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火》里,山田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时常看望已经殉职的战友的妻子,临走时也为何度买了一套新的绘画材料。在他重情义的深处,其实是内疚与自责。
朋友与自己抓捕犯人时中枪殉职,虽然自己也被革职,但他依旧归咎于自己的鲁莽;
何度因为等在医院看望妻子的自己,意外中枪成了残疾,最终也妻离子散……
从山田戏弄路边打棒球的少年开始,他已经对这个社会失去了希望,在山田敲打寺院的钟时,他是一个反抗规则的人;
当山田在湖边将烤好的小鱼递向妻子时,我们能感受到先前连手都不愿意挽一下的他对妻子的爱;
从头至尾对高利贷一行人的行为也宣泄出了山田一直压抑着的不满,这种不满有对社会,有对命运。
修车厂厂主撞到路人的车反而强词夺理武力威胁,这是一个毫无法律可言的弱肉强食的社会;
抢银行时,山田背后目睹一切的男人自始至终无动于衷,这是一个冷漠麻木的社会;
在湖边呵斥妻子,不要给死花浇水的陌生人,这是一个欺软怕硬而又无情的社会;
在高利贷处开枪打死趾高气昂不愿还债的“客户”,以及后来因为一句话就打死同伴,这是一个虚伪而又唯利是图的社会;
山田抢银行回来遇到的无理求助“警察”的路人,这是一个素质低下妄自尊大的社会;
山田对于挑衅的人以及贪得无厌的高利贷的抗争与发泄,这是一个只有以暴制暴才能有一席立身之地的社会。
山田穿着警服开着警车去抢银行,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他和那些真正的警察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而已;
那一颗被扔进火堆里的子弹像鞭炮一样飞出,又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权力公器与子弹一样,使用者可以用它来杀人,也可以用它来制造美好。
不知为何,对于寺院大钟前爷爷告诉孙子不到时间是不能敲钟的规则,我感受更多的不是教育与懂事,反而是这个社会不断告诉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应当遵循它的规则,而不是去改变它。
在电影里从最基本的色调与运镜到主要人物的经历与境遇,无不体现出电影所探寻的社会的黑暗与冷漠。
先前何度曾说山田家的处境要比自己的惨的多,最后直到中枪被自己妻儿抛弃,此时的他远比山田痛苦。就整部电影来说,山田度过了短暂但幸福的时光,而何度则是漫长且孤独的。
像是在山田离开何度的那个镜头,看不到边际的海面和毫无生气的海滩包围着他。观众和片中人物一样,被犹如为世界所抛弃般的极度绝望感笼罩,令我们如梗在喉,无法疏解。
何度轮椅下突兀出现的那株草,不知道是被潮汐冲上来的海草,还是陆地上被轮椅带上来的草,我更偏向前者,这株海草的处境就像何度一样被自己的世界所抛弃,就像只有穷人才能理解穷人,何度将它扔回了海中,也许他也希望能有一只大手帮助自己走出这个困境吧。
在何度自杀未遂后,身处医院的他收到了山田的包裹,出院后何度回到了海边,拿出了先前自己想要的贝雷帽,正着戴,斜着戴,最终觉得不合适又塞回了怀里。
这个贝雷帽象征何度过去的想法,就像他曾经认为自己除了自杀没有第二条路一样,然而从自杀被发现到被救回,也许他意识到自己曾经所想并不适合自己。自杀对于自己来说就像不合适的贝雷帽,自己也可以像母亲说的一样找一个爱好,通过画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粗略的说,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山田,一条是何度,山田的故事线是对社会的不断抗争,何度的故事是一个失去希望的人和他的画。
从山田与妻子之间了无言语的生活,我们不难看出两人因女儿的突然离世产生了难以愈合的裂缝,妻子的绝症与山田的辞退又令这个已经难以将其称之为家庭的两人雪上加霜,山田所能做的只有在与妻子相处的短暂时光里,尽力的去修补着濒临破碎的疏离。
妻子手里的七巧板贯穿了始终,七巧板就像两人的关系,虽然散乱不堪,虽然表面无言,彼此的内心都是想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起始两个人在餐桌上拼凑无果,在旅游途中这块七巧板才逐渐完整,两人的感情也渐渐和好如初,而在七巧板完成之后,他们两人也决定共同离开这个世界。
在两人的旅游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便是在湖边大声呵斥妻子不要给死花浇水的陌生男子,毋庸置疑花代指妻子,这种行为亦暗指社会以及命运的冷酷无情,同时也像是在告诉观众,不要被这些场景所迷惑,也不会有奇迹发生,不要抱这种无用的侥幸。
