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钢琴课

    爱情片其它1993

    主演:霍利·亨特  哈威·凯特尔  山姆·尼尔  安娜·帕奎因  克利夫·柯蒂斯  克里·沃克  吉娜维夫·莱蒙  伊恩·穆内  佩特·史密斯  布鲁克·奥佩斯  罗丝·麦克莱弗  

    导演:简·坎皮恩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钢琴课 剧照 NO.1钢琴课 剧照 NO.2钢琴课 剧照 NO.3钢琴课 剧照 NO.4钢琴课 剧照 NO.5钢琴课 剧照 NO.6钢琴课 剧照 NO.13钢琴课 剧照 NO.14钢琴课 剧照 NO.15钢琴课 剧照 NO.16钢琴课 剧照 NO.17钢琴课 剧照 NO.18钢琴课 剧照 NO.19钢琴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8 00:45

    详细剧情

      苏格兰单身母亲艾达·麦格拉斯(霍利·亨特 饰)自六岁起就放弃了讲话,只通过钢琴倾诉满腔情感。1852年,麦格拉斯远嫁新西兰的斯图尔特(山姆·尼尔 饰),将钢琴也一并带了去。可是斯图尔特人手不够,只得将笨重的钢琴遗弃海滩。斯图尔特之友乔治·贝恩斯(哈维·凯特尔 饰)爱上了麦格拉斯,用八十英亩土地与斯图尔特交易。斯图尔特转让了钢琴,并命麦格拉斯教贝恩斯奏琴。钢琴课上,贝恩斯提议,如果麦格拉斯在教琴的时候允许某些出格的事情发生,一次课便可换回一个琴键……

     长篇影评

     1 ) 沉默地凝视,赐死亡以重生

    1993年上映的《钢琴课》站在女性角度观察爱情与生命,成为女性主义电影中的代表作。跟随着导演简·坎皮恩的镜头,我们见证一位哑女的重生,而沉默以独特的符号方式在片中展露,编织起女性觉醒之旅的意义之网。女主角艾达自小告别语言,而她在全片中的语言通过女儿和钢琴得到了具象的外化,于是,视听中非语言的部分比起语言更显明地获得了在场的明证。


    在绝大多数情色电影中,女性往往是男性凝视下被想象的客体和对象,不仅自身的欲望被剥夺,还要在无形中顺从男性欲望。著名情色片托纳多雷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跟随着男孩情窦初开的视点,我们堂而皇之窥视着马莲娜精致的面庞和躯体,正如她每一次出场都会迎来全城男人的魂牵梦绕。但作为一种情欲的投射、欲望的客体,我们只能感受到一种被符号化了的女性躯体,她是一个精致的玩偶——被所有人噤声。进一步说,就算马莲娜的悲惨下场正揭示了这种难堪,但导演却全然没有意识到这种凝视地位的自大,全片勾勒的女性嫉妒和荡妇羞辱更是出于男性的无端臆想,甚至马莲娜的最终拯救仍仰赖丈夫的回归(男权的守护),只有全然平庸后的她才能为父权制所接纳。

    男性通过语言的掌握把自己的幻想强加到沉默的女性身上,男性中心主义靠着被阉割曲解的女性形象得以确立,建构起毫无纵深的平面女性符号。当我们关注回女性自身,女性真正的欲望诉求何在?

    在《钢琴课》中,知晓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比知晓她们直面欲望本身所受的窘迫重要。 出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与独立的人格特征,艾达从不停止与斯图尔特斗争,以维护她的独立性,又与过去的自己斗争,赢得做一个完整的人的资格。

    凝视的流动

    凝视在全片中具有重要地位。凝视形成一种欲望的投射,并且在凝视主体与欲望物件之间形成权力关系。影片的背景展现了这种社会现况:按照家庭安排好的计划,女性被送给远方素未谋面的求婚者。哪怕作为寡妇,婚姻也是十九世纪女性重归社会的唯一手段。丈夫斯图尔特用目光评判着这个远道而来的“物体”,发现她虽面色苍白,却依旧美丽动人。对于一个拥有附属品的权力主体来说,他甚至没有能力意识到另一主体渴望的必然存在(以至忽略掉所有可疑的细节),那座沉重而累赘的钢琴被丢弃在海边,随即阻绝了与艾达的一切沟通的可能。这种剑拔弩张的关系体现在画面中——他们始终尴尬地隔绝在不带关系的正反打镜头两端,以至于生硬地被统合在苍白的结婚照中,并用雷声暴雨宣告了整场婚姻的悲剧。

