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汉尼拔》:彻底地撕毁了我挚爱的DR.LECTER ■ 文/火神纪
只是因为曾经遭受过的所有一切。 于是。我疯狂的行为。必将得到垂怜。 以及救赎。——题记。火神纪。
如果说,不是因为之前的几部《羔羊》,也许,我会挺喜欢这部电影。如果说,这部电影不是打着汉尼拔的旗帜,我也会挺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安东尼·霍普金斯曾经演绎过的那个汉尼拔给我的印象过于深刻,而且,当对某个人物形象颇有好感的时候,也许,宁可那个人物形象就在那似见非见的朦胧境地停留,也不想用一种如此平面的方式被剖解了。 然而。这一切并不可能。我挚爱的汉尼拔从此就从阴秽的某处走到了阳光下。这部标榜着《羔羊》前传的电影用一种看似合理的方式彻底而无情地解剖了这个人物形象。可是作为《羔羊》系列的铁杆来说,这样的解读无疑给原来的那个经典的银幕形象造成了伤害甚至彻底地瓦解了原来固有的那个迷离而厚重的神秘感。 原来的汉尼拔显得高雅、深沉、洞悉一切。他的杀戮和他的“食人”概念远远超越了血淋淋的现实,看起来更像是歌特式的华丽般迷人。然而现在,那个醉人的汉尼拔远去了,彻底地被这部电影撕毁了。
也许可以说,这个系列的电影走着一条渐行渐远的分叉路。在还可以从“汉尼拔”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所榨取的商业利益使得这个人物形象越来越平面而乏味了。 在《沉默的羔羊》里,汉尼拔关于吃人的意象还只是停留在一种暗示里,并没有明白地展示出来;然而到了《汉尼拔》的时候,吃人的艺术已经鲜血淋漓地非常直观而且直描地昭示出来了;等到了《红龙》,电影甚至用一个膜拜者的追循来展现一种更直接的惨淡。这个系列电影在一条越走越远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地抹去了这个越来越平面化的人物形象了。 然而,电影的纵深度却显得越来越肤浅直白了。以往那种让人遐思的由心底迸发出来的惊悚感被越来越血腥的匮乏所取代。也许,我们不可能会不想去了解这个迷人的角色,只是,这种平直的解剖并非是人人所乐见的。
电影需要想像。抛弃了想像变得直观,电影的魅力反而减弱了。
这个系列的电影却正在这样子做。把所有的想像空间变成平面的述说,汉尼拔,这个迷离不可接近的人物形象被扒去了衣裳赤裸地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汉尼拔还能剩下多少幽黯的美感呢。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曾想,如果这孩子不叫汉尼拔,那多好。至少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将被保留,而这部电影,其实也算很尽职地完成了它该完成的事情。
这部电影所讲叙的是一个骇人的故事。二战期间,一个立陶宛的男爵一家为躲避战火而跑到了乡下,然而他们却把自己送上了绝路。物质补给不及时让战争中的军人们饥饿难耐,而天寒地冻的漫天飞雪把所有的可食用的东西都给掩埋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家庭成了这场战争最糜烂的牺牲品。 童年时代的汉尼拔亲眼看着双亲的逝去而且看着那些男人们生吃着动物。最后连动物都没得吃的时候,他们抓走了他的妹妹米莎并且熬成了肉汤分而食之。饥饿的汉尼拔在半昏迷的状态里也跟着他们吃了妹妹的肉汤。 这样惨绝人寰的铺垫仅仅只是为了让汉尼拔在之前的电影里关于吃人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心理注脚。于是,这部电影成了一部高智商的医学院学生为妹妹复仇的平直故事。 加点直描的吃人镜头,加点鲜血淋淋的残暴,加点故弄玄虚,再加点侄婶的不伦之恋。以汉尼拔之名,彻底无味。
