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Gone with the wind
《باد ما را خواهد برد》
现实好过山盟海誓
阿巴斯的电影像辆载满货物的破皮卡,轻盈地穿梭于伊朗村野的蜿蜒小道上,沉重地扎进在伊朗百姓的古朴石屋里,看时重点难找却是看完方觉思绪难收,车里的人扛起落着尘土的摄影机不舍得擦拭,那些不是脏,是自然的痕迹,只擦清晰明锐的镜头悄悄摄录下没有人关怀的故事,以诗化的意境阐释留白的真谛,以民族的流水汇入世界的大海。
外乡人的急躁与村庄的祥宁格格不入,此处循环往复的日子是平淡又琐碎,村民们不停地劳作、生育,而他不停地登高寻找信号、推迟期限,未被满足的功利心始终刺激着他,而愈是期待死亡的如期而至,死神愈是迟迟不肯露面,愈是渴望生命的意义找寻,生活愈是久久不能如愿,最后在彷徨中期望落空,在虚无中荒度时间。可当意外降临,一切渐明,他领悟到生命是不可领悟的,死亡是无法准备的,活着的不确定是最难得的美,永远睁不开眼是最可怕的病,小如昆虫乌龟都在为生存努力,而人类又在等什么?抓握住当下滚动的苹果,随风疾走,随风飘逝。
如一阵阵清风挟着诗意拂过生命,黄了见不到头的麦浪,美了道说不尽的意蕴,
2 ) 没有死亡是值得被期待的
阿巴斯这样的艺术家从来不注重叙事,他需要剧本吗?
工程师洗苹果那儿才记起原来早些年看过这片子,彼时应该是没看懂。
工程师和同伴们一直等着老人的死。等得不耐烦了,工程师把慢慢腾腾爬行的乌龟踢翻,一脚没中,还要再补上一脚。
没有特别专长的医生仿佛是个哲学家,他骑摩托车载着工程师颠簸在羊肠九曲间(海报那幕)时候的金句:“死亡是最糟糕的事。当你对着这个世界合上眼睛时,当你对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奇迹合上眼睛时,当你对着慷慨的上帝合上眼睛时,这就是说,你永远不会回来了。”
——“听说,那个世界很美。”
——“可是,有谁从那个世界回来告诉我们,是美还是不美?”“葡萄汁更美,我宁愿要现在,不要承诺。即使鼓声听起来很优美,我还是要现在…”
片尾工程师把骨头扔进河里。是啊,没有死亡是值得被期待的。
3 ) 尊重生命,享受自然
反复多次看伊朗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自编自导的电影《随风而逝》(THE WIND WILL CARRY US),终于看出个大概。说实话,看的过程很虐心。影片以一位外乡人工程师的眼光来看待伊朗黄土高原上一个原始的村落,带着一种猎奇与偷窥的感觉。极其单纯的影像,彷佛只是纯粹地记录工程师在村庄的衣食住行,实际上影片遍布象征符号。屎壳郎用力推滚着自己的食物,乌龟被工程师踢翻后仍能奋力转过身来艰难地前进,垂危的老人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住生命撒手而去,在山上工作的村民遭遇塌方却活了下来••••••自然的死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任何形式的非正常死亡都是对生命存在的否定。生活再多坎坷,都是自己美丽人生的一道风景,相比天堂,牛奶更加实在美好。对于生命的目的与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永远也给不出标准答案,又或许我们会随着心境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看法。但是无论如何,尊重生命享受自然的馈赠,是回答为何活着的前提,不然一切关于生命的思索,都是空洞而丧失道德基础的。
电影用再现西西弗斯神话的拍摄手法,刻意地保持记录风格,镜头多采用中远景拍摄,观众以纯旁观者身份置身事外,便于理性地观看和思考。
以下是金句摘录----
1、工程师跟着小男孩去学校时,问他:好美的白色村子,为啥叫黑谷不叫白谷?男孩答祖先就这么叫的(黑与白、美与丑之辩,记起贾平凹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2、小男孩告诉工程师:通往学校的路有两条。(你永远只能走一条,怀念着另一条,可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风景)
3、小男孩说我家房子太小了, 工程师说小东西也有它的价值,你很小但很聪明啊!小男孩回答我在长大,而房子不会长大。(大小之辨,物尽其用)
4、当你命中注定是黑色的时候,即使是圣水也不能把你变白(宿命论的味道,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罪降临世间)
5、一个没有爱的人是活不了的。(这个不说了,韦唯的歌是砸唱的?)
