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反思战争,也反思反思这个行为本身
(即时感受速记,非影评)
《缄默的迷宫》:拍得极为工整的德国主旋律片,在政治正确的外衣下,聚焦战后单个青年的追索,并行两条非常日耳曼的线——一个国家如何反思自己的罪孽,一个青年如何面对自己价值观里正义的左右手互搏。情理最后汇交在“法”上。如果说纽伦堡是战胜国对德国的审判,是宣告战争的发起和领袖人物的罪孽;那么法兰克福这场审判的意义,在于“战犯不仅是队伍最前面的那个人”,在于“普通人躲在国家机器名义下释放的恶”,在于“承认比纠正需要更加巨大的内心力量”。
行进一半,靠配乐和表演积攒的力量。受害者和犯人两个集体、两次快剪很不错。48分钟的前者,搭配的希伯来音乐让人泪如雨下。但更喜欢后者:正在给病人看病的牙医,正在车底修车的工人,比离开办公楼的权贵带来的震撼还要大。
后半段节奏加快之后,则有一些做作,始终欲崩未崩。导演想展现的“面”太多了,焦点转移到男主人公的内心塌陷和重建的方式明显收不住。起到人生导师作用的几个配角,都极度伟光正。片子一赶,上半部比较别致的温情和复古都瞬间破功,“这个国家需要糖霜,而不是真相”变得又红又专,韵味也就少了一点。
“战争年代应该遵守另一套是非观吗?”的疑问贯穿全剧,最终通过两个配角之口,完成了有些刻意的说教——“我们所为不是为了审判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个体只能做当下认为正确的事,但受害者应该被历史倾听”。
已经看过很多反思二战的艺术作品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落脚点并不相同。《缄默的迷宫》的珍贵之处,大概在于反思了战争,也反思了人们对待战争历史的态度,即反思了反思行为本身。
和电影也唱唱反调吧。审判奥斯维辛的是德国人自己,只这一层就可以无限拔高作灯塔,照顾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暂时性忽略这个国家对纳粹的敏感中,有些依然保有避而不谈和内心苟同——甚至不用身在欧洲,在近几年国际事件中,表态的黄种日耳曼也不少了。可能人性里对战争的天然狂热难以抹去吧。
2 ) 国家机器胁迫下的集体无意识、集体盲从。
法兰克福审判虽然不够彻底,局限性很大。但是此次审判超出了法律的范畴,直面人性。时间的灰尘不会掩盖一切,人性的光辉终将吹散尘封的灰尘。
人类最愚蠢的地方莫过于集体无意识,看别人做什么就跟风、法不责众、别人做了自己就要做这类思想泛滥;其次就是以为时间能掩盖一切,对于过往犯下的过错选择逃避,以往时间久了这个世界自然就遗忘了犯下的过失,缺乏反省和忏悔的精神。
这次审判的阻力巨大,取证工作艰难繁杂,定罪的只是一些低级别的人物,判罚力度也不大,还有很多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施暴者在世界各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逍遥法外。但是这次审判开启了新的大门,一个国家敢于面对和正视自己不光彩的历史,给予自己公正的评判,需要很大勇气和努力,一小步迈出去了,为今后的一大步奠定了基础。
即便是在生命受到胁迫情况下,屈服于国家机器,犯下某种不得已的罪行,也是罪,要是每个人都遵循自我、遵循真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放眼当今社会,我们依然需要集体反抗来对抗集体无意识,清楚的认知、不断的自我思考和坚持真理,社会才不会至一步步腐烂,厄运才不会再次降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只会将自己名字刻在未来的耻辱柱上。
3 ) 奥斯维辛是什么
首席大法官Bauer说:所有参与到奥斯维辛中的人,所有那些没说过“不”的人,他们都是奥斯维辛。
