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突尼斯电影,也是第一次看非洲电影。总体上来说是一部中规中矩带有一点小惊喜的电影。电影里男女主角演的都很好,上网一查才知道男主塞米·鲍亚吉拉还是戛纳影帝,也凭借这片子拿了威尼斯地平线单元的最佳男主。 导演镜头下的突尼斯很美也很丑。影片一开始给观众塑造了一个十分美满的家庭,几分钟以后随着一颗子弹美好就如同被打碎的车窗一样四分五裂。希区柯克说电影要展现桌子底下的炸弹,他说的没错只是他说的是电影,但这是突尼斯的现实。(儿子被打中之后车里的音乐也戛然而止了,其实我觉得音乐如果能继续下去效果应该会更好,欢快的音乐和车里的惨剧形成对立。) 子弹引出本片最大的矛盾点:站在病房外的人不是病房里儿子的父亲,之后就像片名一样开始了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影片看到一半我就开始担心了,就是男女主感情的复线怎么展开,感觉如果掌握的力度不够好稍不留神就会很狗血,但是好在最后导演把握的还不错。 最后一部分,儿子真正的父亲出现是我个人觉得不太好的地方,尤其是站在病房前对女主说的话,我觉得删掉对整个电影没有什么影响。最后导演还是选择了一剂温和的药,如果最终没有找到真正的父亲,男主在买来的孩子与病床前的孩子之间做出道德与亲情之间的抉择,这可能才更是触及到人性的讨论与思考。 最后一场戏是我觉得加分的地方,貌不合神更离的两个人坐在手术室外的两侧,他们中间穿过了这个悲剧中的国家里悲剧的一个又一个人,两人之间的镜头越来越松,从特写到中近,越轴拍摄也暗示了两人接下来的所面对的情况,他们早已不再是那对亲密无间的夫妻。病房外的母亲还是母亲,可病房外的父亲还是父亲吗?
观影感受,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比较平淡,没有通过一些方法调动观众的情绪,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内容,演员的表演也非常不错。
观景感想,通描述这么一个故事,让我觉得故事中的社会是如何的混乱,在高速路上被射杀,然后买卖人体嚣张,面对这种困难首先做的却不是医院里治疗小孩时,现场应该报警,感受到当下生活的不易。其次,从一个父亲的角度,生活给他开了玩笑,面对孩子的枪伤,以及不是亲生的问题。这接连下来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却并不好去判断,这从中有个人的情感,也在道德的约束,但是承受这一切的并非他人,只有自己能够决定如何去做,即使他不救这孩子,你又能如何去评判他做错了呢。最后,只能说他是一个好的父亲,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
Am I a good father now?
我更喜欢直译名《儿子》。//一家人在路上遭遇武装冲突,儿子被流弹击中,需要移植肝。给父母化验血时才得知,父亲不是生父。母亲去找生父,父亲在医院碰到一个号称能帮他迅速找到肝源的“好心人”——后面就不能再说了,自行观影比较好。//导演差临门一脚把这片拍成经典。
三星半。題材和編劇很好,但沒有拍很出彩;最後有一點點可惜
整体上是一件意外引发的家庭地震,揭开了一件秘密,让整个家庭分崩离析,不过在这彻底分开之前还必须为了孩子强行苟且。剧本还算是蛮扎实,通过寻找肝源把各种矛盾、转折、家庭和道德困境串联了起来,没有什么突兀的地方和不能解释的人物动机。扮演夫妻的两位演员也表现很不错,内敛和外放把握的很不错,没有一直咆哮,而是把很多感情装在了心里。PS,最后一个对视也太法哈蒂了。
我和他的器官相互排异,却与他的人生彼此牵系。我只看得见眼前的子弹,却听不到远方的哭声。十五万第纳尔换来的小孩是我的稻草,却是他们的生意。本以为买来的是天使,自己却变成撒旦。那枚子弹击穿了儿子的身体,击溃了稳固的家庭,击碎了楚楚衣冠下的兽心。原来拯救儿子不要我的肝脏,而要我的良心。
没有血缘关系的羁绊,最难割舍。特殊的父爱。一起意外的军火冲突,一名10岁男童中枪,牵出一段「被绿了」的陈年往事,男主情感拿捏得非常出色,演技在线。一位父亲为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努力寻找移植肝脏的故事,涉及地区军事冲突,人体器官买卖。一个开放式结尾,男女主的关系会如何走向呢?进行肝移植的男童结果又怎么样呢?手持摄影,营造了人物内心复杂波动不安的情感。#HIIFF
