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际市场》中出场的韩国名人
如同《阿甘正传》中的串联,《国际市场》中也出现了韩国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把韩国战后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带入了一番。
首先,德秀幼时擦皮鞋的顾客,嘴炮造船的那位眼镜兄。此人乘车离开时,车上的司机称其为郑社长,而车子后面写着汉字“现代建设”,不出意外,这个戴着眼镜喜感的大叔就是韩国现代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现代集团在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接着,在徳秀从德国回来之后为姑姑照看铺子的时候,达九带来了以为满嘴英文韩文夹杂不轻,行为娘炮的大叔,此人名为金峰南,又名安德烈·金,国际时装界极具声望的韩国顶尖设计师,众多韩国明星都以担任他的时装秀主秀为荣(来自百科)。在剧中,剧情设定他受到了徳秀姑姑的韩服绣花灵感设计,这一点很像是《阿甘》中的猫王的舞步灵感来自于正在做矫正的阿甘。
最后要提到的是南珍(남진),老牌韩国流行音乐人,1968年以海军身份参加越战。电影中,南珍和在越战中与徳秀有一面之缘,乃至生死之交,所以徳秀会在老了之后依旧维护这个在别人眼中有点娘的年轻偶像。
不过,相比于《阿甘正传》,《国际市场》对于这些名人的串联处理的比较生硬,好在这只是影片的添头,总的来说瑕不掩瑜。
2 ) 《国际市场》:德秀背后艰难时势下的人们
看到标题和海报我以为是一部类似《中国合伙人》《社交网络》之类的创业片,没想到是一部见微知著的片子。韩国电影擅长从小人物去说一件大事,如《绿洲》从身心残疾的“社会弃子”去诉说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冷漠与歧视,甚至不相信这些弃子之间会有正常的情爱。又如《海雾》,从一群步入歧途的船员去剖露人性的阴暗,那是隐藏至深的兽性,面目可憎。并且,韩国电影将小人物的感情塑造得非常细腻,通过一点一滴的变化来尽量圆满地说透这件事。
此片最深刻也最打动人心的,便是,痛。失去之痛,忍耐之痛,想念之痛,就连高兴,也是痛的。而本片就用男主角德秀(黄政民 饰)一个人去演绎这些痛。当德秀还是小男孩的时候,便在朝鲜战争中亲尝了失去的痛苦,失去父亲和妹妹;成长期一直伴随着贫穷,因为贫穷,他失学,失去选择,失去一家团聚的快乐,最终只能远走他乡去西德挖矿;中年时,他又一次重复去了越南战场;老年时,面对国际化大都市,他没有选择,一番挣扎也只能卖掉店铺。
126分钟的片子,德秀用所有神态举止一点一滴地将这些痛表达出来,并一点一点加深。从小男孩和青年时去西德挖矿的哭喊,到中年在越南战场和老年时的沉默,哭喊便撕心裂肺,沉默便低垂隐忍,命运将他翻来覆去折磨,在这无止尽的折磨中,他已明白了逆来顺受,并始终不放弃努力。每当那些生活的不易,命运的坎坷通过德秀的眼泪流露出来时,我们总是能产生深深的共鸣,尽管我们的遭遇并未如他那般惨,但那种艰难中挣扎的感觉是相同的。
谁能明白谁的眼泪?战乱、贫穷、生离死别,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与和平时代长大的孩子,有着明显的不同。本片跨越了半个多世纪,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国际化全球化依次展开。经历了这些的德秀,感情强烈,与他的弟妹、子女温吞的性格截然不同。最终,他为他们挣来了和平富足,但最后,却抱着父亲的衣服哭了。他没能获得与他的付出相称的回报,没有人能理解他。他的妹妹一直是不够懂事的;他的母亲,也默认地牺牲了他;他的妻子,并没有在他的孩子面前站出来维护他;而他的孩子,跟他是不同时代的人,他与他们之间,横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谁也没看到他们那代人在矿难中获救时的嚎啕大哭,谁也不知道他在写给妻子那封“我们这一代经历这些,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再经历”的信之前,在越南战场的爆炸中捡回了一条命,刚到手的钱款却转眼成灰。他不会说,也不想让人知道,更不期望有除父亲之外的人能理解,他不在乎能得到足够回报,对他来说,一家人平平安安欢聚一堂,吃穿不愁,就是这辈子梦寐以求的了。
但他的内心深处,是那么的寂寞啊,他认定只有父亲能理解他,也许事实上确实如此。是父亲让他这样做的,他用了自己的一生去完成父亲交给他的任务,那些号啕痛哭,那些巨大的灰心与痛苦,只能从父亲那儿得到安慰,因为他是男人,和父亲一样,是艰难岁月中的男人。
如果这部电影想说那些艰难岁月中,人,特别是男人的承受与坚韧,那么它做得近乎圆满,即使有点煽情。如果它想说的是那些历史事件的残酷,那么这部电影也能让人有很深的感觉,不仅仅是德秀,后半段万众寻亲的场面,有重回现场之感,电视里那些疑是资料的寻亲场面,真实自然的感情,足够催人泪下。
看完这部电影,有醍醐灌顶之感,回想起来也没有多么深刻的论调,但令人难以忘怀。
3 ) 考验之后的曙光
朝鲜战争期间,少年尹德秀随同父母登上美军的救援船,却遭遇了毕生难忘的生离死别。战火虽然停息,南北半岛则一分为二,饱受炮火荼毒的北方故乡遥不可及。长大之后,代替父亲成为顶梁柱的德秀(黄政民 饰)努力赚钱,为了筹备弟弟妹妹的学费,他和童年好友千达九(吴达洙 饰)前往西德当起了矿工。万里家国,乡愁如缕,孤独的德秀偶然邂逅在德国念护士专业的韩国女孩英子(金允珍 饰),从此黑若煤炭的生活照进了灿烂光芒。快乐的时光与死亡的磨难如影随形,好在在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德秀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中,并赢得了英子的芳心。
