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前十分钟的观影感
方方正正,落入俗套——全片观影感
几处剪接略显生硬,故事还算完整,小时候的伊恩表现出的神经质没给出与老年的性格关联,略显突兀。
海伦应该是技能冷却中,伊恩才double kill还没封神
可恨的140字……可恨的140字……可恨的140字……可恨的140字……
逐年追影的电影评分,是通过对电影的七项要素分别评分,然后经过计算而来。下面逐项进行解析。
电影的主要角色都是老年人,对年轻观众来说,观影兴趣大打折扣。但是,有两位老戏骨撑场面。因此,硬度为4分。
需要说明的是,硬度是减分项,硬度越高,总分越低。
值得庆幸的是,男主角是《指环王》中扮演甘道夫的伊恩·麦克莱恩。
女主角是2006年的电影《女王》里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扮演者,海伦·米伦。
这二位并肩出现在电影海报上,大大增强了观众的观影兴趣。出于这个原因,硬度没有给到5分。
两位老人家,从逐年追影的小时候,就扮演老者角色。如今更是高龄,一位80岁,一位74岁。仍然有如此活跃的表现,令人钦佩。
贝蒂少女时代的耻辱,坑家败产的血海深仇,发酵了半个世纪,跨越半个地球的恨意。3分送给这浓烈的情感。
女主人公贝蒂,从10几岁时,本来纯洁的少女时代,却被自己爱慕的男孩侵犯,这个男孩就是罗伊。
罗伊15岁时,是贝蒂的英语老师,那时罗伊还叫汉斯陶布,贝蒂还名叫莉莉施罗德。
莉莉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工厂,施罗德家的生活还算富裕,施罗德夫妇膝下有四个女儿,莉莉是最年幼的一个。
汉斯伤害莉莉的动机很纯粹,只是为了羞辱莉莉,甚至不是因为对莉莉起了色心。
他觉得自己受到莉莉姐姐们的戏弄,所以迁怒于莉莉。
汉斯在莉莉姐姐们那里受到的羞辱,全都宣泄在年幼的莉莉身上。汉斯对施罗德家的报复没有就此结束。
几天后,莉莉的父亲被人告发,定为叛国罪。告发施罗德的人就是罗伊。
汉斯在会客厅等待给莉莉上课时,无意间听到,书房里大人们的谈话。
当时,大人们没拿这个15岁的少年当一回事。
从此之后,本来家境殷实的施罗德一家,父亲被绞死,母亲自杀,落了一个家破人亡。姐妹四个成了孤儿,靠出租房子惨淡度日。
更悲惨的是,战争快要结束时,一颗炸弹炸死了莉莉的三个姐姐。年龄最小的莉莉,被姐姐们疼爱,提早去睡觉,逃过一劫。
莉莉孤身一人,说谎,成了生存的必需品,于是,莉莉越来越精通此道。
时隔60年,莉莉成为了贝蒂,她的孙子辈儿们仍然在全世界寻找汉斯陶布这个仇人。
人海茫茫,老天有眼,一位外孙的伴侣,追踪到了罗伊。才有了《谎言大师》的故事。
虽然电影见解的浓度不高,但是有深刻之处。因此给出3分。
见解独到之处,比如。故事开始时,老罗伊一伙人的骗术秀。
只要投资5万英镑就能在几天内变成10万。先用低投资吸引受害者入局。等到谈判时,同伙假扮的大金主,佯装被受害者惹怒不欢而散。
要知道,这个摔了门就走的俄罗斯人,本来打算承担起80万的投资本金。现在可好,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还是自己替鸭子开的窗户,你说心里悔不悔?