6、女摊主告诉工程师汽车车窗没关帮他收起相机,告诉他就是金子做的汽车在我们这儿也不会丢的。(生活虽然不便但民风淳朴,这让我想起英剧雀起乡到浊镇的台词:清贫不是诅咒而是不便罢了。旅游途中我去过闭塞而原始的村庄感同身受,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商业化过程使人变得刁蛮)
7、在街边摆咖啡摊儿女摊主和闲坐老头关于男人女人谁更累的争论,有趣又不乏深度(男女阴阳之辨,对话太有趣了^o^)
8、小男孩提到的考试问题:审判日那天,上帝和魔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工程师说很简单啊,上帝下了地狱魔鬼上了天堂,然后马上纠正说,不对,上帝去天堂魔鬼下地狱!(善与恶之辨)
9、小男孩告诉工程师:病人吃了谁做的食物,谁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爱出者爱返,因果报应)
10、工程师问挖坑的男人,你怎么不找人帮忙,答:一个人工作更好,不会乱。(三个和尚砸着≧∇≦)
11、如果我认识我的守护天使,玻璃就不会受到石头的攻击了。(挖坑的人为改善手机信号在为村庄做好事,爱心便是他的守护天使,塌方时石头为他撑起小小空间赢得救援时间。)
12、医生:他们说另外一个世界更美,但是有谁从那个世界回来告诉我们,它是美还是不美,我喜欢活着,骑着摩托四处去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唯物论的说,生如白驹过隙,活着便是美好,珍惜吧)
13、即使在海上也会没水喝。
片中有寓意之处众多,完全是在借角色教化世人,主角或许就代表了现实中的我们。片中的小男孩儿屡次说要考试,最后小男孩说答案我都知道了。
生活中的我们也经常要面对人生的各种考试,我们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4 ) 好观片,不求甚解
我属于常拿闷片儿自我折磨但其实并不打心眼儿里喜欢它们的那类伪文艺女青年,却一直很待见阿巴斯和他情节感极弱的电影。
《随风而逝》应该是看过他的几部作品里最内容最零散和费解的一部,幸而我从来“好观片,不求甚解”,糟糕的翻译和碎碎的情节都不影响我看得津津有味。
首先被吸引的当然是那片黄土地里的希腊农村。我并不认为导演有多大程度的美化,主要原因就是无处不在的尘土。无论是白色的房屋还是来往的村民,都被若有若无的尘土笼罩,全不是油画里素净清雅的味道。细碎的生活情景却带给我莫名的亲切感,那些无甚表情起伏的人和日日重复的对话都把观者和观看对象拉得很近。
其实我是不喜欢从一部片子中生拉硬拽出什么道理和观念的,但是让我的哈姆雷特和你的哈姆雷特碰个面交换一下思想说不定还来一场争论,有时候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照例说说剧情,一句便可道尽:一个工程师和他的同事来到个小村庄,风平浪静地住了两个星期。故事到此结束。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来,不知道在村子里游荡的时候他究竟在想什么,不知道他在给谁打电话,不知道最后他是否实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电影里满是模糊的因素,隐隐藏着死亡的讯息和生的力量。前者比如卧病在床的老太太和挖井时发泄的一根尸骨,后者比如在干燥的墓地上艰难爬行的龟和推粪球的苍蝇。
《随风而逝》大概算作“私电影”,如同导演的个人日记,有许多前因后果因为导演自己烂熟于心而懒得一一用笔记录。当然假若你是孜孜不倦的符号学爱好者,也可从无数细处解读出无数的平方个意味来。阿巴斯简直是细节偏执狂,一点一点去展现最微小的东西,以致于观看过程中我完全顺延他的思路前行,早没了追问意义的念头。其实拿一个大概念便可掩去一切:生活本身并无意义,又何苦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斤斤计较?
