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角色后,马思纯激动的打电话给周冬雨,说,亲爱的你知道吗?我要演娄烨导演的戏了。
冬雨回问,什么角色,快说,什么角色!
思纯笑着说:我刚读完剧本,亲爱的知道吗?这是我有史以来遇到最棒的戏了。你还记得《这个杀手不太冷》吧,就波特曼那个角色,我造型就是这个呢!还有还有,最近流行的小丑女造型我也有。但是哦,导演给到设定的性格是《血观音》文淇那种,但我个人觉得我就是缺把枪的《重庆森林》里的林青霞,超级兴奋!好有挑战哦,希望能拿奖。
冬雨:可网友都说,你的演技巅峰就终止在咱两《七月与安生》的那个浴室里了也,哈哈哈,开玩笑开玩笑。
思纯挂机,一雨毕。
第一次接娄烨导演的戏,宋佳下足了功夫,分别询问了章子怡周迅郝蕾,三人不约而同象征性的夸了一遍宋佳的演技,让她安心,可宋佳还是觉得不踏实,再次拨通了齐溪的电话,正好齐溪在《地久天长》片场客串,一听是娄烨的戏,角色还那么适合自己,就咬牙切齿的给宋佳支了狠招!
齐溪说:脸上不要有多余表情!一定不要!要崩溃,从开机那刻开始,一路崩溃到底,不管剧情家暴或出轨,大特写还是远景,崩溃脸就对了,你就照着赵涛老师演,准没错。
宋佳恍然大悟,乌云散尽。
敲定小井后,井柏然团队连夜开会讨论,并且连线请教梁朝伟演警察经验,梁朝伟思索再三,说道:有位很红的导演跟我说过,一个好的演员呢,是不需要对白的,是姿态。
小井抢着问:那您身上忧郁的气质和眼神是怎么训练的呢?
伟仔笑着答道:邋遢一点,留点胡子,吃点重油腻的,也别运动,痘痘随它疯涨,等到你便秘了,那情绪就出来了。
小井含泪扯下刚敷的面膜。
到陈妍希这边,她正在大骂经纪人,质问经纪人为什么逼沈佳宜演卖唱歌女?
经纪人早有预感,理智的甩出杨天真同款人设表格,里面写道:
第一、于妈的小笼包荼毒甚深,需要转型消化;
第二、为接下来的邓丽君电视剧铺路;
第三、虽然不是第一女主角,虽然结局死的很惨,但娄烨已经答应会把陈妍希本人拍的最美。
陈妍希:ok~别拍的最台就行。
陈冠希接到娄烨的邀约最诧异!
娄烨很诚心的说,你的戏份很重要,剧中作为警察的小井都没破的案子,被你这个香港侦探轻轻松松给破了,最后小井连警察都不当了,选择跟你混,可想而知你有多么关键!但是,上映时你不多的戏份有可能会被删掉,你还演吗?
冠希哥:演!就当是参加声临其境了,我相信观众会认出我的声音,即使是蹩脚的普通话。
抽了一口烟,娄烨又问:剧情里有提到艳照门,你介意吗?
冠希说:不介意,老子在等风来!
这时,娄烨的电话响了,是伊能静打来的。
伊能静温柔的说:导演,能不能不要让秦昊再演油腻猥琐男了,40岁的男人戏路真的就这么窄吗?
娄烨急忙说:静静,我有一个电话进来,先这样先这样。
然后发了一条语音给毕赣:把你的摄影师约过来,我想问问他这个飞行器怎么弄。
过一会儿,又给贾樟柯发了一条语言:贾哥,港台的老歌你熟,除了你御用的叶倩文外,还有没有别的歌曲适合表现拆迁下的小人物撕扯众生相呀~
刚刷到咏梅得到柏林影后热搜的赵涛秒回:一场游戏一场梦!
摇摇晃晃的镜头磕磕绊绊地追着人咬,赶得急了,跌撞在一起,能把旁观者附到当事者的身上,贴面经历那些似曾相识的过往、现在甚至未来。
讲的是一起城中村拆迁事件。争执,冲突,高光打下,疲沓的城建委主任唐奕杰(张颂文饰)在废墟上搬演大义,说是当年就在村中长大的他,要身先士卒地把自己的春风街33号夷平。可房子尚且毫发无损,转头唐奕杰坠楼死亡,出师未捷。
回想开篇的航拍,林立的光鲜的高楼围剿着一个苟延的驳杂的老区。未几,这些被“发展”催老了的楼房,围观起一个不再相识的故人。
风起了。
唐太太林慧(宋佳饰)、女儿唐小诺(马思纯饰)出现在风口,而查案的警官杨家栋(井柏然饰),又牵出了与唐家私交甚密的紫金企业负责人姜紫成(秦昊饰),背后,还有数年前失踪的合伙人兼情人连阿云(陈妍希饰)。
官与商,警与民,人与兽,生与死,雨要落了,云要破了。
原来底层的人只是背景,复制粘贴后,茫茫一片都是走卒。以为自己参与了某些斗争,原来连场馆都没有进去。又以为自己管中窥豹,能够知个大概,其实内里乾坤,又岂是想象就能抵达。
唐奕杰的第一层皮,先扒一个官商勾结。他的官场亨通,要拜姜紫成的财路无阻。姜紫成的财源滚滚,自然也少不了唐奕杰的挥笔霍霍。
再往下,是桃色交易。林慧曾是交际花,连阿云曾是坐台小姐。1989年,姜紫成在舞池中,与林慧跳入了无人之境。1998年,连阿云在台上唱得风情万种,姜紫成的眼光舔了上来,什么背景都成了空镜。他得了两个女人,又凭两个女人,得了无数的人、权与钱。
身在尖端的是姜紫成,而金字塔的级差成了火线,高压电扎下来,麻过了才知道痛。
两个女人都是弃妇。最荒唐的一幕是短短几秒内,林慧从姜紫成甜言蜜语的大床上跳到了唐奕杰卑躬屈膝的婚姻里。最沧桑的一幕是连阿云被姜紫成从车上狼狈地丢出去,突然惊醒,她能镇得住的,原来只有头脑清明的唐奕杰。
没有人看得起唐奕杰,女儿也看不上,好像这么多年来,任他升官增禄,却还是当初舞池中无论如何也无法沾亲带故的路人。他是知道自己矮人一截的,拍婚纱照时下意识地踮了下脚,权当自己够得着一点情感的皮毛。
