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狂怒

    剧情片法国2003

    主演:塞缪尔·勒·比汉  余男  

    导演:卡里姆·德里迪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狂怒 剧照 NO.1狂怒 剧照 NO.2狂怒 剧照 NO.3狂怒 剧照 NO.4狂怒 剧照 NO.5狂怒 剧照 NO.6狂怒 剧照 NO.13狂怒 剧照 NO.14狂怒 剧照 NO.15狂怒 剧照 NO.16狂怒 剧照 NO.17狂怒 剧照 NO.18狂怒 剧照 NO.19狂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40

    详细剧情

      拍摄于巴黎唐人街和泰国,此影片中综合了丰富的文化层面。MANU是个年轻的泰国拳击冠军。他的父母去世后,他的哥哥RAPH不得不为了家族生意放弃拳击,使得MANU有机会去发展他自己的拳击生涯。但当MANU在一次不法击战中被RAPH的新恋人杀死后,退出拳击的RAPH深限在爱和恨的挣扎中

     长篇影评

     1 ) 自己记录一下印象很深的点(带剧透)

    看得很认真,第一次想写一篇长影评。
    故事主线其实很老套。

    新人入伍,老人带领。一群讲义气的兄弟。睿智的老大,听话的队友,粗鲁却心眼好的队友和有信仰的队友。一起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舍身取义。

    没有水平去剖析太多,但整个电影对细节和情节推动处理既自然又很分明。唯一想做的就是记录几个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细节。


    坦克内部特写了胖子和死人的手hand in hand;我还以为是会很重口的基友之情。
    死人抬走,皮特躲着伤心。
    皮特看到德国战俘,完全不掩饰愤怒,让人一开始觉得暴躁主观。
    Norman打扫坦克,坦克内部全景还是很有生活气息,虽然脏乱简陋,却有布置,书本,照片。。。死去的那位队友沾着血的照片特写看到他也有幸福的家庭。
    Norman看到德国青少年,没法做到开枪而导致领队坦克牺牲;应该对他自己内心产生第一次矛盾,不该杀所有德国人—违背信仰,要杀—为了战争胜利。
    Norman第一次去他心目中的front line,在惊慌中旁观了部队抗战;自己动作不麻利,影响作战发挥;惊恐持续,被皮特逼着对着穿着美国队服想要蒙混过去的德国军人,因为家人希望投降;N 大崩溃,认为被逼走投无路;却在皮特表达没看到他吃东西这个点上展现了老大对于队友的照顾。
    Norman第一次因为愤怒而去杀德国军人并爆着粗口。
    小镇大捷。N和语言不通的德国小姑娘纯纯的情愫,就这样短短几分钟也舍不得彼此想要留下联系方式。
    Jon在餐桌上撒泼,但还是屈服皮特管教。
    短暂的温馨已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结束—被炸毁的德国姑娘。。
    新任务路上,N对于机枪已熟练掌握并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但四辆坦克最终只剩下了Fury,预示着电影即将走向最后的高潮。
    Jon跟N道歉。
    皮特给N饼干的照顾。
    皮特选择留下对抗这一节狗血爆了。
    但是Jon第一个倒下时,Shia的那种无法控制,呼应了一开始胖子牵着死去兄弟的手;这是相依为命的人才能流露出来的感情。紧接着每一个人的倒下都让人不舍,一直到皮特中枪都很希望,主角逆转,以少胜多,产生奇迹。
    皮特对于圣经的熟悉,震惊了Shia,同时反衬出他假装的冷漠和不在乎只因为他曾经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皮特把坦克看似自己的家,身中数枪也选择回到坦克,却给了N一个逃走的机会。
    N躲过了手榴弹,却被德军发现,顺便又强调了一下人性,让N得以生还。

