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永远的四月
还记得初中的那一年,知道了这部电影,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找,可是那时候的音像店大都不卖这样的电影.
高一的时候,在一家店的角落我找到了它,白色封套上浓墨饱满地"四月物语",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正符合我对这部电影的期望.
当时我没有理由地喜欢它,它太平静了,没有激情没有承诺,它太短了,情节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可是我就是这样喜欢,可以一遍一遍地看.
也许是因为刚刚结束的第一段感情让我太伤心太疲惫,父母学校的压力,两个人毫无保护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只晓得口口声声地说喜欢就应该在一起,谁知道这世界上的世故人情,责任担当.
我躲在学校校刊的编辑部,外面是南方4月乍暖还寒的细雨,一瓶又一瓶地灌冰冷的绿茶,呆坐在电脑前,放着这部电影,看而不看地熬过一个个晚上.
松隆子包办了影片中所有的钢琴伴奏,虽是宣传的卖点但并不高明,甚至可以听出她弹错的音.可是,无所谓,这一两个错音和偶尔不娴熟的迟疑正合着电影中的她,青涩可爱执着.
就是简单的生活带来心灵上的宁静.离别父母,布置新居,同学见面介绍,同学善意的玩笑,漫天飞舞的樱花,榆野的大学生活开始了.认识新朋友,尝试学习钓鱼,小电影院里碰到的怪人,榆野略带些怯怯的羞涩眼睛里掩不住的好奇,慢慢融入东京的生活.寻找武藏野书店,有点走神地在书架前晃来晃去,哈,导演对这女孩的心思心知肚明,体贴地跟着她的节奏,直到现在才自然地揭开迷团,原来中学那位在田野上弹吉他的学长也在武藏野啊.终于有一天,心中盼望了多少次的场景出现,在书店打工的学长认出了她,问:"你也是那个中学的吧,认得我吗,我比你高一级."榆野太开心了,在雨中撑着把学长借她的破红伞,告诉我们,这是爱的奇迹.
我大概是个小性自我的人,愿将生活的美好细节反复回味,我在阴暗的角落大口吞冷绿茶,乐滋滋地想象点滴的小快乐:布置房间,栽培花草,等候着他的电话.用想象出来的平静疗治心上的伤.
岩井的这部电影一如既往地唯美,干净素雅,流出淡淡樱花香.
2 ) 四月里的那个美丽女孩
《四月物语》是典型的岩井俊二式的电影。没有多么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当然《情书》的故事算是比较新奇的)。我觉得岩井俊二并不是会在故事发展上花很大力气的导演,他的电影故事总是那么有亲和力,容易唤起人们对童年或过往岁月的回忆,似乎真正把生活和艺术结合在了一起。
《四月物语》的故事情节已不深刻了。就清晰地记着那个背着书包,穿着长裙和白色球鞋,骑着单车的美丽女孩。她有时把长发自然地披散着,有时把它们轻轻扎起来。她未经修饰,浑然天成的美丽和这部电影的整体感觉非常相似。
3 ) 流云无声飘过——四月物语里的时光
在东京,
去宫崎峻美术馆时
路过了武藏野
朋友说,看,这就是四月物语里的武藏野
松隆子在这里骑着她的自行车
寻找那间书店
有没有那么一天,刚刚睡醒,眼睛还迷迷糊糊,头脑中的种种烦恼就铺天盖地的涌来?似乎还是孩子的心性却已经要穿C cup,曾经是大人们的烦恼如今却变成自己要面临的问题?17岁,它不知道什么时候径自走了,就象某个早晨醒来,流云无声飘过。
17岁,在那么优秀的重点中学里,偏要看喜欢的片子没用的闲书,然后说十七岁只有一次,我偏要那么干!十七岁只有一次,年级组长从那些愚蠢好学生的嘴里听到小报告,这么叛逆的宣言,岂能让这星星之火去燎原?于是,年级大会上省去姓名的批评不够,还要找来家长继续谈话,那是我的十七岁。
