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07柏林最佳音乐奖
他的辉煌当然是Billy Elliot。看这部七年之后的作品,我不仅还是要抛出一个问句:怎么定义成熟。
Hallam还是一个孩子吗?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浪漫主义者了。
今天上英美文学课讲到的浪漫主义的最大一个特点:滥情(Overflow Emotions)。母亲留下的那管口红(也许是吧)和那件旧衣服,能够马上武装滥情时的Hallam,成为宣泄感情的侠士。当对继母的误会深化成仇恨的时候,他直接闯进继母的卧室把她捆绑起来抛入湖中。他有绝对正当的非逻辑理由:他爱他的母亲,乃至见到一个与她相似的女人无法自拔。
有那么一些时候,这个浪漫主义者似乎得到了一切: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和挚爱一模一样的女朋友,偷窥的癖好也得到了理解。然而随着母亲死去的真相大白,被Crushed的两人从梦幻中清醒过来时,又有了古典主义那种much ado about nothing,一切归于平静的意味。
配乐很棒!
2 ) 《Hallam Foe》——在窥视中成年
记着导演David McKenzie的名字是因为几年前他和Ewan McGregor带来的那部惊世骇俗的《Young Adam》,至今仍记得那种寒冬般冰冷的感觉,而几年后这部协同《Billy Elliot》中长大的男孩Jamie Bell带来的偷窥狂少年成长史的电影,同样的怪异荒诞,但是于上部的阴森冰冷不同的是,《Hallam Foe》很窝心很俏皮,甚至在最后给了我们莫大的希望。也是一个失败家庭的孩子,在偷窥、出逃,性与爱的诱惑之中,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
虽然父亲宣称是一个意外,Hallam仍然相信自己母亲的离世是个阴谋,尤其在父亲的女秘书转眼间身份就变成继母之后,Hallam开始怀疑一切,他开始远远的和他的望远镜一起观察人类疯狂的行动,直到半推半就间与继母发生关系之后,才愤然出走。意想不到的是他发现了一个长得非常像母亲的女人,他跟踪她,偷窥她,接近她,直到不知所以然的爱上她,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上的是逝去母亲的幻象。
Hallam是个聪明狡猾的家伙,他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装扮出讨人喜欢的面孔,该说什么说什么,成熟的不像只有十几岁的人;他又是个孤独忧郁的男孩,他用望远镜架起高高的墙,他害怕得到会伤害他的真相,他幼稚的像个十几岁的孩子。他在自家的丛林里伪装成动物,等他到了城市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更大的丛林,他窥视,却也不经意的融入其中,而也是在这片都市丛林中,他从孩子变成了成人。
电影最大的亮点其一是Jamie Bell出色的表演,这个英国跳舞男孩经过几部独立电影的熏陶之后,已经成为兼具容貌与演技的新一代偶像演员,他独特的忧郁、脆弱和癫狂的另类气质,已经吸引独立导演和观众的王牌。另一大亮点就得说电影的配乐了,David McKenzie直接找到Domino厂牌,从厂牌的版权库里翻来覆去找到的这些歌曲,和电影配合的天衣无缝,你可以在原声里听到Franz Ferdinand、Psapp、Clinic、Sons and daughters等等,他们不止为画面增色,更加使影像升华为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杰作。
冲突的最高潮在Hallam愤怒的绑了继母并将她抛弃在河底的时候,如果David McKenzie用这个和《Young Adam》有着异曲同工的画面收场的话,一定会让人憋屈的难受,还好,Hallam走回去救回了继母,为她做人工呼吸,她活过来了,一句话也没说,冷冷地看着他然后转身走开。因为导演说,对一个17岁的男孩来说,这样已经够黑暗了。Hallam也是这样一个偏执敏感的孩子,可是他心存爱与阳光,在摇滚明星和弑母者都不可避免的踏入了宿命的悲剧之后,偷窥狂的孩子活着,轻轻的叩开成年人的大门,带着一丝不确定的笑容,告诉我们,青春还有希望。
刊于《通俗歌曲·摇滚》2008年8月号。
3 ) 生活是真实而残酷的
英国的小情调的电影,很有意思阿.轻松愉快,就跟英伦摇滚差不多阿,一样的文化孕育的.
其实香港文化也没有学到多少英国的精髓阿.不过香港的大学猛的.孕育是一个很美好的词.
哈兰就像树上的男爵一样,哈哈,特别,精灵.他的狼皮帽子,然后的道具.哦,我喜欢.
