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里有《搏击俱乐部》的影子,有《禁闭岛》的影子,还有《七宗罪》的影子。但着实虚有其表,所以,也只能看见影子。
导演描写手法很大胆,一部分要归功于原著九把刀,这么大尺度的题材与画面,敢拍,就需三分勇气。
但是导演确实功力不够,前八十分钟左右堪称完美,但后面结尾绝对是烂尾。反转近乎平铺直述,过于潦草。
必须为任华达的演技点赞,塑造变态很成功。其他主要演员演技也不错,但不知李康生为何这么去塑造一个形象。
感觉导演想抓的点太多了,导致电影失去了重心,也失去了中心。就像七宗罪最后去玩儿反转了一样。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自己看了一部好片,至少是良心之作,但是又感觉自己什么都没看到一样,没有一点抓住了我。
周天,这个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的温暖祥和的下午。
看了一部这样的电影,想挑战自己的承受能力,可是,终于还是被战胜了,对,并不是战胜,而是被战胜!整个人都不好了的被战胜!
对于没看过那些这类经典电影的人,比如,没看过《人肉叉烧包》等。这部电影足够让我震惊。
人生的尽头,并不是意味着死亡,而是周而复始的活着。
一切人性的弱点,都是被利用的导火索,凿开人生,人生变得完全不同,最终堕入地狱。
与其说电影表述了一个故事,不如说电影给了我一个让上帝笑了的理由,每个人都会这样坠落,只是切入点不一样而已,荒诞又背后一凉的感觉。
凿开的不只是房客们,还有我,背后一凉的,是那种恐惧,如果是我,我会被怎样凿开?
我看电影,除非烂到我完全不明白说什么,否则我都会从电影里面看到一些我认为应该从导演演员那接受到的一些讯息,至少,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到了,言之有物。
我只是很好奇,这样的人是怎么写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等一个人咖啡》两个小清新的童话?
有点看不懂了…
然后,劝别看…
对于华语悬疑电影来説其实还不错啦,愿意給四星支持一下。任达华演技出色,演员们也献出大尺度演出,配乐也不错,有一部优秀悬疑电影的框架在,先是大篇幅讲一个离奇的故事,之后再反转,展现更接近真相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充满了黑色犯罪电影的味道,房东利用便利把各有秘密的房客们的生活全部打乱,最后走向了不可挽回的黑色结局。而第二个故事则更接近真相,由客观的第三方(警察)給出线索。房东曾经是一名优秀警察,因为女儿可能被连环杀人犯绑架,自愿卧底进入精神病院接近犯人。结果上司发生意外,卧底身份没人知道,真的就被当成了精神病人而且饱受折磨。而连环杀人犯以警察女儿下落为诱饵,給了警察一串房屋钥匙,然后以他女儿的形象自杀(这个应该是警察的想象,精神病院里哪去弄高中制服),警察身心本已备受摧残,终于在这个诱因下彻底成为了变态杀手,这也是连环杀人犯的目的,制造另一个自己继续作恶。此时卧底身份被证实,警察出院当起了房东。他先后把虐待自己的精神病院工作人员杀死(想象中是和女儿长的一样的颖如杀的两个人),复仇之后,就此彻底打开了他内心杀戮的欲望(想象中是看到颖如杀了两个人后颖如启发他)开始杀害其它房客,有时还会把他在精神病院受到的折磨加給房客,这些房客都已经失踪,具体细节不清楚,但是通过警察房东第一个个故事的描述里面能了解到不少细节。虽然房客们的形象和他第一个故事里給出的大相径庭,但是很多细节都显示他第一个故事里的描述有很多应该都是真的,只不过对应的人物有一些差异。而唯一对不上的,当然就是他臆想出来的颖如。总的框架也还不错,很多细节也都前后呼应(比如警察房东在第一个故事里一直穿睡衣,其实是寓意精神病人的衣服,炒菜的是颖如但是端出来的是房东意味着颖如本就不存在)但结尾的处理比较杂乱,似乎想留白,又怕説不清楚,影响了反转的冲击力,不少寓意不明的微笑镜头特写也有些刻意。两段故事转接的脱节也很容易让观众更多的关注第一个故事,从而认为这是一部猎奇博眼球的作品
我是先看到电影剪辑,有评论说原著更甚,于是看了书后看了电影。所以本人是站在看完书后的角度写观影体验的。
影片一开始的氛围是十分到位的,我甚至不是很敢看下去,最终还是看完了。局内有三个人是比较跳戏的:
房东、郭力、男大学生。可能跟口音有点关系(三个人口音都有点出戏),这个我暂且先放一边。