权钱博弈开始往个体上倾泻,持续放大的不平等催生了精神的变异。唐奕杰的底气只有关上家门后才膨胀,家暴成了他最擅长的示威手段。林慧从未消退的创口,淤出了神经的癔症。而连阿云食之无味的绝望,引向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劫难。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悲哀,就连小一辈也在劫难逃。唐小诺自幼服用大人的蛮力和软语,深知在病态的城市穿行,要自己先把自己刺个千疮百孔。始终怀疑父亲遭遇车祸是因为查案踩到雷区的杨家栋,被陷害,被追杀,被真相扇自己太过年轻的耳光。
原来世间的悬殊不止是贫富、官衔、体格与话语,在不知深浅的泥淖中走夜路,一脚踩空一生,都来不及跟斗兽棋一样,等到一个小吃大的完胜。
皮下的筋骨都在为欲望断裂重组,但没有一块血肉能够提前预知,并不是有了诱饵才有捕猎者,而是有了捕猎的贪婪与残忍,才有了那么多祭品似的诱饵。
又都忘了,顶上还有一个天。命运转起来,死的死,败的败,一如俯拍的视角,看到一城可怜虫,拥塞在明明暗暗的犄角旮旯里,被一场欲望的豪雨泼下去,淋淋漓漓地都不知抢个什么,斗个什么。
人物在墨中跋涉,时间线被切得刀刀生疼,在没有永远也没有终点的故事中,看得心胸阵阵发颤。
这样浓重的黑暗,在大银幕上久违了。
观影前每人得了一个呕吐袋,怕摇晃的镜头造成生理的眩晕。其实,真正让人作呕的,是野蛮现实压迫下的不适。
姜紫成烧尸时脸上皮笑肉不笑的哭,林慧再次抹开的口红,唐奕杰鼠着的眼光,还有连阿云身上的刀,杨家栋脚上的石膏,唐小诺比粉红更冰冷的假发,一挫,又一挫,都对准了最闷的胸口与胃肠。
他们失了声,也失了积食,连吐都是干呕,只能做出一个象征性的动作。而即便我们差点忘了吐,也有娄烨先做了反应。
他的底本是苍色的,无论是北京、南京,还是武汉、广州,都有挥之不去的灰蒙。时代巨轮下的蚁民被碾过,他就拍他们,又或是我们,拍那些卑微、愁苦、挣扎与麻木,也拍那些轻蔑与清醒。
娄烨的文本要见微知著地去读,要知道断裂的骨节,可以驳在哪里,剜掉的肉块,应当填到何处。要知道虚掉的地点,是要在更空旷的现实里,举一反三,被虚掉的人物,是要在更广大的时间里,借尸还魂。
这么多年了,他还是那个斗士,还是那个值得尊敬的记录者。我们当然不需要殉道者,但就像电影所说的,“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会过去,被忘记”,我们需要有人一直记录真相,记录黑暗,记录直面真相的勇气,记录破开黑暗的轨迹。
电影一点都不可怕,无非是,借了一场游戏,说了一场梦。
醒了,不依旧阳光灿烂?
(原载于“电影杂志 MOVIE”公众号。好希望能看到导演心中的版本,想给出最纯粹最诚挚的五星。)
4月3日晚,媒体招待会上娄烨说, “为了这部影片能通过上映,两年的时间内删改了很多次,甚至在全国公映时间前七天,我被要求再次修改,所以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我不想多说什么,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许多人付出了很多劳动的作品,我希望它明天安全上映。我想表达的所有的态度,都已经在影片当中非常清楚地呈现了,包括影片所有的删改痕迹,这都是我希望让观众了解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选择保持沉默。”
敬你,娄公子。
不得不说,很失望。
这个电影开始是惊艳的。从珠江新城拉近入画的大片城中村,冼村,再到破烂的房屋,自得其乐的村民,拆迁的废墟。全部实景拍摄,一下子就将人带入了新旧交替的广州。作为一个新广州人,我曾经在离冼村仅有一站公交的地方居住多年,这片废墟是每日都要经过的,我还在电影中出现的艳芳照相馆洗过照片,上下九吃过小吃,还有猎德大桥、小蛮腰、农林下路、北京路等熟悉的地标,甚至他们后来杀人焚尸的马路,都是我曾经练过车的,以至于有一种穿越感,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电影的前半小时很成功,节奏紧凑,高潮迭起,悬疑惊悚,很有代入感。来广州实景拍摄的电影实在太少了,完全代入广州这个城市的更是没有,更何况是如此敏感的题材,直到这一刻,我还沉浸在感动和紧张之中。
但是后来就渐渐不对了,故事渐渐朝着高官、富商、少妇、女助手四角恋的方向发展,还夹杂着谁是我爸爸的狗血。冼村和那个官员的情节完全隐形,没有人关心冼村被强拆到底怎么回事,解决方案是什么,也没有人关心开发区主任莫名其妙死了要怎么跟公众交代,更没有人打算去破案,本以为这是有更大的黑手在操纵,结果居然真的没有!都是房地产开发商搞出来的鬼,还特么居然是情杀!姜老大,你特么这么多年就培养了这么一个就职于权力部门的人脉,连女朋友都让给他了,正用得着他,还不赶紧抱紧了大腿,作什么啊?到最后冼村居民幸福快乐生活在废墟上的镜头出现的时候,真TMD日了狗了!冼村搞成这样,根本不是因为故土难离好么!在废墟上玩耍的是本村居民么?早就只有租户了好么!最后的结局不就是不了了之么?而且这个故事,这个唐主任的死,跟冼村本身到底有一毛钱关系没有?!