自从《艺妓回忆录》之后,好莱坞的巩俐彻底地成了一个日本女子。就算她依旧善良,依旧美艳,然而这样的巩俐还是不是那个秋菊式的中国女子呢。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一直听说,这部电影里的汉尼拔和他的婶婶有一段不伦之恋,只是我没想到,这段不伦之恋竟然会发生在加斯帕德·尤利尔和巩俐身上;而更没想到的是,巩俐竟然是以一个日本女子的身份出现在这部电影里。 把汉尼拔从精神层面拉到了残暴的现实中来。用日本武士道的剑术杀人,吃肉,戴一个日本旧式的面具,满脸的膜拜和向往。可以说,这部电影把汉尼拔彻底地撕毁了。
如果说,这样的汉尼拔就是后来的那个汉尼拔似乎并不能得到我的认同。原来汉尼拔所擅长的心理暗示以及其最擅长的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在这部电影里基本上没有被提到。这部电影里的汉尼拔也许更接近于一个非常冷静的外科医生而不是心理医生,一个赤手空拳而且习有武艺的冷酷杀手而非那个不用动手就能让人自残的高雅医生。 也许他是应该替他的妹妹复仇的,然而,是不是应该选择一种更高明的手段非不是电影里所展示的那种冷静的残杀。
在这部电影里。汉尼拔只是一个噱头,吃人也是一个噱头,不伦之恋依旧还是噱头。而所有的噱头剔除去之后,除了汉尼拔这个高雅的名字,其实,这部电影和《羔羊》系列扯不上什么关系。 越来越平面化的《羔羊》,越来越无味而且越来越残暴血腥的《羔羊》。这部电影所昭示的是商业运作下的好莱坞模式:利润,名利,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观。在好莱坞的电影里,这样的续集或者前篇比比皆是,只是我没想到,最后,我挚爱的DR.LECTER竟会是如此地结束在我无限的缅怀和哀悼里。
这部电影的主演者加斯帕德·尤利尔也是我挺喜欢的一个演员,尤其喜欢他在《漫长婚约》里演绎的那个痴心而纯情的军人形象。在这部电影里他依旧显得很迷人,尤其是当他冷笑着的时候左脸上那个有棱角的酒窝显得非常迷人。冷峻,飘洒。 电影在人性上的刻画显得很细致而且到位。比如警员所说的那个案子,其实汉尼拔在小时候就已经被冻死在树林里了,而现在在杀人的这个汉尼拔,只是一个精神错乱的可怜男人,他以为他就是汉尼拔,其实,他并不是。他只是一个嗜血而且迷恋于吃人的狂徒,以汉尼拔之名给自己一个堂皇的理由罢了。当然,他所说的这一切建立在汉尼拔帮他抓到在逃的战犯之后把汉尼拔也抓起来关到精神病院里去之后。只是,他并没有能如愿以偿地做到这个前提。
可是这样的说法显然在电影里没有能够被实现,然而在对人性的阴暗面的刻画可谓完美。他当然有他的理由,他是为了他的正义而不得不用一种非常的手段来维护这种正义。可是这样的做事方式依旧非常阴秽,找不到证据把汉尼拔变成阶下囚得到他杀人吃人应有的惩罚,却用这种扭曲事实真相的诬蔑来达到正义的最终目的,这样的正义虽然堂皇,却也阴暗。 当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如果那个年幼的汉尼拔真的已经被冻死在树林里的话,也许,这个故事又开始变得好玩了。
电影用一种非常隐晦的手法控诉着战争。比如巩俐所扮演的那个紫夫人,她的家人死于二战里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或者是那个追查汉尼拔的警员,他的家人全部死于纳粹的集中营;还有那些吃人的军人,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以及物质匮乏,他们也不至于同类相残以及食用同类,这样也就不会有后面汉尼拔的悲剧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战争。或者说,这部电影以及之前的几部《羔羊》系列电影里所有的一切,究其源头,是因为二战。 这种隐晦的对战争的控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美国政府当前对伊拉克战争反战声音的一个隐晦的政治嘲讽和表达了大部分美国民众对于和平、休战、退兵欲望政治暗喻。赋予了这部电影相对来说比较积极现实意义。当然,这样的说法也许显得有点牵强附会。然而就算是牵强附会吧,以这样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的话,至少不会看到一味的糜腐。
