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是被浪费了的杰作。它有个很好的剧本雏形。在经历骇人剪辑后,如今呈现的成品里也有许多出彩的细节。最让我着迷的,是对主人公多诺万死亡的安排。影片结尾处,多诺万遭遇种种烂事,千头万绪,似乎已终于「想开了」(当然,这过程拍得很粗糙)。我看时已深信它能活下去,并疑神疑鬼地觉得电影开场的多诺万死讯通报大概是什么障眼法。结果,多诺万就是死了。长大了的小笔友冲记者,也即是观众们,说出自己的猜想:多诺万是一不小心安眠药吃多了,它不是成心自杀的。嗯,我们能感受到导演多兰隔着镜头的挤眉弄眼。
《死与生》实在有太多败笔,但这场主人公的「意外之死」很耀眼,它晃动着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最首当其冲的也是一套老生常谈:死亡是没有意志的。它就是一场无道理发生的结束。而被视作与死对立的生又是什么?很不幸,它并不代表人「天然」或「自由」存在着,反而是此意义上的污染。禁忌与律令印刻我身。哪怕瞧瞧多诺万吧,这故事拍得那么差劲,但看到它避开镁光灯后的叹气,你是否感同身受?万事如是杂乱,个体在生的状态中承受封闭的痛苦,永无法与它人达成纯净的连贯。没有谁能逃开功利链条的捆绑——除非死亡。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戛然结束,难道不是极具诱惑力的吗?多诺万意外死去,再不用自我蒙蔽着穿梭在污秽的生的世界中了!这结尾的死亡让《死与生》变成一部喜剧。毕竟,还有什么比死亡,比根除、拒绝生的世界对我们进行暴力改造,更极乐的事件呢?
作者:饮歌
编辑:哪吒男
这部终于在第43届多伦多电影节全球首映的《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可真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在此之前,关于这部电影首映和发行的花边新闻,多到足以写成一个剧本。
先是从五月份那会开始,这部电影就以未修建完成为由婉拒了戛纳电影节的橄榄枝,让很多人猜想,本片的导演,戛纳的“亲儿子”泽维尔.多兰,是不是因为上一部作品《只是世界尽头》在戛纳受到媒体的差评依然在“赌气”。
紧接着,又有消息确认了电影主演杰西卡.查斯坦和阿黛尔的戏和份被全部剪掉(事实证明,真的被剪的一干二净,阿黛尔只“残存”了声音被留在了片头曲),要知道,这极大程度上意味着整部电影的故事和格局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都让人们为这个29岁的电影才子捏把冷汗。
如今在电影节看完电影,心里也多少明白了之前那些新闻里透露出的担忧和质疑。
x说,这部命途多舛的作品,你能很清晰的看到多兰的风格,也很轻易的就能发现它的所有缺点。在首映当晚过后,从各大媒体的打分情况来看,多兰估计又要伤心一段时间了:烂番茄的新鲜度至今仅有14%,IndieWire 只给出了C-的分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在多伦多电影节第二场观众场时,导演就已经早早离开,令满场观众唏嘘不已。要知道按惯例来讲,在多伦多做全球首映的电影,前两场的观众场导演都会到场跟观众互动。只希望这次真的“早退”不是因为受伤,而是真的因为工作。
《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是泽维尔.多兰的首部英文长片,电影的卡司也是相当华丽,不但集结了《权力的游戏》里的基特.哈灵顿,《房间》中的雅各布.特伦布莱,还有奥斯卡“影后军团”娜塔莉.波特曼、苏珊.萨兰登和凯西.贝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些压力在身,多兰并没有发挥出自己以往法语片的水准,整部电影没有带来惊喜,也没有了什么值得回味的点;全片看罢,感觉它更像是一部好莱坞气息浓厚的家庭情感片。
想必看过多兰电影的人都知道,他对于“母子”和“同性恋”这两个话题有着着魔一样的偏执,这次的《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依然没有离开这两个主题。
电影由2006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点平行展开。2006年,11岁的Rupert Turner跟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由于母亲忙于工作,跟Rupert相处的时间有限,使得母子之间的关系渐渐有了隔阂,儿子的精神慰借,多半是来自对电视上的大明星约翰.F.多诺万的崇拜。令做为粉丝的Rupert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会在给偶像写信之后,收到了偶像的回信,两人在你来我往的信件交流中,开始分享心事和秘密…