    性别间的权力关系,同构在殖民者和原住民的张力中。斯图尔特是维多利亚时期前来新西兰的殖民者,同时也是父权主义的傲慢化身——一种强烈的征服欲体现在两组二元对立的关系中:殖民者对于原住民、男性对于女性。他以为自己浓烈地爱着——但实则视其如同所有物那般爱着,却更偏向将女性类比宠物,假以时日都会动情。因此当所有物没有按照默认的社会剧本扮演自身的角色时,就是对他进行的一种“背叛”,妻子必须被他以强烈的嫉妒所守护——哪怕以摧毁为代价。对物品占有的失败撕裂了他的尊严,狂暴的复仇扭曲了主体,终于被虚骄恃气吞噬成阶下囚。

    当导演简·坎皮恩将欲望主动权交还给女性时,并不意味着女性从被他者凝视的境地中完全解放。显然,关系自伊始就建立在绝对的男性凝视下,权力不对等进一步体现在对钢琴的所有权上:处在被凝视和被剥削的双重窘境,不平等的关系又如何达成和谐?

    婚外情的萌芽影绰在镜头的暗示中。贝恩斯带领艾达前往海滩,两人在广角下遥远地分列于镜头两侧,海洋在身后暗流涌动。两种世界的距离感昭然若揭:她沉醉琴声,他凝视她目光动人,镜头随着琴声划过艾达指尖弹奏的钢琴,此时贝恩斯的脚步才从左侧迈出。这种咫尺天涯的疏离感直到暮色降临,他才勉强在母女同框中匆匆闪过——这是一天后彼此距离的接近,并沿着她们的脚印追随、靠拢,终于在大俯拍下开始同享一个景别。

    在贝恩斯以土地换取海滩上的钢琴后,隐晦的情欲戏就在屋内悄然展开。导演引导着艾达的自我意识从被凝视的规训中慢慢走出,像追求精神艺术那样追求现世的爱欲,成为构建自身主体性的一种途径。两人从屋内—外的隔绝开始,再由音色猛地拉近为带关系的中景镜头,贝恩斯在正反打中逐渐增加的比重不断暗示着艾达不动声色的面容下卸下心防的程度。痴情的一方总无法隐藏对爱人触碰的渴望,单刀直入触碰她白皙的颈部,此时,两人在一个画面的占比骤然达成对半开,关系进入彼此牵制的阶段——这一意象正浓缩在双方“以物易物”的象征中:一次要求交换一个琴键,主导者的商品所有权交换被动者的身体权。

    随着抑制不住的欲望,讨价还价变成两个键、五个键。在贝恩斯第一次要求共枕时,艾达略微僵硬地凝视着摄影机镜头,此时镜头缓慢运动过隐喻情欲的红帘,预示着她内心正摆荡在忍受现状和追寻情欲的持续挣扎之中。接着,内心斗争在下一场晚宴戏码中冲破枷锁。艾达坏笑着报复情人想要贴近的欲望,并接受斯图尔特亲昵的牵手(尽管丈夫总是被模糊在景深当中),这是我们第一次看见她俏皮的小心眼,眼神洋溢着得逞的快乐。感情中的主动权在这场戏完全倒置,艾达巧妙地翻转为带有控制权的主体,而贝恩斯成为被爱情困住的猛兽,正如他远远描摹她褪下层层衣装的曲线,小心翼翼轻抚她裤袜上的破洞,在她不在场的间隙垂头痴念。

    她寻求他骤然空缺的凝视,成为直视他裸体的主体,原本两性权力中倾斜的天平在激荡下重归平衡。镜头轻柔地跟随着艾达生发的情欲清冷地游弋,迸发的渴望由于渗透着爱欲,变得平等而纯粹。始于贝恩斯的单向爱慕将男性情欲全然投射,带着原始自然的野性长驱直入,当爱侣们完成彼此的心意确认时,被凝视的对象从女性,转换成陷入爱河而相互抚摸的恋人们。艾达开始更为大胆地追逐她的欲求,凝视在他们之间流动,而我们同女儿和丈夫一道成为偷窥者。

    每一次窥视都是情感的递进。片中第一场赤身相见发生在女儿的偷窥下,在昏暗的狭缝中我们只能以局部探测全貌,两人无形的凝视变为切实的抚摸。接着,真正的情欲戏紧接着在丈夫眼皮底下展开——柔美的烛光将画面勾勒出油画般的质地,我们凝视这场积攒已久的情欲缠绵就像细品美术馆悬挂的画作,望着她终于在耳畔唇瓣微启、轻吐爱慕。

