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区柯克的所有作品中都有较强的视听造型感和蒙太奇意识,这部拍摄于1951年的《火车怪客》虽然并不是名气最大的几部作品,但其情节设计,绝妙的悬疑,惊悚气氛以及精彩的人物刻画,标志着希区柯克的艺术风格走向成熟,可以说《火车怪客》是希区柯克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
《火车怪客》的情节设计给了观者极大的震撼,“交换杀人,我替你杀掉你想杀的人,然后你再替我杀掉我想杀的”,这样的情节设计,因为死者和直接凶手并不认识,警方就难以判断凶手的杀人动机,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影片剧情的发展,增强故事戏剧性效果,对于火车这个独特的犯罪谋划场景的设计也与希区柯克幼时的记忆有关联,熟悉希区柯克的人都知道,希区柯克小时候曾经被关过小黑屋,因而引发了他对黑暗和幽闭空间的恐惧,后来希区柯克影片中对于相对封闭空间的惊悚设计大概都源于此,如夺魂索中的公寓、精神病患者中的浴室、电话谋杀案中的电话亭等,而火车车厢那狭小、昏暗空间带来的封闭感也是表现这一类惊悚场景的好地方,利用飞速行驶的列车可以带来的紧张气氛、车轮与铁轨之间有节奏的摩擦以及封闭包厢中的打斗等镜头都是影片中亮点,对于悬疑片来说,幽闭的车厢确实也更能表现出悬念的紧张感。
在影片的最后,希区柯克就影片中凯亨男子网球的二垒打和布鲁诺的打火机拾起的场景,使用了平行蒙太奇来叙事,两个平行蒙太奇的交叉出现加深了影片的紧张氛围,将剧情推向高潮,引人入胜,深入人心。
多数人敢想却不敢做,所以才会在人生中留下遗憾,那为什么不勇敢一点呢?
七号评分:7.67
剧 情 简 介
网球运动员盖伊(法利·格兰杰饰)乘火车匆忙赶回家,只因自己水性杨花的妻子提出离婚。
在火车上他遇到了粉丝布鲁诺(罗伯特·沃克饰),两人聊起天来。
布鲁诺看起来很了解盖伊,不仅知道他与妻子不合,还知道他正在和一个议员的女儿安妮(露丝·罗曼饰)交往。
随着聊天的深入,布鲁诺提到了一个杀人理论。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想要杀掉的人,只是怕被抓才没人那么做。
如果两个人合伙交换杀人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并且他提出自己可以帮盖伊杀掉妻子,交换条件是盖伊帮他杀掉憎恨他的父亲。
但是盖伊拒绝了这个提议。
两人分开时,布鲁诺发现盖伊落下了一个刻着名字的打火机,便揣进了自己口袋。
盖伊回家后,妻子竟然反悔了,她怀上了别人的孩子,却准备一直拖着他,用他的钱。
盖伊非常生气,在那一刻,他真的想杀掉自己的妻子。
可他没想到的是,妻子竟然真的死了,被人掐死在了游乐场中。
之后布鲁诺找到他,承认是他做的,并要盖伊作为交换杀掉他父亲。
盖伊不想杀人,却害怕布鲁诺将事情捅出去,因为只有自己才有杀妻子的动机。
并且从那以后,作为重大嫌疑人,警方一直派人监视着他,限制他的自由。
而布鲁诺也时常跟踪他,仿佛在告诉他,如果他不完成任务的话,身边的人随时都可能知道他杀了自己的妻子。
盖伊开始忧心忡忡,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没办法,他下定决心,只好在半夜趁警察不注意,潜入布鲁诺的家……
影 片 浅 析