2017年,长大后的Rupert也成为了一位电视明星,他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透漏了自己当年与多诺万信件交流并成为好友的事情。与此同时,他还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复杂”又与自己有诸多共性的多诺万。
整部电影的剧本是不成功的,它缺乏深度,没有细节,也毫无张力。这个剧本能做的,就是把导演想说的事情“交代”出来而已,让观众很难体会到共鸣。也正因如此,电影并没有塑造出令人信服或者感动的人物。
两条时间线上的故事虽然平行展开,但多诺万和Repurt这两个人物的塑造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做为这部电影所要描绘的两个主要人物,我个人觉得Repurt勉强更让人信服,也是更能让人产生共情的。因为勉强有几场Repurt与母亲的戏还是在音乐与光线的衬托下稍微可以打动观众。相比之下, 多诺万这个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充满问号的角色,不知道是不是后期剪辑的问题。
首先,由于自己是大明星的缘故,多诺万的深柜设定只是被两场戏带过,并没有让人强烈的感受到他为这层身份而感受到的焦灼和不安;其次,他与母亲的关系也非常语焉不详,只是通过跟母亲的两次见面和交流,母子二人的关系就从紧张转变为缓和,着实不够有说服力。
当然,电影中还是有非常“多兰”的一面,最明显的就是全片的摄影与最终呈现的画面。多兰电影里镜头的美是不可否认的,这部电影依然如此,温暖的画面和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捕捉,让很多段落充满了美感。
另外,电影的音乐,很多时候也如火花般触动人心,当然我并不是指那些烂大街的口水歌,我说的是那些能在恰当的时刻能够为人物感情推波助澜的音乐,比如娜塔莉.波特曼母子二人在雨中相拥,还有成年后的Repurt最终与爱人驾车而去,类似的场景都让人多少还是能够感受到多兰电影里画面的美感。
这部电影最让人兴奋的地方,莫过于它华丽丽的演员阵容。这其中,最出彩自然还是那几位大家一直喜爱的演员,首先是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她作为片中戏份最多的女性,无论是在柔和的光下,还是瓢泼的雨中,都散发着强烈的母性气息,在每次因为儿子而激动的戏码,她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
另外一为饰演母亲的苏珊.萨兰登同样是演技担当,她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个大特写的镜头,对于她来说都不成问题,她脸上每一个微表情的变化,都让人看到她因为和儿子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带来的情绪起伏。而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自然是天生戏骨雅各布. 特伦布莱,虽然这次他的角色跟自己之前很多角色十分相似,但当看到他每次情绪的变化,还是难免让人动情。
盛名之下的多兰,想必再有突破决非易事,像今天的这部《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虽然有不少多兰之前电影中相似的符号和印记,但面对人物众多的中等格局,他还是缺了章法,多少有些让人看到了他的捉襟见肘。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也许只有欢迎这位29岁的偏执少年回归大银幕,并首次尝试英文片吧。至于他以后的路怎么走,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不要真的像人们口中说的“才华殆尽”那样就好。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 717 期 文章,还是爱他!