如果抛开前面的几部《羔羊》,如果不是打着汉尼拔的旗帜,我也许会挺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其实是一部挺不错的电影。只是因为我挚爱的DR.LECTER被一种如此平面化地肢解了,这让我怎么样也无法客观地对待这部电影并且喜欢这部电影。 其实不一定得替汉尼拔寻找一个吃人的理由;没有理由,仅仅只是嗜好,那不也很好。或者如老安东尼·霍普金斯所说的那样,我讨厌无礼;而不是非得像小加斯帕德·尤利尔所寻找的那种平面直白化的理由。 为了我死去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版本的那个低沉的汉尼拔而悲戚;也为了刚出生的加斯帕德·尤利尔版本的这个冷酷的汉尼拔而悲戚。行文至此,罢笔,再无言。
2007-03-19;丁亥年癸卯月壬子日。忌鸟节。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Hannibal Rising》 ■译名:《少年汉尼拔》、《沉默的羔羊前传之揭开罪幕》 ■导演:彼得·韦柏(Peter Webber) ■主演:加斯帕德·尤利尔(Gaspard Ulliel)/巩俐(Li Gong) ■类型:惊悚/剧情 ■片长:117分钟 ■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Metro-Goldwyn-Mayer (MGM) ■上映:2007年2月9日
《少年汉尼拔》的故事代表了救赎与流亡的矛盾道路。 紫夫人类似一种心念之说,以静制动。汉尼拔爱她,也就是向往她所代表的宁静。一身轻盈的绸衣,一头流散的长发,看似移动如一团水汽,但她的每一个目光都是载重而行,沉甸甸地砸在心里。 紫夫人与汉尼拔是两个同样被碾压在命运齿轮下的个体。他们必须为自己寻找人世间的救赎通道,由此方得灵魂解脱。他们的不同选择代表了仇恨引发的谅恕与报复的分化。 初读紫夫人,会联想到长篇史诗小说《圣天门口》中的梅外婆。她们都带有明确的救赎意愿,希望为身边的人带来道德慰解。这种信念或多或少来自于基督教,而融入了各自语境下的具体演绎。再细细分析,梅外婆与紫夫人的内质其实大相径庭。梅外婆重现了被世俗过度悬置的伦理传统,在政治派系和民族之间的彼此残杀中保持中立,以仁爱度化所有人。而紫夫人是遭受过创伤的无辜者,她对泯灭人性的仇敌依旧抵抗,但转换为更潜在和隐蔽的方式。 紫夫人不具备梅外婆般兼济天下的宏大理想,她只是想要她爱的人活下去。这份仅余让她珍惜。紫夫人无数次对汉尼拔说的“forgive them”,并不是为敌人争取一线生机,而是为了汉尼拔的内心,不再播撒血腥的种子。原谅罪孽,清净独修,是紫夫人在灾难中的自我拯救,使污秽和丑恶无从深入人性。保留人性,人才能存活。 雪夜中的那个探身,流浪的汉尼拔看到了他此生仅能留作回忆的美丽。那美丽是家园式的,标志着温暖与回归。因作为女性终极理念的化身,紫夫人在汉尼拔心中的形象具有多重变体,来实现他潜意识中多种情感的弥补与找寻。汉尼拔对紫夫人,既有对逝去母爱的怀念,也有对妹妹米莎的歉疚,还有初萌的对异性的向往。因此,他依恋她,又决心捍卫和保护她。 紫夫人对汉尼拔的眼神是慈爱的,如同圣母的俯视垂怜。因相似的命运,他们又紧密相惜。他是她在人世唯一的血脉牵挂,她唯一的同盟。她希望汉尼拔获得宁静,但又无法制止他的心魔。 她带汉尼拔来到祭祀祖先的密室,沉香缭绕,世事消散。而汉尼拔却只看到了那一柄未出鞘的弯刀将如何刺破幻影一场。当他把屠夫的人头摆在牌位之下时,她的心在狂跳之中有了无可挽回的预感。 她与他练剑,意图以忍术传递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然而她又错了。武士早已背离纯粹的内收养性,而走向了攻杀抢掠。仁爱的指引如此崎岖。 他在敌人口中得知当年漏网于他的记忆的事实。他和那些刽子手一样,都是这顿人肉盛宴的享用者,他也是杀害米莎的帮凶。对自我的摧毁造成了全面的大崩溃,因他无法将痛恨导引到某个具体的对象,他的仇恨目标甚至包含他自己,包括所有为生存不择手段的同类。他的敌人是一切生灵。 紫夫人的“宽恕”在此时变得虚弱。宽恕所有,意味着否认和遗忘这根本存在的血淋淋的食物链,而承认弱肉强食的存在,又必然走向人性的反面,无法与内心和解。渺小无助的人类,该如何凭借单薄的心念与强悍的自然作斗争。 当汉尼拔在满地血流中抬起头,对她说“我爱你”时,她的眉间有细微的抽搐,是讶然的无底的悲伤。她说,你还能靠什么去爱呢。 她对他的忧心,也像是对自己的失望和拷问。他没有能力去爱,她也没有能力去拯救他。 仁爱宛如圣母圣子头上悬挂的光圈,永远虚幻而无力于现实。