影片改编自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的小说处女作,也是希区柯克导演生涯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据闻在买下版权后,这个剧本曾被8个编剧拒绝,因为其故事内容被认为华而不实,但是在希区柯克执导之下,影片上映后还是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影片中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情节,但是希区柯克用他擅长的营造悬念的方式还是让影片变得异常吸引人,加上其中同性恋的隐喻,平平无奇的内容却也看点十足。值得一提的是,主角布鲁诺在小说中是一个粗鲁的酒鬼,但在电影中却成为了一个气质不凡的俊男,这倒也符合希区柯克的风格。
同性恋隐喻:在那个年代同性恋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但还是有导演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偷偷暗示,就像比利·怀德的《双重赔偿》里,主角沃尔特数次用火柴给同事巴顿点烟就是导演的暗示,而《火车怪客》里则更为明显。
影片刚开始大约2分24秒,盖伊和布鲁诺在火车上相遇,两人一黑一白的皮鞋鞋尖相碰,这是导演给的第一处暗示。然后布鲁诺开始搭讪,且从他嘴里我们得知,他对盖伊简直是了如指掌,不仅知道对方有个正在交往的女友,还知道他与妻子的关系不和,并且他还数次对盖伊说,“我喜欢你”,明面上是一个粉丝对偶像的喜欢,实际上是两性之间的那种喜欢。
其中最明显的证据也是贯穿影片始末的道具,那个盖伊落在布鲁诺包厢里的打火机,上面刻的字是A→G,也是盖伊女友安妮和他的名字简写,那我们来看希区柯克隐藏在里面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布鲁诺的姓氏是安东尼,首字母也是A,而盖伊=GAY,所以打火机的内容也可以是安东尼→GAY,是不是很有趣,这里告诉我们,安东尼就是一个同性恋。
火车上,当布鲁诺提到了盖伊的女友时,盖伊很不满,但是布鲁诺对他说,“记住,我是你的朋友,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这是多么赤裸裸的告白,且他之后也这么做了。在跟踪盖伊妻子米利亚姆的时候,米利亚姆对布鲁诺作出了一些勾引的举动,当时看的时候我还觉得可能两人会发生一些苟且之事,毕竟这是正常男人都可能犯的错误,可意外的是,布鲁诺丝毫没有犹豫就将她掐死,回头来看,他爱的根本是男人,怎么可能会被女人勾引?
在布鲁诺不小心将打火机失手掉在下水道时,他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可能表面上的剧情是他遗失了可以嫁祸给盖伊的关键性道具,所以着急,其实回头想想,这打火机可是盖伊在他手上唯一的东西,相当于是一个信物,所以他费劲全身的力气也要将它寻回。影片结尾,布鲁诺倒在盖伊怀里,手上还紧紧握着那个打火机,他帮盖伊除掉了他想杀掉的人,却换来了这样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所以我认为,这个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关于谋杀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同性恋者示爱被拒绝的悲剧。布鲁诺的理论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杀人,只是因为怕被抓所以没人去做”,我觉得他想说的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同性恋,只是因为不被社会认可而没人去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那些不对他人造成影响的行为,为什么不可以被尊重呢?我们真的应该感谢那些为此坚持而做出牺牲和努力的人们。
