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还流传着《孤儿怨》另外一个版本的结局——最终艾斯特没有死,而是回到自己的房间边哼唱着歌边换好干净的衣服,重新化妆成小孩子的样子,很坦然地走下楼,对警察们说:“Hi,police!”有不少网友都很喜欢这个结局。
确实,圆满的结局是不适合恐怖片的。但是其实凯特一家已经遭受到了很惨重的损失了,而且在影片结尾凯特将艾斯特踢进湖水后,对于艾斯特的死活影片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有些网友认为被删减掉的 结局很适合拍续集,但我觉得把被删减掉的片段放到续集中更耐人寻味。
影片的开头凯特的梦境除了营造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味,约翰将凯特交给一个护士,让凯特独自生产,这种抛弃其实与接下来约翰对凯特的敌对情绪有着很好的照应。凯特一觉醒来,接下来,影片展现了一系列“很有爱”的场面——一个因酗酒而遭受失婴儿的母亲困于长期的自责,造成失眠,暴躁,神智不清。为了减轻这种痛苦,她和丈夫决定将她们对夭折女儿的爱献给同样没有得到这种爱的孤儿。她们领养了乖巧懂事,多才多艺,聪明过人的艾斯特,并为她准备精致的房间和精美的礼物。凯特的二女儿麦思也是十分喜欢这个新姐姐。
接下来艾斯特的怪异行为让我们知道她并不是正常的孤儿,故事开始转弯。
这是美国恐怖片与中日恐怖片明显的不同之处,美国的惊悚片往往会有很长的铺垫,而这一铺垫往往会与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有着截然相反的风格。主人公在某个场面中突然转变,让观众的神经也跟着紧张起来。
影片接下来的“虐心”情节真接踵而至:艾斯特用枪对准麦思,杀死修女阿比盖,为了得到约翰的可怜夹断自己的胳膊,纵火想要烧死凯特的儿子……这些情节并没有很多新意,但是当我们看到9岁的小萝莉如此残忍的时候,都不禁瞠目结舌。而且在表现这些镜头的时候,导演并没有选择像中日影片那样用空白镜头代替人被残杀的过程,而是用了相当多的细节描绘艾斯特害人的过程——血腥的,残忍的,老练的。这些镜头将观众的情绪一次一次地调动起来,十分考验观众的承受能力。
艾斯特被收养了不久,凯特就开始怀疑这个不同寻常的孤儿,但是约翰一直站在艾斯特这一边。虽然艾斯特在他们之间挑拨离间,但是不得否认造成他们之间的隔阂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不信任。我们通过后面的一些情节可以知道,丈夫约翰曾是个“色鬼”,妻子凯特曾是个“酒鬼”,他们吵架时说的狠话就足以说明他们并没有将过的不愉快忘记,这种不信任一直存在,甚至还在发酵。
很多网友都把这场悲剧归结于约翰,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角色,就是片中的心理医生,她没有发现埃斯特的问题,还将她描述成羞涩,敏感,善良的可怜孤儿,把凯特感觉到的异常问题全都归结于凯特,甚至还要安排凯特接受治疗。她的作用远比推波助澜要大。
不仅是悬疑片,美国的很多电影都有表达向权威挑战的主题。在美国影片中,政府人员,科学家,心理学家……个个都有着一副十分认真地,不可违抗的面孔,可是到头来却成了十足的蠢货,反抗他们的最终都成了英雄。美国佬是有多爱调侃权威!
当小女孩的邪恶面孔越来越狰狞的时候,观众们将更多地注意力转移到了凯特与麦思身上。
不管是凯特的第六感使然,抑或是母爱的作用,凯特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变。她从一个惨遭丧婴的柔弱的敏感的母亲转变为揭开谜底的“侦探”,一步一步地进行调查。但当凯特认定是艾斯特想要谋杀自己的儿子丹尼尔的时候,他的丈夫再一次袒护了艾斯特。
艾斯特色诱约翰的情节已经将所有观众的好奇心提到了极点,这时候凯特的电话响了,谜底被揭开了。相信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凯特被大夫抓起来的时候都注意到了凯特丢在地上的手机响了。片中有很多类似的情节,这些情节让观众不禁感叹“太可惜了,就差一点点!”这一点点不管是让观众愤怒还是惋惜,都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让电影更加耐看。这一点让美国的电影与中国的很多看一眼就知道结局的影片完全不一样!