何度的第一幅画被他扔在了海边的草地上,表达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海边的一对夫妻与孩子在海边玩耍,何度的丢弃意味着抛弃了不现实的想法。后来他路过花店,绘画的灵感便喷薄而出,这些画中的事物都没有眼睛,或者说是没有面孔。花本代表美好的东西,画中的事物也同样表达了何度的某种希冀。也许面孔与眼神也是他们的外壳,他希望在这外壳之下是像花一样美好的东西,而不是令他心碎的虚伪。
何度的最后一幅画是那透过漫天大雪照到雪地上的一束光,而光芒所照之处,也正是自决之地。
鉴于电影后半段山田与何度关联甚微,此画意蕴的真正所指想必也不会是借何度的行为来指山田。
有关这幅画的唯一交集,即是山田在此方雪地里处决敌人时开出的的最后一枪,一次蒙太奇后,彼方画作中的雪地,也撒满了鲜红的颜料。这幅画作的元素与构想,不禁让我想起先前《小丑》
愿我的死比我的生更有价值
也许这也同时已经成为残疾而又孤独的何度心中所想,至于何度最后的结局,北野武导演并未过多赘述,可能他依旧在画着他的画,可能他又一次企图自杀……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自他坐上轮椅的那一刻起,他那丧失希望的孤独的心,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活力。
这是一个压抑而又冰冷的社会,与其像何度漫无目的地活着,不知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倒不如像山田一样与妻子作永远的陪伴,并且在那一边还有他们的女儿。
如果山田没有自杀,他终将如何度一般,孤苦伶仃,一无所有。
因为这么温暖的名字,觉得电影会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但冷色调的全片里,却找不到一丁点的温暖,即使故事后面两人踏上了一场旅行,猜牌的游戏、景区的自拍、敲钟时的欢笑,都和那颗烟花一样,不但有着延后绽放的小意外,还拼了命地蹿上去,扑哧地闪了一下,就熄灭了……真正无望了的人生,大概就是这样吧:即使有焰火,也是冷的。
简单的电影,看过去就好,也没什么可以说的,本来只是想发些截图。有些画据说是北野武自己画的,有些剧中出现过的。
社会我武哥,人狠话不多!是个狼灭!这电影说话比做事要难,直到第31分钟北野武才开口正式说了第一句台词,严重怀疑北野武是不是借自导自演的便利这样就不用背台词了,哈哈。94年的车祸导致面瘫使得他只有一个眼睛会眨眼,饰演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角色相当合适哇,赋予了角色额外的独特气质。片中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是出自北野武之手,尤其是那些脑袋开花的画儿格外瞩目,曾经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看过北野武的艺术展,正是这些画,相当喜欢。揍起人来也是干脆利索,真是文体两开花。电影的转场剪辑也比较出色,使得各种意象的使用恰到好处,配合久石让的凄美音乐一起食用效果极为出色。北野武骨子里是一个极为浪漫的人,电影里那些饱含个人气质的幽默和温馨都无比触动人心,最后海滩上左右相依的画面美如画,终结于两声枪响,猛男落泪!
#重看#冷面暴烈与抵死温柔的交汇,无望荒诞与心碎温柔的嵌合,数度泪目,又屡次忍俊不禁;人生的底色是荒凉,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虚无;最爱三幕:大杉涟以无数个点拼成无法言说的想念,突然响起的钟声在午后光线里凝结,结尾永无停息的蓝色海潮中的枪声,所有戏剧场景在喑哑中达成。
第一次看这片时候没啥感觉,重看感觉完全不一样。最后北野武老婆说谢谢对不起,还有在潮汐声中知道最后的结局,真是揪极了。再一次证明生来是电影就理当在电影院看,再一次证明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分数比电脑上看至少多一颗星,再一次证明有时对公认的好片无感,其实原因只是没在电影院看而已。
缺乏睡眠果然不能看这片。太慢了,几次都要昏睡过去。