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最受全球瞩目的当属泽维尔·多兰的新片《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一方面,作为导演界的大明星,从戛纳到多伦多,多兰都不缺少光环;另一方面,在欧洲名气盛行许久,难得回到家乡,加拿大的媒体们也给足了面子。
自《只是世界尽头》在戛纳遭遇滑铁卢之后,不少大牌评论开始看低多兰,在早期才气尽显和青春期荷尔蒙过剩的情绪外,认为他暂时很难走出“恋母”和“同性恋”叙述的怪圈。尽管多兰近几年的创作开始往新的方向转变,但收效甚微,有人说他矫情做作,有人取笑他荷尔蒙耗光。
但从其电影创作的历程看来,其实多兰的每一部电影都特别得私人化,“恋母”、“同性恋”、“性别模糊”等等,从他的纠结、他的窃喜、他的叛逆,让人很容易就彻底沉浸在他的荷尔蒙之中,悄然进入多兰提供的绮梦故事,去理解复杂的他人和自己。
虽然笔者从不以取向来判断导演,但无可厚非的是,多兰是继贾曼、阿莫多瓦之后,最能将同性恋特性融入创作并衍生出自身风格的导演。多兰的天赋让他的电影风格过早成熟,不但强烈且延续在每一部作品。每一次谈多兰,都不得不从其旧作中寻找痕迹。
从《我杀了我妈妈》黑白画面独白中的特写镜头;到《幻想之爱》单色霓虹场景中自我意识高度理想化的迷恋;再到《双面劳伦斯》中不以性别转变而消失的爱,甚至难以辨别爱的本质的情感,在积雪的街道,鲜艳的衣服和梦幻的超现实成了多兰镜头的理想之爱。
在《汤姆的农场旅行》中以棕、绿、灰调色,大片的玉米秸挤压着屏幕的高宽比,呼应同性恋人面对恐同家庭时的沉闷和绝望气氛;《妈咪》用运动中的高宽比变化来喻示人物成长,又用同样的手法呈现生活中的压制。
多兰的片电影总是流露少年般的敏感和趣味,无论矫情也好中二也罢,它的作品都透着一股真诚,将自己情感与困惑彻底袒露,剖析得堂堂正正。这些真实与辛酸很容易击中观者内心,引发共鸣。
就像《妈咪》中那个拉开银幕、直视镜头的瞬间,面对屏幕的观众仿佛与电影中的人物直接发生对话,在眼神交汇处感受到多层人物关系。
从《只是世界尽头》开始,多兰尝试去涉及更为宏大的生死及家庭命题。尽管当年在戛纳拿下了大奖,但也有不少嘘声;作品最后呈现的不成熟,也让多兰饱受质疑。
即便他有足够的能力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生死命题扣在一起,却少了许多以往让人感同身受的真实感。多兰对于复杂人生的理解着实有限,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时显得非常力不从心,以至于家庭群戏几乎失控。
新作《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在某种程度上依然还是在重复《只是世界尽头》时的问题,多兰带有标志性的“自恋”让他在描述与自身经历类似的人生体验时如鱼得水,但在面对更复杂的人生观时就变得捉襟见肘了。
从整体结构上看,《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是典型的三幕剧,导演将叙事时间轴打乱,以倒叙开始。第一幕从鲁珀特的童年时代开始,与约翰·F·多诺万借笔友的关系常年通信。第二幕的镜头一转,鲁珀特业已长大成人,在记者的采访中,回忆起童年时的这些信件和他的成长经历。直至第二幕,影片始终将核心的母题藏在若隐若现的纱帐中。
在最后一幕终于揭开面纱,一朝成名却选择隐藏性向的多诺万,用他的死和生鼓励着鲁珀特去勇敢面对生命的本质。曾经深埋在信件中的挣扎与矛盾,越过时空,成为鲁珀特直面自我的动力。连接多诺万与鲁珀特之间的除了情感上的书信,还有让两人陷入困境的同性危机。
从剧本而言,《多诺万》其实没有什么缺点,遗憾的是也没能让人看出什么优点。跟《双面劳伦斯》行云流水的时间轨迹,又或者是《只是世界尽头》的多层结构相比,新作《多诺万》让人明显地感觉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尾,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电影以多诺万的视角开始,在叙事的过程中,重点主要转移到男孩的视角,比以往更为旁观。
以往多兰最为珍贵的同性脆弱和恋母之爱,植根于同性视角中的狭小视野和深埋在心底的恋母情结,促使多兰的作品多了一种超越性别、超越伦理的感情,建构起艺术“本我”与现实“本我”之间脆弱而绮丽的关系。
而《双面劳伦斯》以母子之爱模拟出异性之爱的呈现,是极为让人惊喜却难以为人所模仿的关系状态。这种极微妙以至难以察觉的关系,在母与子的天然血缘中显得格外牢固。无法否认的是多兰的作品就是格局小且多愁善感,往好的方向说就是精巧且细腻。
