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女孩》导演阮凤仪评《爸妈不在家》
這是一篇2014年收到的稿件,可是在2021年刊登更具意義。
目前正在上映中的台灣電影《美國女孩》是新銳導演阮鳳儀的首部劇情長片,自面世以來,就常被拿來與2013年由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爸媽不在家》比較,同為自傳成分濃厚的家庭劇,同為回溯個人成長階段的時代切片,也同樣獲得當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肯定。
其實,在阮鳳儀以攝影機創作之前,也曾以筆寫電影。2014年,還在台大中文系就讀、尚未赴美唸電影製作的阮鳳儀,將她在台大外文系沈曉茵老師開設的電影研究課程上,一篇針對《爸媽不在家》(2013)的報告投稿至《放映週報》。本文當年因故未發,如今撈出益顯趣味,讀者可藉此一窺彼時的阮鳳儀對此類型有哪些共鳴與觀察,與多年後將自身經驗提煉成作品時有何異同。
《爸媽不在家》以清新通俗的家庭劇定位切合「外(菲)籍幫傭參與華人家庭」的社會現狀引發熱議。影片介紹多側重泰莉與家樂由緊張而漸趨融洽的故事主線,讓人誤以為此片的主要戲劇衝突是「泰莉如何贏得家樂信任並融入華人中產階級家庭的故事」,然而導演陳哲藝並未在家樂如何漸漸依附泰莉的心理轉折上煞費苦心,反而藉由洗頭髮的段落俐落處理家樂與泰莉由對峙進而嬉鬧的發展過程,將餘力用來經營親子關係的母題。
《爸媽不在家》捕捉獨特的華人家庭文化,即是父母給予孩子優渥的物質條件,希望他們「好好唸書」並「快快長大」,卻時常在孩子的情感世界與成長過程中缺席。《爸媽不在家》中的爸媽始終未曾真正遠離,可見這個「不在」並不是「不在現場」,而是指涉精神被經濟壓力掏空的家庭狀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背景之下,家樂身為玻璃推銷員的父親一再隱瞞失業的事實,並因投資失利而越陷越深,最後只能藉由抽煙舒壓並以沉默面對強勢的妻子惠玲。在經濟環境所造成的低氣壓中,家樂一家人不見期盼新生兒到來的喜悅,反而處處受到生活壓力的推擠。家樂的家庭彷彿其父所推銷的強化玻璃,輕敲四角看似很堅固,然而卻一摔即碎。相較於性格較為懦弱的父親,母親惠玲是現代女性的典型,懷孕時既要工作也要照顧行為偏差的家樂。分身乏術的惠玲決心聘請幫傭分擔家計,然而泰莉的到來非但沒有舒緩自己的壓力,反而使疏離的親子關係浮上檯面。
全片使我最印象深刻的兩個主題是「童年的酸澀」與「母親的難為」。泰莉因經濟誘因拋下家中幼兒成為家樂的幫傭,來到同鄉口中「容不下上帝」的新加坡家庭。即便泰莉的背景故事始終未曾發展完全,藉由泰莉與妹妹的通話我們得知他還有兩個月大的幼兒與酗酒的丈夫(或許真正「不在場的爸媽」乃是就泰莉遺留在菲律賓的幼兒而說)。如同家樂的母親,泰莉心事重重卻乏人問津。當泰莉扮演起年幼家樂的母親、姊妹、與曖昧初戀情人的角色時,他始終蒙有一層經濟隱憂與自殺未遂的陰影。泰莉以一個外來者的身分觀看家樂飽受內憂外患的家庭,然而他的眼睛並不是批判諷刺的眼睛,而是充滿自身同樣爲經濟所迫的同理心。泰莉對惠玲最終決心辭退自己一事採取包容理解的態度,而惠玲的歉意、泰莉的諒解都在護照的一給一收中展露無遺。在機場道別的最後一幕,惠玲贈予泰莉口紅一舉表現出惠玲的細膩,以及兩人之間亦敵亦友的微妙關係。
陳哲藝對家庭的關注、細節的經營、以及小男孩心情的細膩揣摩早見於《阿嬤》(2007)以及《過年回家》(2011)兩支短片之中,其中散逸懷舊氣氛的《過年回家》已見陳哲藝對剪髮一事所懷抱的獨特情感。他以清新的電影語言拍出日常生活的質地,於日常事件的縫隙之間鋪陳細節,層層堆積起角色內心的疙瘩矛盾與情緒暗湧。泰莉首次來到家裡時,陳哲藝以機動性高的運鏡精彩地表現緊張的三角關係:惠玲的威權、泰莉的生疏、家樂的抗拒。《爸媽不在家》多在泛白的居家空間中拍攝,營造的多是人物腰部以上的構圖而少有遠景的表現,然而導演卻在劇中不時安插看似突兀的新加坡市大遠景,使「近距離的家庭觀看」與「極遠的都會眺望」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些大遠景不僅能為劇情分爲數個章節,同時將家樂成長經歷的個案過渡到新加坡華人家庭的典型,將家庭通俗劇的格局拓寬至社會切片的觀察。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現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時常是疏離的,他們所表現出的愛是無力給與的、是各自被心事給吞噬的。缺乏精神寄託的家樂在父母的縱容與漠視下養成偏差價值,不僅歧視、欺侮泰莉未受嚴懲、更對鄰居自殺一事採取戲謔的態度。相較之下,泰莉對家樂既有關愛亦有管教,他既點出歧視幫傭是錯誤的,也教訓家樂嘲諷自殺者的殘忍。家樂對泰莉的逐漸依賴引起惠玲的妒意,迫使惠玲開始正視家樂渴望被關愛而非被溫飽的需求。陳哲藝在最初惠玲無心贈予泰莉衣物一舉中埋下母親身分被取代的危機,由家族聚餐、家樂生日、 倒掉魚粥等事件捕捉惠玲妒忌的眼神,以淡筆勾勒惠玲身為母親的落寞。
