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现实主义的产物《罗马11时》
电影《罗马11时》是德 桑蒂斯的作品,是典型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影片中充分反映这一类型电影“还我普通人”、“把摄像机扛到街上去”的特点,整个电影中讲述的都是日常在街上可以看到的普通人的生活片段,拍摄的场景有一部分都是在街上进行的,没有过多的场景布置,给观众真实的感觉。这样的风格就大致奠定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戏剧化不是很强,就是平常小事中的大事。
《罗马11时》讲述了在罗马这座城市里,一家公司需要一个女的会计员,去应聘的女士有200多人,老板说只招见30、40个人,就有一个女士用了些手段提前被面试,导致整个秩序发生了混乱,推挤的过程中,楼房的楼梯断裂,发生事故,导致一死多伤的惨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警局介入调查原因,房东、楼房设计者、老板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当时扰乱秩序的女人陷入自责和煎熬。整个故事是比较简单的,从事件的发生到结束时间跨度也比较短,但是这部电影通过找工作的事情揭示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时期的社会现状,表现出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百度文库)
我觉得《罗马11时》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人物的出场部分,让观众对影片中的人物有一个印象;第二个部分是面试过程和意外的发生部分,在面试期间,重要人物讲述了各自的生活情况和理想,让观众对主要人物进一步加深印象,了解他们来求职的原因,初步对她们的生活状况感到同情。第三部分是事故发生后那些女人的结局和警局对整个事件的责任追究。观众在这个阶段由于之前对演员们的认识,就像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想知道意外之后的死伤状况,也想知道责任追究,看到相关人员的互相推脱感到羞耻,看到最开始引起秩序混乱的女人的内心自责感到难受。经过这三个阶段,观众的内心会受到震撼,引发对整个社会的思考,也会想这场事故究竟算是谁的责任。
影片的开头就为观众呈现的多份报纸的信息,一是可以表明故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有现实意义;二是可以看出这个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体现了故事的重要性,成为故事发展的背景。接着为观众展开介绍,影片中出现了许多的人物:1退休的将军送她的女儿去应聘、2咖啡馆里,与前任同事相遇,说自己辞掉前任工作的女人、3在队列中管秩序的女人、4借针线缝补脱丝的丝袜,并偷穿姐姐高跟鞋的女孩、5爱好唱歌的女孩、6招聘对街的女佣、7母亲很强势,插队的女孩、8当别人情妇的女人、9和贫困画家在一起的富家小姐、10夫妻两个都失业的妻子、11带小孩来面试的母亲、12最后去做女佣的女人等等。此外,还有许多其他不受观众关注的女人。导演在介绍这么多的人出场时就很不容易,不仅要表现出每个人的特点,还要防止观众的混乱。开场在一部影片中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出场表现的好了,才有利于故事接下来的讲述。当然,这么多的人物中间必须要有主要人物,而且人物之间最好是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罗马11时》前去面试的人的身份,差别还是很大的,有地位比较体面的退休的将军的女儿、有钱人家的小姐,还有地位比较低下的女佣、妓女。性格也有很大的差异,有比较仗义的、有爱多管闲事的、有强势的、有软弱的。在这种多人物的影片中,只有表现好了这些人物的关系和人物的特色,才能使影片具有多元性。十二个出身、经历、性格、教育各不相同的应聘女性连带着若隐若现的社会关系,更能展现多方面的意大利社会。(百度文库)但是这样的电影也是最能考验导演的,如何才能将所有人物安排得当,主次分明就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底。德 桑蒂斯御用了很多细节展现了人物,柯尔涅利亚出场时就引人注目,她毫无顾忌地撩起裙子查看划破的袜子,这个率真地动作引起了水兵的注意,接着两人眉目传情的时候姐姐赶来讨要鞋子,令柯尔涅利亚尴尬不已;画家拿出半包劣质香烟递给富家小姐西蒙娜,说明她窘困的经济状况,而西蒙娜将其分给了大家显示出她曾经有过优越的生活;听说未婚女士录取机会大,少妇偷偷摘下婚戒表现出她内心的不自信,间接反映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等等。(百度文库)导演就是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将人物的形象刻画出来,让观众对她们有了基本的影响,这样观众才会为接下来发生的意外感到难受,引起反思。
