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扎布里斯基角

    剧情片美国1970

    主演:马克·弗雷切特  达莉娅·哈普林  保罗·菲克斯  G•D•斯普拉德林  比尔·格拉维  凯瑟琳·克利弗  罗德·泰勒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1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2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3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4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5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6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13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14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15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16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17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18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19扎布里斯基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6 20:42

    详细剧情

      在美国学生组织的一起关于反战和争取民主的学生革命运动中,马克(马克•弗雷切特 Mark Frechette 饰)和同学、老师一起被当局逮捕,在愈演愈烈的双方对抗中,马克打死了一名警察,当局即刻展开对他的追捕,马克在机场偷盗了一辆小型飞机后开始了逃亡之旅。在商业公司当秘书的达莉亚(达莉娅•斯普莱林 Daria Halprin 饰)正驱车前往菲尼克斯,途径沙漠的时候恰巧被马克发现,他从空中向她扔下一件红色的衣服。两人结伴同行,达莉亚答应开车带马克去找汽油,他们于路无话不谈,马克告诉她自己的那些革命经历,在一处名为“扎布里斯基角”的荒地里他们疯狂的亲昵。飞机加满油后马克将飞机画上奇怪又明艳的图案,并与达莉亚愉快地分手。达莉亚继续开车前往菲尼克斯,却收到了马克被警方击毙的消息……

     长篇影评

     1 ) 《扎布里斯基角》电影剧本

    《扎布里斯基角》电影剧本

    (1970年)

    译/刘儒庭

    扎布里斯基角

    (Zabriskie Point)

    出品:卡尔洛·蓬蒂(为美国米高梅公司制作)

    制片:唐·奎斯特

    编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弗雷德·加德纳、托尼诺·古埃拉、萨姆·谢泼德、克莱尔·佩普洛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摄影:阿尔弗利奥·孔蒂尼

    美工:德安·塔乌拉利斯

    剪辑:弗朗科·阿尔卡利

    主要演员:马克·弗雷凯特、达莉娅·哈尔普林

    一些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姿势。

    影象模糊。一只手抬起来,像是要某人讲话,另一只手指着某处。一些年轻人的脸,有白人男女青年,也有黑人男女青年。大家都想听,又都想发言。

    在这些桔红色的人像上出现片名。

    这些形象渐渐淡化,桔红色逐步让位于真实的颜色。大学生们正在开会。

    主持会议的是一个黑人姑娘,她非常漂亮,下面称她为“第一个黑人姑娘”。她旁边是个黑人小伙子,即“第一个黑人小伙子”。其余是些白人。

    大厅挤满了人,很多人坐在地上,有的坐在桌上。讨论十分热烈,场内自然显得有些乱。有时大家对某人的发言一齐作出反应,有时有人笑起来,也有时有人低声议论。总之,是大学生开会的那种气氛。

    镜头分为四组,讨论的议题也是四个。

    1.大学会议厅·内景·晚上

    (Ⅰ)

    第一个黑人小伙子:仍然是30年来的老问题。如果你们真的聪明,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站在我们一边?现在别无其他办法,只能去告诉他们,非常抱歉,大学关门了,我们要罢课。事情完了之后咱们大家一起欢呼。

    一片欢呼声,也有人在议论。

    第一个白人姑娘:如果开始破坏在大学生中的征兵工作,你们会怎样说?

    第二个黑人小伙子:只有一件事好办,你们到征兵办公室,拿起瓶子,装满汽油,塞上瓶塞,然后一投,于是……

    一阵议论。

    第一个白人小伙子:好,如果我们想毁掉社会学呢?

    第一个黑人小伙子:你听着,还是用自制燃烧瓶,里边装的是汽油和煤油的混合物。对了,白人激进分子是空谈和大便的混合物。

    他的话引起强烈反响。

    第二个黑人姑娘:大家听着,我并不想向你们呈递我的革命生涯的证明书,但是,有很多白人大学生在外边的街上战斗,跟你们在贫民区所做的一模一样。另外……另外,还有很多对现实不满的白人,他们显然也是革命者。

    第一个黑人小伙子:孩子们,咱们在这儿是车轱辘话来回说。他们把你们投入监狱是因为在你们这儿发现了一点儿大麻,就是这么点儿事……这样,你们就成了革命者。还有,在他们揍你、踢破你的大门、让你无法生活、无法上学、无法找到工作的时候,你也就成了革命者。这就是……这就是你们说我们黑人是生活在另一种社会的原因所在……

    一片嘈杂声淹没了他的话语。

    第三个白人姑娘:等一下,等一下。你在说……你在说白人学生吧。我相信,我们懂得……我们当中的好多人懂得,是什么使黑人成了革命者。但是,是什么使白人成了革命者呢?这就是那种……

    第一个黑人姑娘:还不是跟黑人一样的原因吗。

    第三个白人姑娘:可是,情况不一样!

    第一个白人姑娘:会一样的,你放心吧,不用你去推动……你可以预防,这是当然的,你可以破坏,你可以干任何勾当,但不能……

    第三个白人姑娘:例子呢?

    第一个黑人姑娘:这个国家正在法西斯化,难道你们没有感觉到?也就是说,总而言之……我们大学里有警察。另外呢?你们把这些警察摆到哪儿?跟我们一起坐在课桌边?还有呢?叫到家里去?还有呢?你们出去的时候让他们也跟着到大街上?

    一片混乱打断了她的发言。

    第一个黑人姑娘:你们想成为革命者期待的就是这个?我所说的是,关掉大学,仅此而已。任何人都不应该打搅我们。谁想搅扰我们,谁就会处于危险境地。要想让大学重新开放,得依照我们的条件。

    又是一阵嘈杂声。

    第二个白人小伙子:好了……那么,那么为什么……为什么,我说为什么不让那些要去上课的人上课呢?为什么呢?

    第一个黑人姑娘:因为他们是反对我们的,因为他们妨碍我们得到应得的东西。我们得试验所有的方式方法,我们谈判过,请求过,写过计划。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

    大家鼓掌表示同意。

    第四个白人姑娘:可是,我们今天开了会。

    第三个白人小伙子:这已经很不错了……

    (Ⅱ)

    第一个黑人姑娘:我想……不仅是我一个人,大家都知道,最基本的一点,任何游击战中最基本的一点是,敌人是看不见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不知道发生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为引人注意而活动的那些人,他们是专门为分散别人的注意力……

    第四个白人小伙子:(他的话压住了对方)是的,但我不想信我们到了这种地步。我们刚刚把普通群众吸引过来。我们不要抱幻想,我们还是少数……我们甚至还没有得到白人的支持。我们需要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这种游行能够……

    第一个黑人姑娘:如果你们想关闭这座大学,重要的是……

    一片混乱,话语难辨。

    第一个黑人姑娘:静一静,静一静。黑人学生联合会并不想制造轰动事件,但是,如果你们想关闭大学,关掉就是了。

    又是一阵热烈的议论。

    第五个白人小伙子:你说的这个我不同意,你知道……我是想说,关于白人的支持……因为……这并不重要。原因在于,如果我们的斗争成功了,最后,每个学生,每个单个的学生,不管他是不是纠察队的人,也不管他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会成为敌人。因此,造成一种紧张局势更简单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家合起来构成一种群众性的威胁,一种民众的威胁……

    第六个白人小伙子:当然是这样。总之,我的意见同你一样。

    一阵闹哄哄的声音压过他的发言。

    第一个黑人姑娘:黑人学生联合会正在做的事我们也应该做。

    (Ⅲ)

    第七个白人小伙子:咖啡没有了,你能再给煮点咖啡吗?

    第五个白人姑娘:男人当中有谁会煮咖啡?

    一阵大笑。

    第一个黑人姑娘:我们听听你的意见。

    第八个白人小伙子:我建议,我们分成小组,四五个人一组,小组都撤到大学外边,到了一定的时候,这些小组在警察背后开展行动……

    许多人的声音:去你的吧!

    第八个白人小伙子:是这样的,我是说,这是另外一种战术,这样可以让其他人有时间赶来……

    哄堂大笑,好多人讽刺他。

    一个人说:去你的吧!

    第一个黑人姑娘:等一下,等一下,你们等一等再说。

    又一个人的声音:用汽车做街垒行吗?

    第一个黑人姑娘:汽车?

    又一个人的声音:在大学里边?

    第三个人的声音,为什么不?

    第一个黑人姑娘:好了……作为战术……

    第四个人的声音:怎么不把你的车拿出来?

    一阵大笑。

    第三个人的声音:是蓝色的福特牌汽车,你认为如何?

    第四个人的声音:你拿来吧,剩下的我负责……

    (Ⅳ)

    一片混乱,好不容易才听得出第一个黑人小伙子和第一个黑人姑娘的声音。

    第一个黑人小伙子:我们谈的是一个集体,这你考虑到没有?我们谈的是……你们不懂,只要我们像现在这样造反,我们就不能在一个集体中生活,连这个你们都不懂,这怎么可能呢?谁懂?你也……你也不懂……可你谈的是……你想光溜溜一个人呆在家里?

    第一个黑人姑娘:安静点儿!

    第二个黑人小伙子:同白人谈话只有一种方式,这就是,用他们的语言……如果他们用武器,那么你也用武器回答他们。事情很简单。

    第九个白人小伙子:可是,你准备好去见上帝了吗?

    第一个黑人小伙子:很多黑人已经牺牲,另外在这个国家还有很多人正向死亡迈进。如果我们站在运动前列,那正是因为我们准备牺牲性命。

    坐在角落的那个青年叫马克,他一直在认真听大家的发言。这时,他站了起来。

    马克:我也准备牺牲……

    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他。

    一个姑娘的声音:一个人?

    马克:但不是因厌倦而死。

    马克的话引起一阵议论。

    第一个白人小伙子:可您是个什么人呢?

    在马克想要走的时候,他的朋友莫蒂站了起来。

    莫蒂:不要走,不要走,我来介绍一下。他跟我一块儿住。开会发言或许不是他的特长。

    第六个白人小伙子:如果他不愿跟我们在一起,他也许不必来参加会。

    莫蒂:为什么?该由什么人来确定谁可以同我们在一起,谁又不可以同我们在一起呢?