十七岁,她却已经穿着白毛衣,干净的手扶上火车的玻璃,然后,钢琴声轻轻响起,轻轻地离开家,去了东京。
干净的街道上,有披着白衣的新娘,五颜六色的雨伞遮着他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纷纷扬扬的不是雨,不是雪,是那漫天满眼的樱花。然后,她来了。带着许许多多的家具行李和白色的镂空花纹小椅子。
镜头里,我们已经和她一起沐浴在温暖的四月阳光里,和熙的风吹来,花瓣就洒落了,这是一个象她一样恬淡的午后时光。
搬家,开学,认识新的朋友,她常常象小动物那样略有不安地回视别人,然后有礼貌地微笑,打招呼。腼腆羞涩,却又在不经意间露出明亮的笑容。
布拉德皮特演的大河恋你看过吗?他便是飞越钓鱼。帅气的社团组长问她。布拉德皮特最后被熊杀死了,她说。原来,她,也是个有趣的女孩。
落日的余晖洒在草地上,她向空中挥动鱼竿,用飞越流派的技法,一下,一下……她的笑容如此美好,于是鱼线仿佛变成了风筝线,去向无尽的天空。
直到有一天,书店里,发现她的惊慌超出了平日镇定的界限,她闪烁的目光里竟然流出爱恋,不禁生出疑问,她是不是喜欢了那个帅气的书店店员?她怎么会喜欢上那瘦高的陌生男孩?
她骑自行车穿梭在那些有着大樱树的道路上,她做咖喱饭请邻居一起来吃,她跟好朋友谈起山崎,她用小提琴拉出激越的曲子……然后,她骑着车出现在田野里,身影越来越小——那是她内心的回忆,我们跟着一起走了进去。
少女的回忆,就像揭开一个谜底。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这样一个谜语。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他干净的笑,他打篮球以后微湿的头发,他弹吉他的样子,他的高个子,和有他在的那片青春时光,青涩心事……
那时的心情如此干净,就像她穿着发亮的淡蓝裙子坐在绿色的原野里,低着头,然后风吹起少女的长发,闪动的阳光中发丝轻舞,她轻吻着武藏野那本书,那本和他相关的书,幸福就像她脸上的光影那样,明媚动人。
看到这样的画面,似乎每个定格都可以变成一幅淡彩写意,然后,心中杂陈出零星的斑驳。为什么隔壁姐姐说她每次恋爱都像第一次,北影的哥哥说他的喜欢就是发生关系,可是我却那么那么难去喜欢上一个人?不不,我说的不是partner,我也不要门当户对举案齐眉,我说的就是淡彩样的喜欢,就像那年轻的,不知天高地厚的皮肤,就像那时简陋而真切的心情。
只可惜,那样的心情,就像我们的年华,已经散落在天涯。
成长就像从冥府回来时无法回头的路,我们谁也无法回头,惟有继续前行。路途中会看到很多真相,如同花坛背后的粪肥,美食背后的厨房,那些都和我们原先想的不一样,我们也并不一定想知道究竟是怎样,只是它们就像一扇扇窗,在那里,就总会被我们的好奇推开。即使还能保持自己的心,那未见世事时的心情,却再也回不去了……也许,这就是成长留下的代价吧。
我看到武藏野
仿佛也看到你
昨天那个穿着校服羞涩微笑的你
还站在那里
从未离开
青春
还在那里
十七岁真的只有一次
我们忘记的时光
四月物语会记得……
4 ) 《四月物语》——樱花飘落的季节讲述爱情
最近发现自己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电影,尤其是日本的片子,小日本其实挺可气的,但你不得不承认小日本拍的电影还真有大师风范,与中国纯粹的追求商业价值的粗制滥造简直是鹤立鸡群。优势是显然的。
这回又看了一部《四月物语》,岩井俊二的一部制作,这位大师的手法,通常把画面和情节处理的很唯美,记得看过他的另一部大作《情书》,日子是有点早了,但感觉很好,有些东西可能需要细细的品味吧。
故事呢讲述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着暗恋的人,从一个小地方考到了东京著名的一所大学武藏野大学,这在后来被她称作爱的奇迹。
