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下对这部电影的感想。
本篇涉及大幅批判,大家轻喷,毕竟我玻璃心……
本篇涉及剧透,未观影的小朋友们慎入哟~~~~~
首先,看完这部电影,我没有特别感动。虽然观影过程中我两次落泪。
其次,我对于本篇没有特别感同身受,或是心灵受到撞击,因为本影大部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我本人不符,且多处存在不合理之处,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主人公的做法。
以及,对于过往有过各种优秀作品的东野圭吾,我对本片还是很失望的(小说未读,过后再补)。首先这个题材并没有太多的冲突点,导致电影情节中起伏不大。最大的冲突,大概就是最后作为母亲,欲刺向女儿的那个场景吧。但是,依我愚见,这个场景的设置略显突兀。
好了,我们来谈谈正片。
女主的女儿因为一场事故,而造成了脑死亡。原本打算签下器官捐赠许可的这一对夫妇,在某个瞬间发现女儿身体居然还能动后,把脑死亡的女儿带回家治疗(或者说在家生活吧?)。
男主(即女主的丈夫)因为偶然的契机得知女儿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再次让身体动起来。以此不让女儿的身体僵化,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当事情发展到后来,女主越来越偏激。而没有意识的女儿,在母亲和坂口小哥(角色名忘了……)的“努力”下,走向却越来越诡异……
我思考一下死亡的问题。我觉得,如果脑死亡后,虽然心脏活着,但是永远不可能再醒了,就算醒了,我也不是我了。而如果心脏死亡,但是脑还活着,捐献器官就等于我要看着我死去(2018年11月的想法,以后有可能会变)。
让我不解的是,女主这个角色是无比矛盾的结合体。她在一开始以女儿的视角出发,不仅描述了善良的女儿形象,还塑造了理解女儿想法的母亲形象。但这个形象和把刀架在女儿面前的形象反差太大,而且转变太突兀了。一直坚持着自己,就算别人怎么看都试着去转变别人想法的女主,为什么会突然因为儿子的一句刺激,而突然试图“杀死”女儿来确认她女儿是活着的。
再着说,片中女儿微笑的那个场景。我们这样的外人,看到一个活着的尸体在微笑的时候自然是觉得可怕,恐怖,但是一个父亲会觉得可怕我就有点不能理解了。当然,他如果是觉得妻子疯狂的话倒是可以接受。这点保存意见。
还有,研究员的女朋友。像这种不和男友直接谈谈,和雇主直接交涉的行为,在我看来就像男友出轨了你怪小三。当然,可能这个比喻不大恰当。但是试想一下,当你热爱你的工作,并且为此花费心力的时候,你家长跑去跟你上司说,不要再让他加班啦!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接近结尾的时候,女儿睁开了眼睛。我心中一句WC,感情这是一部恐怖片吗!然后就去了??然后母亲就接受了??啥玩意儿。你让我给这部剧分类我都很难分。家庭剧?伦理剧?推理悬疑?恐怖?到底这部片子想表达什么啊?这说两句那说两句的,乱七八糟!
总而言之,和东野圭吾以往的作品相比较,这部作品真的很很很一般,甚至偏差。希望以后再看到其他好看的作品吧。
脑死亡,心脏仍在跳动,如此静止是死亡吗?
电影中或许没有给出过明确的答案,即便是结尾薰子与和昌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
这部影片中,没有完美的二维角色,所有人物都是立体存在的。
薰子不愿承认女儿的“死亡”,深陷女儿只是沉睡的幻想,然而过度的溺爱导致了家族更大的不幸;和昌始终保持理性的思维,却从未站在家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儿子生人看似任性,实际上一再退让,处处隐忍;星野以爱之名,实则为功成名就寻找途径……他们都有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同样拥有爱的本能。
影片全程以柔软的光线述说悲伤的故事,因此这原本冷酷的命运在爱中渐暖,丧中有幸。情感的线索自然延展开来,烘托恰到好处,泪中带笑。
回归影片聚焦的问题:脑死亡是死亡吗?