    第五个白人小伙子:他不习惯开会,这个会就太讨厌了。要想成为革命者就得同别人在一起,不然……

    莫蒂:正因如此他才来的,想考虑一下……

    第五个白人小伙子:不同别人一起干的革命者是不存在的。没有组织,列宁会是什么样,或者说,没有组织,卡斯特罗又如何……甚至无政府主义者也把许多精力花到开会上面,的确是没办法!

    第一个黑人小伙子:对他这种人,你告诉他,应该读一读小红书,第一页上就写着:没有革命的政党,就不会有革命运动。如果继续像他那样抱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走下去,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第五个白人小伙子:彻底打倒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一阵大笑。

    2.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外景·傍晚

    一个姑娘穿过门厅跑进来,她跑到一个圆桌边,圆桌中间,守门人坐在转椅上。这时一个女人走来,她的腰里别着一支手枪。女人转身对守门人讲话。

    女人:刚才,三层有一扇门开了,现在一切都正常了。

    那个叫达莉娅的姑娘看了一眼这个女人,然后转向守门人。

    达莉娅:能上屋顶吗?您能……我是说,您能让我上去一下吗?

    守门人摇头表示不许。

    守门人:规定不许上去。

    达莉娅:我得去拿我的书,吃中饭时带上去的。

    守门人:什么书?为什么不在食堂吃饭?

    圆桌内侧的闭路电视监视器中传来一阵女人的说话声,守门人转身注视小屏幕,是两名女警卫正穿过走廊。

    第一个女人:假期过得怎么样?

    第二个女人:不错。

    第一个女人:一会儿见。

    达莉娅:谁能准我上去?

    守门人指了一下,原来,一个人正从电梯里走出来。这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

    这一场面当时就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

    守门人:晚安,艾伦先生。

    艾伦:晚安,汤姆。

    守门人:这么晚了才完事?

    艾伦先生发现了达莉娅,向她走来,离这个姑娘两步左右时停下脚步。

    艾伦:是的,我有事要干……我能帮助您吗?

    达莉娅:噢,我正希望您帮忙呢!今天我替一名女秘书上班,我到上边去了,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忘了……

    守门人:一本书。

    艾伦:替一名女秘书?

    达莉娅:是的,但我并不喜欢,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我才干。

    3.洛杉矶近郊街上·外景·早晨

    一幅大型广告画,画的是一头奶牛,蓝色的背景,奶牛画在一个正在行进的卡车上,有个人正在车上向野地里的猪群撒饲料。这一切全都画在一座建筑的墙上,这座建筑坐落在工业区的某一条路旁。一辆陈旧的、褪了色的红色小卡车正在街上开过,马克坐在方向盘后面,他旁边是莫蒂,他们又说又笑。

    另一条街上,两名警察骑着一辆摩托车迎面开来。马克从车窗伸出手致意,两名警察刚过去,马克的手势就变成了驱逐魔鬼的手势。

    另外一些标语牌,上面写的是:伯利恒钢铁公司、赖德维格公司、达诺拉火腿及腊肉、布朗·贝维斯工业公司、太平洋天然气公司、赫勃机械厂。一辆汽车尾部写着“货运公司”。

    一大堆金属架、乱堆的石块,这里显然是工业区。然后是市区,典型的“商业区”的一组组高楼大厦。

    一条大街,街的两侧长着棕榈树。十字路口的红灯亮了,但马克的卡车根本不停,差点撞上另外两辆汽车,他踩了一下刹车,然后加大油门开跑了。马克和莫蒂在车里高兴地笑起来。一辆车急忙刹车,车里是两个姑娘,车后座上是一副网球拍。其中一个姑娘认出了马克,向他打了个招呼。马克从车窗伸出手,匆忙问答。

    莫蒂:那是谁?

    马克:过去认识的一个姑娘。

    莫蒂:她叫什么名字?

    马克没有立即回答,像是不愿做更多的解释,但最后还是开口了。

    马克:她叫艾丽斯,可以说是我的姐姐。

    莫蒂掏出几张纸,开始写什么东西。

    马克:那是什么?

    莫蒂:一张表,被警察逮捕时用的,如果你早已填好,他们就会把你释放。

    马克:你们从来都是早作准备。你们没有别的规则?

    莫蒂:得现实一点儿。

    马克:听着,什么时候你们下决心不听天由命了,什么时候我就参加你们的运动。

    莫蒂:有很多人无法作出自已的选择,对许多人来说,主要的问题是生存问题。

    马克:我要说的正是这一点,而且是认真讲的。

    莫蒂:什么?

    马克:这不是开玩笑。我已无法忍受。青年们谈的是暴力,警察就在使用暴力。今天你听到那个傻瓜了吧,他说什么只在必要的时候才干点什么。我认为早就有这个必要了。

    在一所大学门口,马克的车放慢了速度。一伙示威者正在呼喊口号。

    车刚停住,莫蒂就跳下来,他在离开前说了一句。

    莫蒂:不管出什么识,纠察队全天都在校长室门前巡逻。

    马克:好吧。

    小卡车开走。

    4.警察局·内景·白天

    两个电话员在值班,一名警察从卡片柜里抽出一张卡片,另一个警察正以对着报话器讲话的那种特有的口气发布命令。

    一名警察:这里是日夜监视中心,1051,1051,今天你们完事了,1051,我是监视中心,请回答。

    一辆警车传来的声音:104,我是1051,请讲话。

    马克走进来,站在桌边,另一边是那名警察。

    警察:什么事?

    马克:今天上午他们把我的一个朋友逮捕了,我想看看是不是已经释放了。

    警察:一个大学生?

    马克:是的。

    警察:正在登记,还需要一点时间。你坐吧。

    马克:需要多久?

    警察:也许5分钟,也许5小时。

    马克:谢谢。

    5.警察局·外景·白天

    马克失望地走出来,他的目光落到一架正在门口的广场上降落的直升飞机上。

    6.警察局·内景·白天

    一伙青年面朝里站在牢房里,另一些青年沿办公室的墙壁站着,其中一人受了伤,头上的绷带浸满血污。

    一名警察正搜查一个青年的全身,后者双手举起,脸朝铁栅栏。另一名警察也在对一个留胡子、戴眼镜的三十七八岁的人搜身。

    警察: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掏出来?

    警官:姓名?

    教授:乔治·S·波利特。

    警察:举起手来。

    警官:波利特?

    警察在麻利地搜身。

    教授:波一利一特。

    警官:没有其他名字?没有化名?

    教授:没有。

    警察:把眼镜摘下来。

    警官:住址?

    教授:斯图特曼1152号。

    警官:哪个市?

    教授:阿尔汉布拉。

    醫官:职业?

    教授:编外历史教授。

    警官:太长了,乔治,写成职员吧。钱包里有钱吗?

    教授:有两美元。

    教授转向站在墙壁前的学生。

    教授:这些孩子们当中有人需要医治……

    警官:可你没说你还是大夫。

    7.警察局·外景·白天

    一辆载满被捕学生的车在监狱后门口停下来,那里已经有两辆装满人的汽车。警察们看着这些人,他们在聊天,有时也同学生们聊几句。

    马克走过来,趁警察们不注意,一闪进了监狱。

    8.警察局·内景·白天

    警察局大门,门口很窄,一个不长的走廊,栅栏将走廊同办公室隔开。

    马克停下脚步,越过栅栏看了看里边。

    马克马上在被捕的人尚中认出了莫蒂,向他示意。

    这时,一名警察走过来。

    警察:你是干什么的?

    马克:我有个朋友在这儿,我来给他付但保金。

    警察:那儿不是你呆的地方,走开!

    马克:我相信,一个人来付担保金的时候……

    警察:什么“我相信”!你相信规则不适用于你?你相信你是特殊人物。出去!

    马克根本不听警察的,反而转向莫蒂。

    马克:喂,你不需要什么吗?

    警察转身望了望栅栏另一头的警官,两人的目光表明他们意见一致,警官按了一下按钮,栅栏打开了,马克走进去,脸上带着想要得到的已经得到的满足的表情。

    警察:好了,这样你就可以见到你的朋友了。

    他的话刚说完,敏捷熟练地伸手扭住马克的脖子,抓住马克,将他推进去,在栅栏上撞了几下。被捕的学生们和那位教授高声叫喊表示抗议,与此同时,警察则对马克叫了一句。

    警察:举起手来。

    警官:这是什么日子啊!

    警官说完转向马克,开始通常的搜查。

    警官:姓名?

    马克:卡尔·马克思。

    警官:怎么写?

    马克:马一克一思。

    警官在打字机上打上“卡尔·马克思”。

    9.武器商店·外景·下午

    商店门前停着两辆警察的摩托车。马克的小卡车开来停在门前。马克和他的朋友从车上下来,走进武器商店。这时,两名警察从店里走出来。

    一名警察:再见。

    10.武器商店·内景·下午

    店主:(对警察们)再见。

    店里全是各式武器,有的挂在墙上,有的放在柜子上、架子上和玻璃柜中。马克和他的朋友来到柜台前,店主迎过来。

    店主:喂,你们要什么?

