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岛人》是看了“电影最TOP”老张的推荐,特意买票去影院看的。不出所料,一个人包场,这样也挺好。
坚守32年的真实事件本身就令人敬佩,作为观众是感谢能拍成电影并顺利上映的,能让更多的人知晓世上还有这样这种选择,一辈子做一件事,为国守土。
翻了一下豆瓣的评论,大部分观众是尊敬感动的,有一些从电影拍摄角度指出不足,也无可厚非。但看到一个1星的评论,其实打几星是个人喜好,都可以。但评论内容真是让人如鲠在喉,不得不说几句。是的,追求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个人的权利,但并非每个人至高无上的唯一目标,你可以不敬佩他们的选择,甚至忽视他们的选择,但无权轻视嘲笑他们的选择。在狭窄的视野里,为了守国土舍弃家庭团圆就是“冤大头”? 用浅薄来嘲笑高尚,更显无知。
拍蚊子的细节处理🦟
真是令人全身发麻[发抖]
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坦然接受,全家人都有一股质朴却坚韧的力量
岛主的信仰,国家,亲情,友情
花 生孩子时的拼尽全力 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
姐姐对弟弟的爱护接棒了父母对弟弟学校角色里的缺失
国家对这些为祖国奉献的家庭应该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关怀~
希望自己也尽快能在一件值得一生为之坚守的岗位上
你守岛 我守你[拳头]
#观后感##电影守岛人##苏州#
(一)场景:瑕不掩瑜
单从场景来看,有很多震撼人心的画面,比如厚重的灰蓝色海面上、岩石嶙峋的海岛像一只易碎的贝壳漂浮着,加上巨响的雷声雨声,让人感觉:自然的力量真是具有毁灭性的。
但是,有一些镜头过于刻意,比如给军舰洒上金辉、给剪脐带以慢镜头、给仕花的腿伤加上慢镜头和特写。
能够理解导演的意图:作为一部主旋律大众电影,电影语言不能太含蓄,直白明了、通俗易懂非常重要,否则就失去了观众基础。
只是,易懂的镜头语言不代表需要镜头刻意强调画面。镜头的存在感太强,反而会让观众失去沉浸感。而这一点是一部写实性人物传记最需要保留的特点之一。
(二)情节:匪夷所思
从情节上看,第一,细节不到位。
一只狗能在瓢泼大雨中找准方向,从海岛游回海岸(众所周知狗的视力很差,主要靠鼻子,下雨会让气味消散,并且海上也不会有什么气味能够让狗辨别)。
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夏季湿热,多蚊虫。即使当时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蚊香、灭蚊液,也该有艾草(不确定是不是叫这个,应该有某种草可驱蚊)可以驱蚊。然而很多年里,继才和仕花在海岛上被咬的体无完肤。
第二,戏剧性情节多,传记电影的写实性被弱化。被继才救上来的孤儿张一山,父亲为海岛而死。还有,继才父亲去世当晚,继才的儿子出生。当晚狂风暴雨,继才、仕花出不了岛,而且仕花胎动。仕花生不下二胎,昏死过去,继才站在门口大喊"老天爷,求求你了",于是仕花的手指动了,醒过来了,生下了儿子。还有,整部电影继才唯一一次下岛,想找王部长换人,结果当天王部长病危,没有换成。
第三,逻辑不合理。王部长给继才陆续派过来过十几个帮手,想替继才守岛。继才对他们都看不上眼,不信任,甚至在与自己的对比中生出了一种自豪感(意思是觉得这些人都比不上自己)。但是继才的画外音却说,岛外现在正是发展的好时机,让他们在外面挣钱发展吧,不要把人生浪费在了这里。如果是一个圆滑中年人所说,那倒可以当做反话理解。但是继才这一人物最大的特点是老实、不会说谎。一个诚实的人,如何能做到一面瞧不上别人,一面说着"他们都是人才,让他们去把握赚钱的机会,有苦我来受"类似这样的话呢?
(三)价值观:讲好了"大家",没有讲好"小家"
爱国主义、责任精神、奉献精神、知恩图报精神、坚韧精神,都是电影想要重点表达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呈现是优秀的、令人动容的。在观影后很久,仍然记得两夫妻在岛上升旗、唱国歌、风雨天引航。
但是,在小家里,奉献精神却变了味。女儿小宝心疼妈妈仕花的手皲裂得不像样,给妈妈买了护手霜。仕花怪她乱花钱,说"为给你俩凑学费,你弟已经一个星期没吃肉了"。
第一,"一个星期没吃肉"在八九十年代,真的不罕见。编剧或许想要塑造生活的艰苦,"一个星期没吃肉"放在当时双职工的工人家庭确实艰苦,但是对守着海岛、拿着微薄薪水、养着四位父母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不应该是常态吗?
