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个亿重拍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准)影史最佳音乐电影需要怎样的勇气,艺高人胆(钱)大(多)的迪士尼可以告诉你。可能是它在音乐剧版的《哈姆雷特》(《狮子王》)上尝到了甜头,所以想看看唱唱跳跳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能否复制辉煌。也可能是被“儿《西》梦”的斯皮尔伯格感(忽)动(悠)了(片尾他把本片献给他刚去世的父亲),号称“分裂仇恨何时了”的主题在今天尤其有意义。于是找大咖重新编舞、调整若干首歌的顺序和场景、加入跨性别者和黑人角色、西语不打字幕(这个操作我也看不懂),一出老纽约古惑仔爱情悲剧再次上演。我对新版没有成见,事实上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奥斯卡提名足以表明本片成色。但我对这个故事本身一直有所保留,其问题出在:Tony杀了Maria亲哥,为什么前者不自首而后者还想跟他私奔?你可能会说《罗朱》,但那是十六世纪啊,而且杀的是没什么感情的表哥啊,而且朱丽叶被逼婚了啊,而且我也觉得年轻人太冲动啊!
00后的演艺圈素人Rachel Zegler从推特的三万申请人中脱颖而出,然后大银幕首秀就拿下史上最年轻金球奖影后(音乐喜剧类),麻雀秒变公主。另一位拉美裔演员Ariana DeBose则是百老汇常客。在摄像机前吼两嗓子扭两下拉丁简直小菜一碟,降维打击般包揽一众最佳女配角头衔。
一句话,如果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就别看了——不如再去把1961年原版电影找出来看一遍。
是我大意了,真的。我原以为在LMM已经成为美国主流文化代表人物的今天,是时候可以重新讲述一下波多黎各裔上世纪50年代来纽约定居的“美国故事”了。但是我忘记了,音乐剧翻拍成主流商业电影并不容易。当初拍什么像什么的伊斯特伍德,因为拍了电影版的《泽西男孩》差点儿让我觉得晚节不保。何况是近几年几乎拍一部我失望一部的斯皮尔伯格。当然了,这个电影表现力不佳,也不完全就都由斯大师背锅。那么我们今天就借由对本片各主要部门的功过评定,来简单聊两句,在21世纪,该如何翻拍一部musical?
1、歌舞范式与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分野
歌舞片作为好莱坞成熟的类型片之一,在上个世纪中期曾经非常受欢迎。那个时候电视还没有在普通家庭得到普及,看电影要专门去电影院,某种程度上,这项活动的隆重程度和看一场舞台演出类似。那个时候的观众不会纠结于银幕上的角色走着走着路突然在街上来了一大段踢踏舞或者情到浓时脱口就是一段咏叹调,音乐片,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会比人们的日常生活夸张许多,艺术嘛,总是要高于生活,而演员们的悦耳歌喉和曼妙舞姿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视听享受,大家会欣然买账。于是,很多歌舞片的叙事“语法”就逐渐被固定了下来,与当时如日中天的音乐舞台剧一道,从有声电影产生初期一路火到了60年代。观众印象中最经典的歌舞片大多产生于那个时代(R&H什么的,横跨百老汇与好莱坞)。后来音乐剧和歌舞电影开始分化发展,音乐剧挣扎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流行文化的变化,开始有更多曲风,民谣、摇滚、说唱,也开始出现小清新的舞台,更加自然平实的艺术风格,但是不论如何,因为音乐剧始终是高度“舞台化”的,观众在观剧的同时已经默认了舞台上发生的一切“不是真实生活本身”。但电影就不一样了,大部分电影是不能突破“第四面墙”的艺术,有着无限趋近于真实的场景,天然就有让观众信服的义务。所以,一部真人歌舞电影,怎样做才能让观众“不出戏”,就变成了重要的命题。
基于我上述论点,相信大家不难理解,为什么动画片做歌舞片就要容易许多。事实上自90年代以降很多经典的歌舞片都是动画片。而原创的真人歌舞片越来越少,近年受到主流艺术/商业双认可的就更是凤毛麟角(当然了,歌舞的创作成本较高且涉及跨界,大部分电影导演也不会凭空就选择歌舞作为自己的叙事手段),而且这类影片大多看起来“非常复古”。近几年最具代表性的也就是2016年的《爱乐之城》了,下一年的《马戏之王》勉强也可以算一部,但是《马戏之王》受到的关注和吹捧基本都没有出圈。再往前数,恐怕就是2001年的原创电影《红磨坊》了,凭借巴兹卢瑟曼精美的艺术风格和男女主角的完美演绎,获得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在多年后反向输出到舞台,有了自己的改编音乐剧。但是《红磨坊》的成功仍然比不了第二年的《芝加哥》,而后者则是对经典舞台剧的翻拍。在华语影坛,凭我个人印象21世纪能达到这样成功的主流歌舞片就只有陈可辛的《如果爱》。可见这个品类,放在今天,并不好驾驭。
除了上面列举的几部优秀的原创歌舞片,大部分歌舞片都是传奇音乐人物的传记,或者音乐舞台剧的翻拍。好处在于,当电影创作时,你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且具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IP,有了剧本的蓝本(注意,改编电影时剧本仍要进行再创作,但是毕竟是改编,而且原始素材招人喜欢和惹人讨厌的地方都是经过市场印证了的),还可以在相关跨界领域寻找演员(音乐圈演音乐人、舞台剧演员演舞台剧的电影版,有些还自带名气)。而挑战则是,原始素材可能已经过分深入人心,而它一开始并不是为了【电影艺术】所创作的。