4 ) 背后的历史——兴南大撤退
国际市场这部电影开头前15分钟介绍了朝鲜战争中德顺一家因战火迫临而被迫举家外逃。而这背后的兴南大撤退却鲜为人知。本文想向读者介绍在朝鲜战争中这次被人遗忘的撤退。
整个撤退的起因要追溯至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1950年11月初,志愿军第9兵团入朝作战, 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 同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史称“长津湖战役”。美军包括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攻击这支部队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 ,此战志愿军9兵团获胜。
11月30日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下令美军撤退至兴南地区,随着志愿军层层包围、步步逼近,12月8日,阿尔蒙德下令撤离兴南。由此兴南大撤退开始。
12月15日,由陆战一师开始,美军进入撤退环节,目的地为釜山。为抵抗志愿军进攻,以兴南码头为中心,设立了A 区到F 区六道防线并要求附近美海军提供舰炮支援。因为撤离部队人数众多,船只数量紧张,附近兴南地区居民恐惧美军撤退后自己会被“镇压”,纷纷要求美军带走他们。一开始阿尔蒙德将军拒绝相关建议。但时任韩军第一军团长金白一少将说“ 与其抛弃难民,还不如我们徒步撤退! ”阿尔蒙德将军的翻译玄奉学在最后关头说服,让将军批准带着难民离开兴南(玄奉学因此举在2000年被韩国政府授予“护国英雄”的称号,阿尔蒙德将军于2020年被授予“625英雄”)
时任韩国陆军参谋总长的丁一权曾指示金白一将军,这关系到数十万人的生命 ,必须和美军交涉,如果美军还不答应,就让他们强行登船,再不行, 还不如被我们的枪杀掉。因为他们迟早会被北傀欺凌的 , 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亲自带难民撤离。
经过交涉协商,12月19日第一批难民登船。撤离工作一直持续到24日。根据影片分析,德秀一家就是24日最后一批撤离的难民。
当年撤离真实照片,此船为梅雷迪斯·维克托里号,是本次撤退中载运难民数量最多船,船长拉鲁2020年被授予“625战争英雄”称号
梅雷迪斯·维克托里号是美军运送航空燃料的运输船,在21日海面只剩维克托里号一艘船,船长拉鲁下令扔掉船上所有物品,最大可能搭载难民,最终到22日共有一万四千人左右登船((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单次撤退人数最多船只)
根据韩国报勋处编写的625战争史统计,最后撤离难民人数约有10万人,而留在码头没登上船的人也约有10万。
据韩军战史记载,志愿军9兵团第27军在12月25日上午占领了兴南。 而24日14时36分,在最后一艘船驶离兴南的那一刻,为了不将留在港口的物资交给志愿军部队, 韩美军队对兴南码头进行爆破,彻底炸毁兴南码头。
至于最后德秀的父亲,无非两种结局,在爆破码头时不幸死亡,在人民军进驻兴南后被以“反革命“处决( 韩语维基介绍根据后来成功脱北的难民证词,在当时留在兴南的难民中,许多难民在返回家乡时被贴上反动分子的标签,受到镇压,下落不明。 )
最后的一个彩蛋就是在这次兴南大撤退行动,登上维克托里号的还有一位朝鲜女人,她叫姜韩玉。在三年后的韩国巨济,她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文在寅
5 )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
在北站买的纸巾真厚啊,有四层,可是还是一沾到眼泪就湿透了。
韩国是带着伤疤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像电影里被欺负的德秀和达九一样,明明是自己的巧克力,却被别人抢走外加暴打了一顿,最后剩下哥俩带着伤疤苦笑,像极了现在的南北朝鲜,不过话又说回来,就这块巧克力,还是别人给的。涉及到政治的事情不多说,单说这个民族,应该能算得上是多灾多难了吧。近代史上多灾多难的民族太多,我们大种花家也算一个,只是我们的伤太厚太重,不能提,一提就是大江大海。
扯远了,说电影。家国之痛这个题材太大,不好拍,就像研究生写论文的时候导师说的,太大的题目写不出好文章,顶多写出来个综述。不得不说这部片子选了个好角度,一个从小就被要求做家长的男孩的一生。他也着实做了一个好家长,韩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我们种花家很像,大概是因为受我们影响吧,长兄如父,家庭最大。隐忍坚强的哥哥,吃苦耐劳的母亲,聪明的弟弟,不听话的妹妹,什么都割不断的亲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啊,我什么都改变不了,只是想让弟弟有学费上大学,让妹妹有钱办婚礼,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结尾的时候德秀一个人在卧室里痛哭,隔壁客厅里一家老小笑着闹着。德秀哭着对想象中的父亲说,可是我好辛苦啊,怎么能不辛苦,命都差点丢掉好几次了,他其实只是那个小男孩而已啊!
