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是古巴》诗歌旁白
我是古巴
我是古巴
哥伦布 曾在这里登陆
他在日记里写下:
“这是人类所见过的
最美丽的土地”
哥伦布先生 谢谢你
当你第一次看到我
我正在欢歌笑语
我挥舞着棕榈叶向你致意
我曾以为你的船队带来的是欢乐
我是古巴
船队夺走了我的蜜糖
只给我留下泪水
奇怪的是,蜜糖,哥伦布先生
它饱蘸泪水
却益发甜美
我是古巴
你为什么要逃走
你来是为了寻找欢乐
请继续寻欢作乐吧!
难道这不是一片欢乐的景象吗?
不要转移你的视线 看哪!
我是古巴
为了你,我是赌场,我是酒吧
我是酒店,我是妓院
但是这些幼童和老妪伸出的乞讨的双手
那也是我
我是古巴
我是古巴
有时候对我来说
棕榈叶的树枝充盈着鲜血
有时候对我来说
那些围绕着我的低吟的声音
并不是大海的浪潮
而是那些啜泣的泪水
谁来给鲜血答案?
谁来为泪水负责?
我是古巴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面临着两条路
一条奴役之路...被压榨并腐烂
另一条星火之路
它光华闪耀,却被杀害
你会选择星火之路
你的道路会艰险,且被鲜血浸染
但是以正义之名,即使一个人逝去了
千百万的后继者会站起来
即使已经没有更多的民众,连石头都会起义
我是古巴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面临着两条路
你会选择星火之路
道路会很艰险
且被鲜血浸染
我是古巴
这些人的传奇将会被传诵
他们从全国各地聚集到 Sierra Maestra 山下
他们将为自由而战
我是古巴
你的双手习惯了使用农具
但是现在一把来复枪握在你的手中
你现在射杀敌人
你在向过去开火
你在开枪保护你的未来
2 ) 这部史诗级作品的光芒让绝大多数电影显得幼稚、狭隘和肤浅
升降的泳池派对,游行队伍和悬空摄像机的长镜头调度,十年前由于对这两个著名长镜头的浅薄认识导致一直以来对影片基调的误解,带着敬畏把它们放在影片整体中重新认识,才意识到它们超越技术以外的力量和情感。技术上大量采用倾斜构图和甩镜头的手持摄影,俯仰变换的升降镜头,以及风格化的光影和音乐,极致的调度透露着深切又复杂的情感。
年迈的古巴并未因现代文明的到来而焕发新生,而是在资本和强权的强奸下枯萎凋零,革命和反抗是面对不公和欺凌的唯一出路。
在我心中这是一部超越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调度和剪辑上的精准和大胆,超越维斯康蒂《豹》华丽道具和布景之上的深沉,超越贝托鲁奇《一九零零》众星云集的朴实的史诗感和震撼力,超越约翰福特《愤怒的葡萄》对阶级和抗争理解的深刻和尖锐的作品。粗粝但不粗糙,深沉但不做作,奔放但不夸张,娓娓道来但饱含深情。这是一部我只能打满分的电影。
3 ) 我是古巴
我是古巴
我是一片伤痕累累的被隔开后同时流动着金粉与血液的土地
我是古巴,为了你,我可以是妓女,酒店。
你可以用温软的纱衣覆住我的眼睛
轻声细语地把我抚平
可我不想“为了你”
我是先行者的尸骸、流亡、逃窜与万人空巷的悼念
刺破我的过去,劈开我的未来
——