个人见解,一部音乐舞台剧要翻拍成电影时,挑战最大的主要是三方面:音乐、镜头和舞蹈。这么说似乎有点多余哈,音乐和舞蹈本来就是musical的灵魂要素,而镜头设计则是电影艺术的精髓所在,但是,当艺术形式转化时,最先产生矛盾的恰恰就是这些核心部门。
关于音乐,有些musical可能没有那么看重舞蹈,但是所有的musical都一定非常重视音乐。电影导演允许原曲谱在影片里占怎样的比重?选择什么样的编曲风格?更重要的是,和电影的整个声音部门怎么配合?一部影片往往有比较统一的风格设计,当重要的歌曲唱段响起的时候,我们会进入情绪性段落,听角色唱歌抒情,但是在叙事的主体段落呢?在歌曲的间隙呢?在黄金年代,一部歌舞片可能会选择用全配置的交响乐团(full-orchestra)将曲谱满铺整部影片,但是那种审美意趣已经和当今观众的观影习惯脱节了,当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城市的街道上走路的场景,我们可能会期待更真实自然的环境音,会希望配乐能够低调一点,而不是时刻彰显自己的存在感。而“幕间戏”的编曲风格又需要和核心唱段保持一致。很多时候,作为一部21世纪的新作品,导演们会尝试时髦、轻巧的编曲风格,以期让“讲故事的手法年代和电影产生的年代保持统一”。我举个例子,上面提到的《红磨坊》剧情背景设定是十九世纪末的巴黎,所以该片在art design(服化道美术)上要营造出那个年代的氛围感,但是该片的歌曲却大量使用了流行音乐的元素,不论歌词、曲风、配器、演唱技巧,以让观众get到这是一个讲述于2001年的故事。我再举个不那么成功的例子,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讲述的也是十九世纪巴黎的故事,但是因为舞台剧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韦伯把曲谱写得非常古典,编曲却又混杂着大量80年代midi风,该剧至今仍在上演,风格也相对固定了下来。结果当《歌剧魅影》2004年被改编成电影版的时候,电影导演不太敢动原作的音乐风格,韦伯自己写了首相对“风格与时俱进一点”的新歌,却融不进原剧,只能放片尾字幕的时候放。显然,原曲谱越古典,和当下流行风格的gap越大,改编难度也就越大。2012年汤姆霍珀翻拍《悲惨世界》的时候,因为坚持所有演员现场演唱收音,差点儿扑街,勋伯格粉丝也会痛心于浪费了那么宏大气象的曲谱,但是好在,没了勋伯格光是靠雨果也撑得起这个IP。那么回到2021版《西区故事》,西区故事的原作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得益于伯恩斯坦的大师曲谱,这点显然斯皮尔伯格也没有太创新的解法,只是在一个相对减量版的配乐中加入了大量的空隙,用弱化音乐甚至没有音乐的段落塞了不少“文戏”进去,而这些,让我觉得影片节奏无比冗长,戏剧张力大大减弱。
关于镜头设计和编舞我放在一起说。简单讲,一个不懂编舞的导演拍不了音乐剧,就如同一个不懂镜头该怎么运动的导演拍不了电影一样。这个门槛并不低。漂亮的舞蹈动作并不仅仅是为了“炫技”,而是组成叙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舞台上,因为观众的“观看”(observation)是相对客观/外在的,可以说,大量的舞蹈动作原本就是为了“固定机位”而设计的。但是到了电影中,在一个更加灵活、流动的空间内,我们从哪看、怎么看这些舞蹈场景,就构成了全新的叙事角度,again,因为运动镜头在影片中经常被用于表现内心戏,而我们在看歌舞的时候,特别是看宏大的舞蹈场景的时候,一般不想拆穿这个“第四面墙”让观众意识到导演的存在,但是导演又不能真地放弃“选择”和“引导”,舞蹈场景的机位怎么运动,就成了特别的难题。有不少musical在翻拍的时候弱化了舞蹈的部分,比如伊斯特伍德拍Jersey Boys, 除了主人公上台演出的段落,感觉就像一般的故事片,which might be fine… 但是当原作舞蹈特别精彩特别重要的时候就不合适了。当然,同样的舞蹈动作,在舞台上是否合理和在电影场景中出现是否合理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代表性反面案例就是2008年的电影版《妈妈咪呀》,舞台剧导演把新郎和伴郎们穿着潜水服的那一段“lay all your love on me”的舞蹈动作原样搬到了海岛实景中,让他们一个个地跳入海里去了……即使是喜剧这样的桥段看起来也毫不幽默,而是让人觉得他们都是神经病。我觉得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就是不同艺术形式对“写实”的接纳程度不同。正面教材当然就是2002年的电影《芝加哥》,虽然是音乐剧的改编版本,所有编排调度却大不相同,既要“再创作”又要保持Bob Fosse原choreography的神韵,是很难的,而因为他们完成度高那年甚至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所以说,如果2021版《西区故事》有哪里可取,就是卡明斯基的摄影输出还是很稳定的。看完第一大场戏我其实还蛮惊喜的,因为the Jets song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会体现出电影“写实”的程度:高度还原的50年代纽约街景、在建的林肯中心、写实的环境音和伯恩斯坦曲谱的融合、人物在较大范围内走动的同时开启标志性舞蹈动作、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运镜和不断在大小景别间切换来平衡“真实感”与“舞台感”……如果导演和DP完全不懂舞蹈,是很难做出这样的调度与镜头设计的。可惜,一切美好的幻想在男主出场后就破功了( ̄◇ ̄;) 这样就让我们开启第二部分的讨论——