a:首先房东给我的感觉,过于欢脱了。他确实是热衷于peep power ,但在电影前半部分感觉就是开开心心计划着“恶作剧”,然后顺利完成,就会给自己快乐的打气,那种“yes 就该这么做”的感觉。但原著房东可能更加阴森,像是住在下水道(虽然他实际住在顶层)却有上帝视角,对于所要达成的目的似乎都是计划周全且小心翼翼,有时甚至还要“表演一番”,并且在顺利实施后更多的是“窃喜”,而不是欢呼。
b:然后说男大学生,人物塑造还是比较贴切,有点呆头呆脑的,但跟上面房东一起后就显的十分搞笑。与上联系,房东的行动或许有些“随意”了,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次房东拖着光腚的男大学生上下楼之类的,总是充满喜感,当然每次都是有目的性的,可这几个画面间隔很短(或者说电影节奏很快),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男大学生总是晕啊,然后被拖着走,又晕,又被拖着走,真的是非常具有喜感……
c:再说郭力,男同性恋之一,大学物理学教授,过于浓重的口音导致他一开口让人想笑(无恶意,仅针对人物塑造),以及他们发现男大学生在床上后,前期他的表现是相当符合原著的(一言不发,沉默中带着震惊),但当他跟令狐争吵则显得有些“幼稚”了,去除口音因素,台词设计也差了些。
d:最后谈一谈颖如吧,首先,演员很米,但她全场就是面带微笑,然后噶人,过于单一了。引用前面有豆友所述:“她像一个死神只是带人走,却没有复杂的人物形象。”
我发表这篇影评无意引起类似原著党翻拍党(虽然我严重怀疑会存在这些)争吵事件,因为我并没有站哪一“党”,接下来我就分别讲述一下两者类似和差别之处。
1.书的话是房东先生噶了前房东霸占房子5年之久,做出了一切,颖如这个人物存在与否并未说明。结尾则是一个警察审讯完房东后,最终也拿到一串“钥匙”,有了一栋自己的房子,也许也将成为下一个“偷窥者”。有点凝视深渊成为深渊那种意味。然后整本书内容是完整的,细节是有铺垫的,人物心理是描绘的比较到位的。可以说,不考虑书内相对重口的细节描绘,整本书是可以打7-8分的。
2.电影则是用一个警察身份替代了,一切都是他作为房东先生做了一切,因为他曾做卧底,却又在精神病院被虐待,于是进行报复。同时电影引入了黄四郎一角,为房东先生(即这个警察)如何患了精神病然后做了一切有了个交代,而颖如也不过是一个幻想人格(屡见不鲜了)。仅电影内容而言,他也是完整的,但就这个题材,其实很常见,且完全可以剔除重口情节,而且颖如这一形象完全不具备任何深意了,片中最重点的关于房东和颖如对于“生命尽头”的交谈也变成了警察和房东(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了。且影片在结构上,处理得相当粗糙,房东像是赶着趟一直忙啊忙,如上所述,人物形象并没有很好地表达出人物动机,且最后的反转太草率了,身份一查出来,就明白原来是这样变成了那样。我是打算打6.5分左右的。
3.整体结局和故事框架上面已经说过了,接下来说一下两者在内容细节上的差别。首先是王氏父女的死法,这可能是两者故事里差别最大之处了,不过影片处理简化挺好的,原著过于……接着还是颖如,原著颖如的存在太奇怪了,她似乎是“不听指挥的演员”,也就是铺垫许久之后,她与房东的对话才会显得有些突兀,但又十分合理。而影片前面说了颖如只是一个幻想形象,塑造也比较单薄,这就导致对话出现时显得很突兀也让人不明所以,最后出现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时候就显的有些搞笑(我知道导演是想塑造一个人偏头说话,然后另一个自己回应对话的那种感觉,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幕看着确实比较搞笑)。最后讲一下电影的几个反转的亮点,几个画面片段吧。一是回想“人肉宴”,都是房东(警察)自己在操办,且几个人的身份也有转变。二是他画的关于颖如的肖像画,是黄四郎自杀时的模样。这两点确实有点小震撼的感觉,但一样跟前面所展示的形象有些割裂开了。
上面有豆友认为警察身份说明影片是在书结尾处的续作,我觉得这个角度挺有意思的,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导演是拍警察掌控后的后续,那里面的租客名字和发生的事件也应该有所更改,毕竟原著也有出现那个不叫“颖如”却像“颖如”的人(名字我忘了)。
以上,一下子看完书和电影的冲击还是不小,毕竟内容有不少重口。所以决定换换口味刷几个视频睡觉咯,嘿嘿。
