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
  • 非凡
  • 闪电
  • 猜你喜欢

     剧照

    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1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2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3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4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5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6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13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14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15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16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17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18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19铁路的白蔷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37

    详细剧情

      这是史诗片巨匠冈斯的早期作品,原版长达九个小时。  影片讲述一个类似现在电视肥皂剧的故事:铁路工程师从一次车祸中救回一个女孩,把她当作女儿来领养。不料他自己和儿子都对女孩产生好感。为了不让儿子占有她,遂把女孩嫁给了一个富人。但儿子和养女之间有着压制不住的爱情。儿子跟她丈夫发生争执,不幸死亡。老人把儿子的死归咎于养女,不愿再见到她。后来他眼睛瞎了,养女偷偷回来照料他,直至为他送终。  影片的革命性表现在如下方面:开场的火车事故蒙太奇采用快速剪辑,极具震撼力;平庸的剧情中增加了大量文学典故,丰富了内涵;摄影和剪辑均具有一定的形式感,如镜头的节奏跟音乐相吻合,画面中的机器被用作现代化的象征等,开启了“纯电影”的先河。片名指命运的轮回、欲望的轮回,由车轮形象来暗示。

     长篇影评

     1 ) 来自维克多·雨果和埃米尔·左拉的杂交产物

    http://justshow.u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2&Itemid=22

    作者: 三少爷的剑
    2008-05-07

    在电影银屏上的傲慢,没什么电影来得比阿贝尔·冈斯1927年的《拿破仑》更加纯粹而彻底,这一长达6小时的电影在巴黎首映的时候,需要三台投影机并列在一起来进行播放。这创造了冈斯幻想式的三幅一联的效果:三张形成冲突的画面排成一列,或者是一张全景图片扩展到所有三张屏幕上,这种技巧已经领先了20世纪50年代全息电影的陈现形式。

    但即便如此,《拿破仑》与冈斯 1922年的那部《车轮 La Roue , 英文 The Wheel》来说也要逊色一些,这部隐秘的史诗电影有四位主角,在巴黎最初上映时,一共使用了32卷胶片,分成四个部分用了三天时间才放映完毕。(电视史学家理查德·阿贝尔Richard Abel在《法国电影:第一次浪潮,1915 - 1929》一书写道,这部电影一次性放映完需要9个小时。而其他来源则认为是七个半小时。)

    冈斯凭籍1919年的反战电影《我控诉J'accuse!》就获得了巨大的评论界以及商业上的成功,相对来说这部电影长度适中,只有三个小时。他的财务支持人,Charles Pathé正准备跟随导演着手另一个奢侈放纵的项目,这一次的灵感来源是来自维克多·雨果和埃米尔·左拉Émile Zola的19世纪社会史诗作品,用几乎等同的方式来反映了雨果关于几代人的、繁复密集的情节,以及左拉的生物学先决理论,用无动于衷地记录方式展示现实生活的一切方面。这一结果是,这个故事融入了近亲乱伦和酒精中毒等主题,用一种扫荡式的描述方式横跨了几十年,从法国尼斯市黑暗、污秽的铁路码头到勃朗峰Mont Blanc 令人眩目的白色街景。

    《我控诉J'accuse!》的男主角Séverin-Mars,在这部电影中扮演"西西弗Sisif",一位尼斯到巴黎铁路线的冠军技师。在电影开头那个壮观的火车失事场景中,西西弗从那些被扭曲了的钢条中拯救出了一名婴儿,一位罹难英国旅行者的女儿。作为鳏夫的西西弗于是决定独自抚养这个孩子,15年间一闪而过,她成长为一位自信而妖冶的金发女郎--诺玛(Ivy Close饰演)。

    诺玛一直认为西西弗就是她的父亲,而西西弗敏感而富于艺术家头脑的儿子爱理Elie(Gabriel de Gravone饰演)则是她的哥哥。生活是甜美的--或者对于一个努力勤奋的家庭来说,至少可能是如此,他们居住在尼斯市调车场轨道间的一座狭小的屋子里--直至左拉的生物学宿命论开始抬头。