2、一部翻拍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卡司,是卡司,还是卡司
即使从来没看过《西区故事》原作音乐剧和61版电影、也完全不了解剧情梗概的观众,仍然会在影片相对靠前的位置(最迟到舞会那一场戏)就了解到,这是一个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中叶纽约街头的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到了故事的结尾处,主角们可能像莎剧原作中一样,全死去,也可能作了新的编排,但是相信我,观众不是来看剧情的。结局不是悬念,或者至少不重要。这跟观众在看作为原创故事的“啦啦蓝”时的心态完全不同。名著的一部分,就是观众是走进剧场/影院来观看一个他们已经熟知的故事的。这些角色是观众熟悉的,而且他们带着非常强的前设。所以每一版翻拍作品,在宣布卡司的一刹那,就已经锁定了影片的最大悬念:这几个演员演绎这些角色怎么样?是否有说服力?是否赏心悦目?很多时候观众心甘情愿掏钱花时间,是为了看明星:like, “OMG Meryl Streep could actually sing!” or, “什么?狼叔那么瘦弱居然去演冉阿让?我不同意!”不管赞美还是吐槽,看了再说,因为卡司引发了我足够的好奇心。不是明星也可以,我会愿意看性转版的天鹅湖、全少数族裔版的汉密尔顿、或者就是some random young pretty faces. 而作为一部音乐剧翻拍电影的卡司,大家主要会从三个角度去评价演员的演绎:唱功(包括舞蹈技巧)、演技和扮相,就跟歌剧或者戏曲差不多哈哈。这三点,缺一不可,特别是主角,如果任何一方面缺失都会让观众想要退票。
2021版的《西区故事》给我观感如此之差,选角导演可能得背一半的锅——搁着那么多唱功舞技演技甚至江湖地位均过硬的配角和群演,上哪儿挑了这么离谱俩男女主?Tony像个木头人一样让人出戏,Maria长得没毛病但是塑造得像个痴女,俩人的爱情戏何止不convincing,完全让人尴尬。要知道,这种爱情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男女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如果没有,整部影片就会变得滑稽。特别是莎士比亚给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上了那种“一见钟情”的桥段,就更难演绎。当然本剧男主不仅爱情戏演得不好,跟哥们儿的情感也完全看不出来,已经到了他出现我就想快进的地步。至于子弹姐的Anita,确实塑造得非常有魅力,但是也不值得单为了她看一遍这部电影,这么说吧,Anita这个角色写得就比较讨巧,历届都是谁演谁得奖,虽然2021版的Anita进行了一些更加现代化的twist,但是我觉得综合表现力并不比61原版电影里的Rita Moreno更好,而Moreno演员本人更是作为制片人之一参演了本片(饰演Valentina),还贡献了一首新歌,但是有点强行加戏了我也不太买账。剩下的演员基本都是舞台剧演员了,想看他们的精彩演出大可以找点舞台版的视频,包括我非常欣赏的音乐剧演员Brian d'Arcy James,是不是自《傲骨贤妻》《嫌犯追踪》以来就专心在好莱坞跑龙套了啊?
3、精英话语权的削弱与美国式说教
作为斯皮尔伯格操刀的主流商业电影,2021版《西区故事》不出意外地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且是过于露骨、过于絮叨的那种“爹味说教”。种族矛盾和冲突,从上个世纪伴随着有色人种往美国的移民潮和美利坚民族想象共同体在重塑过程中“精英”与“大多数”对话语权的争夺,从未停止过。时至今日(2020年代),这一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随着【母语为西语的人群】(美国式政治正确求生欲哈哈)在人口比例中的不断增加和社会贫富矛盾的加剧,变得越来越尖锐,“人民”不是越来越团结,而是越来越撕裂。影片中已经用非常直白的台词说明了帮派斗争的背后真实推动力,不是种族仇恨,而是经济利益(“It's not about race; it’s about terrirories.” ),并且,把这两群可怜的青少年留在这个人间炼狱互相争斗的是阶级的壁垒(提示:50年代的纽约西区还是底层人混迹的、治安最差的街区,但是林肯中心马上要建起来了,以后就是你们都高攀不起的地段了……)当然,可能故事里的秩序代表者(警官)会把这些孩子们的不幸归结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努力,酗酒、吸毒、游手好闲,没送他们去受良好的教育,而我们都知道,在那之上还有更沉重的力量扼住这群孩子命运的咽喉。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问题,点到为止就好了,观众明白了就明白,不明白就算了,到底有没有必要喋喋不休以至于破坏叙事的流畅性?本片的剧本改编是美国著名编剧Tony Kushner,这可是写出过《天使在美国》这样masterpiece的人,而且他的剧本改编能力并不差,至少他是非常witty的。我不理解为什么本片的说教那么傻愣愣的,不知道Tony Kushner是不是被斯大师的“爹味说教”给洗脑了,愣是在每次戏剧冲突大小高潮来临前后都要插入大量冗长的文戏,就讲道理,不讲感情。斗殴之夜、Riff和Bernardo死了以后离电影结束居然还有40分钟,虽然基本情节和舞台剧、原版电影是一致的,但总给人“Tony死太慢”的观感……