那些不被人理解的举动和行为,只要不影响他人,都值得被尊重。
印象比较深的几个镜头:
1.片头黑色皮鞋与黑白相间皮鞋的镜头,暗示着Bruno同性恋的身份。
2.Bruno望向Guy的眼神,神秘痴情,尤其是他在看台看网球那一个镜头,周围的人的头都随着网球左右晃,只有他一个人目不转睛地望着Guy,那一幕的表现手法很震撼。
3.Guy夜晚去Bruno家里打算提醒他父亲小心自己的儿子那一晚,他上楼看到了一只居高临下大狗,但是狗狗闻了他的手,并没有叫。狗狗隐喻Bruno看似掌握着游戏的主动权,实则忠诚痴情,且只是一只狗。
4.Bruno一直玩世不恭放荡随意,很少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游戏人间。唯二的两次情绪爆发,一次是看到了母亲画的丑陋恐怖的艺术画之后放声大笑说是爸爸,另一次是打火机掉进窨井盖。这是他心里最隐隐作痛的两个点,其实Bruno 对待父亲和对待Guy的态度很像,都是即使自己付出了一切也得不到对方的爱和尊重。
5.最后旋转木马的戏份也很震撼,最童真的场地上演着一场厮杀,正如由爱滋生出恨意一样。Bruno爱而不得,只想与Guy同归于尽。最后砸死在旋转木马下,即便是临死之前也说的是自己在为Guy 做事情。让人不免心生怜悯和悲戚,或许从始至终,真正用情的,信守契约的,只有他一个人。
6.希区柯克真的太会用镜头了,这个镜头一句话没有,一件事也没发生,吓得我我一哆嗦。
怎么说呢,这是一部轻松诙谐又惊悚的耐人寻味的片子。
双男主在火车上交换谋杀他们的亲人,其中一位跟随对方的妻子来到游乐场将其杀害,另外一位越想越害怕,而杀人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入另一位的生活中去。
经过一番波折,双男主又在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上掐架,就像旋转木马无敌风火轮。最后游乐场大爷的及时关停,他们结束了这场闹剧。杀人者在这场闹剧中身亡,贯穿着整部剧的打火机也终于掉落。
希大师用游乐场、网球比赛等一系列轻松的场景来缓解整部片子的阴暗,后来打火机掉进下水沟的一幕也十分幽默,还以为在看喜剧片。
这部剧中女性角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分给力!
这是我看过希大师的第九部作品,天旋地转,扣人心弦!
电影《火车怪客》于1951年上映,由著名的惊悚大师希区柯克执导。
电影讲述了一名网球明星盖伊·海因斯在火车途中结识了布鲁诺·安东尼,因受婚姻困扰的盖伊准备回家和妻子离婚,而对明星生活十分熟悉的布鲁诺提出交换谋杀的奇怪想法并付出实践。为人正直的盖伊陷入恐慌,不想卷入这无端的事故中去。
布鲁诺在三番五次的要求无果之后恼怒,准备陷害盖伊,两人终于在游乐园旋转的木马上决定了个人的命运。
该电影故事脉络单一,涉及电影元素较少,导演甚至连凶手的相貌名字一上来就交代了。情节也是线性推进的,冲突要素在其上一路堆积,终于在影片的末尾爆发高潮,故事也随之结束。
早期电影叙事方式多为此类,当然也是限于拍摄技术和剪辑手法所致。以现代人观影品味和审美情趣来鉴赏这部近70年前的黑白胶片,会有不少人认为这一部电影乏善可陈,至少我第一遍看是如此觉得的。
然而罗伯特·布列松说过:电影的本质在于影像的表达而不是剧作和表演。他最欣赏俄国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就是这一类型的电影代表。早期电影有很多是纯电影技术的表达,或是更注重纯内在的意象,而不注脚于故事本身。