而且,同样是小孩,弟弟是儿童长身体,姐姐是青少年也在长身体,姐姐又有多久时间没有吃肉了呢?
第二,仕花责怪完女儿小宝,转头把护手霜给继才,让继才抹一点。如果要彰显夫妻感情,此刻应该让继才挖一勺,然后抹到仕花手上,说"你也来点"。然而编剧选择让继才自顾自地抹上,而且还是个停顿几秒的长镜头。这一选择和电影其他细节中给我的感觉是一致的,那就是仕花对继才的爱,远多于继才对仕花的爱。但我想,这并不是导演想让观众们解读到的信息。
类似的,继才、仕花夫妻不要政府给两人的补贴,宁愿让女儿辍学赚钱养弟弟。当女儿小宝打工,说着不仅要给弟弟赚学费,还要让弟弟用上好文具、吃上好零食的时候,我在心里叹气。
当继才、仕花夫妻夸姐姐小宝,是夸她放弃读书,打工赚钱给弟弟上学的时候;当夫妻俩转头夸小宝的丈夫,是夸他给弟弟补习帮助弟弟考上了大学的时候;当弟弟说他考上了博士,而姐姐却高中都没读完的时候,我真实地心痛。为现实存在的无数的小宝心痛,为现实存在的无数的小宝父母、小宝弟弟而心寒。
为什么能够接受政府给的城镇户口、政府给的小孩上学的伙食住宿补助,为什么却不能接受政府的工资补贴,让小宝别打工,也去上学呢?
(四)仕花:永远的妻子与母亲、片刻的女人
仕花是一个合格甚至可以说优秀的妻子、母亲,她可以一个人做家务带孩子侍奉丈夫的父母、她可以放弃工作陪丈夫待在海岛。
这样一个角色,竟也有片刻时光是一个女人。不过也仅仅只有片刻。
仕花一直想下岛,因为守岛本就不是他们的职责。政府为什么总是不能调人过来,军队的官兵为什么可以违抗上级指令不愿意上岛,这些可以不深究。但是能够认可的是,仕花想下岛,是合理的、正确的。
二胎出生的那晚,因为在海岛上,又下着雨,仕花只能在海岛生孩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丈夫、一间什么生产医用器械都没有的小屋,作为母亲,仕花最脆弱的时候是孤立无援的。
而这一切,都是海岛带来的。
当王部长打电话来的时候,仕花阻止继才接电话,咬牙切齿地说:"不接,让他知道我娘俩怎么死的。"
这一刻,仕花不是温柔的解语花妻子,也不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而忍耐的母亲。她是一个在鬼门关外徘徊,孤独又绝望的女人。她的恨驱使她以死为匕首,在所有人心上狠狠划上一道口子。
还有,仕花说,让弟弟在大学找个大学老师,介绍给他已经二十八九的未婚姐姐小宝。继才觉得不合适。仕花哭了,说为什么小宝就配不上大学老师了呢?
高中没毕业的小宝确实已经不可能配上大学老师了,因为他们已经生活在了不同的世界。仕花哽咽着哭了,不知道,她是为女儿被抹去希望的一生哭,还是也在为自己作为妻子被奉献的一生哭。
仕花这一人物的层次感明显高于继才。 她有高光,也有灰暗。仕花是一个传统的活生生的人,而继才则是更近于完美奉献的神。
我觉得,如果我们需要神,可以从中华民族的起源开始,逐一筛选寻找。辉煌五千年,神多得数不胜数。如果我们需要感动,那么应该在世俗的普通人中用放大镜观察,而不是给普通人镀上金身。
看到很多影评说影片强行煽情,组织和zf无作为,宣扬愚昧落后的价值观等,实在让人有些意难平!看了电影,我就去查了下现实原型,其实有很多事情没有表述清楚!
第一:说组织不作为的,实在是冤枉, 1986年7月,王继才经群众推荐,组织考察,成为第五任开山岛“岛主”,当时夫妻俩在岛上每年工资3700元,1995年建了灯塔,又增加了2000元守护费。 这个工资水平在80.90年代真心不算低的!当然,在江浙地区可能不算高吧!
第二: 组织和zf忽视了王继才夫妇吗?王继才多次荣获省市县“国防工程先进管护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殊荣。2011年“八一”前夕,王继才又受到了南京军区的通报嘉奖, 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 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2019年9月17日,授予王继才“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这些嘉奖和荣誉怎么能说组织和zf忽视他们呢?