结果,为了表达歉意,2个受害者同意老罗伊的建议,每人再追加5万投资,让俄罗斯朋友看看英国绅士的诚意。
终于,眼看就要凉透了的买卖,又起死回生,一不留神又多赚了5万块钱。两个受害者还陪着加害者开香槟,喜滋滋的庆祝自己身上的肥肉掉进了别人的锅里。
这一套操作着实让人开了眼界。
影片对自己所持观点的阐述十分清晰,证明足够有力。因此给出5分的满分
首先,加害者变成受害者。
原本的捕猎者变成猎物,原本猎物却是伪装的猎手。
另一层面,风光无限,拥有超越年龄活力的谎言大师,最终被谎言反噬,成了无法行动,连喝水都困难的普通老人。
作恶者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他做了足够多的坏事,所以,或早或晚,会给其他人造成可怕的伤害,并且,伤害的程度,足以让一些受害者穷毕生精力寻仇。
最终,这些受害者中,会出现一位复仇者,比他更有耐心,也更聪明,是一位更出色的谎言大师。
这就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价值。
《谎言大师》是一部主打悬念的电影,槽点太多会成为硬伤。所以开篇布局花了很大的心思,却在收尾时略显笔墨不足。因此逻辑评分为4分。
故事的4分是通过逻辑、见解、情感和价值的分值综合计算而来。所以,此处仅仅梳理一下电影的故事线索。
主线故事是罗伊从社交网站上钓到贝蒂这条大鱼。也可以换句话说,罗伊咬住了贝蒂投下的香饵。
原本,罗伊策划了一个骗局,企图骗走贝蒂全部存款,结果却遭到贝蒂反欺诈,一生的积蓄都被骗光。
最后,贝蒂还引来罗伊的仇家,将他打成中风,连喝水都不能自理。
这一主线故事中嵌套着3个次情节。
结尾暴打罗伊的仇家,他们和罗伊如何结下梁子?
需要在第一个次情节中寻找答案。
这个事件起于罗伊和贝蒂接触之前,是罗伊骗子生涯中无数骗局中极为普通的一场。
这一骗局的前情未做过多交代,因为它发生在影片之外,属于背景故事。
不过,借由罗伊勾引贝蒂上钩的手法,我们也大致能猜到,罗伊和两位受害者搭上关系的套路。
影片中展示的是罗伊团伙收网的过程。行云流水、配合默契、游刃有余、以假乱真。
这段戏中戏比这部电影还优秀。
我们从此了解了罗伊的身份,并且推断出,贝蒂是罗伊的下一个猎物。
该事件并没有就此了结,始终游走于主线故事的字里行间。
首先,罗伊在和贝蒂约会的间歇,带着打手,教训了对分成不满的同伙,敲断别人手指时,顺手买了和贝蒂共进晚餐的食材。
随后,是和贝蒂在商店购物时,巧遇一名受害者。罗伊不动声色的将其引入地铁站,将对方推入疾驰的列车轮下。
年近80的老人,杀个把人就和公园遛鸟一样从容。
紧接着,在片尾,贝蒂击垮罗伊,却给罗伊手中留下十万英镑的存款。
这十万英镑就是狗熊最爱吃的蜂蜜,贝蒂将蜂蜜扣在罗伊头上之后,又放出两只狗熊,然后,优雅的离去。
这两只狗熊,一只是,前面提到的,被罗伊砸断手指的前同伙,一位俄罗斯大汉;另一只是,骗局中,除了罗伊杀掉的那位受害者之外,的另一位受害者,一位黑人大汉,他被罗伊骗走的钱数,刚好是十万。
至于这十万英镑,这兄弟俩怎么分?钱是罗伊欠黑人大汉的。罗伊欠俄罗斯大汉的,肯定是手指头了。
从片尾罗伊的惨状可以看出,俄国大汉比较善于抛开现象看本质,不执着于手指这个表象,本质上,是打断骨头,无论长在哪儿都行。
第二个次情节,是罗伊的真实身份,他是一个德国人,真名叫做汉斯陶布,从十四岁教授他人英语,讲起英语比英国人还地道。
因为汉斯的语言天赋,在二战结束之后,当了一名德语翻译,效力于一个英国秘密组织。该组织的职责是,抓捕流落在德国民间的纳粹分子。
汉斯的搭档,是英国中尉罗伊科特尼,也就是真正的罗伊。
汉斯和罗伊在抓捕一名纳粹分子时,不会德语的罗伊暴露了身份,二人和罪犯搏斗时,罗伊脸部中枪,当场身亡。
案发现场除了三个当事人,再无其他见证者。
罗伊的脸被子弹炸掉了,德国人汉斯看着罗伊的尸体,脑中闪现一个灵感。眼前这具无脸男尸,将代替他,汉斯陶布,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汉斯则代替罗伊,活着回到英国,成为战胜国的公民。
第三个次情节,是罗伊和贝蒂年少时的纠葛,也是这部电影主线故事的起源。前面分析情感得分时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过度追求反转,用力过猛,破坏了电影的代入感。
