢得了元帅的地位。
国王在外籍军团(鲁伯特王子)失守布里斯托的情况下,不惜通过皇后(Henrietta Maria)向爱尔兰天主教集团寻求力量,遭到了身边贵族的反对。Sir Edward Hyde看在眼里,最后也反对了国王。这毕竟是危害自己的国家呀。
无用的国会在首鼠两端举棋不定的时候,C帮大家作出决定,因为国王不愿意接受条款出让权力,所以就将他进行公审。最后看了他的头。英国历史变天了。
他回到家中,过上了田园生活,没想到国会又来找他,让他出任国王。对此,他大笑了一通。克伦威尔对“天意论”Providentialism信念坚定——上帝通过“被选中的人”的行动积极地指导世界事务,这有点像我的西周的天命观,很有玄学的意味。
看到国会的无能,他用军队解散了国会。他在国会的座位上讲述了一番宏愿。字幕说他5年的统治给英国带来了繁荣。他事实上是独裁统治。他也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大的争论,大家对他的看法是完全不一致的。
2
电影在这里就结束了。但事实是,他自己后来搞定了爱尔兰和苏格兰。 1660年查尔斯二世复辟后,又把克伦威尔的尸体斩首了。
电影压缩了4年的内战,让过程变得骨干化。它反映了两次主要战争:Battle of Edgehill on 23 October 1642——因为犹豫不决而失败了。克伦威尔也获得了经验,组建了自己军团。Battle of Naseby in June 1645——决定性胜利。都是在西班牙拍的。
中间的一些次要战争、之后的第2次英国内战(1648年)全部省略,当然这也方便了观众,又节省了拍摄经费,如:Battle of Gainsborough on 28 July 1643,Battle of Marston Moor in July 1644,Second Battle of Newbury in October,此后克伦威尔还与隶属曼彻斯特军队的苏格兰盟约者劳伦斯·克劳福德少将(Lawrence Crawford)发生争执,后者反对克伦威尔鼓励非正统的独立人士和再洗礼者(unorthodox Independents and Anabaptists)。1645年,苏格兰长老会的塞缪尔·卢瑟福(Samuel Rutherford)在回复他给下议院的信时,还指控他犯有家庭主义罪。Battle of Langport on 10 July1645,siege of Catholic fortress Basing House, sieges at Bridgwater, Sherborne, Bristol, Devizes, and Winchester,resistance in Devon and Cornwall, 1646。
克伦威尔引入了近程骑兵编队(close-order),骑兵齐膝骑行;这是当时英国的一项创新,电影在纳斯比大战中有所表现。
电影中把年轻人Henry Ireton塑造的非常热血,因为思想接近,所以才力挺克伦威尔。这个人物贯穿了电影始终。但事实是,他根本就是克伦威尔的女婿(娶Bridget)。
克伦威尔 Cromwell
随着对英美文明了解越深,越对这个人物好奇。
砍掉英国国王脑袋,比法国大革命 砍路易十六还早1百多年。
同期 ,明末清初 那段时期,世界殖民帝国和工业革命黎明。
英美主流 如何看待 这最争议人物?
西瓜视频上有这部 冷门历史影片,收藏好久。
开篇 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那种史诗传记大片 ,画面和气势。
服饰精致 ,应该太精致 ,拍于70年代 ,肯定在当时崭新精美服饰。
没有21世纪 时兴的 仿古做旧。
给人戏剧 舞台剧 感觉。
老派表演也有舞台话剧痕迹。
但演员很棒 ,演查理一世那个,简直是画里面走出来的本人。
演Cromwell 的很面熟(竟然是哈利波特的邓布利多,70年代的一线小生)
气质 气度 雄才大略 拿破仑那种伟人之资。
战争场面大 道具认真 ,
但战斗像戏剧那种轻飘飘,
没冲击力,限于时代吧。
审判 处死 国王 占主要篇幅,
是全片高潮,
随着片内全体成员纠结,
砍头国王那里 ,真象一下砍在心里。
结尾 对我很震撼,Cromwell 的神翕
OLIVER
CROMWELL
LORD PROTECTOR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IRELAND CHRIST, NOT MAN, IS KING
原来 英国 依然给他的是伟人 头衔 。
我脑袋里 怎么预先装下的是“叛国 ,王朝复辟后 被刨尸 示众 ,
因为王室延续到现在 ,他的名字仍是禁忌”
靠 ,肯定被某个自媒体洗脑了 !