接下来的凯特更是扮演了一个英雄的角色,她飞速开车回家,忍住丧夫的痛心,与凶狠的艾斯特斗智斗勇,拯救了自己的小女儿。她最后“献给”埃斯特的致命的一脚更是让观众叫好!
如果说凯特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那么6岁的小麦思带给大家的更多的震撼是来自于身体弱小的,失听力的她与机灵过人,灵活应变的她之间的反差。该妥协时妥协,该上手时上手,她受艾斯特的控制但是还是从她手中救出了丹尼尔,她胆怯地不敢把事实告诉母亲但是是她的一枪救了落入虎口的母亲。麦思靠自己的智慧与艾斯特周旋,毫发无伤。
最终活下来的是势单力薄的母亲和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儿,成为影片的英雄。美国的悬疑影片在这方面很相似,很少有美满的结局,但是最终的胜者,幸存者还有对于揭开谜底至关重要的人物很多都是从一开始就遭受反对,鄙视,或者看似十分弱小的人。这对于塑造影片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就像写作中常用的欲扬先抑手法,,最终的弱者更加弱小这让最终的英雄更加高大。
美国的悬疑影片还有一个十分鲜明地特点,他们给了观众故事的答案,却没限定观众对主题及人物形象的答案。在论坛上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惨死是否真的应该是埃斯特的下场,33岁的她化装成一个9岁的孤儿色诱养父,失败后便下毒手杀死养父,还杀死了很多其他无辜的人,她被杀死是罪有应得。但是还有一部分网友觉得她天生的缺陷不仅给她带来心理上的阴影还有旁者的异样眼光,应该通过爱来感化她。虽说我个人认为反人类的观众才会有第二种想法,但是美国的悬疑影片让很多观众都吵得不亦乐乎。
画面风格的骤变,人物形象的前后反差,入微的细节,吊人胃口情节,的颇有讽刺意味的英雄主题,争议性十足的结局让美国的悬疑影片看点十足。但最主要的,他们跟观众玩得是心理游戏!
这个故事很曲折,不过总结起来也很简单。夫妻俩领养了个小孩。妻子发现小孩有问题,丈夫不听。修女死了,儿子挂了。妻子说,真的有问题!丈夫还不听。然后他俩闹矛盾了。然后丈夫就翘辫子了。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全家出行回来,我爸驾车。经过一个5叉路口的大圆盘。这条路是回家的必经之道,他没有开过上千次也应该成百了。这时候妈妈随意地说了句:“前面右拐。”我爸楞是装作没有听到,开过了那个正确的入口而硬生生转入了一条错误的辅道。本来10分钟的路程变成了一个小时。
我又悲哀又庆幸地想,幸好我是百分百纯种的家养型女儿,否则搁到‘orphan’里,老爹您性命堪虞啊!
众所周知,“丈夫”这一职业的重要属性就是,在老婆错的情况下,不能听她的话;在老婆对的情况下,还是不能听她的话。这个观点在我们五千年璀璨历史的泱泱大国尤其具有文化传承。我们经常能在诸如《大汉天子》《至尊红颜》这样优秀的古装科普巨献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无论一女的说得如何洋洋洒洒口沫横飞,其夫君只要在旁伺机冷哼一声“妇人之见”就赢了。这四个字独自构成了论点论据论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小精辟,生动活泼,见人杀人,遇鬼杀鬼,物美价廉,方便好用,实在是各位丈夫居家旅行之必备。
男人为什么不听老婆的话?