泰莉與家樂的關係在雇傭契約擬定之初就注定是暫時的,並且也是無法真正持久的,或許這也是為何陳哲藝所選之流行歌曲皆有「夢境」之主題。全家赴宴途中所播之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以及泰莉洗車時家樂所播之「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皆以「昨夜的夢」描寫失戀的傷感。王傑的流行歌曲不僅能召喚當時的時代氛圍,同時也在這些悲傷的曲目中暗示泰莉與家樂若有似無的情愫。
陳哲藝以電影語言傳遞華人文化的「一切盡在不言中」,使戲劇性在動作而非高八度的對白中完成,以日常點滴構築家樂豐富的內心世界。當父母親在麥當勞中準備告知家樂欲辭退泰莉時,陳哲藝首先拍攝家樂父母對望的複雜神情,再透過家樂反覆以吸管發出噪音的焦躁表現其不安。家樂始終不發一語,卻在母親說出辭退泰莉之時將飲料打翻在地,藉此作為自己的無聲抗議。家樂對彩券的執迷成為他挽留泰莉的最後辦法,反應的是高舉資本主義的社會風氣之下所養成之「金錢可以解決問題」的單純信念。即便終歸失落,家樂卻在最後奮力剪下泰莉一綹髮絲,那是家樂對泰莉最後的嗅覺記憶,也是最後一次的挽留與不捨。
陳哲藝以家樂與父親分享泰莉的音樂作結,藉由片尾曲ASIN樂團的「Kahapon At Pag-Ibig」(昨日與愛)抒情歌聲與新生兒的降臨溫柔地修補親子之間的隔閡。劇中始終未曾使用背景音樂、卻在劇末以音樂化解家庭衝突的電影手法讓我想起黑澤清的《東京奏鳴曲》(2008)。兩個家庭的父親同樣因自尊心刻意隱瞞失業的事實,其處理的命題也是家庭倫理的崩解與重建,然而《東京奏鳴曲》更側重於現代日本社會中搖搖欲墜的父權而非孩童的成長經歷。《東京奏鳴曲》的小兒子健二瞞著父親學鋼琴,在劇末以德布希的「月光」驚艷四座,並在音樂會結束後與父母一同在寂靜中離去。兩位導演以同樣的手法、截然不同的音樂收束兩場家庭劇:德布希「月光」的特質是古典的、高雅的、主流的,是救贖佐佐木一家的神蹟;而ASIN樂團的「Kahapon At Pag-Ibig」卻是當代的、庶民的、民族的,是療癒泰莉鄉愁的音樂、也是最初不為家樂所認同的旋律。劇末家樂與父親分享的是他對泰莉的思念,也是他與父母的和解;父親表現的則是他對家樂內心世界的好奇,更是雙方輕啟心扉的起點。當父親戴上耳機的剎那,我們所聽到的彷彿是兩人心聲之流瀉,如歌詞末尾所言:「昨日的傷痛同等於希望之甜美」,我們過去的失落都不是拒絕來日再愛的理由。
2 ) 哪个少年没曾有过一颗荡漾的春心
家乐格外喜欢他的保姆Aunty Teresa,从开始的无比抵触到后来的无法割舍。你不知道Aunty Teresa用了什么魔法,就使这么淘气的孩子死心塌地爱上了她,影片里也没有再深深地挖进去,这是我眼中这部电影的最大败笔。
Aunty Teresa是真心真意关心家乐的。比处于失业压力的爸爸和处于妊娠期的妈妈更关心家乐,更能发掘到家乐内心的需要,谈话时,她把家乐当朋友一样。但是该教育的时候也会一巴掌就扇上去,丝毫不管这根本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这样恩威并施的方式也许更能降伏住90年代末的青少年们吧,总之就是没几个回合,Aunty Teresa就顺利拿下家乐。
骚年们,可否还记得自己在青春期时对性对女性的那份好奇和渴望?多想了解和自己身体构造不同的那部分是怎样一番风景。可否还记得自己那时候的脸皮是何其的薄?给心爱的女生递一封情书还得偷偷摸摸。可否还记得自己那个时候的撸点是多么的低?要是有一张泳装海报,那不全班男生人手一撸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第一次家乐手臂受伤,Aunty Teresa要帮他洗澡,他死活不愿意。后来拗不过Aunty Teresa,还是Aunty Teresa帮他洗了澡。在此之后,家乐对Aunty Teresa就没有明显的反感和敌对了。不仅如此,他还专门在Aunty Teresa只穿内衣的时候强行闯进卧室,对Aunty Teresa胸部发表观点。第二次受伤的时候,明明只是屁股痛,也不是完全不能自己洗澡,可是家乐却主动让Aunty Teresa帮他洗。洗完了还要背回卧室,期间Aunty Teresa有一句大亮台词:“别碰我的胸部!”