否认意义存在的重要性并不会让一个人变为虚无主义者,表象本身有时候比研究背后所蕴含的意思重要得多。人们总在看到皮肤后仍不满足,想知道下面有什么,几经周折,常不如愿,因为皮肤下面鲜血淋淋。于是废话一篇。
5 ) 走近阿巴斯
走近阿巴斯
昨天下午看完阿巴斯的电影《樱桃的滋味》与《随风而逝》,感觉越来越坐不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这两部后期拍摄的影片越来越像类型片了,总之,感觉中规中矩之中有点不媚世俗,而且那些反复显得越发无聊。我仿佛随他的吉普车奔驰在黄沙漫步的陡路上,一切都没有很浓的情节,只是淡淡的告诉我们,主人公正在做什么,关于他最终的结局和他的过去,我们一无所知。他是在记录吗?记录一种生存迹象,还是一种光影斑驳的荒凉?不知道。
所以,我忽然觉得,这样的片子才值得咀嚼。因为当它在你头脑中留下很模糊的印象后,你才会试着去回想它,去回味它,直到你觉得自己懂了为止。这两部片子,情节很淡,特别是后者,一帮工程师到一座山崖上的小村庄里,镜头只集中在一位戴眼镜的工程师身上,其余人都没有出现,透过他的视角,展现了村民们的生活,直到最后我仍然没有看懂,有点庆贺它终于结束了。我受不了那个工程师为了接听手机,驱车到这个村庄的最高点,阿巴斯真无聊,为什么要让他开大半天的车子,让我们吃一大鼻子灰呢?我想他肯定是有用意的,但至少,我看到了人生的无奈、生命的无常,尝到了个中况味,虽然很淡,但隐约的感觉到它的存在了。《樱桃的滋味》这部片子的宿命味和对人生的感叹就强得多了,打动我的是最后男主人公躺在挖好的墓穴里仰望夜空,圆月下沉,乌云密布,一下子画面就暗了,雷声不断闪亮,我们看到男主人公的眼睛慢慢闭上了。终于,黑暗完全吞没银幕的时候,雨声溅满了我们的耳畔。阿巴斯并没有打算告诉我们结局,他的任务完成了。他让这个中年男子驱车绕了一天,找了三个人帮他料理后事(第二天到这个洞穴把他埋了)。这三个人分别为:参军小兵、神学院学生和博物馆标本制作师。我没有想过导演为何安插这三个人,但肯定有意义,特别是最后这个博物馆的老头,那番劝说主人公不要自杀的话打动了我。老头子也曾经打算上吊自杀,但是爬到樱桃树上挂绳子时尝了个樱桃,觉得味道很不错。这时太阳升起,来了群上学的孩子,让他帮忙摇下樱桃来。于是老头打消了自杀念头,他说换一种想法会重新认识人生。可气的是这位中年男子还念念不忘自杀,甚至又返回老头上班的地方,交代善后事宜。
《樱桃的滋味》据说获过不少奖,但是比较前几天看的阿巴斯其他电影,我还是喜欢那些电影,因为有纪录片的风格,毫不掩饰的童真……现在来回顾他的那几部影片吧。
前几天看了阿巴斯导演的几部短片和《十》、《特写》、《过客》,又接着看了他的《生生长流》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很清楚的记得《十》里面那个妓女对女主角说:“你们是批发商,而我们是零售商而已”,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部片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具备了新女性意识,女主人公与丈夫离婚,儿子却不愿与自己接近,她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可是儿子还太小,并不能理解自己。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了她离婚的症结所在,因为她想过一种自己的生活,不愿为家务所累,不愿做一个唯唯诺诺的家庭主妇。这十个片段,以倒计时的方式拼接在一起,巧妙的是,所有摄像都是在车里完成的,我估计在影片开拍前,导演在车上装了偷拍摄像头,然后在片子杀青时才告诉那些被摄者。
这十个片段,大多数是女主人公与儿子、与搭载者(其中的穆斯林教徒、失恋者、妓女、亲属等)的交谈,没有完整的故事架构,只是交谈,在交谈中发现故事发现人物的情感世界。那个因为感情问题而剃光头发的忧伤女子,在女主角的劝说下,为了让头部“呼吸”一下,勇敢而自信的摘掉了头巾,一下子人物的个性色彩便显现出来了。