你要拍人性、权力、金钱和欲望的纠缠,没问题的,这个四角恋故事本身挺好看的。从小被欺负的小胖子娶了美貌娇妻,美貌娇妻不忘初恋,但初恋是个渣男,发达后脚踏两条船又勾搭上了交际花,小胖子功成名就不甘头顶草原,又去勾搭交际花,企图让渣男也尝尝绿帽子的滋味,最后叛逆的女儿出来吼了一嗓子,到底谁是我爸爸?!还有那个警察!特么最后坚持查案子还是以报私仇为支撑的,而且从始至终孤立无援,同样的美色陷阱,中了一次还能中第二次,之后能活下来完全靠导演开挂,这也太看不起广州警方了,天河分局的形象完全被败坏了好么?!
你要拍冼村风云也行,但是你要把资本和权力的关系正确表现出来啊,不要太看得起开发商那几个臭钱好么?根本没挖掘到问题的本质。而且开发商也是够可怜的,杀人、焚尸、连TM斗殴都亲自下场撕,敬业精神直逼薛之谦好吗?真实的商人是怎么样的?永远是客客气气的笑面虎,就算拿捏住了把柄,也要给足了官员和权力面子,哪有那么横,在人家面前就搞人家老婆?更何况在片中,是彼此都有把柄握在手里。个人认为,商人的形象刻画最生动形象的是《大明王朝》中的沈一石,那才是成大事的人,片中的姜紫成就是个有点钱就膨胀的傻叉。
反正这个故事就是两张皮,明明跟冼村没啥关系的,也不一定要架构在旧城改造这个设定上,非要生拉硬扯在一起,拿冼村,拿曹…啊不,唐主任做噱头,碰瓷404 not found的题材,其实这个故事本身有什么敏感的呢?而且你既然借用了真实事件,又高度还原了某位官员,还实景拍摄,就不要瞎TM编故事,至少有三分真相吧!胡扯了一堆,万一有人信以为真了,那是把这个错综复杂,影响深远的事件的整个逼格都降低了。
真是可惜了唐主任扮演者的好演技了,在一干明星中鹤立鸡群般的真实。那一口标准广普,那气质神态,那种淡定自若,处理应急事件那种情真意切,那种骂人也像在开会的气度,绝对是有生活有观察的。以后要是广州市要拍《铁窗忏悔录》之类的警示教育,记得还找他主演,一定很有说服力。只是由于故事本身的分裂,导致他像是在演反腐廉政片,其他人像是在演悬疑爱情片,不在一个频道上,以至于他一跟宋佳搭戏,我就很出戏。
怎么说呢?这个故事本身有4 个星,但是加上冼村就只剩两星,我以为娄烨是好好讲故事的人,不需要噱头,现在看来也不能免俗。
但是,或许非广州人,没有场景代入,就感觉不到这些吧。
最后说一点,手摇拍摄快给我晃吐了就算了,为什么女性的打光都那么糟糕,那一个个脸上坑坑洼洼的,钗横发乱,歇斯底里的,就像没修图的照片,注定成为片中那些以美女著称的演员的黑历史。
井柏然确实暴露了演技的单薄。整个故事的感觉有点类似《洛城机密》,他不妨仔细钻研一下罗素克劳和盖皮尔斯的角色,正直血性+心机灵敏,两者加以糅合。现在戏里的他,除了造型,像一张白纸。
再结合剧作设计的薄弱说演技的缺失。
杨家栋的父亲如果真是在过去调查案件中遇害致残,那么他背负着调查真相、甚至后来逐渐了解真相、为父亲复仇的心理压力。当他跟父亲相处的时候,就不是那么麻木、面无表情的诉说自己的心事,每次跟父亲相处的戏,应该有不同的层次变化。比如刚开始像跟“树洞”谈话,把内心不能向外人吐露的想法对父亲和盘托出;当他遭受冤屈被陷害,那种悲愤、绝望、无助的情感,又让他变回孩子,想从父亲那里求得理解、心理支撑;他听到香港那个私家侦探吐露父亲案情背后的隐情,认为快要找到真凶的时候,可以跟父亲头抵着头、告诉他一定可以帮他找到真凶、帮他讨还公道,有种父子同心的亲密和酸楚。结果现在细节完全丧失,像两个木头人坐在一起。可以说,这是呈现一种时代的悲哀、隐痛。但这种麻木的状态,对剧情、对人物情感的展示,是无效的。
两场情欲戏都很牵强。跟母亲林慧、女儿小诺,几乎都是没有感情铺垫,就直接天雷勾地火发生关系。但其实对两个女人,家栋的心思应该是很不同的。如果从情节设计的角度,他接近林慧可以是有目的的。因为这女人牵涉到死者唐奕杰和疑凶姜紫成,甚至也可能是她杀了丈夫。既然林慧进精神病院、她跟姜紫成的恋人关系、姜紫成跟唐奕杰的利益关联,这些都有据可查,那么林慧自然有很重的嫌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警察,纵然年轻,而身负父亲被莫名撞残的惨痛,就很轻率地跟嫌疑人发生关系。这中间难道不需要仔细铺垫到底是为什么?他可以是怀有目的、而在接近她的过程中,突然擦枪走火。可惜这层意思,剧情并没有展现。所以我觉得《洛城机密》可以借鉴,就因为那部戏的女主角,同样是深知幕后隐情,而始终没有向警察袒露,两人在肉欲关系中,逐渐有了真情。
再说小诺,她其实是无依无靠的,炫富的那个细节可以淡化,反而可以描写她在富裕的环境中,仍然时刻感到像在被物质吞噬自己的灵魂。
养父唐奕杰、母亲林慧、亲父姜紫成,每个人都被钱扭曲得面目全非。中间最好铺垫一些细节,写出林慧的心理转变。现在只有一场戏,就是林慧出精神病院,两个男人来迎接,在车上,她听着歌就顺势抱着他们,仿佛尽释前嫌,怎么可能呢?之前,丈夫把她揍得体无完肤,像疯子一样扔到精神病院,说翻篇就翻篇?人物情感逻辑根本不成立。恨不能杀了他碎尸万段还差不多。