    比尔:我们需要武器,正当防卫用的。

    店主:这样,法律有规定,你们现在选定武器,我得去查询你们有无犯罪记录,四五天之后你们才可以提货。

    比尔:法律规定的手续是和平时期的事,现在是紧急状态。

    马克:我们住的区靠近……我的意思您懂吧?我们得保护我们的妇女。

    店主:你们讲的对,是的,你们有道理。我不会让你们空手离开这里。

    他弯腰从柜里拿出一支手枪放到柜台上。

    店主:我认为,你们至少得用口径38的。

    11.另一家武器商店·内景·下午

    另一家武器店,大橱窗里摆满武器。马克和他的朋友已经买了他们想要的武器,他们正向外走,店主又把他们叫回去。

    店主:喂,孩子们,法律只允许你们在家里自卫,如果你们在院子里开枪,他们就会把你们关入监狱。

    比尔:好吧,谢谢。

    马克和他的朋友掖下夹着武器盒子走出来。

    小卡车停在门口,他们把武器盒子放到后座上,然后跳上卡车。

    12.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早晨

    两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在游泳池边晒太阳,游泳池建在沙漠里,沙漠周围是好多红色的秃山。另一个女人正把气球扔给水池里的第4个女人。第5个女人正同一个小伙子说话,后者手里拿着冰淇淋。所有这些人都是模型,游泳池是假的,水是假的,只有沙漠是真的。天色蔚蓝。

    这场面通过闭路电视播放给一伙商人。这是一个大厅,巨大的玻璃窗,在一座摩天大楼的顶层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整个城市。

    屏幕上出现了另外一些形象:一男一女在打网球。一个猎人用猎枪打木桩上的鸟。他的身边是五六岁的儿子,穿着牧童服装,正要抽出闪亮的两支柯尔特手枪。另一个模型,笑嘻嘻地为房前小花园里的树浇水。屋里,他的太太同样笑嘻嘻地准备早餐:鸡蛋和熏猪肉。一个婴儿哭叫着伸手去抓蛋糕。

    一小片平原,周围是红色的光秃秃的山坡,平地上是绿油油的高尔夫球场。两个人正在打球,其中一个小伙子正要把小旗插到洞里,他的嘴角带着微笑。

    商人们认真地注视着荧屏上的一个个画面。商人之中有一位妇女。这一广告短片的作者坐在电视机旁边,是他在播放这部短片。担任解说的是两个人,一男一女。

    男解说员:到野外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该多么幸福啊!沙漠的艳阳照着你们的游泳池。平日吸惯了城里的污浊空气,什么时候你们才能享受向阳沙丘公司为你们提供的这种幸福生活呢?

    在碧绿的草地上打打网球,在沙漠中的清洁空气中散散步,带着孩子到野外打打猎,这是多么惬意啊!说不定你们还有可能在山里遇上狮子。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还有你们自己花园里的井水,你们成了真正独立于世的人!这是遥远的西部典型的探险式生活!

    女解说员:女士们,厨房给你们准备就绪,一切齐全,宽敞明亮,足可使你们的子女和男人们舒舒服服地享用!

    男解说员:不要错过机会,高高兴兴地在向阳沙丘公司为你们准备的高尔夫球场上玩一场吧!

    男解说员:神话般的地点建起的首屈一指的高尔夫球场!为什么还不想离开到处是人的城市呢?城市简直就是精神病院!今天就搬来吧,在有益健康的沙漠环境中开辟新的生活吧!

    广告短片的结尾是,两个人乘坐一架直升飞机,驾驶员身边的那个男人正在用望远镜向下望,望远镜的镜片上映出沙漠边红色的秃山。

    女解说员:鲍勃,你在做空中杂技表演?

    男解说员:不,简,我只是飞越沙漠上空,寻找我的度假住房。找到它很容易,只要打个电话就行,电话号码84868。

    女解说员:鲍勃,你能再重复一遍电话号码吗?

    男解说员:当然可以,向阳沙丘地产开发公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82号信箱。

    13.洛杉矶街上·外景·早晨

    一辆汽车的反光镜上映出街上五光十色的混乱景象。交通很拥挤。车上的收音机开着,播音员以不变的声调播送各种消息。反光镜映出开车人的目光,开车的是艾伦。他的身边是一个朋友,他也是公司的合股人之一,正在看一份杂志。

    电台播音员:国内新闻:连接洛杉矶市和山区的高速公路今天完工。由于施工,5万人不得不搬家,他们原先的住房正好在这条新公路通过的地段,房子被拆毁。以上数字是市工程局提供的。越南:据五角大楼说,在越南前线阵亡的美同士兵大约5万人。住在军队医院的士兵的数字没有公布。本市一等兵特里·马歇尔上周在前线阵亡,他是本市足球队球星,今年8月曾获银质奖。

    那位合股人:你看到这个没有?

    艾伦:什么?

    合股人:我们有7个亿万富翁。

    艾伦:我们是指谁?

    合股人: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4个,但纽约比我们多。

    艾伦:现在是这样……

    合股人:这就够可以的了!

    电台播音员:大学:今天在……(注1)大学再次爆发骚乱。警察仍包围着这所大学,以平息今天早上开始的示威。动员了大约250名警察,他们已到达指定地点,尽管尚未发生意外事件。25名学生、三名教授被捕,他们被认为是一个极端派运动的成员。昨天,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在一个实业家联合会举办的午餐会上讲话时说……

    14.马克家·内景·早晨

    马克的房间,除他之外还有同他一起买武器的那个朋友和莫蒂,他们也在听广播。

    电台播音员:……结束大学里的骚乱的时刻已经到来。克伊诺克斯现在报告天气预报,克伊诺克斯气象中心……

    一个人伸手把收音机关掉了。

    马克:我要去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

    他向外走去,到了门口又停下来。

    马克:你讲完就把电话挂上,我可能打电话回来找你。

    马克打开走廊的一个柜子,拿出手枪插到高统靴里,用裤子盖住,这才跑出去。

    15.马克家·外景·早晨

    马克上了车,开车离开。

    16.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外景·早晨

    一辆汽车在公司门口停下来,这是一座灰色的摩天大楼,还算豪华。艾伦从车上下来,向门口走去。

    17.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早晨

    艾伦从走廊走进来,守门人迎着他走来。

    守门人:艾伦先生……

    艾伦:你早,汤姆,怎么样?

    艾伦快步走向他在底层的办公室的桌子。像每天早晨必做的那样,他首先看了看股票行情,一个大型电子显示盘上显示出行情浮动变化的情况。他听到一个职员在打电话。

    职员:约翰逊先生,我给您打电话正是为了告诉您这件事。两天之前,我觉得……您问我工业和纺织业在纽约股票市场的情况,由于市场在变,我想说,是干预的时候了。

    18.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早上

    会议厅里,一个技术员刚把录像机关上。

    技术员:你们想再看一遍吗?

    第一个领导人:不用了,谢谢,蒂姆。如果要换别的录像的话,我们会给你的头头打电话。

    艾伦走进来。

    艾伦:大家好。

    所有的人:你好。

    第二个领导人:你要不要看一眼广告?

    艾伦:不看了。我要到菲尼克斯开个会。

    第三个领导人:你几点动身?

    艾伦:再过两个小时。

    19.沙漠·外景·上午

    沙漠上,两条高速公路的交叉处,一辆汽车正在其中的一条路上行驶。广告牌上画着一根香肠,香肠里塞的是美元、洋葱等物,旁边写着“沙漠之春”字样。

    车里,达莉娅在研究地图,看样子是不知该走哪条路。

    20.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白天

    艾伦的办公室很大,光线从窗户射进来,这窗户几乎占了整个一面墙。外面是另一座黑色摩天大楼,带有巴罗克式装饰,整个建筑显得十分沉重。窗户右侧,一面美国国旗迎风飘扬。

    艾伦走到办公桌边,沉思了一会儿,随意翻了翻来信,然后拨电话。无人回答,他只好将听筒放下,按了一下旁边的按钮。

    纳塔利:(内部通话机听筒中)喂,艾伦先生。

    艾伦:纳塔利,达莉娅哪儿去了?

    纳塔利:(同上)不知道,我没有见到她。

    艾伦:你找找看她在不在家。

    纳塔利:(同上)好吧,马上就找。

    纳塔利在自己的办公室拨电话,无人回答。

    纳塔利:我给达莉娅家里打电话,没人回答。

    艾伦仍在他的办公室里,他的手就在内部通话机旁边。

    纳塔利:(内部通话机听筒中)也许病了……

    艾伦:没关系,纳塔利。

    艾伦用手指神经质地敲打桌子,然后又拨了一个电话。

    一个男子:(电话听筒中)再见。

    艾伦:您说什么?喂,我是向阳沙丘公司,请问,能不能告诉我达莉娅在哪儿?

    男人:(同上)不能,我皙时借住这里,她今天一早就走了。

    艾伦:走了?乘哪班飞机?

    男人:(同上)没乘飞机,是开汽车走的。

    艾伦:请问,您贵姓?

    男人:(同上)我吗,对不起。怎么了?

    艾伦听到,对方牛头不对马嘴地说了这么一句后挂上了电话,他怏怏不乐。显然,达莉娅家里这个男人的声音使他感到讨厌。他呆了一会儿,打开了藏在桌下的收音机,仍在会议室开会的那些领导人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来。

    ——今后10年内将增加300万人。

    ——统计表明,300万还要多。

    ——真够多的!

    ——是的,我看了统计数。

    ——这些数字是整个州的?

    ——不,只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南部。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

    ——意味着大发展,至少……至少得增加20万公顷。

    ——因此,我们在市场上的地位就要求,总开支……10年内的总开支达50亿。

    ——好家伙!

    ——我相信我们可以达到。这还不包括向州和国家交纳的税金、生活费用和通货膨胀……

    21.大学广场(注2)·外景·早上

    一个警察,戴着防毒面具。

    一长串警察,但只能看到他们的制服裤子。

    其他几队警察,至少有100多人,他们显然是在对付学生。一个警官在用喇叭喊话,他讲得很慢,一板一眼,很认真。

    学生们成群结伙地面对警察叫喊、吹口哨,齐声呼口号表示抗议。

    一队警察冲到学生当中,一片混乱。

    警察喊声:向后退!向后退!

    广场另一角,又有一些警察冲到学生当中,一些东西在空中飞过,掉到地上摔碎。喊声一片。

    在一座楼房门前,一个警察通过扩音器在叫喊。另一处,一个警察用警棍殴打一学生。

    警察们占领的一座搂房上的玻璃窗被打碎,里面是一些警察,他们面朝里站在那里。一名警察用照相机拍摄楼前的那伙学生,学生们握着拳头高呼口号。

    学生:权力属于人民!权力属于人民!权力属于人民!