    西西弗和爱理发现他们彼此都疯狂的爱上了天真单纯的诺玛,于是一种充满了罪恶、嫉妒和不稳定的性张力钳制住了这小户人家。爱理开始手工打造充满性特征的小提琴,并狂暴般的去寻觅小提琴制造师克利蒙娜Cremona的小提琴清漆秘密配方;西西弗则开着并不是太有弗洛伊德暗示的列车,不断地加速、酗酒和放任自己。至于诺玛,由于她生命中这两位男子行为上的变化而感到困惑,最后不情愿的与一名富有的铁道官员结合,这一解决方式并非皆大欢喜,最终导致了一场破坏性的暴力事件。

    这部电影的完整版本已经丢失很久了,只有冈斯在1924年剪辑并广泛发行的2个半小时的版本。这部电影由Flicker Alley公司发行了DVD版本并已销售,捆绑了案卷保管人Eric Lange和David Shepard的5种不同版本,总长度几乎接近四个半小时。

    这依然也是一部很长的故事片,格里菲斯D. W. Griffith 都能把它分成两卷故事了。关于那些丢失了的好几个小时长度的故事情节,还很难猜测都包含了怎样的内容。对于这部电影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电影全长度的版本,在法国取得了巨大的评论界成功,获得无数慷慨而放纵的赞誉之声。诗人和电影摄制者让·谷克多Jean Cocteau 就对许多他的当代人说过:"《车轮》这部电影空前绝后;就好象毕加索的画空前绝后一样。"

    在今天,这种反应是很难理解的。这种中心化的情感关系心理看上去有些粗糙和太过于决定性:西西弗和爱理被他们近亲乱伦的冲动所碾压,就好象从天际中坠落的小行星,一旦碰撞上,他们就无力抵挡、就好象行尸走肉般蹒跚上路。冈斯从他的演员身上发掘出来的表演,没有留出太多表现差异化的空间。就拿西西弗来说,演员Séverin-Mars(在电影发行前由于心脏病而过世)看上去总是在用泪汪汪的眼睛和梨沟纵横的额头来乞求观众们的同情;而诺玛这一角色,Close小姐(她是一位英国演员,《海神号历险记 The Poseidon Adventure 》导演罗纳德·尼姆的母亲)则是那个时期的一位标准式的女顽童,总是与她的宠物山羊一起在雀跃不已。

    但是《车轮》依然是一部令人着迷的影片,它加入了很多电影实验性技巧,这些技巧不仅在这一部电影中得到了应用,而且在电影还是一种相对新的媒体时,让很多观众感到眩目耀眼,并创造了一种形式上的可能。循环的结构,与从标题中截取的画面,看上去形成了一种令人发狂的规律性:西西弗操纵的火车机头、带着恶兆嘀嗒作响的时钟、开心的农夫乐队围成圈在跳舞。

    在这部电影中,冈斯还开发了一种加速编辑的风格,并在《拿破仑》一片中得到了更多的运用:火车失事的场面用10帧的速度进行拍摄,然后是9帧,越来越少,直到只剩下单独的1帧、潜意识般的一闪而过。而且他还加入了一些诗歌的隐喻,俯拍一辆缓慢移动的列车然后隐退成一张蜗牛般蠕动的画面,然后再倒过来。冈斯让他的演员们在接近摄像机时,走到焦点之外(在此,暗示了一种醉酒的状态);西西弗不断增长的盲目则是通过扭曲的玻璃和虹膜效果,缓慢的接近演员的面部,把他从一片黑暗的田野里分离开来以进行描绘。

    在岗斯充满创意的癫狂状态中,他经常把音调和情感以及观点混合在一起。有些伎俩就是使用俯拍人物的方式,通过导演的透视角度来表达一种观点的判断;其他则是意图来描述人物的内心骚动。在《拿破仑》一片中,他的风格曾一度令人心醉神迷且充满印象派主义,而其他的则是一板一眼的学院派。