60年代的西德,也是一片填充着爵士乐和百事可乐的歌舞昇平;繁荣复兴之下的人们对10几年前的黑暗与丑恶都默契的保持着缄默,很多年轻人甚至连奥斯维辛是什么都没有听说过——沉默、回避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如果一项犯罪调查会翻起这个国家最讳莫如深不忍回顾的一段历史、又几乎与每个人都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让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的父辈做过什么丑陋行径,那么是否还有勇气执行?德国人又做到了,这就是片子里讲的“法兰克福审判”(
//en.m.wikipedia.org/wiki/Frankfurt_Auschwitz_Trials)。就这一点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伟大的民族。
就深刻主题来讲,片子本身故事讲得有点平,倒是年轻检察官女票设计的几身衣服和包豪斯风格的家具和装潢让人眼睛一亮。
奥斯维辛究竟是什么?不禁想起1年前到奥斯维辛,亲眼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鞋子、头发、其克隆B的罐子,焚尸炉以及一张张殉难者照片...那时候似乎更多感受到一种近乎窒息的压抑——人在某些时候竟能对同类作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如今看了这片子,才更清晰的认识到,奥斯维辛除了让人铭记、反思,更警醒我们对错误对丑恶不应保持沉默;一如男主角Radmann所说:对奥斯维辛的唯一回答就是,自己行正确的事。
4 ) 缄默的迷宫
故事发生在1958年的西德,作为检察官的男主在举国对二战沉默的情况下,如何剥开迷雾般的事实把生活在民众中的纳粹以法律手段绳之以法,而中后段面对庞大的卷宗、巨大的外部压力,大量的证人证词、甚至爱人和自己父亲都是纳粹的情况下,男主一度想要放弃,但在去过奥斯威辛之后,重拾信心,把曾经沾满鲜血的多位纳粹送上了法庭得到了应得的审判。应该说,作为战败国,且离战争才10多年,就像影片中说的,西德需要的是信心来发展,而不是揭开伤疤来审问自己,这关乎到民族信心,但看到那些曾经的纳粹依旧有相当一部分遍布朝野,关键是大多的观点是罪责都在希特勒,自己本身是无罪的,即使在只凭自己意愿杀人的情况下,而这关系到正义,用法律途径解决显得非常之必要。影片宣扬了德国人坚韧的意志力来处理这一系列案件,用不近乎人情的条件下宣扬了正义,而在同样情况下日本,以及多次对民众犯下错误的他国所不能做到甚至认识到的。
5 ) 《缄默的迷宫》带来的思考
德国人始终是一个奇怪的民族,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德国和德国人引起着他们的着蜜汁好感,纳粹礼在中国是可以被日常用来开玩笑的,“高于一切”和“希特勒万岁”也是可以当众喊的,虽然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那是怎么回事,更不要说《霍斯特·威塞尔之歌》曾经被用作列队进行曲。如果要追溯一切,也许要从1970年12月7日的勃兰特算起。
然后在最初的最初,一切都不是这样。电影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勃兰特下跪之前的联邦共和国的样子。
现在的中国人很难想象的是,在电影开始时的1958年,没有什么德国人知道大屠杀,甚至没有人听说过奥斯维辛,有关第三帝国的一切都被人为的忘记,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1945年以前,纳粹已经侵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任何人的父母、长辈、老师、上司都可能曾经是纳粹,你不可能让孩子问自己的父亲:嘿,你以前是纳粹吗?那你为什么不去自杀呢?