不是说家乐是个小畜牲或者是臭流氓,这只是青春期最正常不过的表现了。换了任何直男在家乐这般年纪时有这么一个真心关爱自己,又青春洋溢的Aunty,都不会错过这种揩油的良机。不知是有意无意,Aunty Teresa的尺度把握得也很好。她没有完全关闭骚年了解女性的大门,所以她会穿着内衣换衣服还让家乐在一旁点评;同时,她也没有再进一步得引导家乐做些什么。当然,如果这样拍,那就是岛国爱情动作片的节奏了。对于一个少年,这样已经足够了,足够缓解自己初生的性欲和荡漾的春心了。所以,Aunty Teresa还是对家乐进行性启蒙教育的人。
Aunty Teresa离开的时候,家乐猛然剪下了一撮Aunty Teresa的头发,回去的路上,他紧紧抓着这一小把头发。家乐对Aunty Teresa的这份感情,好像一杯上好的茶汤,成分复杂却又清亮透明。Aunty Teresa是照顾他的人,是真正关心他的人,是给教他敬重生命的人,也是第一个给他性体验的人。
及其可惜的是,为什么不在这个点上挖深一点?
3 ) 《爸媽不在家》: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ILO ILO)是陳哲藝的處女作,一鳴驚人,也難怪連獲多個大大小小影展的獎項。對新加坡電影的印象離不開家庭與成長的題材,最能將新加坡走到亞洲的是梁智強執導的《小孩不笨》,其後當他的作品《小孩不壞》在港上映的時候,也頓時變得無聲無息,更別說他的新作兩部的《新兵正傳》。也許華人社區內不把新加坡電影放在眼內,經常談及的話題都只是中港台,而今年華人社區內必須記住一個名字,那就是陳哲藝。他有一部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電影,叫做《爸媽不在家》。從此對坡片的印象又可以擴闊一點,對華語電影的選擇可以有待觀望更多。
《爸媽不在家》某程度是導演在孩童時期的經歷與寫照,特別是他與外傭的相處。新加坡與香港是很相似的,經濟發達,婦女出外打工,卻又不能把子女丟在家,總要找人代為照顧。要不就送子女到補習班托管,要不就請個家傭看管少主、照顧家庭。在現代,一些俗稱為「怪獸家長」的雙職父母更在聘請外傭時諸多要求,包括要外傭管孩子們的家課、要他們練習英語,視圖利用外傭把子女打造十八般武藝。有些家長甚至是把教育的責任落在外傭身上,是相當的不負責任。
在《爸媽不在家》裡,實則講的是外傭見證著一個中產家庭向下流的生活,透過片中孩子的視角描寫出一份跨性別、種族、身份的情誼,此外也講到家庭裡的相處與異鄉人的視野。電影題材是寫實的,拍出來那種感覺是似曾相識的,香港與新加坡同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生活背景是十分相似的。九十年代請家傭還可稱作中產,而今時今日請家傭也不是難事,也有一些賺錢能力不高的人也請起家傭來,多數是為了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且看香港滿街都是外傭的面孔,目前香港有三十多萬的外傭居港。她們已經成為了城市的一部份。而外籍的傭工們最常到的幾個地方就是台灣、香港、杜拜與新加坡。在亞洲地區裡算是較為發達,而且能賺較多的金錢。
在電影裡的家樂已經是十歲小孩,都已經有自理的能力,本來以他這個年紀是可以定性起來,但祖父去世後父母不放心,就請了外傭Teresa照顧他。從最初的抗拒、事事作對到接受與明白,展示出一份人與人之間那種純真的感情。寄居在家裡的外傭並不是陌生人,而是慢慢地成為了家裡的一份子。
但事實上電影裡的爸媽都是每天在家的,只是他們都有各自的工作與操勞的事情,在管教兒子上是操心但又乏力,心裡還是很疼愛兒子,只是不懂說出口。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在家樂心目中難免是「缺席」的,一直以來父母關心的是他的成績,而雙方欠缺了親密的相處。在Teresa未來之前,家樂的大部份時光都是與祖父在一起。而Teresa的到來出現了一種對母親情感的錯置,家樂母親心裡的妒忌寫得傳神,深怕兒子會被搶走。然而,一份工作卻搶走了Teresa在家鄉的生活,捨棄她的家人。本來團聚是人之常情,但是不同的人則有不同的命運,離鄉別井都是為了生活。
電影裡的年份設定在九七金融風暴後,但即使今日看來時代的轉變沒有太多的影響,生活依然艱難,孩子在女傭的照顧下成長、父母們對子女的期望更是十年如一日。作為是電影中人同時代成長的人難免會有一點的共鳴,那個年代我們一起玩過的他媽歌池,我們一樣的好奇與佻皮,還有是屬於我們那種孤獨,沒有父母陪在身邊的童年。成長的天空下,我們都一樣在經歷。
片裡的家庭實質上是四分五裂的,男人、女人、孩子與女傭都有各自的問題要處理,一家人不能夠開誠佈公的聊天,也許為的是面子、也許總是認為對方不會明白,又或者是深怕別人會看不起自己。一家人的關係未如理想,各家自掃門前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女傭的介入展示了她有一個不完整的家,襯托著這一個表面上是完整的家。描寫出外勞的辛酸與所付出的情感與代價,寫出異鄉人的視覺與迷茫。而片中有一點要提出的是,有多少人會認真注視這些外傭一眼,戲中的孩子認為外傭是次一等的,不值得尊重。對於家樂,外傭姐姐是他的照顧者,更是他的朋友,他不喜歡別人對姐姐的不禮貌。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還活在奴隸制度中,現代社會自恃為有教養的人,實質是狗養的。