    以皮特的处变不惊和N的成长作对比,矛盾点很多,国家矛盾,军人矛盾,人性矛盾,兄弟之间的观点矛盾……几乎每尿点,可以紧紧抓住注意力一直看下去。

    一总结就觉得套路真的很老。
    认真看的时候,还是会跟着电影紧张起伏。
    这就是观影的乐趣啊。
    电影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一种娱乐,自己的理解和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2 ) 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古希腊诗人Pindar曾经吐槽过:战争只有对于没有经历过它的人而言才会显得有趣。这句名言不太出名的后半句是:经历过的人在战争逼近时都会心惊胆战。Fury的编剧导演似乎秉承了同样的反战理念,并决定用电影来尽量还原战争真实的苦痛,即便不至于造成战后创伤,也起码也要对着远离硝烟与死亡,捧着爆米花半躺在软椅上的各位抽上一耳光。

    个人对于影片的感受其实很矛盾,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来自于同样显得矛盾的影片前后两部分。当然,整体上制作水准很高(有不接烂片的皮特叔做质量保证),有大牌们精彩的个人演出和群戏,细节的忠实还原,以及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情节上以新兵Norman成长教育为主线,将不同类型的坦克作战自然地穿插其中,轻重缓急控制得当。在Fury号(怒火号)坦克出发执行保护盟军补给站的任务后,无可奈何地走向了终点站。结局似乎有些神化和神剧化的处理方式多少令影片有些失色,但也算是完成了点题,让怒火最后一次喷发。

    从片头灰蓝的天空开始,伴随着钢琴的寒意和大提琴的低吟,整个浸在冷色里的世界便带上了愁云惨雾般的情绪。如果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破坏给你看,本片的手法就是不带一丝情感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破坏掉给你看。盟军,纳粹,战友,楼房,少年的初心,萍水相逢的爱情,马匹,统统放在坦克的履带下碾成渣。相比同样二战题材的很多作品,这部电影在展示残酷方面更为决绝:遍地尸骸,被弹片削掉的头颅,燃烧着的战士,轰上半空的残肢,还有被击毙的娃娃兵,死亡出现之后迅速切换,几乎不留感情停滞的空间。即便战场之外的几场文戏,都一定要撕破脸皮温情全无。其中的每一个人,战死或是幸存,士兵或平民,都摆脱不了被战争肆意蹂躏的命运。

    1 英雄们

    新兵Norman,一个被塞入坦克的文员,是带领观众进入这个残酷世界的视角人物。这是战争片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翻译,《兄弟连》中的补充兵和年轻军官,他们正直,单纯,拘泥于教条和俗世的是非观念,却与战争的信条格格不入。自然这些人最后会在鲜血中成长或扭曲变成一个真正的战士。而众人爱戴的皮特叔扮演的Collier下士是怒火号坦克的车长,这是他继《无耻混蛋》后再次出演一个对纳粹深恶痛绝的角色,以至于开头击杀纳粹军官一幕后很自然地猜想他接下来是否又要抽刀割头皮。Collier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从绰号Wardaddy就可窥豹一斑,机智冷酷果敢,外带一丝玩世不恭,是战场上最可靠的指挥官。于是Collier和Norman,老手和菜鸟,导师与学生,领导与下属,凭借着这种经典的关系构成了戏剧张力十足的矛盾统一体。

    怒火号的其他乘员包括:喜欢引用圣经段落的基督教徒Bible,经常蹦西班牙语的Gordo,一脸痞相的Grady "Coon-Ass"。这些和Collier一道出生入死的老兵个性迥异,作战分工明确,构成了怒火号吵闹却默契的独特生态。他们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关系,但在实质上和Collier更像是一体两面,也都是被战争变成战争所需要的人罢了。正是因为见惯生死洞悉无常,战场上奋勇前行的英雄气概在战斗的短暂间歇便投影成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末日狂欢,心理适应机制将麻木变为常态。道德同断壁残垣般崩塌,纪律和条约也早被鲜血模糊,所以处决该死的法西斯,纵情酒精与女人,杀掉受伤的马匹,理由或出于仇恨或愤怒,或只是为了取乐。