当然了,现在是2020年代了,做一部主流商业电影,你不可能让所有观众都满意。
在Riff和Bernardo对决的时候,Tony冲出来抱住了他,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我们称之为拉偏手。所以此行为一出,基本上已经预判了Riff的结局。在挣脱Tony的时候,由于惯性Riff自己撞向了Bernardo的刀子,这使得两个人都惊呆了。然后就是一时激动的Tony上前杀死了还在懵逼的Bernardo。所以如果我说这两个人的死都是因为Tony,似乎也并不过分。而即便要把Riff的死归罪于Bernardo,那他更多的是被动,是过失杀人。而Tony确实确确实实的拿着刀冲向了Bernardo的胸膛。
这是典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故事,但我更希望要不你就开篇就让两人相爱,不说明缘故,要不你就设计一个更令人信服的坠入情网的方式。两人在舞会上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后就双双不可自拔。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那或许我不信服的原因就在于,两人的色都不到足以让人起意到如此地步吧。
the Jets去买枪后如孩童般在街道上打闹的一幕应该是本片唯一让我心头一动的情节了,你会发现这些混迹街头,好勇斗狠的其实都还只是孩子。但这种感觉却被结尾处Anita去传信却险被强暴一幕彻底毁掉。你知道有时候孩子更接近魔鬼。
斗殴之后,当Tony再次爬上Maria的阳台,我一直默默祈祷,不要上床,不要上床,不要上床。他刚刚杀了你哥哥,你离乡背井后在异国他乡唯一依靠的哥哥。即便Bernardo的死和Tony毫无关系,单单你哥哥刚刚被杀,你就不应该有心情和男人上床,更何况这个是杀人凶手。这个情节是本片第二令人愤怒的情节,仅次于the Jets那一群精虫上脑的混蛋。
然后就是在上床前还信誓旦旦的说我去自首的Tony,在上床后要求Maria和他一起离开。当然Maria是要拒绝的,毕竟你哥哥尸骨未寒。但当结尾以为Maria已死的Tony在街上大叫,遇到提着箱子迎面跑来的Maria,她笑颜灿烂,一副即将奔去幸福彼岸的样子。我当然知道你是为了和眼看Tony被杀后的悲痛行程对比,但她这副样子,Bernardo的尸骨可以寒了。她拿着枪对着杀死Tony的Chino狠狠的说,这有多少子弹,够不够我打死你的。可她对着杀死哥哥的Tony的选择是和他上床。
我看的所有Ansel Elgort主演的电影,他都和女主毫无火花,并且所有表情都让人觉得是那种自以为是的纨绔子弟。而Raxhel Zegler的确没有女主的气质。片中所有的性感都来自于Ariana DeBose。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只是一部老版剧情的原照搬,但我很喜欢斯皮尔伯格从老版后期调色的艺术到这部新版侧重于同期打光的艺术,以及意味着斯皮尔伯格的调度能力得以展现的歌舞剧大场景跨度。剧本方面也有大量的使用西语对白,而事实证明演员演技中所透露出的肢体语言足以承担起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大任。 R级的评分,让这部音乐剧改编电影在尺度方面有区别于其他的同类型影片,至少正常人应该很少会用“拳拳到肉”来形容一部歌舞片。。 喷子们真的应该去看看新版《西区故事》!看过就会知道迪士尼找Rachel Zegler演白雪公主是无比正确的决定!!这个姐开口唱歌,感觉真的会吸引来小鸟小动物。相比之下男主的唱功却没有得到太多展现,至少没有太多让人记忆犹新的场面,甚至不如配角。 医生性转、jet帮的假小子比原作更加浮夸,无不透露着girl's power more,甚至你可以在片中看到各种形式的girls help girls,结合昨天看过的《国王理查德》,你可以说这是zzzq的导向,但好莱坞越来越热衷于塑造头脑清醒的女性形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总得来说是一部还算成功的改编,欢迎博格大佬日后继续涉猎歌舞题材!
当一出经典反复呈现的时候,心理总是期待不大高,但是去还是要去的,毕竟有斯皮尔伯格的大名。旧版电影不喜欢,但是音乐剧非常非常喜欢,19年巡到我屯的时候一场看完马上买了第二天的二刷。
几处不喜欢的:
Prologue
Jet的出场舞被弱化了,本来非常经典非常意气风发的年轻潇洒帅小伙,变成一群只会在街坊搞破坏的小混混。(好吧设定确实也就是小混混,但是音乐剧的群舞呈现更多在于帅。)
Jet方的女性舞蹈被全盘删除一个镜头都没剩下,本身在音乐剧有非常帅气的小姐姐,这里除了两句台词,啥也没有。有点过分了啊。
主角初遇的双人舞,被放在了角落,没有背景群舞,这倒不是重点。重点是镜头一共才两个八拍的片段,第二个八拍居然只拍了上半身,腿部的流动直接就没有了……这是导演不懂舞蹈还是说俩主演不会跳舞啊……
男主非常普通啊……颜值唱功演技……
Cool,Tony VS Riff
打斗戏想做成动作片又舍不得放弃舞蹈感,结果变成慢速跑酷+尬舞……
没有字幕,大段西班牙语对话/Hispanic口音的英语我真的听不懂……
几处喜欢的:
America
非常喜欢!拉丁风情真的热情极了!说出“我付房租的地方就是家,我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在这里开自家的店,才不要和你生6个孩子回波多黎各”的Anita太帅了!