很多当老婆的女同志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不免悲情地想起,就在不久前,在那个红本本还没有领到前,身边这个人是如何的鞍前马后端茶送水,你说一他不敢想二。不想如今却……
我想这些女同志肯定没有按时收看动物世界的习惯。在求偶期间雄性都会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孔雀会开屏,仙鹤会跳舞,狒狒会展示自己红彤彤的屁股,男人会表现得千依百顺。你看过公狒狒追着一只到手的母狒狒说,“你看看,看看我这屁股红得~”吗?有吗?没有吧。
从社会构成来说,在追求期间,男性和女性各自呈独立的个体,当男性个体试图取悦女性个体的时候,自然需要展现出性格中光辉的一面:诚实聪明可靠,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体贴(听话的书面用语)。而经双方认可结合为家庭后,两个人就构成了一个单位。在这个以两人为权力核心以小孩为受制媒介的群体里,男性天生的权力欲在这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他需要迅速而强有力地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是追求期间死乞白赖地掉了不少价,这时候更是需要非常手段来宣示自己的权威。
在一个群体里,权威的树立需要证明自己优于同一群体里的其他个体。所幸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只有两个人,丈夫只要证明自己在智商能力体力(最后一项无需验证)各方面优于妻子就可以了。这种证明有很多方式,比如各自罗列丰功伟绩以及对家庭的贡献度,相互比较,高下立见——但这个方法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丈夫通常占不了上风。所以最流行的一种是证明对方比自己傻冒。这种证明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否定对方的每一个意见,从意志上摧毁对方的自信心。
我们来引证一段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的对话:
妻:早
夫:不早了
妻:吃点早饭再出去吧
夫:都几点了吃什么早饭
妻:你晚上想吃啥?小三前阵子送了点火腿,我们今天晚上加豆苗炒些下饭?
夫:没看到昨天电视里说吃火腿对健康有害吗?
妻:那蒸条桂花鱼?
夫:前几天刚吃过桂花鱼,整天吃太腻了。
妻:那你说吃什么?
夫(思考状):烫青菜。
妻:……
夫:我出门了
妻:外面冷,多加件衣服
夫:冷什么,不冷。
妻:别穿那双白色皮鞋,跟你今天的衣服不搭
夫(双脚伸进白色皮鞋):你们女人就是爱计较无所谓的细节。
妻:等等
夫:还有什么事?
妻(试探地):你是人?
夫(义愤填膺地):我是人吗?我怎么可能是人,我哪里像人了,我明明是头猪!
妻(崩溃)
夫(至此树立主导地位)
真的猛士,要勇于直面变成猪的惨淡!
从社会结构上来说,从六十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步提高,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男性仍然承担着大部分的社会家庭责任。因此,男性在职场上受到的压力要远远超过女性。现代社会大部分男同志都没有学过易筋经,不会打个坐自己疏导缓解。压力越积越多,总该有个出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环顾四周,天苍苍野茫茫,目标也就那么几个。孩子太小胜之不武,重要的是没有挑战性哪来成就感。这是个不太难做的选择题。
通过对妻子意见看法的否定,丈夫领悟到了慕容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快感(虽然前“彼”是上司后“彼”是老婆),重新树立了对自己的自信心,建筑还原了已经崩溃的自尊心,以焕然一新的状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去。可以说,正是否定妻子这一行为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各位女同胞们,我不牺牲谁牺牲,我不成仁谁成仁!
前面从主体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当然也不能忽略来自妻子方面的客观因素。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两个职业是妻子和母亲。看起来一个人打两份工实在很忙碌,但仔细分析,这两份工其实有很多重合到的地方。如果粗略一点,其实可以算作一份工。很多丈夫婚后都疑惑,怎么原来一个千娇百媚不食人间烟火的妻子怎么越变越像家中的老母呢?