这就是阿登纳政府的核心思想。
事实上,确实有太多的纳粹隐藏在阿登纳政府的高层里,第三帝国覆灭前夕,为数不少的中高层逃往南美,剩下的几乎全部都改头换面脱下军装在新的BRD和DDR里生活,他们是构成着BRD和DDR的社会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也是第三帝国的延续。
直到1963年10月15日阿登纳辞职以后,德国民间对纳粹的反思才逐步开始,整场内卷行为从1963年一直持续到1968年,是一种对德意志民族的净化,但遗憾的是,这些行为始终都是法律行为,所谓法律行为,即要有明确的被害人和明确的犯罪手段,这对于这个民族来说,其实远远不够。
在电影《朗读者》中,少年米夏认识汉娜也是1958年,对汉娜的审判则是1966年,两部电影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其实正好说明了那段德国的历史。
电影里由格尔特·沃斯扮演的黑森州总检察长弗里茨·鲍尔,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是他策划了对艾希曼的抓捕,并最初由他联系了以色列的摩萨德组织,按照摩萨德局长哈雷尔的回忆录记载,当时摩萨德的目标是艾希曼和门格勒,但是抓捕时情况紧急,只抓获了艾希曼,就迫于国际压力不得不马上离开阿根廷。然而,无论是西德还是以色列,甚至艾希曼和门格勒,都知道所谓抓捕就此结束了,阿登纳政府以2.5亿美元的军火为代价换取以色列不再审判时让艾希曼咬出其他纳粹高层,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始终都在德国,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甚至西德第三任总理基辛格,1933年时加入了纳粹党,1939年起成为戈培尔的主要助手。
对艾希曼的抓捕发生在1960年5月11日,这在电影中都有所提及。对于门格勒,历史上他的父亲卡尔·门格勒死于1959年,按照电影描述,他曾经出席父亲的葬礼,并在一年后短暂的回到德国,那正是艾希曼被捕之后,时间上也吻合门格勒认为自己安全了。
历史上门格勒在1960年离开德国后前往巴西,并一直生活在那里,直到1979年2月7日他溺水死亡,他是一个非常冷血的人,也是各种地摊儿文学中的主人公,传说中制造连体婴儿和活体染色眼球的主谋,他为整个城市留下产业,死前告诉儿子罗尔夫·门格勒,他没有伤害过任何人。
所以说,德国人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一方面对纳粹深恶痛绝,甚至有些杯弓蛇影,另一方面又一直享受着纳粹带来的红利,总是觉得做的已经很好,但根本的灵魂始终没有触及。
比如发生在2021年9月30日如同闹剧一般的对96岁的集中营女秘书的审判,在开庭前夕女秘书突然逃走,4个小时以后被抓获。德国政府对96岁高龄的人的审判固然让人肃然起敬,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想过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呢?
再回到男主的女朋友,片子里有一处情节是男主送她回家,在楼下听到楼上她父亲和战友们在唱歌,那首歌是《霍斯特·威塞尔之歌》,其实到这一时刻我就已经知道对方的身份了,1945年之后这首歌被禁止,也许除了中国,没有哪真的放过这首歌。
6 ) 奥斯维辛之后
【3星半,论对奥斯维辛及群体作恶这一课题的反思,本片并不及之前同类作品的深度,好在它意并不在此,而在对反思的反思】
关于奥斯维辛最著名的几句话中,包括德国犹太裔社会学家及哲学家特奥多尔·阿多诺在《文化批评及社会》一文中的一句“奥斯维辛之后,作诗是野蛮的”。此句历来有不同解读方法,不过我想或许也可以这样解释,奥斯维辛已经撕破了西方文明温情和理智的外衣,把个体人性以及社会群体最丑陋野蛮的一面展示给世人,见识过这些之后再撰写唯美忧郁的诗歌,无非是种欺骗。
在这部电影中,欺骗人的不只是诗歌,更是孤独的青年约翰·拉德曼所面对的六十年代初的联邦德国,在战后同盟国力量的扶持下、总理阿登纳的带领下、全国人民的齐心奋斗下,在废墟上仅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建立起一片新的太平天地,四处都是爵士乐、百事可乐、钟罩裙这些文化符号渲染出来的盛世气氛。另一方面,那些衣冠楚楚的社会精英、华贵可敬的贵妇淑女、淳朴勤劳的劳动大众共同建立起一座谎言的牢笼,隐瞒起自己花了2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大厦下面是几百万大屠杀中的冤魂这一事实。拉德曼被迫夹在这一真一伪两个世界之间,揭露谎言,戳破每一个人都为之自豪的这层玻璃纸,相当于承认当代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上的洗脑,从而将剥夺整个国家的人“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自由个体”这一身份,将每一个人弱化成文化工业和国家机器上的一个零件。