戲裡的命題離不開成長,男孩要長大了,要有經歷與學習照顧自己。家樂的路還有很漫長要走下去,而家裡的生活條件也會變差。這一家人需要的是團結與和諧,新生命要誕生,影片為觀眾留下了希望的種子。生活衰敗,但要心存希望。「希望在於自己」。電影以寫實的手法帶出家庭由盛轉衰的轉變,並擅於勾畫人的內心世界,戲裡戲外都是如此真實而有力,是一部新加坡電影的佳作。
文/Dorothy
4 ) “家庭”下的个人与历史
太棒了这个片子。导演陈哲艺1984年生人,亚洲金融危机时13岁,和片中小男孩的年龄差不多。这一块背景一直不太懂,因为三年后我才出生。而且97年也是香港回归年,我在想这一部分会有什么关联。但是这部作品并不是当下危机的即时记录,而是过了将近二十年后的再回顾。导演把镜头聚焦在一个小家庭,一个待产的中年母亲、一个失业的父亲、一个调皮但聪明的男孩、还有一个同样为了孩子和家庭而在外谋求生计的菲律宾女佣。这个家庭只是那场大风暴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社会单位,但是却于琐碎的争吵、日常的对话、几个紧急而又焦虑的家庭电话扒出平凡个体在社会巨变下所遭受到的冲击,今天老师上课的时候、还在跟我们讨论“什么是现实主义”,如果仅仅从中文的角度、这部电影不论从电影视听语言还是叙事题材上,都是我所认同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对于我而言,是关于个体经历的、是关于普通人的日日夜夜所凑成的历史。如果从英语realism溯源,那关于具体的人的现实片段所拼凑成的整体事实就是“真理”、就是“本质”。所以在这个程度上,不仅是中国的现实主义还是西方的realism,毫不冲突。
但是如果这部电影没什么大的野心,只是单纯的做一个导演的童年回忆录,那也失去了“现实主义”的内涵,最终可能也只停留在导演的流水账意淫里,根本也不可能去打动2013年以阿涅斯瓦尔达为代表的戛纳评委、也不可能去击败同一年的大师们。这部电影妙就妙在他给了观众全知的视点,母亲阿玲在经济窘迫的情况下依然买了所谓“成功学”这些洗脑传销课程、爸爸躲在楼道里一根一根地抽烟、小孩家乐像个小大人一样为了躲避受罚用彩票号码来和“成年人”-老师做交易、给爷爷上坟时郑重其事地给他烧彩票黄页并祈愿、女佣餐前的祷告。从物质的角度,每个人都为了维持生存和繁衍,卖力地投入到社会市场的流水线中、以劳动和精力来换取食物和金钱,每个成年人都格外实在、功利和物质化,一边给后代供应一个稳定安全的物理空间、一边丧失了对自己的生活partner的感性情绪和精神倾诉;从精神的角度,成年人、甚至是小孩子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宗教、成功学鸡汤、受资本家操控的股票、还有死去的肉身,一边换取生存、一边寻找寄托,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几近丧失尊严和骄傲地、极其狼狈地继续生存繁衍。
写到这里,好像也慢慢厘清为什么这部片子大家都说好、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观众都动容,因为每个平凡的个体都是这样在漫长的人类史中存续下来的,我们自己构建起的价值观、美好的人性理念,其实都是现实和历史长久缺失的。这不光是一部个人的回忆录、甚至还坚持了一种……人们愿意去认同的关于生活、生命、现实、历史的本质规律。
5 ) 错置的真情----评新加坡戛纳获奖电影《爸妈不在家》(1)
新加坡青年导演陈哲艺的处女长片《爸妈不在家》荣获第66届康城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赢得最佳长片金摄影机奖(Camera d'Or),真是令人兴奋的事情。这标志着新加坡新电影工业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 虽然华夏大地的影迷和电影学者大多以天朝为中心,总是常常不屑新加坡乃至东南亚的所谓“离散华语电影”(Diaspora Chinese Cinema),但是我相信经过这个标志性事件,天朝影迷将再不会轻易漠视近几年来新加坡电影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了。
这部小成本电影之所以能在18部长片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自然是因为电影本身的艺术水准和思想趣旨的确具有高超之处。我在新国看了两遍这部电影。第一遍是完全以沉浸剧情的方式去看的,感性多于理性,因此感觉导演要借一个工薪阶层人家的小孩和菲律宾女佣的情感故事,来折射金融危机下整个社会的焦虑,呼唤真情。但我隐约觉得这个故事的内涵并不如此简单,导演还是埋藏了很多密码,等着观影者去解码,而这正是艺术电影,或者说以欧洲“新浪潮”(“New Wave”)为标志的哲理化艺术电影的重要特征。第二遍看的时候,由于已经知道了剧情,就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观看。果然,许多从“剧情中心主义”的电影工作者的角度看来并不重要的情节和意象开始回荡在我的脑际。影片结束后,我又看了一下自己在电影院里做的笔记,这才根本了悟,原来电影本身的内涵真的太过丰富了。接下来,我将从本人的观影体验的角度尝试分析这部电影,以兹和众影迷和学者分享或探讨。