    与声音和解

    艾达告别语言只因世上废话太多,爱人只需要眼神就能彼此知晓。而声音作为电影一种非视觉媒介,扮演着全篇重要的听觉语言。本片几乎所有叙事都由钢琴汇入再流出,琴声作为隐形叙事,足以使我们窥见女性的内心旋律。

    如果说被沉默是父权社会的宿命,那么《钢琴师》就是以女性的主动沉默,挑战回击被沉默的命运。丈夫将她当作自己的财产,忽略并压抑她的欲望,而情人则促她,绽放出自己的欲望。不同于斯图尔特只在乎权力与欲望的交换,贝恩斯的聆听是男权社会下的窗口,使他获得了进入艾达内心的许可。环境中有源音的琴声往往任由艾达自我表达,并直接参与叙事,代替语言的音色随着女性自我追寻变得轻快激昂;而无源的画外声则集中在艾达追寻真我的旅程,弹奏不再是她唯一的精神追求,在形式上努力冲破这层无法言说的枷锁。

    当沉默在表达反抗时,沉默更像是一种尖锐的声音。被激怒的斯图尔特砍下她的手指,艾达也没有吐出半个词语。她只是用坚决的眼神死死盯着眼前这个迫害者,此时背景的主体旋律趋于无声,将前一秒由他主导的激烈争执,被她拉回自身世界里死一般的沉寂。从泥泞中挣扎爬起,艾达在昏沉的天色中转身迎接着仿佛将给她带来新生的大雨,尽管再次踉跄地跌到泥地,主旋律暗涌的节奏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极其强烈的原始生命力。

    既然凝视的欲望成为可以用物件交换的实体,那么最终当艾达在琴键写下情话交还给即将离去的贝恩斯时,乃是用自己的声音回应他的真诚之爱。最终两人踏上离开的航程,艾达也不再需要钢琴作为承载她世界的载体,因为在贝恩斯那里,她本身的话语已经得到足够尊重。对过去的不舍与追忆写在艾达复杂的眼眸,她主动将脚踏进麻绳,和钢琴一同被拖进海洋当中沉寂,直到半晌后独立意志唤醒新生,才与前半生艰难诀别。

    波伏娃认为“所有的爱都需要主体和客体这种二元性。女人集中沿着两条路线被引入自恋”,相比起男性,女性在更多时候展现出“客体自恋”的特点,即是用已经内化在无意识中的男性眼光看自己,从而加强对自己的规训。艾达正是把钢琴确立为“第二自我”,建立主体自恋,而在获得了真正自我的主体性后,被视为第二自我的钢琴即被丢弃。

    之后,艾达重新以自己的画外音——正呼应片头自白——揭开自己新生命的序章,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自由所背负的死亡和挣扎,代替手指的机械和琴键才能交替出万象新生的乐章,她与话语和解,用爱建构,像孩子那样拼凑着只言片语,已然新生。


    在凝视和声音的流转中,艾达经历了两次死亡、两次重生。第一次死亡,话语遭到父权社会象征意义上的消解;第一次重生,女性情欲的自然生发,对掌握原生控制权的渴望;第二次死亡,被阻绝而撕裂的深情;第二次重生,自我意志觉醒的再度新生。女性的自由追逐可能还要打破更多枷锁,前半生的琴埋葬海底,她已向上挣脱。

    同为女性的婚外情题材,如果说《廊桥遗梦》是女性情欲觉醒的不完美革命,那么《钢琴课》就是一次独立意识的涅槃。导演成功地以“沉默”作为叙事基础和视听的符号要素,由肢体传达的思绪,琴键里的轻声细语,都在女性自由孤傲的灵魂里细听海声缠绵。

     2 ) 女性觉醒

    这是一部通过情色来描述沟通的电影,这看似鄙陋的通过交换而产生的爱情却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在这部电影里,通过慢慢加深的肉体纠缠式的情色情节虽然触目,但是却完美烘托出了一个如泣如诉而且沉重深刻的爱情故事。

    挺看不惯艾达的所作所为,伯恩也一样,两个打着艺术晃子情色的人…… 这片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当时还处于懵懂状态就已很讨厌女主…既然选择嫁给人家,选择了这种生活,就不要打着种种旗号搞什么飞机……还是在女儿面前,无关艺术…纯粹讨厌!