哎 ,想起中学历史课本上的描述 很像!
推动历史前进,扭转时局,强盛国家的伟人。
砍国王 独裁护国 像是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考验。
电影和中国中学课本不同的部分,
更凸显他的宗教虔诚 ,那个时代人的特征,以及一步步思想转变 ,因为儿子死 ,部属死 …
本片大概在英美依然算左派观点,
但左派在英美也是主流之一
有必要 再查一下英文维基
应该说,只是一部民主奋斗史的史诗级电影,也反映了欧洲老牌帝国从封建帝制走向民主进程的一个重要片段。
其实电影里面反映了许多丰富的内容,也许是作为亚洲人并不熟悉欧洲的历史文化,我们简单的认为他们像是我们从大清直接走向共和民国这种转变。其实不然,这里面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也反映了宪政思想已经发端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王的权力合法性,还反应了一个国家或者叫民族,他们对于宗教信仰选择更甚于政权选择的一种特殊文化属性,所以可以看出国王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仰模糊化让人民认为国王在叛国,这在中国文化传统里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君主即代表国家权威。再有,议会制代表人民的权利来行使国家权力其实从古罗马到近代,一直是与国王独裁统治的一种博弈,但是这种思想却早已经植根于欧洲人民的文化之中。不过,由于议会制度的缺失,所以民主和独裁(不带贬义)究竟哪个更适合国家的管理,其实也是一个非常treaky的问题。
总而言之,相比之下,欧洲宗教文化的复杂性,权力制度演进的多元性,可以看出,欧洲的皇权思想其实一直都没有中国这么强,而民主的萌芽早已埋下,只是历经磨难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壮大,当遇到一些开明主义者,把这些思想付诸实践或推动进步,从而逐步构建了西方现代民主制度。如果说单从影片来看,中国谁最像Cromwell,那应该就属孙中山先生了,可惜,这样的人太少太少,这样的文化基础太弱太弱,在中国要走向共和,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以前的电影看得有点不习惯。剧本对历史的改编可能和以前电影制作有关,但是剧本里的历史细微的地方还是比我预想的好很多。Alec Guinness 实在太优雅了啊!
开场真的是牛逼,荒野里一声呼喊,沉思的克伦威尔,一代枭雄的感觉豁然明朗。那个时代的史诗片,是不是都是这么拍,战争场面的阵列,服化道如此精美考究,辽阔的天地间,士兵身着鲜艳的军装在战旗军号中搏斗厮杀。没有太多鲜血,也足够残酷冰冷!让人想起了黑泽明后期拍的那些战国电影,应该参考了不少这部电影吧。值此美国大选期间,“世界”和“美国”的撕裂还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看这部当年英国在“国王”和“国会”之间抉择的电影,更是分外感慨。特别是国王走向断头台的那段戏,“愿我的死,能够宽恕所有的敌人”。但是历史哪有那么简单,让我们看看世界向何处去?
吉尼斯饰演的查理一世也太立体了吧!