第二部分在讲述面试的场景时,还借助恶劣的天气给来应聘的人增加了难度,即使下着雨,但是没有什么人离去,仍旧还有很多人,终于老板来了,老板坐着电梯上楼,所有人则是跑着上楼梯,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意大利那个时候的阶级差别。开始面试前,所有人都不清楚薪酬和工作时常,而且是只有一个岗位的空缺,竞争激烈,显现出了整个社会失业的群体庞大,贫困的生活状况。正式开始面试,很多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介绍了自己的背景,靠着口述的形式讲难熬的生活现实说出来,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难处,每个人都是真正需要这份工作。当老板看着数百人站在楼梯上,他讲明自己最多面试40人,这些为后来的意外做了铺垫,夫妻两个已经有很长时间都没有工作,妻子来面试,她运用自己的小聪明为自己获得了面试的机会,由于她扰乱秩序,所以每个人都不遵守规则,各种推挤下,发生了楼梯坍塌的事件。警察、救护车和记者都快速的来到现场进行抢救,场面混乱。当观众看到这里时,都会感到害怕,整个场面失控,很多女人被楼梯压住,生死一线。送到医院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为第三部分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责任追究过程中,那些所谓的上层人,比如说房东、老板、楼房建造者都在推卸责任,而做错事的那个女职员却一直在自责,愧疚。这里也有一定的对比。不过,就整个结局来说,令人遗憾的是那个死去的柯尔涅利亚,导演在前面为观众比较细的展现了他和水兵的一件钟情,两个人从最开始的不认识,到互生情愫,两个人交换了通讯方式,观众对这一对的期望值时比较高的,因为女孩直率可爱,男孩幽默有趣,希望他们两个可以拥有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可是女孩却在意外中受伤过重离开了人世,男孩也许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会一直充满期望的等着女孩的来信,观众对这样的结局表示难过。导演在最后的结局中也为观众解开了一些之前存在的疑惑,比如那个拿着非常昂贵的包,穿着质量好的衣服为什么还要来应聘,导演最后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西蒙娜,她并不介意自己喜欢的男人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画家,愿意放弃自己优质的生活,陪着画家一起过朴素的生活。还有之前有一份好工作的女人,为什么要放弃曾经的工作,而来和一群人抢一个打字工作,原来是她被上任老板欺骗了感情,在她怀有身孕的时候,老板抛弃了她。她的故事也为我们展现了即使找下了工作,在工作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整个罗马的社会中存在很多问题。观众一边同情着这个弱势女人,一边批判着社会的不公待遇。爱唱歌的女孩的结局是比较令人愉悦的,在这次事故中她遇到了心仪的男子,并且她最喜欢的唱歌梦想也一定程度上有所实现,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她的声音在广播上得到传播。
《罗马11时》这部影片有很浓重的社会意义,不仅反映出意大利当时的社会失业和贫困的现状,还揭示出人性,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没有太多钱和庞大的权利,但是,他们有一颗纯洁的心,就像最开始插队提前面试的女人,因为她的错误导致后续的事情,但是她之后一直饱受内心的煎熬和自责,面对所有人的指责,警察的逮捕,她没有逃避,只是很害怕,我们对于她并没有太多的怨恨,生活的并不易逼迫她耍了小手段,她也没有想到会发生那样的意外,反而会有一点同情,这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她是这个整个事件的责任担当者,又何尝不是这个社会的牺牲者呢!
《罗马11时》没有获过什么奖,远不如《偷自行车的人》等同时代影片出名。这是由于电影在意大利被政府明令禁止发行,之前也只是在二三轮影院上映了极短的一段时间。也许这本身就说明了电影在纪实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令人震撼的社会效应。(百度文库)
2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四主将之一的德桑蒂斯长镜头的场面调度拉片,是展示了战后悲惨的现实还是过于炫技?
片头先用不同报纸剪辑的形式,展示了本次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再打出演职人员名单接着感谢了罗马市消防队,并列出了真实参与事件并参演电影的人员。(背景音效一直用的打字声和悬疑的配乐,表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电影的艺术性)