    悲惨的地方在于,一个女人要在自己热爱的艺术中沉浸,却需要经历男人的磨难。要埋葬自己的一部分在深海,才可成全自我,才可接纳他人。要死一次,才可重生。

     3 ) 《钢琴课》的问题与主义

    平心而论,我觉得《钢琴课》是一部不好不坏的电影,它的“不好”之处与《霍乱时期的爱情》、《朗读者》一样,那就是缺乏足够丰富的细节和必要的交代,因此也就无力支撑故事的逻辑性与合理性。而它自以为是的“留白”(显然在本片中最富争议的就是Ada和Baines的关系),在我看来或是导演所认为的不言自明的前提,或是借着“留白”“模糊性”“丰富性”的名义来把无力表现的内容蒙混过去。那么,对留白的补充和阐发,就是理论批评的用武之地。然而,发影片之所未发,总是要借助些已发的东西。如果细节不充分、逻辑不完整,仅仅于留白处谈留白,无疑是一种循环论证:电影之所以深刻是因为留白里蕴藏了这些东西,可“这些东西”是你用理论臆想出来的,又怎能以此证明电影印证了这些理论因而深刻?艺术固然有不确定性,审美接受也必然是接受者自己建构意义的过程,但这两条抽象的道理总得结合具体的文本和批评实践,否则无论作品是好肉干肉,一概用理论之水注得油光鲜亮,这就矫情了。
    而它的不坏,在于它同样给了我很多有意义的困惑和启迪。显而易见,它最大的一个招牌是女性主义。不过,相比我曾看过的少数标着“女性主义”的各类作品,相比它们的“反男权压迫”的抽象而单调的主题,相比它们的理念图解和说教味,《钢琴课》反倒称得上血肉丰满、内涵复杂了。我完全不懂、因而也不敢妄谈这个“主义”,只讨论些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吧。

    1, 语言与钢琴的含义是什么?
    Ada是一个哑女。如果是在概念图解式的作品里,这一象征可以直接被还原为理念:女性的失语。再加上Ada一袭束紧的黑衣、冷漠清刚的气质,又一个理念:女性被禁锢。然而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话语即权利固然不错,但Ada不说话,是出于她自己也不知道的莫名原因,并非完全不能说或者说了也没用。她被剥夺了权利吗?她甘愿放弃权利吗?还是语言之于她有着其他的意义呢?另一方面,那两个男人又是多么盼望她说话啊!在他们看来——这一点似乎比较明显——“语言”意味着信任、坦诚和爱情。
    钢琴的隐喻又可以被理解为Ada的精神世界么?或许可以。钢琴给予她精神上的最大滋养,给予她一个封闭自足的世界。有了钢琴,她完全不觉得哑是一种缺陷;有了钢琴,她对外部世界的变幻、甚至自己的命运(譬如嫁给陌生人)都可以无动于衷、受之坦然。她也一直固执、勇敢甚至惨烈地守护着她的世界——以裸露和触摸为筹码,以失去手指为代价。Baines多少可以理解一些钢琴对Ada的重要性,但他尊重、却更多地利用了这个重要性,钢琴成为了得到Ada的手段。而丈夫Stewart从来就对钢琴没什么好感,它牢牢固结着Ada的全部心神,而他被疏忽;进而它变成女人出轨的契机,他更是被侮辱。
    如果钢琴能够给她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那么她的失语带着一种超然意味——她不必成为权利主体或客体,因为她根本不认为自己处于这样的权利结构中;她不必说话,仅仅因为她无话可说、用不着说。这有点像《鸟人》,鸟人并不是精神病,他只是在战争中突然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与疏离,而当他要说起话来也是很自然的事。但事实又不是这样,语言与钢琴,并不是两个漠不相关的意象,她也并不超然:在几次关键时刻,她可以用语言来保护钢琴。如果钢琴重要,那么为什么不?是不愿还是不能?失语的原因仍不可知。