剧情反转精彩,社会宗教,道德底线。还是设计的很紧凑合理。但是有关母亲和情人有些墨迹模糊的关系和父亲像他爸爸一样自私的描绘倒觉得有点画蛇添足了
一家三口前往边境旅游,子弹击中年幼儿子的肝脏。拯救儿子的命需要尽快换肝,由此演绎出种种情节。影片总的来说拍得很出色,故事叙述有条不紊,张力及悬念一直都有。只是感觉故事加载过多的东西了,有些太过于复杂了。原以为只是亲情,然后转向家庭关系,又加上器官买卖,还有良心拷问。故事背景又置于利比亚革命反卡扎菲之时,地点也是突尼斯邻近利比亚的边境城市。过于厚重的背景与主题,让影片有些不单纯。
于海南电影节。前二十分钟迅猛、有力,后半段涉及两位男性心理转变的剧作较弱,但这仍是一个值得观看的故事。另:希望中国片商听听观众现场提的建议,换一个不那么粗暴的片名,也稍微有礼节一些,别再当着主创的面说“如果这是部拿世界级大奖的片子当然可以叫a son了”这样无礼的话了。
人生第一部突尼斯电影,器官移植的思考、对政教合一社会对社会婚前性行为不宽容的批判,对利比亚突尼斯边境局势的映射、对血缘与亲情的再思考。不错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剧本略狗血,不过被演员抬起来了,突尼斯影帝当之无愧。
#Venezia 10开片的矛盾建立很精彩,儿子中枪、抢救,换肝牵扯出儿子不是亲生的晴天霹雳,内心天人交战的是父亲,母亲的痛苦和自责更让观众移情。侧面反映出突尼斯地区的社会环境(无缘无故的恐袭)和文化环境(对妇女婚前性行为的不接受)等复杂的状况。
利比亚内战的一颗子弹,改写了一个家庭的命运。有点法哈蒂的感觉,但没有搭起一个道德困境,而是偏重于父母对儿子的拯救,结尾两人的对视很“一次别离”。PS谁起的这个弱智译名我想X到他爆肝...
一颗流弹撕开一道口子,里面窥见的都是人性的软弱和社会的黑暗。并不新颖的情节设计,但放在了战争动乱和伊斯兰社会的背景下,就有了更大的力量。
#2ndHIIFF# 一个法哈蒂式的故事,进入困境叙事后有一点点自乱阵脚,结尾也稍显草率。比较普通。
因战乱而生命垂危却期待因战乱获得的“好处”拯救,就题材而言和故事本身的悲剧、荒诞、无望乃至悚然、残酷都颇有讲头,但是拍得太单薄太粗陋了,无甚艺术感染力,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故事如果交给锡兰会变成什么样,比如在信号都没有的沙漠到送走小孩的内心挣扎段落,联想一下三只猴子,几乎可以拍成充分揭露人性可怕幽暗的惊悚片,而这部电影的处理却显得贫乏无力,导演还试图注入女性主义社会批判等元素,可显然力不从心,有点可惜了好题材 @影城
中文译名过于狭隘,原名“儿子”简简单单就串起了家长们的反应,以及由此延伸开去的社会问题。因为“儿子”就是道具,这个恐怖战争的牺牲品,是边境难民儿童悲剧的对照,是法律条例与医疗体系漏洞的讽刺,而在愈发癫狂可怖的社会环境下,夫妻二人关系的几经变化,依旧唱尽主角,只是有了那层茫茫然的背景,无力感就更汹涌了。三星半。@HIIFF,20191204
挑战道德和社会底线。一群孤儿成了活体捐赠,让人看了五味杂陈。男主的良知,终于放弃了买来的活体,儿子阿吉兹顺利得到生父的肝移植,聊以欣慰!
#2nd HIFF# 2019威尼斯地平线最佳男演员→海南岛电影节主竞赛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7分片。把战争、器官移植、宗教、法律、家庭问题搅缠在一起并不断升级,看似是个控诉战争的戏,但说到底还是个social drama。导演一直在避免“像法哈蒂”但是不得不说还是有不少“法哈蒂touch”(结尾镜头简直就是直接从[一次别离]拿来的好哇),比如特有的宗教-政治设置的障碍,而且人物也经历了道德考验。但是刻意与法哈蒂拉开距离的尝试也导致了影片的戏剧性冲突和节奏就不那么舒服(所以法哈蒂还是有道理啊!)。巧合用得太多,最后生父出现的转折又太顺拐了……
拍得太小心翼翼。
亲情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