    也许最初对《车轮》一片的热衷来源于一种绝对自由的感受--从那些现有的标准化描述结构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中而来--冈斯实际上呈现了每一级顺序。对后来几代电影摄制者来说,包括谷克多Cocteau 自己,也要在原则性和自我约束中平衡这种自由,来塑造这种放肆的宣泄并形成一种诗意的表现形式。
     

     2 ) ed2k

    早期印象主义最复杂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部了。

    CD1
    ed2k://|file|La.Roue-Abel.Gance-1922-Vhsrip-cd1-bluegardenia-divxclasico.com.avi|736243712|E3D9AD8D9C0F31F46B603DBBF7803E49|/

    CD2
    ed2k://|file|La.Roue-Abel.Gance-1922-Vhsrip-cd2-bluegardenia-divxclasico.com.avi|736374784|F13732B6D38EFF4F92F48078270742E8|/


    有源,墙内无速度,请使用雷会员长期挂。或者请域外朋友下完转移youku或114+1.

     3 ) 又一次源于限制字数

    我被B站戏弄了,还以为只有90来分钟,还一边看渣渣画质的西班牙语字幕一边用Google翻译打弹幕~不过还好一会儿去吃饭扭头回归正道了~ 不知道这是哪时哪个机构所修复的,那片中的字幕做得真有心,记得上次看将军号有国内字幕也是这样做的。而我的感觉这部的字幕卡是最为自然了,想来导演是很注重影像的独立功能的,不像格里菲斯总是担心观众看不明白~~不过二者观念不同,也不能这么简单而论,而且看样子这里的叙述从美国的影片里学到了不少精彩技法~~最重要的是用镜头来表现情感了,有许多可称为诗性的手法,譬如迷雾、flower、火车轨道、车轮!诸多象征,也有来自传统的西西弗,那几段快速剪辑的节奏、选取对象可真是精彩啊~ 不过看到荧幕中,仿佛依旧保留着大量戏剧的元素,演员的表情是放自然多了,可是戏剧动作仍旧是那种戏剧观点镜头,站得远远的,好些夸张。似乎导演是把展现情绪这一部分给了影像语言,戏剧动作还没探索到足够独特的语言~~

    遗憾我现在只看了part one ,可真是长啊~也真是美丽的电影啊。

    另:叠印可真是美妙。

     4 ) 印象主义的代表作

    法国早期印象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展示人物心理去推动叙事的发展

    讲诉了父子俩爱上同一个女人的故事,里面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通话事物的外在具象表达,甚至于人物的幻想去表达,人物的心理变化也因此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缘由。

    整部影片聚焦于女人,以及父子俩对女的渴望与幻想,影片结尾处的那段病床上的幻想是尤为精彩的部分,展示了人物的朦胧的美的状态,是富有诗意的一种表达。

     短评

    超凡脱俗,不可思议。当你思维贫乏的时候,就应该看看大师的电影。有时候显得古怪,但他总是出人意料。

    8分钟前
  • 昊子
  • 力荐
  • 唯獨火車停止奔馳的一刻,方能不再燒傷纖細的花兒。

    11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 我看的版本是五个小时左右的。铁路工程师在车祸中救回女孩,女孩长大后,同他儿子相爱,同时他本人也喜欢上了女孩,面对可耻的乱伦,他痛苦不堪,也在此时一个富人趁虚而入,将女孩娶走。可是三个人彼此思念,苦不堪言,富人同样为妻子的冷淡而痛苦,于是富人在找工程师儿子决斗时,二人双双死去。最后的结局是女孩同工程师相依为命,为其送终。故事本身个人认为一般,但是在那个年代,叙事手法是非常划时代的,如交叉蒙太奇的使用,幻象,节奏感的剪辑等等。