其实没有写清楚林慧的性格,她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宋佳人高马大的身材,也很难让人信服她没有反抗丈夫的能力,如果她疯狂拿起刀来跟丈夫拼命,谁一刀了结谁还说不准。她软弱吗?在车上,情急之下一刀就戳在阿云身上,那一刀难道不是应该狠狠刺向丈夫吗?为什么她可以像什么都没发生那样,原谅了暴力残害她的丈夫?这中间缺少有说服力的戏。当然可以说是为了审查剪掉。
那么,我提个思路,其实那场唐奕杰在KTV教训阿云、乃至说服她通奸的戏,可以改成是林慧来做说客。阿云这个角色是比较功能化的,跟姜紫成并没有太多感情,无非就是后来成了一个悬案的“尸体”,再就是姜紫成扮演台湾富商的遮掩,兼之用身体帮他到处打通官场关系。她跟小诺之间,也没有太多篇幅去铺设情感,所以那场两人亲近的戏也很突兀。
如果林慧从精神病院出来,就跟姜紫成粘在一起,丈夫唐奕杰大受刺激又不能拿她怎么样,夫妻过去的碾压关系彻底颠覆过来,在KTV(或者在家),妻子拿着合同逼他签字、用钱拍在他脸上要他就范、用口红涂抹在他脸上告诉他,他就是个任人涂抹的小丑,这种戏味是讽刺更深的。哦,审查更过不了。算了,我过个瘾写一写而已。我只觉得,林慧有了姜紫成的依靠之后,跟丈夫的关系一百八十度转弯,这段戏没写好。
林慧和小诺这对母女之间,没有足够的戏份去写两人的矛盾感情。小诺对母亲的心态到底如何呢?只有那句:“你们自己脏就是了,干嘛拖别人下水。”问题是,她拿着那些脏钱出国、挥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她有什么资格教训母亲?有什么资格假清高?林慧不会反过来挖苦她?所以小诺这个角色的痛苦,就只能靠一对大眼睛里扑簌的泪水去呈现,而没有真实的底子。
她可以是过着挥霍的生活而不自知的“试管婴儿”。但有一天这个试管突然摔个粉碎,那就是她看到母亲跟姜紫成火热通奸的一刻。反而她看到父亲跟阿云通奸,其实意义不大,她对唐奕杰、对阿云,感情很深吗?她过高档生活,靠着姜紫成的“无私”接济;从小她看母亲一直受父亲残暴殴打,感情上会更同情母亲,所以她是不是撞破他们的“奸情”,这场戏更有冲击力呢?
如果她不是为了跟姜紫成、林慧去香港所谓一家团聚,而是要离家出走、远离这摊脏水,又或是少年意气,要为云阿姨的死讨还公道,劝母亲去自首(那还要铺垫好她跟阿云的感情戏),而养父、亲父、亲母都把她当成定时炸弹,而一致要把她送去精神病院呢?所以,阿云这个角色可以去掉,最高潮就是小诺目睹亲父、亲母谋杀养父呢?(小诺杀养父的动机也挺牵强的,或者说很自私,这么去处理,或许有所谓悬疑感,但人物设定真是一团黑)
如果戏的前半段,家栋就是在精神病院解救了小诺,而对这个案情开始逐渐摸清呢?他为了查案,被林慧带到隐蔽处,两人抱在一起的照片被偷拍,而并未发生关系。后来助手被杀,家栋受陷害,带小诺到处逃窜,去香港找父亲的老同事暂避。故事主线是不是更清晰些?家栋对小诺的身世,如果了解得足够深,对她那种孤苦无助的状态产生同情,两人在逃亡路上,产生了真情,是不是比突然就吻在一起去开房,更打动人?
其实也缺乏唐奕杰跟姜紫成的情感对手戏,那场派对戏,两人都喝醉了,找没人的地儿说点掏心窝子的话,说着说着搓火了,大打出手。接老婆出院那场戏,应该是老唐搂着妻子、姜紫成,紧紧拥抱着代表情感、物质的双方,一副求和的姿态。但那样视觉上,不如宋佳霸气。这个角色找年轻时候的许亚军演最合适,必须帅,所以扭曲起来更让人痛心。
娄烨导演的叙事风格更类似纪录片的写实,而不像好莱坞情节片那么节奏紧张、层次分明。包轩鸣的手持摄影有锐度,但对镜头的游移还是缺乏些控制。比如井柏然发现唐奕杰助手被杀,在巷子里那场逃跑戏,跟《旺角卡门》的街头追逃一对比,就显出高下,也可能后期剪辑的差别。总之影像有些地方,写实、写意,两边都没去到尽。本片对时代有记录意义,但就剧情而言,缺失大于吸引力。
在这部电影里,时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装饰。 不是给几个强拆的镜头,再安排一群人在1989年认识,就叫做时代的挽歌。
首先,烂片预警,剧透预警。
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我是拒绝看的。这首同名歌曲,我在很小的时候听过(暴露年龄),所以看到电影名,我以为是幽怨婉转的爱情片。并且在我的认识里,好的电影名字,要么就像《辛德勒的名单》、《被解救的姜戈》这样简洁直白,不拖泥带水;要么就像《无间道》、《狗十三》这样用典深沉,颇有回味。
后来听说故事背景涉及到冼村,广州有名的城中村,再加上我之前在广州住过一段时间,对城中村颇有兴趣。再后来,又听说强拆啦,官商勾结啦,禁播啦。好家伙,魔幻现实题材的好剧本啊,电影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看了下,嗯,豆瓣7.8分呢。(截图时间4月6日)
我是昨天晚上看的电影,今天才开始回溯。昨天回家实在是反胃,因为...被晃晕了。电影的近景几乎全程手持镜头拍摄,晃动速度贼鸡儿快,很难看清具体的细节。大哥,您拍个电脑监控放大的画面,也要用手持镜头晃来晃去,不累吗。就不能在电脑上把监控视频放大?
