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细腻,那些敏感的无奈恐惧,强大背后的虚弱,开朗背后的敏感,甚至超过我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时时都有泪水处处皆有共鸣,这没有对病患的真实了解,是无法描述出这样的准确状态的。庆幸走出来了的自己,虽然永不痊愈,但我有感受到天是蓝的、空气中有花香、鸟叫声在回荡的那一天,生命就有意义,拥抱死亡,无畏西东
网飞电影《所有明亮的地方》昨天(2月28日)上线。
国内字幕组旋即就已带来官方中字版本的资源。
虽然网飞充斥着不少仿佛批量生产、只为填充原创片库的电影,尤其是青春片。
但不可否认,它如今已是传统制片厂之外电影产出大户,时不时也能带来佳作。
那么,这部青春片《所有明亮的地方》算是佳作吗?
目前豆瓣只有百余人评价,评分7.2。IMDb 6.3分。
个人觉得还是好看的,女主艾丽·范宁的表演是最大看点。
其实故事、主题都是没有新意的。
剧情很简单:两个各有心理创伤的青春期少男少女相遇、相爱,男生治愈了女生,但医者难自医,男生自杀了,女生带着成长和思念的力量,勇敢开始新生活。
传达的精神主旨也是老生常谈:我们不会记得每一天,只会记得每个瞬间;在黑暗的时候找不到光亮也别怕,你自己可以成为最明亮的所在。
男女主都是高中生,白人配黑人,分别由艾丽·范宁和贾斯蒂斯·史密斯饰演。
贾斯蒂斯·史密斯1995年出生。年纪轻轻就已有金酸莓奖履历,去年凭《侏罗纪世界2》提名最差男配角。
1998年的艾丽·范宁,以前是“达科塔·范宁的妹妹”,如今风头和声势远超姐姐。
虽然还很年轻甜美,但戏路多变,这种青春片高中生很少出现在她近年的履历——2018年《少年追梦情》的波兰星途没这么小清新,演的角色倒是同名。
艾丽·范宁是电影节的常客。
——柏林电影节(《未曾走过的路》)
——戛纳电影节(《霓虹恶魔》、《派对搭讪秘诀》)
——多伦多电影节(《玛丽·雪莱》、《少年追梦情》)
——圣丹斯电影节(《此刻只有你共我》、《忧愁围绕着我》)
——西南偏南电影节(《加尔维斯顿》)
——纽约电影节(《二十世纪女人》)
灵气受到名导青睐,她演过本·阿弗莱克的《夜色人生》,演过索菲亚·科波拉的《牡丹花下》,去年则有伍迪·艾伦的《纽约的一个雨天》。
也有票房商业大片傍身,两部饰演爱洛公主的《沉睡魔咒》合计全球票房超过12.5亿美元。
《所有明亮的地方》是什么吸引艾丽·范宁呢?或许是能大彪演技吧。
比起同龄傻白甜,她早已见过高山,驾驭起这种青春片,调适一下本色的部分就能演得鹤立鸡群。
全片有很多她的特写和长镜头,故事简单,但人物情绪层次还是很多的。
女主人公薇奥莱特,男主人公芬奇,是高中同学。
一个被认为有自闭,一个被认为是怪胎;
一个走不出车祸丧姐的悲伤,一个走不出被父家暴的暗黑。
芬奇晨报时偶遇疑似要跳桥自杀的薇奥莱特,救下她后,想进一步治愈她。
芬奇真是撩得一手好妹,有点专横、甚至死缠烂打地要和薇奥莱特组成作业搭档,一起探寻印第安纳州的奇观。
聊天时一会儿引用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会儿引用《海浪》。是的,他很喜欢摘抄伍尔芙的作品句子(导演也是埋了钩子呢,伍尔芙也是自杀的)。
芬奇选择带薇奥莱特去漫游的地方,也是颇有机巧。
有印第安纳州仅380多米的最高海拔点,在那里埋下一个硬币一个色子,来一场两个人的干瞪眼比赛。
有书写“死前寄望”的涂鸦圣地,芬奇死“保持清醒”,薇奥莱特写“要勇敢”。从字体来看,芬奇下面那一行应该也是他此前写的,“与神共舞”。
有老农自制的简陋版过山车,不用体验生死时速,但也能在风中感受心跳加速。薇奥莱特也是首次恣意飞扬地大笑。
薇奥莱特的心逐渐对芬奇敞开,别人说芬奇是怪胎又怎样,我面前的他多么特别、多么暖。
芬奇对薇奥莱特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你糅合了所有颜色,达到最耀眼的亮度。
夕阳中,接吻最美。