德秀一生另一个使命就是寻找父亲和妹妹,父亲和妹妹是他一辈子的心结,拼了命也要守护好家人可能也一部分原因是他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不小心弄丢妹妹的内疚。他守护了一辈子花粉之家,因为父亲说会去花粉之家找他的,直到他自己都当了爷爷,直到子女都无法理解他的顽固和执拗,可是他们不知道,为了这个守护,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对于妹妹,德秀更多的应该是内疚吧,寻亲这段真是整整让我哭了两包纸巾,人类真是作死的生物啊,人为造成了这么多人间悲剧,半岛如此,我们的宝岛不也是?吴宇森守着家国情怀拍了乱七八糟的一部太平轮,真是不甘心啊,我们明明伤的更厚重,更深沉,更无奈,可是我们的电影拍出来却不感人。希望后来者能给我们看一部真真正正的太平轮。
在卧室里捧着父亲的衣服哭的时候,我想德秀心里其实是开心的吧,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可能等不下去了,他已经老了,时代还在变迁,他已经跟不上了,还好,他还有一个爱的人在身边。
“你为什么要跟我结婚?”
“因为爱你啊。”
6 ) 英文片名起得好,韩国儿子致美国爸爸的赞歌
那年海边,雪花纷扬,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燃眉之际,美军将领沉吟半晌,装备物资不要了,把船舱腾出来,救人要紧。于是,接踵摩肩的人群里,你抓住了救命稻草,却在忙乱中与妹妹失散,父亲毅然返身寻找。汽笛声声催人急,不但未见妹妹踪影,父亲也天各一方。寒风中,他叮嘱你先行一步,改日再相聚。
好不容易在釜山投靠亲人,安顿下来。日子过得紧巴巴,你在街边擦鞋补贴家用。美国大兵赏你好时巧克力,但就为了这点甜头,你要被同龄恶童追得满街跑,摁在地上打。
战后百废待兴,美国在大陆的遥远另一头推行马歇尔计划,犹如一剂强心针,激活了欧洲经济。这其中,西德的发展独领风骚,工业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但苦活累活当地人不愿干。为了更丰厚的收入,你与同胞远赴他乡,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冒生命危险,挥洒汗水。
后来,美国军队又一次踏上别国领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流供应的保障给了你发战争财的机会。你看到因为巧克力而被欺负的小孩,犹如看到当年的自己。只是,战火烧起来难分前线后方,就算不用扛枪,终究也是刀口䑛血的营生。
暌违三十三年,你惊悉失联的妹妹辗转流落到大洋彼岸,被收养长大,嫁了美国人 。妹妹虽然忘了自己的本名和母语,竟然还记得危急之时,哥哥在耳边的殷切嘱咐。
奋斗一生,终于岁月静好。家人团聚,你心结难解,又不忍扫兴,独自回到屋里,心知虽然守住了承诺,但早已与父亲天人两隔,听着隔墙的欢声笑语,不禁凄然泪下。
其实,你虽然在一九五零年的冬天与亲生父亲分离,但是你美帝野爹一直如影随形,你成长的每一步背后,都有你美帝爹爹的荫护。既救了命,又赏了饭,美国作为韩国的爸爸,一首 "Ode to My Father",受之无愧,彰显父爱如山。
被开头“中国军队攻过来了 美军不要坦克了救难民“的地方给气乐了, 其结构现实与过去交错着算是好看,一生恪守父亲嘱咐的德顺也确令人动容。
我们在忙着拍《小时代》1234567,剪大胸,撤《姜戈》,封杀《KANO》。好不容易有个《天注定》,还各种折腾不给上,有个《闯入者》,却排不上档。 不是我们没有好故事,也不是没有好导演,只是我们遗忘了太多过去,又看不到未来!