Mambo
非常剑拔弩张的斗舞,跟原版及音乐剧一样激情四射。
Bernardo和Riff的选角都非常好,眼神凌厉,尤其Riff被枪怼的那个镜头,是动心的感觉
Rachel Zegler
且不说她演白雪公主合不合适,在这里是真的非常合适了。姑娘业务了得,造型也非常美。高音驾轻就熟,唯一一点点缺憾可能是Rumble前的那一支Tonight需要多一点气势,孩子还小,未来可期。
至于故事,没啥好说的,所谓经典就是故事走向早就了然。
但是悲剧的力量在那,结束的时候,还是在电影院里多哭了五分钟才止出来。
一句话,如果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就别看了——不如再去把1961年原版电影找出来看一遍。
是我大意了,真的。我原以为在LMM已经成为美国主流文化代表人物的今天,是时候可以重新讲述一下波多黎各裔上世纪50年代来纽约定居的“美国故事”了。但是我忘记了,音乐剧翻拍成主流商业电影并不容易。当初拍什么像什么的伊斯特伍德,因为拍了电影版的《泽西男孩》差点儿让我觉得晚节不保。何况是近几年几乎拍一部我失望一部的斯皮尔伯格。当然了,这个电影表现力不佳,也不完全就都由斯大师背锅。那么我们今天就借由对本片各主要部门的功过评定,来简单聊两句,在21世纪,该如何翻拍一部musical?
1、歌舞范式与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分野
歌舞片作为好莱坞成熟的类型片之一,在上个世纪中期曾经非常受欢迎。那个时候电视还没有在普通家庭得到普及,看电影要专门去电影院,某种程度上,这项活动的隆重程度和看一场舞台演出类似。那个时候的观众不会纠结于银幕上的角色走着走着路突然在街上来了一大段踢踏舞或者情到浓时脱口就是一段咏叹调,音乐片,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会比人们的日常生活夸张许多,艺术嘛,总是要高于生活,而演员们的悦耳歌喉和曼妙舞姿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视听享受,大家会欣然买账。于是,很多歌舞片的叙事“语法”就逐渐被固定了下来,与当时如日中天的音乐舞台剧一道,从有声电影产生初期一路火到了60年代。观众印象中最经典的歌舞片大多产生于那个时代(R&H什么的,横跨百老汇与好莱坞)。后来音乐剧和歌舞电影开始分化发展,音乐剧挣扎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流行文化的变化,开始有更多曲风,民谣、摇滚、说唱,也开始出现小清新的舞台,更加自然平时的艺术风格,但是不论如何,因为音乐剧始终是高度“舞台化”的,观众在观剧的同时已经默认了舞台上发生的一切“不是真实生活本身”。但电影就不一样了,大部分电影是不能突破“第四面墙”的艺术,有着无限趋近于真实的场景,天然就有让观众信服的义务。所以,一部真人歌舞电影,怎样做才能让观众“不出戏”,就变成了重要的命题。
基于我上述论点,相信大家不难理解,为什么动画片做歌舞片就要容易许多。事实上自90年代以降很多经典的歌舞片都是动画片。而原创的真人歌舞片越来越少,近年受到主流艺术/商业双认可的就更是凤毛麟角(当然了,歌舞的创作成本较高且涉及跨界,大部分电影导演也不会凭空就选择歌舞作为自己的叙事手段),而且这类影片大多看起来“非常复古”。近几年最具代表性的也就是2016年的《爱乐之城》了,下一年的《马戏之王》勉强也可以算一部,但是《马戏之王》受到的关注和吹捧基本都没有出圈。再往前数,恐怕就是2001年的原创电影《红磨坊》了,凭借巴兹卢瑟曼精美的艺术风格和男女主角的完美演绎,获得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在多年后反向输出到舞台,有了自己的改编音乐剧。但是《红磨坊》的成功仍然比不了第二年的《芝加哥》,而后者则是对经典舞台剧的翻拍。而在华语影坛,凭我个人印象21世纪能达到这样成功的主流歌舞片就只有陈可辛的《如果爱》。可见这个品类,放在今天,并不好驾驭。
除了上面列举的几部优秀的原创歌舞片,大部分歌舞片都是传奇音乐人物的传记,或者音乐舞台剧的翻拍。好处在于,当电影创作时,你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且具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IP,有了剧本的蓝本(注意,改编电影时剧本仍要进行再创作,但是毕竟是改编,而且原始素材招人喜欢和惹人讨厌的地方都是经过市场印证了的),还可以在相关跨界领域寻找演员(音乐圈演音乐人、舞台剧演员演舞台剧的电影版,有些还自带名气)。而挑战则是,原始素材可能已经过分深入人心,而它一开始并不是为了【电影艺术】所创作的。
个人见解,一部音乐舞台剧要翻拍成电影时,挑战最大的主要是三方面:音乐、镜头和舞蹈。这么说似乎有点多余哈,音乐和舞蹈本来就是musical的灵魂要素,而镜头设计则是电影艺术的灵魂所在,但是,当艺术形式转化时,最先产生矛盾的恰恰就是这些核心部门。
关于音乐,有些musical可能没有那么看重舞蹈,但是所有的musical都一定非常重视音乐。电影导演允许原曲谱在影片里占怎样的比重?选择什么样的编曲风格?更重要的是,和电影的整个声音部门怎么配合?一部影片往往有比较统一的风格设计,当重要的歌曲唱段响起的时候,我们会进入情绪性段落,听角色唱歌抒情,但是在叙事的主体段落呢?在歌曲的间隙呢?在黄金年代,一部歌舞片可能会选择用全配置的交响乐团(full-orchestra)将曲谱满铺整部影片,但是那种审美意趣已经和当今观众的观影习惯脱节了,当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城市的街道上走路的场景,我们可能会期待更真实自然的环境音,会希望配乐能够低调一点,而不是时刻彰显自己的存在感。而“幕间戏”的编曲风格又需要和核心唱段保持一致。很多时候,作为一部21世纪的新作品,导演们会尝试时髦、轻巧的编曲风格,以期让“讲故事的手法年代和电影产生的年代保持统一”。