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关注两条信息:编导1976年出生于乌克兰。 头十来分钟,会以为类似王小帅或姜文兜售少年记忆。以陋室之门为切口的变种长镜头不停旋转,少年成长不息。 如果不出现人物和那么多阿迪bmw,和我们的城市几乎一样。暴力和性不断升级,由贾樟柯镜头下的小混混斗殴变为刘奋斗的海水火焰。原来,如观镜一般,低估了与他们的相似性。 影片大势已定的时候,有些向《一个非常低调的绅士》靠拢,但始终对暴力及其因果处理不够克制。东欧犯罪类型确实有放纵尺度的嗜好,标榜比西方同行更自由大胆。 影片表达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意象丰富。东正教的深刻烙印,美国流行文化的侵蚀,甚至还有中国李小龙的偶像效应。实际发生在最后的男主对神父的告白场景成为了影片章节标识,被铁钉钉脚和殉道一般的死亡,在非东正教堂门前驻足不入,这些都极具象征意义。正是这些宗教意象,才使影片得到西方机构资助。 犯罪类型因为产量太高,社会寓意泛滥。使得影人有足够素材臆造多极化的悲剧偶像人格,结果就是失真。犯罪拍得如此写实,镜头如此冷静也会失真,指标钝化了。 犯罪影片的剑锋在本世纪初就已划入超现实主义的新纪元,并不断进行了多类型融合。希望编导远不止步于本片的惊艳开局十分钟。 ps:记得编导的前辈有一部《锅炉工》,对暴力及其宿命有经典样式的表达,不知本片编导有没观摩过。
黑帮争斗复仇救赎片。一个混混的家庭长成,纠结一帮人以抢劫为生,到处打架斗殴。因为遭惹了黑帮,被痛打一顿,然后他也参与了一个黑帮,让黑帮大佬出面,帮他摆平了事情。然后就开始为黑帮充当打手。一次伏击一帮人后,又被黑帮报复,他反杀逃出后,报仇,然后逃出去避风头。最后被兄弟出卖,他手刃了出卖自己的兄弟,最后自愿被前来复仇的黑帮杀死。
一开始的长镜头真心很炫,把男主混混的成长史叙述得很清楚,真有点害怕一直这样演下去,有点目不暇接,理解不了,幸亏等沃瓦长得膀大腰圆时,开始正常叙事了。斯拉夫民族的人让人感觉就是体壮无脑,没有什么策略性的斗争,大多都是直来直去地比强斗狠,拳头来解决事情。男主跑去一个拳击馆是去干什么?找揍嘛,不明白。与妻子爱得如胶似漆,怎么一下子就把家庭关系搞得这么糟糕,有点跳跃。是因为男主花天酒地,不顾家的原因嘛?最后的被杀是男主自己放弃的,应该是觉得自己势不两立,恨之入骨的做法,自己也在做。为亲人复仇的时候,自己也在杀别人的亲友,自己一生都在干什么?那个与男主在车里说话的人是谁?为什么不帮男主?为什么要流泪?男主在外面隐姓埋名,不是蛮好的嘛?为什么要回去送死?是为了兄弟们报仇嘛?黑帮的争斗都是义气用事,杀来杀去,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纯粹就是看人不顺眼,就动手了,真是一个战斗民族。
极少看乌克兰电影,看完 犀牛 简直对乌克兰电影刮目相看。开始的确有一点同情或者猎奇的心理,但看到开篇那十几分钟的伪长镜头惊了。
没见过这样拍的,一个长镜头把人物十几年的前史全交代了。虽然中间用了大量的暗色块,门,甚至电视节目转场,每次转场到另一个空间时间上有巨大变化,但从美学上,这就是个长镜头。除了这个长镜头,电影里各种血腥暴力层出不穷,并不是那种撒一摊狗血的血腥,长镜头下真是刀刀见肉。相比之下,山河故人或者古惑仔里黑帮用刀用棒真是小儿科,这些乌克兰黑帮在大街上用AK47打架!