    一伙学生扶着一名青年,他满脸鲜血。另一名青年浑身是血,被放在担架上。地上是血染红了的手帕和一片片的血迹。一块血染的手帕被绑到一根竿子上举起来。

    22.大学图书馆·外景·早上

    一辆警车鸣着令人不寒而栗的警笛开到图书馆前,调转车头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几名警察,刚才在这里的不多几个学生向四下里逃散。

    警察喊声:向后退!向后退!

    另一名警察:走开!

    别处也传来警察的喊声。

    警官贝尔:把他们从这儿赶走!把住所有的门!

    一名警察:所有的人都向后退,走开!

    另一名警察:你们跟我来。

    四名黑人学生和一名白人学生藏到围书馆对面走廊中的一个门后。

    马克也跟着跑过来,走下台阶,停住脚步,藏起来观察这里的情况。

    在贝尔的指挥下,警察们分散在图书馆门前各处,戴防毒面具的警察在最前边,其他人在后边。贝尔仍用原来的语调喊话。

    贝尔:本人是市警察局贝尔中尉,你们违犯了刑法第415条。我们知道你们有武器,如果你们不放下武器立即举手走出来,我们就要使用其他手段让你们出来。

    23.大学图书馆·内景·早上

    图书馆里的一些黑人学生在听贝尔的喊话,总共五人,其中一人十分年轻,穿着白衬衣。

    外边静了一阵,远处传来示威者们的抗议口号声。学生们冲来冲去。一名警察向窗口靠近,他戴着防毒面具,手里拿着手枪。他伸头向窗里张望。另外两名警察替他盯着另一头。

    24.大学图书馆·外景·早上

    图书馆已被包围。又过了一阵。贝尔面朝里站着,塑料面罩上映出他的脸,是个和善的面孔。一个警察平端着枪,另外两名警察戴着防毒面具把住入口。他们藏在玫瑰花丛后面,隐约可见。

    躲在玫瑰后面的一名警察面向他的上司,后者显然是向他发布了什么命令,他走到大门口,将手里的催泪弹的引信拔开后扔了进去。催泪弹是从已经破碎的玻璃门扔进去的。

    过了一会儿,催泪弹爆炸了,不太响。烟雾刚从破玻璃门钻出来,大门两边的那两个警察立即撤回来。

    一阵脚步声和咳嗽声。大门已经打开,里面的四个青年人跑出来。

    第一名警察:都卧倒,趴到人行道上!

    第二名警察:卧倒,我说了,卧倒!

    四个学生趴到人行道上。

    门又开了,里边最年轻的那个学生走出来。他的双手插在裤腰里,像是设法把衬衣塞进裤子。一个警察看出这个人在捣鬼,喊叫起来。

    警察:他有武器!

    他跟前的一个警察立即扳动短枪的扳机。黑人青年应声倒在地上,白衬衣上打穿了12个小洞,鲜血从洞里慢慢流出来。

    那警察又装上子弹。这时,另一个警察发出命令,显然是对学生们的命令。

    警察:不许动!任何人不许动。

    马克看到了所有这一切,他不自觉地立即做出反应。他的手伸到靴子里,掏出了手枪。

    一声枪响,刚才开枪的警察应声倒地。他被击中。

    马克抬手捂住脸。他猛地站起来,沿台阶跑了几步,然后把滑下来的衬衣抓起来,快步跑进树林不见了。这时一个人喊起来。

    一个警察:在台阶那边,快跑!

    贝尔:用无线电要求增援,快。

    一个警察:我是3号,有人开枪,我们的一个人受伤,请增援。

    回答:(报话机中)1051听到了,3号。准备将2854号附近的人全都调去增援。

    25.公共汽车·内景/外景·早上

    马克戴一副墨镜坐在公共汽车上,车上还有几个乘客。汽车的玻璃窗是绿色的,里面也显得很绿。

    司机:由百老汇到普雷里,这是终点站。

    马克下了车,闷闷不乐地慢慢走着。

    这是郊区,车辆却也不少。这里有不少旗帜、广告牌,什么美洲银行、塞翁厄普公司等等。马克看到一家小杂货铺,走了进去。

    26.小杂货铺·内景·早晨

    典型的小杂货铺,店主正在为两个工人准备面包。

    店主:你要什么面包?

    第一个工人:你认为哪种好就要哪种。

    第二个工人:我要黑麦的,加蛋黄酱。

    马克走近电话机,摘下听筒拨号。

    第一个工人:我觉得,放香肠的时候你有点太小气,鲍勃,我不是在节食。

    店主:如果你多要香肠就得多给钱。

    第一个工人:我付钱,我付钱,你尽管放心好了。

    27.马克家·内景·早晨

    电话铃响起来,莫蒂跑过来拿起听筒。

    莫蒂:喂!

    马克:(电话听筒中)是我。

    莫蒂:你在哪儿?

    马克:(同上)在一个小铺。

    莫蒂:最好躲起来……有人来电话说,从电视上看到好像是你,是你不是?

    小杂货铺里,马克的脸色变了。

    马克:什么?

    莫蒂:(电话听筒中)是电视新闻中的镜头。

    马克:你敢肯定?

    莫蒂:(同上)据说像你。

    马克:莫蒂!

    马克转过身看了一眼店主和那两个工人,他担心他们听到了他和莫蒂的对话。

    28.马克家·内景·早晨

    莫蒂听不到马克的声音。

    莫蒂:喂,马克,喂喂……

    马克把电话挂断了。

    29.小杂货铺·内景·早晨

    店主和两个工人正在笑,马克来到柜台前,想同店主说话,样子显得很腼腆。

    马克:请问,能不能求您帮个忙?

    店主:当然可以。

    马克:我想说,如果……如果您信任我的话,请赊给我一个面包。

    店主:不是我不信任您,而是说,如果我信任您的话我就得信任所有的人。

    马克:那就算了吧。

    30.小杂货铺那条街上及其附近·外景·早晨

    加油站前,马克坐在一个大塑像的基座前,一些广告在他眼前闪过。飞机的嗡嗡声传来,他站起来,机械地走了几步。他停下脚步,看着一架小型游览飞机从头顶飞过。

    飞机刚过去,警车的警笛声响起来。马克又走起来。又一架飞机在头顶飞过。马克发现,附近有一个小机场。他向机场走去。

    31.机场·外景·早上

    迎接他的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震耳欲聋的响声,这是一架刚刚停下来的飞机,一些实业界人士正从机上下来。马克看了看他们,然后向另一架小飞机走去,那架飞机外表漆的是玫瑰色,上面写着“利利7号”。

    小飞机的机舱门开着,马克看了看里面,乂看看周围,然后登上飞机。

    他系好安全带,试了试操纵杆,将飞机发动。

    在另一架飞机上工作的机械师发现了他,从那边走过来。

    机械师:你想上哪儿?

    马克:我想转一圈,然后再飞回来,你也来吗?

    机械师:我不去,谢谢。

    马克:随你的便。

    马克关上舱门。飞机开始在跑道上移动。为了快点起飞,马克加快了速度,但他没有发现,他是在跑道上逆向起飞。

    “利利7号”立即被指挥塔发现。

    指挥塔工作人员:“利利7号”,“利利7号”,“利利7号”,这里是北指挥塔,立即停止起飞!使用的跑道错了!那是降落跑道,方向反了。“利利7号”,“利利7号”,这里是北指挥塔……

    马克不理睬指挥塔,飞机已经起飞。马克已飞临城市上空。可以看到下面长长的高速公路,洛杉矶市模模糊糊向远方伸展。马克高兴地笑着看了看下面的城市,城市已被抛在后面,机上只有他自己。他是独自一人了,他突然感受到无限自由。

    32.沙漠·外景·早上

    一辆老式福特汽车正在沙丘之间爬行,开车的是达莉娅。她嚼着口香糖,时而欣赏一下周围的景色。车里的收音机在播送流行歌曲。

    33.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早上

    正在举行会议,还是原来那个会议厅。一个领导者正在打电话。

    第一个领导者:我不知道。我们就第一阶段的估价达成了协议。

    第二个领导者:(受话器)是的。

    第三个领导者:史蒂夫,你怎么不回答?

    第二个领导者:好吧。我们投资两亿美元,另外4000万美元是为了预防意外。

    第二个领导者作了个手势,意思是,电话是另一个人的。另一个人原来是艾伦,他站起来,向电话走去。

    艾伦:不,等一下。为什么要把4000万美元压在那里不用,理由只是为了预防万一,这样不行。有什么意外?我们找到了水压差很大的地区,还有什么必要……

    艾伦:(对电话受话器)喂……

    第三个领导者:他们已经在那块地皮上取样化验……

    艾伦:你好。

    第三个领导者:……浓度……还有可能使成本增加的一些因素。

    艾伦:等一下。(对第二个领导者)把电话转到我办公室去。

    艾伦走出去。

    第一个领导者:还有,那个山坡很容易滑坡,这需要多少钱你怎么能计算?

    第五个领导者: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呢?

    第六个领导者:南希,估算很难做,至少在第一阶段结束之前很难做出来。

    34.沙漠里的一家酒吧·内景·早上

    沙漠里的一家小酒吧,达莉娅正在打电话。她身边柜台角上有一张纪念照片,显然是一个越南前线阵亡者的照片。其余的几件家具很旧。达莉娅在等着艾伦接电话。

    35.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早上

    艾伦回到他的办公室,拿起电话听筒。

    艾伦:什么事,达莉娅?你在哪儿?

    达莉娅:(在电话听筒中)我在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我想打电话告诉您,我得晚一点到菲尼克斯。

    艾伦:为什么?

    36.沙漠里的小酒吧·内景·早上

    这是一个大房间,四面的墙壁漆为绿色。柜台里边坐着个老头,穿的是典型的西部服装,几乎可以说是牛仔服装。他边抽烟边喝啤酒,十分安详,好像在享受这孤寂带来的安宁。

    电话在柜台的一头,靠近门口,门对着另一间房。达莉娅在打电话。

    达莉娅:我正在找一个地方,好像叫格伦维尔,还是叫巴利维尔,反正差不多就是这么个叫法,最后一个音是“维尔”。您对沙漠很熟,您说什么?