我举个例子,上面提到的《红磨坊》剧情背景设定是十九世纪末的巴黎,所以该片在art design(服化道美术)上要营造出那个年代的氛围感,但是该片的歌曲却大量使用了流行音乐的元素,不论歌词、曲风、配器、演唱技巧,以让观众get到这是一个讲述于2001年的故事。我再举个不那么成功的例子,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讲述的也是十九世纪巴黎的故事,但是因为舞台剧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韦伯把曲谱写得非常古典,编曲却又混杂着大量80年代midi风,该剧至今仍在上演,风格也相对固定了下来。结果当《歌剧魅影》2004年被改编成电影版的时候,电影导演不太敢动原作的音乐风格,韦伯自己写了首相对风格与时俱进一点的新歌,却融不进原剧,只能放片尾字幕的时候放。显然,原曲谱越古典,和当下流行风格的gap越大,改编难度也就越大。2012年汤姆霍珀翻拍《悲惨世界》的时候,因为坚持所有演员现场演唱收音,差点儿扑街,勋伯格粉丝也会痛心于浪费了那么宏大气象的曲谱,但是好在,没了勋伯格光是靠雨果也撑得起这个IP。那么回到2021版《西区故事》,西区故事的原作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得益于伯恩斯坦的大师曲谱,这点显然斯皮尔伯格也没有太创新的解法,只是在一个相对减量版的配乐中加入了大量的空隙,用弱化音乐甚至没有音乐的段落塞了不少“文戏”进去,而这些,让我觉得影片节奏无比冗长,戏剧张力大大减弱。
关于镜头设计和编舞我放在一起说。简单讲,一个不懂编舞的导演拍不了音乐剧,就如同一个不懂镜头该怎么运动的导演拍不了电影一样。这个门槛并不低。漂亮的舞蹈动作并不仅仅是为了“炫技”,而是组成叙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舞台上,因为观众的“观看”(observation)是相对客观/外在的,可以说,大量的舞蹈动作原本就是为了“固定机位”而设计的。但是到了电影中,在一个更加灵活、流动的空间内,我们从哪看、怎么看这些舞蹈场景,就构成了全新的叙事,again,因为运动镜头在影片中经常被用于表现内心戏,而我们在看歌舞的时候,特别是宏大的舞蹈场景,一般不想拆穿这个“第四面墙”让观众意识到导演的存在,但是又不能真地放弃“选择”和“引导”,舞蹈场景的机位怎么运动,就成了特别的难题。有不少musical在翻拍的时候弱化了舞蹈的部分,比如伊斯特伍德拍Jersey Boys, 除了主人公上台演出的段落,感觉就像一般的故事片,which might be fine… 但是当原作舞蹈特别精彩特别重要的时候就不合适了。当然,同样的舞蹈动作,在舞台上是否合理和在电影场景中出现是否合理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代表性反面案例就是2008年的电影版《妈妈咪呀》,舞台剧导演把新郎和伴郎们穿着潜水服的那一段“lay all your love on me”舞蹈动作直接搬到了海岛实景中,让他们一个个地跳入海里去了……即使是喜剧这样的桥段看起来也毫不幽默,而是让人觉得他们都是神经病。我觉得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就是不同艺术形式对“写实”的接纳程度不同。正面教材当然就是2002年的电影《芝加哥》,虽然是音乐剧的改编版本,所有编排调度却大不相同,既要“再创作”又要保持Bob Fosse原choreography的神韵,是很难的,而因为他们完成度高那年甚至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所以说,如果2021版《西区故事》有哪里可取,就是卡明斯基的摄影输出还是很稳定的。看完第一大场戏我其实还蛮惊喜的,因为the Jets song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会体现出电影“写实”的程度:高度还原的50年代纽约街景、在建的林肯中心、写实的环境音和伯恩斯坦曲谱的融合、人物在较大范围内走动的同时开启标志性舞蹈动作、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运镜和不断在大小景别间切换来平衡“真实感”与“舞台感”……如果导演和DP完全不懂舞蹈,是很难做出这样的调度与镜头设计的。可惜,一切美好的幻想在男主出场后就破功了( ̄◇ ̄;) 这样就让我们开启第二部分的讨论——
2、一部翻拍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卡司,是卡司,还是卡司
即使从来没看过《西区故事》原作音乐剧和61版电影,也完全不了解剧情梗概的观众,仍然会在影片相对靠前的位置(最迟到舞会那一场戏)就了解到,这是一个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中叶纽约街头的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到了故事的结尾处,主角们可能像莎剧原作中一样,全死去,也可能作了新的编排,但是相信我,观众不是来看剧情的。结局不是悬念,或者至少不重要。这跟观众在看作为原创故事的“啦啦蓝”时的心态完全不同。名著的一部分,就是观众是走进剧场/影院来观看一个他们已经熟知的故事的。这些角色是观众熟悉的,而且他们带着非常强的前设。所以每一版翻拍作品,在宣布卡司的一刹那,就已经锁定了影片的最大悬念:这几个演员演绎这些角色怎么样?是否有说服力?是否赏心悦目?很多时候观众心甘情愿掏钱花时间,是为了看明星:like, “OMG Meryl Streep could actually sing!” or, “什么?狼叔那么瘦弱居然去演冉阿让?我不同意!”不管赞美还是吐槽,看了再说,因为卡司引发了我足够的好奇心。不是明星也可以,我会愿意看性转版的天鹅湖、全少数族裔版的汉密尔顿、或者就是some random young pretty faces. 而作为一部音乐剧翻拍电影的卡司,大家主要会从三个角度去评价演员的演绎:唱功(包括舞蹈技巧)、演技和扮相,就跟歌剧或者戏曲差不多哈哈。这三点,缺一不可,特别是主角,如果任何一方面缺失都会让观众想要退票。