很冷的天,去游野泳。
桥洞下,情难自禁,野合吧。
但芬奇毕竟是个怪胎,突然就会消失好几天,音信全无,然后又突然出现。
他自己的说法是,有时候需要躲起来一阵,让自己清醒,做一些事情来提醒自己对生活还具有掌控权。
说白了,就是间歇性抑郁症吧。
作业要求份额完成后,两人还常一起出去漫游,但一次夜不归宿致使薇奥莱特的父母干预两人相处,而男主则又陷入阴暗情绪,又消失不和薇奥莱特联系了。
其实从过来人的年纪来看,这些青少年的情绪总是被放太大,显得矫情、自我。
未成年女儿夜不归宿,父母肯定担心要干预一下啊,况且也没说什么重话,男主就崩溃了。
薇奥莱特也想治愈芬奇。
但芬奇明明自己是强行介入薇奥莱特的伤痛,我是为你好所以无赖一点也无妨,当转换到自身时,就只会对薇奥莱特吼:我不需要你的帮忙,这是我的问题,与你无关,你不会懂。
厌烦了人类的芬奇,抛下了最爱的姐姐,抛下了还没一起展示作业的薇奥莱特,在和薇奥莱特野泳过的湖里自杀了。
薇奥莱特说芬奇是梦想家,醒着的时候也在做梦。
这种人格,不由自主就会把事情搞砸,说难听一点,就是自毁倾向。若自己不想活,别人是救不了的。
最后,薇奥莱特在既有美好回忆又有新伤记忆的那一片湖里,舒展徜徉。
影片色彩清新明亮,印第安纳州的风光也很美,配乐也是欢快悦耳向的(例如在车上配合着广播唱《Too young to burn》),但故事又有点悲伤。
冲着不施粉黛的艾丽·范宁看一看,看一看她非少女式哭法,倒也不算浪费时间。
青春期的每一个少男少女多多少少有点矫情,不管是你还是我,只要有过内心的情愫都或多或少有过,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有这样的问题,但说太过是不准确的。导演叶确实没有把男主的人物刻画的很好,可能也是受限于这是一部网剧,所以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是两个多小时左右应该可以讲清楚。虽然这部不能达到《怦然心动》的高度,但这个故事还是非常吸引人的,可以引起或多或少观众的感情。觉得男主没有必要这么矫情的观众可能真的没有经历过,其实许多人都没有认真的去了解过抑郁症,可能现在这个社会的风评不好,但是有许许多多的事在提醒着我们,有些时候心情不好不一定是矫情,也可能发展成抑郁症。对每一个人来说舆论的压力都非常大,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我们都逃不过。
可能唯一遗憾的是F找到了他一生最爱最可以帮助他走出阴影的人,但他害怕习惯了,也怕V,这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一样的自我保护,他拒绝了V的帮助,始终没能放过自己。
女主的姐姐车祸去世了,一时想不开站在桥上被男主看到,男主开始每天找女主,主动申请户外作业的搭档,最后两人相爱。
男主有时会很忧郁,可能是小时候被父亲虐待导致,突然就失踪一段时间,谁也找不到,也不回复任何消息,一次消失后出现在女主家,车里装满鲜花,到了女主到自己的秘密地方游泳。男主沉了下去好久都没上来,女主吓坏了。
最后又消失了几天,女主去到秘密地方找他,车和衣服都在,报警,举行葬礼。
女主多亏了男主振作起来,非常后悔自己没能帮到男主
女孩,因为姐姐的离世,而变得不愿与人交谈,男孩,因为幼时父亲的家暴,而变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一个变得自闭,一个被人称为怪胎。
男孩治愈了女孩,女孩重新拥有了向前看的新生活,但男孩却越陷越深,越来越无法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最终选择和这个世界告别。
在女孩的眼里,男孩是一个梦想家,甚至是醒着的时候都在做梦,然而,当这么一个在她眼中自信,乐观,开朗向上的人,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突然明白,男孩一直都在教自己向前看,自己也没有真正看到男孩的痛苦。
