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编自美籍华人作家哈金的短篇小说《养老计划》,讲述了家人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找来一位保姆照料他的起居,但老人却时常把保姆当成自己已经过世的妻子的故事。
出生在甘肃的棉花,因为不能生育,被丈夫赶出了家门。在老家待不下去的棉花,跟着老乡到北京打工,遇到了把老婆孩子丢在家乡一个人在北京闯荡的男人何顺。与何顺在一起后不久,棉花得到了一份好工作,照看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盛先生。这样的孤家寡人不好照看,可是,盛先生的女儿盛琴许诺的是5000元月薪外加包吃住,棉花觉得这是一份值得她付出的活儿,便拖着行李住进了盛先生的家……
盛先生:脑海中的橡皮擦,擦不掉对你的爱
盛先生老年痴呆,认知障碍、行动不便,平日糊里糊涂、不明就里,甚至乖张生事,即便如此,原来固有的许多习惯,比如头发、胡子、手表,还有每天中午雷打不动地看拳击比赛节目都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习惯。日复一日的生活似乎就在这种吃药、按摩、看电视中残存。但保姆棉花的到来启开了他心中的一个隐秘。看到老爷子在翻看老相册,棉花指着其中提名“吾妻苗华”的照片告诉老爷子这是他媳妇。
五十年年前曾是下乡的知青,在甘肃的山村里遇到了喜欢的姑娘——苗华。两情相悦,诞下女儿盛琴。可盛先生还没来得及兑现迎娶苗华的诺言,却因政治原因,匆匆回到北京,从此沧海桑田,曾经的承诺终化作一纸空谈和一份遗憾。
他把棉花当成了苗华,他念叨着“要结婚”,要娶回这个愧对一生的女人,试图偿还自己欠下的情债,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女儿盛琴在老爷子临终前,让棉花扮作年轻时的苗华,盛装来到盛先生床前,了结了他一生的愿望。
盛琴:我们拥有的,多不过付出的一切
盛琴暴躁、刻薄、霸道似乎是她的常态。作为女儿,她得负责老爷子的生活,而弟弟盛鼓远在国外,不闻不问;作为妻子,她备受冷落,丈夫有家不回;作为母亲,她被儿子抱怨、抗拒,盛琴总是对棉花戒备着,甚至欺负棉花。
老人将棉花的名字记成了自己的亡妻苗华,在棉花为其护理时一下子抱住了她,吓了她一跳,棉花一推,老人摔在了床上,哭了起来。此时盛琴回家,埋怨起棉花。在和同父异母的哥哥打电话时又说:我给你爸找了个保姆,人脾气好也干净,你爸占了别人便宜。
这天老人突然摔倒住进了医院,盛琴把他送到医院后,便寸步不离的照顾他,可是老人却不领情,嘴里不停的叫着棉花,他只愿意接受棉花的照顾,看着倔强的父亲,她并没有迁怒棉花,反而帮棉花说话
棉花因不能生育被前夫抛弃,其实原因在前夫;认定自己不能生育后,棉花与何顺在一起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采取措施,谁知道意外就这样发生了。盛琴带着棉花去医院做例行身体检查,结果是,棉花怀孕了,自己怀孕后,棉花匆匆离开了医院大楼冲进了蓝天下,这时候,阳光正灿烂
盛琴得知棉花意外怀孕了,而且孩子并不是棉花丈夫的,心里虽然不相信但还是咨询了医生八旬老人还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得到医生的解释后,盛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盛琴心理想玲花就是冲着自家的财产来的,一回家就跟棉花起了争执,还立马赶走了棉花,委屈的棉花收拾行李离开了
何顺本以为棉花不能生育,去见棉花的路上,开车时突然得知棉花怀孕的消息,他手握方向盘时的震惊、心慌意乱,何顺不愿承担责任,怯懦地躲起来了,棉花不顾周围人的反对,不顾医生关于脑瘫儿可能性的警告,坚持要生下孩子,
棉花跟盛琴说出了实情,因为丈夫和自己一直未能有过孩子,所以她只能和一个有妇之夫在一起,可是现在她的那位爱人又不肯对她负责,棉花对此很是失望。 而她现在需要这份工作,为以后养活小孩。何顺再度出现,也是为了劝棉花放弃孩子。
棉花和何顺在屋里为了是否打掉孩子而争执,何顺愤愤然开门准备离开,却被守在门外的老人一拳击倒,晚上老人躺在棉花身边说的那番话:不要怕,孩子我想好了,就算他命大吧。我会和你结婚的
当老人病入膏肓时,盛琴得知了所有的真相,她知道父亲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母亲结婚,于是让棉花穿上鲜红的礼服扮演成了母亲完成了老人的遗愿,老人握着她的手静静地躺在医院里,一切渐去渐远。
盛琴养了一只很多年的狗狗,最后狗狗走丢她心急如焚。棉花背着自己的孩子返回家乡棉花田时,也收养了一只流浪狗狗。孩子身心正常,棉花背着她的胖娃娃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小路边是无边无际盛开的棉花,象征着棉花的前路,充满喜悦和希望。
看的时候多少有感触,最近总有保姆欺负老人的事情见报,想想人总有老的那天,会想起家里的老人,再又想自己老了又会是什么样子?