    Norman和观众代表的俗世人格,以及Fury号老兵们代表的战争人格纠缠碰撞,其激荡在小镇民居逼仄的餐桌上达到顶点。Collier和Norman在搜查民居时见到了避难的姐妹,文艺小清新Norman和清丽的Emma金风玉露,导师Collier也顺水推舟。本来是难得的温情场面,老兵们却偏偏进来搅局。明明是一起手起刀落,一起放浪形骸的至亲战友,怎么偏偏就让这个小子享福不带弟兄们了呢。Gordo讲了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一次伏击后,他们一路上杀掉了德军所有的马匹,最后意味深长的总结: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这一段对峙没有枪炮拳脚,却紧张到空气郁结,Grady的轻浮挑衅,Collier威信的失效,女孩的啜泣,Norman的一触即发,似乎比之后的坦克大战都更加摄人心魄。

    新下达的指令很合时宜将这场无形冲突化解。之后的一场轰炸更是直接将Norman短暂的幸福抹杀。也算终于将这位新兵的怒气槽加满,将其毫无挂念地推上最后的修罗场。到了最后的决战,之前所有对抗的人格和情绪在以寡敌众,面对党卫军青年团时终于凝为一体。血脉贲张突破了之前的压抑,在浴血中Norman也终于正式融入了怒火号的群体,完成了最后一步的成长并在Collier的保护下幸存,坦克老兵们也用悲壮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2 平民与敌人

    兴亦苦亡亦苦的老百姓每次都是最惨重的。即便作为侵略者的德国一方,狂热的主战分子之外还有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小市民,他们没能做出选择,却要承担选择的后果。本片背景是二战后期,德国已经强弩之末,从进攻转为防守,因为兵源不足甚至要动用老弱妇孺。在这种状况下防守军队无处不在甚至混于市民之间,让攻防战变成了盟军和普通市民的噩梦。

    电影在这方面的刻画相当刻意,过于注重对残酷性的表现。盟军进驻小镇的时候老大爷不回家躲着,却要当指路党,结果被自己人一枪爆头。德军在火炮轰炸时也置友方和平民于不顾,炮弹却偏偏戏剧性地绕开盟军坦克夷平了和Norman有萍水之缘的女孩所居住的房屋。而和电影无关,这些牺牲其实和战争一样真实,却比起战死的士兵更快地被遗忘。

    而担当防守的德军方面,负隅顽抗的和纳粹党徒基本都是必死的命运,但居然连儿童都作为战力被派上了战场。用火箭筒袭击盟军坦克被击毙的几个稚气未消的纳粹童子军,只是整个帝国阴影中的一部分。在德国阿登反击战中,就有很多十一二岁的孩子被培养成士兵,执行侦察破坏暗杀任务,甚至装成向盟军士兵要糖吃而趁其不备拔枪射击。

    影片最后的三百人党卫军,根据其作战表现来说更像是青年团的补充兵员。战斗经验不足,指挥无力,不知退缩地冲锋,面对一架坦克构成的孤堡居然没有任何能体现出受过训练的作战,只好把尸体在坦克周围摆成一圈。固然是主角光环威力全开,直接杀伤了敌人的作战能力和智商。但从这场战斗上看来,第三帝国也的确日薄西山,这些忠于元首的人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3 Sherman

    Sherman坦克是二战的明星,在盟军方面大批量装备,出现在各大主要战场上。虽然作为非军迷不能对各坦克性能指标战功战绩信手拈来,但也大概知道Sherman在坦克作战中的战损率的确很高。可能是因为产量大,主要用途是支援步兵,在火炮攻击力和装甲方面也都做了一定的妥协,经常在中弹后起火爆炸,所以在二战题材的各影视作品和游戏中经常看到开路的Sherman坦克变成靶子。二战盟军士兵对Sherman坦克起了“朗森打火机”的外号,因为“一打就着”,还有“燃烧的坟墓”、“五人焚化炉”,可见Sherman坦克兵命运之惨痛。