2021版的《西区故事》给我观感如此之差,选角导演可能得背一半的锅——搁着那么多唱功舞技演技甚至江湖地位均过硬的配角和群演,上哪儿挑了这么离谱俩男女主?Tony像个木头人一样让人出戏,Maria长得没毛病但是塑造得像个痴女,俩人的爱情戏何止不convincing,完全让人尴尬。要知道,这种爱情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男女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如果没有,整部影片就会变得滑稽。特别是莎士比亚给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上了那种“一见钟情”的桥段,就更难演绎。当然本剧男主不仅爱情戏演得不好,跟哥们儿的情感也完全看不出来,已经到了他出现我就想快进的地步。至于子弹姐的Anita,确实塑造得非常有魅力,但是也不值得单为了她看一遍这部电影,这么说吧,Anita这个角色写得就比较讨巧,历届都是谁演谁得奖,虽然2021版的Anita进行了一些更加现代化的twist,但是我觉得综合表现力并不比61原版电影里的Rita Moreno更好,而Moreno演员本人更是作为制片人之一参演了本片(饰演Valentina),还贡献了一首新歌,但是有点强行加戏了我也不太买账。剩下的演员基本都是舞台剧演员了,想看他们的精彩演出大可以找点舞台版的视频,包括我非常欣赏的音乐剧演员Brian d'Arcy James,是不是自《傲骨贤妻》《嫌犯追踪》以来就专心在好莱坞跑龙套了啊?
3、精英话语权的削弱与“美国式说教”
作为斯皮尔伯格操刀的主流商业电影,2021版《西区故事》不出意外地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且是过于露骨、过于絮叨的那种“爹味说教”。种族矛盾和冲突,从上个世纪伴随着有色人种往美国的移民潮和美利坚民族想象共同体在重塑过程中“精英”与“大多数”对话语权的争夺,从未停止过。时至今日(2020年代),这一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母语为西语的人群】(美国式political right lol)在人口比例中的不断增加和社会贫富矛盾的加剧,变得越来越尖锐,美国“人民”不是越来越团结,而是越来越撕裂。影片中已经用非常直白的台词说明了帮派斗争背后的真实推动力,不是种族仇恨,而是经济利益(“It's not about races; it’s about terrirories.” ),并且,把这两群可怜的青少年留在这个人间炼狱互相争斗的是阶级的壁垒(提示:50年代的纽约西区还是底层人混迹的、治安最差的街区,但是林肯中心马上要建起来了,以后就是你们都高攀不起的地段了……)当然,可能故事里的秩序代表者(警官)会把这些孩子们的不幸归结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努力,酗酒、吸毒、游手好闲,没送他们去受良好的教育,而我们都知道,在那之上还有更沉重的力量扼住这群孩子命运的咽喉。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问题,点到为止就好了,观众明白了就明白,不明白就算了,到底有没有必要喋喋不休以至于破坏叙事的流畅性?本片的剧本改编是美国著名编剧Tony Kushner,这可是写出过《天使在美国》这样masterpiece的人,而且他的剧本改编能力并不差,至少他是非常witty的。我不理解为什么本片的说教那么傻愣愣的,不知道Tony Kushner是不是被斯大师的“爹味说教”给洗脑了,愣是在每次戏剧冲突大小高潮来临前后都要插入大量冗长的文戏,就讲道理,不讲感情。斗殴之夜、Riff和Bernardo死了以后离电影结束居然还有40分钟,虽然基本情节和舞台剧、原版电影是一致的,但总给人“Tony死太慢”的观感……
当然了,现在是2020年代了,做一部主流商业电影,你不可能让所有观众都满意。
😅挺无语的改编,可能是因为原作剧本本来就很无语吧
笑场无数次 其中一次因为男主演技太差笑到浑身出汗
美式霸凌(加长版)
虽然但是… 拍得好牛逼啊🤩拉片爱好者全程高潮。镜头运动、剪辑节奏和光影变换都和演员们一起在跟随音乐舞蹈,古典好莱坞的气质被赋予了来自“未来”的科幻质感,让这一版改编真正具备了一种摆脱时代束缚的永恒性。
近几年最让我失望的斯皮尔伯格。暂且不说是否看过原版吧,单就歌舞片最基本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这部电影就完全让我感受不到。就更不用说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老到牙都掉光的地步。主人公感情线不合理也就算了,主要是两个主人公的存在感居然可以这么低,还不如女主的哥哥和嫂子让人印象深刻,最起码哥嫂二人在纽约街头的拉丁热舞真的是够调动情绪的。但是讲真的,硬件是真的没话说,服化道以及整部电影的场面调度,绝对是一流水平。
4.5。近些年似乎出现了一股歌舞片复兴的苗头,然而多数都是重歌而轻舞,但肢体的运动恰恰是传统歌舞片里最迷人的一点,而这版《西区故事》毫无疑问做到了歌舞俱佳。斯皮尔伯格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把观众彻底带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还是贫民窟的上西区,所有的歌舞场面都是值得反复琢磨的场面调度大师课,而卡明斯基的摄影更是贡献了好几个摄人心魄的时刻
新瓶装旧酒,翻车翻大了。不明白这个陈旧故事怎么会一点改编的痕迹都没有,Tony Kushner你好歹是写出过“天使在美国”的大神啊!另外,阵容gay到我了...