导演直击现实问题,渣男不可靠。儿女双全却老无所养。被父亲抛弃的女儿,却是他最终的依靠,家里被忽略的那个孩子总是在努力用行动以此换来家长的重视,然而情债那有那么容易偿还的。老人即使已经已经有老年痴呆,却也如平常人一样渴望温情和拥抱,这才是人们常常忽略,不知如何面对的话题。
女主长得很像杨帆和杨子珊的混合体,看着就挺舒服的。艾丽雅的戏份不多,但让人记忆深刻,生动刻画了一个丈夫外遇,孩子叛逆,父亲高龄而手足无情,外表跋扈而内心却渴望温情的中年女性,尽管她多次指责棉花,可她心里还是认可和感激这位保姆的。
电影还是颇有温情的,棉花这个朴素善良的保姆,照亮了老人最后的一顿时光。无论是雇主的怀疑和责难,还是渣男的不负责任,性格温和的她,默默的选择坚强。把这个难得的有极大几率会有缺陷的孩子视为上天的恩赐。最后棉花背着孩子,带着只流浪狗,画面足够温暖。
2016年国产电影没有几部特别走过心的片子,期待死了一部在题材感情上有那么点与众不同的电影了呢! 可能我也是那种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挺俗的,总怕在乎的东西会离开,也总在想和不想之间去提前温习告别,可能想极力留住反正就是挺二挺分裂的呗,所以我是想看看这样一部讲老人生活的电影的。因为知道自己会老去,也要面临万能妈和爸爸的老去… 电影以叫棉花的女人的感情线索开始到进入老爷子家做保姆。棉花代表的是低层打工阶级的女人,盛老爷子代表的是需要被养老的中国老龄化,老爷子女儿盛琴所代表的是城市手握财富的中年阶级,这样三种阶级的组合本身就让我有一种现实生活恐惧感。我是很怕阶级分化了的人,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也觉得人和人间的不公平,多少在城市里没有存在感的小人物,面对这些不美好的生活时,总想在逃避吧,而电影给了我一层和现实之间过渡的缓冲期,每次不想看到社会的法则和不美好,还有因为看不惯每次的搞破坏带来的状况困难,我逃避不掉了,就会开始面对,单纯、天真这两点上,欸 我有一点像棉花。可是啊不是你的从来就不属于你啊该面临的总是逃避不了啊。 “再过一个月,在我的家乡,棉花就要盛开了”画外音的棉花陶醉的说着,特写着一张朴素的很多雀斑和细纹却掩盖不住四十岁女人姿色的离了婚的保姆女人棉花的脸。觉得她应该是留恋自己故乡的吧,城市里的生活让人没有归属感,就像抛弃他的情人,嫌弃她的雇主,故乡暂时还没有抛弃她。 可一个底层打工女人的所有感情和对城市的不安全感,寄托在和一个有家庭的渣男的男欢女爱下显得她又是那么愚蠢让人心疼,替她想打人呢,生活里是有多少像棉花一样的女人… 照顾脑袋不清楚的盛老爷子对于棉花是一种新生活,当她被雇主欺负时,她就回到收废品的小老乡那里,要么她就想那个和她睡觉的男人,接他电话不接他电话?可能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吧,直到有一天棉花告诉这个男人自己怀孕,男人原本兴致勃勃来找棉花想要继续做爱,听到怀孕掉头走掉,留下一直等到夜晚的棉花,她唱着情歌等待她的男人。可能这就是女人和男人的不同,男人因为性、因为知道她不能生育会想要和在她一起满足生理,而棉花想为他生个孩子。直到棉花坚决要生下孩子,男人慌了说出:“你当初不是说你不能生的吗”看透了也就看透了,一个被情人遗弃玩弄的懦弱的天真的辛苦的棉花,爱情世界里的灰色童话也醒了。 老爷子总在潜意识里认为棉花就是他的妻子。有一天他爬到棉花的被窝,老爷子的絮叨:“孩子生下来 男孩叫盛鼓 女孩叫盛琴 就像咱们以前演出一样”棉花:“你真的会和我结婚吗?”老爷子:“放心 我会和你结婚”棉花哭了,这个世界上玩弄她的男人不会娶她,一个糊涂的老人愿意娶她,老爷子讲给妻子的话映射在自己身上,她哭了,大概女人的心都是水做的,她也会寂寞,眼泪流干了也就没多少心了。 “我爷要是活着和你年纪差不多”棉花说着,阳光照射进玻璃,新的一天又开始,她娴熟的给老人搓背洗澡做饭,老人跟随着音乐哼哼着“亲爱的 你慢慢飞…”兴头上喝一口酒,狗儿也在吃着食物,客厅放着音乐,这么俗的情歌竟然有点温馨,我也宁愿相信一切美好。 电影有一个片段是在收废品站,一个面黄肌瘦的奶奶满头大汗的推着捡来的废品换钱,老人战战兢兢的给老板娘找回给多的零钱,老板娘“不用不用 走吧走吧”接着对着一旁表情沉重的棉花讲“要娃有啥用,那老太太也不是儿女双全的,还不是出来捡破烂”很讽刺,这样的例子你也一定见太多了吧,这是导演讲的另一个点。 