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会饮篇》
真难为导演了,把几乎完全由对话组成的哲学著作拍的如此活色生香。1989年,法国这部电视电影让人时而深沉,时而莞尔。深沉的部分就不赘述了。毕竟,选择看这部片子的人,想必已对原著了如指掌。下面只记录几处“莞尔”的部分。
1. 大伙儿都躺着,而不是站或坐着。吃吃喝喝,异性或同性之间眉目传情。
2. 卖无花果的少年美若少女。绝对是摄影师视角的问题。在现实里,至少我没留意过。
3. 黑小哥肌肉健硕,被精英们呼来喝去。唯有歌伎们发现了他的“美”,对其上下其手。
4. 阿斯通的姐姐真美,高贵的气质,像一股风一样闯入房间,让满屋子大老爷们儿相形见绌。
5. 两位讲述者半路上遇到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头发和裙子像极了八十年代的中国少女。
6. 伸出毛茸茸的大腿,让同伴按摩,完全不顾体面。真性情。
7. 第7分钟,哲学家苏格拉底演示了一手“拔牙”的绝活儿。
8. 酒盏真好看。黑色的。盏托很高。
9. 谁发言,谁就站起来。其他人躺着听。再加上松松垮垮的大袍子,浴池氛围十足。
10. 刮了胡子的阿里斯托芬还不如不刮。像个屠夫。
11. “最初的人类被分成两半”,这套理论通过“胖娃娃照镜子”来表现,真妙。
12. 苏格拉底的相貌如果没那么端正,可能就更真实了。哲学家又不是娱乐明星。要脸干什么?
13. 用岩浆做背景,来阐述希腊神话里“爱神的诞生”,既贴切,又直观,而且震撼。
14. 英文字幕要比中文字幕更简洁、直白。中文字幕可能只有一点可取之处:把翻译成了“爱若斯”。实在“信达雅”。
居然都没人拍苏格拉底或者柏拉图的故事,此时必须要为我们专业里响当当的人物站街。
l'amour
不知道该以电影的标准看待还是以文本的标准看待hhh 会饮是我柏拉图入门,古典最爱无之一,拍得相当还原但着实简陋hhh 还是作为改编电影作品看吧,这是电视电影吗hhh 单纯作为对文本的教学的话又远不够直观,蒙太奇又神神叨叨,解释和氛围增益觉得都不太有。比较喜欢的地方是把一边走一边说,最终看到雅典卫城的路途感呈现出来了吧。阿伽通桑的选角的确挺帅气,但苏格拉底的选角又有点过于帅气。有种原著粉丝看到改编作品之后通常的不满感,但因为的确简陋不好发作hhh 可能排成戏剧同时空下看还行。
Wise people,like the tree ever green.
感谢@Jason1995翻译的汉语字幕
语言底本,苏格拉底和蒂欧提玛一段最好,女性角色都很美,男性角色有点太胖了都🌝
这种电影真挺好,至少省掉了看原著的心理包袱……我和阿伽通旁观苏格拉底被告白时候的表情完全同步…………
约等于复习了一边会饮篇
文本十分忠于原著,上月读的《雅典的胜利》中有一小部分与之重合。表述这样高度抽象的内容,视觉上很难跳脱出对谈形式。裴卓:Eros是最古老的神,鼓励为爱牺牲一切;年长者作为“爱者”与年幼者作为“被爱者”之间兼具教育与爱情的关系。包萨尼亚: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鄂吕克锡马柯:从医学角度区分健康和病态的爱。阿里斯托芬:创世之初世间存有三种性别,爱情是人们对完整状态的追求和寻找,每个人爱着的是最接近他们原始本性的人。阿伽通:爱神是娇嫩柔美的,是公正审慎的。苏格拉底则受到狄欧蒂玛(饰演者Irene Papas出演过1961年版的《安提戈涅》,极具古典气质)的启发,领悟到“灵魂的美比形体的美可贵”,爱的目的既是生殖的肉体的,亦是心灵的智慧的。
4.5
之前出中字的时候在首页那么火,都没人帮忙宣传一句导演的,意大利电影之nbcs可见一斑。(这个Socrates真的很有satyr感,跟Rossellini选的就完全不同
有黑人有妓女还有无花果
谢谢莫老师倾情讲解
爱若斯和阿芙洛狄忒在同一天诞生,然而爱若斯缺乏阿芙洛狄忒所拥有的东西。
可以看作理解《会饮篇》的一个切入点 是一个具象表达//感谢翻译
can't even find a decent poster to pin on...完全没懂 :)
这个就是拿去给中学生当教育片的吧。难道大家都不是好奇agathon有多好看才看的吗?不过还是phaedrus的演员选得比较好看啦。
太高深了
感谢友邻Jason1995提供的优质翻译和资源。和原著相比,每个人的颂词都压缩了不少,加入了一些书里没有的细节,使影片不至于太过沉闷:如阿波罗多洛斯和格劳孔一边在雅典城里走、遇上了各种人(还吃了无花果),一边转述整个故事;宴会上奴隶们不时走进来串场等。最有趣的是,对话者们歌颂爱神时,导演插进去很多造价低廉但很有效的、颇具表现主义色彩的画面。如阿里斯托芬讲他那著名的四手四脚的人类被一分两半(所以有同性恋和异性恋)的神话时,有几个裸体的小孩跪在镜面上互相查看对方的身体——人类的身体忽然有了一种陌生化的神性。作为电视电影,我觉得已经很厉害了。
纯文学,但是很多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