那是因为妻子和母亲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属性:唠叨。
奇怪的是,唠叨并不是女人的天性,在成为妻子母亲前,女人是不唠叨的,最多只是八卦。具体原因笔者今后有机会另外论述。总之,唠叨这个关键的属性开启了丈夫的记忆大门。“袜子不要乱丢”“筷子拿好”“马桶圈掀回去”“多穿一层棉裤”……曾几何时,在他满脸还是青春痘的时候,也有一个人在耳边这样不厌其烦地嘱咐。对了,那是在他的叛逆期,而那个人,是他妈。
于是,唠叨激发了另一轮中年叛逆期。实在怪不得丈夫们,早年的训练使得他们条件反射地对类似的祈使句一概予以否定。
看完Orphan后,很多同志——尤其是女同志——都对John的结局拍手称快,觉得此人十分活该。大家可曾记得,在John之前其实是有另一个家庭的牺牲者的。在另一个家庭之前,也许还有别的许多个。可见,John这种不听老婆话自取灭亡的现象,不是个性而是共性。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奢求男人去听老婆的话。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祈祷不要碰到一个Esther~
很久很久之前,世界上有两群人,姑且称之为A群体和B群体。A在实力(经济和体力上)上占绝对优势,因此A统治着B。然而这种统治的维持非常吃力,因为B群体虽然穷弱但在人数上和A几乎相等,所以A打算使用策略,对B分而治之。A将B群体按听话程度和自身条件分为B1,B2和B3三部分。A对于B1群体不吝溢美之辞,用金钱和权势大肆拉拢,让B1认为自己是统治阶级的联盟。因此为了维持上等地位,对于A所治定的驯化B群体的政策B1俯首贴耳,奉为箴言。B2群体所得的利益虽没有B1多,但比B3强,所以他们也信奉A和B1的思想,循规蹈矩地过日子。B3群体是整个社会中最穷困愚昧也最受压迫的部分,但他们不仅人数有限而且力量薄弱,所以只能在痛苦中挣扎。每当B3因为不堪折磨或不甘命运而做出危害A群体统治的革命性动作时,还没等A发话,B1和B2就已经对其进行狠狠的打击了,因为B3会败坏整个B群体在A眼中的形象,让B全体受到A的惩罚。所以,B3常常为B1、B2鄙视和排挤,他唯一的上升之途就是想出阴谋诡计来诱惑A群体,在A的支持下凌驾于B1B2之上。可以说,B3群体中的人面临两个选择,要不做饱受欺凌的弱者,要不做奸诈狡猾的佞人。虽然这两者下场通常都很凄惨,但总有个别倔强凶狠的极品毅然绝然地走上了后面那条路,在经历腥风血后成为背负一世骂名的风流人物。
A、B可以代指很多社会群体。但此处我眼中的A是男人,B是女人。B1是背着财富名望甚至贞洁牌坊的淑女和夫人,B2是相夫教子,生活规矩的普通女人,B3则是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疯女人”们。这些女人的疯狂之处在于她们没有遵守男人们为其制定的生活规则,离经叛道,走上了浪荡的旅途。对这些人最恨之入骨的其实反而不是男人,而是那些地位崇高的正派女人们,因为她们辛苦维系的与男人之间的联盟很可能被这群一无所有的疯女人打破。男人们对于这些疯女人的态度则反而是暧昧的,他们一面渴望享受后者楚楚可怜的眼神、崇拜的目光、鲜嫩的身体和狂野的风情,一面又害怕这些阴险贪婪的亡命之徒惹祸上身,摧毁他的家国甚至他本身。所以,男人更愿意在享受疯女人的谄媚和身体之后,让正经女人在战场上把她们杀个片甲不流,维持自己统治的安稳和谐。他们恨不得将个别的疯女人订上十字架,鞭尸示众。男人最大的恶梦就是这些疯女人冲破了好女人们誓死守卫的防线打到了自己的疆土。因为他知道她们一无所有,随时准备拼命。而不要命的人的确很难对付。
在《孤儿》中,这个恶梦变成了现实。这个疯女人是多重弱势群体的化身。她既是女子,也是疯子,也是孩子,也是外来移民甚至还是个孤儿(虽然是孤儿和小孩这一点是伪装的,但她在生活中确实受这一身分的限制)。这样一个被边缘到极致的人如果没有心计,不够狠毒,那么等待她的只有在疯人院孤独终老的绝望人生。所以她拼了,她疯狂地扫清所有挡在她和她想要的东西之间的障碍,就算这需要她杀人放火。她从来没有实在的力量来对抗那些掌握她生活的人,她只有美丽、只有奸诈、只有巧舌如簧、心狠手辣才能成为口吐毒液的蛇蝎美人,摆布男人来对抗女人。这场战争直到关键时刻到来之前始终都是女人之间的。这两个同属于B团体的人在打击对方的时候绝不手软但对于A的错误和丑陋却总能视而不见。男主角是伪善的背叛者,但这一点在电影中却表现的并不明显。因为这是一部用男人的眼光拍摄的电影,它反映了男人的极端恐惧(片中的男主角最后被残忍的刺死),它极立去塑造一个女“恶魔”(孤儿)和一个女“战士”(母亲),以此来教化广大的女性(虽然这不是本片的目的,但显然本片是从传统的价值观出发的)。然而,正如在电影中所展现的,二女的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男人。当男人站在“恶魔”这一边的时候,母亲即使声泪俱下的哭诉恳求也只沦落成被判断为“酒鬼”的份。为什么母亲在此处完全被父亲和心理医生牵制呢?关键就在于她曾因为酗酒而失职,差点让自己的聋女被淹死。而她为什么会酗酒呢?原因在于她的流产。这两件事都标志着她在“母亲”这个角色上的失败。