而看那部《特写》,更像是一部纪录影片,描写一位在公车上冒充某著名导演的工人如何进入他人家中骗取信任,最后被识穿控告到法庭的事。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从一开始切入调查,一大段采访以及审判庭上的事件过程的描述,到最后原告体会到被告人那种艰辛身世后同意撤诉,导演让结局变得温暖。那个假冒导演最终从拘留所放出来,并与真正的导演见上了面,两人在路边买了盆粉红色的鲜花登门致歉。整部影片将视角从审判庭上铺开,冷冰冰的气氛和铁硬的事实以及冗长的交待,都差不多能让人打起瞌睡来,然而在最后,导演将触角伸向了社会,这就不仅是欺诈案件而已了,我们发现导致人们犯罪和嫉恶如仇的根源来自社会以及政府。片中原告两个儿子都是工程专业毕业,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被告也是一名失业的工人,因为生活潦倒,妻子不愿再过这样贫穷的生活,离他而去。而他热爱电影,却苦于筹集不到资金,最后沉浸于冒充导演的快感中不能自拔。令人深思。
《过客》是一部黑白片,讲述一个男孩子从乡村跑到大城市看足球赛,从一开始千辛万苦“筹备”资金、买黄牛票,再到睡了一觉就轻易错过球赛的故事。由此可见,导演总是注重故事的过程性,而从来没有想到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结果,他的影片总是在带给大家期望的时候,戛然而止。甚至连眼泪还未擦干,电影就结束了。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也是讲述了小男孩的故事,拿错了作业本,为了不使自己的朋友第二天挨老师的骂,连夜赶到另一个村庄,走了很多很多的路去寻找朋友的家。第二天,他替朋友做完的作业顺利交到朋友手里,老师批完作业,还赫然发现本子里夹了一朵压扁的小花,正是最后一个结尾打动了我。否则,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多是在用镜头交待那些拐来弯去的小巷和灯光而已。
《生生长流》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一个延续,也像一部纪录片。描述导演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探访地灾后的小镇与村庄,一路打探曾经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演员的下落。影片最后,车子在极陡的上坡路上奋力驱使着,因为马力不足而倒退下来,又重新开上去,像西绪弗斯推动的巨石,不断的上升、下落、上升、下落。但是所有观众都看到了希望。
阿巴斯导演的作品出现最多的永远是“孩子”和“路”。这是一个像孩子一般充满想像力的导演,他脚下永远是走不完的路。他的电影一直在寻找什么,就像那个为了送还作业本的孩子,或者为了找自由不惜离婚的妇女——她同样也在为别人找寻什么——,或者,像凯鲁亚克一样,一直“在路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拍摄的很多短片都为其后来成形的作品提供了不少素材,这同时又是一个善于积累的导演。
他留在影片中的路象征了人生,漫长而又颠簸,崎岖而又陡峭,我们在他的影片里仿佛经历了许多,却一赶在行走,没有终止,是的,一赶奔波不停,然后让大片大片的阳光洒在头顶……
1月22日
6 ) 无情的生命
我的第五部阿巴斯电影。
与《樱桃的滋味》一样,又是一个探讨死亡的电影,而且这部又是全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主角的山村经历就是我们看到的全部。这样的手法让观众容易产生共情,即使我们看到一半就觉得主角有点冷酷无情,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他能够及时转变过来。影片除了大量的近景镜头外还使用了几场特别美妙的远景镜头,人物处于风景之中,瞬间变得非常渺小,甚至成了风景的一部分,仿佛在那一刻什么都不重要,唯有美景和飘荡在空中的诗句。
影片开头几个号称是“工程师”的人寻找一个世外小山村,小山村没有路标,唯一的标记就是一颗独立的树,山上好多树都是独立的,但是当他们看到那棵树的时候,自然而然地知道就是那棵树。小山村建在山窝里头,从外面很难看到。好多年前,先辈们带领族人在这里建村,开辟了这片地方,这里叫“黑村”,虽然看起来挺“白”的,但是一直到影片的最后,我们终于感受到它的“黑”,在黑夜里,哪一个山窝不是黑色的呢?
