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女孩伊卡的结局是每一个人都想不到的。包括伊卡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觉得伊卡是一个可以从一而终的生活着孩子,但是最终她却被教育改变了命运。而教育在伊卡所在的渔村,本就是一个与贫穷相对立的选择。然而伊卡最终自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但是更多的伊卡却等待着更多的女老师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因为伊卡的故事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继续产生。
《渔夫日记》是一部非洲的喀麦隆电影,女孩伊卡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因为懂事,伊卡跟自己的爸爸关系非常好,然而爸爸却对伊卡的妈妈不管不顾,一直到妈妈死去,伊卡都看不到爸爸应有的关心和爱护。直到有一天,伊卡的爸爸给她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伊卡的妈妈,而这段故事的核心就是始乱终弃,这一切开始于伊卡的妈妈接受了教育后变心了。
于是,教育变成了伊卡迈不过去的坎,伊卡的父亲不愿意自己的女儿成为自己下一个“妻子”。于是,伊卡与教育有关的任何行动都被禁止参与。然而渔村的女老师发现了这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并成功的为这个孩子埋下了成长的种子。但由于伊卡的伯伯和爸爸的阻挠,伊卡却被嫁了人。每天经历着煎熬的伊卡想要一死了之,但最终却放下了这个念头,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回答。
《渔夫日记》如同任何一部旨在描写教育与贫穷的话题的电影一样,真挚的故事采用了并不算快的节奏试图为我们讲述整个来龙去脉,而导演最后成功了,而伊卡最后也成功了。如果本片黑暗一点,伊卡最后以死去作为终结,或许那样才更符合“常态”,但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却在最后为观众们留下了一抹温存。虽然这个合家欢的结局有点审美疲劳,但是站在伊卡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结局。
贫穷和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对立的话题,然而为什么我们周围却很少有这样的故事存在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教育的代价或者说经费被大大降低了。之所以教育(这里说的教育指的是基础教育)很难在发展中国家被推行,原因很简单,因为贫穷的地区难以负担过重的教育经费。然而当教育免费的时候,这样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回答,但这个简单的回答并不能被所有的国家施行。想想看,当我们的义务教育没有完全免费的时候,儿童失学率是不是很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是不是很低。因此,我们没办法完全将教育失败的责任归咎于片中所代表的任何一方。当他们的生活条件仅仅是满足于自身每天的需求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负担得起教育的经费?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伊卡的故事虽然励志,但是我们可以追溯一下这部电影中反应的问题的本源,本源是人们观念的束缚还是贫穷?都是,也都不是。伊卡的母亲为什么会在接受教育后思想大变,原因就在于她通过教育看到了别的世界之后,一下子不满足于现状了,然而教育可以给予一个人知识,但没法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困境。于是,这种冲突与现实碰撞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现象,最早在贫穷的地方接受教育的人最终都离开了那个地方,他们觉得自己的未来并不应该跟这个贫穷的地方进行捆绑。于是,本就不充裕的人才外流之后,贫穷的地方会更加的贫穷。而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教育问题的本源。
因此,我们在伊卡这则故事中能看到什么呢?伊卡的父亲有错吗?当然有,但他的错并不占主要位置,在他的认知中,教育与自己被妻子抛弃划等号,而这也是真正发生过的,他只不过是遵从了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如何扭转像伊卡父亲这样的群体对于教育的态度,我们一方面需要将伊卡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另一方面就要将教育发展为一个为全民服务的体系,让这个体系成为日常,让这个体系成为一种习惯,且让这个体系走进更多的家庭等等,这就需要很多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投进去更多的精力。
我们国家过去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劳动力优势,而这种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素质。试想一下,如果国家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话,那么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会成为优势吗?很明显不会。如果一个国家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没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仅仅靠着民众们自己发挥,那么他们自然会像是本片中的渔村的大部分村民一样的选择,因为他们依靠自身的能力根本无力改变。
《渔夫日记》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更是一个不过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背后,我们需要看到的东西远比本片展现出来的内核要多得多。让基础教育不成为难题,这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面对的难题。
……
你好,再见
此片故事主线清晰,节奏缓慢,讲述了一个非洲女孩(伊卡)为了上学,和父亲,和周遭的世俗姿态作出抗争的故事。几首配乐别有风情,充斥着原始的味道,稍有一点点聒噪。这样一部近似纪录片的电影,于朴实无华中,轻易就触动了内心的柔软。