    本片的Sherman坦克可以算是绝对主角,尤其是Collier指挥下的怒火号,从北非一路杀到德国,黄沙百战穿金甲,闪避率和幸运值都加到了顶级。在本片中的几场战斗也都到位地展示了各种作战方式,联合步兵,城市攻防,坦克对战。片中的Sherman坦克,一辆被反坦克火箭击毁,三辆则是被德国虎式击毁,多少还是很遗憾地还原了Sherman脆皮的设定。相比虎式的重炮重甲,Sherman作为中型坦克劣势更显,二者对战中一般战损比是1:5或1:6。除去被偷袭损失的一架,Sherman以三对一的场景叹为观止。最终血战险胜,折了三分之二的战力。没能有效利用虎式的炮塔旋转较慢的特点进行包抄,Collier的这个战术可能略有问题,却也颇为不易。而最后一战中Sherman非典型地作为堡垒进行阵地防守,在服役生命的最后一刻充当了战士们的铜墙铁壁。

    只要想象一下坦克内部人类的活动之局限,阴暗封闭的空间内凝聚的血腥汗臭汽油火药味道的混杂,以及随时来临的不可知的死亡,而这个钢铁的怪兽又同时作为堡垒庇护着同行的步兵,便不由得对于Sherman坦克和其中的驾驶员们感到发自内心的钦佩。

    *

    对于玩使命召唤都会想要躲在掩体后不出来的本人而言,这部电影再度强化了对战争的畏惧。无论是侵略者,反击者,或是卷入其中的无辜平民,本来的人格都在被嘲弄侮辱,平静的生命被历史战车无情碾压。仍然,要感谢那些其中站出来捍卫美好世界的人,毕竟是他们在被折磨被扭曲的命运中阻止了这一切的继续蔓延。这很痛苦也很伟大,但希望世界不再需要这样的方式。

     3 ) 最后夜战的原型,奥迪·里昂·墨菲

    奥迪与他的连队持续作战半年后,他们被派往Colmar Pocket, Holtzwihr驻防,一个位于法国的重要军事据点。尽管此时他们的连队已只剩下19人(原本有128人)和两辆M10坦克歼击车,他们还是被交代了这个任务
    德军对他们防守的据点展开了猛烈的攻势,派出大量的士兵和六辆坦克。面对占多数优势的德军,他一边使用M1卡宾枪朝着德军开火,一边指示其他弟兄先躲到后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就在耗尽弹药之时,这个身高165,得了疟疾还一腿中弹的小子爬上了一辆着了火的M10坦克歼击车车。
    无畏于充满汽油的坦克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他用坦克上的白朗宁M2重机枪击毙周围所有的敌军(其中包括一整队已爬到他身旁30公尺内的德军)。
    他在机枪弹药用光时逃出了这辆坦克,坦克在他逃离后也因高温而爆炸。他持续一人与敌方整连的部队作战将近一小时,过程中他还找到空档来使用电话请求炮兵支援。
    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他指挥着剩余的弟兄与他一起展开反攻,敌方被他们杀得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奥迪几乎被授与了所有一个人可能被颁赠的勋章(共33个,其中有五个是法国颁赠的,一个是比利时颁赠的),其中包括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
    人们总是觉得不可思议地问他为什麽有这胆量一人对抗一整连的德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谁叫他们杀了我的朋友!』奥迪回答。

     4 ) 究竟是结束,还是又一次残酷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这个时期的故事,主线从坦克小队的几个人展开,不同的环境背景造成他们不同的性格,在这次持久的战役里把他们“被迫”磨合在了一起。尤其是“新人”打字员。男主用几乎折磨的方式让这位新兵蛋子能够迅速适应即将发生的残酷、、、这时我们深刻体会的是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没有人一开始就能适应战争的残酷,适者生存的法则、、、、不战就是死!战争场面用血淋淋的画面直观告诉我们这一切!有人说这部戏通篇表达的不清楚、、、其实战争不论从哪一面剖析最后的结论是不是一定能给一个是与否呢?美国兵、、德国人、、、都是战争里的小小缩影,你如果想细细品味这段残酷的历史痕迹,还是值得一看的! 战场上也没有对错,只有必须与否。