更多精彩藏在细节里
影片伊始,便是轻快的音乐,画面里只有腿部镜头,两双皮鞋尤为引人注目:一双经典黑色,一双黑白相间。他们不疾不徐的穿过车来车往,人熙人攘的外部世界,在一张桌子前坐定,翘起的二郎腿让两双皮鞋碰到了一起,两人的命运纠缠在一起,故事也是由此展开。
这时镜头才慢慢由下至上,揭示了两人的面容。
衣品见人品,一个人的穿衣风格透漏着其价值喜好、生活方式与涵养。细节也往往告诉我们答案。
主角盖伊一身经典黑色西服打扮,其着装明显是一个受传统礼教约束的人;在一个非正式的公共场合,目的只是回家见妻子,还穿着这样正式的装扮,多少说明其人个性比较拘泥于礼节。
事实证明后来的情节中,盖伊在面对自己那个水性杨花的妻子无赖不肯离婚时,盖伊仅仅只是抓着妻子的肩膀使劲摇晃来表现愤怒,然后无可奈何的离去。
而布鲁诺则穿条纹西装,着黑白皮鞋。黑色一贯代表稳重而神秘,而白色代表纯洁。有别于传统黑色,在黑白影片里,黑白相间无疑就成了经典黑色的对立面。
布鲁诺这身打扮在现代人眼里或许代表休闲,不过在那个年代就显得有些玩世不恭了。
镜头还特意描绘了布鲁诺领带上的花纹,是一个龙虾的图案。据说是导演希区柯克亲自设计的,上面还别着布鲁诺名字的领带夹。这似乎是一个精致到骨子里的男人,然而这就暗示了布鲁诺这个男人的不寻常。
画面表达隐含的深意
2001年,一部名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电视剧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冯远征老师那张狰狞的脸成了孩子挥之不去的噩梦。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人总拿冯老师吓唬孩子,教育他们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说话。很显然,远在美国的主角没有受过这种中国式教育,在火车上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无妄之灾。而给主角带来灾难的陌生人就是布鲁诺。
在火车上有一幕,两个人并排坐着交谈,车外的天光透过窗格栅照到布鲁诺的脸上,形成明暗交错的阴影。此时布鲁诺的脸不自然很奇怪,殷勤的谈话外加光影的明暗不定,定下了火车怪客的基调。
电影中有一个常用的塑造坏人形象手法:就是坏人从阴影里走出来,有一半脸在黑暗中,一半脸处于光线之下。光线明暗的对比,无形中塑造脸的不对称性,与我们潜意识里人脸对称的思维定势形成冲突,引起心里的不自然,从而破坏我们对出场人物的第一印象,拉向不好的一面。当人物做坏事时,我们自然而然得与最初印象形成了共鸣:这就是一个坏人嘛!
当布鲁诺犯下罪行时,细细琢磨之前的种种暗示与伏笔:这样的人物形象前后呼应,有了人格支撑,人物的行为也就变得有理可循,也让之前情节里有些琐碎的部分变得完整立体。我们就像侦探一样,在影片里寻找有用的线索,拼凑出我们想要的答案。这种代入感,有点像现在流行的互动式体验电影,是影片最有意义的部分。
故事临近尾声,盖伊已经得知布鲁诺想要通过自己遗失的打火机来陷害自己,而警方也准备在网球赛后逮捕自己。所以开赛前一幕很有意思:盖伊站在离镜头很近的地方,表情严肃,而背后的铁丝网包裹住人物。
一种威压的感觉,营造紧张的气氛,在这种情绪下,画面无疑暗示着盖伊所面临的困境:即将锒铛入狱。一个无辜者即将遭遇不白之冤,而他又无法立即脱身,急切的心情为后面激烈的网球赛做了铺垫。而这种伏笔式的画面在电影里很多见。
惊悚电影的神秘怪客
演员罗伯特·沃克成功塑造的“布鲁诺”这种人物形象,一个彬彬有礼,充满魅力的富家子弟,然而一言一行都紧扣“怪”字,与常人有那么一丝的不同,让人怀疑却无从言表。