all the bright places,也希望,all the places has the bright
什么是伤痛?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过去的伤痛?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性格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小时候我在家里是孩子王,在学校也爱惹事,那时候到处惹是生非,但是也是我最为自信的时候,也是最吸引异性的时候吧,记得小时候还有小姑娘说过喜欢我,自此之后直到遇到囡囡,没有女孩跟我说过一样的话了。但我没有勇气去回应,我不敢,我自卑,这种自卑根植于我的内心,自从我父母来到城市,我家可以说是比院子里其他的家庭要差一些的,而且父母贷款买了房子,家里的亲戚都怕我们借钱,不敢上门了。所以爸妈一直教育我,一定要什么事情都依靠自己,我家里是院里最穷的,一定要努力奋斗才有出路,不要偷奸耍滑,我妈尤甚,从不夸我,这也跟她一直以来受我姥娘的影响有关吧,用她的话说是怕我会太骄傲。其实在这种教育之下我已经自卑了。爸爸偶尔还会在其他同事前夸奖我,我也因为能给爸爸争气而自豪。那时候也亏得我脑子比较好,所以总是成绩还不错,叫家长一般都是因为我太皮了,而不是学习,所以我爸妈还是挺放心我的,他们也因此没怎么管过我。
但是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跟班上同学起了冲突,他身高很高,而且农村来的,有股横劲,我被他打了一顿,还没敢反抗,我也不过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罢了。还有一次在公园里玩的时候,跟一个刚见面的人玩的比较high,叫他A吧,我们当时好几个人一起到处瞎逛,我捡到了一个子弹壳,然后A就说这是大家的还是怎么的,意思就是我得把这个东西给他,但我也很喜欢,就拒绝了。结果A立马翻脸了,说以后再也不认识我,我当时有点怕,过了一会把子弹壳给了A,算是和好?但是没过多久,我反悔了,去跟A要回子弹壳,这时候他打了我一巴掌,跟我说,给了别人的东西,就不能要回来了,要回来的话跟偷没两样。我自小很少会被打脸,这次直接蒙了,眼泪直接就流了下来。但我以为这样他就能把东西还给我了,竟然还想要跟他要,结果他又打了我一巴掌,并且跟我说,我要一次,打我一次。虽然有个一起玩的人看不下去,跟我说A的班级,想要安慰我一下,但能让我记到现在,可以说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的。小学还有一次跟张玉玺起了冲突,那时候他是班长,我旁边一个女孩子的东西找不见了,所有的人都以为是我拿的,张玉玺直接把我的抢了过去,给了那个女孩子。我不敢反抗,只是在那里默默地哭,我记得当时还有人说“他都哭了,看来真不是他拿的”。我也不过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软蛋而已啊。还有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同学闹着玩,叫他的小名,结果他都哭了,还把我的桌子掀了。问我班主任知道之后,把我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我,还问叫你小名你愿意吗。我打小被叫小名叫惯了,还真没有这种不能叫的想法,我就说愿意,然后班主任就阴阳了一番,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她的原因。但这件事确实我做的不对,明知道他不喜欢还是要让他羞,让他烦,这是我的一种贱料吧。小学还是欺负别人的多,在别人的眼里,大概我就是我现在说的A或者班主任这些人吧。
人物塑造、剧情发展都有明显的问题,不过把我的范宁妹妹拍得这么美,加一星!