中途离场了 因为我老了 受不了天真派和大口音
糟糕的故事,男主也演得好糟糕,唱歌和女主不是一个度,跳舞也和兄弟们相形见绌。希望这世上不会再有这种罗密欧朱丽叶危害人间,救命啊。所有星星都给anita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斯匹堡的调度,有几个单场戏好得让人不忍心打差评,然而实在无法悖逆自己的观感,毕竟这个满含时代局限性的白痴文本和两位并没有什么角色魅力的主角都无法让人信服,看到最后一度恍惚这到底是一个包着comedy 外壳的tragedy,还是一个包着tragedy外壳的comedy,简而言之,不太好看。(同场的一个老大爷看起来看得蛮过瘾,片头福斯音乐出来的时候甚至还做了个欢呼的动作)
几个ensemble numbers都拍得特别好,看得我心潮澎湃,然而紧接着就是ansel elgort村头二傻子般的演出,又让我命丧当场。整个观影过程就是这么死去活来的。至于新人女主,几乎没有演技可言,就爱豆水平吧,哥哥死后和嫂子那场戏被压得毫无存在感。还是给个四星,敬伯恩斯坦桑德海姆。
所有配角的演技和舞技都好过两个主角,特别是男主角浮夸的表演和看着不协调的四肢,在这样一部把视听美感当作最大(唯一?)驱动力的作品里显得格外扎眼。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翻拍这么一个WTF的故事???一大早把自己从床上拽起来早餐都来不及吃饿着肚子在影院坐了仨小时,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全片唯一的亮点可能就只有六十年代的服装了,然后歌舞部分就篮球场舞会和街面美国梦之舞还行。从大决战开始就只想提前离场,之后每个情节都是WTF,而且男女主演技还很糟糕,跟两个恋爱脑真的没法共情,你哥死了,你第一反应是啥?跟杀人凶手困觉?你好朋友死了,你刚杀了人,第一反应是啥?跟死者妹妹困觉?还要私奔?🤷♀️真是连槽都不知道要怎么吐了……
有名的美国音乐剧《西区故事》1957年演出,到现在已经65年了,它的有名唱段听过多次,全剧则一直没有看过,今天发现它原来也是个改编得还不错的纽约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它肯定是46年出生的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少年时期的“崇拜记忆”,74岁了还亲自操刀将其再次搬上大银幕!完全打破舞台局限,实景、大调度、大场面,运镜、组接都很有现代感,漂亮好看。主演演员明星气质不够,影响了票房和口碑,但它终究是过去时代的一个文化坐标,值得记录与观看。
很爱1961年那版电影,但不妨碍我享受新版的乐趣。新版也做到了更大更亮更美,同时承载着同样的精神。镜头从一开始就让纽约的贫民窟与舞者一起活络起来。每个镜头、编舞、调度和灯光,都能感受到斯皮尔伯格对好莱坞黄金时代、音乐剧&歌舞片的爱与尊重,尤其是场面调度没得说,伦纳德·伯恩斯坦的音乐旋律也焕发了新生。而且导演把女性主义、种族主义等做了大融合。但它还是无法与老版相比拟,没有那种魔力。我觉得男主的选角是失败的,艾尔高特缺乏自我表达,更缺乏声乐能力,他演唱的古典歌曲听起来迟钝,缺乏个性。基于此,他与瑞秋·泽格勒的“化学反应”也受到了影响。btw: 和原版一样,我仍然爱女二。
实在是太过时了……坐如针毡。配偶焦躁得出去买酒,结果柜台都关门了。我俩只好躺平抖腿,研究一些难看皮带、帅气外套和剪裁精良的牛仔裤。//今天刚补看了Ansel性骚扰未成年人的新闻,cancel了。
全知视角+碾压式调度,不可避免损耗或错失了演员的魅力,而这恰恰是歌舞片最不可替代的核。看完觉得张艺谋没拍一部歌舞片是他职业生涯最大遗憾。
不要插手你妹妹的闲事,否则你会被人捅死。你被捅死当晚你妹妹还会跟杀死你的凶手啪啪啪,再被你老婆抓到。你老婆抓到以后还会被你妹妹劝去给凶手传信,顺便差点被凶手的同伙们轮奸。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为难别人就是害自己。阿弥陀佛。
男女主相爱得莫名其妙,好一出老掉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大部分时间我的脑子里在想,“你们不要再打了啦”开始尬舞.jpg
斯皮尔伯格竟然也能拍这么难看的片子,还是歌舞片,有种米其林大厨做西红柿炒鸡蛋,做出食堂味儿的感觉。咱就是说,您真喜欢《西区故事》那就重映嘛,搞这么麻烦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