电影开篇,罗伊是一个神奇老人。就像《骡子》里的老厄尔。
后来带着打手,砸断同伙手骨时,还有几分黑道老大的霸气。
在地铁杀人灭口的一段,罗伊身上看到的是《纸牌屋》中的主人公弗兰克,以同样的手法,灭口女记者的影子。可以理解为,罗伊是一个像弗兰克一样,能做大事的人。
紧接着,陈年往事揭开,德国人汉斯脱胎换骨成了英国军官罗伊。
再到15岁的罗伊就因为一时上头,骚扰莉莉姐姐不成,反被羞辱,一个转身对莉莉施暴。
更邪门的是,汉斯在被施罗德赶出家门之后,一不做二不休,告发莉莉父亲叛国。一言不合就要坑你个家破人亡。
老罗伊本来是一个狠辣、果决的迷人角色,观众一直以他的视角,借由他的身份,进入电影之中,结果,为了实现剧情的反转,罗伊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
无论是谁,其第一反应都将是,从这幅不堪的躯壳中脱离。
电影执着于反转的效果,掰断了好不容易营造的代入感。
《谎言大师》成功的将观众带入电影营造的情景,却在接近尾声时,用冷水将观众浇醒。观众在最后一刻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看热闹的。
人海茫茫,因光影相遇。
相隔万里,伴文字相识。
我的公众号【逐年追影】,有空常来。
如果我们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您向我们发出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影片整体感尚可,豆瓣评分比较客观。谈几点感受:
一是,若作为“骗中骗”类型的商业片,诈骗技巧的展现太简单了。尤其是老太太的眼神那么犀利,刚一开头就能猜出老头要上当。
二是,把老太外孙定义为好同志,明显是为了向甘道夫的基阳红献媚,也可看出主创人员设法扩展观众人群的努力。
三是,历史植入略嫌生硬,回忆场面看得出受《无主之作》的影响颇大。
四是,结尾为何非要拍成老头恼羞成怒动手?品味掉了不少。完全有办法让两个老戏骨用眼神完成,何必大动干戈。
五是,冒名顶替的历史背景交代含糊。
六是,影射了一把苏联军队对战后德国的蹂躏,成为老太报复的动机之一,有点牵强。
七是,前半段的轻喜剧展开得不错,效果也不错。后半段变成了历史题材,转换比较突然。
八是,演技无敌。一招鲜,吃遍天。
谎言大师 工整而老套。不能剧透,剧透就没法看了,因为老套的简单。只能说受众不同,并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所以看评论说没看到老戏骨飙戏很失望。但这种老套应该会被老年观众喜欢吧,骡子 尚且有点奇观,谎言大师 就干脆目标老年观众。其实很好,教科书版的工整而古典,毕竟写教科书的都是上个世纪的人了。唯一的瑕疵是在09年伦敦街头出现了摩拜。大概是老导演不认识吧。
人心叵测,不敢陷入太深,知人知面不知心,特别是要注意首次接触的人,因为你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和目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一方面不敢相信身边人,另一方面人生苦短何必太在意,矛盾、彷徨、不知所措,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要做好自己,适当娱乐,身正不怕影子斜,开开心心过一生。
很好看的一部悬疑片,虽然一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但是再加了一段复仇经历,是为了剧情和以前的电影有一些提升吗,仁者见仁吧!电影最终诠释了一个普世观点: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最后的场景来个大对比:孤狼终了对比儿孙满堂。还有一大亮点就是两位老戏骨飙戏(今年真流行),海伦米勒真有魅力,让最后跟孙子的调情让人浮想联翩,麦克莱恩也是,阴险狡猾,一副坏人变老的典范。
最大的反转是,Ian居然演了一个直男......