第三:王继才有没有机会下岛?答案是有的,并且是很多机会: 在上海浦东跑运输的大姐为他在浦东找了一个岗位,一年能赚好几万。可王继才“一根筋”:“我走了,谁来看护开山岛啊?”大姐气得骂了一句“犟驴”,走了。
第四:王继才在岛上有机会赚钱吗?答案也是有的: 开山岛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几年却成了“风水宝地”:有走私的,有偷渡的,有打着旅游公司幌子想开色情场所的。面对不法分子送上门的一沓沓钱,王继才断然拒绝。
所以说:王继才守岛32年, 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 守的不仅仅是海上的一座孤岛,也是守的心里的一座岛!
岛在远离大陆的海里,时常风雨如晦,偶尔云开日出。有人守,它便是一片国土,一个前哨,一座为船只指引航程的灯塔;没人守,它便是一片死地,一个暗礁,一座令时间凝固成冰的监牢。让岛活着,大概先是王长杰(侯勇饰)的执念,后来又成了王继才(刘烨饰)的执念,再后来,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执念……虽然所有人之中,只有王继才最终成为了“岛主”,但他终于不再被漠视、被嘲笑、被冷落,他用30年的生命医治了这座岛的“孤”,就像妻子、孩子和狗医治了他的“孤”,许许多多人医治了彼此的“孤“一样,所谓守望相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在这个年代还能看到如此纯粹的人生故事,是一种幸事,虽然电影的好坏见仁见智,但好的故事足以照亮你我的内心。王继才说:“人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亏心。”这是守岛人的箴言,又何尝不是所有坚守本职的人共同的誓愿? 愿祖国强盛,华夏永昌!
电影《守岛人》是一部在线新时期人民楷模的主旋律电影,是一部讴歌普通的不平凡的电影。
电影《守岛人》艺术化地描写了在孤岛上坚守三十多年,忠诚为国戍边的 “时代楷模”王继才和爱人王仕花的事迹。这部电影是感人的,但是并没有去刻意制造煽情,而是在朴素的人、朴素的故事中让观众从中体会到守岛人的不平凡和伟大。看完这部电影,我个人的感受有两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以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王继才和爱人王仕花夫妇,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却是铁骨铮铮的人,是刚强坚毅的人,是埋头苦干的人,是重于泰山的人!
这部电影在结构上,在叙事上,在技法上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却可以直刺人心,至少我是被感动了。这部电影体现了“人民万岁”的精神!
对这部电影,个人评分8-8.5分。
三十二年都没有正式编制的军人去值守,而是牺牲了一个民兵的一生,甚至是牺牲了他的家庭他的家人他的孩子,到了近几年生活依然清苦,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呢?其实刘烨和宫哲的演技挺好,但是用力过猛的手法和刻意营造的煽情已经不能抓住观众的心了。
真人真事很感人,很偉大也很高尚。但不知道意義在哪兒,以及為什麼讓普通人如此草率地奉獻一生。
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影片也没有故意刻画天然英雄的伟岸形象,而是普通人应该有的担心和挣扎,从被动到主动,张继才王仕花夫妇一守就是32年。看完内心很震撼,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也羡慕他们夫妻的爱情“他守岛,我守他”经常在网上看到说孤独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孤独就是就是用一生去守一座岛,这种精神值得让我们敬佩守岛就是守国,守国就是守家值得推荐!
哭到不敢多看一遍……真实的故事和真诚的演员竟然是这样的感人和震撼……致敬王继才!