    37.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早上

    艾伦:最后是“维尔”,“维尔”……你在那儿等一下……

    艾伦按了一下按钮,电话转接到内部通话器上。他来到桌边,拿起一本地图,开始翻阅。

    艾伦:后边是“维尔”……这么个名字。是不是丹维尔?

    达莉娅:(在内部通话器中)沙漠中的一个地方,丹维尔在康涅狄格州。也许是什么什么“希尔”,以“希尔”结尾。

    艾伦:“希尔”……“希尔”……

    艾伦回到办公桌边。

    艾伦:为什么要到一个你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城市去?是一次约会?

    达莉娅:(同上)一个朋友对我说,那是个考虑问题的好处所。

    艾伦:你考虑问题的同时还要干什么呢?

    38.沙漠里的小酒吧·内景·早上

    达莉娅:我要考虑问题。

    39.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早上

    艾伦:考虑什么?达莉娅,这样吧,你告诉我那边的电话号码,我查到那个地方的名字之后再打电话给你,这样行吗?

    40.沙漠里的小酒吧·内景·早上

    达莉娅:不行,不行,那还不如派个直升飞机去找呢!

    艾伦:(电话听筒中)达莉娅!

    达莉娅一手拿着电话一手在翻一个纸牌子,那个牌子就在电话旁边的墙上,上面写着:“出现火情时掀起这个小桌”。达莉娅把小桌掀起,桌下有一行字:“不是现在,傻瓜,是在出现火情时”。达莉娅不由自主地笑了。这时,电话局的人说话了。

    电话局工作人员:请注意,30美分已用完,下一个三分钟开始。

    41.向阳沙丘公司办公室·内景·早上

    艾伦:(对电话局工作人员)小姐,请等一下……(对内部通话器,即达莉娅)告诉我你的电话号码后你就挂断,五分钟后我叫你,这样,电话费由我来付。

    达莉娅:我们在菲尼克斯见好吗?

    电话已经挂断。艾伦显然有些愤怒,他转过身看了一下窗外。下边是一个大型停车场,美国国旗在飘扬,显得十分柔软。艾伦烦恼地抽起烟来。

    42.沙漠里的小酒吧·内景·早上

    达莉娅坐到柜台边,紧靠着那个老店主。店主递给她一杯啤酒。达莉娅手里拿着面包,把一美元放到柜台上,然后转向老头。

    达莉娅:请问,知不知道附近有个地方叫格伦维尔或者巴利维尔什么的?

    老头客气地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店主走了出去又扭回头,然后返回店里。

    店主:是不是巴利斯特尔?

    达莉娅:对,正是它。

    店主:怎么会不是,已经到那儿了!

    达莉娅:不可能!

    店主看了她一会儿才说话。

    店主:您是不是来找一个叫詹姆斯·帕顿森的人?

    达莉娅:您是怎么知道的?

    店主:你们的神态都一样。

    过了一会儿,店主又开口了,他的话带出一种真诚的乡土观念。

    店主:请您告诉他,就说是我说的,这个国家将灭亡,美国的一段历史被毁掉了,所以它将灭亡。

    达莉娅:是吉米吗?

    店主走进走廊,达莉娅站起来去追他,但被一个老头挡住。他满脸伤痕,是个挨了几十年揍的典型的拳师。他抓住她的手臂,咕咕哝哝地说了几句。

    约翰尼:你还记得约翰尼·威尔逊吗?

    达莉娅:约翰尼·威尔逊?不记得。

    约翰尼:就是我,我是20年代的世界拳击冠军。

    达莉娅:世界冠军?

    约翰尼:对了。

    达莉娅:好样的。

    约翰尼:谢谢啦。

    店主从店后边返回来。手里端着一杯咖啡,把它放到柜台前一个顾客面前。他又同达莉娅说起话来。

    店主:他想当慈善家,从洛杉矶弄来一群小孩,说是些有病的孩子,精神受了创伤的孩子。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

    达莉娅点点头。

    店主:可是,如果洛杉矶不要这些孩子,我们为什么一定得接受他们呢?

    一块石头打到大门的玻璃上发出一声巨响,大家都转头看那块玻璃。玻璃碎片飞到达莉娅身边,她向后退了几步。

    店主:真他妈的!

    店主抓起一个可口可乐瓶子奔了出去,达莉娅把面包放到柜台上也跟了出去。

    43.沙漠里的酒吧·外景·早上

    外边,一片沙漠。几部破旧的旅行汽车,歪歪扭扭的电线杆,生锈的铁轨,一个东倒西歪的舞台,这一切只是过去可能很有生气的生活的遗物,其余再无任何有生气的东西。

    酒吧老板怒气冲天,这种事看来经常发生。

    店主:该死的暴徒!你们再来试试……

    他把那个可口可乐瓶子向根本看不到踪影的袭击者扔过去,瓶子掉到柏油路面上摔了个粉碎。店主又转向达莉娅。

    店主:您亲眼看到了,这扇玻璃我又得花30美元。

    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酒吧。达莉娅留在外边,好奇地看了看四周。

    在一个用木板和褪了色的破布搭起的大房子后边,一些小孩在探头探脑地偷看达莉娅。达莉娅也在看他们,应该说是看他们的透过破布缝隙的眼睛。当她正要走过去时,一个小孩弄破一只气球,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达莉娅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孩子们逃走,达莉娅紧追。

    达莉娅:喂,你们听我说!

    孩子们向那个舞台跑去,达莉娅继续追赶。这时,她被路对面的响声吸引住。她转过身。那边有一辆破汽车,在那辆破车后边,另一个小孩在鼓捣什么,发出很大的响声。达莉娅正要穿过马路,又一个小孩在破汽车后面冒出头来,向她扔过一块破轮胎,达莉娅赶紧躲避,刚躲开,又一块飞了过来。

    达莉娅站在一辆翻倒的破汽车跟前,汽车的一扇门开了,从中伸出一只手来拉她,然后又抓了一下达莉娅的手提包。达莉娅转过身,去开另一扇汽车门,但这扇门自动开了,从中钻出七八个小孩,向前边那些孩子们跑去。

    达莉娅:喂,你们回来!

    一个小孩:不!

    这几个孩子也向那个舞台跑去。

    吸引达莉娅朝那辆破汽车走去的声音来自一架破钢琴,一个小孩在弹着玩,他有十来岁,脸型像外国人,长长的头发,戴着项链。他很漂亮,完全沉浸在他的钢琴声中。

    达莉娅来到他身边,听他弹了一会儿,他弹的曲调古怪,但也令人喜爱。达莉娅上前问他。

    达莉娅:请问,吉米在哪儿?

    小孩停下来,不高兴地看了一眼达莉娅,没有回答她,又继续弹起来。达莉娅向舞台走去。

    她登上舞台。正在破旧汽车中间玩耍的几个孩子看到她,不再玩耍,也跟着登上高台。过了不多一会儿,其他小孩也爬上来。她被包围。

    达莉娅:把你们带到这儿的那个人哪儿去了?他不跟你们在一起?

    孩子们望着她,他们的脸显出很调皮的样子,同时带着讥讽的表情,他们很活泼。其中一个人说话了,但根本不理睬达莉娅的问话。

    一个小孩:让给我们点地方坐好吗?

    达莉娅:你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吗?

    小孩:知道。

    其他小孩笑起来,同时仍以好奇的目光看着达莉娅,好像他们面前是一只古怪的动物。他们并不怕她,倒是达莉娅觉得有点不自在了。

    达莉娅:你们要干什么?

    一个小孩伸出手,拧了她一把,另一个也来拧她。达莉娅赶紧躲避,但是,正是她的这一自卫性动作使这些孩子们放肆起来。他们向她扑来,撞她,撩起她的裙子……达莉娅叫喊抗议,努力挣脱。经过短暂的搏斗,她挣脱出来,惊慌地跑开。孩子们仍旧在打闹,互相推搡,他们叫着、笑着……

    达莉娅跑回酒吧门前她的汽车里,启动,开走。酒吧里,那个穿牛仔服的老头儿仍在那里,一声不响地抽烟、喝酒。他安详地抽一口烟,喝一口啤酒。那个拳师在唱机上放一首老歌曲的唱片。

    44.沙漠·外景·白天

    “利利7号”的影子掠过沙漠中的道路。这是一片真正的沙漠,到处是低低的草木丛。

    马克看起来很高兴。一辆火车鸣笛开过,笛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笑了,还向火车招招手。他看了看周围的景致。

    下面是一片沙漠,原来可能是个湖泊,多少年之前就干涸了。天空蔚蓝,阳光灿烂。

    达莉娅的车正从这里开过,她也显得很高兴,很兴奋。

    达莉娅的车停在路边,飞机的影子在车上掠过。

    达莉娅正在黄色的水坑里汲水,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散热器用水”。她来到打开的汽车前盖跟前,正要向水箱注水时,飞机在她头顶飞过。达莉娅看了看飞机,然后跳上车开走。

    飞机上,马克发现了她。这就是说,下边,一个姑娘单独穿越莫霍韦沙漠。他转了一圈,降低了。

    达莉娅的老式福特车开得很慢。远处,很远很远的地方,是一片浅蓝色的山脉。达莉娅开着车,一只手搭在车窗外,嘴里嚼着口香糖。她觉得很惬意,但这惬意被一种很大的响声打乱,这种声音像响雷一样很快传来。她看了一眼反光镜,原来是一架飞机以极低的高度从后边飞来,几乎擦着她的车,然后又呼啸着飞走了。达莉娅显得很愤怒。

    达莉娅:你干什么?什么东西!去你妈……

    飞机上,马克在向下望,他对自己的勇敢行为感到很高兴。他想象着下边那个姑娘该是多么害怕,于是他笑了。

    这时,他开始绕着达莉娅的汽车盘旋,他从汽车后边飞来,擦着它飞过,然后再从对面飞来。他把高度降到最低,好像就要擦到路面,然后又提起一点,刚好撞不到汽车。达莉娅一开始很生气,后来倒觉得好玩。这个游戏使她并不太生气。