投射的母爱
该电影的主轴,是围绕一个叫做林家乐的调皮小男生而展开的。因为家乐父母亲工作忙碌的关系,无法照顾,于是不得不请来一个菲律宾女佣Teresa照看家乐。在影片中,两人的关系经过了陌生而冲突,磨合并产生亲情的过程。最后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家乐父母无法再支付Teresa 的雇佣费而不得不辞退她,以致产生了独特亲情的两人不得不痛苦地分离。表明上看,故事的主角非林家乐莫属,而导演也是借助他的一些视角去看成人世界中的无奈和疏离。但是,当我看完第二遍的时候,我更确信,这个故事是关于母亲和亲情的故事,一个关于一个工薪家庭的母亲如何在她的孩子与一个女佣建立亲情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亲情缺失的故事。
林太太,这个正如电影那个骗子所说,是身上扛着家庭和事业双重重担的典型的工薪家庭妇女。 她有着家庭主妇身上所体现出的典型的市侩气,也有着职业中年妇女所特有的那种压抑感。我们不能过分指责这种市侩和压抑,她的这些素质更多来自于金融危机下的社会的那种物欲化的人的生存挣扎。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所有场景都无不充斥着一种工业社会下的压抑感和人性挣扎,而这些正体现了导演对于社会的冷静的批判意识----关于这一内涵,我将在后文重点探讨。
而林太太则是这种挣扎人性的典型体现。可以说,菲律宾女佣Teresa和林太太是两个互为投射的镜像存在。她们身上存在基本的相似点:1 她们都是幼小孩子的母亲,她们的孩子都需要母爱和关怀。2 她们在各自的家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经济供养者的角色,都是职业妇女。对于林太太来说,丈夫的失业和后来的微薄的薪水已经难以独立支持家庭的巨大开销,因此,林太太的工作的稳定与否就攸关着家庭的温饱。对于Teresa 来说,她的那个酒鬼一样的在菲律宾老家的老公自然也是不靠谱的,这就是为什么她需要去遥远的新加坡去当女佣,赚钱养家。但是电影文本所设置的这两个女性又同时象征着两种互为对照的生存方式: 现代的职业妇女和传统的家庭妇女。 林太太,作为典型的华人职业妇女,也同时分担着照顾家庭的重担。而Teresa 在作女佣之前,可以算是一个传统亚洲的家庭妇女了。而当林太太以雇佣Teresa 女佣照顾家庭的方式让位了自己作为家庭妇女的角色的时候,这种林太太/现代职业妇女 和 Teresa/传统的家庭妇女 的二元对立性就初步建立起来。
在探讨现代家庭伦理危机的时候,当代的许多文艺作品都通过设置这样一种 现代/传统 的文化价值的对立的模式来表明作者的批判意识。《爸妈不在家》的剧情也是基于这样一种文化思辨。但导演的手法显然是更加巧妙的。可以说,Teresa 的出现和离去起到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使得这个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缺乏真情的小家庭开始反观自身,以起到救赎的疗效,而这也使人不自觉与Teresa 身上的那种基督教的信徒身份联系起来。而最明显的效用就是林太太,因为她通过Teresa 这面“镜子”的确反思到自身的亲情窘境。在电影故事中,林太太即使在Teresa 未来林家之前,也很难说起到一个母亲的角色。因为她和孩子家乐的沟通显然是很成问题的。在电影一开始,家乐在学校淘气,顶撞老师,一回到家就被林太太责打,而且在电影的后文,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林太太不时用命令式的口吻来训斥家乐。也就是说家乐和他母亲林太太的关系完全是一种服从/命令式的关系。两代人的情感完全没有任何的心灵沟通。
而在Teresa 来之前,真正和家乐建立起温情关系的则是家乐的爷爷,虽然这个角色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人世,而且没有出现。但是导演还是巧妙地将家乐和他爷爷亲密关系的前史通过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台词暗示出来。我大约记得电影中提到家乐爷爷的场景有4次。第一个场景就是当Teresa 刚来林家,看见家乐卧房中挂的那幅不知名的老年人的遗像,并好奇地触摸的时候,家乐非常气愤地骂Teresa “不要动我阿公”。 这一镜头语言真让我赞叹导演的功力,因为他在这仅仅的几秒中将一种复杂的意义仅仅通过电影镜头暗示了出来,其意义有三:1, 通过简明的台词交代一个重要的人物:家乐的爷爷; 2, 爷爷的遗像放在家乐房间,而且不让女佣动它,说明家乐对爷爷的那种真情;3, Teresa 和 爷爷的对视,突出了他们两人独特的镜像式对照关系,暗示了在之后的剧情中家乐同样在Teresa 身上获得真情、亲情的可能性。之后的3个场景,一个是当家乐被林太太斥责不专心吃饭,“你爸(指爷爷)在的时候,他可没这样”,以及后面林太太抱怨“以为你爸能照顾家乐,怎么知道买了房,我们反而要伺候他”,还有就是林家三口到陵园祭拜林爷爷时,家乐随意去吃那个供品中的鸡腿,还说“爷爷才不会那么小气”的口气。这些场景都可以使人联想到家乐对爷爷的亲密关系。但随着爷爷的去世,家乐的亲情世界第一次消失了。