甚至可以进一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重谎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每一点发展变化,无非是在死亡这一赤裸的真相上加上一笔修饰,戳破谎言,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死亡。或许正因如此,见识了恐怖的真相的拉德曼会对自己天真幸福的女友说,我们德国人应该永远只穿黑色,丧服的颜色。
整整一代人对父辈及自己的反思和批判被浓缩在拉德曼一人身上,我们看着他从严肃正经的懵懂青年变得越发激愤,在厌恶整个世界都无比黑暗无耻的同时坚信自己是清白的,因为自己敬爱并奉为榜样的法学家父亲是清白的,可是忘记了一切的反思都会归结到反思自己,于是在最后的残酷真相揭露的一瞬崩溃,发现信任了二十年谎言的自己跟每个人一样污秽,自己率先体味了失去独立的文明人身份的痛苦,由此成了满身酒气的愤青。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朗读者》中终生不曾那样强烈地爱过第二个女人的米夏的影子,以及60年代末无数因为父辈丑恶的真相而耽于酒精、毒品和性的青年。世界的虚伪外衣被揭开后该怎么办呢?恐惧,迷惘,自暴自弃,提早品味死亡。
或者,直面真相,从一切尽失后的虚空中建立起一座新的堡垒。在奥斯维辛失去的一切,也要从奥斯维辛开始慢慢拾回。
时为2009年12月的最后几天,我和拉德曼一样从德国出发,来到奥斯维辛,那是挺压抑的一行,奥斯维辛的导游不断地说“你们不知道人类怎么能做出那种事”,说曾有4位导演为了拍电影而获准看了集中营资料馆不对外公开的内容,后来其中的几位自杀。站在灰暗的棚屋中一排排木板床架前,从一墙有一墙的皮箱、橡胶鞋、衣帽甚至人类的毛发旁边走过,我感觉比几十万数百万生命的流逝更可怕的,是这里无数鲜活的生命失去了自己的故事。看着他们遗留下来的痕迹作为同样的零件被叠加在一起,成为一座小山,想象不到他们曾是服装设计师、话剧演员、糕点房的伙计,还是大学教师、酒店老板、高中学生,更想象不到他们在被火车运到这里的途中、在这些平房中生活的日日夜夜甚至死亡前的一刻做过什么,想过什么。而且不只是死难者,施暴者的故事也隐在了杀人机器的背后,8000名武装党卫队成员把自己缩减为轮鞭子的胳膊、开枪的手和践踏人的皮靴。比死亡更让人难过的,唯有明明活过,却失去了为人的尊严和个性,为了看守和监禁这一重关系的存在,不惜将链条两端活生生的人弱化为符号和行尸走肉。站在奥斯维辛的篱墙外看着冬日干枯的草场和兵营时,我并没有为谁念一段卡迪诗,但是我想来过奥斯维辛、见识过人类黑暗的人更应该活下去,代替这些沉寂的无名者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也就是拉德曼在奥斯维辛篱墙外理解到的:迷惘过后,生命终将继续,对陈年旧罪做些英雄主义的刑罚批判、以满足自己占据道德制高点后的优越感,不如把这里埋葬的故事和真理展现给世界、还以它们应有的样子重要。奥斯维辛之后,天真淳朴的田园牧歌或许不能继续,但是经历过真理洗礼的人应该提起笔书写刚劲的散文,用文字编织罗网的同时,凭借文字背后的哲学与精神破除罗网。
认识到并承认自己是被谎言控制的大众中的一员,却不断为获得独立思想和个性而抗争——这就是拉德曼在调查疑犯和证人过程中最终点燃的,人性的熊熊火焰。
第一次知道,原来德国人最后奥斯维辛集中营是被自己人审判的。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正视历史的态度,要承认这些真的并不容易。不知道日本人看了这个电影会是何感想。
7 缄默是毒药;我敢断言奥斯维辛不是人类黑历史的终点 当反省变质为成为所有人中道德最敏感的那一个并将这种感情强压到他人身上时 这又将是一轮新的暴政开端;德国人对他人所做的恶能做出如此反省 而某国除了整天骂邻国不尊重历史外 而自己对自己同胞所做恶讳莫如深 这种态度决定该国的位置
电影方面单凭眼神与配乐就有十足的紧张感,镜头复古很是好看。德国总在反思中而更加强大,日本何时反思呢?我们又何时反思文革时期那些“革命派”红卫兵红小兵的罪行呢?一个国家没有反思血液就不能变得干净。
女主角是薇诺娜'瑞德即视觉感
奥斯维辛集中营,捂在棉被里的黑烟!反思战争的影片,涉及种族屠杀、纳粹罪行及战后恢复“秩序”的真相。敢于面对犯下的罪,需要勇气更需要修补良心的声音。
这片搭配《辛德勒的名单》《朗读者》和《海伦娜》一起看,就是德国二战后的心路历程。用隔着铁门递火的戏引出全章,巧招。把这么重而闷的题材戏剧化处理之后反倒回避了「每个德国青年都有纳粹家属」的情绪敏感地带。犹太受害者的悲惨也都是用聆听者的反应来表现。这份叙事的温柔,与男主角是衬映的。
——你是要这个国家的每个孩子都拷问自己的父亲是不是杀人犯吗?——是的!我希望这些缄默,这些谎言,终将走到尽头!