第一场戏, 罗马街景,各式各样的人出现,有买东西的老人,开压路机的年轻人,自行车飞驰而过的小伙子 ,还有核心位置的各种找工作的姑娘们,反应了战后找工作的困难。
拉片重点:1.第一个长镜头从一个在招工现场的围栏旁睡着的姑娘开始,镜头一路跟拍环绕了整个街景拍到第二个拿着报纸找工作的姑娘结束,炫技无数。
长镜头跟随姑娘横跨过街,背景音有唱歌,敲响的钟声,路边有运牛奶的,扑沥青的工人
继续跟拍小姑娘,由于要20里拉,小姑娘只要了5个栗子,摊主还送了1个,街景还有lazio电影院
长镜头继续,飞驰而过的自行车少年,扫地的大爷,姑娘还在回眸电影院
在报摊前停下来,罗马体育报。左边继续有送报纸的小伙子入画
长镜头还未结束,栗子女孩儿从左边出画,摄影机对准看着招聘信息的另一个姑娘,出现了爽朗亮眼的音乐
继续跟拍时尚女孩儿,发现回到了刚才栗子姑娘所在位置,音乐继续时尚俏皮
长镜头结束,前后对照得非常好,同时展现了丰富的街景。
从商店内远眺对面的找工作的女孩儿,而且女孩儿为了找一个打字员的工作不断在聚集
开心的表情映入眼帘,但是背景音乐配的缓慢悲伤的音乐,因为即将有一次悲剧在等待她们
后入的两名少女从左边入画,发现三人是认识的,并且说明是以前同事,并且把帽子女孩儿裁员了。
风衣少女右边出画,帽子女孩不解,哪里知道根本就是世道不好
接着又出现了几组来招牌的女孩儿:爸爸和妹妹们送来的姐姐,男朋友送来的短发美女、计程车里面老男人最后一次给钱的小姐姐、还有被退役将军接走的女儿。
送老婆来招聘,自己也去工地试试运气的丈夫,又是另一种悲伤的慢音乐
第二场戏:在楼里的旋转楼梯里面,姑娘们挤满了楼梯,有唱歌,有和外部的调情。
拉片重点:导演很好的处理了群戏,各种聊天,使得情节很丰富,还通过窗户这个媒介,很好的处理了两次内与外。
其他女孩儿说都这种时候了还搞罗曼蒂克,这也许是导演的罗曼蒂克吧
出太阳后第二次出现群体唱歌,第一次是一起喊房客起床
第三场戏:面试房间内部
第四场戏:坍塌现场,上升长镜,把坍塌后的全部景象和人物全部交代清楚了
第三个长镜头,室外景,摄影机横摇代入三种车来到,代表四方来援助。并且用一个远景看三种车和大楼作为完结。
第四个长镜头,开始下雨了,人们撑开伞,用撑开的伞开始了长镜头,横摇镜头慢慢拉过了数人,用对话来表达了观点,并用一个指向逃难的老板的人的目光,完结长镜头。
警察说马上开始调查,撑开伞的众人开始谈论,镜头开始右移
第五个长镜头,前面一直担心因为自己插队造成混乱最后楼梯垮塌的妻子,在本场戏被警车带走。导演用上手风琴手的路过一直陪伴,到最后丈夫想上警车没有上去,完结长镜头。
骑着自行车的双双失业的夫妻从远处驶来,前景是调情的自行车男女,右边是破旧的居民楼
本片本来少配乐,前景横过手风琴三人组,挡住自行车两组人,同时缓慢但不失希望的音乐进入
手风琴三人组右边出画,失业夫妻准备转弯,双双来到前景,放风筝的孩子们占据中景,而右侧的孩子和夫妻的目光都移动向了右边音乐的方向
自行车速度肯定快于步行速度,快速超过手风琴三人组,旁边声音代表着今天确实出大事了
丈夫停下车来讲话,另一名男子站于电线杆下给他说话,预警了前方可能有警察的危险。远景由放风筝的男孩换成了听到音乐声观看的孩子和老人
自行车失业夫妻并没有停下来,丈夫继续骑行,手风琴三人组短暂入画,右边远景有谈话的军人和关着灯观看音乐的小朋友们,开着灯的窗户反而无人
推物质的老人再次预警失业男女,丈夫再次停下自行车,远景还是有玩耍小朋友,手风琴声再次飘远。
妻子听到后已经惊慌的下车,前景再次被赶上的手风琴三人组遮挡
三人组超过停下的夫妻,丈夫拦下想逃走的妻子,因为他相信警察只是来问话,而妻子是无罪的
停车,夫妻挡住跳绳的孩童,而除了检查其他人的目光都看向他们这边(其实是被手风琴吸引)
前景左边的夫妻走出画,两个孩子走上占据左边,吉普车装了妻子,丈夫想进警车,但是现在的话语像我们置身于十几米外的警车旁一样清晰。
警车开走,丈夫想骑上车追赶,左侧远方的小朋友们一样跳绳,手风琴声照样奏乐
近景的妇女说“我们要跟上吗?”似乎在说着丈夫想说的话
3 ) 简评
人物相当典型,性格,故事线,矛盾,转变这些简练又合情合理,因为群像戏的篇幅要求,只能通过矛盾,转折勾勒人物,但也确实做得很出色,主角和配角之间的关系(例如想当歌星的女孩和她的公务员父亲,父亲身上的小官员作风怎么女儿身上丝毫不见,女儿更像艺术家庭出身,而女儿对父亲的习气也没有任何负面情绪,可能编剧的立足点是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对于人物之间的关系有所弱化)就不够细腻周全,但这也是篇幅所限,已经很出色了。
情感力量很强大,但我还是不那么喜欢援交女,她像一个穷困版本的斯嘉丽,乐观,生命力强大,不可避免的世俗,但她并不那么善良。喜欢争取工作机会插队最后却快崩溃的女孩,喜欢千金的画家男友,喜欢羞怯勇敢,爱情还没开始就已经殒落的姑娘(为什么偏偏死的是她啊?我那么喜欢的角色…),喜欢坚强独立的单亲妈妈……
最后的控诉戏当然振聋发聩,但我更感动的反而是毅然辞职回乡下的女佣和接替她留在大城市的姑娘之间的关系,不是下三滥的嫉妒恨,背后嚼舌根,而是相互帮助,新女佣帮她收好行李,她用自己在这里工作的经验打消新人的顾虑。那句“他们会给我吃饱吗?”“会的,会的”,真的绷不住了。联想到女性在或多或少的男权社会里也是这样相互扶持,一代代地传递经验提醒,为的是女孩免受侵害,“某某老师找你,记得带同学一起去…”Girls help girls.