我并非医者,不懂医学相关的专业判定,倘若按照影片中所言,脑死亡客观来讲是死亡。但东野圭吾想传达的显然不是这个,而是讨论死亡对每一个个体的意义。如此,死亡的概念或许因人而异。
薰子在欲以极端手段证明瑞穗的生死时说:“人是不会死两次的。”
我的说法,人是会死两次的。第一次死,是生理层面上的终止,这是生者与死者的瞬时告别。第二次死,是生者对于死者的忘却,类似《寻梦环游记》中的描述,这是生者经历孤身一人的生活过后,对死者的正式告别。但《沉睡的人鱼之家》与《寻梦环游记》的区别在于,后者阐明了纪念的必要价值,而前者的人物不得不忘却,因为暂时搁置过去的悲伤是获得向死而生的勇气与动力的唯一方法。“忘却”是此刻播磨一家的必须抉择,若沉浸于失去,只会止步不前。
所以,生与死究竟存在一个明确的边界吗?应该是有的。死亡终究是活人与逝者共同完成的一场神圣仪式。
既然人总有离开的那一天,不如少想自己能否承受这一份痛苦,把生活当作一场修行,过好当下的时光,不枉来过这一趟。
这是一部几乎完美的匠人电影,导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把自己想讲的故事,要表达的主题都呈现了出来。从电影整体效果来看,感叹日本人安静,不焦躁,不妄求的匠人气质,而主题表达上,导演让我们思考着在医学,法律,人性等不同视角下,何为死亡?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
当瑞穗托梦给妈妈时,我真的绷不住了,太喜欢这样的情节设定,超越理性之外的爱与和解,生命,死亡,信仰等这样的主题,唯有这样的呈现方式才能让人感到慰藉!
本片中人物所面对生活意外的不幸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是悲伤却乐观与缅怀的状态,对比中国电影《地久天长》,几乎同样的不幸事件和言说主题,而选取的视角和呈现的人物心态却完全不同,那就不得不感叹了,生活和生命本就会赐予每个人不幸,有的体验的可能只是不幸;有的反而看见了生命的盎然;有的却失去了一辈子,想再捡回来时,已经老了!
之所以给4星是因为观影体验真的痛苦,作为几年都没因为电影掉过半滴眼泪的有女儿的爹竟然看哭了4、5次,虽然这么难受,但还是让我陷入了深沉地思考,想动动手指,不吐不快。
作为社会中坚的四十不惑,经济上是有钱了,但精神上还远称不上丰富,社会责任于我更是空中楼阁,好像不是我这样的升斗小民需要关注的,我看这部电影前从没有过器官捐献的半点想法,所以对日本关于脑死和心死(不是哀莫大于心死那个意思啊)的说法先深深的纠结了一番,以我以前的观点,这都是死,而这种脑死和植物人我觉得还是有区别,植物人应该还不算完全脑死,可能还有模糊的意识,当然这谁也说不清,但一旦判定是脑死,那就真的没有维持的价值了,以上都是理性的分析,纯属废话,如果是这么絮絮叨叨的宣传片,我早不看了,真正触动人的是爱。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正的大难来临之际,能支持你的只有真正爱你的家人,母爱之伟大谁都知道,筱原凉子曾经演过一部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母亲的电视剧,也是让人看的揪心不已,在这部电影里,她又升华了,拿刀威胁女儿的段落冲击力太强,我三观顿碎,但是静下心来想,我还是惊叹于台词逻辑之强。
一个母亲要用杀死女儿的方式来证明女儿被“权威”网上伟德入口为“活着”,不惜承担杀人犯的罪名,我的脑回路一辈子也想不到这种说法,我在这也哭惨了,然后爸爸扑上去了,本来爸爸是一个技术直男,理性爆棚,但他毫不犹豫的冲上去了,我想要是我也会的,你能说这时的瑞穗是死的吗?!人不是机器,尤其是面对自己最爱的女儿,哪个父亲不希望她能在世上多呼吸一刻呢,母亲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还能活着,哪怕是电流操纵的躯壳,虽然电波操纵的笑容那么诡异,但哪个父母不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脸,因为作为父母真的不想放弃孩子活下去的最小的希望。
随后的剧情就是放手,女儿复活与母亲托梦告别虽然狗血,但又成功的赚到我最后一波泪水,其实我愿意相信人的命运和预感还是存在的,这样能和家人多见一面也是好的......