在男权社会中,妻子和母亲这两个角色的重量远远大于一个女人自我的重量,也是衡量一个女人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所以当她在这个角色上失职时,对于她的责难不仅来自于他人(包括她丈夫,她婆婆和她的心理医生,这其中有两位都是女性),更来自于她自己。她不能原谅自己,她特别缺乏自信。她甚至觉得自己做妻子也是不合格的,所以她在一开始没法和老公做爱,对于老公在外面乱搞也一并容忍下来。虽然流产这件事完全不能怪她。但是,就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职,她的地位动摇了。这种动摇来自于她没有完全扮演好社会赋予女人的角色,她也是男权社会意识形态的受害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和那个孤儿同属于B团体,然而她们却注定要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战,这是由她们的社会身分决定的。我们在看片的过程中可能会完全站在男性的立场上看到一个另人胆寒的女魔头如何在善良的人们当中挑拔离间、制造灾难。但如果把视野放宽一些,去反观电影的视角和刻画方式,就会发现真正被离间了的是被妖魔化和被英雄化的女人们,真正使用策略控制他人的是那群君临天下,书写历史的男人们。当然,这种伎俩由来已久,在所有女性主义论作中臭名昭著。
对于大多数羸弱的B3群体中的人来说,他们根本无法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抗争。所以才会有许多鬼片让生前脆弱的人死后以鬼魅的形态来实施抱复,匡负正义。这是弱者的意淫,也是人们灵魂中正义之声本能的呼喊。所以电影中许多的鬼魂比人更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同他们比起来,现实中的恶人要丑恶千万倍。《孤儿》中的女魔头不是鬼,但比鬼可怕得多。因为她心怀弱势群体无处宣泄的怨念和对压迫她、扭曲她的社会规则的痛恨。她很强大,强大到可以炮制出一宗宗触目惊心的血腥事件。她又很弱小,在摆布她的命运和社会面前她只是那个在厕所隔间里尖叫着四下冲撞的疯女人。她或许可以凭着从男人那里得到的一时宠幸而上位,但她明白自己不过是个宠物,最终自己的阴谋都将被拆穿,自己总要走上那A和B1联合组织的审判台,被男人订上十字架,被正义的女人视为反面教材。
这部电影不仅制作精良,角色生动而且堪称一部张力极大的性别寓言。它表现了男人对女人恨与怕,也体现了女人对女人的恨与怕,也许还包含着统治阶级对最底层的势力的恨与怕。虽然片中对于女性的妖魔化或神化的男性视角异常偏执,但其中对于女性心理和生存状态的细腻描绘还是令人相当感动的。这样的片子可以有,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片子中才能看到最不要命又最会玩命的人。没错,这通常是女人,被逼到极致的女人。
Orphan的片名充满玄机,它没有使用特指的The Orphan,或者直接使用Esther的名字与海报相衬;单数无特指的Orphan,或许就是影人想要表达的电影寓意:人人内心,都是孤儿。
从第一个出场的妻子Kate说起:物质上,她有着完美的生活:曾执教耶鲁,有一双美丽可爱的子女,成功又潇洒的丈夫,以及背水靠山的豪宅。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她曾经酗酒的过去,失手伤害自己孩子的痛苦回忆,处处对自己讽刺挖苦的婆婆,以及刚刚经历意外流产的经历。后者都是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 Damage,而与物质上的“幸福”相比,精神上的damage才是无法撤消的。收养Esther这个并不谨慎的决定,看似愚蠢实则有其深刻的根源,Kate对Esther的期待最大,因为她认为Esther是可以在精神层次上弥补她缺失的解药,这也是为什么当Esther开始暴露本性时,反应最激烈/最不理智的也是Kate。Esther的邪恶再次证明了她生活的失败,而对生活充满“补救”的期许时,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大。
Kate从一开始就处于“被损害”的状态,Esther的到来更加重了这一切。丈夫John曾经的背叛让他们两人之间总是有所疏离,片中可以看出刻意安排的情爱场景,都充满了“赎罪”感,而非出自内心的爱意。儿子Daniel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出言不逊之余更拒绝与母亲沟通;女儿Max虽然精灵可爱,却因为年龄的限制无法真正理解母亲的痛苦。最经典的是她自己的心理医生,这个普遍被美国人视作救世主的职业,在片中简直是饭桶(从外形到心智),面对当自己的心理医生都不再信任自己时,Kate心中的孤楚可想而知。在医院里当Esther谋害Daniel之后,Kate不顾社会眼光,疯狂向 Esther袭击的那一霎,可谓她精神上孤独的总爆发;而可悲的是,在那一幕中,丈夫/婆婆/女儿全都四散而去,留她一个人在医院的中心被医生强行麻醉,那种被遗弃的境遇,与孤儿有何异?