如果没有后面的反转,这就是一部平平无奇的警匪片…有反转就成了苦情片
·
男主的亲属垂危之际 一家人因房屋归属而吵得不可开交。男主放了几只虫子 然后亲属给他拿出了钥匙……
刚离婚的王先生和四年级的女儿搬来。房客还有一个神神叨叨的游戏死宅伯彦。上班族陈女士时常为了钱而带man回来。体育老师老张和老婆离婚后搬来,他喜欢健身和喝过期牛奶。还有一对同性恋人 眼镜男郭力和年轻男。晚上,男主和老张都会偷窥。神秘女颖如黑暗的房间内摆满了行李箱。男主用监控时时关注着房客们 并记录。
他好奇颖如 于是躲在床下偷窥。颖如和一男在家中,颖如捡起衣服时见床下有一人 但没有声张。男主于监控中见男子被绑于浴缸 报警又挂断了。颖如慢慢杀死男子,然后来敲男主的门来借打火机 男主借给了她火柴。男主在监控目睹颖如kill了男子。男主向颖如问起工作,颖如称自己没有滞纳过房租。颖如烹饪了男子,再由男主端给众房客食用。老张和陈女士互相称对方运动量大。王先生因为下班晚 感谢陈女士帮忙照顾女儿。眼镜男称不会让年轻男去当兵。
男主决定打开所有人的人生尽头,买了几种药。男主偷偷潜入陈女士房间 将蚊香浸泡进不可描述?药水中,又将药片偷偷放入死宅游戏男的汽水中 死宅男晕倒。男主张贴了钥匙丢失的告示,再设局让老张拾到钥匙。死宅一丝不挂醒来,捡起书 激动。老张用钥匙偷偷潜入陈女士房间,做出疯狂行为。男主时常将昏迷的死宅搬运至别处 于是死宅怀疑自己瞬移。男主偷换同性恋人房间内物品的位置 离间了同性恋人。颖如用行李箱装回了药店掌柜,于是男主来找颖如归还火柴 男主试探问颖如房间内是否有人,颖如称有。陈女士又带一人回来,老张躲入衣柜。男子离开后,老张出来 与陈女士不可描述。男主将晕倒的死宅搬运到同性恋人的床上 用不可描述的器具令死宅流出liquid并流血,年轻男认为自己被背叛了。死宅醒来,目瞪口呆。年轻男要眼镜男讲清楚,他自己容忍了恋人后来已婚已育,二人不可描述。年轻男希望和眼镜男殉情,不可描述时 年轻男自杀。死宅因不知何时失身了而崩溃。眼镜男在野外埋了年轻男。颖如绑架了小女孩。老张见陈女士带一男回房,偷听不可描述之声。死宅于陈女士的床下醒来,男子与陈女士吵打 老张赶走了陈女士。陈女士认为老张将钥匙给了死宅 阻止了她傍大款,老张称不知死宅如何进房的,二人争吵。死宅见年轻男的尸体出现在床下。王先生不见女儿 来问陈女士,陈女士称老张拾到了所有人的钥匙。眼镜男来敲死宅的门,要他归还年轻男。老张见小女孩被绑于衣柜里,此时王先生敲门问小女孩下落,老张否认 王先生称从陈女士那得知老张拾到了钥匙,王先生闯入 衣柜门开见女儿。眼镜男见年轻男尸体在死宅的床下,男主赶来称不要报警 怂恿眼镜男和死宅分尸。王先生与老张争执,老张将王击晕。老张欲处理王先生的尸体,因死宅出现在别人房间而怀疑其有钥匙 于是捶打他,眼镜男阻拦老张,老张摔倒 袋子中的头颅掉落。颖如和男主对视一笑。
police拿着房客们的照片盘问男主,得知男主的行为后 目瞪口呆。警长找到男主资料 得知其是卧底police,黄四郎制造连环杀死女中学生的案件后被判定精神疾病而被关入精神病院 男主卧底进了精神病院。卧底案件的警长因车祸而成了植物人,男主自称卧底 无人相信。卧底警长去世后,妻子由日记得知男主身份。男主离开精神病院后失联。男主进精神病院的第五年,黄四郎离奇上吊身亡。男主因在精神病院被虐待,后来用同样的方式虐待被绑架者(100分时, 药店掌柜被男主kill 另一个被kill的是老张吧)。男主烹饪了尸体给房客们(被烹饪的是郭力的侄子?)。police称男主是胡说八道 房子并非继承来的而房主失踪了几年,实际陈女士和王先生是夫妻 伯彦是正常的高材生 爱好男的老张是大学教授(已失踪) 年轻男一直照顾重病的没有眼镜的郭力,一起失踪的年轻人是郭力的侄子 偶尔来照顾郭力。隔壁黄四郎问想知道女儿在哪吗 给了男主钥匙。男主的女儿吊死在病房里。男主想象在审讯室 对面是女儿……
·
看前面觉得这是一部安全教育片。买得起最安全的别墅的早买了,买不起的只能住楼房。租房和住酒店务必要检验好再住,租房要层层加强安全系数。
后面是一部苦情片。正常的police 为了调查杀人狂魔而卧底进精神病院,最终被逼迫成了精神病患 而成了杀人狂魔。
好精彩 各种啪啪
cult B级片,多重人格分裂,内容变态恶心,但导演很有勇气。港台电影牛就牛在:它既可以拍文艺小清新,也可以拍变态重口味。片中任达华的造型很赞,就是一开口就有点让人出戏。白衣妹子一开口更是差点笑了。李康生看起来好像王志文和段奕宏的合体
其实还是不错的,感觉有点韩国电影的风格。
阳台那镜头,模仿切肤之爱
這有點太血腥暴力了...