A / 几乎把先前所有我认为的缺陷都扭转为优点。人物看似“僵硬”却服务于某种“滑动”的主体性与悬浮的宿命感; 悲与喜、暴力与温情的杂糅通过精妙的蒙太奇嫁接出“湮灭”式生物一般的灵动起伏; 游离却别具捕捉能力的剧作将一个模板之中的自我审判故事解放,人物心理层次与时空叙事的隔阂完全打破。笨拙的人生哲理图解既视感完全消失,成为一曲《你从未在此》一般的死亡漫游。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你可能不信,其实我身负超凡魔力。我能猜出你手中扑克牌的花色,轻松破解七巧板的谜题。能让晚钟在亭午敲响,会让花火重新绽放。我会变形术,能把出租车变成警车。我会隐形咒,抢劫银行都畅通无阻。我掌握所有不平凡的魔力,却拯救不了平凡的你。每个人的脸都是不同的花朵,就像我们的寂寞,全不相同。
能自己剪接的導演值得敬佩,敢剪善接者更是。畫與畫面在銀幕上的交錯發揮了蒙太奇,問題是:蒙太奇重建了甚麼?絕非人物內心的具現,而是重建時間本身,重建是一個人從動筆的感觸到畫畢間一路的抽象波盪,比轉瞬的心情與乍現的靈感更大也更悠長者--以蒼白生活來殺死蒼白生活(瘂弦)。
“强烈北野武式风格的最初集大成作”,这个讲法很虚。但当他的各种元素,暴力、沉默、轻视台词、画面叙事、音乐,所有标签都要加个“北野武式”当前缀后,他的个人风格就确实明了到极难脱离画面进行描述。我不知道没有了久石让的配乐后,他的电影形式会不会还能保持这样的力度,但在这里,他运用得极好
男猪脚北野武加起来不到20句台词,女主角没有台词。久石让配乐,但有好几个地方故意用了静音,效果反而更好。北野武式的温柔和浪漫,还有一点点他惯有的小玩笑。有些血腥,姑娘们慎重。但是里边的画都好看。
总之一句话:我老婆得了绝症,所以老子可以乱来。你们必须同情我,因为有久石让。
【A+】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黑泽明曾经对北野武说“日本电影的未来就靠你了”,因为北野武真的理解什么是电影。在观影中我不止一次赞叹与北野武在电影中所营造的一种温柔又孤独的氛围,突如其来的暴力和贯穿始终的沉默,都在无形之中扩大这种穷途末路的疏离感。《白日焰火》受本片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无论是猝不及防的枪战与死亡,还是深植内心的孤独与自责,都出奇一致。但很显然,相比较与《白日焰火》里的“纠缠”,《花火》里的北野武明显更加“淡然”一点。北野武的暴力美学在本片异常直接、简洁,而他特有的黑色幽默在片中却不止一次让我揪心。久石让的配乐简直是天作之合,搭配电影更能表达出这种残暴的“末路温柔”。当然,电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北野武的画技,也许他拍这部影片就是为了办一个“影像画展”也说不定呢。
平成年代,基本上就是北野武的电影年代,难怪黑泽明说,以后日本电影就靠你了!要看纯爱,暴力,黑帮,亲情,友情,搞怪,冷酷、温情……你要的一切,他都能完整给你!所谓暴力美学、北野蓝调,也许是排解寂寞和焦虑的方式,这部算是一个巅峰。
好电影经得起无数次复习,意味着也就无所谓剧透。在暴力的底色上书写温柔,在沉默的底色上书写酷烈。活得淡然无谓,死得无畏决然。女主只有两句台词,男主不超过20句台词,仅有的寥寥几句,也完全不承载叙事任务。画面中,主要人物的前景会被无意义的杂人大面积遮挡。这种拍法几乎是侯孝贤、是枝裕和。北野武的天然直觉是如此准确,一起手就给你做减法,比那些科班出身的导演不知道高几筹,连演技都是浑然天成,这个人身上的维度太奇妙了,横看成岭侧成峰。集中一段时间连刷几部北野武,过后再看其他电影总会嫌话多。
如果第一部北野武不是看的花火,那么花火也不过尔尔。疯癫的话,不及双面那部;残忍不及大佬和极恶非道;温情又不及菊次郎。但是,确实又各自都占了一些。画作的部分能够给人一点惊喜,自制警车的情节也漂亮,暴力的况味缺乏了些吧。当然,片子始终是名声在外,首选不会错,虽然各方面都差了那么一点点
哥們兒就這麼暴力,哥們兒就這麼美學……
一开始的各种闪回可能会感觉有点混乱,其实是好简单的一个故事。铁汉柔情最让人招架不住!北野武也知道自己怎样是最帅:见面不用说话(他好像在进入后半段前一共就三句台词)直接把人咣当了。
很好。不說話就打人。
1997威尼斯金狮奖。1.生与死的蓝色奏鸣曲,暴力与温情的别样并置,契如菊与刀,花与火。2.沉静镜头,寡言语,突兀的硬切与闪回,久石让配乐。3.隐忍中的猝然暴起与折翼的风筝。4.面瘫后的北野武,抽搐的脸颊与跳动的左眼皮。5.花首动物身插画,点彩,俱难忘。6.海涛收尾,画外打斗与前景遮挡构图。(9.0/10)
作为艺术家的北野武只关注可供索引的日常语言(台词),也许是深知语言乃最不纯净、污染最严重之缘故。尽量削弱语言污染后,电影呈现出一种静默的美学:引发观众凝望,自主探寻画面意义;更加关注自然声音;淡漠简约地抗拒强烈思想的输出,使得感情如暗流般流动;创作者也因此显得高深、神秘和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