好像永远有小地方来的人源源不断向大城市奔涌,也永远有在大城市身心俱疲的人毅然回去,城市得以一直运转,维持其光鲜亮丽。(没人知道她们过得怎么样)。想起音乐剧《人间失格》里《东京百景》的词:东京呼啸的列车是开往天堂/载满了触手可及的幻想/东京美好的幻想不过梦一场/粉碎夜的星光/粉不碎空荡荡的信仰。
全片结构精巧,开头的新闻交代事件,到结尾又解释了新闻写成这样的缘由。画面由女孩在门口打瞌睡等待开始,又以她天真执拗的等待结束,荒诞又工整。
4 ) 3个镜头来看意大利现实主义题材的巅峰
罗马11时
1950的电影,是在一种认同和真挚的情感中,表达理解和真挚的同情
如今的电影,是在沉重的悲剧性的故事中,给予温情的化解
排队等待应征的姑娘们,镜头从人群中渐次的认出一些人,追随她们的生活,进入她们生活中的某一个时刻3个镜头:镜头1:
不断出现婚戒的镜头,各种歧视的横行。等候工作队列的人,摘下戒指时的一幕;在医院病床上,等候被自己丈夫辨识,戴上戒指的一幕。两幕对比产生荒诞和黑色无力感。
镜头2:
爱上贫穷艺术家将军的女儿
偷穿姐姐鞋子的风流姑娘
隔壁女佣对职业女性身份,对有尊严的工作的幻想,
丈夫长期失业家庭生活难以为继的家庭主妇
技艺娴熟但长久失业的职业女性
从嫖客车上下来,厌恶原来生活方式,试图找到正常工作想得到解脱的妓女,
非常美丽动人,显然来自高等阶级的女孩与男友分手,加入等候工作队列
绝望逃离农村生活的刚进城的姑娘,想在城市中获得自主独立,事后立刻抓住隔壁女佣空出来的职位
镜头3:
影片开始吉安娜通宵等待;影片结尾,灾难发生之后,吉安娜回到了建筑门前,继续等待,只有她记得这里还有一份工作,救她和她目前于贫穷的工作。
这3个镜头深刻刻画出小人物的命运,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挣扎。电影有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背景和喜剧表达形式交织混杂,人在理性破灭后的惶恐,徒劳的自我挣扎,是此类黑色幽默剧最动人的体验。
5 ) 德•桑蒂斯作品《罗马11点钟》观后座谈会纪要
德•桑蒂斯作品《罗马11点钟》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图片1>
时 间: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下午15:00—15:1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朱塞佩•德•桑蒂斯作品《罗马11点钟》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汪琲林、王犀灵、方飞凯、倪云霞、方敏、孙继军、陆忠佩、孙凤凤、范大茵(观影者:彭明明、张五妹、朱松法、张晓云、周洪泽、章毓苏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孙凤凤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性,是新现实主义影片最基本的特色
范达明:本月在“西欧电影月”名下安排了两部意大利影片。今天这部《罗马11点钟》属于“二战”以后崛起于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与奠基作品,写的是首都罗马的现实生活,取材于1951年发生于罗马的真实事件,依据新闻报道改编拍摄。它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性,这也是新现实主义影片最基本的特色。类似的城市题材,同样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作品的《偷自行车的人》,我们4年前在“德•西卡电影月”里就放映过了。本月另外一部意大利影片是奥尔米的《木屐树》,写意大利北部农村生活,时间上推了半个世纪,如果也称为新现实主义,应属另类,尽管它同样采取了非常纪实的手法,就艺术表现风格上说,还是有较大的不同。
<图片13>
影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生活气息浓厚。影片也不是悲观无望,还是有希望有盼头
汪琲林:影片头尾呼应,其主要艺术特色,是生活气息浓厚。影片也不是悲观无望,还是有希望有盼头。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艺术作品总是要给人以希望。
影片改编于新闻报道,片子本身又包含着新闻报道,可说是“报道中的报道”