    2,在两男一女的三角关系里,谁是主动的,谁是被动的?谁是强硬的,谁是怯懦的?谁是有力的,谁是匮乏的?谁是启蒙者,谁是被启蒙的?《钢琴课》的复杂,就在于没有把这些二元对立死板地分配给男性或女性。
    有人说这部电影了不起的地方是对男性视角的颠覆,女性处于掌控的地位。这不无道理。在外部世界中,Baines完全可以轻易得到Ada的身体,Stewart虽然一贯怯懦最后也有一次残酷的爆发。但是,得不到她的关心,Baines也为自己的手段感到羞耻;而Stewart不过是色厉内荏的纸老虎。因为在情感世界里,两个男人都匍匐在Ada的裙下,渴望着她的垂青。在这里,男性变得软弱和匮乏,需要被爱被关心。可Ada的掌控地位也并非一早确立、从始至终,而是经历了成长变化的过程。在与Baines的关系里,她是被动的、被启蒙的;虽然那个启蒙者却并不高高在上。而面对丈夫,她又始终是强硬和主动的;在她解下心锁能够直面自己的欲望后,男人反倒成为她摆布的对象。

    3,最关键的问题是还Ada与Baines的关系。你可以说这是一场令人恶心的诱奸,那么之后的全部内容统统可斥为虚假和做作;你也可以认为这是灵肉合一的爱情,唯此所有的评价和阐释才有意义。两种可能性都很充分,因为这“爱情”的过程实在来得太离奇。如果是小说,我想这里少不了大段的心理描写,而电影只能勉强地给出一个自明性的定论,其实它只是个假设,或许干脆是空白。
    那么只好接受“爱情”的定论,忽略或构建这个离奇过程:如果Baines对Ada一见钟情并试图使Ada爱上自己,那么你得原谅他拙劣甚至卑鄙的手段;如果Baines起初仅仅是一个欲望的团块,那么你也得承认欲望也是可以产生爱情的,甚至诱奸也是可以产生爱情的,总之这欲望必须得到升华。这样,在“爱情”的基础上,电影方可被解释为女性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寓言(在这里我觉得“压迫/解放”的题旨并不重要),那些隐喻才可以被理解:
    钢琴世界是Ada封闭而自足的精神世界,是伍尔夫所说的“自己的房间”。这个世界她始终坚守,哪怕在扔掉钢琴后也不曾失去——她会时时想起沉眠于海底的钢琴。问题是她的失语。其实失语找不到原因,只能去理解失语本身的意义,并把失语作为她应对外部世界的举措的原因。她并非没有说话的意志和需要,而是她无法掌握这个符号系统,也就失去了沟通的中介。换而言之,她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固然可以满足,但是她对外部世界完全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只能随波逐流,最多再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寻求慰藉。她有思想有热情,然而都隐藏在那束紧的黑衣和苍白的面孔下。
    Baines,一个带着巨大危险性和诱惑性的肉身,一个启蒙者和乞爱者,以狡诈的手段勉强而幸运地挤进了Ada的世界——说“勉强而幸运”是因为Ada自我世界的壁垒太坚硬,他靠强力也不能闯入,因为Ada可能献出身体也不爱他,那么启蒙就是失败的。好在有了这个“爱情”。爱情需要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欲望,爱情更需要两个精神世界的交汇融合。至少,从这一个人开始,Ada壁垒森严的自我世界开始对外部、对他人敞开……
    她不再需要有形的钢琴,是因为她决心跟Baines一起进入对她而言广阔崭新的世界。她想要与钢琴赴死的一个闪念,我想是迈出这一步时的小小动摇。实际上,Ada确实不需要钢琴了,她将以语言进入新的世界,展开新的生活。而Ada又从未丢掉过钢琴,在与两个男人的关系里,她始终是有力量有原则有选择权的。在自我世界之外,她将获得进入外部世界的符码。而整个过程又在她强大自我的主导下。她永远不会失去钢琴,只会赢得更多的精彩。

    其实还是有些别扭的……

     4 ) 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性电影

    我不知道从男性的视角看这部电影会有怎样的感触,但是我想如果说这是一部纯粹的女性电影大概不会有人反驳吧。毕竟这种特殊的细腻的情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了解,所以能够跟这部电影产生共鸣连我自己也有些意想不到。

    女主角的心灵世界是多么丰富而又贫乏,她的灵魂是系在钢琴上的,这是一种幼稚但是炽热的感情。多半因为生活单纯的缘故,钢琴与她相依为命,让她引以为傲。这个时候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聆听者,这就是为什么她的丈夫在不愿搬钢琴的时候就败下阵来。很多时候对男人失去的尊重是再也找不回来的。所以就算她的丈夫对她再怎么好,她的心也已经收不回来了。