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可能主人公的事情发生在任何任何那个年龄的人身上,就是因为简单,普通,导演在塑造人物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直到故事的最后时刻才加以揭晓,短短的一个钟头的电影可谓韵味十足了。
渐渐的发现自己也喜欢上了四月这个季节,樱花飘落的季节,让人幻想的季节,只可惜金华的地方永远没有春的气息直接从冬天一路小颠到了夏天,无奈总有些遗憾。
影响比较深的一个镜头是漫天的樱花纷飞,飘落了主人公一身,然后轻轻一抖,又是不停的樱花。画面很美。
樱花的季节是春天吧,日本的大学不像我们,开学是在充满希望和幻想的春季,所以也就有了整个故事的开始,突然想到一句话“哪个少女不怀春”出于内心的渴望也罢,出于身体里荷尔蒙的作用也可,抑或是那个季节特有的情愫,少男少女总有一份感情吧,不过觉得现在这份纯粹的爱情是不是被太多的人抛弃了,换来更为物质的,现实的,很多人都说大学里应该有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因为那是那么的单纯。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人人只要保持天性的纯洁,总会遇到纯粹的爱情,而且大学里的也并不单纯。
突然又想到现如今的高中,好像感觉感情是个万恶不赦的东西,就像夏娃偷吃了禁果,被赶出了伊甸园。那是万万碰不得的东西。家长老师是谈此色变,但是那个年代的孩子总是很张扬,你越是不让,我越是疯狂,迷失的孩子倒不少,其实不是因为爱情本身,而是舆论的反对。
爱情怎么说呢,不是坏东西,看你怎么把握,《四月物语》里不是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所以如果是好的感情,让他们把握度,不要变得疯狂,因为那个年龄本来就是情窦初开的季节,遏制反倒是不好的。
岩井俊二两部电影都塑造了暗恋的情节,其实都很美好,但是相比我更喜欢《四月物语》,可能主角的原因,可能情节的原因,可能还是故事本身吧,呵呵
好电影还是大家一起分享。
最后还是想引用胡兰成对张爱玲的誓约:“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送给大家,爱情很美,看你怎么把握!
5 ) 四月物语。八月.看不到忧伤。
[1。]
刚刚下过雨。天凉了下来。有一点阴。树叶是翠翠的灰色。蝉还在叫着。没有节奏的鸣唱。时而短促。在高低的唱带着自己的欢快。
没有忧愁的唱。
[2。]
她说。我现在很好。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一切一如既往的按时。看书。买喜欢的东西。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站在路牌下习惯的等待。有时去不一样的地方。看见和自己相似的脸。
她说。习惯一个人的生活。
她。是在这个世上的某个角落里暗自成长的孩子。
[3。]
她。
让我想到岩井的电影。《四月物语》。
岩井在讲她一个人简单的大学生活。她是让人喜欢的。尽管总是有些羞涩。有时有怯怯的目光。她看上去总是很干净。干净的白球鞋。白袜子。蓝色的长裙。白色的外衣。
她总是穿着裙子。很长的。她总是骑着一辆看上去崭新的车子。背着一个黑色的书包。然后。骑着它。欢快的去想去的地方。在微风朗朗的午后。轻快的做着一个人该做的事情。
比如。坐在春日郊外的长椅上看书。比如。去那家很喜欢的书店。或者去学习钓鱼的技巧。或者在家里做咖喱饭。
[4。]
对白很少。能够带来内心的宁静。一个人的房间。一个人的思考。一个人的电影。一个人的小提琴。她看上去并不孤单。你看见她的时候。就好象她始终在对你微笑。但不能正视你。因为她是有些腼腆的一个人。会不好意思起来。有时。她又让你觉到格外的开朗。笑容甜美。