范达明:本片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有其很大的代表性与典型性——直接反映当前发生的事,采用类似于新闻事件那样的一种电影叙事方式。有意思的是,影片改编于新闻报道,片子本身又包含着新闻报道,可说是“报道中的报道”。50年代初,还没有电视,报道主要通过报纸与广播的记者采访,当然也有拍摄新闻照片以及新闻电影的。而有关媒体记者采访的部分,还占了全片很大的篇幅——编导的这一处理显得非常高明,譬如通过报纸或电台记者在现场以及主要在医院采访一个个不同的伤难者,就非常有助于深入发掘影片群像性人物有差异的个性性格,从而从一个其实是在狭小空间、瞬间发生的事件里,生动地并最大程度地折射出罗马与意大利社会生活的众生相。其中,在电台记者采访一名爱唱歌的受伤女孩克拉拉的段落里,克拉拉还被邀请当场唱了一支歌,让影片富有生气,显得生动活泼——此歌因被采访录音,后在电台播送该事件的新闻里,又被广播传唱了一遍,地点转换到了街头,而且正是或主要是被克拉拉及其一家人听到的。反观在事发前,在大家排队等候得不耐烦之时,也是她,领头让大家一同唱起了歌——女孩克拉拉的形象,可以说巧妙地体现出了意大利人表现在艺术与音乐方面所独有的民族个性特色,她也成为片中最为乐观开朗的一个女性角色,成为影片可贵的一个亮色。影片的报道性,还包括了报纸的报道——譬如,该事件中一名女孩因伤势过重而在医院中死亡的新消息,就是在接近片尾时通过画外音——报贩沿街零售当天晚报的叫卖声来体现的。其实,我们在影片开始不久,从烘托环境气氛的段落里,能注意到在事发地附近,就相关地合理地设置了一个街头书报亭——第一个等候的女孩基安娜,通过去街头对面买炒栗子充饥,走过那个书报亭,此时恰有流动批发商给那报亭送报纸;多个出场人物还手持有报纸,譬如第二个出场女子——个子较高的洛列塔,口里嚼着东西,大大咧咧走来,手里就拿着报纸;克拉拉在排队前专门去买了份什么报,里面载有歌单。退休将军送女儿来招考,自己则坐街头对面的石条凳上戴了眼镜打开手中的报纸。
影片注重写人与人的关系,也突出写男女爱情,编导是强调写人性、抒发人情味的
王犀灵:这部影片年轻时看过,觉得片子清晰亮堂;今天看觉得暗沉沉的。可能片子旧了。但出演的女人们都很好看。影片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发生这样的事件,是一件无奈的事。为谋取一个工作机会,通夜去排队,可见社会失业妇女之多,而她们的丈夫,也都没有什么好工作。影片注重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突出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显示出编导的一种选择:它是强调写人性的,注重抒发人情味的。
<图片14>
影片在表现苦难与不幸中,也突出反映了底层社会普通市民之间的美好感情
范达明:碟片是多年前的,倒是国内“大圣文化”正版,还有长影译制配音。但恰是这样的碟,画面质量都不过关,我也一直没有机会弄到它的高清数码修复版本。此片由长影译制,国内首轮公映在1956年,那时我才读二三年级,年小身边没钱就没看成;我是若干年后上海衡山影院一个阶段有复映片上午场安排时去看的。我看时的感觉和王大姐一样——觉得意大利的这些女人,真是漂亮啊。影片在表现苦难与不幸中,也突出反映了底层社会普通市民之间的美好感情,譬如艾德林娜,一名此前的在职女性,在与上司的交往中受骗上当,还让自己怀了孕。父亲在医院看望女儿时得悉这等情况,显得爱恨交加又无奈,但在他们驾马车回到自家的宅院时,周围的邻居们为他女儿的安然归家纷纷围拢来问候道喜,显得气氛融洽,父女之间的冲突、争执与怨气,顿时被这样的感人气氛排除与消解了。
<图片15>
<图片16>
影片逐一刻画了出场人物的命运;富家女爱上穷画家的桥段也是影片的一个亮色
方飞凯:面对唯有的一个工作岗位,影片逐一刻画了每个出场人物的命运。譬如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爱上了一个画家,画家很穷,要与他分手,她最终仍然离开了自己的家人,进入了画家的家里。
范达明:这个富家女爱上穷画家的桥段是个喜剧结局,也是影片的一个亮色。它让我联想起50年代的一部希腊影片《伪金币》,该片最后一个小故事就是写类似人物的故事,不过其结果正相反——不是富家女返回穷画家那里,而是她从穷画家那里彻底离开,酿成最终的悲剧性结局,影射以“伪金币”为缘分带来的爱情,其结果也必然是虚假与无望的。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19>
影片反映了罗马当时的现实;影片也让我们思索,造成这样事故的责任者究竟是谁?