在非洲这个传统男性主宰的社会中,女性根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女孩不能够去学校上学,甚至不能享受一个完整的童年,小小年纪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还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就被当做商品一样嫁与人妇,遭受残酷的折磨。
本片中对苦难及人性的挖掘还留有余地,现实还要残酷的多。另一部传记影片《沙漠之花》,对于非洲女童的割礼及社会畸形的写照让人震惊,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又岂是轻易能够改变的,影片所表达的现实意义又有多少力量引发观众的思考。相同的是伊卡和华莉丝都具有反抗精神,对知识对自由的渴望,使她们勇于迈出逃离的脚步,连死亡都不曾惧怕。
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曾说,生理需求是最低级的满足,只有当第一阶段的需求被满足后才会进行下一阶段的需要。但有些人源于内心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吗,陈景润身在陋室,却依然苦攻歌德巴赫猜想,近期被刷屏的中科院黄国平博士,其论文致谢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人前的屈辱压抑,人后的穷困窘迫,靠着那一张张奖状才得以维系,真实是苦难的,而苦难之中的静默坚守,却于无形中拥有了巨大的力量。
这力量使得绝境之中懂得了希望,黄博士亦是,伊卡亦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伊卡遇到了一位特别棒的老师,在她孤苦无援时给予了她莫大的支持与鼓励,甚至为了她免于陷入婚姻的泥潭而奔走相救。这让我想到了2020年度感动人物之一张桂梅女士,被称为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用几近苛刻的方式让大山里的女孩接受教育,将她们送出大山,送到高校,送抵这些孩子父辈们无法企及的平台和轨道。面对他人快乐教育的质疑,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她说:“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要用填鸭式教育逼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只有走出去了,才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是啊,死磕、硬抗,才有可能摆脱大山里的贫穷和愚昧,只有穿越风雨、历经苦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
但究其一生,我们人中的大多数,也只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人儿啊。
这部电影让你认识了一个你不背关注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女性更是不被所谓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所重视和理解,可能只有在那种环境下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奈和压迫吧,哈麦隆这个非洲国家可能更多知道的是他们的足球吧,很感谢有这样一部影片让我对他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压迫的女童这样的悲剧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没有开化的地方,只有真正的勇敢才能带来一丝的希望,愿一切都可以不要那么残忍,感恩!
挺有趣的普及教育片,透着原始的热情,无时无刻不在制造BGM烘托情绪,小女孩表情也很投入,局部了解到非洲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揪着心看完。
教育很困難
喀麦隆意外加半星,音乐加半星
看了一部喀麦隆🇨🇲电影,技术上不过关,跟尼日利亚🇳🇬电影的成熟度还有很大距离。然而主角小女孩的表演相当出色,不知是小女孩自身的灵性还是导演的功力~叙事笨拙节奏拖沓,但结构完整,只要好好讲故事,都有动人之处~
很有诚意的一部电影!配乐大赞!“文盲和疯子真是一对亲兄弟!”
很久没看不要快进的电影了,居然是喀麦隆的,而且那么长。此片改写了张贤亮的那句名言
无知的代价
尤优曾经对露西说,非洲电影正处在起步阶段,如果全球最牛掰的导演转世了,一定会托生成一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二十年多年过去了,泰勒的葬礼没有办成,而非洲电影还在琢磨先迈那条腿。
美丽聪慧的12岁少女,渴望接受教育,在愚昧的社会被视为异类,被迫嫁个中年男人沦为性奴......电影故事有个美好的结局,愿每一个贫困非洲的少女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有美好的未来。
第一部喀麦隆电影,奇怪的居然能看到喀麦隆电影!非洲女孩版的《我要读书》!
看到了非洲国家电影,非常开心,电影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的手段,也是意识的表达,也让我了解了那里地区的生活
我也是很久没有这样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却没看得不耐烦,电影有点像近年的印度励志片,一点一点看着主角改变命运,不过最其实没有太大的主角光环,女主还是被迫嫁人了,只是最后又接受教育,其中的过程做了留白处理。有点催泪。配乐好。注意到英语口音也好听,温声细语的。
牛逼,太牛逼的电影了
根本不是教育的问题,就是根本不把女人当人。非洲黑人,真的已经放弃做人了。野蛮贪婪懦弱无能之辈!
非常平淡无味的一部电影,女主角的苦难奋斗史没有被导演充分的挖掘出来
对于喀麦隆这个非洲国家,之前的印象一直来源于那支有着非洲雄狮之称的足球队,影片展现了喀麦隆底层农村贫困、闭塞的生活,以小女孩坎坷的求学之路和悲惨的经历串起了愚昧的父亲、阴险的大伯等人物,也让人们了解到非洲落后地区的现状。但最后的结局非常突兀,没有交待女主角如何摆脱桎梏参加比赛、而后走上人生巅峰的,而配乐简直是胡来,完全游荡在画面之外
讲了一个喀麦隆渔民的女儿为了读书遭的罪,父亲虽然爱她,却不让她读书,甚至逼她嫁人。片子本身极糙,正反打背景人物穿帮,补拍镜头和前后饱和度不一致,背景音乐从头到尾,指向性麦收音后直接当了对白,完全没有调声音。但请问,诸位看过多少喀麦隆电影?又是否知道喀麦隆底层对女性和读书的看法甚至宗族关系像极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内地的农村?看这个电影前我也不知道,这大概就是电影的力量。
真实故事改编,主角的经历确实也颇让人感叹,教育及童婚的题材也吸人眼目。不过导演似乎驾驭不了这个题材,故事的叙述方式很笨拙,篇幅太过冗长,不断响起的音乐把影片变成了MV。好在女主角的表演还不错,为影片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