    对邻居男人的爱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蔓延滋长的,这是一个很难划清的界线。如果一厢情愿地说它的开端是像所有美好理想般柏拉图式的,不免实在有失公允。这段爱情跟色欲是分不开的。爱情本来就是跟荷尔蒙息息相关,而这段情欲又实在太令人动容。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拍给女人看的电影,原因之一,男人和女人在对于性的追求有所不同的一点,就是女人喜欢漫长的前戏。而导演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整整三堂钢琴课的前戏,男人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在女人身后看不到却能感觉到的地方徘徊,好像进行着什么游戏。仅有很少的肌肤的接触,把这段情欲戏不断地推向高潮。后来女人在自己的家中练琴,好像还能感觉到身后的幽灵一般不断地回头,在这个时候她就知道这场游戏已经成瘾了。

    婚外恋大多数是没有好下场的。残忍的说,这手指大概是应该断的。这个年代的社会仍然有着沉重的道德和宗教约束,女人家里挂着的十字架就能说明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家。断了手指之后她在林子里木讷地跌跌撞撞,她没有表现出愤怒也没有表现出悲伤,大概是绝望让她麻木了一阵,而从道德上来讲这大概也是她的惩罚,她又有什么理由感到愤怒呢?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办法地她只有逆来顺受。女人令人敬佩的一点 就是她的温柔可以转变为韧性,在极端的时刻反而更加沉默。这种矛盾让她的丈夫不能理解,致人疯狂。

    让这位女主角如此真实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她的不确定性。就好像任何一个真真实实的人一样,她的行动是随性而不可预测的。她要求抛下钢琴,她试探性地把脚放入抽离船板的绳索之中,她随着钢琴下沉了一阵,然后决定挣脱绳索捡回生命。没有人可以说得清她脑袋里究竟怎样运转,是怎样的机理决定走怎样的下一步,但是当抛去试图理论的重担之后,这一切动机都变得情有可原。她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从若即若离的婚外恋情开始,到她决定结束生命的一刻,她都是到了最后才做出选择。而她最后的选择是尊崇本能,就像她一直以来做的那样。

    钢琴是贯穿全片的主题,但并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重点。一个女人最终只能侍奉一个主人,因为她的心永远是专一的,她的钢琴和爱情大概从来就不能同时拥有,选择其中一个必定会冷落另外一个。到最后她仍然还能弹钢琴,但却不是最初几近病态的痴迷了。她终于可以放得下它,因为已经拥有了爱情。在亲吻爱人的时候她终于笑了,因为她终于可以享受这段爱情而不背负背叛者的枷锁,对前夫抑或对她的钢琴。

     5 ) 通过抵达你,抵达理想

    曾经有一个人跟我说,高考的时候,她早恋的男朋友每天带她出去玩,考完后,跟她说:我知道我成绩没你好,所以我想这样我们两个都考不上了,我们就能一直在一起了。 想起这一段是因为《钢琴课》里的一个逻辑:农夫通过占有艾达来抵达自己的理想。看起来一个是毁灭,一个是拥有,但其实是一样的:通过毁灭或者说占有自己心里美好的、想要占有的东西,从而抵挡更深层次的美好——比如理想。 故事的设置是是在一座孤岛。一个被家庭嫌弃的再嫁的哑女带着和前夫的女儿来到一座孤岛。丈夫并不爱她,更不要提懂她,当然,她也没有这样指望过。女儿是她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接纽带。 她随身带着的只有一架钢琴,她对钢琴有着近乎固执的热爱,这种固执差不多就可以称为信仰了。但是最后这架钢琴还是因为天气原因和道路险阻留在了海边。 故事开始了。 农夫带着艾达和她的女儿一起去了海边观摩那架钢琴。海边,波光粼粼,闪耀成了一块巨大的水晶,拉长拉远的镜头里,艾达在画幅的中央陶醉地弹奏曲子,女儿衣裙翻飞地跳起了舞蹈,取景框后,是农夫的一双看似粗糙却无比审美的眼睛。 这一幕给他的震撼便是理想。是他所从未涉足过的理想。 所以,笨拙又灵巧的他想到了占有理想的方法——用艾达的身体与自己交换理想。因为,在这里,艾达已经成了他意识里理想的代词了。还有什么比占有这个写实的东西更写意的呢? 所以,抚摸一次给一个琴键、亲吻一次给一个琴键,直到最后,占有身体,彻底交换。 可是农夫是个脱俗的农夫。在他即将有资格占有艾达的时候,他放弃了。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有时候通过肌肤相亲来表达爱,有时候通过放弃肌肤相亲来表达爱。这中间同样有爱,只是哪种方式更能表达爱是说不清楚的。因而我们只能说人是复杂的动物。 然而农夫的放弃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他通过放弃艾达,从而彻底得到了艾达。 占有,是一种粗暴的单向的传播。而放弃则是一种高贵的充满理解的互动。这意味着你和想占有的客体之间达到了同一个高度,有着同情式的理解。 农夫放弃艾达的那一刻,他彻底拥有了艾达,也同时抵达了自己的理想。 原来抵达理想的方式是如此多样而独特的。 艾达呢?她是通过出卖身体捍卫自己的钢琴的。她的出卖之所以不会被当做一场下作的交易,我想原因是这样:首先,西方人的观念里,身体并不如灵魂一样像是被供若神灵的东西,它只是一具没有过多感情色彩的皮囊而已,并不拥有更多意义;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艾达的出卖并不是为了取悦于任何人,她是为了取悦自己——因为出卖它,她便可以拿回钢琴,也就是自己的理想。这简直有着宗教般的严肃和信仰般的仪式感。下不下作,不在于是用身体还是灵魂,而是在于这目的是为了取悦自己还是取悦他人。 所以,有人说,在这部《钢琴课》之前,电影还只是个无性繁殖的生物,而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女性不再作为男性世界的对立者而试图与之一分高下或者对话,而是女性开始从自身的精神世界出发,在成长起来的世俗世界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寻求一种平衡之道,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对于艾达来说,钢琴沉入海底的一段便是她彻底的救赎。 通过失去理想的意象,从而永恒地占有了理想。 到这里才猛然意识到,原来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都是通过放弃的方式从而得到永恒的。不是吗?农夫放弃艾达,艾达放弃钢琴。农夫得到了艾达,艾达得到了幸福。 真想问问导演这其中的逻辑和立意到底是什么。 不过导演简·坎皮恩是麦基的学生,而麦基在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访谈中说:好的电影是对生活长达两个小时的比喻。而至于这个比喻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得吧。就不要追问了。