倪云霞:意大利战后经济萧条,法西斯的独裁者给国家带来灾难。一瓶啤酒价格是300里拉,反映了罗马当时的现实。开始时大家对那个不排队窜前面先去应聘的女人都很愤怒,后来还是同情了她。
方敏:影片采用纪实的形式,却拍摄得很吸引眼球。影片后来提出了一个疑问,难道责任要由失业的穷人来承担吗?最后还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不要对于别人苛刻,因为她们都有着共同的命运。
孙继军:影片给人还是有希望的。
孙凤凤:影片也让我们思索,造成这样事故的责任者究竟是谁?“二战”值得人们去反复思考;而“二战”的罪犯更应该得到惩罚。人们不应该忘记历史。
<图片20>
精湛的艺术构思与匠心的表达方式:在事件主旨的题材中强化对群像人物的表现力
范达明:过去,譬如1950年代引进本片时,认为《罗马11点钟》的成就,主要在思想意义上,对于战后意大利社会现实生活有较深度的反映,包括对其阴暗面的批判与揭露;其实本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的意义更在其艺术成就上,它虽属纪实风格,却绝不是对生活本身的照抄照搬,而是融入了编导精湛的艺术构思与匠心的表达方式的:在以突发事件为主旨的题材中强化了对群像人物有效的表现力。在全片不到90分钟的片长里,仅在起始的14分钟左右(约全片1/6的长度)里,大约就有24个(批)人物的陆续出场,而且每一个(批)人物的出场方式都不雷同,显出了诸多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独特的个性性格。这里不妨做一个回忆式的罗列:第一个出场人物基安娜,是在拉格路37号门口第一个等候的女孩,因早已到此,甚至已靠墙基凸出部分坐着打瞌睡了,所以是静态的,如果不是压路机隆隆开过,她还不会醒来。她走到一边卖热炒栗子的那里用10里拉买了5+1个栗子,而她的行走,也有效地交代了周围的环境,如一旁就有一个街头书报亭,有报刊批发商在给报亭进货。第二个出场者洛列塔,是手拿着报纸,口里嚼着东西,大大咧咧走来。第三个是艾德林娜,穿风衣的,是遭上司欺骗怀孕后辞职而失业的,显得心事重重;她在买咖啡时被两个也是应考女子之一的老同事认出,并叫了她的名字——这是第四、五个出场者。第六个人物出场是问了一句话:招考的地方就是这儿吗?——她与前两个一样没有姓名,但她的问话,交代了这些姑娘到此汇集排队的原由。第七出场者是个40多岁中年女人,显得老成世故,她后来在应考时打字速度如机枪扫射,被称为“老机枪手”。第八出场者显得内向与本分,是跟送她前来的父亲(退休将军)隔着街远远招手示意的方式亮相;接着第九出场者,反打了她的父亲:他用眼光关注了女儿之后就坐到沿街石凳上打开手中报纸看起来。此间出现了附近的环境:公交站——两姐妹之妹妹柯乃利亚作为第10个人物,以下巴士汽车的方式出场。她撩开雨衣露出了腿上破了的长筒丝袜,不仅引起过路学生的好奇,还让在此等候公交车的水兵对她一见钟情,水兵成为第11出场者。接着是第12个人物克拉拉:居然是以一家5口人的批队方式出现,为首的父亲(要算为第13个出场人物)是政府公务员,丧妻不久,他送大女儿来应考,还带上另外三个女儿。显然,父亲不堪一家人生活重负,才不得已送他心爱的大女儿克拉拉来谋职的;而克拉拉顺便在书报亭买了份有歌片的报纸,为她后来的两次唱歌埋下伏笔。第14个出场者是女用人安吉林娜,她在马路对面的东家楼上擦洗窗户,以居高临下的俯视视角关注现场事态,权衡自己未来前途的选择:影片借此也为观众获得了一个对事发地的全景观照视角。第15个是压路机司机罗慕洛,以仰面对楼上女用人打招呼的方式出场,也预示了他俩特殊的情感关系。第16个出场者是排第一的女孩基安娜的母亲,胆小的基安娜在母亲陪同下才重新回到队伍最前列。第17个人物是37号铁栅栏门内出现的女清扫者,她成为现场口角冲突的起先对象。第18、19个出场者是小包车里的妓女卡特林娜以及包养她的阔佬情人。后者开车送来了前者。卡特林娜的形象也属黑暗中的亮色,她的找工作代表着妓女从良的心愿。第20、21个人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他俩甚至是以暂别前接吻的方式出场,他们就是穷画家卡罗与富家女西梦娜。第22个人物蛮像个时装模特,穿着时髦大衣走来:她是和水兵一见钟情的柯乃利亚的姐姐,两姐妹在现场交换鞋子,可见家里穿得出去的女鞋仅一双而已。主要群体人物最后出场的(第23、24人)恰恰被安排为影片主角的一对夫妻:即那个占先入考场的露仙娜和她的丈夫南多,他们是以骑自行车带人的方式出场的。在全片14分35秒时,是影片第25人的出场,即会计师法拉里。绝妙的是,他首先是以黑色的背影形象出场的——无疑,作为招聘方代表人物,他与之前的求职女人们的处境、地位都不同,编导的如此处理,真是匠心独用,令人叹服。以下,随着情节的展开与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影片继续有更多的人物出场。而在这里,也仅是简要记述了人物在剧中的出场情况与方式。由此也可以想见,整个影片中,将还有多少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研究的精湛之处啊。