很喜欢那家书店。她常去的那一家。
[5。]
喜欢究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喜欢书店里的书。喜欢那的安静。还有。那里的一个男孩子。
喜欢一个人好象也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心里的想念。关于他。他的样子。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种种。她从没有说出来。
岩井也没有。他只是在你看她的时候。看她的一些事情的时候。缓慢的叙述。
她的心里似乎装着一些事情。关于某种美好,恬淡的想念。比如。她是喜欢他的。她知道他在哪里。她偷偷的拿走属于他名字的标签。她坐在车上。看着一本和他有关的一点痕迹的书。她对这本书有着莫名的感情。她就是这样。很简单。却意外平静美好的生活。
[6。]
他也发现她。和她说起。认得。或许他早就想和她说话。只是他也是有着一些羞涩的人。
下雨了。
爱情。总好象就是一种微小到只有贴进心灵的时候才可以听到它浅唱的声音。蔓延。到樱花过季。滋生种子。
[7。]
她打着从他那拿到的一把坏了的红伞。看着雨水周旋着落下。
她笑。
伞红的格外温暖。她笑的格外好看。
[8。]
那一场兜头洒落的樱花雨。又象是洁白的雪。想到画面的最初。深刻的美好。
《四月物语》。美丽。没有忧愁。
这个八月。
短暂的随即消逝。
看这一场在秋天的夏雨。看这萌生在春天里的镜头。
是的。
忧愁。你好。
请原谅。不说一声再会。
6 ) 四月物语
很久以前,我写过一篇小文,名叫《四月物语》。那时候我只恍惚觉知有这样一部电影,内容,影像却不甚了了,我只匆忙记述着我的四月,点滴伤怀,情何以堪。却不知自己原来怀揣的是一个殊途同归的故事。也许四月,就是这样一个在轻柔春风与温煦暖阳中让人曼声吟唱的好时辰,歌颂的无过青春,爱情。错过的未错过的,等到的等不到的,全都一般妥帖美好。
电影照例在岩井俊二式的钢琴行板与漫天樱花中缓缓铺展,不疾不徐。面目酷似中山美穗的松隆子带着冰雪般的皎洁光芒绽放在我们面前,眼中满是少女清纯如水的温柔,素衣,长裙,白袜,是整个时代遗失已久的学生气质。初到都市的北海道少女似乎有些茫然无措。电影对白不多,人物全无,好在女主角养眼。我们只得跟随这位低眉顺眼的武藏野大学新生榆野卯月踩着单车游荡于东京春意葱茏的大街小巷,离群索居,郁郁寡欢。
东京大而无当,人情淡漠,但仅有的几次善意邀请也被卯月一一拒绝。这沉静的少女似乎十分歆享异地独居给她带来的寂寞。无论是冷清电影院里一个人的老电影还是古旧书店中匪夷所思的人类学书籍,都让人对这刻意清淡的生活愈加怀疑。我渐渐开始隔着银幕心疼起这个飘逸的少女,她这样美,又这样孤单,哪怕一碗咖喱都没人共食。二八年华,小姑独处,嗟叹处却是平地深埋的艳羡,不禁想起那些在丽娃河边捧一本书听蝉鸣蛙声的日子,和在草坪上睡着的下午。年轻的时候,孤独,并不意味着痛苦。
直到影片只剩下三分之一时,导演才不慌不忙道出其中隐情。东京,武藏野,人类学,都是刻意为之。清涓的心只等待一人开启。默默守候,水到渠成。卯月追随心上人来到武藏野。常常出现的小书店,只因盼君在此,“不经意”的邂逅实则煞费苦心,一把破伞还了又借,借了又还,把他搅和在瓢泼大雨里一样成了落汤鸡,但即使情感麻木,心肠铁石,也无法不记住这个梨花带雨的少女。