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的怀疑,然后他知道了真相.残酷,赤裸裸的.生活也许,它是你的,才叫生活.你都不在拥有它了,也就没有资格谈论他了。相对于哈兰的母亲我是同情的,爱情最后也许就是歇斯底里的,哦,真相就是哈兰德父亲没有去挽救。哈哈,生活就是如此。生命就是如此。谁也说不上什么的。爱情,我觉得在他父亲那里狗屁也不值吧。歇斯底里的胜利。
哈兰因为母亲的去世,变的不爱与外界交往,于是他的父亲帮他建了一座树上的房子,他就用来观察别人的生活,偷窥别人的生活。
由于哈兰与继母的矛盾激化,他出逃了。
他在城市的屋顶上流连的时候,他看到长得很像他妈妈的女子,于是他们邂逅了,于是他也偷窥了凯特的生活。凯特是别人的情妇哈。然后他在钟楼的后面偷看他的凯特。他们也相爱了。
我觉得英国人比美国人有意思阿。哦 我的神阿。那个赤裸身体的招供。那个同床就表示上了凯特阿。我喜欢哈兰德帅气,忧郁,阳光,坚持。
哈兰弄明白他母亲死亡的真相的时候,他回去找凯特的时候,凯特却有新的情人阿。我觉得这一点悲情的恰到好处。
结尾的哈兰的特写很不错,远处模糊的五彩的灯光。他浅浅的微笑,他才十八岁的生命。嘿嘿,何其的漫长。也许我只能用漫长形容。
喜欢流浪这个词才选的电影。其实呢电影的另一个名字是,偷窥迷情。哈哈。
好帅的小帅哥阿,貌似是美国人阿。凯特有点莱温斯基的感觉,脸更圆。英国人穿风衣很好看啊,个子高。哈兰上上下下,有如平地很有意思。喜欢他的精神状态,认真,游离。
建筑也很不错哦。我不知道是什么风格阿,国内最近是猛学。不过电影里是大规模的,满天压过来是一个风格的建筑,那种浅褐色的砖的建筑,上海也有些得,英国的风格吧。以前公司好像也喜欢用砖红来表现,也许是偏黄褐的颜色阿。
音乐也很不错啊。也许是OASISI的哦。英伦摇滚哈。
写完了。好自由啊。哈哈
4 ) 每个男孩都应有的恋母情结
我想每个男孩子都有一定的恋母情结。剧中这个男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却有点病态。他接受不了母亲已逝,离家索居,在空中楼阁建筑一个窝,里边挂着母亲巨幅画像。他从高处俯瞰偷窥父亲与继母的私生活,怀疑是继母害死了自己的母亲。他爱穿母亲的衣服,打耳洞带耳饰。
性这个玩意儿有时很神奇,它可以换来权势、金钱,有时甚至能化解仇恨,消解矛盾,但是有一点是永远不能代替的,那就是爱。小男孩与继母通奸,让他暂时离开了父亲与继母的二人世界,独自来到另一个城市。轰隆隆的火车铁轨声在屏幕呼啸而过,在影片中相继出现两次,带着性带来的负罪。第一次火车声出现在男孩儿与继母通奸之后,第二次出现则是男孩在另一个城市与一个酷似母亲的女人发生了性关系。
在这个存在着一个酷似母亲的女人的城市,小男孩通过望远镜,通过在屋顶偷窥,带着纯净的对母爱的渴望的心态静静的望着这个女人,就像望见母亲一样。当这个女人对他加以色诱时,性、伦理、爱,重重矛盾纠缠着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男孩。
每个人都渴望真爱,这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来往,可惜这个男人能给她的只有性,这种愤懑导致她用报复游戏的心态与男孩玩着性的放纵;而小男孩并没能在这个女人身上得到遗失已久的母爱,继母的一句“你不觉得你像是在和你母亲做爱”让男孩把继母全身捆绑淹入水底。最后男孩还是把继母救起,然后跟这个酷似母亲的女人客气的告别,嘴角流出淡淡的笑容,懵懂青涩的青春对爱与性的迷茫在此刻才得以有一丝领悟。
5 ) 被忽视的英国电影珍宝
2007年里最被忽视的好电影之一。完美的表演和很窝心的故事,像我这样理性的人,居然又哭又笑,一会儿兴奋一会儿难过。彻底被主人公hallam foe的情绪俘获了,于是随他经历那些痛苦和欢乐。
因为我爱的Jamie Bell,去年此时此片参赛柏林起就很期待此片。导演就是《年轻的亚当》那位David MacKenzie,女主角是我喜欢的Sophia Myles。也许是这部电影的名字太不容易被人记住,不知道为什么,此片在柏林拿到了一个Best Music奖之后就没了声音,去年夏天在英国放映过,却没什么反响。
从片头的手绘动画开始我就喜欢,接下去的正片里,每一个镜头都拍的那么美,那些乡村和城市,那些特写,都美到我心坎儿里。