     5 ) 男孩才分对错,男人只看敌友

    电影发展到如今,战争片的精华,已不在于打了多少弹孔,躺了多少尸体,炸了多少火球,烧掉了多少钱。诚然,冲着视觉冲击而来的观众还是大多数,但时下我们可以在任何大片博览视觉效果,漫画片、科幻片的特效越来越精致,场面越来越恢弘,战争片早已失去好莱坞黄金时期规模扛鼎的地位。然而我们仍然爱看战争片,这里有雄性的质感,其纯度是其他类型无法比拟的。一流的战争片,无论是讴歌英雄还是对战争的反思,首先都要赋予观者置身战场的错觉。其实在这一点上,游戏往往容易比电影出彩,但电影也有它的优势,《狂怒》是你能从大银幕上获得的最接近战场的体验。

    《狂怒》对音响效果的运用出类拔萃,绝对不适合对声音敏感和神经衰弱者在影院观看。整个前半段,每一次突如其来的伏击和遭遇战,都以一记毫无预兆的巨响拉开序幕,保管把你没有防备的小心脏撕成碎片。这本是三流恐怖片的伎俩,却为本片缔造了一流的效果。两三次惊吓后,随着条件反射,你会时刻担心冷不丁再来个爆炸,处于一种紧张戒备的状态,从而获得最接近作战人员的情绪状态:风声鹤唳,朝不保夕,比起食物、清洁和美女,放松神经才是顶级的奢侈享受。对我来说,最直观的是看到两个德国女人那一段,一直无法放下警惕,生怕煮鸡蛋、弹钢琴时,她们会掏出刀子什么的,直到共赴巫山的“文艺”画面时,我都在担心屋外会扔进一颗手雷来,倒是皮特那几个阿飞手下闯进大闹,才让我稍微心安一些。过了这段,一惊一乍明显减少,观众也和士兵一样,在感官上“适应”了战场的瞬息万变。好的代入感就是这样,通过对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得以实现,而不是千篇一律地使用摇晃镜头、第一人称视角等隔靴搔痒的老套招数,看那些还不如直接玩游戏呢。

    宣传主打的是布拉德•皮特,希安•拉博夫等大腕,然而片中戏份最多的其实是90后演员罗根•勒曼所饰的新兵,叙述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视角,他是这场战争RPG游戏中观众扮演的角色。他的经历举止和心理活动也最接近世俗观众,被从打字机前直接丢进坦克里,满脑子仍是善恶分明、是非对错、仁慈宽恕等与杀戮之地格格不入的观念,对两军交战的残酷毫无概念。片中主角们乘坐一辆名为“狂怒”的坦克,而他们心中也都充满了狂怒,从几个情节可以看到,这几乎是所有久经沙场的老兵所有共有的,不是出于狭隘或冷酷,而是在丛林中养成的求生习惯。这片里看不到主旋律大片中美国士兵的人道主义光辉和道德讴歌,他们毫不掩饰将敌人看做牲口,满口粗鄙的笑话,不会善待俘虏,不会尊重尸体,对女人的态度跟暴徒和流氓无二致(当然可以理解他们的饥渴)。稍有阅历的观众都清楚,这样的痞子恶棍,才接近现实的大兵形象,他们不需要观众喜欢他们,他们也从不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战场上也没有对错,只有必须与否。《珍珠港》那样白白净净哭哭啼啼伟光正玩三角恋的小清新战争片,轰炸效果再壮观,也像足了娘炮,那是给男孩看的,而冷硬到不带一丝矫饰和怜悯的《狂怒》是给男人看的。

    新兵从胆小如鼠、满脑子不切实际的男孩,经过几场战役的历练,变成大半个“喝酒打架睡女人”的男人,还收了个“机器”的雅号,融入了起初看来毫无人性的小团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可避免要失去一些人性,起先宁可挨枪子也不愿杀人,一个小时后,已经沉浸在猛开机枪剥夺生命的快感中。战场撕去了文明的遮羞布,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被千百倍放大。通过在移动的钢铁孤岛中的生死与共、耳濡目染,通过被战友时而扮黑脸殴打戏弄,时而扮白脸善待致歉,新兵快速而不自觉地拥抱了野蛮纯粹的丛林法则。如果没有阵亡,这几乎是一条必由之路,谁能想象炮弹横飞若等闲、坦然迎接狙击枪的钢铁中士,当年也是被一声炮响震出屎的新兵蛋子。幸运的是,战争已经快结束了,片尾那个打手电的年轻德国兵,也许能幸免于同样残酷的蜕变。