     6 ) 女人最大的弱点是要人爱她

    Ada可能或者应该爱谁?
    这是一个可能的爱情故事吗?
    它是可能的,甚至赚到了我的眼泪。

    但你觉得这是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吗?
    我不以为。电影拍的是Ada,而不是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爱不是对等的,若不是在这孤独新西兰岛,若不是没有人倾听,被心中所激荡的孤寂所渗透,她会爱他吗?这个男人在平静的Ada身上点燃了一把火。
    他不要学琴,他只要倾听,这正是Ada所想要的钢琴课。
    他吻她,抚摩她。
    他确实从心底里爱上Ada,这是个粗糙的世界,她出现在眼前,白皙的面孔,小巧的身躯,她制造出美丽动人的音符,她的安静悠远而深沉。

    他对Ada内心最美妙音符的倾听和赞美,他对Ada身体的抚摩,这一切被她感知了。
    于是,在这浑浊的岛屿上,她爱了他。

    这是个寂寞而内敛的女子。当她在潮湿的海滩着陆,她就显得与这个岛屿格格不入,无论新的丈夫如何努力也无法填补使她哑然失声的那一份痛,她唯独留有那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Piano.
    一朵孤寂的花,最美的香却无人知晓和欣赏。在黄昏的海滩,她终于又碰到了她的琴,却不知带给了另一个人深深的震动,并已从心里安排导演一切。
    而她终于逃不掉这场爱,因为孤寂。琴声是她唯一的语言,而这个男人是她唯一真实的倾听者,指端跳跃的间隙一次次回头观望这个倾听者,只要他有所回应,就足以一点点来慰藉她的孤独。直到被迫接触到他的身体,她依旧无言,但感知到了另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这个生命能读她,爱她,她触摸到他的温暖。
    终于。故事变成了她需要他。

    结局或许是Ada与琴一起沉入海底,永归宁静,或许是她与他重新开始了幸福生活。
    但一切不重要,最激动人心的爱情已经发生在这个充满灵性的女人身上。

    一朵花需要的是能闻懂她芬芳的人。
    男人,若你不懂女人,不去倾听她,你又要如何爱她呢?

     短评

    断指的那一刻,我流泪了

    7分钟前
  • veronique
  • 推荐
  • 以文艺色情之名,扯淡.