我是古巴,我是哈瓦那。一个镜头就是一个段落,从各种刁钻诡谲的机位角度,穿梭在棱棱角角高高低低的空隙,影像的视点从精神上就天然具有向上的自由——积水的摇曳的船从船坞下摇过,晃着雨林的湿热,苏维埃spectacular and colletive spirits在长镜头肆意的运动的乱蹦乱撞间跳上“古巴”这一块魔幻现实新旧杂交的跃板,冲撞、攫取上西方世界的美与奇观一一从天台至水底俯瞰扫过高楼、纸醉金迷而声色犬马、泳池派对;资产阶级喧腾而欢闹的爵士乐,高速旋转晃出虚影的模糊面孔的看众,酒精度数在旋转与跳舞的音乐声中迷醉;图腾,面具,像梦境叠印出甘蔗汗蒸的生平,之后hard lighting照回回忆这一切的脸孔,像一根项链的引线纵穿着模糊的记忆与梦境,回到散发出它的大脑。
4 ) 过时的浪漫
一
打何方来的一叶独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飘过贯穿于村落的破败河流,那是撑船人在屈身,以掠过乡人走踏的低矮木桥。
又不知何时来到了高台,像是酒店的露天,身着泳装的佳丽款款而行,摆弄着自己的号码牌,请别意外,这是选美,这是古巴。
主持人的助兴后,镜头像是挂在垂直于墙的钢线上缓降,投给了鼓掌欣喜的名流。它瞄准了丰满的美妇,随之潜入泳池的碧波。会所不在这里,在那诱人的黑暗中。歌手唱着恋歌,似其间贵妇皆情人。帷帐薄幕后的是阔绰的老板,他们应该来自美国。
砖砌的街上,有兜售水果的青年,以及他的女友。那是和风晓畅的日子,所以青年不住唱的歌,也能随风流淌。青年看起来很高兴,暖阳照在他脸上,他说要在身后的教堂娶她,那看起来是神圣的,可她不置可否。
她来到了会所,像换了身衣装,她的头巾去了哪,谁也不会知道。老美看上了她,他们玩着无聊的抽签把戏,就是为了这一切看上去是命运的。他们狂欢,他们纵情,他们起舞,他们旋转,他们忘了天色已深,他说这很有趣不是吗,她不以为然。
的士停在了水洼里,那是不能再走的路,得靠两条腿了,他们踉跄地点过置于水上的石块,那东西我也不陌生,小学时候雨下大了,淹了水,去到教室都要走这个的。只不过我不知这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你说小学,那时是暂时的。
屋子简陋得就像是自己用纸板搭起来的,要说是贫民窟,而每家屋顶都亮着灯不是吗,你说他们的电费从哪里来呢?
进了房后,她开始倚墙哭了起来,我以为我错过了戏码,可我又错了,不久,她脱了衣,他关了灯。
就像每个嫖客都会留下钱一样,他把钞票放在枕边,又去做十字架的生意。他或许是想,你已经不配拥有它了吧,脱下吧,做坦荡的人,像你昨夜做的那样。她却不放手,等他给足了自以为足够的份,他也不理她了。
门外淌进阵阵歌声,那是快乐的水果青年,他显然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那位先生还在系腰带呢。他们对视了一会儿,青年退出了眼神,转到女友身上。那位先生就这样走了。
那实在是不忍卒生的穷困潦倒,你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人:无数孩子的无数胳膊像你讨来,给我巧克力,说的虽不同,对象同样是美国人;叼着烟卷的汗子,他们的眼神像是浸泡了灰尘;老小都在泡沫里清洗着可乐瓶,但你不能保证那不会越弄越脏;还有老者,你也许会跟他对视一会,但是也就一会,和你说过别看那喝醉的红军。
你走了,点过坑塘,我想这大概是永久的,飞蝇不会散的,贫穷不会散的。
二