导演因为爱国被俄罗斯关在了监狱里,窃以为是俄罗斯现在拍不出这样的电影所以嫉妒吧!不想讨论正义邪恶,只说这些年俄罗斯出品了大量假大空又特别花钱的主旋律电影。不存在的人性,堪称玄幻的二战历史或者特种兵。大概也就被 瑷珲条约 割走土地上的俄罗斯人相信吧,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在看好莱坞和中国的电视剧。
有不少经典黑帮片的影子,开头的室内长镜头很厉害,但中间连贯性感觉不好。
像贾樟柯和朴勋政一起喝酒拍的,感觉导演对亚洲电影是存喜的,影像、色调与风格,形似又接本土地气,很有魅力…
#venezia78 地平线
不知所谓简直是
【乌克兰】不吝于对暴力的展示,但几次之后,就觉得稍显过度,偏失重点。而男主随着行为所展示的力图救赎与内心交战,这种更为深刻的角色研究相比下却不够。出色的大概还是对时代背景的还原。
开场的八分钟长镜头是年度镜头!虽然是伪长镜,但设计得真好!靠静物和光线转场,捕捉几十年间的标志性事件,一下子就把这个家庭的核心内在给把握住了。但是后面发展得稍显单调。东欧电影的许多情节其实能与我们无缝对接,比如迪厅、跳蚤市场,比如各种街头文化和日常情绪,由于类似的体制,那个时代的东欧其实跟咱们还是很像的。
调度思路特别舞台,包括那个华丽的长镜头。男主角确实长得像头犀牛。
老哥阿富汗打美国鬼子归乡混极道躺棺材,老弟穿兰博T恤黑市接班行古惑;机枪天顶,球棒头皮,推尸锅炉,丧礼塞钱继续加班,桑拿夜蒲换白布牵小手,羊圈钉足反杀重生,异国挖坑见老乡,千刀万刃图心安……开头的七八十年代乌克兰小镇家庭简史长镜头蛮有意思,算是和突然玄学的结局有个呼应吧
#70th IFFMH Online# 前入围2021威尼斯地平线单元。其实最早知道导演也是在戛纳时候看到影评人周专门声援在监狱中绝食抗议的他,这才是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联合导演那部在柏林怎么都挤不出时间去看……)。这部片真是惊艳,要不是结尾太坑必须送五星。应该叫贾科长来看看什么叫江湖儿女(对就得拉踩一下)……影片开始那段室内炫技的伪长镜头绝对是堪称世界影坛十年级别的名场面,没见过这么交代人物前史的,连看三遍还是服气。影片明显参考了很多美国黑帮片的剧作和拍法,但化用得妥帖无比,简直是乌克兰土地里生长出来一般的毫无痕迹。导演虽说是剧场出身,有些明显舞台剧感的地方。男演员本身就是个知名混混,能调教成这样,导演真够厉害。#年度佳作候选#
看到这是乌克兰电影,就很期待。果然没失望,又让我想起另外两部乌克兰电影《进出口》《聋哑部落》,一样的现实主义题材,都很精彩!了解乌克兰这个民族底层人的生活,不同于俄罗斯、白俄罗斯民族,乌克兰可能更边缘化,这个民族更缺少归属感!另,混黑社会就不要讲情怀,片子结尾男主被杀就是太自我救赎被洗脑的结果!俄乌战争打的火热,全球新冠,世界动荡,这个大环境下来看这部片子让人感触更深!正如片子开始长达十分钟的转场镜头一样,晃动、多变,让人感叹生命无常!
开头十几分钟伪长镜头着实惊艳,当然在数码特效年代也并非超越想象。更像是雨月物语普拉斯,和有些朋友提到的千年女优真人版感觉还不是一个路子。我还是无法想象今敏如何真人化,不过我觉得诺兰会是合适的操盘手。
剧情不断跳跃,加上完全不熟悉演员,人物基本对不上号。特别是开场就来一个大跨越的长镜头,完全没有必要。
地平线单元
一个混混的编年史及自白。开场花哨,中间保持节奏,内容通俗,结尾在回顾和自省铺垫下依然很苍白。
乌克兰社会人的成长和陨落,讲的是故事,反映的是心情。谢佐夫加油
“最后的每一刀都是救赎”
开头虽然是伪长镜头,也是质量非常高的一段,转场剪辑点都能看出来,但能把岁月更迭,人物性格命运都体现得真实深切,且过渡如此丝滑,导演确有功力。但随后逐渐平庸,一个江湖混混的因果报应故事,稀里糊涂就完事,匹配不上前面导演那精心设计的铺垫,越讲越轻,越讲越俗。
见识到了开场十二分钟的长镜头,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导演在时间的处理上非常好。又一个人被时间改变的故事,最后的每一刀都是救赎。
比起《玩家》,这片成色和深度上了几个档次。虽然片头玩的伪长镜头有点刻意,但是很好地呈现了苏乌交替那段时期的纷乱和癫狂。劈友部分的暴力程度可见一斑。总体是一部充满宿命感和因果报应的片子。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