镜头贪婪地捕捉着Jamie Bell的每一个表情、动作和身体的每一寸皮肤,偷窥他,偷窥他的偷窥,放大、放大、放大,甚至比给Sophia Myles的镜头更加暧昧,我甚至在想,摄影师一定爱上这个男孩了。要不然不会有最后那个夜色里步行的特写,让我想起Bittersweet Symphony的MV里的Richard Ashcroft,只是这张脸,就够了。
其实,Jamie Bell的表演更精彩,穿妈妈的裙子,扮成黄鼠狼,画眼线,用唇膏在脸上涂抹,写日记,用妈妈的耳钉在耳朵上穿洞,他哭他笑他打架留学……他那些痛苦欢乐和怀疑,没有人比他更胜任这个角色。电影好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2005年,也是在柏林电影节,Jamie Bell在那里宣传Dear Wendy,David MacKenzie在那里跟他碰了面,他早就喜欢这个男孩,见了面后一拍即合,于是有了Hallam Foe。天生就该演戏的Jamie Bell越来越流露出“方法派”的特质,他变成了 Hallam Foe。他矮小,长着雀斑,有点驼背,经常没精打采,头发乱糟糟,可只要在镜头前,他就会变成精灵,浑身闪着光芒。尽管此片配角个个精彩,《罗马》里的恺撒,《猜火车》里的大衰仔,风情万种的继母也给Claire Forlani演得很到位。可是Jamie Bell太美啦,一种奇怪的,带点creepy气质,带点fragility。
故事的主线是恋母的叛逆男孩怀疑母亲被继母谋杀,慢慢把自己与世界隔离开,喜欢一个躲在树屋里远远地“观察” 别人,他说他偷窥,为的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原因”。探究母亲死亡之谜的部分几乎就是《蝴蝶梦》,这算是此片的缺点之一,但是愤怒的hallam回家绑了继母扔到河里那段戏,终于让我想起了《年轻的亚当》,如果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我更喜欢。可惜导演没那么狠,Hallam突然转身救起继母,为她做人工呼吸,然后,她活过来,一句话也不说,冷冷地看着他,转身就走。导演说,对一个17岁的男孩来说,这样已经够黑暗了。
所以,如果说《年轻的亚当》只有阅遍人世后的绝望和冰冷,《Hallam Foe》则是才刚叩开成人世界的大门,痛苦和怀疑暂且扔在过去,未来,就像Hallam Foe最后那一丝不太确定的笑容,恩,还有希望。
英伦摇滚和民谣配乐,曲曲都很动听,配的都在点儿上,那么有感染力。这个导演以前当过电台DJ,所以这么有感觉。记得去年柏林电影节的颁奖晚会上,领Best Music奖的就是导演本人,他非常寒地说,这个片子配乐地由来嘛,其实是因为现在用歌版权都很贵,所以我们找了家要价便宜地小唱片公司谈了比较合理地打包价,也就是DOMINO,然后在这个公司版权库里找到了soundtrack里面这些歌……Credits即将结束(音乐太好听了,你绝对舍不得在字幕走完前关掉)时,最后一首歌来自franz ferdinand, 歌词几乎就是Hallam Foe的故事,字幕里写着歌名叫Hallam Foe Dandelion Blow。看完电影后就一直在循环听这张原声唱片,也许会听上一阵子吧。
6 ) 窥视的是别人,同时,也是真正的自己
近乎完美的可以让人笑着流泪的片子……这个中文翻译的片名很有水平,颇有寓意。
故事是讲一个英俊的少年对已逝母亲的依恋 而父亲另娶了一个妖艳的女子……看起来这部片子很可能滑入邪恶与道德交锋的俗套中去了,但这部英国小成本影片却独具匠心地转向主人公屋顶偷窥的价值观探讨之中。
在这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屋顶就是伊甸园,一个可以窥视人性欲望的瞭望台;看似是窥探他人,其实是窥探自己的内心。
搭在树丛中的小木屋,入口是从绳子上爬进去 英俊少年是寂寞的孩子 但他后来发现,那个小三是亲自把母亲的船敲了洞并且在她的饮料中放了大量安眠药,从而导致母亲的死亡……面对这个惊人发现,面对继母处心积虑想把他除掉的阴谋,年轻的男孩该怎样抉择?然而意外的是,这孩子在意欲掐死继母的时候,居然和这位继母发生了关系(当然这肯定是这个女人不得已才采用了性挑逗这样的下策),冲动果然是魔鬼,也正因如此,少年逃离了家,开始了新生活。