    影片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情节,就像从卷帙浩瀚的二战全史中随意截取了一个章节,围绕一辆坦克,几场不同地形和样式的战斗,串联起一曲壮士悲歌。放在好莱坞战争片中,《狂怒》的场面并不以大取胜,当成动作电影来欣赏会更有收获。开阔地冲锋是大开大合的两军对垒,各种曳光弹越空飞舞,煞是好看,恍惚穿越到《星球大战》的世界,疾射的炮弹在厚重的装甲上弹开,金属审美快感爆棚,临场感极强,只是整体嫌短;与虎式坦克的交锋,则拍出了武林高手过招的节奏和气韵,见招拆招,步法游移,唯快不破,上一次见到这么沉稳激烈富有张力的坦克单挑,还是在俄罗斯拍的《白色虎式》;压轴的五人固守坦克力敌数百名纳粹,渲染了一抹僵尸片的恐慌,四合的夜幕被火焰照亮,烟雾弥漫中,敌军不现面目,如重重鬼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纷纷倒在布拉德•皮特巨枪怒射之下,犹如《无耻混蛋》加入了《僵尸世界大战》。(文/方聿南)

     6 ) 说好了的坦克科普片,怎么又变成脑残偶像剧了?

    愿天下所有军迷、考证迷、反YY协会成员们,共同为此片打0分,阿门~ 开场骑白马的德国军官被皮特斩于马下,好像已经被人吐槽过了; 小镇里的狙击手第一枪为啥要爆头威胁最低的土著老大爷? 3辆谢尔曼对1辆老虎,不管前进还是撤退,至少1辆先不停地放烟雾啊!排队往老虎方向冲锋是几个意思??你怎么知道那边没有其他埋伏了,导演告诉你的?? 1945年4月德国临投降的档口,居然还有一辆完好无损,有油有弹药有乘员的老虎!居然还舍得让他孤零零地去打伏击?不知道老虎有多宝贵嘛!!不知道老虎作战手册严禁没有步兵或者突击炮掩护出击嘛!!(老虎车长:我咋能不知道呢,这不导演让上不能不上嘛,不说了,领便当去啦~) 一辆开不动的谢尔曼在十字路口阻击党卫军步兵营,貌似借鉴了卫国战争初期KV守桥的故事。可是,麻烦德国人们,你们能别抱团从正面往枪口上冲了好吗,麻烦往绕一绕,车体正面的机枪射击角度很小的好不好! 你们几个笨蛋从坦克屁股方向打铁拳,N中1我就不说啥了,美军一出坦克就不扫射他们了,你们是哪头的啊?军队合唱团也不至于这水平啊?? 美军抵抗这么顽强,撬开盖子肯定二话不说先一捆手榴弹冒着烟扔进去关盖子啊,先探头往里看是饿了么,美军自己检查都知道端着枪啊!! 猪脚光环不光覆盖自己,还覆盖队友尸体有木有,两颗手榴弹就炸掉个耳朵啊!! 最后的最后,拿手电的党卫军小盆友,美国佬刚杀了你们多少同伴你没看到??一点点怒火都没有啊!!!

     短评

    看了#电影狂怒#首映礼。 3.7分(满分5)|▲冯小刚也去看了,看完和王中军说,这不是《集结号》嘛。王中军说,我感觉应该是《兄弟连》吧。。▲Brad Pitt 的头发和脸永远不会被炸弹炸毁!

    7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 别的情节一直在我脑子里乱入。。。行尸走肉的Shane死掉变成僵尸,感染了德国人,Brad植入病毒变得无敌,壁花少年爱上Brad,然后变形金刚突然出现保护Shia,把所有的僵尸都杀掉了。。。。。墨西哥amigo全程打酱油。。。LOL

    10分钟前
  • elly的小hui儿
  • 推荐
  • the desires of the flesh and eyes and pride of life, is not from god but the world. That world is passing away along with it's desires, but whoever does the will of God abides forever.