丈夫John作为一名成功的设计师支撑着整个家庭,从女性角度我其实并不怎么待见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而片尾当Esther引诱他并道出他内心苦楚时,我突然对他产生了同情。妻子与婆婆的针锋相对让他变成了左右为难的夹心人,而拿过去不忠经历来咄咄相逼的Kate让他时刻都感觉不被妻子信任。对待儿子的叛逆,他只能用不情愿的惩罚令父子关系更加冷淡,而对于小女儿的负疚感,让他只能选择溺爱来补罪。不少影迷都埋怨John的愚笨造成了影片的悲剧,可回头看看,整个大家庭中,愿意并持续与John心灵沟通的,只有Esther一个人。虽然这是被预谋的温馨,但对于不知情的John而言,这小小的,持续的亲情感已足够深深打动他。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一而再,再而三站在Esther一边。说到底,他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年男子,在家庭中看似是强者实际内心脆弱的很;而Esther对中年男人的“丰富”经验,让她一下子就成功获得John的好感,在家中占尽上风。在情感沟通方面被家人遗弃的 John,在孤儿Esther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两个子女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也有类似孤儿的处境。儿子Daniel在Esther的问题上十分被动:流产的妈妈因为想弥补自己的精神缺失,在从未与他商量的情况下,带来了素未谋面的Esther作为自己的“妹妹”。片中Daniel在学校中不承认Esther的身份,看似混蛋,实则合理,如果我妈就这么带回一个妹妹来,我估计也要混蛋一下呢。他的乌托邦就是他的tree house,这个完全悬于空中的小空间,是他与朋友相聚,享受私密的世外桃源,而就是这一点地方,也被父亲锁起来惩罚他。片中他经常无处可去的四处游走(也因为这样招祸上身),面对Esther内心胆小又没自信,父母对自己的失望迫使他铤而走险决定单独寻找对付Esther的方法(很多人评论他这样很笨,应该向父母告发Esther就不会有如此多悲剧产生。可试想,如果父母信任他,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青少年又怎会铤而走险?)在医院病房中睁大眼睛却无法说话的Daniel,没有人在他身边,身心的痛苦都要一个人承担,又何尝不是个孤儿?
最可爱的Max是用助听器才能与世界沟通的聋儿,她是一家人中与Esther最亲密的伙伴。虽然年纪小,但她一早就感觉出大家对她的溺爱是源于自己的残障;母亲更是对她过分保护,处处一惊一乍。这种关系虽然美好,建立的根基却毫不平等。哥哥与所有美国青少年一样,沉醉于电子游戏与成人杂志,甚少与她交流,甚至读不懂她在餐桌上简单的“想要牛油和面包”的手语。记得有一幕是哥哥Daniel在她旁边旁若无人地用超高音贝玩Rock Band,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那对于Max眼中寂静一幕的表达,仍充满用心,让人倍感孤独。片中她多次包庇/帮助Esther的罪恶行为,无疑是因为后者向她灌输的“我是你姐姐”的归属感(详见树屋中修女事件后的两人对话)。
最后再来说super天才的Isabelle Fuhrman扮演的主角Esther吧~她的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出个前传再来一部电影,非常深刻!她的一生都是孤儿,虽然在医生的口中她是在”扮演可怜小女孩儿“获取被领养的机会。但实则生活留给她no choice。她的出生,她的病情让她一生只能用一个身份来生活,家庭对她的抛弃令她在医学研究所内受尽折磨;逃脱后,已经成年的她对爱情的渴望原属人类正常并美好的诉求,却因为病情的压力得不到出口。在她墙上那些变态的画作,实际如果从成人角度来看,与以情欲作为创作的现代油画无异,人们之所以觉得恶心 /变态,因为看待她的眼神仍然是对待一个9岁孩子的眼神。正如最后她对John大吼:"Stop treating me like a child!"的失望与愤怒,作为孤儿不是她的选择,是上帝给她唯一的答案。