老天保佑,最后希望剧情不要照进任何家庭的现实.......堤幸彦、东野圭吾、筱原凉子三合一的片子不容错过。
电影的还原度真高,又一把鼻涕一把泪。前半枯燥的犹如恐怖片氛围也好,后面感动震撼也好,都是看原作时一模一样的感受。
外人如我们只能理智的考虑问题,觉得这妈妈真偏执太钻牛角尖有点变态了,但是谁能真正理解这妈妈的心情,说到底妈妈这么执着于女儿的生死,是因为有和女儿未尽的约定,所以不能这么轻易的让女儿带着遗憾死去。
拿刀威胁要杀自己女儿,由法律来裁定女儿到底是活人还是死人,这决绝是我看书时最震撼的地方。
这么执着的妈妈在女儿托梦后轻易又接受了死的事实,看上去转折的太突然,其实正是因为完成了约定,其实心里也早想解放自己,只是一直无法和自己和解。其实她也很清楚,如果能轻易的承认女儿已死的话,也许要更幸福点,现在这样只是给每个人徒增痛苦。所以当女儿托梦说她很幸福的时候,其实就是对妈妈的解放。
最后就像医生和爸爸说的,如果你认为心脏停止跳动才算死的话,那女儿还活在别处。我一直很喜欢那个小男孩结尾。
其实电影还是删减了很多的内容,毕竟时长那么短。有好有坏,印象中少了关于儿童心脏移植现状的很多信息,稍微欠点火候。还有少了研究员和妈妈的情感碰撞,其实我还觉得这个没有比较好,虽然能理解是想体现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人真正相信女儿活着并为之努力,所以是互相安慰的一种情感。但还是觉得有点恶俗,没有更好…
死亡的推定究竟到底是脑死亡还是心脏死亡?这剧对于死亡的界定的不同真真切切的理由是各人心中对于逝者最强烈的感情寄托的不同。 小女主六岁因为溺水导致脑死亡,但是心脏却还没死。日本法律推定脑死就是死亡,当小女主送到医护室的时间在法律和科学上已经去世了,但小女主的妈妈对于小女主的死亡时间的界定是三年后睡梦里小女主的托梦告别(谢谢妈妈为了维持她的身体做出的努力,她也表达自己的身体也为自己的生命力也努力了三年,但是脑死没办法弥补,就只能和妈妈说再见告别),而小女主的爸爸认为小女主的死亡是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那么小女主自己在心脏捐献的那一日才真正死亡,但是心脏为另一个小男孩重新创造了生命,也由另一个小男孩重新带来了心脏的跳动,那么小女主的推定死亡时间就会无限延长。 科学和法律对于死亡的界定,出于对人类自身的共情,当我们失去意识,没办法思考、社交,没办法去和其他人类产生牵绊之时,我们就已经死亡。小女主妈妈对于死亡的界定更多的像是玄学,失去心灵感应和牵绊的那一刻才算是死亡,所以小女主在妈妈的眼中又活了三年多。 我想东野想要表达的是对于死亡的界定,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必统合,互相尊重就好。 小女主的妈妈坚定的认为,人不仅大脑有意识,心脏有记忆,身体会说话。而大脑更像是高级生物的标准,而不是出乎直觉的牵绊,当我们和挚爱的人失去心灵感应的那一刻,才能算是真正的告别。不管失去心灵感应之前,我们和他们是在用大脑沟通,还是用心脏沟通,还是用四肢沟通,我们都在相互传递着生命力和爱意。 我想活下去,我想让你活下去,这个时刻的界定交给法律或许太不近人情,最有权利说话的还是真正在意逝者的人,连霍金都解释不了“爱”这个词在宇宙中存在的原理,法律和科学所界定的逝者只是形式上的逝去,但实质上的判定,不如交给那些玄学。