流浪当然是辛苦的,尤其对一个还未成年的少年而言。好在,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不然之前也不会发现母亲死的真相了),肯吃苦。这时,他遇到了他命运的转轮——他从屋顶往街道看风景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非常像他母亲的漂亮女子,于是立马跟踪了她,并且通过这个心地善良的女子帮助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虽然只是厨房勤杂工,但就像他说的,只想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后来 ,他爱上了这个女子,说不清是因为恋母情结还是什么,总之,他们好上了。但是,当这个女子知道男孩是因为她长得像他母亲而注意自己,又是怎样的心情?情感的纠葛总是复杂的,但那份情和意却是实实在在的。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分那么清楚,喜欢,就做。生活,终究是自己的,要过下去。
当他最终的最终,把他继母投进湖中时,就像当年那女的对他母亲所做的…..他哭了,说道:我恨你!我恨你!结果,他还是把她救了上来…..这个恨,早已夹杂了爱,还有他的处男之身的情节…….但,他终于长成一个男子汉了,因为他懂得了宽恕,懂得了放下仇恨,懂得了,怎样继续生活下去。
其实,影片的最后,孩子的父亲终于吐露真相——母亲是自杀的。那个船上的洞是父亲所为,但却是为了防止母亲溜出去做傻事……但有什么东西能真正阻挡一个一心求死的人呢?父亲说“那是我和她的战争中,她的最后一场胜利。”意味深长。
“我,那我呢?”孩子问
“你妈妈是爱你的。”父亲说
“没爱到非得留在我身边的程度。”孩子声音颤抖。
“那就是你愤怒的原因。”父亲语气很平静。
父亲和儿子和解了,相拥而泣。
湖面上,出现了一只白天鹅,那么纯洁而美丽……仿佛不可亲近。
PS:片头片尾很赞,很典型的英伦诙谐漫画风格,值得一看。还有,推荐电影原声。
一般
love the way it's shot. Love the way it sounds. It‘s a pity that the story itself is uninspired.
原来名字还有这种翻译法啊
ENG是世界帅锅最大产国
Jamie Bell!!
他在林间的树屋和爱丁堡的大钟里生活并窥视,他飞檐走壁开锁入室,他满腔爱恨他满腹心结,他恋母他变态他疯狂,他“才是正常的少年”。
我可以一个人去偷窥,可是谁伴随我成长?
他长大了依然会演好片子 推荐电影原声
好英伦~
青春总是伴随伤痛,唯有真正体验才会成长。这种淡淡的基调总是给人抚慰心灵之感,ost很动听,杰米贝尔挺适合此类角色~PS:克莱尔·弗兰妮的脸像整容失败一样可怕...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和电影!
最后,一切都还是淡淡地走。。。。
可能男性看此片时的感触更深一些。另外,配乐不错。
哪里好看了?抄袭犯
水灵灵的绿眸小男唉,接连惨遭毒妈姐。。。
妈妈某些时候是个动词、量词和形容词“某些时候”是对某些男孩子来说的其实,男孩子成长成坚韧的男人的过程大抵都是电影中演过的样子
男女主角味道太对了,电影色调很对,每个角度每个画面都是一幅画。
过火,好看
剧情没什么,但真的被杰米·贝尔彻底萌翻了,再有索非亚·迈尔斯。喜欢杰米·贝尔的一定要看!
故事的主线是恋母的叛逆男孩怀疑母亲被继母谋杀,慢慢把自己与世界隔离开,喜欢一个躲在树屋里远远地“观察” 别人,他说他偷窥,为的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原因”。探究母亲死亡之谜的部分几乎就是《蝴蝶梦》,这算是此片的缺点之一,但是愤怒的hallam回家绑了继母扔到河里那段戏,终于让我想起了《年轻的亚当》,如果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我更喜欢。可惜导演没那么狠,Hallam突然转身救起继母,为她做人工呼吸,然后,她活过来,一句话也不说,冷冷地看着他,转身就走。导演说,对一个17岁的男孩来说,这样已经够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