直到Teresa 来到林家以后,家乐的亲情世界才第二次重新建立起来。电影中,家乐和Teresa 之间的情感互动是经过相互排斥到相互认同的过程。家乐一开始排斥Teresa 一方面是因为她是一个住在他房间的陌生人,而另外一方面在于她在家乐的世界中一开始扮演的也是一个像林太太一样的管理者/训斥者的角色。一个重要的冲突是顽皮的家乐和同学在一起踢球的时候,Teresa按照林太太的指示要求家乐履行林太太要他完成家庭作业的义务,但家乐并不听取,两人发生肢体冲突,家乐脾气逆反地骑上自行车在社区飞驰,结果撞上taxi,照成右臂骨折,打上石膏。而这一严重后果又恰恰成了家乐得以依赖Teresa照顾的原因。在这种无法自理的情况下(家乐连洗澡都无法自己处理),家乐只能依赖Teresa的帮助,而两人的真情也是在此期间慢慢培养而成的。俨然,在家乐无法自理以后,Teresa对他生活上的扶持要多于学业上的教训和命令。而就在这种夜以继日的扶持之中,Teresa 慢慢将自己对于自己孩子的失落的关怀投射在家乐的身上,扮演着家乐的“半个母亲”的角色。
这里涉及到一种所谓角色扮演的议题。电影精巧地使用了一个道具,就是林太太给Teresa的那些旧衣服。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看似太生活化了,却包含导演的丰富的隐喻符码。 这些旧衣服是林太太早年穿过的衣服,虽然有点过时,但是对于从农村来的没有什么漂亮衣服穿的Teresa而言,确实是件好礼物。如果Teresa穿上林太太的漂亮的衣服只是一种出于女性爱美的天然的动机的话,那么林太太对她身着这套衣服则有另外一种独特的自我对照的臆想。电影中的林太太,发现自己的亲儿子家乐与Teresa越发亲近的时候产生了不正常的妒忌心态。电影中使用大量的特写镜头来突出林太太内心的那种压抑感。她那不苟言笑的表情,令人紧张。我们试想如果林太太和儿子家乐的关系仍然保持正常母子之情,她怎么会因为一个女佣而惧怕自己的处境呢?随着剧情的发展,林太太的这种神经质的猜忌或者恐惧的表情越来越被放大了。而电影还通过她对Teresa穿着她衣服的质疑来突出她的那种神经质。我记得有两次林太太对Teresa 的服饰有过不礼貌的质询。第一次是Teresa 在外面偷偷找了一个理发店的钟点工回来后买了一些好吃的糖果给家乐。这时林太太问Teresa“你怎么穿我的衣服?”而Teresa则觉得奇怪,于是回了一句“这不是你送给我的吗?”林太太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神经质。而后,林太太发现家乐很高兴地拿Teresa买给她的糖准备吃的时候,林太太又一次神经质的怒斥家乐不要吃糖,又一次以管理者/规训者的身份行驶权力,没收那些糖果。为什么林太太会那么敏感Teresa身上的衣服呢?这潜在暗示了林太太对Teresa和家乐关系的亲密威胁了她和家乐的母子关系的极大焦虑。
而在另外一场戏中,这种焦虑更通过林太太对Teresa的怒喝的台词直接体现出来。是时,林家乐因为打击一个说风凉话的孩子,而遭到被校方勒令退学的危险。林太太此时却因为公务缠身无法抽离,不便及时到学校找校长谈话,于是作为唯一没有资格代表林家乐家长的”家里人” Teresa为了家乐的前途,赶忙去与校方谈判。林太太之后才姗姗来迟。在事情谈妥以后,林太太看到Teresa又穿着她过去的旧衣服,便当面斥责Teresa“我是他的母亲,不是你!”。在林太太眼中,Teresa身穿的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一个过去的自我,一个作为家乐的年轻的母亲的自我,或者说是一个母爱的自我(我们可以设想也许在家庭压力还没有如此巨大的时候,家乐也还没有进入学校,尚是嗷嗷待哺的婴孩的时候,林太太和家乐之间还是那种天然的母子亲情联结而不是命令-服从的权力关系)。因此林太太一看到她穿她过去的衣服,就敏感地将Teresa看成是一个夺去她母亲角色的危险人物。她自然是恐惧的,但是她的繁重而琐碎的职业事务又的确使她无法回归一个家乐母亲的角色上,造成更加焦虑的心理,她只能通过语言上的谩骂来明确她和家乐之间的血缘性的母子关系,以调节心理的紧张感。然而,从Teresa的角度看,林太太的想法的确是非常具有反讽意味的,因为她穿林太太衣服的时候,恰恰都是她部分放弃了作为家乐的女佣和照顾者的角色,而偷偷跑出林家,而出现在理发店和其他城市公共空间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照顾她自己的家庭。所以,Teresa穿上林太太的衣服,对Teresa本人而言,显然暗示着家乐和她之间关系的疏离而且部分消解了家乐在其身上投射的想象性的母亲身份......(未完待续)
6 ) 日子就是这样缓缓过去,我们也就这样长大
首先,必须承认,我也是跟风的人,如果不是金马奖上面《爸妈不在家》成为最大黑马,一举拿下最佳女配,最佳新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四座金马奖座,这部在我每周搭公车都能看到宣传海报的电影,我是不会去电影院看的..一来是对于新加坡电影的没信心,二来是从那个海报还真看不出来讲的是什么,更何况我又穷….