所幸,《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在经历了《只是世界尽头》的游离后,终于回到了多兰擅长的半自传式。抛开各自表达的价值观不说,典型的叙事风格上的自信,争执时的人物大特写,在流行音乐衬托下的慢动作蒙太奇,或忧郁,或宣泄,整体风格的统一,可以说还是为影片服务的。摄影师安德烈的画面凸显了镜头人物的情感探索。
母子关系作为多兰恒久不衰的主题,娜塔莉·波特曼在饰演鲁珀特母亲的过程中,始终带着某种神经症和距离感,而苏珊·萨兰登则用尖酸刻薄来代表多诺万的原生家庭。同性身份迫使多兰从母子关系中窥视与异性的相处,镜头扫过母亲角色的眼袋、鱼尾纹,对母亲的“怨恨”实际上是一种爱的反向体现。
影片的主轴自然是落在了多诺万的生活与死亡上,同时半自传式的作品一如既往地以“母子关系”提供戏剧冲突的来源。两个平行的剧本框架,脆弱敏感的生死经历,以及争持不下的母子关系,使影片在风格审美上趋向于中庸,而少了些性感和俏皮。
这使得新作《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在创作上显得颇为尴尬,虽然延续了多兰式的同性脆弱与敏感,也有认清自我忠于内心的坚定,但影片着实没有更多的现实深度,浮于表面的情感总让人觉得有种不由自主的虚。当多兰往里填入抒情式的心灵鸡汤时,影片便无法避免地陷入狗血。
影片《多诺万》从打光、调色,再到服装的设置,都极具个人风格,大景深镜头、戏剧性配乐、明亮色块、狭窄的视野等。虽然老被人诟病矫情,但也着实已经印上多兰的个人烙印。影片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了剧本上,电影的技术元素反而突出了影片的剧作缺陷。
大量的特写镜头和嘶吼式台词,意味着场景中的物理空间根本没发挥作用,景别与运镜上的单调乏味,在大主题前突出了全部缺点。对于多兰来说“感知就是现实”,可惜片中过于摇摆的主基调以及大量冗长的对话,大大抵消了其余镜头的美感,缺乏对个人美学掌控范围的理解。
作者|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不懂观众和媒体为什么对这部电影这么mean,我记得这电影是和直到世界尽头差不多时间宣布的吧,所以我等了它不知道多少年,而终于看到成品的我竟没有半点失望。
有时候觉得多兰是个非常非常厉害的人是个天才,他在电影里暴露了太多自己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歇斯底里,作品中所有的伤都是作者本身的脆弱,所以有时候真的很心疼,到底是怎样的千疮百孔才能造就这么一个天才。而有时候又觉得他不过是个刚好和我有着相同口味的追星男孩,和我喜欢着一样的rock band,和我看过一样的电影并且同样爱着里面的角色和那个塑造他的演员,所以在创作的时候拼命夹带私货,想把最爱的展示给世人,纯粹而可爱。
反正不管事怎样的他,看了他的一部部作品我只能说自己更爱他了。而一年年追下来我想说我更安心了,母亲也好,多诺万先生也好,无一不充斥着孤独和绝望,但又可以再一片黯淡中窥见那么点希望。看母亲的时候看到有人说多兰长大了,而看了多诺万先生,也许只是我的片面感受,但我相信多兰变得越来越温暖了。
真的好喜欢这个结局。看多兰的电影大部分时间我是难受的,但这部的结局我会心一笑了。Rupert说不管真实如何反正他愿意相信美好的那一种,就算全世界都怀疑他在说谎但至少面前的陌生人Audrey选择相信,还有不管这个世界如何至少坐在所爱之人车后做的此刻他是幸福的。
如何说,我爱多兰,爱他以往个人化甚至肆无忌惮的情绪表达,那是我的安乐之所。这部电影承载了太多期望,多次探讨的母子关系的循环往复的挣扎矛盾与和解在我看来并不让人疲劳,一个命题的反复叙述我并不在意,甚至我沉溺在这种纷繁往复里,问题在于,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他向好莱坞电影叙事方式做了倾斜,但明显没倾斜顺利,个人风格不明显,有些两不像,这让电影打了折扣。
小男孩演得很好,甚至让其他大咖都失色,十分好奇被完完全全剪掉的那个谁的戏份是怎样的。选角让人喜爱但并没有给到好好发挥的余地,雪诺演技算是贡献了权游外最好的一次演技了但个人觉得带了些生硬与尴尬。
回到开头的如何说,我不会给他高分,但我依然是喜欢这部电影的,分数没有任何关系,我一向打分都没标准所以分数在我这里没意义。多诺万的生,多诺万的死,我感到疲倦,想要休息了,人与人的因缘际会很美妙,我们各自在各自的生活里在挣扎,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其间若有共通,当然开心,需要语言,需要沟通,需要羁绊,需要真正敞开心怀,我与你的通信算数,算在这里面,那信里我是我自己,我并非是在鼓励你,我也是在鼓励我自己,我不当你是多少岁的小孩,每个人曾经都是小孩,与你通信时,我相信,我是真正温暖善良的。请原谅我,原谅我的谎言,原谅我的胆小。再见,我要睡去了。