他教会了她要去往明亮的地方,自己却跳向了黑暗。果然,人是不能互相治愈的。
看过原著,原著把芬奇的心理描述得更加细致,让人完全能理解最后他为啥会选择自杀,电影却把更多重心放在了V的痊愈以及两人的爱情故事上,忽略了对芬奇这个角色更深刻的塑造。
精神健康的困扰,迷惘的青春,在小镇和分叉处经历着的煎熬,对于悲伤的学习与抵抗…就很老套的YA元素打包了个遍,没有太多惊喜。Elle突然回去演了个这个,比较无语。但又偏偏很吃Brett这几部都很暖洋洋的风格,借以在低温即将过去的时候认真取暖。
《纽约的一个雨天》《所有明亮的地方》,两部影片中艾丽·范宁都穿了一样的内衣。
没有什么喜欢的地方,只有男主把女主violet叫 ultraviolet比较有意思吧,紫罗兰成了紫外线哈哈吼。
你知道我最喜欢你什么吗?你集色彩缤纷于一身,鲜艳又绚丽。芬奇让维奥莱特走出黑暗,带她去过所有明亮的地方,却把自己永远留在了那里。我们无法记住每一天,但会记住每个瞬间。
小文艺与小清新的套路爱情片。音乐还是好听的,其他就没有了。
渐入佳境,心理健康题材还是有让它和常见的teen romance区分开来。想起一句歌词「我不想做太阳 不想再逞强 我只想做你心里的灯光」
男孩在黑暗中为女孩点了一盏灯,牵着女孩走出了黑暗,但女孩不知道的是,男孩一直都处在黑暗中未走出,最后男孩死在了黑暗中,而女孩也学会了为其他处于黑暗中的人们点灯。另外范宁也太美了吧!超喜欢这里面她的穿搭!
依旧是布雷特·海利乐于拍摄的生活流小片,但每一部都要给角色一个特殊的身份设定也从某种方面说明了导演的“技穷”吧。
好像!确实,是的,我明白……
一部稍显平淡的爱情片,它注定只会被一类人欣赏而被大部分人不屑。没有经历过至亲去世带来的创伤和没什么心理问题的人可能会看睡过去;经历过这些的人看这部电影才会感同身受。台词优美,艾丽范宁第一次演这么严肃的角色,表现不俗。男主角的演员如果找更有魅力的性格男星来演效果应该会更好。
我太喜欢这种题材了。有点像《没关系,爱情啊》世界依然遵循着自己的规则 而我们带着创伤要重新爱一遍这个世界。
范宁一副永不会和直男恋爱的亚子…
7 后1/3是咋了... 本来想给三星的,但是实在是喜欢男主这样的人,有一天伤痛有一点奇怪,让人琢磨不透,有的时候玩消失,有的时候又特别浪漫,想干嘛就干嘛,前期对女主的攻势也很喜欢。 但是后面为什么就死了就死了呢?!……后面感觉是编剧编不下去了。范宁真的没有气质!
他把思绪都写在便签纸里贴在墙上 密密麻麻的小方块中他记得 自己死前最想要的是清醒。她在围墙上把颤巍巍的双腿重新放回地面 我想她一定会遵循自己说“be brave”(要勇敢)的宗旨。小过山车的风呀 草地起舞的笑呀 车中花朵的香呀 都是此生难忘的小浪漫。开心的人儿 继续开心下去 不开心的人儿 等着那个人捡起石头告诉你“your turn” 要知道 只要还记得有人牵挂自己 就算是深不见底的湖里 也会是最明亮的 地方。
Netfliex青春片的正确拍法之一。这种两个人互相救赎的我看的蛮多了已经,还是最后有被感动到,其实前半段finch试图救赎violet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后面一定得要V反过来救赎F,不过这个走向虽然不像一般青春片结局那样,Finch这种抑郁情况,他也知道想要变好,可是还是越陷越深,有时候等到事情全部碰巧在一起,即便是一根稻草也足以压垮,在他吼了V赶她走的时候,感觉他已经自己赶走了他最后的一束光,他救赎了她,但是他不能救赎他自己。
“我们不会记得每一天 只会记得每个瞬间”
还是给5🌟吧;编剧一般啊,第三幕挺奇怪的,作为青春片拍的不如earl,中规中矩;音乐太满了,好听是好听,但是太靠音乐带气氛,感觉电影把violet写的还行,Theadore写的比较糙啊;如果把爱情桥段拿了是不是更好些?elle演的很卖力,哦对电影里面elle穿的毛衣是真的多,那么丑的毛衣穿了都能看;justice选片是不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