老家伙们稳如老狗!原本我期待的是海伦女士能重现赤焰战场中的人设,然而没血腥也没特技,看来整体是什么也没沾上,不够聪明不够硬核也不够精妙,戏烂人不烂,挺可惜的。大基带小基,你狼老公最近的资源不要太好哦~
冲着两位大神看的。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故事。反转早就料到了,主要是看两位飙戏。蛮喜欢。我们一直亲热地管甘道夫爷爷叫老骗子,现在可好,伊恩演了个纯正老骗子。
老戏骨表演没得说 剧本跟闹着玩儿似的 三脚猫骗术 公众场合随手杀人翻个摄像头就仿佛当众隐身了 悬疑桥段基本上在开头也预示了结局 历史背景的嫁接好突兀 老年时期油嘴滑舌的性格和年轻时的阴郁也仿佛根本不是一个人 人物动机也是莫名奇妙 每一层所谓的揭秘都让人感觉“何必呢 至于吗”
的确是出乎意料,加入二战背景的时候我还以为要讲一个老兵如何被辜负于是踏上犯罪道路最后迷途知返的故事,对Ian的确有滤镜,但是这个电影是看得很爽,终于不是混蛋只要有一念之善就能happy ending的故事了,虽然他的确一念之善都没有。看到女主揭露身份那里我还以为会是他顶替的那个英国人的家人,英国人的死也可能是他利用英国人不会德语串通了盖博杀掉的,不过没想到,原来是强奸,而且从小就很会颠倒是非黑白。挺带感的反正
精彩绝伦!!故事太棒,爷爷和Hellen女士几乎等于一人分饰两角,因此两个顶级卡司大篇幅对戏看得超!爽!年轻演员都要看一看,老辈演员现在还能够如此生龙活虎地呈现出这样的表现和高质量作品,isn't that marvelous! 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也在于它那么自然地结合了两个和我最有渊源的地方:英国和德国,伦敦和柏林,实是美妙极的惊喜。Ian爷爷献出了他这些时间以来我最喜欢的演技。Hellen女士!她那句“I have long already forgave you. Now I beyond you.”太棒太powerful了,献上5秒膝盖!有趣的是有时我也爱用fond这个词,它听上去确实是那么英式,现在这个词对我有更多的意义了。衷心为两位戏骨鞠一躬,小狼和唐顿管家的演员也很增光添彩。
以为要看一对英国老骗子谈恋爱,后来发现是两个德国人要复仇……好的吧。
剧情实在是有点扯。加星给演员的演技。伊恩简直了。这俩老艺术家的肉搏也够拼的。虽说也大概知道是咋回事,总得说还是挺耐看的。
(6.0/10)在一部靠谎言维系的电影中掺入了太多暴力。
资深演员和经典剧场搭档来到大银幕的交手合作,火花十足,也似乎充满着某种“不战而胜”的意味。只可惜两人这种“有生之年”级别的合作最终被禁锢于这样平庸的,如同Betty形容的“小剧场”一样的故事中:本是充满着危险的情欲骗局,却又自作主张塞入不着调的历史背景与生硬的复仇反转;角色的每步充满预料,又鲜有真正的爆发点,真的太可惜了。
被豆瓣简介骗了还以为是一部披着悬疑外衣的可爱夕阳红,半小时后开始不停卧槽,怎么这么硬核……且俗套啊
两个老人宿命纠缠的互相伤害,彼此都足够冷血无情。故事没什么惊喜,名言永远是对的——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小狼又本色出演了一次gay嘻嘻~
Highly watchable. "Fond is a very English word." 2333 PS.结合故事情节来看,配乐和色调营造的诡异感是相当成功了。。
3.5 so fond of you
两星半,《骗徒臭事多》和《龙凤斗智》的变种,可惜缺乏戏剧元素和张力,缺乏悬疑和紧张。结尾受害者的回忆部分无法产生共情,这一方面它就远不如《记住》深刻。当我以为它还会双重反转时没想到就这么落幕了,本可以成为更好的浪漫悬疑片,可惜。幸好还有两位老戏骨的动人表演和个人魅力撑场。
本想看两位老戏骨飙戏时刻结果剧情发展越来越奇怪,二战背景像是生搬硬套加上去的。此外套路化设计让我老在看出女主会反杀
说真的,这个类型的电影就是从一开始你就知道结局,看它无非就是欣赏两位老戏骨对戏罢了。
看爷爷
虽然剧情老套,但是只要看到海伦奶奶这个年纪还能演女一号我就开心!
二战与性侵的背景加的有点生硬,更想看两位职业诈欺师的职业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