相比《沉默的羔羊》,更喜欢这部。虽然太多败笔,有点点辜负了对前传的期待。少年汉尼拔,没有老汉尼拔那样优雅的吃人,也在复仇结束后,让我觉得汉尼拔可以消失了。但,还是走进了汉尼拔的内心,一切的由来都一一知晓。 巩俐还是花瓶了,对于汉尼拔从东方学习到的影响他杀人的因素,设置的太失败
这个前史编得真没新意,没辙了就往二战上找
应该是研究过霍大叔的汉尼拔,很多动作神情都神似,同样气场强大。人家电影说了是少年汉尼拔,跟霍大叔不能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毕竟有些东西是需要年岁月积淀的。
悬念的设置很有问题,不见文疯子,只见武疯子
imdb分数不高,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啊,或许是我没有看过沉默的羔羊那部这个系列的巅峰之作吧少年汉尼拔,应该属于前传之类的作品吧~影片前面部分拍的不错,到后面感觉没有前面拍的好,自己感觉的巩俐的角色也算是一大亮点了,没想到扮的是一位日本人,这部片子里面感觉巩俐挺pp的,挺sex的,以前怎么没觉得.???先前感觉讲述吃人的影片很恶心的,也是因为这个沉默的羔羊也还没有看,(要不是老哥强烈推荐,我是不会看这部片子的)不过看过这个片子,原来吃人也不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是扭曲的思想,而是
前半部分非常好,后半部分沦为单纯复仇故事,整体来说,剪辑和音乐很好
没巩俐这片子就根本没意义...
我是真的不适合看这累类的电影,虽然画面不是很恐怖,但是看得我心情压抑,太心塞了,我要去看部喜剧治愈一下。最后说句,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美少年太美艳了,巩俐身材依旧很棒
少年汉尼拔真帅哦,邪邪的一笑脸上一道迷人的勾。
巩俐英语好挫,要是和侄子双杀就好了
啥叫华丽的扭曲~这就是~Gaspard Ulliel好正,收做后宫.
一口气看了四部汉尼拔电影故事,没想到最让我喜欢的居然是这一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家庭出现了很大的变故,那么一定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的。 」二战中父母丧生,唯一的妹妹被饥困的流寇宰杀。从那天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好好睡过一觉,每一夜都在妹妹被吃掉的噩梦中惊醒。他一直与梦里的怪兽搏斗,直到自己慢慢的也变成了怪兽。成年后的他返回俄罗斯 对那群流寇一一展开复仇。据说鱼腮上的肉是最美味的,他想要看看人脸的肉是否如此,他割下了仇人脸颊上的肉,串着山间的野蘑菇炙烤而食。那是他从未品尝过的美味。
情迷GaspardUlliel
真奇怪了,10年前我觉得它是个烂片,巩俐很呆,但现在我觉得它还不错,巩俐美极了——大概真是拜如今电影所赐
如果将汉尼拔博士的身世变成谜,系列将会变得更好些——复仇让人变得不纯粹了p.s.波兰多产帅哥..
少年忧郁又决绝的眼神让人印象深刻!巩俐的东方魅力尤为突出,透着神秘与高雅,让人迷恋。“我爱你”“你的心中哪有爱的位置呢?”这一问一答秒杀我了!
血腥暴力,汉尼拔很帅,婶婶巩俐很美。汉尼拔为了妹妹走上了不归路。
男主太美= =
感觉还行,不算太恐怖,有巩俐多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