在电影开头看到同样在荒野生存里被引用的Rather than love,than money,than fame,give me truth 我就知道多兰的野心不小。
我从一个访谈那里看到,多兰自从只是世界尽头在戛纳首映后是十分失望的,它遭到两级分化的评价,同时遭受了美国媒体的冷遇,他这部根据法国剧作家让-卢克.拉卡尔斯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在北美地区找不到一位发行人。约翰多与诺的死与生是多兰的第一部英语电影,并选择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从这个背景来看,成年的Rupet像是多兰的代言人,那个采访的记者像是普罗大众,多兰是十分自信并自恋的,电影里Rupet把控了采访的节奏,有数不尽的表达欲,从被采访者转换到采访者,从那个并没有看过他的书并对他不屑一顾的记者那里得到尊重。一连串的反问“很难忍受吗”“你觉得我们来自于不同的世界吗”“为什么你就是追寻真相而我就是狗屎呢”“你觉得这故事不值得传播吗”,让我感觉多兰在而立之年已经找到方向,知道如何继续自己的电影事业继续自己artist的身份。
电影的两条线是非常清晰的,但相关性或者互动性并不高,两人笔友的身份并不对等,Rupet崇拜迷恋Donovan,而Donovan并没有相关强烈回应。两条线很独立,信件的联系并没有格外出彩,各自的主角都各自在处理自己的mother issue,一些其他困境并由此成长。剧情太单薄或者一本道,我觉得这是电影剧本的原因,或者是后来剪辑的原因,电影里那种割裂感十分打断情绪的连贯性,而且这部电影明明可以像玛丽与马克思一样有趣。还是剧本的原因,穿插在电影后半段的鸡汤说教是讨人嫌的。
当然整部电影的可看性是非常高的,摄影音乐氛围是非常迷人的,更何况我和多兰轻而易举的共情,想起来初中当时疯狂迷恋来自星星的你里的金秀贤,同样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角色,还有我和我妈的相护挖苦。可以说,通过电影我可以去理解去感受他展示出来的样子,也许我不会真正理解他,但他永远不是在自说自话。
最后,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我们所寻所想在你看来都是那么不真实毫无价值可言,但这都关系我们本身,我们都是我们自己的表达。
看过最差的多兰,真的吹不动了。在作品主题(恋母情结、性向身份认同)、表演方式(情感外化、咆哮)毫无突破的同时,连形式上突破的个人风格都丢掉了。Rupert与母亲在伦敦街头热泪盈眶地跑着相拥的时候真的有点尴尬症。多兰一向爱用的慢镜还能接受,但滥用特写,镜头又切得很碎,在大银幕前看得头晕目眩,只觉得一张张大脸切来切去情感表达反而被弱化。故事初衷其实蛮有意思,感觉多兰作品序列可以编成一部作者个人史了。小演员演技爆炸,很酷;另一条故事线几乎无亮点。@UGC Gobelins
对多兰真的只有痛心。他明明这么会拍,这么亲密、细腻、有感染力,可就是要无休止地沉溺在母子关系和同性恋认同上。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母题,这无可厚非,但这种表达欲甚至和整个故事、和设定、和人物都是脱节的。看了想杀人。
其实对于这个相对通俗设定、摄制精致程度顶配、且布满好莱坞群星的电影,如果想要变得“好看”,完全可以采取简化而非花哨的叙事视角。但多兰无法放弃每一寸的自指,两条线索就是他人生的AB面,而且必须反复互文、交叉讲述,于是整个电影就给人一种“穿上西装的少年”感。相比视听语言,多兰将自我的存在与展示不断地推向幕前,可能才是他最大的作者性,也是他被这个时代所密切关注的根源,构成循环往复。一个猜想:他会将这种自指与自我重复,无休无止地拍下去,最终汇成以一种“自我纪念碑”的阵列。
多兰应该尝试拍拍改编剧本。
依旧有多兰自己一部分的映射,他说自己更像Rupert,片子本身反映了一些他对电影行业、自己的身份认识和行业内定位的思考,通过一些台词借角色之口非常直白地说出来了,或许有些自命不凡,但是非常理想主义,有何不可呢?第一部英语片在结构处理和戏剧化上玩得比较花哨,一开始觉得乱,后面渐入佳境,如果主题还是母子关系,那看来Jessica Chastain的角色是会真的有点多余了,因为现在没有JC戏份的成片完成度看起来已经很高了
我觉得居然蛮好看滴?!!!小时候写日记每天开头就是Dear Logan,即使他从没给我回信,我也觉得是一种力量。
我已经期待了很久的多兰,就是不用再作为一个需要人人吹捧的自大天才,能满含情绪地讲好一个通俗的故事