“服从命令即谋杀”,直到今年德国仍在将93岁的前纳粹送上法庭,这一切都源自于那场法兰克福大审判。都说日耳曼是最会反思的民族,然而民族的良心并不是天然长成的,它需要发掘真相的勇气。作为电影来说拍得太好莱坞流水线了,男主太帅反而出戏。
缄默是一时的保护,也是软弱的逃避。真相才能使之蜕变和前进。前半段挺好,后面有点崩。
"I don't know what I would have done "// Frankfurt Auschwitz trials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Frankfurt_Auschwitz_Trials
今年第一部非常喜欢的片,年度十佳预留个位置。不从电影工业的角度说好坏,能够重提这段历史和继续反思,就值得一看。就好像电影里那位记者说的,“重要的是牺牲者和他们的故事”。这样说来好像抗日神剧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不行,拍得那么糟糕的还是不能接受。
(8/10)另一种视角的奥斯维辛题材,德国人直面着最敏感的话题。反映阿登纳时代的德国青年对集中营很无知,觉得与自己没有关系(就像我们对文革的心态一样),主人公一行成了那个时代难得的坚持。德国能有今天对二战的思考,不完全是因为外在施压,也有内部自己的努力。
反思二战的电影很多,而这部电影是聚焦反思的本身,以一个年轻的检察官展开,很立体的去展示他的内心。德国联邦当年战败后掩盖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黑历史,就和我们天朝后来官方绝口不提文革差不多,就好像假装一切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不去正视,不去反思,这方面我们天朝还不如当年的德国。★★★☆
终于又能在影院圆梦看了一部渴望多年的德国影片了!QAQ 这道案件,犹如由谎言和沉默组构的迷宫。真相见底,才姗姗发觉原来自己一直置身于处处遍布谎言、虚伪和沉默,人人有罪,充斥着伪装君子,掩藏着恶魔刽子手的世界中。纳粹杀手,有罪!死不悔改,有罪!知情不报,三缄其口,有罪!德国人真是太过勇于揭开历史真相,反思战争了。越是这样就越爱德国,越讨厌日本![9.22看的]
好片,立意好,拍摄手法好,男主演得太好了~尤其是颤抖在嘴唇。
差点看睡着……还是感谢导演包括整个日耳曼民族愿意承担责任勇于面对过去的这种诚意和勇气,相比某邻国实在强过十万八千倍!整部片子看的最心寒的地方不是男主在调查过程中怀疑一切迷失自我,而是影片结束后那句十九个被告审判全程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悔意。人性的冷漠和残酷可以如此可怕
一身正氣
检察长的一段自道,简直像是胡主编给撰的稿。正义在有的国家会迟到,在有的国家会缺席。
历史只为敢于打破缄默的个人与民族提供迷宫的钥匙。
孤注一掷的英雄主义,结尾不免令人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