2D电影硬生生被晃出了3D晕眩。
镜头的运用,怎么说呢,感觉就像是微信家族群里,大姨拍小孩子学走路的方式——小孩子走到哪里,手机就跟着录到哪里。四婶的儿子过来啦,我在录视频呢,来来来,打个招呼;哎呀小孩终于会好好走路了,我再顺便拍下后山的果园;好了,录制完成,点击发送。
这种情况下,观众晕是必然的。有3D晕眩的朋友应该知道,最难过的就是晕眩的时候捕捉信息,非常累。这种时候你得盯着画面中一个地方看,同时会加重晕眩。 画面没有重点的时候还好说,但画面中有重要信息,你不得不迅速地抓住晃动的间隙以捕捉信息(例如剧情中的剪刀、护照、U盘等),导致不断加重晕眩的感觉。
杜可风也喜欢这样用镜,但《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花样年华》等等,为什么不会有这种晕眩的感觉?因为这些电影里,只有部分场景运用到纯手持镜头,没有丧心病狂到全场用;尤其不会把需要突出的重要信息用这种方式呈现出来。
我一度以为导演是为了营造“纪录”感而采用这种镜头处理方式,所以顶着反胃,在——镜头晃动——头晕——捕捉信息——加重头晕的过程中,硬撑着看完了2个小时——我平常玩30分钟吃鸡就会开始头晕想吐。
当我差点反胃吐出来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可能错了。也许导演只是没注意到有3D晕眩这么一个群体的存在?
这部电影其实跟“纪录片”一点也不搭界,除了电影开头涉及到的强拆镜头,勉强谈得上记录二字,后续剧情完全是新闻报道推着侦查线和感情线在走。
剧情方面...槽点太多,我竟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说起。随便理几个主要人物里面的BUG,就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看这部电影了。
年轻警官的升迁路
首先说一下里面的主角阿Sir——小杨警官(井柏然)。
在调查的初期,死者的助手断断续续磨磨蹭蹭地给出一些证据,最后准备给到关键证据时突然暴毙城中村。
小杨警官看到关键证人死在自己眼前,热心群众大喊:杀人啦!
此时我们的主角,人民警察、建委主任谋杀案的调查负责人,看到关键证人死在自己眼前,第一反应是...
跑...
大哥。
你跑什么啊。
走错片场了吧。
人不是你杀的啊。
你特么是人民警察啊。
你应该亮明身份去追凶手啊。
结果阿Sir被好心群众追了几条街。
我:???
这也就算了,顶多是业务能力不过关吧。但是作为正义感爆棚的阿Sir,为了调查不顾自身安危,却和受害者的妻子传绯闻,主动和受害者女儿去开房,在电梯就按捺不住开始热吻,这也太没有职业操守了8。
后来终于被开除警籍+通缉,小杨警官跑路去香港,继续调查案件。借着自己爹的老同事老A的帮忙,终于找到了大反派姜紫成在几年前杀人灭口的证据,原来姓姜的也是害自己爹变成植物人的元凶!于是回广州准备抓人。
作为一个被大陆和香港警方联合通缉的人,毫无幕后势力,如何从香港回到广州?怎么,看不起我国海关人员的办事能力?
凶手终于落网,电影开始制造反转效果。小杨警官和老A合伙开了侦探事务所。而反转的关键证据,是路人甲主动找上他们的事务所,说,我要调查我自己的丈夫,看看他有没有外遇,喏,这是酒店的全部监控资料...全部监控资料...
大姐,全部监控资料您都搞到了,还要来调查什么?自己盯着看一遍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看着视频资料,小杨警官突然意识到,原来建委主任被杀的案子还没完啊。靠着这份资料,终于揭开了拆迁办主任被杀的谜底——原来是自己(养)女儿为了保护亲生爸妈,而杀了自己的绿帽父亲!
哦。
嗯嗯。
对对对。
总结小杨警官的特点:
遇事冲动莽撞,
无视办案流程,
业务能力低下,
毫无职业操守。
可谓是负面典型的集大成者。当然,靠着主角光环,最后因为破案有功被嘉奖,合情合理。
几年前的杀人案件,是凶手自首;建委主任被杀案件,是路人甲给的资料。您除了和被害人妻子传绯闻,被害人女儿啪啪啪之外,起到什么实际性的贡献吗?
抱歉,这个,真没有。
大BOSS秀操作被反杀
姜紫成,事业有成的台湾商人。
有钱有势的成功企业家,回广州时市领导排队接见的人。
市建委主任谋杀案中,可以随意杀掉关键证人的人;
可以把调查自己的警官撞成植物人的人;
可以去香港杀人灭口的人;
这样的人,用一句只手遮天来形容,不过分吧?
结果这样只手遮天的大BOSS,面对要调查自己的小警官,竟然想着用自己的情人去色诱警官,然后搞臭他的名声,企图以此来结束调查。
这样的大BOSS,大白天亲自在大桥底下处理尸体。到了晚上夜色降临时开始焚尸,您这是生怕没有目击者看到吗?
这样的大BOSS,已经绑到了小杨警官,却不趁热处理掉,而是让小杨在房车里面表演徒手1V5,打了自己个团灭。你们绑人是在过家家吗?