    11分钟前
  • Zuschauerin
  • 还行
  • 一堂课,换一个琴键;从习惯到禁恋。在那片海滩,对着汹涌海潮,弹奏出女性的情欲乐章。最后随钢琴被埋葬在海底的,是曾经封闭的内心世界。画面调度完美,简康平女士真是新西兰电影之光。(一定要去那片海滩~!)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 花没有声音,安静,温暖的风来了,却愿意四肢全张开,尽态极妍,给人看她猩红色的内里。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 看的我难受,我是说浑身不舒服。。。甚至有点恶心了都

    23分钟前
  • 張騫
  • 还行
  • 钢琴束缚着我。最后一刻,我挣脱了它。

    24分钟前
  • A-sun*
  • 还行
  • 没有爱情,钢琴才是她的命。她清高因为她得不到爱。于是丈夫便可悲了。——又是一部做作的文艺爱情片,如果女主索性跟钢琴一起被海埋了蜗大概能多打一星 ps:蜗阴暗的觉得,女主迷恋上了肉所以ms得到了爱还搞得轰轰烈烈,说穿了就是个出轨故事

    26分钟前
  • prost
  • 较差
  • 悲惨的地方在于,一个女人要在自己热爱的艺术中沉浸,却需要经历男人的磨难。要埋葬自己的一部分在深海,才可成全自我,才可接纳他人。要死一次,才可重生。

    28分钟前
  • 寂地
  • 推荐
  • 这也叫爱情么?

    31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 女性是否真正具有独立的精神人格。

    33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 这个电影拍出了人生落叶之美。霍利亨特的表演在这部电影里就像舞蹈一样美丽,在钢琴终于回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她去找贝因,临走时打他,然后跌坐在门前,这就是被爱包裹着的怒气,恰到好处,让人看到了无尽的渴望的爱。

    35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 为什么电影的导演是女性,我们就总要强调女性女性呢,就好像细腻是女性的专长,而反抗压迫,争取独立,对抗男权就是女导演一生的目标和固定任务一样。其实在这部电影里,我倒是看到了这个女人超乎性别的部分,即:想怎样就怎样,我不哭不闹,该骚就骚,跟着爱就跑。

    38分钟前
  • 你可以叫我水
  • 推荐
  • 斯图尔特将她当宠物豢养,想着假以时日她总会爱上自己。贝因却把她当成鸽子,还给她翅膀并知晓禽鸟回巢。陷进感情的泥沼,被欲望的套索裹缠。这寂寞的岛屿,压抑不住躁动的音符。经年以后,人们打捞起海底沉默的钢琴,琴键上书写的爱意被后人传为佳话。再没人知道,另一个男人也曾深情,终究殆无孑遗。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 剧本,摄影,配乐,表演一绝,简坎皮恩是我见过最知性的女导演,片子细腻,安静,美丽,富有诗意,情感饱满,一部讲述欲望,嫉妒与宽容的女性主义的完美之作!!!l Hunter将自闭,高傲,隐忍,内敛,优雅,坚强,情绪化且活在幻想世界的Ada刻画得令人着迷---我的意志选择了生命!!!

    45分钟前
  • Thoreau
  • 力荐
  • 过于刻意。。大多认为自己没人懂、其他人都是世俗的癞蛤蟆、只有我是天鹅的人,其实对生活都隔膜得很,也毫不关心真正的生活。别人哪有理解和同情你的义务!如果真的有人走近这样的你,多半他有一定的目的,或者他也是个只愿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但往往这样的人走近了会发现,无法在实际的生活里相处,或者,他根本不值得你的感情。      自怨自怜、自悲自叹的人,不懂得谦卑。

    48分钟前
  • 周先生
  • 还行
  • “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

    50分钟前
  • 陌聆
  • 力荐
  •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放在海底的琴,那深深的海底埋葬着悄然无声的沉默。” 把最深的寂寞留给大海。

    5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 的确跟《霸王别姬》有的一拼

    5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 简·坎皮恩代表作,93年戛纳金棕榈奖。①彻底的女性主义电影,将女性心理展现得细腻雅致;②霍利亨特的双影后实至名归,坚毅,孤傲,纤弱外表下情欲暗涌的内心;③摄影美极,幽蓝大海,灰蒙天空,阴湿丛林,海边钢琴与沙滩上的海马-高音符;④诗意而充满隐喻的构图与调度:航拍,特写,过肩,双人,窥视。(9.5/10)

    6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 【A】有人说觉得不舒服,有人看到出轨的少妇,有人看到丑陋的肉体,他们想看什么?有人为她被剁掉手指叫好,有人觉得她应该死在海里,他们都伸出手指告诉她应该做什么。所以现在知道它伟大在哪里了吗?

    1小时前
  • 坂口健大郎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