不过,在金马奖的当晚,我就去搜了本地电影院的放映场次,8月底上映的,这都三个月了,本来以为已经下线了,惊喜地发现竟然还有,只不过三家比较旧的电影院,每天只有下午一场,等到我周一考完试,打算买票看的时候,场次已经加到每日4场,而且换了大的放映厅,看来,跟风的不只是我啊,电影院也是这样!!
-----------废话不说了,来说说电影--------------------------------------------
看完电影的第一感觉,有点像《桃姐》,也是同样的讲述了佣人与家里的小孩之间的感情,桃姐是选取了佣人桃姐老年的生活来讲述的,而《爸妈不在家》中是一个9岁小孩和菲律宾女佣之间的感情变化为主线,展示了爸妈之间,爸妈与女佣之间,面对金融风暴,一个三口,即将四口家庭的变化,台词寥寥,却恰到好处。
怀孕的母亲,淘气的孩子,工作遭遇不顺利的父亲,这个时候,家里来了女佣。故事从这里开始。金融风暴来袭,父亲炒股失败,后失业,母亲即将临盆,又被骗,小孩在学校打架,被勒令退学,家庭陷入经济危机,女佣请不起,故事从这里结束。
小孩与女佣:从最初的抗拒到和解,女佣Terry用她的方式教育他,逐渐成了他最信赖的人,甚至因为别的同学诋毁Terry而在学校打架,以至于大庭广总之下被打屁股了(真好奇现在坡国的学校还有这么惩罚没?)。家庭陷入经济危机,女佣Terry要离开了,小孩难过,在Terry临走的时候剪下她的一缕头发。
那段小孩狂骑自行车去买乐透的场景给我印象很深,一个9岁的小孩,在面对即将要失去自己珍视的东西的时候,他的努力是如此的拼命,虽然结果是徒劳,但是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这些,有些人,有些事总会离我们而去,而心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变得坚硬起来,并且被赋予一个好听的名字,“成熟”。
父母,女佣之间: 父亲失业,戒了多年的烟又重新抽起来,深夜独自坐在家门口的楼道里抽烟,正好被女佣看到,一句“不要告诉妈妈”已经包含了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所有的深沉。失业的事情最终无法隐瞒,又遇上母亲被骗,父亲就那样躺在母亲的大腿上,缓缓的说着自己没工作的事情,母亲轻轻一句“我在等你告诉我”, 不言自明的理解,看穿却不拆穿,大概夫妻间的相处之道就是这样子的吧。母亲在厕所找到烟头,以为女佣偷偷抽烟,质问女佣,女佣又去问孩子,其实一切都只是小孩子的好奇心驱使,Terry的一句,“你还嫌你家庭的问题不够多啊”,原来在一个家庭中,看的最清楚的往往是外人。Terry 要离开的时候,母亲送了个小礼物,打开之后,竟是女佣偷偷用过的母亲的口红,母亲笑笑,没有多说什么,一切不言自明,有些话不说出口,其实彼此都懂得。
父母孩子之间:电影一开始就是小孩在学校闯祸,母亲被叫到学校,也因此才有了女佣的进门。妈妈对孩子总是严厉多过慈爱,小孩生日的时候,主动要和女佣拍照,还把这张合影贴在墙上,母亲暗暗吃醋,在小孩又一次被校长打电话叫家长的时候,母亲终于对女佣发飙,“I’m his mother, not you.” 吃醋的母亲,看到孩子和女佣的感情好过跟自己,可是自己却无法空出时间陪伴孩子,这是要工作的母亲们都要面对的困境吧。父亲在儿子生日的时候送上的鸡就更加体现了爸爸内敛的爱,之前心情不好一怒之下摔了儿子的电子宠物,在儿子生日的时候又作为补偿,送了真的鸡给儿子,虽然鸡的下场还是被他们一家吃了,但是还有最后一只留着,也给小孩更多的念想。他终究是要长大,自己面对很多事情,而且家庭遭遇经济危机,将来的生活可能更加艰难,不过有过陪伴,经历过失去的小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淘气的孩子,他已经学会珍惜。
电影也很好的关注了女佣本身,比如Terry的家庭,手上的割腕痕迹,打电话中透出的家庭困境,每个人也都是被生活所迫,没有人的生活是轻松的。
好玩的是,虽然故事平平淡淡,但是中间穿插了很多坡式幽默,彩票的梗用了好多次,每次都效果奇好,还有各种坡式英文,实在是深得Singlish的精髓~
看过之后我一直在想,是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吗,城市发展,家庭的感情却变得淡漠,一个家庭,三口人,其实他们往往有且只有一家三口,困顿迷惘都是要一家人相互扶持,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还好,新生命总是能带来新希望的。
故事就是这样简单,一段时间,家里来了女佣后来又走了,妈妈生了小孩,爸爸没了工作,小孩在学校被罚,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发生的事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故事,只是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不在意这些日子的流走,回过头看,才发现原来我们也就这样慢慢长大了.....