还别说,这种智商,官商勾结玩得风生水起,玩到集团上市。
问题少女心思深
在没有任何感情镜头的铺垫下,问题少女小诺,毫无征兆的爱上了小杨警官。
小诺发现亲妈色诱警官,义正言辞地说,你们脏,无耻,但不要拖别人下水,这样真恶心。
结果自己转头就去香港色诱小杨,并且顺手报了个警。
机智的小杨警官表示,虽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制服诱惑都送上门了,啪也无妨。 啪完发现香港警察在大厦下面堵着,小杨淡定地提起裤子,心想,抓我?不存在的。
正愁找不到借口走呢,再QQ发个消息,和小妹妹保持炮友般纯洁的联系。
别问我他怎么能从一面包车的香港警察眼皮子底下逃走,电影没有交代我也不知道,再问自杀。
问题少女唐小诺,小时候面对妈妈被家暴,目睹绿帽父亲在KTV强暴自己喜欢的阿姨,因此形成了极度扭曲的性格。
小诺为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绿帽父亲要揭发他们?那我就灭你的口。喜欢的人也在调查他们?我也要把你抓起来灭你的口。
在她的生命里,似乎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了,因为有了他们,自己才有一个完整的家。
既然是这样,母亲在自保的时候,你又为什么会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的母亲肮脏呢?
这个问题少女的角色很矛盾,并且矛盾里没有统一性。是角色最失败的地方。
电影逻辑上的硬伤实在太多,以至于很被归类到悬疑和警匪片。说这是现实主义片吧,除了开头一幕强拆城中村,其他再也没有涉及到拆迁相关的。所以,这更像是披着悬疑片外衣的一部烂俗的爱情片。
很多人说是因为为了拿龙标,审核的原因。陈冠希的戏不是被删没了嘛,强拆啊,涉警啊,肯定删了很多镜头,导致剧情有问题。
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首先审查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拍好了就牛逼,拍差了怪审查。
审查制度之下,谁不是在戴着镣铐跳舞?镣铐限制了发挥,但作为一个舞者,我认为应该仍然要尽可能保证自己的舞步不走样,而不是跳得一塌糊涂然后把锅推给镣铐来博人同情。
镣铐是一回事,但舞跳得不好,是另一回事,这没什么好说的。作为观众,对舞者最大的尊敬,就是严格要求和认真对待他的舞蹈。
看看豆瓣多少5分的评价是“因为是娄烨的作品,所以给个5分吧”。
退一步说,这部电影除了强拆的镜头,和时代本身有多大关系呢。所谓城中村强拆,换成任何一个其他的事件,比如黑心工厂,比如打假赛,故事照样成立,丝毫不影响故事的走向。
在这部电影里,时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装饰。
不是给几个强拆的镜头,再安排一群人在1989年认识,就叫做时代的挽歌。
说豆瓣电影评分,是电影行业的最有公信力的社区评分,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这样一部电影,在豆瓣7.8分,没有水军刷分我是不信的。排除一些人对导演的情怀分,我的判断是,它最终稳定的分数应该在6.5分左右,不信以后可以来打我脸。
豆瓣CEO阿北说
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我姑且粗暴地把豆瓣电影的主旨总结为“做电影届的维基百科,反映大众的平均审美,收集每部电影的一切信息”。
也就是说,豆瓣评分反映的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而是大众的平均审美。
这里我解释一下维基百科的编辑方式:
维基百科里,所有人都可以编辑和影响到它的结果。那假如我恶意修改内容会怎么样呢?在后面的时间里,会有其他人看到发现,并帮助校正我的修改结果。这是维基百科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原因。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编辑和影响到它的结果,虽然过程可能有错误,但随着时间的推进,错误一定会被其他人所校正。
这是个很伟大的理念,它也带动了人类公众的一场大型行为艺术。但隐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现实——内容可以被暂时、恶意地篡改。
豆瓣电影的评分也是如此。
所以豆瓣分数可以刷吗?可以。绕过豆瓣的反作弊系统并不难,或者买账号评分,很容易做到。
可以持续让一部烂片的分数比较高吗?可以,但没必要。
因为正常打分的人太多了,想让一部烂片持续保持高分,你必须要持续地刷。
问题是,对于电影宣传来说,暂时性的刷分已经足够。电影上映期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分数,割一波不明真相的韭菜(比如我),能做到这样就知足了。至于电影下线后,口碑变差了...who tm cares?
维基百科可以不在乎短暂的恶意篡改,豆瓣呢?电影资方因此而获利,也确实伤害了豆瓣评分的公信力。
对于豆瓣来说,除了提高自身的反作弊能力之外,有没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或者应该这样问,豆瓣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制作完成、搁置两年后,娄烨的新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终于上映。
如果是熟悉他的观众,也许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许多之前作品的身影。比如开头的野媾和强拆戏之于《XXX》,车内的三人行和遮掩伤疤的纹身之于《春风沉醉的夜晚》;而从整体出发,这部电影则宛如把《浮城谜事》升级,铺开成一场《血观音》式的官商勾结、谋杀奇情之迷局。
电影的主线是一起连环案中案。城建委主任唐奕杰(张颂文)坠楼身亡,警官杨家栋(井柏然)遂展开调查,发现坠楼案的背后玄机暗藏,扯出城中村拆迁更多不可告人的事——不仅是行贿、洗钱,甚至几年前的一起离奇的失踪案与江边腐尸,也和紫金置业的老板姜紫成(秦昊)有关。在随后的调查中,杨家栋惨遭革职、追杀,一路逃往香港,并逐步牵扯出两代人复杂的爱恨纠葛。