    达莉娅向前开了一点,太危险,她停住车,从车上走下来。

    达莉娅:这个家伙想干什么……

    她看了看在天空盘旋的飞机,飞机又降下来,降得很低很低,直向她飞来。她离开公路,走到二十几米远的沙地里。飞机俯冲,像是要着陆,令人担心地摇摆着向前冲去。达莉娅趴到地上。危险刚过她又站了起来,抓了一把沙子,又显得很愤怒,将沙子向飞机扬过去,但飞机已飞走。

    “利利7号”又盘旋了好多圈后回到达莉娅这边。

    地上,达莉娅正在沙地上写几个大字,是写给这小飞机的驾驶员(注3)的。

    马克在飞机上笑了。他扭过头,好像在找什么东西。飞机上所能找到的只有一件红衣服。

    马克打开窗,把衣服扔了下去。衣服在空中飘荡,像个红色的小点轻轻飘到沙地上。

    达莉娅跑过去把衣服捡起来,愤怒烟消云散。她向飞机挥动衣服,飞机最后转了一圈向远处的山里飞去。

    达莉娅的车又上了公路。她正在听收音机播放的摇摆舞曲。公路穿过一片较高的草木丛地段,进入一片平地,地面呈白色。又是一个干涸的湖泊。

    就在这大片平地的正中,停着那架飞机,达莉娅看到这架飞机,既吃惊又高兴。离飞机不远有一小片树林,树木已经枯死,树林附近有所破房子,达莉娅沿小路向那房子开去。她开到房子跟前停了下来,附近有一辆黄色的小卡车,车上装着油漆瓶之类的油漆工的用具。达莉娅停好车,手拿那件红衣服下了车。马克迎着她走过来。

    达莉娅:谢谢你给我这件衣服,但我穿不合适。

    马克:怎么?颜色不合适?

    达莉娅:性别错了。

    她走到他身边,让他看那件古怪的衣服。确实,它的拉链正好在前边,显然是男服。达莉娅把那件衣服放到马克身上,看看他穿是否合适。这时,手拿漆瓶和刷子、正在房子旁边忙碌的一个老头也转过脸来看他们。老头的脸满是皱纹,但他的表情很丰富。老头挤挤眼,向她打个招呼走了。

    两个年轻人单独留在那里,他们周围是一片沙漠。

    马克:你去哪儿?

    达莉娅:菲尼克斯。

    马克:去干什么?菲尼克斯什么也没有。请问,可不可以让我搭一段车?我遇上了麻烦,你有汽车,让我搭一段,我得想法找点汽油。

    达莉娅:远吗?

    马克:不知道,刚才那个人说30几公里。

    达莉娅:好吧。

    他们向汽车走去。

    达莉娅:电台广播说,今天上午有人偷了一架飞机,老实告诉我,是不是你?为什么偷飞机?

    马克:为了离开大地飞上天。

    他们对看了一眼,然后上了汽车。

    汽车离开那座房子,穿过干枯的树林,向大路开去。

    老式福特牌汽车现在开进换了一种景色的地方。这是一片山地,一个个滚圆的山脊光秃秃的,全是土黄色,像是烘干的泥山,这里那里有些褐色的斑点。这是一种迷人的、异乎寻常的景色。

    福特牌汽车从远处的路上开来,停在一个标语牌前,两根立柱架着这个标语牌。牌上显然写着什么东西,很可能是个路标。马克指了指,意思是说,到那边去。汽车又启动了。

    车里,达莉娅在笑,显然是马克讲了可笑的事。笑着笑着,她喊起来。

    达莉娅:别说了!

    汽车向左转,爬上一个小坡,在漆成红色的两个小房子旁边开过,在一处可以观赏景致的地方停下来。这里有另一个牌子。

    达莉娅和马克骑在围住这个观景台的矮墙上。周围的景色十分迷人。这是一条山谷,旁边是一个个黄色、白色、米色夹杂着褐色和紫色斑点的山脊和高峰,像是空无一人、神秘莫测的月球。周围一片寂静,更增加了这里的神秘感。

    达莉娅和马克来到那个牌子跟前,上面写的是这儿的地名:扎布里斯基角。地名下面还有一些字,达莉娅开始念起来。

    达莉娅:这一带古时候有很多湖泊,这些湖泊在500万年到1000万年之前已干涸。湖床受地下应力的作用被抬高,受到风和水的侵蚀。土质含硼酸盐和石膏。

    达莉娅:硼酸盐和石青?

    马克:两个找金矿的老人在这里失踪。

    达莉娅开玩笑地推了他一把,然后两个人又骑到矮墙上,四条腿耷拉下来。他们就这样呆了一会儿,像是陶醉了。后来达莉娅先醒悟过来,脚下的什么东西吸引了她的注意。

    达莉娅:这些植物怎么能在这种地方生长?真漂亮。

    她转向马克,在他手臂上拍了一下。

    达莉娅:喂,你除了飞行还干什么?

    马克:直到昨天为止,我在一个纺织品仓库开叉车。我也干些别的事。

    达莉娅:上大学?

    马克:上了一点儿。

    达莉娅:为什么不上了?毕业了?

    马克:还干些课程以外的事。

    达莉娅:什么事?

    马克:偷精装书,普及本的不要。给校长打电话,在课堂上起哄,把禁止带入课堂的东西带进去,比如狗、自行车、女人……

    达莉娅:这有什么不好?

    马克:我们公开干。

    达莉娅笑起来。

    马克:有一天我来到办公室,把计算机都给推翻,他们把我赶出来。

    他从墙头上跳下来,转向达莉娅。

    马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还硬让工程师们去听艺术课。

    达莉娅笑起来。她也想下来,马克去扶她。

    马克:喂,你也下来吧!

    达莉娅一下来就又说起来。

    达莉娅:好,给我讲讲你其他的勇敢行为。

    马克:有一回,我周身抹上黑油,可还是不像黑人,只好还像以前一样作我的白人。

    达莉娅向远处走了几步。她转回身。

    达莉娅:你听说没有,墨西哥人轰炸了边界一带的大麻种植地?

    马克:世界上发生的事我都想知道……关于示威有什么消息?

    达莉娅:没有。我想听听音乐。

    马克:现在,至少要到有二三百人受伤的地步人们才会谈论它。

    达莉娅:这已经是创纪录的数字了。

    马克:或者是有人死亡的时候。

    达莉娅:对了,说是一名警察被打死了。一些花坛也被踏坏。

    她又回到马克身边。

    达莉娅:我正在找一个播送摇摆舞曲的电台。广播里说,向这个警察开枪的是一个白人。

    马克:是吗?是个站在黑人一边的白人吧?(达莉娅笑了笑)同约翰·布朗一样。

    达莉娅走了几步,望着山谷的尽头。她转过身。

    达莉娅:咱们到下边那条河那里去好不好?

    马克向谷底跑去,下面就是那条河。

    马克:咱们在下边见!

    达莉娅:等一下!

    马克跳了一下,向山谷下边跑去,山脊十分陡。他边跑边高声喊叫。到了谷底,翻了个筋斗,躺到地上一动不动了。

    达莉娅在上边叫起来。

    达莉娅:喂,你怎么不动了?你不舒服?

    马克抬起一只胳膊,算是回答,然后又把手臂放下。

    达莉娅又回到观景台,从车上取出手提包,伸手在包里摸索。

    达莉娅来到马克身边时他仍像刚才一样躺着。

    达莉娅:你想抽一口(注4)吗?

    马克:你瞧,你是在跟一个不自由的人说话。

    达莉娅:什么意思?

    马克站起来。

    马克:也许这不能说是一件认真的事……可我们这个小组规定不许吸。他们同……同目前形势有关系。

    达莉娅:真烦人!咱们找个阴凉地方吧。

    他们走了几步,达莉娅停下来点着烟。

    达莉娅坐下来开始吸烟。

    达莉娅:“同目前形势有关系”是什么意思?啊,对了,他们不能有任何幻想。真是!那么,对不起,为什么你们不停止呢?

    马克:我并不是那个组织的正式成员。你想说什么?他们的那些清谈我听了感到恶心。可是……到了一定的时候非决定不可,决定你自己究竟站在哪一边。

    达莉娅:哪一边,可不仅仅是好坏两边,而是有上千种立场。

    马克:算了,不谈它了。你叫什么名字?

    达莉娅:我叫达莉娅。

    马克:事实是,如果你不认为他们是坏人,就无法清除他们。

    谷底的另一处,他们坐在一起。

    达莉娅:你相信把他们消灭之后世界会变个样子?

    马克:为什么不?你是不是替我们想到了什么好事?

    达莉娅:我们?我们是指谁?你那个小组?

    马克:是我和你。

    达莉娅笑了,向他身边凑了凑。

    达莉娅:我和你?

    谷底的又一处,马克和达莉娅先后走过来,她站住,看了看周围,吸了一口气。

    达莉娅:这里真好,真安静。

    马克:已经死了。

    她看了看他,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她走了几步,然后返回来。

    达莉娅:好吧,算是死了。现在咱们玩个游戏。你从一个地方开始,我从另一个地方开始,看谁杀死的东西多。咱们先从蛇和蜥蜴之类的动物开始杀起,然后是野兔之类。最后咱们数一数,看谁杀的多,胜者要把败者杀死。

    过了一会儿,马克脸上现出讥讽的笑容。达莉娅仍在说,语气几乎有点低三下四了。

    达莉娅:我的话太傻气?你不想玩?

    马克:我一点也不想玩这游戏。

    他们走到一个泛着阳光的白色山脊下。

    他俩穿过一个峡谷。谷底,白色的山脊留下黑色的阴影。

    马克:你对一个不抽两口的人是够客气的了。

    达莉娅:我能容忍人。

    马克:可是,你到这儿来干什么?你刚才说是去菲尼克斯,是真的吗?