克伦威尔被戏剧性美化和强化了。史实中,国会五人被捕名单中没他,且那五人全数先行逃离。他在片中对查理一世的初始态度也偏温和,主张清君侧而非尖锐对立引发内战。内战爆发后实际上其作用也没有影片表现的那么大。理查德哈里斯本人却认为严格遵照所饰演的历史人物并非必须。相反,他会凸显克伦威尔性格特质中的理想主义成分以及从贵族手中解救国家的目的……换言之影片主题在变相强调:英国清教民主暴力传统具有反封建与宗教压迫的历史进步性。而该主张的时代暗示显然为六末七初美国左倾反(越)战主流意识形态所不容!与同期出品且立场趋近的佩金帕稻草狗和大卫里恩雷恩的儿女一道遭遇了北美影评届的漠视甚至抨击也就不足为奇。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本片的艺术品质和影史地位能与那两部并肩。
Costume确实相当赞啊. 有一些历史不准确之处, 比如说有几个lords居然在house of commons里. 这个电影主要问题还是过于夸大Cromwell个人的作用.
Compared with <To Kill the King>. Cromwell is acted as a more hesitant revolutionist, and is pushed gradually by Charles I to fight firmly. And he is built as the only leader of New Model Army, and the protecter of the "people".
贴近历史的影片。非常聪明的开头,表现了克伦威尔的大志,并且想移居美国。事实是,他早年的史料非常非常少,前40年只留下了4封信。所以我说聪明。
流水账。战争场面始终给我一种在玩帝国全面战争的错觉。。。
向这位伟大的清教徒致敬。
克伦威尔的戏份太少,又太伟光正,没有体现出“一身兼具了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的形象”。反倒在给国王和议会洗地。
中规中矩的历史片,对于克伦威尔的塑造过于伟光正,失去了枭雄的魅力。在故事的讲述上倒是较为明快,服装和场景不错,带有古典主义的史诗韵味,开头克伦威尔在河边伫立的镜头也颇有气势
新教/天主教 领主/牧民 crown/parliament 犹疑 妄想两边讨好取得平衡 身边皆是腐败不识人间疾苦 不愿放手的实权
本片将克伦威尔塑造成英国民主制度的先行者。由于个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所以不予置评,单从人物形象上来说,活脱脱一个英格兰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但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位传记片的主人公,而是男二查理一世,亚历克吉尼斯的演技啊,太能引发观众的共情了!话说亚历克吉尼斯担当男二的影片,像《阿拉伯的劳伦斯》、《桂河大桥》,往往比他担当主角的影片更吸引人,这也是很有意思了。
电影中似乎描写得太过高大上了,实际上还有不断的打仗,以及最后传位给自己儿子,然后死后被车裂,尸首分离,头被挂了好多年……
共和国戏剧腔确实太重了
护国公在这部电影里面的形象实在是高大上。结合电影出品年,再想下68年风起云涌的社会,很难说这故事没有弦外之音
“绝对权力绝对腐败,不管是国王还是护国公,无论因上帝之名抑或以自由之义。”这句话从克伦威尔嘴里,从林肯嘴里讲出来,过了几百年,还是这么坚决而凛然
拍摄背景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克伦威尔除了角色个性鲜明之外,还有那一口标准的粗狂的英音。查理一世的角色塑造成并不是我们课本中所常见的那个铁头国王,而是一个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得到的“天授君权”的权力,另一个就是自己是英国人民的代表人,新教信仰的守护者,但这二者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要进行一场英国人打英国人的内战才能化解。查理一世在一遍反对声中被克伦威尔送上了断头台,而随之而来的国会各权力阵营因缺少一国家元首而开始鼓吹混乱与无政府主义,但这并不是克伦威尔当初推翻专职君主制的初衷。他十分明白,在推翻一个旧君主后,是不能有一个人充当新君主的,但是英国历史传统离不开国王这一决定性角色,他决定学着查理解散议会,而自己则选择了“无冕之王”护国主这一饱受争议的职位,来填补当时英国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局限性。
一些地方的场景调度颇为流畅,却无法掩盖电影本身就是一篇流水账,比起光伟正的护国公形象,这个查理一世倒有种赴难的王者风度
绝对权力绝对腐败,不管是国王还是护国公,无论因上帝之名抑或以自由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