原作中布鲁诺是个酒鬼,而电影里明显把这一设定去掉了。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如果酗酒,那么普罗大众一定会把行为失常的原因归结到酒精上去,发出这样的感叹:多好的小伙子,就这么被酒精给毁了。很显然希导不希望把观影者的思路往这方面引,那么布鲁诺犯罪的出发点就一定来源于心理——紧张恐惧。
故事情节里一个桥段有这么惊鸿一瞥,盖伊打给布鲁诺,是布鲁诺父亲接的电话。布鲁诺一脸惶恐,即使接电话期间也时不时瞥向屋内观察老父亲的动向,当然有做贼心虚的成分在其中,更多的是害怕。
很多男孩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段时间与父亲的不对付,然而成年之后,还是会与父亲和好如初。然而布鲁诺并没有走向这个结果,反而变本加厉的恐惧父亲,从而产生弑父的可怕念头。这是一种恐惧到骨子里的战栗。
电影里并未具象表现布父亲的严苛,仅仅从之前一个桥段布鲁诺和母亲谈话中有所体现。与母亲亲近,与父亲关系疏离,很自然而然的让人想到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所谓的恋母情节。
这种情节照映在布鲁诺身上,就解释了布鲁诺的怪。私以为,这样的人物表现是揉进了希区柯克个人情感的。传言希区柯克小时候曾经被父亲关在警察审问犯人使用的拘留室内,关了5分钟。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希导骨子里对父亲的恐惧很有可能延续到电影的创作里来。
希区柯克本身就像一个神秘怪客。特吕弗曾评价他说:一成不变的自我和犬儒主义的外表下,是一个深自脆弱,敏感,情绪化的人,他将他特有的紧张的情绪转给了观众。我想这与他早年的经历是有关的。
结语
当今很多电影披着惊悚片的外衣,实为恐怖片。不可否认,害怕是心理惊悚的一种表现形式。观影者也喜欢这种更为直观的体验。
所以说《火车怪客》是一部纯粹的惊悚片,希区柯克的惊悚把握的敲到好处,他从不用夸张的画面或是耸人的音乐来达到惊悚效果,而是通过情节中的不寻常和塑造心理惯性的落差来达到心跳加速的目的。这种手法在如今的电影里已不多见。“我对故事不太有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说故事的方法”希区柯克如是说。
本片在故事上并不太吸引人,而作为教育的意义也仅仅是告诫世人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说话。然而它确确实实是影像表达的佳作,而非通俗意义上的优秀故事片。
本文首发于慢慢游微信平台。
别掰了成吗?这片子哪儿“黑色”了?没有一个人物的行为、言语是合情合理的,情节推进特别勉强,完全无法自圆其说。连编剧钱德勒本人都表示最不待见这一部。一星给片首,一星给游乐场的打斗戏。
每个人都有想除掉的人。在这样的设定下如果我和男主异地处之,绝对会陷入无法自证清白的死地:这也是剧本厉害的地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果然是至理名言。网球场那场戏让我看到了“赛末点”的灵感来源…
查了下百科,早早出柜的法利格兰杰,终生未娶男女通吃。和rope编剧亚瑟劳伦,westside story作曲莱安纳多伯恩斯坦,红女星伊娃加纳,雪梨温特斯,百老汇女演员简妮丝鲁尔均恋爱过,还和法国演员让马莱有过一腿。和舞台剧监制罗伯特卡洪的相伴终生等等,情史丰富。
旋转木马做高潮部分场景看到呆掉,希胖在情景搭建和镜头角度上的敏感度方面实在高明。交换杀人的故事可能值得说的不多,但这个电影暗含的同志情节很耐人寻味啊,希胖电影里的火车,总难免让人不多想…😳
其实Bruno才是英雄吧,帮guy做掉了老婆迎接幸福生活,最后还牺牲了自己...