    达莉娅:工作的事,该我去了。

    马克:你真能容忍别人。

    达莉娅笑起来。

    另一个地方。地上有些砂石,这使他们的脚步声显得更响。他们手挽着手爬上一个斜坡。不知什么吸引了达莉娅的注意力,她挣脱开他的手。

    达莉娅:就假装你那些思想是虚构的吧。

    马克:好吧。

    达莉娅抓住一株植物的叶子,植物呈黄色,不知怎么能在石缝里长出来。

    达莉娅:你看怎么样?像是人工种的,又像野生的蕨类植物和攀缘植物,总之是草。

    马克:是一种灌木。

    达莉娅来到他身边,他向她伸出手。

    达莉娅:能把思想栽到脑子里该多好啊!这样任何人都不会有痛苦的记忆了。也许可以把……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可以把你干的好事、快乐的童年、慈祥的父母等等栽进去,只把这些好事栽进去。

    马克:是的,可是,这样做是为了忘记过去那些可怕的东西。

    达莉娅:(热情地)这就对了,可怕的东西连一点也不要记住。

    马克:对。

    又一个山谷,依然是那么宁静,这种宁静使得这里更奇妙,更美丽,几乎令人不知所措。达莉娅和马克像山谷里的两个小黑点。

    达莉娅:有时我真想喊一嗓??

     2 ) 美的逻辑

    下午在电影资料馆看的这个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真的不错。你可以不讲故事,但是你的画面要好看,而且你的画面要有意义。你可以不讲故事,但是你展现的东西要有逻辑,要能够提供人们思考的空间,要有自己的风格。给客人做一道菜让他们吃饱吃好容易,要让顾客问道味道或者看到菜色就知道你是谁可不容易。

     3 ) 文明和荒漠

    很喜欢这电影
    让人审视什么叫文明,什么叫荒漠。
    被贪婪、教条和工业侵蚀的文明,在安东的电影里居然比不上一片荒遗。
    多么讽刺的寓言..
    我们到底在追寻着什么?
    一切文明最终掩盖了人性。
    荒原上集体交合,是多么让人崇敬的境界啊!!!
    满是涂鸦的飞机,回归文明后注定死亡。
    开着偷来的车,驶向太阳,公主才能会心的微笑。
    安东那长打好几分钟的爆破,彻底征服我的心。
    文明!教条!都滚蛋吧!

    嘿,记住约定,这里很美,我选择留下来。
    留下的是人,而非兽。

     4 ) 逃亡之路

    越战期间,美国大学生掀起了反对战争、要求民主的学生活动,马克是洛杉几大学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马克很多同学和老师被当局扣押了起来。马克和同学也在一次和警察的对抗中,马克失手打死一名警察,在当局的通缉下,马克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 另一方面,在大商业公司上班的秘书达莉娅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独自驱车穿越沙漠前往菲尼科斯。路上的各种情况令她更加厌恶。马克找到一个机场,偷偷上了一架小型飞机,强行飞去。在穿越沙漠的时候,马克发现了地面上的达莉娅,向她扔去自己的红色外衣。不久,达莉娅发现前方停着这架飞机,虽然得知这是一架被抢飞机,她还是带着马克去找汽油。马克告诉了她自己大学生活的种种恶作剧,两人相处融洽,很快就在一处荒漠中开始做爱。就在他们做爱的时候,整个山谷中遍布了做爱的男女,一时间荒野中充满活力和浪漫。马克为飞机加上油,还为飞机重新涂上荒诞色情的油彩,两人亲切告别。警察发现了马克,在降落的时候击毙了马克。还在荒漠中行驶的达莉娅听到收音机中传来的消息,悲伤不已。在到达了菲尼科斯的别墅,听到一群资产阶级大亨充满金钱铜臭味道的丑恶对话之后,达莉娅联想到马克的遭遇,欲哭无泪。

     5 ) 安东尼奥尼与音乐圈

    这个标题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我也是查阅资料的时候不小心看到的关于《放大》《扎布里斯基角》的幕后花絮,觉得很有意思,编辑整理了一下发布出来。
    安东尼奥尼拍完“现代爱情三部曲”和《红色沙漠》之后,与制作人卡罗•庞蒂(Carlo Ponti)签约,长时期离开意大利,到英、美等国拍摄了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影片,电影采用了英语对白,发行公司为米高梅。这也促成了安东尼奥尼与英美两地的音乐人的接触。刚好六七十年代也是英美音乐运动最为活跃的时代,大量的现今icon级别的乐队或音乐人都是那个时代造就成才的。一切就像是命运安排,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就与当时的英美音乐圈碰撞出了火花。
    1966年安东尼奥尼到伦敦拍摄了《放大》(Blowup),造成了空前的成功。虽然它处理“客观标准的不可能性”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题材,但这部电影却非常的成功与卖座,当然电影中明显直接的性爱画面也对票房有帮助。这部电影是由影星大卫•汉明斯与凡妮莎•蕾格烈芙主演。
    影片中有一场精彩的The Yardbirds乐队音乐会场面,其实这不是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选择。《放大》临近结尾,男主角在街上恍惚见到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扮演的神秘女子,停车去追,结果盲打误撞地进了一家俱乐部,里面正在举行一场小型的摇滚演出。关于这支摇滚乐队的人选颇费了一番周折。
    当时,安东尼奥尼特别喜欢英国的The Who乐队,他想请彼得•汤森德(Pete Townshend)来,在片场表演一下他的招牌动作——砸吉他,结果人家不来。这里有段插曲,《放大》原来定的男一号是特伦斯•斯坦普(Terence Stamp),临开机还有两周,安东尼奥尼决定换人,启用了后来的大卫•海明斯(David Hemmings)。The Who乐队当时的经纪人叫克里斯•斯坦普(Chris Stamp),是特伦斯•斯坦普的亲弟弟,这事也就这么黄了。
    安东尼奥尼心目中的第二人选是The Animals乐队的埃里克•波登(Eric Burdon),也被拒绝了。他还考虑过美国的“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他们当时正好签约在米高梅唱片公司旗下,最终也未能促成,有人说是因为他们的歌词禁忌太多。不过,“地下丝绒”的吉他手斯特灵•莫里森(Sterling Morrison)讲的却是另一个版本,“把我们整个团队请到英国,成本太高,导演就放弃了”。
    临近拍摄,剧组请来片场彩排的乐队叫The In Crowd,没什么名气。不到20岁的斯蒂夫•豪(Steve Howe)正准备如何在镜头前漂亮地砸掉吉他,结果临时接到通知,拍摄换人,因为剧组找到了更有名的The Yardbirds乐队。豪不光没能出镜,自己留在台上的Gibson ES-175吉他还被杰夫•贝克(Jeff Beck)给砸了。可以宽慰的是,豪后来加入了著名的Yes乐队,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乐手。
    The Yardbirds是英国史上最强的吉他乐队,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吉米•佩吉(Jimmy Page)跟杰夫•贝克三位吉他英雄都曾是这支乐队的成员。克莱普顿就不用介绍了,《Tears In Heaven》应该是很多人英文歌的启蒙作品。吉米•佩吉后来组建了伟大的齐柏林飞船乐队(Led Zeppelin),2008年他还在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来过一段solo。
    拍《放大》那会儿,佩吉和贝克刚好都在队中,构成双吉他阵容,在现场中演绎了一首《Stroll on》。还没等到影片上映,贝克就被开除了,《放大》也成了The Yardbirds鼎盛时期的一段珍贵纪录。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设想,贝克因为音箱出了毛病,愤怒地砸烂了吉他。现实当中,贝克本人就总因为设备问题发脾气,后来著名的假纪录片《摇滚万万岁》(This is Spinal Tap)里有个爱砸琴的吉他手,其实就是拿他开涮的。当然,电吉他也不是好惹的。十年之后,同样出现在影片里的乐队主唱凯斯•雷尔夫(Keith Relf)在自己家里被一把接错线的吉他电死,只有33岁。
    俱乐部是在片场搭景建起来的,在门上贴着海报,画了一座墓碑,墓志铭写的是“鲍勃•迪伦1966年5月27日死于艾伯特音乐厅”。正式那一天,迪伦首次在英国进行插电演出,这个向摇滚示好的行径被人视为对民谣的背叛。台下观看演出的人群,基本都是典型的伦敦摇摆青年,据说日后喜剧天团“巨蟒”(Monty Python)里的迈克尔•佩林(Michael Palin)也混在人群之中。
    演出结束,贝克把砸烂的吉他扔下台去,疯狂的歌迷一片混抢,男主角阴差阳错地捡到了琴头,周围的人羡慕不已。主人公走出俱乐部,回到大街上,觉得手中拿的不过是块毫无价值的垃圾,于是丢在地上。关于《放大》的故事,也许类似,可能是场被放大的演出,也可能是块丢在街头的垃圾。
    在《放大》美国首映时,安东尼奥尼从一则新闻中得到了灵感,这就是后来的《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开始。刚好《放大》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米高梅公司信心大增,促成了安东尼奥尼在美国试水拍片。《扎布里斯基角》描述反传统文化(counterculture)运动,但却因新手演员单调的表演而饱受严厉批评。影片以失败告终,安东尼奥尼再也没有在美国拍摄影片。现在看来,这部作品却散发着别样魅力。
    这部电影的配乐包括了当时流行的艺人如Pink Floyd乐团(他们为了这部电影特别写了新歌)、死之华合唱团(Grateful Dead)与滚石乐队,但编曲过程同样一波三折。
    1966年,安东尼奥尼在伦敦拍摄《放大》时,在一个小型聚会上听到了平克•弗罗伊德的声音,到拍摄《扎布里斯基角》时,他和这支乐队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为他的电影编曲。尽管当时平克•弗罗伊德刚刚失去希德•巴雷特重组,但已经有过为电影配乐的经验。
    平克•弗罗伊德在罗马整整呆了一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图安东尼奥尼的欢心。在1991年尼古拉斯•斯查佛纳为这支乐队写的传记中,吉他手罗杰•沃特斯回忆了这段经历,他说:“我们五天就完成了整部电影的配乐,但是安东尼奥尼说Eet非常美,但是太强烈了。很明显他并不满意,即使你改正了所有的缺点他也不高兴,真是太糟糕了,太糟糕了。”很明显,平克•弗罗伊德一直在努力以达到安东尼奥尼的要求,但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延迟了。
    为了给《扎布里斯基角》配乐,安东尼奥尼又找来了John Fahey,让John Fahey为电影中的爱情部分编曲,但是他们的合作也不愉快。据John Fahey回忆,安东尼奥尼甚至不给他看全部的剧本,“尽管我求他给我看看其他部分,这样我就能了解全部的背景,但是他不告诉我,事实上,他不想让我知道任何其他电影的内容,也不想知道我写的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觉得如果让我知道了,就会扰乱我的编曲。实际上,我对这部电影了解的越多,对他需要的音乐就会越明了。”John Fahey的编曲没有被采用,为此,John Fahey和安东尼奥尼在罗马大吵了一次。
    杰里•加西亚并没有去罗马,而是飞到了洛杉矶,在米高梅的录音室中录制他迷人的吉他。杰里•加西亚不是安东尼奥尼的首选,但是却满足了这位大导演的要求。据唐•霍尔回忆说:“我们进了米高梅的录音室,杰里一个人坐在那,他们放映了一段爱情片段,杰里跟随电影即兴演奏。他做的不错,和电影配合的很好,简直是个天才。”加西亚的工作得到了赞赏,而且报酬很好,米高梅当场就为他开了支票,这些钱足够他买一座新房子。