这群“工程师”看打扮就知道是来自大城市的人,影片一开始并未透露他们来此的目的,但是随着主角的一场场对话,我们逐渐知道他们来村里和将死的老奶奶有关,他们是“死神”,是来迎接老奶奶的死亡的。但是在生命面前,“死神”也是无可奈何的,一次又一次地往墓地里跑,为的是与上级取得联系,暗示着他们的工作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而后来,由一位左腿有残疾的老师揭露了他们的目的,从对话中应该是想拍到老奶奶死后当地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应该在都市中传播已久,但由于发生在边缘山区,另外一个原因我猜应该是百岁老人去世的一个传统仪式,所以如果他们拍到了就是首次获得影像记录,对于那三个“工程师”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老奶奶不但没有死去,而且还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转机,这令主角及其团队极其恼怒,而这种恼怒从道德上来说是残忍的。好笑的是,在主角等待老奶奶死亡期间,居然等到了对面太太的生产,那场戏这是又好笑又充满了生命,太太的第十个孩子,五男五女,从形式上是那么完满和平衡,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一个事件是主角找挖渠男的女朋友买牛奶,和挖渠男一样,其女朋友也是在黑暗中干活,可以说是相映成趣了。主角由头到尾都没见过挖渠男,所以他想见见挖渠男的女朋友,哪知道只是进入洞中,还是没看清楚,但已经诗意盎然。
其实,真正让主角有了彻底转变应该也是挖渠男的意外,挖渠男可以说是他真正的朋友了,村民里应该只有他知道主角是“死神”。(小男孩其实还不算,他并不知道主角的真正目的)而正正是这个“死神”成为了他的“生神”,为他搬来了救兵。因此,主角也在医生的摩托车后座获得了对死亡的再次探讨。死亡是最糟糕的事,因为你将无法看到自然美景,无法收到上帝的恩惠,你一去不返,去到一个传说很美但没有谁能告诉你的世界。天堂仅仅是一个承诺,而再美的承诺也比不了当下。
老奶奶终于死去,但主角已经找不到他的团队了,只好匆匆地拍了几张令他“满意”的照片,完成了所谓的任务,匆匆离开,而老奶奶的儿子正好这时候回村,看不出他是否已经知道母亲的死讯,仿佛母亲的死对他一点都不重要,死亡就像这里的岁月,不管你闲庭信步还是匆匆赶路,你都无法阻止。
最后,主角把挖渠男挖出来的腿骨扔掉,那段腿骨还曾经被他拿来挠痒,那时的他还那么无情地对待生命,而如今他却已经知道真正无情的就是生命本身。即使没有死神迎接,它也可以轻易地随风而逝!
伊朗人都是诗人呀,阿巴斯延续了《樱桃的滋味》的主题,一个世外桃源的小村庄和一个迷惑的外乡人,大量的画外音和被隐藏的面孔,呈现出来的是麦浪,大树,动物和河流,生之意象与黑暗、骨头、驼背老人的死之意象的对比,它们和谐于这个世界中,生命伴随着风与水、日与夜交替往复,生生不息
Abbas#15 目前为止阿巴斯最成熟的一部片;使用了大量的画外元素,大部分角色并未在电影中露脸;有意思的是,香港译名《风再起时》与大陆译名传达完全相反的两个意思,生命的继续和逝去,相比之下我更认同港名,电影中乌龟和金龟子意象也大抵如此,生命就像西西弗斯的石头,循环往复没有终点。
四刷。1.从乡村三部曲不断重演的“问路”情节和影片指向之“寻找、失去和创造”,到不愿生在此世的《樱桃滋味》对接《随风而逝》掘出大腿骨的日常诗意,阿巴斯将电影中的某些特定行为,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往复呈现,来表达主人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及追求,平淡琐碎之中提取最美妙的动人情愫。2.没有诗意的生命,大概只剩下无止尽的重复和虚无,我们周而复始的生育、工作、奔劳,一如推粪球的屎壳郎和笨拙的乌龟般。3.大远景对话无视声音距离;过场人物无面部处理;长镜运用较比前作更为流畅自然,以近乎生活常态的舒缓流动。4.我的夜晚简洁明朗,风儿遇上了叶。我的夜晚全然充斥着苦痛。听,你听到影子在低语吗。5.“死亡是最可怕的事情。”阿巴斯之后,再也没有一位导演,能带给我这样的感动了。|一个人没有爱是无法生存的(9.5/10)