七八成的新加坡片都在贩卖新加坡式华语(英语)笑料,难得看到一部比较扎实沉稳的中产阶级家庭题材,其中不乏细腻、敏感和锋利之处。世间并非只有桃姐情,萍水相逢,亦有动人之处
渗透到纹理的地气让这部带着自传痕迹的电影让人毫无自恋的感觉,反而跟着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一起在经融危机的大潮里扑腾挣扎。可惜就如台词一样,there is no room for God,温情也把更尖刻的批评挤压掉了。
1997年经济危机背景下,新加坡中产阶级家庭的挣扎,及淘气男孩与菲律宾女佣Terry的相处。雇佣关系中有冷酷,混杂温情,冷峻丰富,有杨德昌《恐怖分子》、《一一》感(妈妈有点像金燕玲)。怀旧道具细节:BP机、电子鸡、随身听、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电影来自陈哲艺亲身经历,Terry在他家工作八年…
拍得太暧昧了。害我觉得女仆和小主要不伦。
爸媽不在家?爸媽一直在家,可是,走進家樂生活的到底還不是他們。。。
不确定值不值得金摄像机,但的确是部惊喜佳作。一个普通家庭遭遇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故事,压抑无奈但却不悲不哀,反而满是小幽默和人情味,在绝境中寻找乐观和希望。更优秀的是这样一个本土故事居然能穿破时代和文化隔阂,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被感动到。
作为处女长片相当的从容。
是母亲,是姐姐,更是情人。所以转变才在浴室,性的暗示。不过相比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亲情这条线反而在其次了。关于一次曾经的回忆。三星半
整个家里只有女佣知道“你还嫌你们家的问题还不够多吗”。
金融危机时我正和家乐一般年纪,影片细节做得格外出色,就算发生在东南亚小小的新加坡,许多地方我都感同身受。导演想说的既有社会的大环境,也有家庭内部的小情感,虽然感觉由于冲突较少各处都没有挖至最深,但谁的生活会每天都那么抓马呢?演员们很棒
作為處女作,這是今天看完幾部入選金馬最佳影片裡最愛的一部。導演不高明卻很聰明地摒棄了所謂個人美學,不疾不徐又充滿了真誠,除了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故事,還帶出了國族、階級、經濟、教育、社會各種問題,不過火,很溫暖。我也在裡頭回憶了很多自己的回憶,很美好的電影。
还蛮不错的啊,怪不得李安会喜欢,其实有点像台湾电影。讲了家庭,但更重要的其实是讲一个有灵魂的小孩跟这个世界的关系。
故事很平常,张力很强大。影片散发着浓浓的戛纳范儿,信手拈来,自然流淌,水到渠成,捕捉不经意的细节,反观内心汹涌的情绪。与此同时,导演又极其克制地掌控着叙事的节奏,保证了影片从始至终的连贯平衡。许家乐,一个孩童,奉献了超越年纪的高质量演出!
转场有点问题,只是因为剧情太平淡所以负负得正,看上去不明显。作为处女作节奏很不错。“Your hair is very臭”,新加坡的中英混杂is very有趣,这个film让我眼界大open,以后多find几个狮城人talk一下。
女佣丢掉晾衣杆-邻居跳楼自杀-母亲打辞退信-父亲求职失败四个连续镜头印象很深。开入死胡同的车知道转向,生活却没那么容易继续向前,[希望在于自己]的话是不假的,留下的最后一只鸡和新生的baby算是给电影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
狮城杨德昌。在对人物的刻画,情绪的把握以及危机下的暗涌的描写等方面,三十岁不到的陈哲艺已然有了一代宗师的影子。其实家庭片有些元素是如出一辙的,菲佣让人想到《细路祥》,母亲角色信仰的缺失(宗教或成功学)则对应《一一》,事业不如意的父亲角色也有NJ的影子。
头一次在影院里看新加坡电影,片子节奏控制的很好,摄影流畅选取的角度巧妙,真实,揭示但是有所控制的。
小男孩和保姆全是手持跟拍,爸妈的镜头大多是固定机位。镜头设计很精巧。“我讨厌看得到笔触,我一边在要求精准,一边把这个精准抹掉。”但有些东西真是抹不掉。
电影院里拉个片。最好看的是:爸爸扔了他的电子宠物,买了一箱真鸡回家。
有些缺陷,个人觉得最大问题是金融危机这条线超越了菲佣与男孩关系这条线(菲佣与男孩的关系后段发展变弱,金融危机这条线却逐场加强)。但不妨碍这仍是一部好电影,尤以处女作而言,其中使用的一些技巧尤其成熟。我没看过《郊游》,但与金马另外几部最佳电影比,我觉得这个赛果很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