     6 ) 扎布里斯基角|上世纪70年代的天真

    电影本身其实还是蛮有趣的,关于故事背后的解读,都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

    如果懵懵懂懂的看,看到故事里头一些“大胆”的镜头,也是相当惊世骇俗的。

    单纯从故事来看,有点荒诞的不搭,有好多镜头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不合逻辑的混搭在一起。

    想要看懂,可能还得好好了解一下上世纪70年代的老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年轻的小伙儿,因为一场“运动”,就稀里糊涂的卷入了麻烦。小伙儿解决麻烦的办法也相当的出奇,竟然跑到飞机场偷了架飞机就开上了天。

    现在经常“谴责”的一句话就是“你咋不上天呢”,看来典故是出在此处。

    而另一方面,一个“漂亮”的女秘书,也决定来一场精神旅行。

    两个人阴差阳错的遇上,实在是过于鬼畜。

    但故事里头鬼畜的地方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个。

    反正,俩“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就在那杳无人烟的地方遇见了。

    接下来的“大戏”,也应该能猜到的。

    不过,导演把这场大戏拍得相当的“意识流”和“大胆”,人老外老早就那么“开放”了,不得不佩服。

    体会完人生的小俩口,也不知道脑袋里头想什么,还想着把飞机还回去。

    年轻人的天真,真的不可思议。

    这些“美好”,大概注定是要被毁灭的吧。

    或许,导演也想着通过故事的荒诞,来表达老美“某些方面”的荒诞吧。

    故事的最后,还是蛮有意思的。

    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特权”,一次次的被“爆炸”,大概也算是一种控诉吧。

     短评

    DVD时候没有仔细看过,现在重新下载21:9非高清画质重新再看,对于这样有时代背景的导演和电影还是顶礼膜拜吧,至于很多今天看来依然是“现实意义”的内容,也是可以借鉴的。

    6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 这个“偷架飞机去泡妞”的故事真是极尽七十年代先锋艺术家对“自由”的狂想。漫山遍野的群交(或许应该叫群嬉)场面和结尾的别墅大爆炸把人看得目瞪口呆。虽然是癫狂过火,最后看着满银幕书本碎屑漫舞还是挺解气的。

    9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 谈风月,不谈政治。荒芜之地的肉体解放与精神胜利,现实萎靡,理想失落。《夜行盛宴》应该借鉴了本片不少。

    1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 学运搞得出什么鸟名堂?肩不能挑手不能抬,搞学运的脑残都该当场击毙!以前太祖搞学运怎么就没给军警弄死!嬉皮士只是个冷笑话,fucking Hippie!!!

    14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较差
  • 觉得有些戈达尔的东西在里面,整体风格潮了一些,但依然是那个老安

    18分钟前
  • 阿尔法
  • 力荐
  • 早早因平克弗洛伊德,买过此片OST的磁带,后来也知道其在影史上的实验地位。如今才看,并不觉得有多少实验性,被称颂或自己淫想为的“千人在荒漠中Make love no war”的场面并没多震撼。伴随着反文化时代氛围,感恩而死和Pink等乐队的迷幻声响加入准确,也让粗糙逃亡冒险片包裹炸毁一切结局得到升华。

    23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 安东尼奥尼这部被广泛误读的杰作延续了他一直的主题:空虚里的诗意。执拗于电影里的政治立场和演员表演毫无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关于人的。安氏电影里的爱情永远是为现代人的孤独感服务的,故而在短暂的政治性开头之后,电影立即切换进空空如也的大沙漠里。对抗空虚的最佳良药是人的想象力,故而电影里最炸人眼球的两场左翼大戏都发生在空想里,无论是宇宙间无界限的爱情还是资本主义的爆炸。安氏其实很微妙地指出了极左运动之来源和目的的空想性。这部电影与文德斯的70年代作品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只不过前者的旅行是逃避,后者的旅行是状态。

    24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 安东尼奥尼脾气可真不小,瞧瞧最后这粗暴的解决方式,统统炸掉。😂不过还是有挺明显的外国人看美国(尤其加州)的感觉。在扎布里斯基角群P感觉一定很好吧😳竟有点像皮娜的现代舞...

    2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最后的爆炸重复了十几次,当天空中飘起报纸、阳伞、火鸡、冰箱、书籍、电视、鸡蛋、衣服、面包等等,在感觉中诸多观念涣散了:占有物质,失去生命。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泛滥的时代。当我们面对那无数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难道我们不需要安东尼奥尼式的爆炸,来帮助我们宣泄一下?老实说,我需要。

    33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 安东大爷又玩上瘾了。“实验”的意思就是“这样也行,为啥非要那样”,可是现代电影开路人过多,于是实验就变成了开路的野心而不是探索的野心,一些不成熟的招数被各路电影人滥用,跑偏剧情,炫技挂帅。格里耶说,新小说从来都是很少读者的。贤惠顾家很好,春漾卖骚也好,先锋片总逃不出一个“乱”字。

    35分钟前
  • 希尼莫
  • 还行
  • 【北京电影节展映】安东尼奥尼在美国能拍出什么电影?学生运动、暴力警察、性解放。毛主席语录为资本主义水深火热的学生指点迷津。结尾反复的爆炸镜头想起《盗梦空间》的我居然不是一个人

    39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 最后10分钟的爆炸镜头看的很爽,估计蔡国强的灵感来源于此,哈!

    42分钟前
  • 朱珍(桃之11)
  • 还行
  • 《扎》具有很强的欧洲电影特别是戈达尔的风格也即政治激进性个人主义,与《放大》同为嬉皮士时期对消费时代批判与自由主义赞歌,但在西方人眼里共产主义很大程度上被误解成自由的象征。巨大广告牌像《1984》的电幕一般令人不安,这些消费时代的标志产物终在结尾安东尼奥尼的高速摄影机下被解构

    4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 谁来侵犯我的荒漠我就炸掉他,炸掉他,哈哈。—— 安东尼奥尼如是说。

    45分钟前
  • Lasir.H
  • 推荐
  • 关于美国的荒野还是更喜欢文德斯的叙述方式。安东尼奥尼总有一种虚头八脑的感觉,但是影像真是美到没话说。扎布里斯基角的空旷寂寥估计对很多后世导演都有巨大影响,甚至想起了《太阳照常升起》最后一段两匹骆驼走到世界尽头的桥段,个体的游走亦是整个宇宙的尽头。

    47分钟前
  • cassetteman
  • 还行
  • 8.5/10。70s左右的美国:一男一女短暂逃离各自的生活(女主的生活乏庸,男主的生活动荡)在大漠偶遇并深情相爱,后来男人回去后在试图逃亡过程中被警察射死(因为他是偷了飞机出来的),女人知道后十分伤心。片名扎布里斯基角是男女主第一次做爱的地方。影片运用大量快速的剪辑/运镜、大量的推拉焦、迷幻的配乐营造了充满动荡与激情的氛围,但后段的荒地/荒漠等装置艺术的疏离气质与以上所说的影像气质相悖(安公也许是想以此来表现动荡与激情中的郁闷和失落,但于我而言这些装置艺术的空虚太过强烈,导致与影像的主气质产生了一些错位),扣0.5。

    48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 安东尼奥尼太厉害了!1.反文化运动与嬉皮士,视野由大至小,片头以快速分切与局部特写呈现学生集会,正契合于乌合之众的散沙碎语、嘈杂空谈。随后逐渐过渡成二人公路片,略有戈达尔之味,短暂放纵欢愉后,终避不开幻灭与死亡。2.安式戏法:肉厂外墙上的壁画,与天空无缝接壤,如[放大]般让人霎时间分不清虚实;打死警察的一枪是否由男主发出,亦巧妙地模糊化了。3.动人闲笔:酒吧里独自啜饮与吸烟的老者(变焦推进-拉远-停驻凝望),伴着[田纳西华尔兹]。4.驾着飞机同汽车“调情”,致敬并倒转了希胖[西北偏北]。5.7分钟荒漠群交段落,Jerry Garcia的[Love Scene]乐曲成为唯一声音,堪称欢爱艺术化的极致,既可读解为幻觉,又可视作对嬉皮世界的凝缩。6.臆想中的爆炸,拍得后无来者,13次多角度重复+漫天飞舞、林林种种的物品(超慢镜)。(9.0/10)

    5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 我从天上来,撒一件红衣,降在扎布里斯基角,与你天地合万物生,再死回那片文明的荒漠。

    54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力荐
  • 这就是现代精神文明的诊断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独特魅力,每一段影像都是让人上瘾的毒药。最末的意念轰炸被震到,牛逼程度不亚于《放大》结尾里那个看不见的网球。《盗梦空间》里爆炸的美学源头。

    55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845940163/

    5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