“我考上武藏野的时候,我的老师说:‘这真是奇迹啊。’如果是奇迹,那也是‘爱’创造的奇迹。”这是影片的最后一句话。小女孩天真的心机,却像连骨带肉的刺,藏得很深。这种情感并不是面目模糊的“男主角”的吸引力可解,只是无可遣散的青春情怀与心灵慰藉而已。我已经过了还可以称之为“少女”的年龄与心情,因此也只能同列为一样试图去理解这种情感,而无法感同身受了。恍惚记得自己也曾经在北方寒冷的冬夜街头苦苦踯躅冻得两度入院,只为看自己喜欢的男生一眼。当时觉得只要他一个眼神,一句问候就足够我心满意足的生活上十年八年,少女的心,绵软而坚定,甘于付出,索求却少得可怜。卯月的故事明显是一个好的结局,一切都如愿以偿了。我的也一样,不过等待的时间稍稍延长。年纪还小的时候总希望两个人能生生世世的在一起,可十几岁的孩子,想想明天都过于困难,“生生世世”,实在并不是比“明年”更抽象的概念。长相厮守无从谈起,未来冗长可怕,像黑黢黢的山洞,谈论今后莫如马上十指紧扣来的温暖切近。但我们为了这切实的温暖,又可以处心积虑,兢兢业业的谋划很久,因为这目标的具体,并非“与子偕老”这般空洞可怕。年少的热情,是足以摧毁一切牢笼桎梏的。
爱极了落英缤纷中的松隆子,连惯于讲述青春甜蜜残忍的岩井俊二也不忍刁难于她,最终放手成全,这女子美的并不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的邻家味道,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清澈如水,叫人心动。这样一场安静的风花雪月,也该和由她演绎。
岩井俊二和许多大师级的导演一样,喜欢在影片中穿插自己拍的仿旧黑白片。上次看卡纳莫多瓦的《对她说》,对影片本身感觉一般,但是对其中导演自拍的默片评价却十分喜欢。片头字幕看到有江口洋介的名字,知道并非男主角(因为丰川悦司为导演得意人,出现了他别人至多只能做抢戏男配角),但他出现在这部导演自拍的老电影里实在让人没有想到,江户时代的造型依然不掩盖他的光芒。一直以为江口洋介是日剧鼎盛时代的一座高峰,他身上没有任何大和民族男子惯见的矮小平庸,高大,清俊,潇洒挺拔。十分难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说,人生若只如初见,相看执手却枉然。又哪来那么多的辛酸过往,爱恨情仇。“四月”便恰如人生初见,带着虚幻的美好,梦呓般甜蜜。但是四月总会过去,哪怕收稍上美好的暗示,也及不上磨人的时间。我们只能在一天中不到二十分之一的时间里,邂逅榆野卯月,和她的悲欢离合,其余光阴,各人喜怒哀乐照常增减,各不相干。
这是一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电影,青春,无论是还在手上的,紧抓不放的,悄无声息的,斯人已逝的,都是不可留不可求不可追。因为脆弱才梦幻,因为短暂才绚烂,因为不置可否才更令人牵肠挂肚。
人生若只如初见,暮春繁花巧嫣然。最是东风舒偕时,霎那芳菲流云散。
关于这部电影,就说到这里。
卯月是不是就=四月呢?岩井俊二太可爱了!岩井俊二化身岩井俊二郎,特别拍摄一段八分钟的短片“生きていた信長”,江口洋介化身江口洋介山饰演的信长,在杀完斋藤二人又,居然还坐在岩石上,点燃一根香烟,说一句“天下是我的了”然后对着镜头贱贱地吐烟圈。。。太好笑啦!
岩井俊二还是要在18岁之前看完啊,最迟20。
喜欢看她骑自行车的样子,因为我们那么一样,会因为一个名字做那么多可笑的事情……不为人知
岩井俊二一辈子都在拍这样的电影
年轻真好 平静却不平淡 带着些许执着 在只有自己知道的自由角落 默默的成长 静静的开放
1、暗恋的学长怎么长得像怪蜀黍;2、可能真正的怪蜀黍的好处就在于不会让女孩子等太久……
她的一些潮湿的小情绪。
武藏野,武藏野。默念。那本书,那个名字。就固执的喜欢了这样久。是不是都成了咒语。年少时的懵懂爱恋,是不是会因为胆怯而不敢切近。回想起,当时恋上的,究竟该是怎样被想象和记忆给符号化了的偶像呀。暧昧。升等。喜欢却又不可言说。小小喜悦或是失望,都又小心翼翼折叠好了埋了那样深。他的嘴角他的笑容。他的衣着他的小动作。那个弹吉他的侧影。就这样成了心底的剪影。堆成了你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原来所谓的巧合,是穿越千里的故意.