从另一面看,一个在饭前会祈祷,对音乐与绘画充满天分,外表端庄的女人,在社会上原本应该是要什么有什么的。从出生就注定被剥夺这一权利的 Esther,变态也是正常的;而我分析她的报复心完全是那什么医学所给她造成的,与Mirrors里面的医疗事故酿成的后果相比,Esther都算小规模杀伤性武器了。
这个影片如果稍微不用心,就沦落成暑假典型的B级片。而拥有Leonardo DiCapro等Hollywood天才级人员的制作班底,将影片从深度上推向令一个层次。值得一八的是,这可是大帅哥莱昂纳多的制片处女作~(我就是为了这个才去看的。。。。。heheheeee)
最后引用一段扮演Esther的演员Isabelle Fuhrman,一个1997年出生的女孩儿的采访做结:”我爱Esther,我不觉得她可恨。一个家庭,为了弥补一个未出生婴儿的遗憾,就把 Esther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难道就是对的吗?说到底,Esther想要的只是爱而已。“
--------------------------------------------------------------
FUN FACT 2013:女主Vera Farmigar的亲妹妹Taissa Farmigar,在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第三季均有出色演出。第一季扮演女儿Violet,第三季目前已经公布出演决定,角色未知。非常有潜力的新人,而走入演艺圈的决定也是受到姐姐的影响哦~ 看来出演同类型恐怖美剧贝兹旅馆的姐姐和妹妹要在2013年的银幕上打对台了。
妹妹非常美非常美哦!~ 十分看好她在好莱坞的发展。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315926/
看过最好的美国恐怖片。条目论坛有影迷创作的另一版结局,如果是英国片走《黑暗侵袭》和《伊甸湖》的虐心路线,肯定会按照那个版本拍。。。(PS:Esther很有豆瓣文艺女青年范儿!)
不要迷恋姐,姐会让你吐血。
都说小孩演得好,个人认为,她面相就老,属于本色出演吧。
她老公就這么掛了.永遠沒機會說對不起我錯怪你了
最后那小女孩儿被踹死了,我猛猛的在台下鼓掌
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恐怖片了...
这是我看到的最恐怖的片子没有之一。剧情的巧妙设计,情景的独特布置都让本片增色不少。但是,最让人称道的是主演伊莎贝尔福尔曼这个12岁的小女孩,她演技简直爆表!真是耍得了狠,卖得了萌,装得了萝莉,演得了妓女!娃一定以后会得奥斯卡奖的!
美国主流傻大个家庭对斯拉夫民族的具象化恐惧
从此以后,领养小孩需做骨龄测试。
让人看着很不舒服的那种恐怖片。。
尽管后面很精彩,但那个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的女儿真想扇她一耳光...
有关部门应该组织恋童癖每年看一遍《孤儿怨》,让他们从此看到萝莉就产生心理阴影。
这就是老处女性压抑的结果
啊啊啊啊好喜欢 最后那一点 去你妈的 谁是你妈!
男人啊!你们是不相信直觉,还是压根儿就没有啊!!!
成长教育给所有大叔控的萝莉们拔草 而孤儿怨给所有萝莉控的大叔们拔草了 有意思的是这两部片子的男主都是同一位演员 他命犯萝莉啊
那女孩儿神情似足章子怡.
该男主角应该是本电影里智商最低,情商最低,战斗力最低,生命力最低的人了。。。。
看完已经深夜,想说的就是精神病院管理不得当 既然那么凶猛的伪萝莉,那么就应该像飞越疯人院里那样把她弄傻了。还有就是那一家人太愚蠢了,非要领养孩子吗,傻呀还是没事想找罪受啊。这一家子太无辜了,赔了丈夫折了房子,孩子也被那个伪loli折磨的半死,最后就是女人的直觉很准以及男人不靠谱啊
女主角是天才型演员。不过她应该选择去那种男猪有恋童癖的家庭,一切都解决了。