暴雨之夜,只有闪电照亮了老翁的脸,他回到了过去,那是个相似的日子,他有个幸福的家庭,现在也不赖,他有一双儿女。
他们起而行,至甘蔗地,挥舞着锄刀,利落得清晰。少女啜着甜汁,那有一壶水,他们带着想必也不便,而还是得带着。远处来轻骑,戴牛仔帽,抽雪茄烟,辟疆主义的神气。老翁迎上去,走得很慢,他们说你可以歇着了,没错,就是你,老头,联合水果公司得了这地,你们以后得离开这里,到我的地盘上给我出力。老翁没话说,又缓回了,走得仿佛更慢了。
发生了什么,爸爸,他们和你说了些什么,别在意,我的孩子,今天就到这里吧,你们到镇上去,去玩去。他们来到了那里,要不是有若干的人溜着几匹马卸装成捆的甘蔗,你会以为这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还有意想不到的,有吧台,可以喝可乐,还有类似热狗箱的,可以投币放音乐听。那可真是美妙的一天,
一起上路吧,我的音乐
我们一起去哈瓦那
一起上路吧,我的音乐
我们一起去城市啦
年轻人喜繁华的歌,没有飘进老翁的耳里。他一人举刀向天,高喊着我不累,他愤怒地挥砍着,镜头一阵眩晕。他将之付之一炬,一切都毁灭吧,该死的资本家,我的土地不再是我的了;一切都燃烧吧,甜蜜的甘蔗,我的血泪不会再横流了。
谁来给献血答案,谁来为泪水负责
三
投完燃烧瓶的革命者,跳上了敞篷车,没有人拦得住他们,他们在黑夜里分别。
满街是无忧的水手,他们可能要到快活的地方去,所以他们先预支着快活,吹着口琴唱着歌,我听不清多少,Never say go。
这时出行的女郎,竟迎着他们上去,可想而知,她被很快围住,然后是百般挑逗,夜奔街头,他们释放着大男孩的激情。她跑向他,躲在身后,也没多少挑衅,领头的唱起了歌,于是就挥散而去。二人留名道别,女郎在玻璃橱窗的拐角处摆手作别,站在玻璃后的还有模特模型。
卡斯特罗已死,随公交车行的卖报骑手招呼道,他立即买下一份,身后隔一座位者也起身进到他身后看报。
他在大学下车,吱声司机即停,大学的台阶像无限延伸,那不像是大学,倒像是官府,或是雅典学院。
我们必须行动,不能再等了,他怒不可遏,面斥领导者。对方不甚理会,继续口授战稿,一切等到晚上开会再说。又一同学上前,有一同志牺牲,我再说了一遍,他还是轻慢待之,重复着可以提升却原地打转的话,这就是我对革命者的反感之一。
你已走得太远太远
我也无法忘记你曾使我哭泣
我无法原谅你
吉他老者唱着歌,虽是给情人的,我却觉得是给现政府的。他到了一座天台,现代主义的构想,光影斑驳给人一种时间就此静止而空间无限延伸之感。他在秘处抽出了枪,枪能打得到,他的眼不一定看得到,直到狙击镜出现了。他看到了总统,他胖得像大亨,他亲吻孩子,吃着煎蛋,一派祥和。他下不了手,总有音乐响起,他扣不动扳机。
他回到了地面,回去了总部,可是已被警察查封,他们叼着雪茄,戴着眼镜,就算没有眼疾也得是墨镜。他们杀害了飞扬传单的志士,志士坠落在大地。自由或是死亡!被押解中的人都被任意枪毙,可见生命淡薄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终于站了出来,奴役之路或星火之路,你走哪一条,我实在地告诉你,我选后者。以正义之名,一人逝去,也会有千万人站起,即使无更多民,石头也会起义。
警察陨落了白鸽,他捧起了生命,人潮汹涌,从四面八分赶来,手挽着手向前。水枪的喷射下,他只为夺其命,那个混蛋的头子,谁给他肆意开火的权力?我的同志倒在我面前,此仇不报,岂有安息之理?