晓松奇谈里剪出的韩朝认亲片段太揪心,结果一看正片竟然如此流水账。大师年代的电影将悲怆命运拍得深邃平静,很多韩国电影却将悲怆命运变成煽情的贩卖。说到底我觉得这个国家是因为气度才滋养不出真正的大师。
在轮渡的麻绳撕下了妹妹的袖子,仿佛撕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段人生。从此在西德坍圮的矿井下,在越南弹雨的沼泽里,在每个九死一生的时刻,都学会了两个字,认命。偏执地认定自己没有抓住妹妹,顽固地开着小店等待父亲归依。望向远处的大船,念及儿时的梦想,跨越一个世纪的灯火,都在这凝望里,安歇下来。
完成度很高的电影,故事和历史背景结合得很好,丝毫不觉刻意和突兀,哭点和笑点都很多,黄叔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达叔也抢戏,允浩的方言太逗。但老年妆并不是很好,而且始终没有人了解和理解德洙的辛苦和等待父亲的心情有点遗憾,但也许这更真实,我们对于父母的青春又了解多少呢?
不是潸然泪下,而是哭出声来。这不仅是一个男人的一生,也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史。正是因为一个个像男主角一样的人的牺牲和奉献,成就今天的大韩民国,成就了今天大韩国民的国家精神。这样的电影,太具凝聚力和煽动性,比任何意识形态宣传都高明!!
个人命运终究抵挡不过国家命运和历史的洪流。生在和平年代太幸福,老一辈都帮我们把苦难尝遍了 。
所有演员不论主角配角,演技都超级赞,故事的构成波澜壮阔,深感共鸣,在历史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太过渺小,但在此挣扎的人们又如此伟大。
韩国票房冠军电影也不咋样,流水账叙事,要是没有最后几场煽情戏只值两星。
以小人物的命运是辐射一个国家的种种变革,特意加入了很多关键点,所以也有了更多社会意义。其实片子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精彩,但是结尾认亲那段实在是太催泪的了,眼泪根本止不住。韩片在煽情上实在是太可怕了。另外,老人妆其实都不是太好
泪崩了,在办公室哭成傻缺,面壁去
人生能得一手足兄弟,又有心爱姑娘相伴,此生无憾。
飘零亲纷散,重逢已鬓霜。韩国人并没有主旋律般抬高自己的位置,多舛的命途抉择,都来自于家族的回忆和悲伤。唱国歌犹疑的妻子,想做船长重溯过去的丈夫,埋在双臂间的都是为“活着”奔波的泪水。一直不喜欢韩国电影的煽情苦水,但这次被煽的很感动。他说“我真的好辛苦”,那比一个坚强的笑容更伟岸。
坐在我左边的老夫妻在边看边擦眼泪,也许是出生在那个年代所以更加感同身受吧。
又哭又笑的两个小时。韩国电影的情怀还是很深的。相比较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在当时动荡的艰苦的环境下,守卫国家, 守卫家庭,守卫尊严,才更加令人感动吧。
一个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从一个男孩变成男人。从朝鲜到韩国,从韩国到德国,再回到韩国,再从韩国到越南。一个家族的变迁,一个时代的巨变,一个男人的担当。勾画了一个个岁月的变迁。大时代有巨变,小细节有温馨,爱,是唯一的答案。
中文片名太奇怪了- -海云台导演新片,还是大动乱小人物,格局更广了:从童年拍到迟暮,历经朝鲜战争、矿工护士赴德、越南战争,万人特效场面,半部近代史...韩国人在苦情催泪和喜闹剧上已经驾轻就熟,而且居然能无缝转换。柏林好多老外抽泣,年度第一催泪弹,不哭都难,一大家配角也都不错,观赏性强
“海云台”导演新作、又一部破千万人次的现象级韩影。以个人命运六十年见证家族兴衰和民族的韧性,有“阿甘正传”的影子,但骨子里讲述的却是“活着”的主题。剧本非常工整,泪腺发达的人估计会给到五星(汗,暴露了...)
已经记不得上次看电影掉眼泪是什么时候,兄妹相认那一段,我哭得跟个傻逼似的。这乱世浮生的大时代洪流里,命若飘萍,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熬过去啊。都会好的,总会有的,那些风雨还有阴霾。关于未来,请你坦然,不要离开,请你等待。我们经历过的苦痛,是为了更好地安慰别人。
生之不易,且笑且哭。共通的东亚记忆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