其实电影并不是单纯在讲养老问题,可能导演想表达的点太多了,以至于电影呈现上感情略散也很平,比如底层小人物的棉花的命运,比如盛琴的城市人的八面玲珑和痛苦又比如实实在在的人要面临老去。 最终,棉花生下了那个男人不要,医生也建议终止妊娠的脑瘫的孩子,老爷子在棉花最后的陪伴下去世,因为不细心当初走掉的狗儿也成为了另一个流浪狗被棉花收养回来,大巴车上的棉花啃着面包片看着孩子,一个母性的光环在她身上隐隐可见。 镜头再次出现一片阳光照耀下洁白的棉花地,棉花回到属于自己的故乡。棉花笑了,孩子好奇的目光丈量着这片土地上的神奇,我想棉花终于有归属了吧,她不再靠依赖男人,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带着孩子回到属于自己的家了,拖着自己的行李走在终于属于她这样的小人物自己的路上,和她的儿子,就这样在城市边缘外的棉花地里离开。 回头看自己写下的这些矫情的文字,觉得好羞耻。其实我也真的不怎么爱这部电影。2017/3/22
很学院派,也很老派。但也非常真诚。有些很俗气的东西,比如片名,比如一切置景美术等等。但大俗也是大雅,都是生活的痕迹。
颜丙燕这级别只能捡电影学院毕业作品玩票,希望刁亦男下一部带一带,给妖艳贱货们示范下演技为何物。
老人向往过去,男人向往女人与远方,女人寄托孩子。
这片子不错呀,演员都是演技挂的,探讨的社会问题也挺有意义。
在底层妇女这一类型角色塑造里,颜丙燕已经做到浑融、驾轻就熟,没有其他的同段位女演员能演得超过她。并且她很爱惜自我的这种自带气质,不像郝蕾多多少少还是在后来受了一些商业片的荼毒。这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但这也局限了她的戏路。
前半段稍显沉闷 后半段才从情感上发力 片中演员都在水准之上 王德顺把老年痴呆的那种木讷呆滞演的活灵活现 不过影片最终还是没有挖得更深 止步于情感而没有探究情感背后的人物关系和人性道德。
这是一个生动地记叙劳动人民搞对象的故事。颜丙燕球迷必看。哈金原作改编,四平八稳的学院派女权作品,没什么突破之处。盛先生和棉花的身世巧合未免太过刻意。
看好颜丙燕!
颜丙燕的胸……anyway演技不错,但拍的力度差点,也没哈金那种味道了。
这才是真正的演员,真正的电影,挺你
很有些勇气但立场混乱。说“看完电影想回家看望父母”这种话真的太违和了,你几乎永远不能跟自己的父母平等地谈论“性”,并且就算你每个礼拜都常回家看看也不能解决他们自己的性问题。
颜丙燕,王德顺,艾丽娅。三个戏骨级别的演员演了一出情节稍弱的剧情片,有些遗憾。借由盛先生的糊涂呓语,揭开半个世纪前的文革时期知青的创痛。三大主演的表演无可挑剔,每人都能撑起一部戏。不过这次角色性格都有些平面化。作为导演毕业作品,还算不错。三星半
海报差评,最烦国产海报玩这些花招,试图更洋气但是完全没有意义。导演实在太平庸了,比最近看的好几个毕业作业还要简陋平淡,最佳新导演真是个笑话。摄影无想法,美术无设计,影调无风格。大概也只有几位演员的表演能看了,但这些角色对于他们来说也丝毫不出彩没有太多记忆点。
颜丙燕、王德顺,果然演技派啊!教科书式的表演,真应该让某些面瘫的小生小花们来看看,好好学习学习。
颜丙燕中国的gretagerwig
所以我是那么爱颜丙燕啊
北电2016届MFA毕业作品,看的四月份刚做完后期的版本,一个痴呆老人将对去世妻子的爱与愧疚移情到同名保姆(棉花与苗华同音)身上的故事,着重渲染养老窘境。三人表演倒是无可挑剔,但不管是剧作还是摄影都有很多硬伤,有些惊讶竟拿下华语传媒大奖最佳。
哈金到底有什么好的……纯看演员了,王德顺自然极了,颜丙燕艾丽娅也棒
中规中矩,演员都很出色,人物也立得住,颜丙燕演得尤其好,棉花这样坚韧的女性是可贵的;王德顺老爷子卖的一手好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是全片泪点;上映版或许会删减浴室戏和激凸镜头。
颜丙燕和王德顺撑起了整部戏,导演很年轻,希望能有好出色的作品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