奔驰的木马让你忘了伤
期盼精神分析学式的结尾,然而并没有反转,希胖也不需要靠反转来吸睛,他的悬疑片之所以长盛不衰不畏剧透, 在于他不依赖奇谋诡计,纯粹靠张驰有度的情节调动好奇心理,悬疑伴随着喜剧和嘲讽,这很英国,也很高度类型化。眼镜倒映杀人、旋转木马惊魂出彩,坚持每部片设计匠心独运的镜头语言, 这钻研精神和他乐于出镜一样执着。
杀完人后主动扶盲人过马路,用烟头烫破小孩的气球,因为这些细节,布鲁罗的人物形象才变得丰富。脚的特写,旋转木马,交叉剪辑,都是经典,但剧情较弱。
希区柯克如果说自己没读过弗洛伊德的书,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撒谎。布鲁诺有着典型的俄狄浦斯情节,他依恋自己的母亲并试图谋杀自己的父亲,盖伊作为他人格的超我,一起试图消灭那个戴着眼镜的邪恶女人(母亲)。
1.豆瓣第1600部献给敬爱的希胖,果然没令我失望,一部堪称完美的黑色经典,可拉片分析。2.罗伯特·沃克演技极佳,可惜英年早逝。3.大量运用平行蒙太奇,尤以网球赛与打火机段落为最。4.以倾斜构图、栏杆阴影与暗调高反差布光彰显悚然氛围。5.希胖最爱的母题尽皆可辨:无辜的罪犯,同性,二。(9.0/10)
火车上的邂逅,为你除掉最大的麻烦,一直出现在你的视野中,父亲不在的那晚,把你骗来自己家,只为见你一面。最后,终于死在你怀里。布鲁诺才是真爱啊。
希区柯克早就过时了,他那些老掉牙的招数连傻子都不待见,何况见多识广的大神们早已看遍了当下各种花里胡哨的悬疑,品味和境界远非常人所能企及,对早年间那些平淡无奇的垃圾货色自然不屑一顾,对此我辈俗人也只有顶礼膜拜的份儿了。
交换谋杀的表象动机一致但深层意义却是相反:布鲁诺为继续侵淫于母性溺爱而要清除试图改变的父性权威,而凯亨则是为重建成熟性关系而在塑造父性自我的征途中与过往淫荡母体摆脱关系。所以在旋转木马为隐喻(历史所谓螺旋上升的形式)的时代激荡过后,更具行动力的父性自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9】
4.5stars,开头的脚特写引领故事、后段网球赛反角插在摆头的观众中,游乐场的谋杀戏等都是绝佳的处理方式。法利.格兰杰的演出已经值得注意了,而罗伯特.沃克绝对是位天才演员,只可惜死的太早啊。
一万人看到了塞尚的苹果。十亿人记住了《火车怪客》里的打火机。―—戈达尔
经典的交换杀人,经典的黑色电影。游乐场杀人和结尾旋转木马上的两场戏让人印象深刻,最后一幕首尾呼应,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A】电影看的越多,就越能体会到希区柯克的伟大之处,尤其是在这么一部经典的黑色电影面前,只能默默膜拜。尤其是游乐场杀妻案,那一段的视听调度简直精彩到无以复加:有意识的景别重复和画框内容的筛选让视点移动的过程充满了趣味与暧昧;隧道内光影的移动与吞噬;出隧道前的一声尖叫是最为成功的一次“视听调戏”;而最后墨镜上所倒映出的谋杀却让这一段落有了一个独具美感的落幕。除此之外,网球场上“以动衬静”的凝视,宴会上的入魔时刻,网球比赛时的平行剪辑,以及最后,希区柯克又一次玩起了他所拿手的“桌下炸弹”理论,让旋转木马上的视觉高潮显得如此灵动。最后,在“不要和陌生人讲话”的首尾呼应式结局下,圆满结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这都是无可置疑的一部经典黑色电影。
隐喻Bruno的同性恋身份:鞋、领带、西服上的花边、恋母情结。
游乐场那段后来似乎确实有很多人模仿吧。但确实,看惯了当今的惊悚悬疑片们,这一部经典的老电影已经不能刺激我的神经了。
#重看#半明半昧的光源凸显善恶并存的秘密(光线的变化表现出内疚与焦虑的情绪),阴影线条分割暗喻道德囚笼(秩序的建立和破坏);“白鞋”作为“黑鞋”邪恶的投射,镜像里的谋杀(一切都是对称的),近乎失序狂暴的心理魔障;处处彰显恶趣——热衷谈论谋杀的上流社会、掐脖子的喜好(同质于《电话谋杀案》《狂凶记》)、同性恋的隐晦表达(长久以来的意趣)、恋母情结;网球赛与打火机的平行剪辑,游乐场的高潮戏。与钱德勒的合作堪称灾难级别,互相毒舌吐槽,直至退出剧本写作——“希区柯克的电影一定得完全是希区柯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