最喜欢的一部阿巴斯的电影,里面的角色好多都藏在幕后,只听到声音见不到人,或者拍到背影而看不到脸:一个忙于挖坑的人,一个背着一大捆草的人,一个健步如飞的佝偻的黑衣老妇,一个因害羞而像兔子一样逃掉的女孩,一个濒死的老太太,电话里的女上司,还有主角的两个同事,电影因此有一种诡异的色彩。
今天Prof. Pena的课上请来了导演阿巴斯当时的助理(同时也是片中掘墓人的声优)Bahman Ghobadi,做了简单的Q&A:剧本一半是写好的,一半是拍摄过程中improvise的;这部电影改变了人们对Kurdish people的不好印象;当地的人们分不清“现实”和“拍电影”是两回事;这部电影是诗,需要观众自己去填补空白
太散了,一不小心就会走神,如果说蔑视叙事是种风格,这也有点过了(此类电影我能坚持下去的极限了)……而且阿巴斯到底有多爱拍人开车?全片最触动我的是那个滚屎的屎壳郎。剧情一开始以为主角是来给老妇人挖坟墓的,但是到最后好像又不是,看了评论居然没人知道……汗,一点也不好玩。还有翻译太误事
声音的震撼先于视觉。风声,麦浪翻腾声,靴底碾过砂石的声音,当然还有大量生活流画外音的使用,共同营造了开阔的空间,每一帧画面都让人感觉呼吸清朗。壮丽的光与色彩让全片像一场漫长永昼,当结尾夜晚倏忽而来,那等待许久的死亡与哭声,也悄然降临。不评价男主的行为。一次次穿过田野到高山的墓地寻找信号,非要比作如推粪球的屎壳郎的话,这种看法恐怕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其实,我觉得屎壳郎磕磕绊绊前进的那一段,有一种动人的认真。另外,要我说的话,片中最美的风景不止海报上这条田间路,还有男孩脸上无比淳朴的表情。
阿巴斯的乡村之诗,获1999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阿巴斯以一位外人闯入者的视角偷偷观察一个村落,片中的工程师亦两度“偷拍”女性(一次被咖啡馆女老板阻止,另一次则是边拍群像边告别)。2.人说,阿巴斯拍的是地形学电影,一如每次接电话都要出门开车到制高点,在无尽的重复中,每一回都有差异生成。3.伊朗高原的金黄土地,青翠绿树,苍茫远山,打架的小狗,放牧的羊群,垂直落差分布的农舍,兀自滚落下地的苹果,踢翻的乌龟与推粪球的蜣螂,还有阿巴斯标志性的远景中的迂回道路与间或插入的上帝视角,自然与日常的诗意涌流其间。4.将高地墓穴中挖出的大腿骨投入小河中,随波漂远。5.正对镜头的剃须全程展示,恍若一场仪式,而前后两次的闲聊又彰显出趣味盎然的差异(几个女孩几个男孩?-5女4男;-5女5男)。6.写诗,不需要文凭。(8.5/10)
阿巴斯是重复的大师,从《橄榄树下的情人》无数次ng,到《樱桃的滋味》数次求救,到生生长流n次问路,到这里无数次登上山顶的通话。有仪式感,欲念却是朴素的。阿巴斯的主角已经成为独立的一类,他们有精英感,态度平易,但也能感知到惊奇。
阿巴斯的等待戈多,一个等待的人观察等待的人,他看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曲线上,处于不是前进不是后退,只是在等待的状态。从九个孩子生到第十个孩子的妇女;洞穴里一直在挤牛奶,甚至看不到脸孔的女孩;一直在挖坑的工人,直到塌方,我们才看到他的一只脚。最后是骑摩托的老医生,他直接点题所有人都在等着死亡。于是人的业障引刃而解,一切交予山川河流,抛却执念,随风而逝。
评论大多集中在说阿巴斯影像的美,但似乎没有正确理解这个故事。故事讲的(应该)是一位电视台记者为报道村里愚昧封建的葬礼仪式,记者和他的朋友住在村里,等待他们的报道材料,即村里某位老人的去世。但时间一天天过去,没想到老人病情逐渐好转,而朋友和领导则催促他快点回去放弃报道。中途,记者遭遇被活埋的村民,他开车奔走相告,最后成功抢救了他。第二天凌晨,记者开车离开村庄时,发现老人过世,村民们成群结队的身穿黑衣走向老人家。而记者只是拍下几张照片后扬长而去。这其实是讲一个人真正面临死亡时,他才知道死亡那沉甸甸的残酷,也明白了自己为期盼老人快点死去,成为自己报道材料的愚昧和自私。风吹麦浪,最美的那一段,也是他离开自己驾座的唯一一次经历,医生(哲人)的话启发了他。他离开村庄后把墓地里拾到的骨头扔进了河里。