    15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 剧情四平八稳里还能讲出新意,落窠臼的题材能拍得这么残酷得不落窠臼,真是很不容易啊。就喜欢这种从不拿绿幕糊弄观众,直接上4辆谢尔曼坦克真家伙外加一辆虎式坦克真家伙的作风。片中的道具几乎全是真家伙;最后,不辣的皮特发型绝对不能乱!

    17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 真是好,正点,纯粹。虽然好莱坞矫情俗气那套一点不拉,最后一战也英雄主义zuo到死。但影片切口极小,把战争电影常见对人性的弱智关怀全部转移到了对战争细节逼真的刻画上,在感官上相当过瘾。国内11月上映,力荐呢!

    20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 坦克大战……希亚·拉博夫和布拉德·皮特的深情对视是怎么回事……

    2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 至今还是没有一部二战片可以和拯救大兵比肩。

    25分钟前
  • song
  • 还行
  • 好他么无聊加难看啊,完全没人物,战争戏只有坦克迷爱看吗?各种中途就想离场了。

    29分钟前
  • 阿巴厮
  • 较差
  • 跟《拯救大兵瑞恩》一比真是史诗与小品的区别。除了开头的坦克突击与跟虎式的决斗两段,本片就是一个接一个episode的melodrama,所表现的并不是带入二战的真实感而是五个坦克兵cosplay上演一场接一场狗血的情感大戏,再加上结尾一战直接沦落为抗德神剧的节奏,实在是令人失望。

    30分钟前
  • Rilkelee
  • 还行
  • 当看到刚上战场的男主又哭又闹,看到男主弹钢琴看手相就把惊恐的德国少女骗上床还称之为爱情,看到党卫军年轻士兵露出歌颂人性真善美的微笑...我想起因恐惧而失明的士兵布洛依,想起坐在教堂外聊天的医护兵尤金和法国女护士,想起温特斯看到同样微笑后一枪将其击毙... 还不如再刷一遍《兄弟连》。

    3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 最后几分钟美国人还是给足了德国人面子的。。Brad Pitt男神形象再次升华!好片

    33分钟前
  • -AAAlice
  • 力荐
  • 结尾一下就俗套了,不过前边大半段真好看。子弹的特效太像激光了,违和的科幻感。

    35分钟前
  • 伊拉克洗衣粉
  • 推荐
  • 三星半吧,能看,槽点也有。整体还是前面的战争戏更好,尤其坦克带小兵以及战虎式,后面多少有点抗战神剧。影片营造出肮脏、压抑、险象环生的战争环境,所谓的真实感也是大卫·艾亚一贯推崇的,这是影片比较带感的部分。声光结合的战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 看过那么多部战争片 这部依旧带给我不一样的震撼(Brad Pitt老了也帅

    42分钟前
  • 文淇
  • 推荐
  • 我大皮特依然帅到让我尿裤子。他内心仅存的信仰和优雅分别在希亚拉博夫和诺曼身上找到了映射,所以他爱他们,胜过肉体眉目的情欲。最后的困兽之斗不是为了国家或尊严,是解脱。战争对灵魂的折磨远胜过肉体,你明知会结束却望不到它的影子。人竟可以变成这样,所以坦克就成了唯一的归宿。

    46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 四星全部给战争场景尤其是如此真切的坦克戏码,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中间一段德国妞戏码让人很想吐。太假了。

    4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暴的”——牛X

    51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 大概有三个时刻我都以为Brad Pitt和Shia LaBeouf要亲上去了,真的

    53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 在美国的影院与百号美国人一起欣赏美国人打纳粹的电影,有点儿能体会像是国人看抗日片的那种feel。货真价实的谢尔曼x4与独虎硬抗,实在太爆!为了迎合本土观众,情节多少得“设计”下,不过至少有那段或许空前绝后的谢虎大战撑场面!

    54分钟前
  • SupER
  • 推荐
  •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暴的。” 套路的战争片,但是皮特叔一把年纪了为啥肌肉还保持的这么结实?室内那段戏真以为他要硬上两姑娘了…★★★☆ - 发自豆瓣App

    5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