2016年5月16日起整理 5月22-23日修订 26-27日补充
整理者注:本纪要为杭州恒庐艺术影吧开创以来座谈成文的第120篇纪要。
6 ) 观影笔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巅峰绝作
豆瓣资料不全,我来补充下吧。本片根据发生在罗马的真实事件改编。二战后的罗马,上百名女子应征一个打字员的职位。在等待面谈时,她们蜂拥挤进一座老房子,在挤楼梯时造成楼梯倒塌,很多人被掩埋在砖头瓦砾中。她们中有贫困艺术家的妻子、试图从良的妓女、不喜欢本职工作的女佣、失业工人的妻子等等。每个姑娘的故事独立成篇又彼此交织,令人既对她们的遭遇产生同情,又对时政的混乱不公提出质疑。影片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时期的社会现状,揭露出当时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是具有相当社会批判力度的杰作。
《罗马11时》没获过什么奖,远不如《偷自行车的人》等影片声名远扬。这是由于电影在意大利被政府明令禁止发行,之前也只在二三轮影院上映了极短一段时间。也许这本身就说明了电影在纪实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令人震撼的社会效应。
二战后新现实主义的滥觞对之后电影观念产生巨大冲击。“还我普通人”,“把摄像机扛到街上去”,以实景拍摄、运动镜头、非职业演员、自然光效等美学原则记录下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
电影以报上一则招聘启事为开头,尖锐触及到意大利社会潜藏的许多问题:工人失业、人民生存失去保障、人性扭曲、苛捐杂税……会计师、失业女性、建筑师、律师、记者、警察局长,以点带面描摹出一幅众生相。而律师记者警察这些本该维护正义的人物却良心尽丧,预示着整个社会的不堪与腐朽。
电影打破传统叙事围绕中心事件、中心人物层层推进的模式,截取横断面多头并进交叉展开。应聘者多近景与特写,屏幕一直是满的,没有缝隙与退路。窒息般的焦灼与紧张。十二个出身、经历、性格、教育各不相同的应聘女性连带着若隐若现的社会关系,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意大利人民的生存状况,话在画外。
据说导演在拍摄本片前曾经真的刊登过招聘启事然后观察前来应聘的六十位女性的表现。因此影片中对细节的刻画不可谓不传神:柯尔涅利亚出场就引人注目,她毫无顾忌地撩起裙子查看划破的丝袜,这个率真的动作引起水兵的注意。两人眉目传情的时候姐姐赶来讨回她的鞋子,令柯尔涅利亚尴尬不已;画家拿出半包劣质香烟递给西蒙娜说明他窘迫的经济状况,而西蒙娜将其分给大家反映她曾有过优越的生活。西蒙娜遭到姑娘们讽刺后又引出卡捷琳娜为之打抱不平,展现了她仗义执言的豪爽性格;听说未婚女士录取机会大,少妇偷偷摘下婚戒表现出当时女性在意大利社会的地位;俯拍不断涌入的应聘者在四层楼梯形成的螺旋图形,同时对比会计师乘坐电梯的得意神情,不同阶级待遇悬殊可见一斑。人物如此之多,每一个都像是主角,每一个都令人印象深刻,真是行云流水,大有可观。
楼房塌了,人群散了。记者迟迟不愿离去,只为榨取更多信息。局长不予理会,出门遇见贾娜,问她在这儿干什么。贾娜说打字员的位置还空着,或许费拉里先生会用到我。局长回头对记者说,您不是想要写文章的材料吗?这就是材料,好好想一想吧。
他们都走了。贾娜还是决意等着。她坐下来,与影片开头一样,头靠着墙壁,紧裹着大衣。
再说一句,不知伯纳德·艾辛格在写《帝国的毁灭》之前看过这部影片没有。
中文配音版好奇妙。
小时候电影频道看的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里总有最美丽的女性,绝不仅指电影里的姑娘们年轻貌美,而是她们如此各不相同却各有特色,坚韧、倔强,在最艰难的时代抬着头漂亮地活着。很多时候这种人物很多、平摊下来每个人台词都很少的片,会让人感觉人物繁杂无法都记住,但这部电影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就让我和这么多的女孩产生了情感共鸣,看完我迫切地想知道她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开头和结尾在街边睡着又醒来的特写镜头实在是太棒了。
小时候看的,楼梯垮塌那儿印象很深