连续失利只证明剧本是时候让别人来写了,有佳句,然而影片整体却硬伤很多。不说双线叙事+倒叙玩结构让本不出彩的故事显得更加琐碎,情感冲击也散架了。可单独拿出一幕来又觉得摄影好啊,构图好啊,各方面都不错,这只能说明剧本有问题。
他在微雨潺潺的街巷奔跑穿过人群与她相拥,他在一副纸牌的烟圈中明晓与她来自同一星球。尽管他与他相隔数十年生死光阴,但在那一刻他们借一封封书信曾抵达无人之境。往后再回想起来,也不致于太孤寡忧愁。
多兰你摸着你的蛋说说,你这片儿拍的对的起四个奥斯卡影后给你捧的场不
多兰其实是男版索菲亚·科波拉。
多兰用每部电影电影向全世界宣称自己成长的事儿,但抛弃了他的特色胶片和摄影,转而变成好莱坞式的主旋律,情节添枝加叶得巨啰嗦,台词太空洞,John也演得很无力,整体感觉是你的孤单太苍白。
多兰答记者问 How people reveal themselves 孤独蓝绿色调VS焦虑橙红色调 以及家庭浴室明亮起来的回光返照 换了英语script顿时cliche了起来 gaydream 🎵Bittersweet Symphony - The Verve
B / 与不少其他自作多情又才华欠奉的创作者相比,多兰确实有能力把他那一套充满哀怜癖的情感模板以各式遮罩变得层次丰富且带有滑稽色彩。哪怕确实感觉俗套,观众却还是能收获观看距离伸缩带来的自如愉悦,甚至领会到他尝试自我剥离却又欲盖弥彰的失措趣味。一方面是文本嵌套与联动,一种过于常见的结构化向心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各个段落内丰沛的人物状态及情感张力,以及摄影机敏锐而持续的凝视,它们不断地寻求着满溢与停滞。可贵的是这两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叙事上的冲撞与离散意味,而未显示出简单叠加的整一。
原来电影起源与多兰小时候给Leonardo写的一封信 Jacob和Nathalie的对手戏 看得过瘾 从今天起 做多兰弟弟的颜粉、细节粉、礼貌粉
好的,隐情公诸于众了,母子和解了,行业反思了,新男友也帅死了,花两个小时看完多兰的绝世美梦,大家继续过自己的苦日子吧。
第一次拍好莱坞电影,多兰在个人风格和类型片风格之间在做平衡,他努力在压制镜头的情绪化,压制自己的个性化,试图让影片更加贴合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大众化,但最终的成片介于两者之间,导演的视听层面上没做到大众化,个人风格同时也因此被削弱了,而且变得过于单调了,摄影不那么情绪化之后,只剩下各种单人镜头的镜头来回剪辑,人物的情感一突兀就是清一色的45度俯拍演员的大脑门,观影过程实在是有点单调。不过从剧本的角度讲,这个故事的完成度非常不错,各种叙事细节的收尾非常完整,主题还是他一贯的性取向认同和恋母情结,把他的童星经历,年少成名的名人身份和童年暗恋小李子的一些私人化的想法和见闻杂糅到一起,一写撕逼话痨戏就起劲,可能这些元素大家看的次数太多了吧,疲了。还是希望多兰可以早日拍别人的故事,尽快走出创作舒适区。
一流的构图和配乐,演员全员选得不要太好。两对母子的生活交叉互文,看到了多兰愿意给我们看的个体成长轨迹。私下以为撕逼可以少一点了,结果导演依然年轻气盛的投出一个又一个情感炸弹。性取向的挣扎和母子关系永远都是多兰灵感的源泉,但我深知:不了解的人永远不了解。
没有了情绪噪点的多兰连刻薄都变得充满爱意,尽管有太多刻意的扭桥和过度的输出,但仍然是动人的,甚至连他从议题表达转向戏剧表达过程当中那种急于抓住“确实感”以至于大乱方针的阵痛感,都与片中约翰·多诺万的浮沉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相遇与离别时空的落差与交汇,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名利场上的瞬息万变,这样多层次的文本呈现出多兰作品中不常见的延展性,可惜好莱坞最不缺少的就是花哨的戏剧结构,向好莱坞靠拢的多兰像是叛逆的小孩儿忽然间服了软,自然不受待见,这大概也是种刻板印象。
#TIFF 又一部个人感觉和媒体口碑完全两级的片,但是我完全能理解媒体为什么会集体差评。虽然说是多兰故事性最强的电影,但也是多兰最俗最商业的电影了。从只是世界镜头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然而两个极端都不怎么有营养有深度。电影里有着几句十分好的台词,但也有十分烂俗的台词,所有感情都在表面浮着,但个人而言就是看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