看到最后才发现是东野圭吾小说改编…不知道东野圭吾是怎么写的但电影太糟糕了。整部片子的基调、切入点与视角都很奇怪,中间还一度变成恐怖片。你不知道导演到底是想让大家多关注脑死亡患者、聚焦日本死亡判定的伦理问题还是主张“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强调家庭不应该放弃任何微渺的希望抑或是教人放下执念。这样东拉西扯,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大家哭作一团,泛滥无节制的情绪流看得人脑仁生疼。观毕除了坂口健太郎真好看以外感想只剩下“为什么现在日本只能拍出这种情感虚浮造作的家庭闹剧”。
偶然间看到过原著,不过只草草翻了几页,看过电影后,我觉得东野圭吾是带着忧虑与疑惑写了这本书,当科技发展到足以拯救人类时,随之而来的将是更为复杂的伦理问题,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做上帝的角色?东野圭吾无法解答这样的问题,于是选择用这样一个细腻绵长的故事来承载他的思考,同时呼吁我们继续他的思考。影片中“母亲用科技控制瑞穗微笑”的段落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导演通过制造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效果来传达出东野圭吾的忧虑,引导观众思考科技具有毁坏性的另一“刃”,包裹着这些的,是一个家庭在死亡降临时从痛苦、挣扎到释怀的全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死亡是一个瞬间,其实死亡是一个过程!”
这电影原著真的差,人物逻辑都超级奇怪,所以电影不好看不是导演和演员的问题。堤幸彦和筱原凉子都很努力了!(包括叫宗吾的少年和女主女儿的“缘分”也拍出了挺好的效果。)
原著未读。聚焦范围太集中于母亲身上,而难以将其他人的变化层次从容地纳入,以至于更显得奇情而非动人。不过,当今日本同代女星里,除了筱原凉子没有人能拿下这个角色,加分。
堤导完成的不错。可惜这个故事真的是有钱才能续命,资产家庭的故事探讨社会伦理以至于故事一直浮在半空中探讨不出个所以然来。当女主成为孤立无援的孤岛的时候没想到居然靠着那场撕逼大戏把所有土地连在一起,然后再一个华丽转身老娘看开了,还挺让我意外的。
不如小说,其实改编没问题,把家庭教师去掉了,她的功能性赋予了丈夫,其余大致还是尊重着小说的内容和结构。但是本身小说就不是很适合影视化(侧重于话题性的讨论和深度,而非故事性)。另外,影像过于唯美其实有些削弱质感(大概是为了强调梦幻感)。
对这种强煽情的现代奇情伦理电影越来越无感了
生命与死亡定义的探讨,题材引人深思,虽然我认为筱原凉子已经尽力了,但效果依然略显笨拙,犹豫一下,3星吧,主要是有点沉闷感。
私心欲望亦或远景期盼推动着前沿技术研发,微笑操控心理投射掩饰亦或揭穿了各自所逃避的现实,泳池底的塑料戒指,心型树桩秘密基地……脑死亡、生理死亡、社会死亡、法律死亡、家属所接受的死亡;虽然导演堤幸彦过分刻意的诡异蒙太奇和飙泪煽情让故事稍显廉价,但关于生命定义的人伦科幻向探讨还算深入,身为父母家长的观众也确实有点受不了这波揪心残酷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看到是东野圭吾小说改编还是蛮意外的。设定是女主角的女儿因溺水、心脏骤停而成为脑死亡的植物人。影片不仅通过尽心尽力照顾女儿的女主赞颂了母爱的伟大,更是深刻探讨了“脑死亡的植物人是否是死人”的命题,以及医疗科技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争吵、对峙、梦境几场戏非常出色,有矛盾有演技有泪点。研究员女友线索略多余。片尾极度催泪,影厅里啜泣声此起彼伏。而对于所谓奇迹,曾目睹亲人类似经历的我表示:我,不,相,信。这也是我对本片最满意的地方。四星半//20190416北影节二刷。依旧泪流满面
堤導熟手, 電影轉了幾個類型片之感, 涼子小姐演出感人....