装逼装得如失了智一般
我是来看邵雨薇露点的
16岁看小说的时候津津有味 26岁看电影却看得不舒服 记忆深刻的注射酱油牛奶半只老鼠的桥段都在 但电影却让人觉得刻意 剪辑混乱 ps李康生好可爱
表演,对白,气氛,控制,悬疑,反转都很好啊,这分数真是对不起这故事。
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
用同性、恋童、潜规则、分尸、偷窥、精分等这些噱头来吸引观众眼球,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每个人物都迫不及待毫无理由的展现自己是个变态或白痴,还生怕别人看不出来;剧情毫无铺陈轻重不分还有很多bug;房间病房的布景怎么不正常怎么来;最后的反转也很突兀,还人性?不就是制造各种巧合和误会吗?
这应该是目前看过的最彰显柯景腾猥琐+Cutl恶趣味的九把刀参与制作的电影,房东和房客们接连上演「裸体、自慰(主要男性主角轮番打手枪)、做爱、强奸、SM、爆菊、窃听、偷窥、烧毛、割肉、吞鼠、吃人、碎尸……」的桥段,也是挺不可思议的。……无字幕的情况下听任达华讲国语台词就像是练听力一般……
九把刀自己的致命ID,任达华奉献又一次巅峰演出
电影的混乱在于把原著里的故事设定推翻,重新给剧情铺设了线索,但又不够具有说服性,导致前后叙事节奏的混乱。导演作为新人掌控力很弱,很多情节的交代不够完整,房客之间的交集没有展现以及异色气质没有得到宣泄,但是片子本身在视觉艺术上的呈现还是值得令人称道的
创意不错执行不足,像MV流于形式,一个关于房东偷窥的故事,有发挥空间,导演功力还是不够;任达华在90年代演色魔、恶人、变态,上年纪心火消失,这个片子里不算有害,相反像一个寂寞的人。邵雨薇不错,部分段落真空上阵,既纯真又邪恶的笑容,带着寒意,让人想起三池崇史《切肤之爱》里的椎名英姬。
形似佟丽娅,神似邱淑贞。邵雨薇 李杏,两种视觉体验,台湾演员真好!很敬业。
当年一口气读完楼下的房客大呼过瘾,堪称完美的犯罪无差别的变态,虽然电影是刀大亲自上阵改编原著的剧本,恶趣味的情节都有保留,但结局赋予了变态的动机,合理却一点都不爽,扮演颖如的演员太失败,而且第二人格的包袱抖的太早太直白。可惜了一本好小说,一定要看原著啊!
重新认真看完,对导演的看法完全改观,这电影需要沉淀下来才能让人觉得更加设计巧妙,本影片和小说版本在叙事和故事情节有不同之处,颖如的扮演者真的是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从心底没来由的感觉那一丝笑意埋藏着让人不寒而栗的寒冷!
補記大銀幕 2年前 改成電影要收些
李康生只要不说话就还好,一开口说话就超想跪,好几幕吻戏实在是难以入眼……当他扭捏着身体去抱住高大帅气的森峻说“你是在嫉妒吗”的瞬间,我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不止是出戏,简直是惊悚,教授的角色换一个演员会好很多。(或者说李康生的表演就是导演隐藏的 cult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