    14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还行
  • 阿贝尔·冈斯的代表作,印象主义电影的重要作品。看了两个星期,总算把这将近四个半小时的片子看完了,原版号称有9个小时,不清楚多了些什么。其实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甚至感觉和这个片长有点不匹配,倒是一些手法比较有特点,比如加速的剪辑。整体上还是不如《我控诉》。

    18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 冈斯用电影语言(风光加人物叠印)传递其他艺术(《第十交响乐》/音乐、《我控诉》/诗歌)感触实验的结束,而且反过来借助文学语句突出情境内的感情。与以往追求情节感不同,冈斯在这部中的情节设置是渐降的,这即不同于能够容纳丰富内容的《拿破仑》,也不比双线同进的《我控诉》,《车轮》虽有颇为曲折的剧情线和令人侧目的情感关系,但与时长相比,明显不相称,但冈斯还偏偏在做减法,在最后一幕内,剧情近乎已消泯,只剩一个相认与去世的微小情节。但情感却做加法,相比日后导演用一个镜头就能传递的人物心境,冈斯毫不吝啬胶片长度,银幕内盛下的是大写的感情聚焦,在意喻丰富的“车轮”碾压下,命运不可转的巨大张力在长时间对准人物中呈现,冈斯延宕了所有的情感时刻,近乎搬演过程中产生的是区别于普通情节剧的真情,是命运中脆弱人类的对焦。

    20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推荐
  • 尼斯铁轨上的俄狄浦斯传奇,明显的兄妹乱伦喻示。苏联式快速剪辑,帧速与节奏,冈斯则称音乐引发灵感。拍摄期间爱妻去世,273分钟历时三年完成,映时取得轰动效应。风趣的幻想场景,蒸汽机车自晨光中缓缓驶来,富有诗意的文字与镜头。《车轮》

    2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 今天看来仍然非常牛逼。白蔷薇的象征意义,特写和叠印镜头都为影片增色不少。这个发生在家庭内部的爱情故事从产生之初就带着异常浓重的悲剧色彩:养父爱上了养女,哥哥和“妹妹”相爱,伦理的束缚禁锢了人的情感。演员的表情是表演的灵魂,配乐很棒。

    26分钟前
  • 觐威
  • 推荐
  • 【影史回眸】030 33.7GB 1080P Bluray DTS x264

    28分钟前
  • 空地
  • 力荐
  • 整部电影充满了对人生命运和矛盾的探讨,或许也确实有点冗长,但冈斯透过完美的摄影、惊人的剪辑、极佳的表演、爽爆的叠影,以及恰到好处的符号隐喻,成功将情绪带了起来,造就了这部可能是最动人的默片作品,其表现手法显然也是独一无二的默片时代产物,最后结尾画了一个圆,充满诗意,真挚动人。

    29分钟前
  • TWY
  • 力荐
  • 只看了那段用parallel montage表示火车加速的sequence

    31分钟前
  • Han
  • 还行
  • 火车狂奔确实经典。思念情景的呈现也很有趣。最后一分钟来不及营救快速剪辑。老头叫做西西弗斯与车轮同构都有轮回之意。而他的目盲又是俄狄浦斯情结与乱伦有联结。抒情略过度稍微拖沓。

    36分钟前
  • 雅尼以西
  • 力荐
  • 影片由两部分组成,总计4小时23分钟,暂列个人所看第一长片。感觉印象派的导演(冈斯)就是在玩电影,什么镜头遮罩(圈入圈出、圆形方形的局部显露等)、特写、叠印(巧妙的表现意境)、快速剪辑(越来越快的镜头拼接甚至单格镜头,快节奏的律动调动情绪十分激烈)、多重视域(一个画面由分割的多个画面组成)、推拉摇移运动摄影,各种技法疯狂操作充分体现人物主观性情绪,和好莱坞一板一眼的公式化电影形成鲜明区别。第二部分还在阿尔卑斯山脉拍摄,伴随着男主Sisif苍凉苦逼的面孔,2个多小时后视野突然开阔了起来,这种感觉真是美妙......而且长大的女主让人想起《祖与占》里的卡洛琳,同样的小胡子,同样的活泼。