虽然理解凉子姐姐的执着,但是通过机器操控让脑死的瑞穗笑那一瞬间真的挺可怕的。到底怎样才算死亡,到底该不该坚持,太难界定了
小说就堵心,电影还是堵哈哈哈,出场人物为啥砍了几个,本来就没几个人了_(:з」∠)_不过最冲击的那段还是冲击的还原了,宗吾也会带着玫瑰香气活下去的!
筱原凉子太适合演这种角色了,每个情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好,剧情本身不如筱原凉子的演技那么吸引人。
看见东野圭吾以为是悬疑推理片,没想到是剧情片。人鱼=溺水女孩=牵线人偶。一个为了姐妹找塑料戒指而脑死亡的善良小女孩,一个研究尖端科技人力物力财力俱备的社长父亲,一个说离婚就离婚说不离就可以不离的偏执母亲,一个致力于研究让植物人也能自己吃饭的精英,从这配置来看就太不正常了吧。现实中的一地鸡毛又有谁知道?对不起,相比较所谓的延续生命,我还是想有尊严的离开。
影片前一半就纯平铺直叙,影片讲了一个非常极致的生命主题,却常常放弃对生命的思考,而陷入了不太精彩的叙事中,所以到了后段,让法律对生命做一个决定这场戏时,就有点到不了它原本理想中可达到的震撼,一种别无他法的乞求。筱原凉子的表演到了后段过于执着,没有表现出丰盛感,也一定程度导致这个命题走向了更狭隘的境地。
就说一场戏的合理性,妈妈拿着刀要结束掉女儿的性命,这个举动还是触动了理性的父亲,侄女也道出了女儿溺水的真实原因,最后连儿子都推翻自己的认定说会告诉同学们姐姐还活着。一连串的人物行为都是在用感性挤压理性,运用情感共鸣在此刻的力量没有错,但是合理想想儿子会不会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客服自己的恐惧呢。有可能,但几率很小。小概率可以说成是具体情况也可以是强行设定,这样的处理效果在我这里就会打折扣了。全片很大的问题就是家庭内部的连接。看不到儿子与父母之间的连接,女儿与母亲的接触最多但都是昏迷后,夫妻之间也是。让人迷惑的是既然中间都没有什么呈现也没有过渡,最后凭借一场高潮就达到了统一,是不是强制的呢。
能理解身体不能动脑完好的不惜代价活动,但片子这样就是个傀儡,真的没必要
原作的各种问题归原作,电影本身完成度还挺好的,抽掉了几个支线人物倒不太影响整体感,只是最大的变动——募捐那里换成先生来体验——改得有点意味不明。筱原凉子演得很有孤勇母亲的气势。钢琴配乐大加成。
3.5,医学科技伦理+家庭伦理,做好催泪的心理建设还是哭到脑壳痛了,东野圭吾就很会搞社会关怀、情感绑架那一套。探讨脑死亡/心脏死亡哪种算正式死亡;有尊严的活着或死去都是复杂的战役尤其需要他人做决定时;科技设备控制神经反射但患者无自主意识带来的傀儡恐怖感→简直是“发条橙”深化版;漫长等待中家人的态度转变也经历了“死亡五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以及母亲果然最伟大,其中小儿子被忽视需求的支线很重要。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调度日剧化,动不动逆光、大头特写真的腻;中后段妈妈突然暴躁,画风突变地可怕,还有尴尬的逻辑鬼才;坂口小天使的女票线有点拖累冗余,可以缩减一点。(演这片的妈妈太虐,眼泪开闸基本上就没停过,扮相是苦情版梁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