坑爹的翻译,伊朗电影是个大市场,你可长点心吧。
8.3/10,和《樱桃的滋味》相互对仗,一个是向死而生,一个是敬畏死亡。阿巴斯的这两部成熟作品,看的时候会心一笑,看完却值得反复回味,看似静谧而充满诗意的长镜头下,是根植于这片土地上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随风而逝》里屎壳郎的镜头真点睛之笔。#4K修复-美琪
他戏弄奋力爬行的乌龟,把它翻个肚朝天,又嘴角带着嘲谑低头望向脚边,那里有只屎壳郎正卖力的推着一个粪球向前跋涉…这一刻他高高在上,开着上帝视角,大概自觉主宰力爆棚,却未想:自己每日数次,驱车急急奔向丘陵山野的高处,追逐信号就为接个看似也没啥要紧的电话,与积极推粪的虫豸蝼蚁也无二致。
#重看#阿巴斯影展以此收官,如一个句点,时间不逝圆圈不圆,远方有优美的鼓声,有佳句天成的诗,还有猝不及防的死亡;此番重温阿巴斯,如重游旧地,途经的熟悉风景,唤起的感受更复杂更贴近自身现实,正如他在反反复复的相似镜头中,悟得一些渐露的清明真相,方能在生命长河中明白何谓现实好过誓言,从怀揣着功利心地等待一场葬礼,到扔掉墓中挖出的腿骨,随风而逝的是人类微末的蝇营狗苟,生生不息的是从地窖走出迎来的第一束光。平铺的大远景+错落参差的地形样貌美不胜收,永远盘旋在蜿蜒山路,永远发生在远处的故事,风吹麦浪间传来的自然界声音如一首天然雕饰的诗歌,正如祖先命名此地为“黑谷”,乃是不曾断流的文明。
又是“生命与死亡”议题,开篇就是大远景,人在车中,车行于自然,人与自然相比显得格外渺小。工程师一次次驱车赶往山头去听无关紧要的电话,正如《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小阿穆德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的奔跑。与《樱桃的滋味》不同,这次主角以一个旁观者视角去思考、感悟生命与死亡。一切终将随风而逝。
三星半。看多了阿巴斯,就发觉除了纪录片,他最爱拍两类电影:一就是本片这类充满哲思的叙事剧情片,二是颇具实验性质的“探索电影”(如《伍》,《西希公主》,《十段生命的律动》等)。只不过看巴神的剧情片总有一个错觉——像是看同一部电影。故事总围绕着一辆车,一个一直行走的人,不断遇到的乡民,持续更迭的村头屋落,涉及的主题也总有古老与现代,死亡与新生,残破与重建……你甚至轻易能从他的某部作品中看到相同的地方或某个人隔了十年后的样子,他对家乡和乡亲的坚守与描绘,是具有文学性和诗意的人文关怀现实记录,再插空的言谈中表述自己对生命真谛的种种领悟。关照到本片,大约是探索了自己作为死亡的局外人变为亲历者后,对生命的理解。层面很高,但却吝啬了给一把稍微明确的“解码钥匙”,就像故意抽去积木大厦的几根关键构架,导致崩塌
伊朗高原同时熔铸了广袤和逼仄两极,这风景自身的意蕴太深,叙事几乎可有可无,只有人,存在,遁入虚无,也就使得观影时很难专注时常神游。穿行于崖壁泥胚房小巷和空旷麦田。但闻其声不见人的墓地对话。爬行却被翻转的陆龟身上有呼之欲出的生命意志。挡风镜前的长腿骨逝水东流。
大概生命的来去就是这么寂寞又无聊吧。我注意到的,阿巴斯在这部电影强调落差。村庄沿着山坡矗立(有不少俯拍镜头),在地下刨坑挖洞的男子,主人公一再跑去最高处接电话——却仿佛在进行着极端琐碎无聊的现实交流。
1、女人也可以做服务生倒茶 2、没有爱不能活 3、人像机器一样也有可能失灵的时候。同之前《樱桃的滋味》一样,阿巴斯的镜头美感十足,拿捏到位:通片但见一望无际深深浅浅偏红或白得黄色土地和麦田,配以深厚油亮的绿。就像我不耐烦读现代诗一样,探讨人生哲思的自由式也不能让我止闷。2011.12.24.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