同为第六代导演,相比于贾樟柯热衷聚焦的乡县,娄烨的电影始终发生在都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巴黎。
到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他选择广州的城中村冼村和香港、台湾,讲述高速发展的时代下都市人的欲望、情感和沉浮的命运。
镜头下的广州和香港是一如既往的“娄烨风味”,既有着现代化都市的纸醉金迷,也有着杂乱和破败的灰暗一隅。这是他“眼中的世界”,一个充满失意与幻灭的世界。
对于《风雨云》的内地院线版,在意料中的震撼之余,说实话,我也感到些许失望。
这次的类型化叙事对于娄烨的表达,虽说是一次突破,但同时也成为了一定意义上的桎梏。为了构成标准的黑色电影侦探叙事外壳,电影拉扯杨家栋警官的视角,将其作为串联1989年-2012年这二十余年的针线。
时代的流转以闪回的方式,一点点拖带出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但在前半段中,这种叙事方式会偶尔造成一种人物情绪与行为的错位,让观众很难沉浸式地投入其中。而在之前的作品中,娄烨最擅长的就是能让观众迅速产生代入,营造一种与角色共在的观看体验。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必然,我们和杨家栋一样陷入了“时代的眩晕”。《风雨云》是娄烨拍摄难度最高的一部作品,格局之大、线索之繁,导致其在群像塑造上倾向于形散神聚,带有不少的缺憾。人物戏份的分散、无源的上帝视角闪回、偶然性过高的巧合,都进一步造成了这类问题的留存。
但同时,《风雨云》也有着娄烨迄今为止最为生猛的视听手段的坚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电影在叙事上的许多缺陷。
在立项之初,曾有不少消息指向娄烨的新片(当时还叫《地狱恋人》)会是一次商业转型,这也一度造成影迷对娄烨是否会继续坚持视听风格的忧虑。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他最猛烈的一次。
电影有两段在视听层面堪称能让人震撼到哑口无言的戏。一场是开篇的几个航拍镜头之后就推进的城中村暴力事件;另一场则是杨家栋与姜紫成在车内的打斗(这场甚至拍出了“太空失重感”,几乎是能留名影史的撞车戏)。这些戏在达成极为强烈的视听冲击的同时,也带着娄烨在社会观察中所倾注的力量感。
“眩晕”是宣发期的一个宣传策略,倒与影片的视听与主题表达不谋而合。如果说《推拿》中的“毛玻璃盲视”,是娄烨镜头语言在生理上最为贴切的载体;那么《风雨云》中的剧烈晃动则对应的是社会与历史的“记忆”,是娄烨镜头语言在观念上最为合理的时代漩涡。
《风雨云》在情感上最具冲击力的一场戏,便是烧尸后的三人所媾合的秘密。他们抱在一起,彼此的眼神中都有着五味杂陈的情感,却又各不相同。
秦昊所饰演的姜紫成,此时与他之前在《浮城谜事》中饰演的乔永照的形象重叠。他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最后也由他来出面了结;而强暴者唐奕杰、误杀人者林慧,卷入其中的他们,又何尝不是获得了一种虚假的解脱?
娄烨电影中的人物,常常惧怕的是一种在沟通失效后陷入的进退两难局面——他们都承担不起真相的后果,不愿让现有的生活覆灭,于是选择了牺牲连阿云这第四个人。罪恶以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烙印为一种集体记忆,被尘封并等待遗忘。
联结、利用、抛弃。对于两岸三地的关系,电影提供了一个隐秘于人物和事件之下的观看视角。但娄烨无意于拿自己的人物,去做简单的政治隐喻符号来供人读解;而是选择更为复杂的人性观察,以及堕落背后的时代症结。
电影最终在结局回到了开头,让小诺带我们重返那个黑色之夜。我们亲眼见证,她将自己的(非)父亲从五楼推下,倒在废墟之上。
这一片废墟,是紫金置业高楼下寸土寸金的城中村危房,是存在于现实中的“奇观”。而这种现象,不断地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进程中,集体迸发。
电影选取房地产开发和其中的犯罪、谋杀、强拆,作为切进这一情状的入口,真正的目的在此刻被揭示。
旧村改造与旧案翻查遥相呼应,时代的印痕在房屋的破败中显现,同时也出现在了人的身上,二者互为表里。从现实的景观转向人物,我们能发现,这些“都市奇观”在出现与消逝的过程中,实际上正暗仿于电影中两代人所纠葛不清的“人生奇观”。
“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会过去,被忘记。”
一个“被抹去”的角色,说出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的点题台词。
幸而,娄烨与这部电影不会被我们忘记,不会被历史忘记。
*首发于风影电影/豆瓣电影,刊于新华日报
预期过高了,冼村事件只是一个开场背景,不是真实的凶杀故事发生地;口播新闻的质感太假,一个富商的回归哪里有地方新闻这么报道?加上剪辑跳步,导致一直在出戏。
杨家栋和林慧那场戏按设定肯定要啪的(用脚想想都知道),井柏然说不干,这家伙毁了电影…
我们吃不下马思纯的人真的是永远也吃不下马思纯,这个角色要换成一个有港味的真·少女出演一定出彩,但马思纯?马思纯在这里给我扮什么青春叛逆少女啊!井柏然不错,连痘痘都帅气
娄烨,忠于自己,忠于电影。@金马影展
婁燁版本Chinatown
(柏林版)让人不忍苛责的电影。娄烨的作者性或许可归结为一组人因为共享罪恶或秘密形成的粘滞关系,该关系与物候及政治环境同构。这种作者性在《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当中找到了完美的载体。但在此片杨警官角色的处理上出现了致命的无力。如何让杨警官卷入事件?在叙事上以诸多黑色电影手笔让其陷落,但在视听上却先验地将其纳入罪恶同盟。娄烨电影甚少讨论“观看”与“被看”,而是讨论“同在”,在其标志性场景中(春晚的小舟,风雨云的汽车),人物视线都是不相交的。因此,杨警官前半段一直缺乏说服力,直到关于父亲车祸的暴力回忆浮现,他才签署了与罪人的契约。而这种共同的“体验”离开了物候或政治环境的迷雾,需要更细的笔触去描绘。如何闪回,以什么为依据闪回?以风,以雨,还是以云?这是个问题。