他还是中弹了,不知是多少枪,不知换了子弹没
烟雾弥漫,像极了开头的夜晚
人群抬着革命者的遗骸行进,披盖着国旗,为什么同是星条旗,同是争取民主自由,而标榜者美国却要横加干涉呢?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拥挤,窗台上也站满了人呢?为什么长镜头可以这样舒展平缓而震撼人心
四
双手不是为了杀戮,他们是用来播种的
我不需要来复枪
我想过平静的生活
我也是
家园坍塌之后,纵是妻儿团圆
我知道你会来
穿过大舌音的广播,有文盲在认字
我现在需要一把来复枪了
你在向过去开火,你在开枪保卫未来
后记
你说这是个政治味的片子吗,至少后两章是的,苏修讽刺美帝时,他们又在做些什么呢?虽然很艺术,很勇敢浪漫,可我还是有点不喜欢后两个故事。
尼采说,艺术高于一切。
当然也高于政治。
少一点政治味,我想会更好,不易过时
5 ) 我是古巴
十几年后,再看《我是古巴》,感觉并无大的变化,仍是一部诗意流动的盛宴,虽然叙事的意识形态化减弱了画面的诗意感,但画面给人内心的冲击仍是惊叹的。
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50年代诗电影的倡导者,讲究运用“情绪摄影”,《雁南飞》(1957)是他的诗意或者曰散文电影的发轫之作。
哥伦布当年发现这片古巴神奇的土地时,惊叹地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土地。这部拍于1964的《我的古巴》,剧情上流于传统的控诉,宣导卡斯特罗暴动革命的由来,从灯红酒绿的哈瓦那到穷乡僻壤的甘蔗田被强占,从生活无以为继的卖身女到热血青年的革命热情,都印证了推翻独裁者进行暴力革命的合理性。
但真正的自由并未到来,一个独裁者倒了,一个更专制的新独裁者上来,且窒息的时间更悠长。这或是我们面对这部经典佳作所应该思考的问题,而非一刀切地高赞。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五十多年来古巴人民所遭受的艰辛和苦难,那等同于时间在作无用功。我们在意的正是时间给了有力的答案。朝鲜同样如此,时间同样给了一个强烈对比的明证。
的确,《我是古巴》画面的完美性,并不能掩盖革命的虚无性。革命的合理只是宣传的一种手段,或者说让人民服从于权威统治的工具。
从这一点上说,导演思想的局限性,被当时彻底意识形态化了,眼界和思想都也跟着盲从起来,所呈现的阶级斗争场境便显得极其浅显。所谓“自由万岁,暴政垮台”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口号。
至今,片中引用的诗句仍然适用:“我是古巴,对于我来说,我体内流淌的便是棕榈树汁,有时又似乎是幽怨的声音,我们周围不是海洋,我们忍不住流泪,谁来回答我们血液里流淌着是什么,谁应该为我们的眼泪负责?!”明明,古巴周围是加勒比海,诗中却说不是,这说明了无尽的苦难给予古巴这块土地的蹂躏实在太深重了。
所以,祛除内容上的叙述,我一直以为这部电影的成功,还是在于其画面的冲击力,酷炫的摄影技术功不可没。导演在调度上的成功,更多提得益于摄影师谢尔盖·乌鲁谢夫斯基的灵巧手心,其在宏大叙事与微观呈现的综合掌控上,都达至画面感的极致,成为诗电影或情绪影像的典范上品。一分为二乃是理性对待这部经典的最佳路径。
2017、4、12
6 ) 镜头飘起来的神作
这是一部神作,1964年竟然达到了如此的水准,长镜头用得极其精彩,难度太大了,镜头基本不固定,大量仰拍和变形,构图漂亮,对白朴素隽永,富有诗意。
哥伦布的船队抢走了我的蜜糖,只留下泪水;但是,哥伦布先生,经过泪水的浸泡,蜜糖更加香甜……
我是古巴,我是哈瓦那,我是退潮后礁石上千万干涸的泡沫。
我是古巴,我是甘蔗,我是那连同家园一起燃烧的大片甘蔗。
我是古巴,我是姑娘,我爱上了卖水果的小伙子,他开朗又善良,他每天欢快的歌唱,可我是妓女。
我是古巴,我是雪茄,我热爱生活,热爱每天亲吻我的人,我不停地燃烧。
我是古巴,我是音乐,一点点丰收的喜悦就值得我纵情歌唱,可谁又能听见我的悲伤?
我是古巴,我们的身边不是海洋... 是抑制不住的泪,它流了下来,变成了鲜血。
我是古巴,我是革命!我是掠夺者打不死的墙!