关于暗恋的一部无限美好的电影,岩井俊二又一次真切地把捉到了少女青涩的心理情感,清丽淡雅的气息浸入心脾。四月里,落樱缤纷,花散如雪。独自一人开启新生活的卯月,腼腆地做着自我介绍,加入垂钓社,随风挥动起鱼竿,骑上单车,穿行于影院和书店间,坐在郊野的长椅上看书,邀请邻居一起吃咖喱饭。苦心孤诣的努力与突如其来的大雨终于成就了“爱的奇迹”,而更动人的则是一束束生活中的细节:开门后映入墙上的一道光斑,影院中空落的座位和闪动的放映灯,偷偷将毕业学长储物柜上的标签揭下藏起的小心思,于绿野中独自捧书阅读时随轻风拂动的发丝,透过树荫洒在面颊上的暖阳,外表静默内心涌动的对视,还有那一把把客人留下的、坏掉的雨伞。(9.0/10)
好象简单的小情绪,清澈,简单,温暖,美好,
開場的雪、尾場的雨,神來之筆。永遠記得長澤雅美對此片的評語:「松隆子把我永遠無法演的都演完了。」
真的不是松隆子个人写真录像带?看完有情不自禁的微笑,像樱花飘散,雨水垂落那样的情不自禁。哎,我也想找学长借把伞(害羞
破雨伞让我笑出了十二岁的声音。我想要的就是这种生活,旧书店……下雨天……爱人……爱的书,在阳光下翻动书页,尘土轻微飞扬……岁月静好,每天都是读书天。
主题与其说是暗恋,不如说是成长。第一次离开家上京念大学,东京的樱花雨很美,邻居和同学也慢慢变得熟悉。一个人逛书店看电影,生活中有笑有泪,更多的却是陌生人给自己小小的温暖。独立生活后的兴奋失落彷徨孤独害怕喜悦,都要一个人面对。为一个人离开从小生活的地方开始独立,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截图截到手软!美!简单而丰富。女主角一个人在公寓吃自己做的晚饭那个长镜头不动声色地就让人想哭。守过一点寂寞,爱的奇迹才会到来。幸福就是忽然下起大雨的下午,他为你撑开的伞把把都是破的,你却笑得很甜,爱让所有残缺变得美满。
没什么连贯的、引人入胜的剧情,《四月物语》最多不过是一篇关于春天的散文诗,画面气氛唯美诗意,背景音乐动听优美,最底下却的一条名叫忧伤的河流在涌动。坐在黑暗中,久久地,我怀着一丝淡淡的忧伤,还有对青春岁月的不堪怀想,飘落的樱花和雨水仿佛落在身上,使得细碎的忧伤萦绕一夜挥之不去。
最美好的暗恋,在异乡,春风春雨春樱,有你就不孤单,每个四月都要看一遍。一尘不染的美好憧憬,她的目光流转之间,心底有无数头小鹿在乱撞。松隆子的大好年纪,情窦初开的日子,好像是永远的四月,开满不败的樱花,回来的路上和风细雨沁人心脾;筱田升的摄影常常在逆光里拍出青绿鹅黄的懵懵懂懂。
关于青春的寂寞、纯真,还有,执着和勇敢…暗恋是一种幸福的寂寞——应景看的,淡淡的淡淡的很容易被樱花迷醉~东方人就是擅长“暗恋”这项运动……
那些刚看48分钟就无聊的关上的人,我想告诉你们有多遗憾。好像每个人都暗恋过,像四月的樱花雨一样美丽;却又好像很少有人说出来过,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去靠近。电影最后说: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岩井俊二的67分钟只讲了这个极其简单的故事,没有开头,没有结尾,许多的暗恋不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