题材很生猛,但故事稀烂。侦查线简直是灾难,艳照门栽赃一个小警察,这什么神仙操作?刑警看到一个人死在面前自己先吓跑,被人当成凶手追,不会亮身份吗?人物状态都是又疯狂又愚蠢,个个作死的样子,这智商就别玩什么官商勾结了。无论视听语言多高级,针砭现实多大胆,连底层的故事和人物逻辑都理不顺,就别谈其他的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金马奖上一无所获了,年度失望电影。
是娄烨在不能提之后最具野心、对现实最为关切的作品,不确定这个版本和他心中的理想有多大差距,但摄影剪辑配乐依旧是骇人心魄,披着悬疑惊悚的外衣,终究还是落脚于人性的亲密疏离。经历过的,就算十年也不过浮光掠影,正在经历的,就算一分一秒也痛在人心。中港台的命运牵绊,谁是风谁是云谁又是雨,你们相互好奇又相互嫌弃,你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厌恶,抽丝剥茧又彼此缠绕,剪不断也逃不过。
刨除一切外在因素不谈,公映版风雨云依旧是一部文本完整自洽、视听水平奇高、观感令人振奋,至少可以排进年度华语前五的工艺杰作。它继承了可以上溯至法国新浪潮时期的手法和精神,以手持、跳切和非线性剪辑,营造出了一个充满情感冲动、联系陆港台三地的感性氛围,与那些精致却空洞的无病呻吟割席分坐。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依稀回想起,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影”。正如娄烨导演自己所说,他的电影一点也不可怕,因为对他而言,制度和时代从来都只是人及其情感的一层层伪装和外衣,只有人本身才是极其具象的爱恨情仇的战场。哪怕几经删改,理念是不可能被妨碍和阉割的,顶多划破几件“衣服”。其中包裹的最简单、最纯粹,甚至黑暗到有点可爱的人性,永远禁得起时间的淬炼和淘洗。
作为铁粉觉得可能这是唯一一部不太喜欢的娄烨了。摄影和配乐保持超高水准,魔幻都市一直是娄烨的强项,航拍和城中村都很美。但是剧本...难道不是知音体吗?而且时间线多段割裂反复开展之后,关系和故事凌乱不堪,导致无法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情绪表达大打折扣,只看得到“疯癫”却缺乏理由。部分叙事却过于直白,一场抢方向盘戏让人扶额,真是成也剪辑,败也剪辑。妥协很多:最后的反转也很拖沓且无聊,陈冠希还剪到只剩三秒。问题很多,感觉不是差,而是作为娄烨不应该。本该只属于中国的魔幻主义竟然只剩下“狗血”,恐怕只是字面上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开头不错,题材也确实难得,可还是喜欢不起来。从头到尾都是声嘶力竭的五角撕,人物深度和反应都是《故事会》级别的。这剧情其实跟官商勾结没关系,跟城中村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谓“社会关怀”不过是个噱头。娄烨和贾樟柯一样,都是不及格的类型片爱好者,擅长拿文艺范儿来遮羞。不一样的是贾樟柯没什么经营影像的天分,而娄烨的镜头语言更为丰富多变,但无节制的晃动、失焦和浓艳的色调还是暴露出了文青那颗不肯安分的心,离真正的作者性还有段距离。
一部定档在404的电影,中国的导演都是戴着脚镣,但是电影是自由的。
姜紫成点燃黑心的火,流下狐悲的泪;唐奕杰踮起权欲的脚,堕入地狱的门。阿云谢幕收到宿命的花束,林慧出阁跌到灾晦的坑地。那花是通往富贵的邀请,还是沉入寒江的先讯;那坑是平地高楼的征兆,还是万丈深渊的指引。时代弄潮里,没人记得清。记忆压块报废,情爱借发还魂,只记得此情不渝,被悠悠唱起。
这部电影完全靠娄烨导演存在感极强的美学风格撑着,对他来说,肯定是所有主创都在为他的影像风格服务,以致于可以放弃悬念,放弃人物,放弃侦破的过程,就连最终想表达的主题都是站不住脚的,一切都在为娄烨式的影像风格服务,这种影像已经强大到让很多人可以原谅一切不完美,因为他是生猛的,独特的,独一无二的。虽然是一个类型化极强的狗血故事,保持着娄烨这些年一贯的天涯贴吧风格,但很多人并不会用类型片的标准来衡量它,所以那些剧作的缺点都可以视而不见,而是把它当成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然后就觉得它完美了。只能说,这样的电影只能给中国人看,一旦脱离了脚下这片土地,它在类型和作者化上的优缺点撕扯就很明显了。
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理想破灭之后的野蛮生长。片中还暗藏着一个观点,我们终于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娄烨依然保持了他的气质,这一部则有些犀利与生猛,对当下的关注,对发展的贴切描述,且照旧混杂了太多个人情绪,手持晃动与特写,是我最爱的娄烨的部分。井柏然变化也很明显。不过,陈冠希被剪成画外音了都,厉害。狗血奇情故事会,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最后的时代感还是很厉害,已逝去。
在网络上看的,有些失望。过多的夜景、低照度场面,也许在大银幕上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吧。从头到尾摇摇晃晃地拍摄,匆匆乱乱的组接,颠来倒去的叙事,作为创作者个人的风格或爱好也无可非议;不过不顾逻辑地展示一群坏人恶事,却又缺少理性的、情怀的剖析与思考,则很难使观众满意和认同。拍摄于16年,据说删改剪辑了N遍,因此仅靠现在公映的版本去评价此片,也似乎是不准确的。
比《浮城謎事》更「浮城謎事」。原來宋佳才是「女主角」,演技全程在線,這才是宋佳應該演的電影。婁燁應該拍得更好。
豆瓣欠娄烨一个词条;广电欠冠希一个镜头;相对自由;绝对占有.
这是我爱的娄烨。喜欢这种混杂着的晕眩窒息感。井柏然惊艳。
@金馬55 很好笑,陳冠希演一個偵探,幫助井柏然調查豔照門。他還有以下台詞:「這個照片不太清楚,我叫人處理一下」,以及「這件事情過去了,沒有人會再記得。」補充:婁燁這個人,對於事情可能沒什麼高深見解,但是他感受力很強,耗盡氣力把自己身體所感受到的東西拍出來,無比誠實又堅毅,無疑是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