9/10。编导选择媒体报道的手法相当高明,从报上刊登聘请打字员的消息开始,到房屋倒塌后媒体扎进病房榨取更多信息,律师趁乱招揽生意,丢帽子的姑娘不合时宜地抢过话筒说这事,公务员提高底薪的倡议在街头广播中被剪掉,最大程度折射了社会现实的不同侧面。寻找手提包的妓女,生动化了记者寻找拍摄对象的场景。被医生掀开裙子的姑娘买不起内衣只穿广告背心,羞得大哭,尊严的破碎成为新闻素材争抢。每个女性的遭遇只需几笔就传神勾勒,拿用书报亭设计角色登场的开头为例:走过报亭的基安娜买栗子充饥,结尾又以她守在倒塌的房屋门口、遮着大衣等候,公务员女儿则到报停买歌谱,写出了少女幼稚、期盼未来更好的内心。当街撩裙子、机关枪手速、摘婚戒低头、硬纸板练习等喜剧性动作表现面试群体,马夫赶女儿下车与邻里夹道欢迎的笑泪交织,都动人到了顶峰。
在广度和丰富性上远超自行车,但是情感深度和人物关系上又有所不及,不过说到底都是柴伐蒂尼的本子,算是互补了。镜头方面,几个特意的设计也算流畅自然,刚开始的人物出场和楼塌了之后的上升镜头都尤其有意思。
每个小故事都感人肺腑,新现实主义代表作
挺好看的,过年看全了,女演员都挺漂亮的,喜欢画家的那个最好看~~呵呵
不同人,不同利益,不同立场,应聘相同职位。国语配音很无奈,但故事还是很抓人。影片借一群落难的妇女,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时期的社会现状,揭露出当时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具有社会批判力度。
比《偷自行车的人》更深刻的反映了战后的罗马社会现状,揭露出当时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是被低估的一部新现实主义杰作。
9.7;有人活着,就有人死去
相较于维斯康蒂和罗西里尼,桑蒂斯的笔触无疑是深刻而柔情的,短短篇幅内妓女 佣人 富家小姐 穷小姐 浪漫少女 落难母女 父亲和女儿们 时髦女子各自成章;战后意大利的疮痍由内而生发出来,轨道的自如运用,多次俯拍的出现,女性被观看而建构出男权话语下的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改编自罗马沙沃依大街的楼房倒塌的真实事件,在拍摄上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客观忠实地还原自然环境的事件进程的完整性。第一个镜头便是丢手长镜头,从第一个角色丢到第二个角色再丢回第一个角色。有一个女人的袜子破了,可以在景深处看到她未来的暧昧对象没有赶上公交车以及一堆起哄的小孩。但是仔细想一想,却又没太新现实主义。在这部片子所诞生的1952年,越来越多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背离了新现实主义的道路,这部作品在某些地方也不例外。如果说是为了安全而搭建摄影棚,那无音源音乐的出现也不是新现实主义的做派。结尾为了营造卢恰娜即将坠楼的错觉,德·桑蒂斯用了极为诡异的音乐来铺垫衬托。最后一个镜头甚是巧妙,与第一个镜头形成了轮回。没想到其中还有很多平行蒙太奇,来描绘众人没有工作的生活。
逼仄的镜头下是底层人民被挤压的生存空间。普通民众的乐观互助与房东会计师等人为代表的富人阶层的冷漠不仁互为映照,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的人物群像鲜活的构建出战后意大利萧条颓败的经济景象与阶层间割裂疏离的社会现实。
11点是一个时间,而楼梯因不堪重负出现了倒塌,加上几百人的拥挤混乱(几乎清一色女孩子)这样的悲剧终于发生,很多女性角色诠释了这部经典:有富家女为了追求自由而选择贫困的困难的艺术家生活,有失业半年的女孩子,也有佣人,站街女和被别的律师事务所侵占怀孕的女孩子……百人应聘,楼梯倒塌,医院采访;形成了每个女生和她们的家人的众生相,也再现了意大利战后的社会现实的各个阶层的矛盾和人物心态,造就了和《偷自行车的人》《警察与小偷》等反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经典时刻,也可以说这部虽然知名度没有后两部高,但是,電影虽然冷门是教科书般的佳作,值得反复观摩和领略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也需要其他专业人士一格一格的解读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巅峰之作
贫困的故事,一页一页翻阅。最后一页有个女孩,她倚着墙,内心还怀着风中残烛般的期盼,自己在续集中可以坐在一个位置上,敲打着键盘。
4.5
当年参加影视小组观摩的第一部内参电影,老师逐帧讲解
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没有太多运镜和拍摄手法而言,演出也相对僵硬,只能在有限的拍摄空间内主要靠台词构成的情节取胜,看起来还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