我是古巴,我是解放。。。。。。
我是古巴,我是长镜头,我是对角线构图,我是特写。我是中美大地上那贫穷却未衰老的革命的诗篇。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在《雁南飞》之后又一摄影教材作品,让我再度修改个人十佳的杰作。
卡拉托佐夫既是天才,也是疯子,拍一个东西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从来不把机器放在“正常”的位置上。跟《黄土地》放在一起,就会发现陈凯歌是把农民按在地上拍,而卡拉托佐夫是把人抬到天上,所以中国农民苦大仇深,古巴农民个个英雄。以前觉得短片集这种形式就是糊弄事儿,看完《怪谈》《战火》和《我是古巴》之后才明白,这种形式是进行形式探索的最佳途径,它能给你无限可能。声音设计堪比历劫佳人
美哭!甘蔗里是苦涩,橡胶里是血液,长镜头美学的最大价值展现,每一个镜头都饱含创作者澎湃的激情与理想,摄影机仿佛被施了魔法,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人物的坚毅哀怨的脸孔始终占据画面中心,对白的节制和对声效的完美控制让“诗意”效果完美发挥,从而超越意识形态局限呈现出不朽的影像
这剧情简介是谁写的?看得我蛋都要碎了……
1.摄影、角度、光影、构图和摄影机运动简直无可挑剔,把影像内容所要表达的情绪全部烘托出来;2.和平的白鸽都已死亡,手持锄头的农民开始寻觅着来复枪。
摄影机中战斗机,天下第一长镜头
第一场从天台拍到水底,直接就给跪了。第二场一家酒吧几对男女,活脱脱拍出了个六十年代黑白版的王家卫。后几段直奔主题而去,革命叙事渐趋生硬,可光影的魅力还是动人心魄,万人送葬的空中跟拍镜头,水、火、烟雾共同营造出的壮烈氛围,就连最无趣的轰炸一段,游击队员脸上也有斑驳的树影。各种刁钻机位倾斜构图,镜头边缘微微变形,我怀疑徐克有偷师。还是审美传统健全的缘故,人家拍革命都那么诗意,我们拍诗意仍不忘革命。
内容和形式都不可挑剔,技术和美术的完美结合。我从来不相信竟然会有这样的电影,无愧是最伟大的电影。
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全部都要这么灌输,我也真不向往资产阶级生活了
苏联诗电影与长镜头美学,果然还是运动长镜头看着过瘾
我不懂。而且,为什么要加多一层配音翻译啊?
这tm才是电影摄影,好莱坞什么的都弱爆了.
摄影太牛逼了!!
镜头普遍偏长,并非固定机位静止不动,而是以极其复杂的方式流畅自如地移动。面部特写推得极近,感受人物喘不过气来的压抑。大场景群戏显然经过精心的调度与走位,看上去却又不露痕迹行云流水,呈现出纪录片的真实感。真不知道在五十多年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放在当下亦属一流水准。
我是古巴,我们的身边不是海洋... 是抑制不住的泪,它流了下来,变成了鲜血
苏联人在古巴发现了美国(高度资本主义社会),并被现代主义大楼、泳池、肉体、爵士乐深深吸引。将古巴的伤痛暴露在67年加拿大的世博会上引起了国内反感,但诗歌、摄影结合的表达方式符合古巴馆多媒体革命的精神。苟延残喘的俄罗斯先锋派形式主义果然还是被苏联摒弃了,然后在90年代被美国人捡了起来。
在没有看过影片前不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这部电影不吝赞美之词,在看过之后发现仅将赞美给予漂亮的镜头语言是狭隘的。或许有些人觉得认同这部影片就是认同他们所谓的极权,那么请记得,这部影片在当时没有获得苏联和古巴任何一方的认可。任何不容置疑的立场本身就是值得质疑的。
是的,为国捐躯是一件美好的事,但,不必是你自己去捐躯。鼓吹不畏牺牲的,都躲在温暖安全的办公室里,只等胜利后下山摘桃。歌颂死亡光荣的,只需动下笔杆挪下镜头敲下键盘,不费事。需要上战场的,则会带上一群傻瓜,成全他一个人的英名。战争最大的赢家,总不是在前面的小兵小民。
牛,纸醉金迷,颓败破落,纵情燃烧,艰难前进,这么牛逼的电影出土太晚,该出蓝光,该收入CC。可以说电影的类型、叙事方式,声、光、电魔力,已经在胶片时代,就被大师们玩得差不多了,数码时代的导演,基本都是在原地踏步,除非有一个天才横空出世,换了一种前无古人的玩法,跳出已经划定的电影框架。
天下第一长镜头当之无愧!冲这牛逼的镜头,怎么溢美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