    39分钟前
  • 岛马
  • 推荐
  • 三刷, n次看完, 但最后三小时被持续按死于椅上转睛不得. 纵有无数赞美与惊叹欲说, 只能向无懈可击的作品沉默投降. 此时多说一个字都是亵渎. 第三部分最爱, 我默片长片也看了百余部, 却感到直至这一时期的结束也没有作品能够逾越. 新4K修复找到的遗失段落将本片又拔高许多, 我彻底打消其’自恋’的可能, 淹没在冈斯真诚的虚无主义深渊中, 世间所有人, 无论何种阶级, 无论幸运与否, 在命运面前都被死寂般公平地拍扁, 相遇, 相离, 与世界错位, 与彼此痛创, 一切都在运动, 一切都是徒劳, 有尽的生命只有无间的行继和受难, 西西弗推巨石只为能被巨石碾死, 唯石缝野薇永恒. 本片惊人地善于组织故事, 串插意象与借喻, 及节奏蓄-破. 而加速性剪辑和其它影像建构层面, 更是每数分钟辄见泽被后世的处理, 伟大的名单其各自画面绽放脑中, 只是颤抖的手已无力分析.

    43分钟前
  • Moodlebug
  • 力荐
  • 这才是真正的默片夸张傻气却质朴和迷人,音乐又恰到好处~艺术家这种伪文艺的片子还是别卖怀旧了,精髓全部都给丢掉了~200多分钟看完后记住了那句“so,this must be hell,I can't even die”

    4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 太长了,没看完。但以看过的部分而论,没传说的那么邪乎~

    5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 8/10。开头是一片绯红的暮色,随着火车疾速驶向悬崖,车轮的机械动力愈来愈快,最后发生了覆车的惨剧,加速剪辑创造出爆炸力的高潮,更著名的短镜头段落是西西弗暗恋的养女诺玛要嫁去城市,绝望中他驾驶的火车碰撞,圆形遮片下的人物面孔、机车制动杆和水蒸气交替出现,镜头越来越短加强了痛苦的状态,对于暴力冲突的场景快速剪辑甚至产生了闪烁效果,爱上诺玛的儿子埃利和她丈夫打斗,从悬崖上摔落,一个瞬间的面部特写和十几个景物镜头快速剪辑成一秒钟,仿佛画面都叠印在一起表达了人物坠亡前模糊的意识。冈斯采用了窗纱和剪影突出诺玛和埃利对彼此的情感,特别是诺玛和修小提琴的埃利在家门口玩耍时,将内反打的单人镜头和全景组合,形成人物相互牵连的暗示,而西西弗对养女欲望的抵抗从铨在楼梯口的绳,背负的十字架到结尾的轮回之舞,充满了宿命。

    5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 看完后感觉观影逼格得到提升,大大满足了虚荣心。

    59分钟前
  • 挖坑埋电影
  • 力荐
  • 为什么我看的没有声音,快感少了大半,艹;虽然亮点还是加速蒙太奇叠影象征场景那一套,不过密度和强度都比拿破仑小了不少,当然也有可能是少了狗血配乐的加分,郁闷

    1小时前
  • Anarchy
  • 还行
  • 8.0/10。①铁路工人男A、A的儿子B、A的养女C、C的富人丈夫D之间复杂的四角恋故事。②用快速蒙太奇制造抓马感;用表意有力的多重曝光、(快速剪辑的/不同遮罩的)闪回、主观视角下的模糊画面(表现人眼视觉的不清晰)、确保表意不受损的前提下的不同形状/大小的遮罩组合营造朦胧而诗意的质感;不少打光是高水平。③影像冲击力还有提升空间;作为传统故事片:1、叙事太拖;2、角色心理曲线虽然刻画地多但不够细腻导致有些狗血。

    1小时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 神奇的蒙太奇,多处可作以Sergei Eisenstein为首的苏联蒙太奇理论的范例剪辑。一定要找教授放完全片。

    1小时前
  • icebloom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