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非常浪漫的课文,叫《富饶的西沙群岛》。当时年纪小,深深的被课文中描绘的美丽图景所吸引。长大后看过了巴厘岛、吕宋岛等很多现实中同样美丽的海岛,就让我对海岛的印象固定成风景优美的人间天堂。但看了这部《守岛人》,才知道守岛人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加油吧,每个热爱生活的人。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是很完整的,以小见大的把个人情怀和家国情怀能融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平凡人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世界。知道了我们身处的国家除了有大好河山、江山如画之外,还有它险峻、峥嵘、甚至荒芜的一面。而这一面,依旧需要有人来爱着,有人来守护。
佩服王继才一家的牺牲精神,可我不懂为什么要这样牺牲。
中国电影都发展116年了,这么好的题材还搞老久主旋律的这一套。这里的主旋律不是指思想和内容,而是指那陈旧的剪辑手法、全员用力过猛的表演方式以及在你耳边轰鸣音量盖过一切现实规则的配音。更为糟糕的是,这个跨越了三十二年让人尊敬的故事竟然没有拍出丝毫的时间感,只强行摘取这耀眼生命里的某些片刻去强赚观众的眼泪,这种舍本逐末以及「功利性」的选择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辜负了王继才一家的伟大坚守。另外,三十二年武装部部长找不到一个能信任能坚守甚至只是轮流替换的人,这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王仕花女士,你也太伟大了吧。作为一个跟邻家大妈一样年龄段的中年女性,你竟然没跳广场舞,而是去守卫海岛。这是什么神仙女性?疯狂为你打call。就看着王阿姨目光坚定的在海岛上日复一日的忙碌,心中真的泛起一股暖流。
三点五星吧。演员的演技非常好,进场晚了,王继才剪了头发以后才认出来那是刘烨。不能理解的是,在他们的事迹被报道以后,zf还是没有派人来接他们的班,哪怕他们年纪大了一身伤病。与世隔绝守着那个孤岛,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就像小豆子说的:“我敬佩你,但无法成为你。”
故事很感人,但是仔细想想背后的故事就怎么都不是滋味,敬礼的那一段,船上穿制服的那么一大群,就没一个能来守岛的吗?死活要生二胎也不去深究了,但是快生了都还要留在岛上是图个啥?别光说岛主奉献牺牲大,他媳妇奉献牺牲也不小。
五星给守岛人,扣掉的一星是觉得可惜,两个人的一生。
大黄,你个没良心的。你倒先回家了。
“我为祖国守边疆”这句话总觉得离现实至少离我很遥远。但昨天看了《守岛人》真是感动的热泪盈眶。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能让看起来平凡朴素的中年夫妇,活成了超级英雄?虽然都没去过这个小岛、也没去过边塞沙漠,但这份精神真的太感动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关于“世界”的美好想象。但我的确没想过,世界也可以这么“小”,小到一眼望得到头,小到真的就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岛。但就算如此艰苦的环境,却让守岛人王仕花大姐姐陪着丈夫度过了30几个岁月。这种浪漫真的好伟大啊。
一般来说这类电影的目的是突现人物为祖国的伟大奉献的爱国精神,可我看完之后一方面没有为夫妻俩的精神感动也没有看出来很多的信念支撑他们在岛上。我满脑子的问题,但问题就一个,就是三十多年甚至到了外面的世界发展到近几年,祖国有钱了,人民富裕了,夫妻两人还在岛上听收音机,俩人都有病也无人关心,儿女有出息了也不能尽孝。如果说九十年代无人问津我可以理解可能是交通和通讯的问题。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为什么还苦苦支撑在岛上,为什么没有人来轮换?半年一年轮换一批人岂不是更好?这样耗尽了自己的一生虽说是伟大,但是国家这个大家要,自己的小家也得兼顾吧,并不是说小家就那么重要,是因为后来军队体系那么健全,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夫妻俩回到大陆安度晚年?
主旋律影片应当如何拍摄?若说开头部分台风裹挟暴雨冲击孤岛的部分隐隐能和《灯塔》沾上那么点关系、媳妇与公公雨中交谈的部分有那么点某些第六代导演的尿性,那么剩余的部分真是尽显平庸。观众们从来不是为了抵制主旋律而抵制,国外亦有许多甚至令他国观众亦甚为喜爱的主旋律电影,为何国内却总是会陷入这样尴尬的境地呢?要艺术不艺术,要商业不商业。我想真正的人间美好,从不是用无缺来显现,有辩证才能有升华。一味将好的一面放大到令人刺眼,则反而失去了令人共情的人情味。另外看得出刘烨拍摄该片时的那种辛苦与努力。宁愿看到刘烨凭此片二封金鸡也实在不敢相信黄晓明如此平庸的表演竟能二封。
可敬的事迹也需要可靠的叙事才能留下来,总体来说,还是/又是/居然总是技术不够扎实,撑不起表意。声音问题特别靠前,声画不同步、后期配音、刻意调大音量,很突兀;叙事偶有光华却整体乏力,有诚意而缺实力,电影产业曲折向前的大潮催生了越加巨大的票房,步履蹒跚仍旧是创作者的困境。苦情硬汉刘烨可是有阵子没出好作品了,本该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眼下越来越像护花春泥,反过来又映照了影视业缺少肥沃土壤的现实。
看完陈力导演进场第一句话就问观众你们哭了没,这就注定了是部标准化的主旋律电影。开篇台风气氛营造还是可以的,但人物动机随剧情有点崩塌,煽情来的毫无因由,尤其尾声还安排让狗跟着救护车跑桥段极其刻意和过时,当然,刘烨表演是不错的,只是人物性格太直线,苦是吃了不少但角色发挥余地不多,其实完全可以尝试多视角来带出主人公的,有点可惜。
这部电影宏大的情怀的确很值得感动,但从其中一个侧面来看,更让我感动的是守岛人(王继才)的妻子对他有着多么深厚的爱,才能让这位伟大的中年女性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着丈夫,守卫在小岛上。她真的是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